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扩写作文的方法与指导现在的时代是一个色彩缤纷的时代,多数学生都有着丰富多彩的童年、少年生活。但是,为什么他们写作的时候却感到缺乏材料?即使勉强写出来,也不具体、不生动呢?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事和物,他们所产生的喜怒哀乐的感情,他们所获得的这样那样的经验,都是作文的好材料。他们不知道,那色彩奇幻的生活雨花石,就藏在他们的口袋里。 因此,要给他们提供丰富的、系统的方法技巧和范例。通过这些方法、技巧和范例,拓开他们的视野,让他们知道,作文不需硬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就在他们的身边,就在他们的手里。通过近十年的语文教学,试谈谈扩写作文的方法与指导。 【什么是扩写】 小学的扩写训练包括:扩句、扩写一段话、扩写文章。其中扩句和扩写一段话是比较简单的扩写形式。下面着重谈谈文章的扩写。 顾名思义,“文章扩写”就是对原文的扩充。具体地说,是把原来比较简单的文章或段落,通过合理的想象,进行比较细致的记叙,从而使原来的内容得到扩充,变得具体、生动。可见,小学生经常进行扩写练习,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发展想象力,训练表达能力。 【扩写的方法】 一、认真阅读原文 扩写作文的特定条件是必须提供的原文进行“扩”。“扩”的意思是“扩大”、“扩充”“扩展”,因此,必须读懂原文,在“读懂”上下功夫,认真地探究因果,咀嚼词语意味,明白原作者的用心,颔悟原作者在文中蕴含的精神。 扩写前先要弄清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接着还要弄清楚几个人?什么人为主?什么人为辅?更要区别清楚是“人中的事”?还是“事中的人”?找出“扩写点”。“扩写点”就是文中那些概括的情况。认真读原文,归纳为三不苟:即“一字不苟、一词不苟、一句不苟。”例(材料):一个风雨交加的中午,一位老太太背着一个大约两三岁的小孩行走,突然摔倒在地。小孩摔在路旁,雨伞也丢到一边。两位少先队员跑上去,分别扶起老太太和小孩,并送他们回家。老太太很感激,还夸奖他们。 (一)读,字、词、句:文中除了比较明显的词语“背着、摔、扶起、跑上去、送、感激、夸奖”,还有:分别、并,都应该说明。 (二)找,事的原由一丝不苟:为什么风雨交加一老一少还在行路呢?为什么会摔倒呢?两位少先队员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呢?为什么又要去扶他们呢?为什么还要送这一老一少回家呢?为什么老太太要夸两位少先队员呢为什么?为什么?多问几个“什么?”这些为什么一一回答,这是事情的来龙去脉,都不容忽略,应该详实地补充出来,这就是扩写的具体内容。 (三)想,人物的内心活动一丝不苟:文中有四个人。四个人的时空并不一样,它们各想什么?“风雨交加”,一老一少冒雨赶路又想什么?一老一少摔倒了想什么?两位少先队员看见了,一位想什么?还有那位感激的老太太想什么?被夸奖的两位少先队员又各想什么?更应该写出他们思想的不同变化。这更是扩写作文的重要技巧。 二、抓住扩写重点。 同学们扩写作文最棘手的是抓不住扩写点抓不住扩写的重点,从头到尾,平均使用力量,写成一篇流水帐。这样必然造成重点不突出。杂乱无章。不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扩写所提供的材料句句层层都是扩写点。但是不要忘记“众星捧月”,要根据中心掂量轻重,找出扩写重点,安排好扩写的主次,做到详略分明,重点突出。 如何抓住扩写重点呢?总结为“三掂量”。 (一)掂量题目确定重点。 题目中的“题眼”往往就是该详写的重点。找“题眼”可以根据题目的文字结构。用动宾短语作题材目的,“题眼”往往是动词。如送书的“送”,文章就应该围绕“送”这一个字,重点写谁为什么送和怎么送。用偏正语作题目的,如果偏的词起修饰作用,偏词就是“题眼”。如孝敬奶奶的小明的“孝敬”,文章就应该围绕“孝敬”这个词,重点写小明怎么孝敬奶奶的。如果偏的词语是起限制作用的,“题眼”却是正的词。如香蕉皮引起的风波的“风波”,文章就应该围绕“风波”这个词语,重点写了是一场什么样的风波。如果用主谓短语或一个单句作题目的,“题眼”,就在谓语部分。