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专版2018届中考历史复习热点专题速查专题5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练习.docx_第1页
云南专版2018届中考历史复习热点专题速查专题5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练习.docx_第2页
云南专版2018届中考历史复习热点专题速查专题5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练习.docx_第3页
云南专版2018届中考历史复习热点专题速查专题5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练习.docx_第4页
云南专版2018届中考历史复习热点专题速查专题5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练习.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五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时事链接)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2月6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不仅亲自抓、带头干,还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做到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扑下身子,狠抓落实。,知识梳理)改革名称背景主要内容评价(作用、意义、影响)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各国为了富国强兵,都在进行政治和社会变革。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土地私有制;奖励耕织。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为后来秦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民族融合加强。吸收和学习汉族的制度。加速了民族融合,为以后的南北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大化改新6世纪末期,大和的奴隶制统治出现危机,日本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大和统治者积极学习中国封建制度。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以才能选拔官吏;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查理马特改革西欧邦国林立,法兰克王国日渐强大。废除给贵族无偿赏赐土地的做法,土地受封者必须服兵役。促进了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洋务运动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清政府面临内外交困的危局。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陆续创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注意: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戊戌变法国内背景: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9世纪末中国面临被瓜分危机。国际背景: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启蒙运动的影响。政治上:广开言路,准许官民上书言事;精简政府机构,裁撤冗官,澄清吏治;经济上:保护农工商业,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鼓励兴办学堂,创设京师大学堂;提倡办报、译书、出国留学;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增强海防实力。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续表改革名称背景主要内容评价(作用、意义、影响)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封建农奴制的存在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进一步暴露了俄国的落后,使俄国各种矛盾激化。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须出钱赎买。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使农民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日本明治维新19世纪中期,日本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国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日渐兴起,幕府统治面临危机。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军事上:富国强兵实行征兵制,建立皇军。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罗斯福新政大危机给美国以空前严重的打击;时任总统的胡佛及其政府仍奉行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罗斯福于1933年3月就任总统。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措施:整顿财政金融;调整工业生产(注:这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核心法令是国家工业复兴法);调节农业生产;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注:田纳西水利工程,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困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美国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创了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时代,为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注:罗斯福新政的局限: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苏俄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使苏俄出现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内容: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大型企业由国家管理,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企业;以自由贸易代替实物配给制。“新”的表现: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势。赫鲁晓夫改革随着二战后国民经济的恢复,苏联高度集权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方面,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给农庄更多的生产自主权,垦荒、种玉米;工业方面,提高地方的经济管理权和企业自身的经营权;政治方面,批判个人崇拜,纠正冤假错案。他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没有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社会生产力长期停滞不前,大国地位逐渐衰落。经济上,提出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政治上,建设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实行多党制、总统制;外交上,推行新思维外交,主动缓和美苏关系,不干涉东欧事务。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苏联解体。中国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对内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格局: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近代中国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推动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上的改革给我们的启示:(1)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2)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我们要坚持改革,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现代化建设;(3)要扩大对外开放,善于学习别人长处,积极吸收人类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对外来文明不能照搬照抄,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4)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发展潮流;(5)改革要注意政治、经济、思想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等。,直击中考)一、选择题1(2017岳阳中考)下列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表述,正确的是(A)A是一次封建性质的改革B仿效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C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D倡导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2(2017郴州中考)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明显实非中国所能及。”材料中反映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C)A民主思想B政治制度C军事技术 D风俗习惯 3(2015南通中考)查理马特改革以后,西欧逐渐形成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这一制度(B)A以中央集权为特色B以土地分封为纽带C以政教合一为基础D以城市自治为核心4(2017荆门中考)1921年,苏俄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苏俄实施这一政策的根本目的是(C)A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B加快发展市场经济C维护和巩固苏维埃政权D实现国家工业化5(2017青岛中考)新全球史中写到:“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农奴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材料不能反映的是(B)A农奴制阻碍了俄国发展B沙皇专制统治结束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改革目的是保持俄国大国地位6(2017黄冈中考)明治维新时期,日本通过国家大力兴建铁路,发展国家的邮政和电讯事业,建立官营企业;此外,还通过明治政府力量,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大资本家。这样,日本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近代化。这些表明日本(A)A利用国家力量实现近代化B利用民间资本实现近代化C利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现近代化D利用外国资本实现近代化7(2017广东中考)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活动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许诺,要用计划经济的方法克服经济危机。材料中的“计划经济的方法”是指(D)A优先发展农业生产B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C充分利用市场调节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指导8下列数据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B)1950年(%)1954年(%)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贫农、中农85.545.292.191.4富农、地主14.554.87.98.6A.人民公社化运动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C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D“包产到户”的实施9(2016深圳中考)斯大林模式发挥过积极作用,又存在严重弊端。苏联国内,最早针对斯大林模式弊端推进改革的是(A)A赫鲁晓夫B勃列日涅夫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10(2017徐州中考)1979年至1988年,徐州粮食产量年均增长6.0%,累计生产3 391.15万吨,相当于前30年粮食产量的总和,昔日贫穷落后、缺粮少吃的徐州农村变成苏北粮仓。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A)A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B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C农民土地所有权的获得D南方谈话的正式发表二、非选择题11(2016昆明中考)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为适应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迁都洛阳后,北魏仿照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提倡鲜卑人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通婚等。这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为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是中国古代史上的哪一场改革?这些改革措施有何积极意义?答:北魏孝文帝改革。意义: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材料二日本唐昭提寺日本遣唐使船(2)材料二中的日本唐昭提寺与中国唐朝哪位高僧有关?日本遣唐使回国后推动了哪次重大社会变革?答:鉴真。大化改新。材料三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经济方面保护农工商业,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发展科学技术政治方面广开言路,准许民众上书言事;精简机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鼓励兴办学堂,创设京师大学堂;提倡办报、译书、出国留学军事方面整顿陆海军,裁减冗兵,采用新法练兵,增强海防实力摘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3)拉开这场维新运动序幕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三中“文教方面”的内容,分析其影响。答:“公车上书”。影响:改革旧的考试制度,创办新式学堂,学习西方文化,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了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解放运动。(4)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得到哪些启示?答: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要善于学习先进民族和国家的文明成果,才能促进自身发展和进步。12(2017深圳中考)古今中外的改革,都是从解决社会矛盾出发,理顺社会关系,致力于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期间,改革领军人物之一的大久保利通提出:“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摘编自大久保利通殖产兴业建议书材料三苏联赫鲁晓夫时期(19531964年)的改革,在经济领域主要是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工业方面,精简中央管理机构,把一万多家中央直属企业交给地方管理;扩大加盟共和国的经理管理权和企业厂长的经营权。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材材料四从1985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1)材料一中,商鞅变法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从土地政策方面分析,导致“民以殷盛”的改革措施是什么?“孝公用商鞅之法”表明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答:战国时期(或春秋战国时期或东周时期)。承认土地私有(或允许自由买卖)。秦孝公的支持(或国君的支持)。(2)材料二中,大久保利通认为决定“国之强弱”的根本是什么?明治维新实现了日本社会性质的哪一重大转变?答:政府鼓励发展工业。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3)材料三中,赫鲁晓夫经济领域改革的主要做法是什么?其改革针对的是哪一模式的弊端?这一时期,新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答: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斯大林模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