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计学基础相对指标I 复习提问1总量指标可以分为哪几类?2如果我们要研究全国工业企业职工构成情况,则总体总量指标是( )。A、全部工业企业数 B、全部工业企业职工总数C、全部工业企业职工工资总额 D、全部工业企业的工人总数3某工业企业产品年生产量为10万件,期末库存量为3.8万件,它们( )。A是时期指标 B是时点指标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II新授内容相对指标一、基本概念 相对指标:相对指标是两个有相互联系的现象数量的比率,是说明现象的发展程度、结构、强度、普遍程度或比例关系的统计指标。相对指标也称相对数,一般表现为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总量指标相互对比的结果。二、相对指标的种类相 对 指 标计划完成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三、相对指标的计算1、 结构相对指标 定义:结构相对指标是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以总体总量作为比 较标准计算的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公式: 作用:结构相对指标主要用来说明现象总体的内部构成情况。 特征: 计算结果通常用()表示; 各组比重之和必须等于100或1; 分子分母不能互换。 例题 某城市有人口538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43万人,女性人口295万人。则该城市的人口构成百分比为: 2、比例相对指标 定义:比例相对指标指的是总体中不同部分数量指标间的相互对比关系。 公式: 作用:主要用以说明总体内各组成部分间的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 特征: 计算结果通常以(%)表示,特殊情况下也可以:1、:100等形式表示; 分子分母可以互换; 比例相对指标一般是总量指标同总量指标相比,根据需要也可以是平均指标同平均指标相比。 例题 某城市有人口538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43万人,女性人口295万人。则该城市的人口性比例(以女生为100)为:3、比较相对指标 定义:比较相对指标是根据不同单位的同类现象数量对比而确定的指标。 公式: 作用:用以说明同类现象在同一时间内各单位发展的不平衡程度。 特征: 分子分母可以互换; 用以对比的分子分母可以是总量指标,也可以是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 一般用倍数表示,也可以用百分数表示。 例题某季度前进镇工业产值165万元,三山镇工业产值268万元,倚园镇工业产值556万元,则:4、强度相对指标 定义: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性质不同而有联系的总量指标间的对比的结果。 公式: 作用:主要用以表明某一现象在另一现象中发展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 特征: 计算结果一般以“复名数”表示; 分子分母可以互换,互换后有正逆指标之分; 用以对比的分子分母都是总量指标。 例题1 我国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0亿美元以上,全国人口数近似于13亿人,则平均每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例题2 某企业第四季度商品销售额1280万元,第四季度平均职工人数46人,商品流通费138万元,则:1078%表面上看是一个百分数,但实质上说的是平均每百元销售额所担负的商品流通费为10.78元,仍然是一个双重单位。5、动态相对指标 定义:动态相对指标是同类事物的水平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相比的结果。 公式: 作用:用以说明同类现象在时间上发展变化的程度。 特征: 计算结果一般以(%)表示; 分子分母不能互换。 例题 某企业2000年实现利税185万元,1999年实现利税126万元,则2000年同1999年相比的变动程度为:六、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定义:计划完成相对指标是现象在一段时间内的实际完成数与计划数对比的结果。 公式: 作用:主要用以检查、监督计划的执行情况。 特征: 计算结果一般用(%)表示; 分子分母不能互换; 用以对比的分子分母,可以是总量指标、亦可以是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 例题1 某企业2000年产品产量1500吨,实际完成1750吨, 大于100%好则:大于100%好 例题2某企业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10%,实际提高15%,则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为:低于100%好 例题3某企业计划规定某产品单位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7%,则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为:低于100%好例题4某企业B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计划为1200元,实际为1000元,则单位产品计划完成程度为: 对长期计划进行检查,可用下列公式计算:累计法 如果计划指标是按计划期内各年的总和规定任务时,或者说,是按计划全期 (如五年)提出累计完成量任务时,可按下列公式计算:水平法 如果计划指标是以计划期末应达到一水平下达的,可用下列公式计算:III 课堂小结:相对指标的基础是总量指标,我们要学会用各总量指标进行对比得到反映不同内容的相对水平指标,对这些总量指标进行评价和说明。对于各相对指标的含义我们充分的理解。IV 作业: 习题册第四章综合练习3-8编者按:大地涵藏万物,孕育生命,被誉为人类的母亲。但是,近年来,伴随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地不断遭到各种污染的伤害。仅仅因土壤污染防治不足、环境监管乏力,导致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就频频发生,2008年以来,全国已发生百余起重大污染事故。目前我国大地污染现状严峻,成因十分复杂,形成令人扼腕的“大地之殇”。经济参考报以此为主题,探寻大地污染背后所触及的我国农业、工业、城市化进程中关于生存与发展的一系列深层矛盾与两难抉择,并以“大地之殇”系列报道的形式在“深度”版推出,敬请关注。大地之殇一黑土地之悲占全国粮食总产五分之一的东北黑土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一个并不为多数人了解的严峻事实是,支撑粮食产量的黑土层却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减少了50%,并在继续变薄,几百年才形成一厘米的黑土层正以每年近一厘米的速度消失。