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吨有机人参新资源食品深加工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吨有机人参新资源食品深加工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 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11.1.1 概况11.1.2 法定代表人基本情况21.1.3 经营情况21.1.4 带动情况31.1.5 财务状况31.2 参与项目的合作社情况41.2.1 合作社概况41.2.2 合作社收益分配制度51.2.3 合作社与项目申报单位的关系61.3 项目建设方案61.3.1 项目名称及项目负责人61.3.2 建设性质、地点及期限61.3.3 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71.3.4 品种、技术(工艺)、设备方案81.3.5 土建工程81.4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81.5 项目效益81.6 可行性研究依据91.7 综合评价101.7.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1.7.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11.7.3 风险评估121.7.4 带动作用121.7.5 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案121.7.6 结论与建议13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152.1 项目建设背景15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7第三章 建设条件193.1 项目区概况193.1.1 建设地点选择193.1.2 自然条件193.1.3 社会经济状况223.1.4 本产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233.2 项目建设优劣势分析253.2.1 政策、资源、科技、基础设施条件等253.2.2 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27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284.1 市场分析284.1.1 项目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284.1.2 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294.2 营销策略、方案、模式304.3 市场风险分析324.3.1 项目市场风险因素分析324.3.2 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32第五章 建设方案345.1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345.2 建设规划和布局365.2.1 建设规划365.2.2 建设布局375.3 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405.3.1 建设标准405.3.2 产品标准415.4 技术(工艺)方案495.4.1 工艺技术方案和工艺流程方案的选择原则495.4.2 产品品种、主要技术来源的可靠性和可得性535.4.3 主要技术参数555.4.4 物料消耗定额及平衡分析565.5 设备方案575.5.1 主要工艺设备选择配置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575.5.2 工艺设备配置和采购方式选择585.6 建筑方案595.6.1 总平面布置的原则和基本要求595.6.2 土建工程建筑方案605.7 实施进度安排61第六章 环境影响与节能评价626.1 环境影响评价626.1.1 主要污染负荷及环境影响分析626.1.2 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636.1.3 评价与审批656.2 节能评价666.2.1 项目综合能耗情况666.2.2 能源供应保障情况666.2.3 综合节能措施66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687.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687.1.1 组织机构687.1.2 职能划分687.2 劳动定员697.3经营管理措施717.3.1 建目建设阶段管理措施717.3.2 项目竣工投产后的管理措施717.4 技术培训727.5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727.5.1 劳动安全727.5.2 卫生管理737.5.3 消防管理73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748.1 投资估算依据748.2 投资估算748.3 资金来源758.3.1 财政资金758.3.2 自筹资金及来源758.4 资金使用和管理758.4.1 财政资金使用管理758.4.2 银行贷款使用管理75第九章 财务评价769.1 财务评价依据769.2 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和附加估算769.2.1 销售收入769.2.2 销售税金及附加779.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779.3.1 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779.3.2 项目总成本估算779.3.3 经营成本估算779.4 财务效益分析789.5 不确定性分析789.5.1盈亏平衡分析789.5.2 敏感性分析799.6 财务评价结论80第十章 社会效益分析8110.1 壮大主导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8110.2 完善产业链条,加快农产品流通、转化及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分析8210.3 项目带动及辐射能力分析8310.4 项目对保障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的作用8410.5 对比分析84一、附表附表1:可研报告编写人员基本情况表85附表2:建设投资估算表86附表2-1:土建工程投资明细表87附表2-2:设备投资明细表88附表3:流动资金估算表91附表4: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表92附表4-1:财政资金使用明细表93附表5:总成本费用估算表94附表5-1: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表95附表6: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和其它资产摊销估算表101附表7: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02附表7-1: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03附表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04附表9: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105附表10:资产负债表107二、附图1. 