如龟免赛跑文章应围绕“赛跑”这个重点词语,重点写怎么赛跑。 (二)掂量中心确定重点。 有的题目较大,很难找到题眼,如一个风雨交加的中午;有的扩写材料根本没有提供题目,而是要求作者自己拟定。那该怎么办呢?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来确定重点。凡是能表现中心的都是重点材料,也就是文章需要详写的部分,和中心关系不大的就是次要材料,要略写。请看下面一例扩写材料。 学校开展植树活动,我们想给小树苗松土。我向花匠李爷爷借锄头。李爷爷不理我,我气红了脸。明明知道后,很有礼貌地向李爷爷借到了锄头,我脸红了。后来,我去还锄头,李爷爷夸我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我脸红了。 这一则的扩写材料是通过借锄头这件事,说明“对人应该有礼貌,要讲文明”的道理。那么最能说明这个中心的材料应该是:“明明知道后,很有礼貌地向李爷爷借到了锄头,我脸红了。”这个部分应不惜笔墨,作文重点材料加以详写。“我向花匠李爷爷借锄头。李爷爷不理我,我气红了脸。”这是事情发生的起因,应惜墨如金,只能略写。如果这个部分也详写,必然造成本末倒置,甚至使文章立意不高。至于“学校开展植树活动,我们想给小树苗松土。”与本文的中心没有什么关系,只要一笔带过就可以,但是不写不行,因为记叙一件事,不能没头没尾,事情的发展过程中也需要连接、过渡。没有略写部分,文章就会显得支离破碎,连接不上。 (三)掂量扩写对象确定重点。 扩写的材料是以写人为主的,要把突出人物的特点作为重点来写。我们常说认识一个人,要观其行,听其言。因此,在扩写时应把重点放在人物的言行上。“言为心声”,写好人物的语言反映人物性格和心理状态的一种方法。写对话是描写人物语言的一种主要形式。写好对话,就能把人写活,读了如闻其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动作描写是写人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写好动作,就能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读了如见其人。另外,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可以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思想和内在的情感,揭示人物个性品质。 扩写材料是以写事为主的,在把事情的经过作为重点来写。写事的作文中如果事中无人,就如一杯白开水。因此,在写事情的经过时,要描写事中的人物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以及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这样想,为什么这样做。 扩写材料是以写活动为主的,应该把活动场面作为重点来写。什么叫“场面”呢?场面,一般是指同一时间,同一环境内众多人物活动的画面。一般地说,一个场面总是由人、地、事三个因素构成的。这儿的“人”指的不是一个人单独干什么,而是指包括个人在内的集体生活中的镜头,涉及到的人物比较多。所以在写场面时:1、掂量哪个场面为主?2、掂量掂量场面中哪个人物为主?3、掂量掂量“人物”的什么为主,一般是语言、动作、心理为主。如记一次乒乓球赛这篇课文,作者从“我”怎能样发球,姐姐怎样接球,“我”怎能样用力扣杀,姐姐怎样毫不示弱地推挡,从比分拉到我”颔先一步,详细描写了比赛者的姿态、情绪、动作,真是有声有色,异彩纷呈,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而对观众的表现是略写。 三、展开合理想象。 前面已经说明:扩写作文要在读懂原文、抓住重点、找到扩写点的基础上做必要的充实。也就是说在不改变原作主要内容,不改变原作的体裁,不改变原作的六要素的前提下添枝加叶,合理扩展充实。怎样做到枝“繁”叶“茂”姿“丰”色“艳”呢?这一节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枝繁叶茂”要靠想象。写好记叙文,必须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这在写“看图作文”和扩写、改写、续写一类的文章时尤其主重要。