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doc_第1页
微机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doc_第2页
微机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doc_第3页
微机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机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微机原理与应用英文名称: Principles and Interface of Microcomputer课程编号: 09320010学时数及学分:7218 学时 5学分教材名称及作者:微型计算机原理,王忠民、王钰、王晓婕出版社、出版时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本大纲主笔人:陆晓燕、陈元莉一、课程的目的、要求和任务该课程是电子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以INTEL8086/8088为主的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与结构,介绍当代主流微机的结构、指令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讲述微机与外设的数据传输和接口电路。课程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微机的结构与原理、指令系统及汇编编程方法、接口设备的连接技术。不仅掌握软件知识与编程技术,也要掌握一定的硬件接口技术,通过实验培养其动手能力。要求会读懂汇编程序、会编辑调试不太复杂的汇编程序。二、大纲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内容包括微机的一般基础知识、微机所采用的数制及相关的运算、8086CPU结构与工作原理、8086指令系统、汇编程序设计、微机存储器、I/O与中断以及一些常用接口芯片的介绍,重点在CPU的工作原理与指令系统的掌握,难点是汇编程序的解读与设计。各章节详细内容和要求如下:一、 微型计算机系统导论 (3学时)1 计算机的发展概况2 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组成3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4 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微机的发展,了解微机系统组成、微机硬件系统结构、微处理器组成、存储器基础知识,理解微机工作过程、微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二、 计算机中的数制和编码 (3学时)1 无符号数的表示及运算2 带符号数的表示及运算3 信息的编码4 数的浮点和定点表示法掌握计算机中的数和编码系统,二、十、十六进制的相互转换,无符号数、带符号数、真值、机器数的区别,原码、反码、补码、真值之间的相互转换方法,位、字节、字和字长的概念,十进制数用8421BCD码表示,二进制数的加、减、乘、除算术运算,二进制数的与、或、非、异或运算,进位和溢出的概念。三、 80x88微处理器 (14学时)1 80x86微处理器简介2 80x86微处理器的结构3 80x86存储器和I/O组织4 Pentium系列的技术发展重点:8086/8088芯片引脚功能,80x86系列微型计算机内部结构难点:80x86系列微型计算机内部结构说明:(1)理解8086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引脚功能,8086的寄存器结构和功能结构,最小组态与最大组态的区别,主要引脚的功能,指令周期、总线周期、时钟周期的概念,能看懂存储器读和存储器写典型时序图。(2)理解微处理器与存储器的连接方法,了解8086中存储器的组织,微处理器与存储器连接中应注意的问题,8086中20位地址的形成,8086存储器的分段方法。四、 80x86指令系统 (8学时)1 80x86/8088指令系统2 80x86/Pentium指令系统说明:(1)掌握8086主要寻址方式:立即寻址、直接寻址、寄存器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变址寻址和端口寻址等。(2)掌握主要常用指令:数据传送类、算术运算类、逻辑运算类、移位类、转移类、串操作类、处理器操作类指令中的常用指令的功能和用法。五、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8学时)1 汇编语言的基本概念2 汇编语言源程序的格式3 伪指令语句4 宏指令语句5 汇编语言的上机过程6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重点:8086/8088指令系统的寻址方式,指令系统的各种指令,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难点:正确使用指令系统的各种指令说明:(1)以Intel8086 CPU为背景,了解汇编语言的特点、汇编语言的基本语法。(2)掌握常用汇编伪指令的含义和用法,符号定义伪指令、数据定义伪指令、段和模块定义伪指令和过程定义伪指令。(3)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的格式和运行方法。(4)掌握汇编语言程序中返回DOS的方法。六、半导体存储器 (6学时)1 概述2 随机读写存储器(RAM)3 只读存储器(ROM)4 存储器的扩展5 几种新型存储器介绍重点:主存的基本组成,ROM、RAM与CPU的接口难点:ROM、RAM与CPU的接口了解存储器的分类与组成、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了解磁表面存储器和光盘存储器,掌握存储器的扩充及与CPU的连接技术。七、输入输出与中断 (10学时)1 I/O接口概述2 CPU与外界之间数据传送的方式3 中断技术4 8086/8088中断系统5 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 说明:(1)理解中断的基本概念 中断、中断源的含义,实现中断的意义,中断的类型,中断系统的功能,CPU响应中断的条件。(2)理解8086CPU的中断机构 中断类型,中断矢量,中断响应过程。(3)掌握8259A的使用方法和初始化编程方法。八、可编程接口芯片及应用 (10学时)1 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芯片8253/82542 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3 串行通信机及可编程串行接口芯片8251A4 模/数(A/D)与数/模(D/A)转换技术及其接口说明:(1)掌握并行接口8255A的主要性能、工作方式和初始化编程方法。(2)掌握定时/计数器8253的主要性能、工作方式和初始化编程方法。(3)理解D/A及A/D转换器接口方法。(4)理解串行概念和8251初始化编程方法。三、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 (18学时) (一)、实验内容 1. 运行汇编语言程序 (2学时) 2. 熟习DEBUG程序的应用 (2学时) 3. 分支、循环、含子程序的程序实验 (2学时) 4. 输入、输出实验 (2学时) 5. 中断实验 (3学时) 6. 并行接口实验 (2学时) 7. 定时/计数器实验 (3学时) 8. A/D及D/A转换实验 (2学时) (二)、实验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于实践环节必须给以充分重视,注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达到: 1. 能运行、调试汇编语言程序 2. 能使用简单的接口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笔试与平时上机实验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实验占总成绩的20,作业和考勤占总成绩的10。总成绩达60分,即可取得本课程的学分。但未通过实验者不能取得课程学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