项目区位地理图1092. 项目厂区现状和总平面布置图110三、附件附件1:项目逐级上报文件112附件2:营业执照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及税务登记证复印件114附件3:2012年和2013年财务审计报告复印件117附件4:自筹资金来源证明复印件158附件5:土地使用证复印件159附件6:辽宁省某市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确认书复印件162附件7:环境影响报告书(摘要)、评审和批复复印件163附件8:龙头企业认定文件和证书复印件196附件9:卫生许可证复印件207附件10:资信等级证明复印件208附件11:完税证明复印件210附件12:不欠保险证明复印件212附件13:不欠工资证明复印件213附件14: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复印件214附件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复印件215附件16:科企合作协议书复印件216附件17:原料、产品购销合同复印件217附件18:海外专家技术开发(委托)合同复印件222附件19:省著名商标复印件233附件20:诚信单位复印件236附件21:守合同重信用复印件237附件22:山参荣获2012年中国沈阳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证书复印件238附件23 与省长、外国专家、国内专家会见照片239附件24:原料基地图片246附件25:部分产品图片复印件247附件25:公司决议250附件26:合作社成员大会决议251附件27:项目合作协议253附件27:工商局出具合作社成员名册255附件28:合作社2013年审计报告261第一章 总论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1.1.1 概况项目单位法定名称:某中药材有限公司项目地点:某县(以下简称某县)某镇四河村占地面积:23677平方米(35.5亩)主营业务:人参种植、购销,人参土特产保健食品、预包装食品经营加工销售。人员结构:公司现有员工36人。其中管理人员6人,职工30人。技术人员8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6人。主要业绩和荣誉:公司成立于1994年。公司的前身“某”参号是由公司董事长某先生祖辈某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创办的老字号企业。“某”寓意“益寿延年、仁义为民”。公司秉承祖辈的创业宗旨,从事人参种植、加工、销售业务。成就斐然,创造了良好的业绩,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地方特产人参等保健食品的研发,先后与德国汉堡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科研部门专家和法国国家人才库专家合作,投资560多万元,研发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降脂保健系列和补肾壮骨两大系列产品,公司研发的有机人参系列等营养食品共二十六个品种,填补国内外空白。公司拥有“籽海”、“野山籽海”两个省著名商标。“籽海”牌种植山参2012年在中国沈阳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荣获“优质农产品金奖”。公司近几年经营状况良好,销售收入和利润持续增长。2012年销售收入1980万元,比上年增长6.1%,利润377万元,比上年增长3.2%。2013年销售收入2108万元,比上年增长6.5%,利润387万元,比上年增长2.7%,公司连续盈利,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为新建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公司于2012年被认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2年某县消费者协会授予“诚信单位”,资信等级为AA级。企业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于2012年成立了人参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带动农户600多户。公司合作社成员拥有有机人参基地23000多亩。公司产品原材料的80%以上来自本县。有效地带动农户发展特色优势人参产业,促进了有机人参新资源食品产业化经营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企业性质: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股东构成及其出资情况:公司注册资金(股本金)1060万元人民币。股东3人,股东某持股1018万元,股东李延春持股21万元,股东王波持股21万元。1.1.2 法定代表人基本情况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某,男,1961年生,学历大学本科,生物制药专业。2000年被选入二十一世纪人才库。主要社会兼职:某县九届政协委员、县工商联执委、县人参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法人代表经营企业以来,无企业破产纪录,无银行借贷欠资,无其它社会不良影响纪录,诚实守信,社会形象良好。1.1.3 经营情况产品类型:人参种植(自有人参基地2100亩)、人参土特产保健食品、预包装食品经营加工,主要有:人参饮料、人参咖啡、人参茶、人参酒、人参糖、生晒参等新资源食品,以及礼品参、红参、西洋参、野山参等原料参。销售网络:国内的主要销售网络有长三角和珠三角发达地区的一、二线城市;省内的沈阳、大连、鞍山、某等城市,产品还销往香港、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1.1.4 带动情况项目一期工程年加工有机人参新资源食品200吨,需要原料鲜人参200吨、山楂300吨、玉竹200吨。