所以,首先要弄懂什么是想象?它有什么作用?想象是根据已有的事物,运用三推理的方法,由表及里、由点及面。由此及彼地创造出新的事物的思维过程。它可以补充、丰富文章所反映的生活画面。它可以变概括的为具体的,变无形为有形,变无色为有色,变无声为有声,变静态为动态,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扩写不是以想象为主体的作文,而是在原作的局部加入一些合理想象内容的作文,所以要写好扩写文中的想象就要掌握一些写作的原则和方法。 (一)、扩写作文要展开“有轨道的想象”。 这个“轨道”就是原作的“中心思想”,因为想象是为表现中心服务的,它是突出中心的手段,为想象而想象上不可取的,曾有两个同学,同时扩写擦玻璃一文,两人都具体描写了擦玻璃的动作、心里活动等细节。然后又用了一段笔墨展开想象。下面就是他俩的想象: 学生A:当天夜里,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站在四楼擦玻璃时往下一看,突然身体轻飘飘的,自己一下子变成了孙悟空飞了起来。绕过一座一座大楼,飞向蓝天,飞呀!飞呀! 学生B:我边擦玻璃边想,我长大了,一定要发明一种新型玻璃驱尘玻璃,使玻璃永远不粘灰尘。永远、永远是明净的,再也不要人们吃力地去擦,那该节省多少劳动力呀! 稍做比较就可以发现,学生A想象了自己像孙悟空一样飞向蓝天,虽说也是由擦玻璃引出的想象,但他要说明什么呢?与文章中心“爱劳动”毫不相干,纯粹是画蛇添足。相比之下,学生B的想象就有份量。他畅想自己长大后发明一种驱尘玻璃,奉献给人民。这即是爱劳动的深化,又是美好心灵的展现,有力地烘托了中心,可谓锦上添花。 要想增强扩写作文中想象的目的性,应该做到如下四点:1、扩写前要明确原文的重点。重点明确才会在行文中使想象的方向明确。2、在拟写作提纲时在何处加想象有个初步构想。3、在运用想象时始终不忘中心,围绕中心弛骋想象。当发现自己想象偏离中心时就立刻关上想象的闸门。4、要在突出中心的关键处(扩写点上)展开想象,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二)、扩写作文要展开合理想象。 上面我们谈到,扩写作文中的想象不应该是随心所欲地发挥。除了明确目的性外,还有一点须特别注意,这就是想象要合乎情理。想象可以出乎意料之外,但又必须在情理之中。想象的内容要在现实基础上产生的。也就是说想象多要以事实为依据,凭借事物的想象,才能真切地透过人物的思想感情。所以说想象的内容与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一个同学在扩写记一次课外活动时,有一段是这样写的:“看!刘东和小力在乒乓球台前抽杀得多激烈呀!银球飞来飞去,他俩打得难分难解,始终不分胜负。突然,嘟一声哨响,时间到了,刘东颔先一分险胜小力”看了这段描写,内行的同学一定会“扑哧”一笑,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 (三)、生活是想象的基础。 看了上面那位同学闹笑话,大家一定说他想象不全生活情理,因为乒乓球比赛是计分赛而不是计时赛。看来这个同学没打过乒乓球,也很少看乓乓球比赛,于是在写作时就想当然地写下去,所以闹了“想象不合理”的笑话。 怎样才能做到合理想象呢?请大家记住一句话:“生活是想象的基础。”你们可能听说过这么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它是写作的先决条件。读书是借鉴,行路是生活积累。“闭门造车”是写不出好文章的。我们要以广博的见闻,丰富的阅历作为写作的基础,做为文章的源泉。我们应该有意地丰富自己的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要眼光六路,耳闻八方。多看、多听、多问、多记。假如老师叫你把“我的暑假生活水平是丰富多彩的”扩写成文时,假如你一整个暑假整天都关在家里,大门没出,二门没迈,当然你什么也写不出来,因为你没有生活积累。如果你曾外出旅游,在海滨游过泳,在郊外爬过山,或是参观过科技馆,或是参加过街道组织的献爱心活动,那你一定是看到这个扩写的作文题后很活动,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文章一定要写得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四、对照原文修改。 