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考仿真卷(二)(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本大题11小题,共26分。(110题每题2分,11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譬如一个人,希望出身名门,血统高贵,以增加自己在世人眼中的分量,可是想不到自己的祖先有过为盗乡里、加害邻人的历史,使自己好没面子。怎么办?第一,承认事实,向邻人道歉;第二,表明态度,清白为人,永远不干先人的勾当。一个民族也像一个人一样,也许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污点,有缺点、污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讳疾忌医。当你与前人的错误划清界,堂堂正正做人的时候,谁还会指着你的鼻子骂你是强盗的后代呢()1下列填入文中处的文字,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线 B限C现D宪答案:B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fnj Bfnj Cfnj Dfnj答案:C3下列填入文中()处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B? C! DB此句是表示反问的疑问语气,应该用问号。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能力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而具备一定的能力又能够_知识。由于公司上下精打细算,仅第一季度就_经费近百万元。即使在老年时,托尔斯泰也比所有的同龄人,_比许多年轻人更充满生命力。A增殖节余甚至B增殖结余尤其C增值结余甚至D增值节余尤其A增值:增加产值或价值;增殖:增生。知识应是“增生”,故句选择“增殖”。结余:结算后余下;节余:因节约而省下。据句中的语境,前有“公司上下精打细算”,故用“节余”。甚至:提出突出的事例(有更进一层的意思);尤其:表示更进一步。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孙旭文从医三十年来,她没有做过什么经天纬地的事情,却成功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而被念念不忘。B家父是博学者,他的话对我影响颇深。我读书,内心悬着一柄长鞭,那便是不想活得不稂不莠。C辛亥革命满人失势,却出现政客争权夺利的现象,如陈独秀所言“全国人民,除官吏兵匪侦探之外,无不重足而立,生机断绝”。D张静若家境不好,无奈之下,辍学回家。但她很有志气,足不出户,目不窥园,终考取名校,成了父母的骄傲。AA项,应为“惊天动地”。经天纬地,是指谋划天下之事,多用来形容人才能极大,如“经天纬地之才”。B项,不稂不莠:稂,狼尾草;莠,狗尾草。比喻人不成才,没出息。C项,重足而立:叠足而立,不敢迈步。形容恐惧。D项,目不窥园:专心致志地苦学。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B有数据显示,随着生态持续优化,空气质量不断改进,我市的蓝天成了常态。C当参加“国际青少年网球巡回赛”的体育明星来到我市,受到了球迷的热烈欢迎。D为积极响应我市“外修生态,内修人文”号召,两部门联合举行了以“践行文明之约,共享生态之美”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活动。DA项,语序不当,“读者”应放在“深受”后。B项,搭配不当,“空气质量”不能“不断改进”,应该是“不断优化”。C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该把“当”去掉。7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苍蝇和蜘蛛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A对偶拟人反问B对偶比喻设问C排比比喻设问D排比比喻反问B两个分句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对偶;排比需三个及以上结构相似的分句。把松树的松脂比作泪珠,是比喻;松树流泪,把松树人格化,是拟人。自问自答,是设问;反问是只问不答,答在问中。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A王老师说:“李先生,奉上新近出的一本拙作,请批评,请惠存!”B拜读了您的大作,恕我直言,这篇论文的逻辑性有问题,说服力不强。C我公司新近推出一款多功能豆浆机,竭诚欢迎新老加盟商来人来电垂询。D对学生话剧团要排练经典话剧雷雨这事,学校一定会鼎力支持。D“鼎力”,敬辞,多在请托或表示感谢时用。用于此处不得体。9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高雅文化在创造形式和从事社会关切的时候,总是要追求与众不同的独特的个性,总是要作为一个独立的自由的个体来发扬。高雅文化要总结前人形式创造的经验,破除陈腐的形式,探索一个时代需要的新的生命的形式。高雅文化是代表社会的知识群体、文化人的个性探索旨趣、社会批判愿望以及形式探索要求的文化文本。