项目直接带动林下人参种植约1200亩,收获时平均亩收入7万元(亩产350斤200元),平均每年亩收入14000元(平均生长5年),扣除种植成本,每亩净收入至少1万元。全县参农平均按每户种植2亩估算,净收入2万元(连续5年),带动农户600户,人均增收5000元(按户均4口人估算)。项目带动玉竹种植200亩,平均每亩收入6000元(2000斤3元),扣除种子成本,亩收入4000元。按户均2亩估算,带动农户100户,人均增收2000元。项目带动山楂种植100亩、带动农户100户,平均亩收入3000元,增收2000元。项目一期工程带动农户800多户、带动种植基地1500多亩,人均增收2000-5000元。项目三期工程完工后,带动农户达2000户以上,带动基地5000亩以上,带动农民增收3000元以上。项目促进农民增收、带动作用明显。1.1.5 财务状况项目单位2012年、2013年财务状况见下表:表1-1 财务状况表 单位:万元序号年金 额 份项 目2012年2013年1资产总额438944642固定资产净值887.91487.13流动资产22412657.64负债总额1492626.85所有者权益2896.93837.16实收资本41010607销售收入(主营业务)198021088纳税额100.791089净利润283290.210资产负债率34%14%11净资产收益率9.8%7.6%12投资报酬率28.4%26.4%1.2 参与项目的合作社情况1.2.1 合作社概况参与项目合作社为某某野山参基地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7月,法定代表人为王昌朋,成员由109人组成,成员出资总额6475万元,会员以林下有机人参种植基地做价出资入社。合作社成员推选成立组织机构,制定了合作社章程、制度及财务运行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组织机构设置:理事长: 理事: 执行监事: 某某野山参基地专业合作社林下种植人参面积3335亩,该合作社建有现代化办公设施,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履行职能,能及时反馈、记录合作社运营情况。某某野山参基地专业合作社主要经营范围包括:组织采购、供应成员所需的农业生产资料;组织收购、销售成员生产的产品;开展成员所需的运输、贮藏、加工、包装等服务;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对以林下种植有机人参折价入股的实物进行经营管理。合作社充分发挥作用不断吸收广大成员,积极推行标准化种植,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以市场为导向拓宽市场渠道,提供市场信息,维护广大成员的合法权益,带动广大成员遵守合作社章程,履行合作社义务。目前某某野山参基地专业合作社以成员为重点服务对象,常年开展以林下有机人参科学种植管理、鼠害防治等有关技术措施普及活动,加强技术指导,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利用专业合作社作为平台,以合作社成员为媒介,带动、影响更多农户种植林下有机人参达23000多亩,使林下种植人参产业在某得到了快速发展。1.2.2 合作社收益分配制度当年扣除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成本,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的可分配盈余。经成员大会决议,按照下列顺序分配:(一)按成员与本社的业务交易量(额)比例返还,返还总额不低于可分配盈余的百分之六十;(二)按前项规定返还后的剩余部分,以成员账户中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以及本社接受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和他人捐赠形成的财产平均量化到成员的份额,按比例分配给本社成员,并记载在成员个人账户中。1.2.3 合作社与项目申报单位的关系参与项目的农民合作社与项目申报单位分属不同法人,属合作关系,某某野山参基地专业合作社主要负责为社员提供技术支持,收购社员种植的人参,为项目申报单位提供生产原料并入股该项目的建设。某中药材有限公司从合作社采购人参为原材料(不足部分从其他农户采购),采用国内领先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低温萃取技术对其进行深加工,产出优质的有机人参新资源食品系列产品。项目单位由财政补助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按31%量化给农民专业合作社,按人均分配给合作社成员(具体数额和分配办法按农业综合开发有关规定办理)。初步估算资产量化数额为372万元。量化资产按当年银行存款利率的2倍以上给合作社分配。项目建成后保证专业合作社的农民持续获得财产性收益。1.3 项目建设方案1.3.1 项目名称及项目负责人项目名称:某县200吨有机人参新资源食品深加工项目项目负责人:某(建设单位总经理)1.3.2 建设性质、地点及期限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某县某镇四河村(原中学校址)建设期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两年)1.3.3 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项目新开发人参新资源食品系列新品种,产品填补人参新资源食品国内空白。在我国新研制、新发现、新引进的无食用习惯的,符合食品基本要求的食品称为新资源食品。国家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规定的新资源食品包括:在我国无食用习惯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分离的在我国无食用习惯的食品原料;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新品种;因采用新工艺生产导致原有成分或者结构发生改变的食品原料。2012年9月4日,卫生部发布公告,批准人参(人工种植)为新资源食品。种植人参被列入新资源食品名录,为人参在食品领域的深度开发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项目单位研发的有机人参新资源食品已有11个品种通过省级专家论证,其中两个已正式拿到批文,其余正在办理中。项目采用国际先进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人参精油等有效成份,开发出更高技术含量的有机人参新资源食品,主要品种有人参固体饮料、人参咖啡、人参半固体饮料、人参茶、人参酒、人参糖等。项目一期工程年产量200吨。项目二期工程用三年开发10个品种,三期工程用二年再开发10个品种,五年产量达到年产500吨以上。本项目采用国际先进技术成果开发的有机人参新资源食品系列产品质量好、无农药残留、无重金属污染,纯度高,有效营养成份提取率高、食用易被人体吸收,效果显著、适宜亚健康人群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延年益寿,使人参这一名贵的滋补品走进寻常百姓家,为人类健康造福。