我们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进行扩写,不像命题作文那样,只是把审题的注意力集中在题目上。如命题作文题目“一次难忘的教训”,我们注意到的题眼是“教训”二字。待文章写成时,检查,对照,修改等都只要围绕“教训”二字,大体上就能解决问题。可是,作为扩写,我们面对的是一份有待扩展的文字材料,一般在数十个字到百来字之间,决不是靠抓一个“题眼”就能奏效的。那该怎么做呢? 1、仔细检查扩写作文,发现作文本身的毛病。 一段文字,扩写下来,我们的思维处在紧张的状态。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这一过程,难免有疏忽的地方。语言文字的表达,思想内容的描述,都可能存在不妥当的地方。这些都需要认真细致地查,去发现自己作文的不足。小毛病直接修改,较难的,或较大的问题作个记号。因为扩写主要的是根据作者自身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展开的,在行文过程中,这些联想、想象都会染上自己臆想的东西,或多或少会有不符合实际的内容存在,更重要的是,写着写着,会不知不觉地偏离了原材料所提供的情节。所以检查后,我们就要进入第二次操作。 2、认真对照提供的材料,找出需要修改的地方。 有时候,我们反复阅读自己扩写后的文章,总觉得找不出什么毛病了,这是因为,缺少对照原文这一环节。原材料可以说是我们进行扩写的依据,假如我们所扩充的内容或某一情节,与提供的材料相脱节,或相矛盾,那么,扩写的文字就算再好,也是不符合要求的。对照,主要是看原材料提供的主要情节,在我们的扩写中没有得到落实,是不是按原材料提供的中心去组织安排扩充的内容。 3、大胆修改自己的作文,使扩充后的文章更加充实、完美。 在检查与对照之后,我们要大胆地修改。著名作家老舍说过,勇于修改自已文章的人才是有出息的人。当然,我们的修改是建立在仔细检查和认真对照原材料的基础之上。修改可从字词开始,由句子入手,逐渐进入对段的增删沃改。根据扩写文章的特点,修改的重点应落在情节的增删和想象内容的修正上。前者容易跟原文有出入,后者容易出现不符合生活实际的情形。 总之,扩写,表面上看是“死”的,刻板的,人物、事物、景物,似乎也是一尘不变,其实多探究探究,多咀嚼咀嚼,就会发现变化无穷,写起来不但“灵活”,而且写“活”了,要想把扩写“写活”,就要“活写”,就要认真读懂原文,抓住扩写重点,展开合理想象,最后对照原文修改,才能将扩写舒展得满篇锦绣。 【范例指路明灯】 买椟还珠 楚国有个珠宝商人,到郑国去卖宝珠。他用名贵的有香味的木料雕了一只盒子,又想方法把盒子装饰得十分美观,然后把宝珠装在里面。 有个郑国人出高价买了去。他打开盒子,发现里边放着许多宝珠,就把宝珠还给了珠宝商人,只留下了盒子。 扩写后的作文: 买椟还珠 在古时个,楚国有一位很会做生意的珠宝商人,他不仅在本国做买卖,而且还到郑国等国家去做。有一年,这个珠宝商人,买进了许多宝珠。他绞尽脑汁想办法,怎么样才能卖出更好的价钱呢?“嗯,就这么办。”于是,他找了一些名贵而且带有香味的木料,雕刻一些精美的盒子,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宝珠装在盒子里,就向郑国出发了。 商人来到郑国,他在铺子里卖。一天,一个花花公子来到柜台前,嚷嚷着要买宝珠,这就是郑国人。他一连挑了几十样,都不中意。这时候,那个生意人走了过来,对着公子打量着,这个公子手里提着个精美的鸟笼,满脸福像,白白胖胖的,一眼就能辨出是富家子弟。这个商人笑呵呵地迎了上去,满脸堆笑地说:“这个公子,别的您没看上。您看,这个您中意不?”说着,就把这只美丽的盒子递了过去。那个郑国公子老远就闻到了一股幽香,正在纳闷呢。商人把盒子递过来,香味就更浓了。公子马上接了过去,翻来覆去地看,简直是爱不释手。他边看边说:“好好好,就买它。多少钱?”狡猾的商人见他很有钱,就顾意把价钱抬高了。谁知,公子还不嫌贵,把盒子买走了。公子一边走,一边仔细端详着盒子,真是越看越爱,他用手抚摸着盒子的花纹,突然好像触到了什么机关,盒盖“啪”的一声打开了,一束寒光射过来,再一看,天鹅绒垫上有一颗又大又圆的珠子。咦,这是怎么回事啊?是不是店家不慎遗忘在这里的?公子我有的是钱,可不能落了个贪小便宜的名声啊!