它的主要特征是形式创新、社会关怀和个性化追求。而真正成功的高雅文化,绝不只是为形式而形式,它要承载着社会的责任感和人类的良知,它要歌颂崇高,批判丑恶。这样一种高雅文化,有时候又叫精英文化。A BC DD本段讲的是高雅文化及其特点。是对高雅文化的解释。是高雅文化的特点,是对高雅文化特点的简要分析。10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阿Q正传老舍假洋鬼子B包身工夏衍芦柴棒C项链莫泊桑玛蒂尔德D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凤姐A阿Q正传的作者是鲁迅。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_,_。(诗经氓)(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_,_。(苏轼赤壁赋)(3)_,人亦念其家。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4)_,_,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答案:(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2)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3)秦爱纷奢奈何取之尽锱铢(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二、本大题6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12分)楚怀王拘张仪楚怀王拘张仪,将欲杀之。靳尚为仪谓楚王曰:“拘张仪,秦王必怒。天下见楚之无秦也,楚必轻矣。”又谓王之幸夫人郑袖曰:“子亦自知且贱于王乎?”郑袖曰:“何也?”尚曰:“张仪者秦王之忠信有功臣也今楚拘之秦王欲出之秦王有爱女而美又简择宫中佳丽习音者以欢从之,资之金玉宝器,奉以上庸六县为汤沐邑,欲因张仪内之楚王。楚王必爱,秦女依强秦以为重,挟宝地以为资,势为王妻以临于楚。王或于虞乐,必厚尊敬亲爱之而忘子,子益贱而日疏矣。”郑袖曰:“愿委之于公,为之奈何?”曰:“子何不急言王,出张子。张子得出,德子无已时,秦女必不来,而秦必重子。子内擅楚之贵,外结秦之交。畜张子以为用,子之子孙必为楚太子矣,此非布衣之利也。”郑袖遽说楚王出张子。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子内擅楚之贵擅:占据、占有B郑袖遽说楚王出张子 遽:立刻、马上C德子无已时 德:道德、修养D愿委之于公 委:托付、拜托C德:感激、感恩。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张仪者秦王之忠信有功臣也/今楚拘之/秦王欲出之/秦王有爱女而美/又简择宫中佳丽习音者/以欢从之B张仪者/秦王之忠信有功臣也/今楚拘之/秦王欲出之/秦王有爱女而美/又简择宫中佳丽习音者/以欢从之C张仪者秦王之忠信有功臣也/今楚拘之秦王/欲出之/秦王有爱女/而美又简择宫中佳丽习音者/以欢从之D张仪者/秦王之忠信有功臣也/今楚拘之秦王/欲出之/秦王有爱女/而美又简择宫中佳丽习音者/以欢从之B先通读文段,了解文意,再看标志性词语。如句中“者”“也”后应停顿,排除A项,“今楚拘之”句意完整,后应停顿,排除C、D项。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靳尚想方设法救张仪是出于对楚国的国家利益和郑袖的宠妃地位考虑的。B战国纵横家张仪为秦破除连横得罪了不少国家,所以经常有生命危险。这次是险些在楚国丧命,幸好有靳尚搭救。C郑袖从自身利益出发听信了靳尚的话,也要去说服楚王释放张仪。D靳尚拐弯抹角地说张仪会送来漂亮的秦女,会使郑袖失宠这样的事实来说服郑袖,郑袖为了不失宠于楚王,只得搭救张仪。A不是这个目的,只是利用了这个说辞。文中有“靳尚为仪谓楚王曰”之句。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天下见楚之无秦也,楚必轻矣。(3分)译文:_(2)张子得出,德子无已时,秦女必不来,而秦必重子。(3分)译文:_答案:(1)天下诸侯一看楚国失去了盟邦秦国,楚国的地位就会低落。(2)张仪如果能够获得释放,必然对您感激不尽,秦国的公主也就不会来了,那秦国必定会尊重您。【参考译文】楚怀王拘留张仪,准备杀了他。靳尚为了救张仪而对楚怀王说:“君王把张仪拘禁下狱,秦王必定愤怒。天下诸侯一看楚国失去了盟邦秦国,楚国的地位就会低落。”接着靳尚又对楚怀王的宠妃郑袖说:“你可知道你马上要在君王面前失宠了吗?”郑袖说:“为什么?”靳尚说:“张仪是秦王的忠信有功之臣,现在楚国把他拘留下狱了,秦王肯定要楚国释放张仪。秦王有一个美丽的公主,同时又选择美貌、善玩且懂音乐的宫女作陪嫁,为了使她高兴,又为她准备了各种金玉宝器,用上庸六县送给她作为享乐之地,这次正想让张仪献给楚王为妻。楚王必定很爱秦国公主,而秦国公主也仰仗强秦来抬高自己身份,同时更以珠宝土地为资本,四处活动,她势必会被立为楚王的妻子,到那时秦国公主就等于君临楚国。而君王每天都沉迷于享乐,必然更尊敬亲爱她而忘记你,你被忘掉以后,那你被轻视的日子就不远了。”郑袖说:“一切拜托您办理,该怎么办才好呢?”靳尚说:“您为什么不赶快建议君王释放张仪。张仪如果能够获得释放,必然对您感激不尽,秦国的公主也就不会来了,那秦国必定会尊重您。您在国内有楚国的崇高地位,在国外结交秦国,并且留张仪供您驱使。