1.3.4 品种、技术(工艺)、设备方案项目产品品种:人参咖啡、人参半固体饮料、人参固体饮料、人参糖、人参酒、人参茶。技术(工艺):项目国内技术依托单位浙江省食品药品研究院,通过院企合作方式,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新产品研发。项目与德国汉堡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科研部门专家和法国国家人才库专家合作,引进国际先进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使项目技术(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设备方案:购置超临界CO2萃取设备一套、热回流提取设备一套、微波干燥设备一套、产品检测设备一套,以及供电、供水、供热等设备。1.3.5 土建工程一期工程新建厂房、产品展示大厅、冷库、仓储、环保处理、变电站、锅炉房、办公室、食堂、洗浴室等,建筑面积3160平方米,以及打深水井、围墙、大门、警卫室、供水管路等土建工程。1.4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投资结构:项目建设总投资243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1160万元,设备购置安装费560万元,购置校舍及土地出让金310万元,前期工作费100万元,基本预备费120万元,流动资金180万元。资金来源:自筹1230万元,占总投资51%,申请农业综合开发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试点项目财政补助资金12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800万元),占总投资49%。1.5 项目效益经济效益:项目一期工程建成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13686万元,利润(税后)1331万元,税金453万元。投资报酬率54.77%,销售利润率9.7%。项目二期和三期工程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利润3000万元以上,税金1500万元以上。社会效益:项目建设促进某县优势特色产业人参产业化经营再上新台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有效解决优质农产品卖难、出售原材料产品档次低、产品附加值低等难题,使优势特色农产品通过加工增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产品填补人参新资源食品国内空白、为亚健康人群提供优质、高效滋补食品,对提高人们健康水平有着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项目主要原材料人参来自农户、采用林下种植,不破坏植被,有效解决了园子参种植毁林和造成水土严重流失等问题,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又提高了林地产出效益,为农民增收致富同时兼顾生态效益找到了新的途径,是生产和生态和谐的有效新模式。1.6 可行性研究依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年度滚动计划编制管理办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试点年度滚动计划项目编制细则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龙头企业可研报告编写大纲(2014修订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某县“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辽宁省某市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确认书市、县环保局关于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相关批复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单位提供的土建工程和设备购置等项目建设的相关资料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生产、经营等相关数据和资料项目建设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等资料其它相关资料1.7 综合评价1.7.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是优化某特色农产品结构,做强林下种植人参特色产业的需要。人参是闻名遐尔的“东北三宝”之一,某是林下人参主产区,在特色农业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项目和重要来源,项目建设填补了人参新资源食品的国内外空白,开辟了人参精深加工的新途径,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有效促进某林下种植人参特色产业健康发展。二是人参新资源食品市场需求巨大,项目建设有利于扩大市场销售。国家鼓励对新资源食品的科学研究和开发。人参被列入新资源食品名录,为项目产品开发带来新的机遇,发展前景广阔。人参从古至今一直被誉为“天下第一补品”。中医认为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固脱生津、补脾益肺、益智安神、延缓衰老等功效,凡中老年人精气不足、阳虚血少、身体虚弱;或久病体虚、喘促虚汗;或妇女体虚,产后虚弱;或男子精少不育、阳痿滑泄、遗尿尿频者,均可用人参补养。因此,人参滋补品一直有着旺盛的市场需求,项目建设是适应人参滋补品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三是增强带动能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需要。项目产品主要原料人参全部来自农户。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实行订单农业,有效解决农产品卖难、附加值低等难题。项目一期工程直接带动人参农户600多户,人均纯收入增收5000元以上,带动辅助原料玉竹农户100多户、山楂农户100多户,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项目二期工程和三期工程实施后,带动农户2000户以上,带动基地6000多亩,带动有机人参等种植户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项目带动能力显著,是造福一方的优势项目。四是有利于增强企业实力,提高龙头企业带动能力的需要。