再说,我买的是盒子,又不是一珠子。珠子和盒子比起来,简直太逊色了。想到这,就派人把珠子送回去了。 家人把宝珠还给了商人,商人看到宝珠后,先是一惊,随后立即满脸堆笑地说:“多谢你家公子送还宝珠!我一定走到哪里,都向老百姓宣传公子的美德啊!啊,大人,慢走,慢走!”接着,他说:“这公子真是天下头号大傻瓜。那我可就发大财了。” 那个家人把商人赞美的话告诉了公子。公子听了哈哈大笑,说:“这回我可真赚了,不仅买了一个无价之宝的盒子,还赢得了一个好名声啊!” 这位郑国的傻公子,只爱那光彩照人的盒子,却不知道那宝珠才是无价之宝啊!让那楚国的商人白白占了很大的便宜。 【自己动手练一练】 在下面的故事中,任选一则,扩写成一篇350字以上的作文。 (一)有一只老虎,看见曾打败过自己的水牛被农人吆喝著耕地,便去问牛为什麼怕农人,牛说因为人有“智慧”。老虎向农人要求看看他的“智慧”。农人说把“智慧”忘在家里了,可以去拿,但要先把老虎捆起来,免得他走后老虎把牛吃掉。老虎听从了。农人回村叫来村民, 把老虎装进铁笼,对老虎说,这就是“智慧”。 (二) 家长签名 “爸爸,你闭上眼睛也能写字吗?” “当然可以,不过得看写什么?” “自己的名字呢?” “当然没问题!” “那好!你闭上眼睛在我的记分册上签个名吧!” (三)100分 妈妈:今天考试怎么样? 儿子:一百分。 妈妈:几科? 儿子:两科。语文48分;数学52分。 (四)画蛇添足 几个好朋友,共饮一壶酒。 酒太少,人太多,这壶酒,怎么喝? 有人出主意:“比赛来画蛇,谁要先画完,这酒让他喝。” 有个人,技术高,几笔就画好。 看看别人没画完,哼着小曲眯眯笑。拿起笔,给蛇再添几只脚! 刚要拿酒喝,酒壶被人夺:“画蛇又添足,你这不是蛇!画蛇没画对,滴酒不能喝。” 大家都在说:“对对对!画蛇还添扩写指要扩写,就是用合理的想象对原文扩充,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具体的一种方式。扩写一般都是扩写记叙文,即在保持中心思想不变,基本内容不变和体裁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合理想象,补充细节、增加环境气氛和人物形象的描写,有时也可以增添次要人物或补充辅助情节。扩写后的文章,内容更丰富更形象,更能感动人。考试扩写一般都规定字数,不得少于多少字。因为扩写往往要提供一篇或一段原文,评判作文时有一个共同基础,可以减少评分误差,所以扩写在各地中考作文中,出现频率很高。如何扩写 (1)要认真阅读理解原文,在保持原文主要内容的前提下,紧紧扣住原文中心去扩写。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和情节,有目的有条件地进行合理的想象,可以补充某些必要的细节描写。如对古代寓言守株待兔进行扩写。原文开头是“宋国有个农民,有一天,他在地里耕作”。我们可以增写这天的天气、景色,可以想象这个农民干什么农活,以及他的辛苦。原文接着说:“看见一只兔子疾奔过去,正好碰上了地边的一棵大树,把颈子折断了,死在树下。那个农民就不费一分力,把兔子拾了回来”。在这里,既可增写兔子疾奔的状况,又可补充农民捡到死兔后的高兴和得意心情。但这种扩写,一定要注意增加渲染和补充情节决不能离开原意,不能“节外生枝”使原作变形。(2)要充分注意平时积累知识,掌握更多的材料。因为扩写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在这一点上与想象作文相通。尤其是近年来对中学生强调了想象能力的培养。有些作文题规定的内容可能是还没有发生的,或者考生不可能见过的、经历过的。如未来的日记、到太空去旅行这类内容,如果你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没有一定的科技知识,扩写起来就可能拔不开笔帽。因此,平素要不断扩大阅读面,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积累更多的知识,才能使想象丰富,又合情合理。(3)扩写内容一定要扣紧主干句来展开。扩写与缩写正好相反,它是对原文的扩充和增加。如果说缩写是“剪除枝叶,保留主干”,那么扩写则是“根据主干,添枝加叶”。值得注意的是,扩写记叙文,要保留主干内容、框架,增加必要的细节,允许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渲染和修饰成分,包括补充一些情节和段落,对环境作必要描写。