照此速度,部分黑土层或将在几十年后消失殆尽,东北这一中国最大粮仓的产能也将遭受无法挽回的损失。记者 孙彬 管建涛 连振祥 吉哲鹏 娄辰 李松南京 哈尔滨 兰州 昆明 济南 重庆报道毒土:GDP至上的恶果当前,我国土壤污染出现了有毒化工和重金属污染由工业向农业转移、由城区向农村转移、由地表向地下转移、由上游向下游转移、由水土污染向食品链转移的趋势,逐步积累的污染正在演变成污染事故的频繁爆发。日益加剧的污染趋势可能还要持续30年“目前,我国土壤污染呈日趋加剧的态势,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多年来,中国土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张维理教授一直关注我国土壤污染问题“我国土壤污染呈现一种十分复杂的特点,呈现新老污染物并存、无机有机污染混合的局面。”“现在我国土壤污染比各国都要严重,日益加剧的污染趋势可能还要持续30年。”中国土壤学专家,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潘根兴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这些污染包括随经济发展日益普遍的重金属污染、以点状为主的化工污染、塑料电子废弃物污染及农业污染等。国土资源部统计表明,目前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环保部南京环科所研究员单艳红说,华南部分城市约有一半的耕地遭受镉、砷、汞等有毒重金属和石油类有机物污染;长三角有的城市连片的农田受多种重金属污染,致使10%的土壤基本丧失生产力,成为“毒土”。农药化肥污染同样严重。张维理说,我国农药使用量达130万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黑龙江农业监测站杜桂德站长说:“目前,农药和化肥的实际利用率不到30%,其余70%以上都污染环境了。”云南农业大学测算,每年大量使用的农药仅有0.1%左右可以作用于目标病虫,99.9%的农药则进入生态系统,造成大量土壤重金属、激素的有机污染。“不仅污染加重,而且还在转移扩散。”潘根兴说,当前,我国土壤污染还出现了有毒化工和重金属污染由工业向农业转移、由城区向农村转移、由地表向地下转移、由上游向下游转移、由水土污染向食品链转移的趋势,逐步积累的污染正在演变成污染事故的频繁爆发。2008年以来,全国已发生百余起重大污染事故,包括砷、镉、铅等重金属污染事故达30多起。其中浏阳镉污染事件不仅污染了厂区周边的农田和林地,还造成2人死亡,500余人镉超标。频繁爆发的污染事故损失惨重,不仅增加了环境保护治理成本,也使社会稳定成本大增,而土壤污染修复所需的费用更是天价。常州农药厂土壤修复需2亿元,无锡胡埭电镀厂重金属铬污染修复费用890万元,苏州化工厂需数亿至数十亿元。每年因土壤污染致粮食减产100亿公斤污染的加剧导致土壤中的有益菌大量减少,土壤质量下降,自净能力减弱,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出现环境报复风险。潘根兴教授说“许多土壤污染地区已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没有外来的治理干预,千百年后土壤也无法自净,有的地块永远都无法自净,甚至出现环境报复。”一是生态关系失衡,引起生态环境恶化。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长江三角洲等地调查的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率高达16%以上,致使稻田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系统稳定性不断降低。“吃土吐土,净化土壤,作为土壤的义工,蚯蚓的存在是土壤重要的环境指标,对土壤具有重大意义。”令潘根兴教授忧心的是,现在,土壤中的蚯蚓、土鳖及各种有益菌等大量消失,农作物害虫的天敌青蛙的数量大减,自然生态面临危机。云南农业大学副教授周江鸿等人在湖北、安徽等地的农田里发现,杀虫剂的使用对稻田节肢动物物种有损害作用,使得稻田天敌和害虫的平衡关系被打破。二是土壤质量下降,使农作物减产降质。重金属污染的增加,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板结,导致农产品产量与品质下降。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陈志群认为,由于农药、化肥和工业导致的土壤污染,我国粮食每年因此减产100亿公斤。环保部门估算,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高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三是重金属病开始出现,人们身体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汞、镉、铅、铬、砷五种重金属被称为重金属的“五毒”,对人有致命的危害。苏州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杨积德说“这些污染严重影响儿童发育,使人致病、致癌,危及人体生命健康。”上世纪70年代,日本曾出现“痛痛病”,是镉对人类生活环境的污染而引起的,影响面很广,受害者众多,所以被公认为是“公害病”。潘根兴教授在全国各地市场上进行的调查也显示,约有10%的大米存在重金属镉超标。他说:“这些镉米对自产自食的农民来说无疑是致命的风险。”令人担忧的是,一些“痛痛病”初期症状已开始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出现“土壤污染导致的疾病将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最终危害中华民族的子孙未来。”“宁愿毒死也要GDP”?产业模式亟待反思土壤污染如隐形“杀手”,难以察觉却可能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特别是重金属在蔬菜、粮食中的累积,将处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置于危险境地,甚至产生环境报复。“土壤污染的加剧原因有天灾,但更多是人祸,不科学的发展是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潘根兴认为,土壤污染主要一来自矿山采冶、工业“三废”、污灌、固废堆放等,基本上都属于人为因素,表明近年来的产业发展模式亟待反思。当前,令人忧心的是各地以追求G D P为核心的政绩观,不科学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大量违法排污、超量排污。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发展心切,抱着“宁愿毒死也要G D P”的心态,有意无意地忽视环境保护,导致“引进企业就是引进污染,发展经济就是破坏环境”的恶果。面对企业违法排污,一些地方政府成为企业的保护伞,通过变通政策打擦边球,甚至开绿灯,最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保护环境不被污染,是各级政府的法定职责。