项目一期工程建成达产后,年销售额达13686万元、利润1331万元,项目二期和三期工程达产后,年销售额达3亿元以上,利润3000万元以上,企业实力明显增强。项目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产品填补人参新资源食品国内空白,有力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实力,扩大知名度。带动农户推动特色农产品发展,做工业反哺农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典范。1.7.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项目建设单位经济实力较强,具备自筹资金的能力。项目技术、工艺成熟,属国际领先水平,产品填补人参新资源食品国内空白。项目用地手续合法,通过土地出让取得土地使用证。项目环保治理方案已获县环保局审批,方案可行。项目产品市场有销路、产品原材料全部来自本县,全县已有40余万亩林下种植人参,已陆续进入采收期,完全保证项目生产需要。项目建设单位已有二十余年的人参种植加工经营的经历,熟悉市场,销售网络较广。企业生产管理、市场营销体系健全,企业团队综合素质较好,能够适应新建项目的管理要求。项目建设从工厂布局、环保治理、技术条件、原料供应、市场销售、经营管理、经济效益、带动能力等各方面条件都是可行的,项目建设势在必行。1.7.3 风险评估项目风险一是产品有机食品认证的标准高。产品原料人参全部是林下种植人参,不施化肥、农药,已获得有机食品认证。产品生产环节的有机食品认证严格,管理要求标准高,企业应严格执行QS食品生产标准和有机食品的各项标准,从原料到生产工艺各环节争取尽快获得认证合格。二是食品安全。产品生产、保管、运输等各环节都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各项标准,对产品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向市场提供优质、安全、放心食品。三是新产品市场开拓。人们对新产品有一个体验、认知的过程,初期市场占有率低的风险不可避免。1.7.4 带动作用项目一期工程建成后,年加工有机人参新资源食品200吨,直接带动产品原料人参基地建设1200亩,按户均2亩估算,带动农户600户以上,加上辅助原料山楂、玉竹种植300亩,带动农户可达750户以上。仅人参种植就可带动种参农户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项目加工直接安排农村劳动就业达120人以上,人均年收入4万元以上。项目带动农民就业和增加收入的作用明显。项目二期和三期工程达产后,带动农户达2000户以上,带动原料基地6000亩以上,带动种植户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1.7.5 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案本项目的制约因素:一是先进加工技术引进消化熟练的制约。项目采用国际先进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设备比较先进,新技术引进消化需要一个过程,企业在引进技术和设备的同时,也要引进技术人才,加强生产一线工人的技术培训,尽快熟悉掌握新技术,降低成本,尽快达产达效。二是产品质量和市场认可的制约。新产品上市,有一个市场认知的过程。产品的质量和功效是打开市场的关键,要严把原料关,提高加工质量,确保滋补有效成份达标,保证产品营养功效,以质取胜,打开市场。靠产品功效的广泛认知,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强市场调研,不断改进营销手段,使新产品尽快进入市场,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1.7.6 结论与建议项目发挥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壮大地方特色主导产业,有效提升有机人参种植加工生产集约化、规模化、高效化、标准化程度,对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具有典型示范意义。项目单位已被列入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项目一期工程建设直接带动农户达750多户,带动农民人均增收数额可观,企业年增利润1331万元,贡献税收453万元。项目二期工程和三期工程达产后带动能力和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带动农户达2000户以上,带动基地6000亩以上,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项目申报单位经济运行良好,前两年连续盈利,企业总资产报酬率2012年为8.59%,2013年为9.15%,处于同行业中等以上水平。资产负债率低于70%(2012年为34%、2013年为14%),企业资产优良,2013年固定资产净值达1487万元,企业净资产达3837万元。符合农业综合开发扶持龙头企业“申报项目前一年固定资产净值1000万元以上,净资产不低于申请财政补助资金总额的2倍”的条件。企业经济实力较强,自筹资金有保障。企业银行资信等级为AA级。省工商局授予企业“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企业产权清晰、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管理机制。项目单位具备的条件完全符合农业开发产业化项目扶持的申报条件。项目用地手续合法,取得土地使用证。项目建设不涉及动迁。项目已由某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了环境影响报告书,经专家评审通过并获县环保局批复。环保治理方案可行。项目建设方案技术路线科学可行,生产工艺和技术先进。项目建设的土建工程和设备方案实施条件具备。项目产品适合市场需求,有利于改善民生。项目所在地资源优势明显,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优越,交通能源、电力通讯、社会服务等基础设施条件完全符合项目建设需要。项目竞争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广阔、产品销售顺畅;项目达产年净利润达1331万元,销售利润率9.7%,投资报酬率54.77%,投资回收期税前3.8年、税后4.2年,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64.5%、税后58.1%,投资财务净现值税前10411万元、税后8980万元,投入产出率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各项财务指标优越可行。财政资金使用方案明确,项目投资估算客观,投资结构合理、融资方案切实可行。