如把“他很高兴”扩写成:“他很高兴,就像七月酷暑吃了个甜蜜的大西瓜”;如把“一到野炊的河滩,同学们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扩写成:“一到野炊的河滩,同学们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有的砌灶,有的支锅,有的拾柴,有的洗菜,有的切菜,每个人手中都有一份活儿,忙得有声有色,十分热闹。”当然,要注意扩充的内容应详略得当,恰到好处,切忌臃肿或内容游离。例文一将白居易的诗卖炭翁改写成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要求:不能写成译文,不得少于600字,要有适当的扩充渲染,要表现出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疾苦和封建统治阶级的专横的主题。卖炭翁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官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一个卖炭老人的遭遇冬天的一个夜晚,北风嗥叫着,摇撼着终南山上的一座小茅屋,仿佛要把它吞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炭窑边烧炭。火光映亮了他的脸,古铜色的脸,上面沾满了灰尘,那一道道深深的皱纹,记载着生活的艰辛。他正用那双浑浊的眼睛,盯着黑暗的夜空,心里不住地祷告:苍天啊,快下场雪吧,让我的炭卖个好价钱,换点粮食,买件棉衣,家里已揭不开锅了。等炭烧好以后,他从炭窑里扒出炭,装上牛车,用黑得像木炭一样的手抚摸着牛头,说:“老牛啊,这两天委屈你了。等天明,咱们赶集去,卖了炭也好好喂你一顿。”这时,老人那久已不见笑意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夜,深了;风,刮得更猛了;天,也更加阴暗了。不知什么时候,老人被冻醒了。他朝窗外一看,啊,真的下雪了!他连忙拂去身上盖的稻草,走到门外。雪足有一尺深。老人不顾冻得发抖的身子,竟仰天呼喊起来:“苍天有眼,再冷些吧!”老人顶风冒雪,拖着疲惫的身子赶着牛车来到了集市的南门外。只见他满身的泥水,脸冻得紫红,眉须结着冰碴。他蹲在雪地上,闭着眼,想歇一歇。是啊,赶了几十里的山路,路又滑又陡,人够乏的,牛也累了。突然,叮当、叮当,传来马铃声。老人睁开了眼。猛然,他像被马蜂蜇了一下,睡意一下子全消失了,眼里充满了惊恐。啊,横行霸道的黄衣使者和白衫儿又来了。他连忙赶起牛车,掉头想走,可已经来不及了,两匹高头大马拦住了他的去路。黄衣使者坐在马上,手里拿着圣旨,命令说:“卖炭老头儿听着,皇宫需炭。来人,把炭车给我拉走。”一个公差饿虎般地扑上来,把炭车向北面的皇宫拉去。“啊,大人,大人,使不得呀!我指望这车炭换饭吃啊!开开恩吧!”“哼,你竟敢抗旨不遵?”“啊,不,不。”老人嗫嚅着。白衫儿凑上来说:“还是识点时务,快点把炭送到皇宫中去吧!否则,你就是抗旨!你还要命吗?”黄衣使者骑马走了,卖炭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烧出的一千多斤炭被白白拉走,心里像刀绞一般。不一会儿,牛车空着回来了,牛头上系着半匹红绡一丈绫。“这就是一车炭的钱吗?呵,苍天,可叫我怎么活下去啊!”老人悲愤地呼喊着,踉踉跄跄,昏倒在牛车旁风卷着地上的残雪,呼啸着点评这篇改写有两点值得称道。一是严格按命题要求“不能写成译文”、“要有适当的扩充渲染。”把古代文言叙事诗改写成现代文记叙文,完全摆脱了“译文”的影子。本文在“扩充渲染”方面,做到了按原诗提供的信息、形象,从细节上补充完整,然后按记叙文表达的需要,重新组织,如开头增加了环境描写,有助于表现卖炭老人生活的艰辛;增加了对“黄衣使者白衫儿”的语言描写,更能突出封建统治者的专横。二是历来对“回车”的解释有争议,从“南山”到“南门外”,再到北面的宫中,怎么会需要“回车”呢?作者的改写,说卖炭翁见“黄衣使者白衫儿”来了,已经“赶起牛车,掉头想走,可是已来不及了,这时使者们便回车叱牛牵向北”,这一改写倒是很合情理的。