你的子孙必然成为楚国太子,这绝对不是一般的利益。”郑袖立刻就去说服楚怀王放了张仪。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6题。(6分)16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1)一、二句是怎样写出了送朋友辛渐时的离情别绪的?(3分)_(2)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3分)_答案:(1)首句写秋雨连江,夜幕降临,以凄清的景物来烘托离情别绪;二句写清晨雾中的远山,显得分外孤独,“楚山孤”象征了作者的离情。(2)作者不因流落他乡而改变志节,始终保持着高尚纯洁的品格和坚强、乐观的精神。三、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中国的桃花文化桃花以它俏丽的色彩、缤纷的落英触动了人的某种情绪和情感,汇入了人们审美的心理因素,逐渐形成了中国的“桃花文化”。桃花文化历史悠久,从桃之夭夭一直唱到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桃花文化还具有普遍性,凡恋爱、婚姻等人生喜庆活动,桃花总是“尚红”礼俗的主要角色。包含“桃花”一词的人名、地名更是不胜枚举。民俗中的“踏青”,采撷的也多是几枝早开的俏丽桃花。至于与桃树、桃实相关的文化事象,几乎无所不在;“桃都”、天鸡报晓、王母蟠桃盛宴、寿星捧桃、春日桃符、“桃李满天下”桃花文化体现了中国文化人的自然观。人类诞生于大自然,与大自然永远有一根剪不断的脐带。大自然最美的季节是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春天。“咏春”的诗文,倾注了中国文人的炽热情感;春天又美在桃花盛开的时节,于是铺陈春景,不能不写桃花永恒的自然界,极富生命力的桃花,推动着中国文人的艺术想象力和热爱生活的心愿。中国文人把自然界的桃花作为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本质力量和自己情感意识的对应物,加以抒写。他们借桃花,歌颂自然美、劳动美、创造美,表现对永恒的自然、永恒的生命的向往。桃花文化还渗透着“儒与庄禅互补”的文化精神。中国的文人,一方面要身体力行,去实现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经世致用”的理想;另一方面,又要准备在理想之梦被击碎时“穷则独善其身”,寄情山水,回归田园,在庄禅的境界中求得精神的休憩与解脱,于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自己,也为与他一样的失意文人创造了一个虚幻的理想世界。桃花源作为一个“理想世界”,作为精神栖息之所,世世代代吸引着文人学士,形成了他们的“桃花源情结”。中国一些文人并非不知道桃源之不可寻,他们寻找桃花源,几乎与屈子的天问一样,上升为一种探求宇宙、社会和人生意义的思维模式。17对本文第二段“从桃之夭夭一直唱到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桃花文化代代沿袭。从先秦到今天,以至将来,绵延不断。B研究桃花文化,可以找到一条研究中国诗歌发展的线索。C桃花文化将贯穿于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从诗经到现代诗。D桃花文化从诗经的“十五国”,逐渐遍布于赤县神州。A以两首作品的名字,写出桃花文化历史之悠久。B、C两项局限于“诗歌”。D项谈的是地域。18对文中提到的“儒与庄禅互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既积极参与“治国”,于不得已时又寻求解脱。B“治国”时也寻求“逍遥”,失意时也苦苦追求。C“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相互依存,互相转化。D“经世致用”的理想与“超凡脱俗”的矛盾统一。B按“儒”的观点,“治国”应“身体力行”,“失意”才追求“逍遥”。1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文章标题“中国的桃花文化”点明了文章的论述对象。B文章的第三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突出了桃花文化的普遍性。C文章第四段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D文章最后一段论述了“桃花源情节”,与第一段首尾呼应。D最后一段与第一段并没有首尾呼应。四、本大题3小题,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人的眼睛无与伦比的精密相机当神创论者挑战进化论时,人眼的进化是他们常常瞄准的好靶子,这个足以令高端相机望尘莫及的人体构造,精密得令进化论鼻祖达尔文“直打冷战”。它拥有可自动调节光圈(瞳孔)和自动对焦系统(晶状体),内面(脉络膜)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光线四处散射,不仅如此,它的底片(视网膜)灵敏度超高,不论在白天和夜晚都能捕捉影像,无需临时更改感光度,也不用外加滤镜:它还自带Photoshop功能(神经网络),成像之后迅速增强图像反差、调整颜色奇特的是,不论视网膜还是角膜,单独看来都没有任何作用,达尔文理论中那碰运气似的突变和自然选择是如何将这些七零八碎的部件同时拼凑在一起的?