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项目建设的各项基本条件完全符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项目的要求及扶持条件。项目近两年来未申请任何财政补助资金。项目建设由于投资较多,存在资金缺口,建议给予财政补助资金扶持,促进项目早日建成达产见效。14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某素有生态人参之乡,人参是某最具特色的农业特产品,全县林下有机人参种植面积达40多万亩,占全县天然林面积的12.5%左右。成为山区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某县林下生态种植人参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是全国林下生态种植人参的集散地,某县林下生态种植人参产业在全国独占鳌头。传统的林下种植人参种植加工业仅限于礼品参、生晒参、红参、鲜参等原料参的初级产品,产品附加值低,服用不方便,有效营养成份不能充分利用等问题凸显。项目单位从事人参种植、加工、销售经营达二十余年,对中国人参的生产、加工、销售状况非常清楚,决心转变人参的种植和加工方式,引进国际先进技术,采用先进的萃取设备和技术工艺,开发人参新资源食品。经过市场调研和考察,先后与德国汉堡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专家和法国家人才库专家合作,公司投资560多万元,研发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林下种植有机人参为主要原料、配以地产药食两用的玉竹(山铃铛根)、山楂等滋补品为辅料的降脂保健和补肾壮骨两大系列产品共26个品种。已通过卫生部门组专家三次论证并通过行政审批2个品种,并通过中试开发上市,深受市场欢迎,产品已销往国内长三角、珠三角发达地区的一、二线城市和省内沈阳、大连、某等大城市。产品还打入韩国、日本、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目前正在陆续进行论证审批的品种进展顺利,有望在近期全部通过审批。为了使新产品尽快打入市场,扩大销售,亟待建设高标准的生产线,形成生产能力。县政府和镇政府对项目建设高度重视,给予大力支持,通过省政府外国专家局引进法国专家库专家,与公司签订了长期合作的协议。公司引进了德国博士生专家参与新产品开发,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县政府帮助解决工厂场地,将原四河中学(寄宿制学校归并后闲置的中学校址)通过土地出让支持项目建厂用地,盘活了闲置的国有资产。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允许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项目实施完全符合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经营体系创新的新趋势。项目建设是实施县“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某县“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继续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做强主导产业。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村经济发展,引导农民利用山区资源和龙头加工企业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绿色、特色农业,做大产业基地规模,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原则。充分挖掘县域资源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发挥比较优势,在东北县市间寻求差异化发展,打造经济社会发展特色。”“经济发展以调整和优化结构为主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鼓励全民创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经济强县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工业经济,以总量扩张、园区支撑、产业集聚、结构优化、质量提升为原则,做大工业经济总量。”“鼓励扶持中小企业创业与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格局,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优方向发展,培育一批技术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具有自身特色的骨干中小企业。”本项目发展完全符合县“十二五规划”要求。项目已列为县“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之一。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人参种植加工是某县农村特色产业的主导项目,历史悠久,享誉中外。人参历来被视为珍稀补品,尤其是野山参更是一物难求。早在2000多年前,人参就被誉为“天一第一补品”。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参的功效是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人参的作用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之趋于平衡;能提高脑力与体力劳动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并有抗疲劳的作用。促进大脑对能量物质的利用,人参皂苷对学习和记忆功能有良好影响。改善心脏功能;人参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增加心血输出量与冠脉血流量,可抗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人参有明显的耐缺氧作用。人参皂苷可加快脂质代谢,并具有明显降低胆固醇的作用。降血糖作用:人参中含有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增强肌体的免疫功能: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是人参调节免疫功能的活性成分,不但对正常人,而且对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均有提高免疫功能作用。