例文二把下面的材料扩写成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有一只老虎,看见曾打败过自己的水牛被农人吆喝着耕地,便去问牛为什么怕农人,牛说因为人有“智慧”。老虎向农人要求看看他们的“智慧”。农人说把“智慧”忘在家里了,可以去拿,但要先把老虎捆起来,免得他走后老虎把牛吃掉。老虎听从了。农人回村叫来村民,把老虎装进铁笼,对老虎说,这就是“智慧”。要求:(1)以记叙为主。合理想像,适当充实情节。注意运用外貌、语言、心理、环境和细节描写。(2)以简短的议论结尾。(3)题目自拟。智慧的力量这是水乡晚春的一天。一只老虎刚刚饱餐了一只野羊,它心满意足地舔着嘴巴,悠然自得地到山下散步。它信步来到水田边,低头瞧了瞧自己的倒影。“多么雄伟健美啊!”老虎不禁赞叹一声,“瞧,额头上那威风凛凛的王字!呣再看看这锋利无比的牙齿,还有我油光闪亮的外衣。我是当之无愧的山中之王。天下英雄谁能敌?也只有牛哥能与我青梅煮酒论英雄。他不禁回忆起当初和水牛大战的情景。怅恨了一阵子它至今还为那次自己的失败耿耿于怀。忽然,老虎听见一阵吆喝声由远及近,定睛一看,却见一位农人赶着一头牲畜在耕地。再仔细端详:“啊?原来是牛哥!”老虎吃惊地张大了嘴巴。只见水牛拉着沉重的犁,努力地耕着地,一派忍辱负重的样子。老虎有些不敢相信,急忙擦擦眼睛没错,是水牛!老虎不禁迷惑起来, 等水牛一走近,他就问道:“嘿!牛哥,多日不见,你怎么落到如此境地!想当初,连我也不是你的对手,如今怎么做了农人的奴仆?瞧兄弟我在山中称王,倒也自在,要不要我帮你收拾这个农人?”水牛苦笑一声答曰:“莫要造次!你我哪是这农人的对手?不是我软弱,实在是农人具有一件非常厉害的东西。”“哦?是何宝物?”老虎睁圆了眼睛。“智慧!”“智慧?此乃何物?我倒要领教。”老虎仰天长啸,抖抖威风,不屑地瞥了农人一眼,傲慢地说道:“听说你有一件宝物叫智慧,能否拿来让俺瞧瞧?”农人抱着双臂微微一笑:“可以!不过,我把它忘在家里了。”“呣”老虎摆出凶神恶煞的样子,“回家取来让俺见识一下!”农人想了想,狡黠地笑了笑:“好啊!不过我要先把你捆起来,你这么凶,免得把我的牛吃掉。”老虎听见农人这么说,暗自得意,“败给水牛的事农人还不知道呢!要不,他怎肯回家给我拿宝物呢?等宝物一到手,我就是天下无敌的了!”想到这里,就装作宽宏大量的样子说:“好吧,你可要快点。”农人用缰绳捆好老虎,就转身走了。不一会儿,只见农人领着一群村民,拿着木棒抬着铁笼跑来了,老虎惊恐起来,却动弹不得,眼睁睁地看着村民把自己装进铁笼里。农人不慌不忙地走过来,带着胜利者的微笑,“你看,这就是智慧。你虽然有强大的力量,但智慧是比力量更强大的精神力量。”明代刘基说过:“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是的,智慧就是这样一种神奇的力量,凡事都要用智,它能使弱小者变得强大;只用蛮力,再强大也终会灭亡。让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吧!点评本篇扩写完全符合命题要求。主要表现在:(1)紧扣主题扩充情节和细节。记叙文的扩写,不论命题是否有明确要求,都要遵循三不变的原则,即主要人物不变,主要情节不变,主题不变。如果变了,那就不是扩写,而是改写了。这篇扩写在遵循三不变的前提下,又有很好的发挥。由140字扩展到900多字(要求不少于700字),主要在“人物”的外貌、心理、语言等方面做了补充。而这些补充,不论是描写老虎不可一世的心态,还是描写农人狡黠的笑,都更加有力地突出了“智慧的力量”这个主题。(2)按命题要求结尾作了简短议论,由于引用了明人刘基的话,显得十分有力。(3)叙述故事时,有意地模仿了过去说书人的语气,生动流畅,别有情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智子疑邻扩写扩写就是运用写作技巧展开联想,将原来不具体的内容,通过想象,扩展成一段篇幅较长、生动活泼的文章。但扩写和改写有所不同,要求不改变原意,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丰富和补充。扩写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扩展情节加以细节描写,使更丰满、合理。另一类是全文扩展对全文进行扩充,使理具体形象。那么如何进行扩写?本文要结合两者。