污染事件暴露了各地环保意识薄弱,政府监督缺失,是整个社会的耻辱。“不断发生的污染事件告诉人们,缺乏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与呵护,对公共利益和公众生命漠不关心,暴露出企业环境意识薄弱和地方政府责任缺失。”江苏省小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委党校教授冯治指出,必须反思高歌猛进的产业发展模式,真正落实转变发展方式的政策,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黑土层流失 危及中国最大粮仓黑土层变薄,是指黑土地的有效耕层变薄,直接导致支撑粮食产能的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肥力下降。然而,农业科技进步和高产作物增加作用下的粮食增产,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黑土层日渐变薄、耕地质量下降的严峻现实,导致农民和相关部门放松对耕地质量的保护。有关专家建议,应尽早完善耕地质量建设法规,扩大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用最小代价守住我国最大“粮仓”的产粮之本。“一两黑土换二两油”的日子再不会有了“以前挖两锹深还是黑土,现在一锹后就基本看不到了。”黑龙江省依兰县三道岗镇三道岗村农民程先粟从自己地里抓起一把黑土,“你瞅瞅,黑土都不太黑了,一两黑土换二两油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了。”作为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东北黑土区总面积约3523.3万公顷,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粮食年产量约占全国五分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粳稻等商品粮供应地,粮食商品量、调出量均居全国首位。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农业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等院所专家联合调研形成的“东北黑土资源利用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指出,东北黑土地初垦时黑土厚度一般在60至80厘米,开垦20年的黑土层则减至60至70厘米,开垦70至80年的黑土层只剩下20至30厘米。“建国初期,黑龙江省黑土层大都一米多厚,现在找半米深的都难了,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只剩下表皮薄薄一层,颜色也由黑变黄。”黑龙江省土肥管理站站长胡瑞轩有些感慨,形成1厘米的熟化黑土层大约需要50年,半米就得上千年,而现在东北黑土区平均每年流失0.3至1厘米的黑土层。有专家担心,“如果不及早治理,部分黑土层或将在几十年后消失殆尽。”“黑土层变薄,就是指黑土地的有效耕层变薄,直接导致支撑粮食产能的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肥力下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韩晓增断言,这势必影响我国粮食安全。黑龙江省土肥管理站对肇东、讷河等县市区的耕地检测显示,从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到2007年的25年间,耕地土壤有机质已相对下降两成,严重地区下降六成。地越来越没劲儿,想增产就得大量用化肥。最近几年,45岁的张艳峰感觉自家水稻田患上了“化肥依赖症”。老张是吉林省前郭县平凤乡黑岗子村农民,“10年前一亩水稻就用60多斤肥,如今已经翻番到120斤了,不施肥就得减产一半”。老张还有些担心,现在能靠化肥增产,这地要是越来越没劲儿,以后可能化肥也无能为力了。据了解,吉林省位于东北黑土区中部“十一五”期间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840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00多平方公里,但黑土地水土流失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全省仍有3.15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亟须治理。“几年后就不是自己的地了,谁还愿意投入保护?”经济参考报记者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粮食主产区了解到,当地一些土地已连续十几年种玉米、水稻等同一种作物,吸收养分单一,加上盲目施肥普遍,土壤养分失衡加剧。由于土地分散,不少农民常年使用小型农机具耕作,耕层越来越浅板结严重“晴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中学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民法典热点课件
- 教育行业活动计划
- ABB机器人保养总结
- 黑龙江省牡东部地区四校联考2026届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
- 2024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乳城镇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
- 东营银行考试题及答案
- 2024鹤岗市东山区三街街道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
- 2024重庆市荣昌区昌州街道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
- 2024重庆市涪陵区荔枝街道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
- ISO28000:2022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
- 2024年高考法语核心词汇全突破
- 2017年人教版英语五年级上册说教材
- 高中英语外研版必修第一册Unit1-A-new-start-课件
- 机械识图基础知识重点课件
- 2023年版人教版高一必修第一册物理测试题(含答案)
- 健康安全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表
- GB 4234.1-2017外科植入物金属材料第1部分:锻造不锈钢
- GB 19522-2004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
- 深圳市失业人员停止领取失业保险待遇申请表样表
- 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材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