抗肿瘤作用:人参中的人参皂苷、人参多糖、人参烯醇类、人参炔三醇和挥发油类物质对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抗氧化作用:人参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人参皂苷、人参聚乙炔类化合物和人参二醇皂苷等化合物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是抗衰老作用的基础。除了抗衰老作用外,对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及物质代谢等生理功能也有调节作用。此外,人参还具有抗病毒、抗休克、减肥等多方面的作用。提高对有害刺激的抵御能力,可增强肌体的应激能力和适应性,人参中含有的人参皂苷,可以抗缺氧、耐高温和低温的能力。在东北坚持服用人参、冬季抗冷冻的作用特别明显。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大、免疫力下降、亚健康人群增多。健康人群如何保健、亚健康人群如何改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患病人群如何通过改善饮食与合理调养,恢复健康,都对保健饮食提出了新要求。人参作为药食两用的新资源食品,真正适合了现代社会人们饮食保健的多方面需求,因而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市场潜力巨大。项目建设开发新资源食品,适应了构建和谐社会、改善民生的新要求。项目建设有力促进某县人参特色产业健康发展,提升特色产业水平。项目通过公司+合作社,连基地带农户,统一提供技术指导服务,统一定购合同,统一保底价收购,保证农民的利益,通过产业化经营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带入产业化经营的现代生产经营,有效解决一家一户小生产缺技术、交易成本高、进入市场难等弊端,有利于提升人参生产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水平,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89第三章 建设条件第三章 建设条件3.1 项目区概况3.1.1 建设地点选择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某镇四河村,原四河中学校址(因建寄宿制学校归并到县城,学校闲置,属国有资产,转让给本项目),项目占地面积23677平方米,已办理国有土地转让,并取得土地使用证。学校部分校舍、深水井、围墙、供电线路等可利用。项目所在地交通十分便利,距县城仅10公里。项目建设不占用民房、不涉及动迁。3.1.2 自然条件地理位置:某县位于辽宁省东北部边缘,属辽宁东部山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427-12540、北纬4054-4132,东北与吉林省通化县、集安市搭界,西与某县为邻,西北与新宾县交接,南与宽甸县接壤,隶属某市管辖。项目所在地四河村东接五道沟村,南邻牛毛大甸子村,西连三道河村,北靠黑沟乡柞树岭村。地形地貌:某县地貌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属丘陵山区,总体为西高东低,高山丘陵占总面积的90%,最低海拔108米,最高海拔1367.78米。其中五女山位于某县城东北8公里的浑江西北岸,主峰海拔804米,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300米,峭壁垂直高度200余米。五女山高句丽王城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辽宁最高峰佛顶山坐落在某县西部木盂子镇和八里甸子镇交界处,海拔1367米,被称为“辽宁屋脊”。某县地貌为林地面积424.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9.8%,水域面积39.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5%,耕地面积41.24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6%。土壤植被:某县土壤类型为棕壤、暗棕壤、草甸土、沼泽土、水稻土等六个土类。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在3%以上,PH值在5.6左右。全县耕地41.3万亩,其中水田8万亩。某地处长白山余脉,是辽宁省重点林业县,林地面积424.9万亩,有林地385.5万亩,其中天然林320.1万亩,人工林63.4万亩。活立木蓄积1548万立方米,森林覆被率76.6%。林木种类繁多,乔灌木40科、94属、248种。主要树种为柞树、红松、落叶松、枫桦、白桦、青扬、山槐、红柳、水曲柳、核桃秋、红叶枫树等。最多树种为柞树。土特产品种类繁多,素以参、果、菌、菜、药、鱼、米、蛙而著称。山野菜品种37科、131种,主要有大叶芹、刺嫩芽、蕨菜、山胡萝卜、刺五加等。山货野果主要有山葡萄、猕猴桃、山里红、山梨、山杏、山樱桃、山核桃、红松籽、榛子等。野生食用菌主要有榛蘑、松茸、牛肝菌、元蘑等。动物资源1596种,其中兽类45种,鸟类200种,鱼类30种,两栖类8种,爬行类13种,昆虫类1300种。野生动物主要有獐、狍、熊、山兔、山鸡、野猪、狐狸、刺猬和各种鸟、蛇、鱼等。全县已建立优质米、蔬菜、果品、水产品、林下种植人参、食用菌、牛、羊、禽等生产基地。其中林下种植人参基地达40多万亩,居全国第一,产量占全国林下种植人参的80%,为本项目发展有机人参新资源食品提供了充分的原料来源。气象气候:某属中温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温差大,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温度适中,雨热同期。年平均日照2348小时,年平均气温6.6,极端最高气温37.2,极端最低温度-35.7。春秋季平均气温7.6,夏季平均气温21.5,冬季平均气温-11.4。一月最冷,平均气温-14.2,七月最热,平均气温22.9。年平均积温3014。年平均相对湿度66%,最大相对湿度79%,最小相对湿度62%。年平均降水量842毫米,历史上最大降水量1237.6毫米,最小降水量605.7毫米,全年降雨量差值不大,而且分布比较均匀,是辽宁省雨量较充沛地区之一,各地均属湿润类型。多年平均蒸发量1219毫米。无霜期141天(最短115天,最长177天)。霜期初日在9月16日至10月15日,终日在4月14日至5月20日。最大积雪厚度29厘米。最深冻土层119厘米。常年风向为南风和北风。平均风速2.3m/s,最大风速17.7m/s。水文与水资源:某境内河流纵横,大小河流70余条,大小泡沼104个,泉眼254处,水域面积39.8万亩,占总面积7.5%。其中百公里以上的河流8条,水资源丰富,总量为156.4万立方米,分布比较均匀。浑江、富尔江、雅河等主要江河水能蕴藏量56.2万千瓦,可开发利用50.5万千瓦。建有国家大型电站2座,总装机容量29.5万千瓦,年发电量6亿千瓦时;县属水电站20座,总装机容量3.73万千瓦,年发电量1.1亿千瓦时,是全国首批100个电气化县之一。某县建有辽宁省最大淡水养殖场浑江鱼场,可养殖水面14.8万亩,养殖淡水鱼主要有鲢鱼、鳙鱼、鲤鱼、鲫鱼、池沼公鱼、银鱼等;全县水利引水、蓄水、提水工程逐渐形成规模,灌溉十多万亩良田。