一、认真阅读,掌握原文原: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文章简短只有43个字,但它告诫人们:在给人提正确的意见时,要考虑自己与听者的关系,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或者:听意见只应听取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的,对人不能持偏见。我们要在认真读全文,把握精神的基础上,进行扩写。我们可以通过快速阅读,抓住重点词语“富,雨,坏,子,亦,暮,智,疑”,从而掌握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我们只有明白“写了什么”及“为什么要写”,才能展开下一步创作。二、找扩写点,展开联想要扩写原文,必须找准扩写点,沿着这个扩写点展开想象,才能合情合理。所谓的扩写点,指原文中不足之处,需要丰富和补充的。比如文章中对于富人的描写,到底是个怎样的富人,让人好奇;还有这个儿子对父亲说这事是怎样的神态,为何富人认为他聪明;以及隔壁老人是个怎样的人,在什么情况下说了有盗贼这事,在确定扩写点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合乎人情关系,合乎现实生活。扩写要真实反映社会生活。三、运用技巧,进行扩写在具体创作中,我们不妨有机使用变化多彩的修辞,使句子变得鲜活生动,丰满充盈。在创作中我们还可以凭借想像,加以人物的描写:神态,动作,心理,行动,语言等。例如:智子疑邻(扩写版)话说宋国时期有一个贩卖丝绸布的富商,人长的油头粉面的,挺着一个大肚子,成天手拿着鸟笼在大街上闲逛,碰上外地来的买商就两眼发光,好像看见金子一般,他不断地向外来买商介绍着自己的布有多么华丽,手感有多么的好,从而经过他手下的账单都有一座“泰山”那么高了!小偷也盯着那个富得流油的商人,想找个机会大捞一把。一天天空下着瓢泼大雨,富商家的后门因为禁不住雨水的“摧残”,塌了大半,富商的儿子,坐在屋子里写着诗文,突然听见有东西倒塌的声音,连忙走过来看,发现原来因为后门不太有人走,没有多大注意,不太牢固,所以才倒塌了大半,公子看着墙叹息的摇了摇头,这时富商也听见了声音,走了过来,看着墙问:“这是这么回事?”公子说:“爹,因为后门没有多少人走,不注意它的修筑,所以才倒塌的,我们还是叫人把这里修一修吧,不然到时候有盗贼来偷东西就麻烦了!”邻居老大爷,见这里热闹,也凑过来插上一句:“是呀,公子说得没错,就修修吧,也花不了几两银子。”富商的小妾,穿得漂漂亮亮,妖里妖气的说:“修什么修呀!不就是塌了这么一堵墙嘛,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再说现在还下着雨呢!”公子不满的说:“二娘,这么说就不对了,如果到时候,东西被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水工程款担保协议书
- 高风险行业工伤补偿协议范本及操作指南
- 体育赛事赛事赞助商权益评估及赞助商权益保障协议
- 离婚协议中涉及共同债务清偿及子女抚养合同
- 古董真伪鉴定技术创新-洞察及研究
- 分布式水网系统仿真技术-洞察及研究
- 数字技能培训心理支持-洞察及研究
- 危化品仓储安全标准动态更新-洞察及研究
- 安全认证协议优化-洞察及研究
- 银行(信用社)中层干部竞聘试题
- 【2025年】黄淮学院招聘事业编制硕士专职辅导员20名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 餐饮咨询顾问合同范本
- 2025-2030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链整合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 深圳中考英语听说考试模仿朗读技巧点拨
- 2025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 2025年第九届“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中小学组)
- 直播责任自负书
- 育苗基质选择标准课件
- 混凝土支撑拆除施工方案
- 【精品】ppt课件新《预算法》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