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中医药健康;ppt.ppt_第1页
儿童中医药健康;ppt.ppt_第2页
儿童中医药健康;ppt.ppt_第3页
儿童中医药健康;ppt.ppt_第4页
儿童中医药健康;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养生保健与膳食营养 主讲 欧阳平中医副主任医师 讲解提纲 小儿年龄阶段的划分中医儿科以18岁以内为儿童0 28天 新生儿阶段28天 1岁 婴儿阶段1岁 3岁 幼儿阶段 中医药保健的关键年龄阶段 小儿生理特点 稚阴稚阳 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具有生命力旺盛而机体嫩弱的双重性特点南宋 陈文中谓 草木茸芽之状 故又称为 芽儿 小儿病理特点发病容易 传变迅速 易寒易热 易虚易实 如小儿便秘 大便硬 羊屎状 多为脾虚 不易寒下脏气清灵 易趋康复为我们发挥中医优势 从治未病的角度开展 儿童中医调养服务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Page 6 儿童中医药保健服务由四部分组成 预约儿童监护人 儿童中医药调养指导 传授穴位按揉方法 记录并纳入健康档案按不同月龄实施 参照本规范开展相应工作 一 预约儿童监护人儿童6月龄 12月龄 18月龄 24月龄 30月龄 36月龄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 预约儿童家长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 Page 9 二 儿童中医药调养指导根据不同月龄儿童的特点向家长提供 儿童中医饮食 起居 医药等指导 节饮食1 严格控制冷饮 寒凉食物要适度 2 避免偏食 节制零食 提倡 三分饥 育儿三弊 过食寒凉 过饱 过热 元代著名儿科医家曾世荣 活幼心书 中云 四时欲得小儿安 常要三分饥与寒 但愿人皆依此法 自然诸疾不相干 殊不知忍一分饥 胜服调脾之剂 耐一分寒 不须发表之功 3 不宜食用补品 肥胖 早熟 3 不宜食用补品 肥胖 早熟 4 抵制不健康的饮食诱惑 五颜六色的食品 调起居1 根据四时季节变化 衣着适度偏温 标准 温而无汗 温腹为要 忌 厚衣裹体孙思邈 重衣温暖 如阴地之草木 Page 15 春季注意保暖 正确理解 春捂 先脱上 后脱下 夏季纳凉适度 避免直吹电风扇 空调温度不宜过低 秋季避免保暖过度 正确理解 秋冻 提倡 三分寒 冬季室内不宜过度密闭 应适当通风 保持空气新鲜 2 经常到户外活动 多见风日 增强体质 慎医药1 慎输液 液体疗法挽救了数以万计人的生命 2009年中国医疗输液104亿瓶 相当于13亿人每人输了8瓶液 远远高于国际上2 5至3 3瓶的水平 中国抗生素使用率超英美3倍 输液成为推手 输液的风险 微粒积蓄 肉芽肿 微血管堵塞 肿瘤对一个一生输过40升 吊瓶 的尸体进行解剖 发现该尸体仅肺部就有500多个肉芽肿及大量微血管塞堵 2 发热慎用药3咳嗽慎用药4腹泻慎用药 Page 17 穴位按揉6 12月龄 传授摩腹和捏脊的方法18 24月龄 传授按揉迎香 足三里方法30 36月龄 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一 摩腹 位置 腹部 操作 用手掌掌面或食指 中指 环指的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 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 每次1 3分钟 功效 改善脾胃功能 促进消化吸收 二 捏脊 位置 背脊正中 督脉两侧大椎至尾骨末端处 操作 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 环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 食指半屈 拇指伸直并对准示指的前半段 功效 健脾胃 消食积 通经络 施术者从长强穴开始 操作用双手食指与拇指合作 在食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 然后沿督脉两侧 自下而上 左右两手交替合作 按照推 捏 捻 放 提的前后顺序 自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捏一遍 如此循环 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捏拿4 6遍 三 按揉足三里 足阳明胃经穴 位置 在小腿前外侧 当犊鼻下3寸 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操作 用拇指端按揉 每次1 3分钟 功效 健脾益胃 强壮体质 现代研究 调节消化系统 神经系统的功能 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增强机体抵抗力 有强壮身体 抗御病邪之功效 四 按揉迎香穴 手阳明大肠经穴 位置 在鼻翼外缘中点旁 当鼻唇沟中 操作 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下颌部 中指分别按于同侧迎香穴 其余3指则向手心方向弯曲 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处做顺时针方向按揉 每次1 3分钟 功效 宣通鼻窍 现代研究 促进血液循环 预防各种呼吸道疾病 促进胃肠道蠕动 促进排便 透刺迎香穴为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内服鼻炎康的对照组 低频电脉冲刺激迎香穴治疗慢性鼻炎疗效确切 Page 28 五 按揉四神聪穴 经外奇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