某县是辽宁省最大的水源地,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已建成输水,某县每年向辽宁中部城市群调水达60亿立方米。生态环境:某县生态环境良好,被省政府列为绿色食品基地县。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研究所于2003年完成了某县绿色食品基地环境监测评价及总体规划研究技术报告和某县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报告对某县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结论是:“大气、水质、土地环境质量均符合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对环境的要求。规划区大气属一级清洁标准,灌溉水、水库及主要河流的汞、铅、砷、铬、氟化物等指标均小于检出限,符合绿色食品的生态要求。”某县优越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奠定了优越的基础。绿色特产品种植和加工业已列入县绿色食品基地发展规划。林下种植有机人参是某县绿色食品基地规划重点项目。优良生态环境下生长的林下种植人参为本项目提供了有机食品原料保证。本项目产品争取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将有效增强市场竞争力。3.1.3 社会经济状况行政区划:198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某县。全县区域面积3547平方公里,辖4个乡、8个镇、104个行政村、1035个村民自治小组、3个国营农场、1个街道办事处(辖13个社区、230个居民组),县城位于某镇。全县总人口29.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9万人,农业户数5.8万户,农村劳动力11.8万人,主要民族有汉、满、朝鲜、回族等。某县总面积3547平方公里,林地面积428万亩,耕地面积43万亩,水域面积16.8万亩。森林覆被率73.9%,是国家林业先进县和绿化先进县。全县农村经济以林业、种植业、畜禽养殖业为主。2013年全县GDP170.7亿元,人均GDP5.7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8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700元。某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已实现基本脱贫,开始向小康县行列迈进。3.1.4 本产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本产业发展现状:中国人参产地基本上围绕长白山四周的吉林、辽宁、黑龙江部分地区,吉林的集安、通化、柳河、靖宇、长白县的人参(园子参)产量占到全国产量的75%左右。辽宁的某、宽甸、新宾、某县的人参产量占到全国产量的20%左右,某的人参产量约占全省人参产量的一半,某人参90%以上是林下生态人参,是全国林下生态人参的主产区。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某县国营参茸场率先研究林下种植人参并获得成功,陆续在全县推广,某县成为林下种植人参第一县。林下人参的皂苷含量是园子参的30倍,可与野山参媲美,弥补了野山参稀缺,彻底扭转了野山参一参难求的状况,使山参走进寻常百姓家,成为大众的高级滋补品。某成立了国内县级第一家野山参检测机构,某县林下种植的人参的成份指标与野山参完全相同。某的林下种植人参种植面积全国第一,达40多万亩,林下种植人参种植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首选产业,因此,林下种植人参产业是某县独具特色的优势农特产业,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目前中国人参(园子参)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世界的70%。吉林省约占全国的85%、辽宁约占10%、黑龙江约占5%。全国园子参年产水参约2.35万吨,西洋参约2000吨。我国的林下种植人参种植主产区在某县,产量约占全国的80%,某县成为全国“山参之乡”和山参交易集散地,年产值在10-12亿元。我国的人参生产目前约80%为参农散户种植,没有形成集约化的规模性生产和经营。其粗放、松散的生产方式所自然产生的最大弊病是影响产品质量的提高,并严重影响产值、效益和声誉。我国人参加工企业,仅吉林和辽宁两省就有8000多家,其中绝大多数为初级加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缺少大规模龙头企业。人参大约80%在以原料参销售,以中成药进入市场的人参大约占15%,而我国的人参食品、饮品的市场还基本没有启动。项目单位坚持走产业化和集约化之路,走上集约式、环境友好式、高技术含量式和高经济回报式的标准化人参栽培方式和大工业化人参综合加工工艺的正确道路。在国内率先采用国际先进技术研发有机人参食品、饮品系列新资源食品,填补国内空白。关联产业发展现状:开发人参新资源食品有关联的上游产业主要是原材料生产。年产200吨产品的主要原材料林下种植人参年需要量为200吨(鲜品),项目单位自有林下种植人参2100多亩,合作社成员拥有林下种植人参23000多亩,已陆续达到采收期,每年可下山人参鲜品300多吨,能够满足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九上13《湖心亭看雪》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烤全羊活动方案
- 护理无菌技术讲解课件
- 联通新技术发展与应用蓝图
- 等级医院评审护理部迎评工作大纲
- 情绪智力评估体系-洞察及研究
- 活动策划技巧培训
- 元音aeiou发音规则课件
- 焊接技术发展与应用
- 内乡赤眉食品安全培训课件
- 中班健康运蔬菜喽
- 脑疝的观察与护理
- 2025年护理核心制度试题及答案
- 游离皮瓣移植术护理教学查房
- 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讲课件
- 国际中文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探究-以《国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为例
- T/SHPTA 033-2022聚氯乙烯软制品用钙锌复合热稳定剂
- 探究2025年中小学STEAM教育跨学科教学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
- GB/T 45604-2025船舶与海洋技术大抓力平衡锚
- 上门灭蚊合同范例
- 双休背景下的自律学习的重要性课件-高一下学期自律的力量主题班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