今天的这套人眼精密仪器同万年前相比又作了哪些微调呢?地球上生命痕迹刚出现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过着不见天光的日子。后来单个感光细胞在生物体表面出现了,于是世界变明亮了。有的科学家说,这件事大约发生在5亿4千万年前的寒武纪。在进化路上,生物相当随遇而安,不需最好,只要够用。这种知足的性格使得眼睛若干中间产物得以作为不同生物的终点保留下来。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将各种生物的眼睛从简单到复杂排成一列,便大致推测出眼睛进化的历程。例如,某些单细胞生物只有一些可以感受光的蛋白,它们见到光就心满意足;有的生物只有一洼小小的眼窝,然而你已经能从这个简单的聚光工具看出高级眼睛的端倪,这些生物只要不撞上前进路上的障碍物就能高兴活着;高等生物的生存却容不得它们将猎物与敌手看混,于是各自进化出一系列结构,来将世界看清楚,鹦鹉螺和人眼便呈现了两种不同的策略。前者将眼睛的开口缩小,使它变成一架“针孔照相机”,从而让光准确到达感光细胞,眼前的物体就能边界清晰,在它们这个群体内,估计该是“眼小为美”;但是人类并不甘心采取这种舍弃光强获取清晰度的措施,另走了一条迂回之道,我们这一进化分支的祖先在眼窝前塞进一个透镜晶状体,它同样能把光线汇聚到视网膜,却赋予了我们一个比鹦鹉螺明亮许多的世界。这样,大自然中不同眼睛的集合就如同一个活化石库,我们可以将这些化石理解为人眼进化之路上留下的一串脚印。于是,那个令达尔文困惑了一下的问题至少是有解的。十几年前,两位瑞典科学家甚至将这一过程量化,他们将鱼眼进化拆分为近2 000个步骤,并用计算机模拟了整个过程,经保守计算,他们得出结论说,这一过程的实现理论上只需36万年。现在许多科学家都相信,从一个感光细胞到我们的眼睛,最关键的变化就发生在最初几百万年之内。值得一提的是,人眼已如此适应陆地生活,要将光线汇聚到视网膜上,不光需要可变焦透镜(晶状体)的作用,空气与角膜之间的界面也至关重要。角膜表面覆盖了一层薄薄的泪膜,光线接触人眼之后,只有1/3折射依赖后边的晶状体,2/3的折射都在空气及这层泪膜之间发生,这里相当于一个固定焦距的透镜。这便是为什么当你潜入水中视线就变得模糊,那个时候这层泪膜和周围的水环境混为一体,在空气中可以发生的折射便不会发生,于是光线就不会恰到好处地投射到视网膜上了。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人眼已如此适应陆地生活,要将光线汇聚到视网膜上,不需要可变焦透镜(晶状体)的作用,只需要空气与角膜之间的界面。B空气与角膜之间的界面对人眼将光线汇聚到视网膜上也至关重要,当人潜入水中视线就变得模糊就是证明。C有的科学家的认为,约5亿4千万年前的寒武纪,单个感光细胞出现在生物体上。D瑞典科学家通过将眼睛进化的过程量化,并用计算机进行模拟测试,经保守计算,得出眼睛的进化理论上只用了36万年。AA项,曲解文意。由最后一段可知,人眼已如此适应陆地生活,要将光线汇聚到视网膜上,不光需要可变焦透镜(晶状体)的作用,空气与角膜之间的界面也至关重要。2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眼睛的进化经历了哪些过程。(4分)_答案:约5亿4千万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明星项目规划及实施协议
- 2025贵州六盘水市盘州市人民医院医共体大山分院招聘乡村医生2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辽宁省医疗保障事务服务中心(辽宁省医疗保障基金运行管理事务中心)赴高校现场招聘工作人员12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结束租赁关系转租协议
- 新兴市场开发协议
- 2025湖南株洲市工会社会工作者招聘30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所属企业招聘4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贵州盘州市人民医院医共体大山分院招聘乡村医生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短视频签约协议模板
- 民事继承纠纷诉讼文书模板
- 眼的生物化学讲义
- GB/T 3098.15-2023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母
- 陈琦《教育心理学》课件
- 封头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 护理副高职称答辩5分钟简述范文
- (3)-2-1-药物的跨膜转运
- 幼小衔接资料合集汇总
- 八年级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题
- GB/T 28575-2020YE3系列(IP55)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63~355)
- 储油罐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表
- 传媒公司员工劳动合同(标准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