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园 读后感 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真是“寸草有致,片石生情”,虽“半亩方塘”,却追求“天光云影”之意境,极富诗情画意。走进中国园林就如同走进了中国艺术的殿堂,而读陈从周先生的说园,亦如神游林泉花木,山水亭台之美尽得之。陈先生将文史知识与园林建筑理论结合起来谈,他的著述既是园林理论,也是婉约清丽、畅快明达的文学小品文,诚如叶圣陶先生所的那样评述:“熔哲、文、美术于一炉,臻此高境,钦悦无量”。 说园是同济大学古建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1918-2000年)的著名园林代表作之一。此书写于1978年至1982年之间,全书共五篇,曾先后刊登在同济大学学报上。因分载各期,翻检困难,且索者不绝,学报编辑室遂汇编成册,以应教学与科研之需。事隔经年,各方面求书益广,1984年同济大学出版社遂将此书正式出版。俞振飞老先生为说园一书题眉,蒋启霆先生毛笔楷书,孙骊、巫漪云、毛心一等先生英文翻译。为增加艺术欣赏性,还附上了清代浙江海盐徐用仪的徐园图32幅,封面为清汪荣所绘的江苏南京随园图。自此之后,说园一书享誉海内外,曾被译成日、俄、意等六国文字,为中国园林艺术带来了莫大的荣誉,也成为同济人馈赠外国友人和亲朋好友的礼品。 说园是系统论述中国造园理论诸如立意、组景、动观、静观、掇山、理水、建筑、栽植的专著,是高度提炼后的理论精品,正如陈先生自己所说:“园林言虚实,为学亦若是。余写说园连续五章,虽洋洋万言,至此江郎才尽矣。半生湖海,踏遍名园,成此空论,亦自实中得之。” 陈先生一生从事中国古建筑及园林的研究,说园可以说是他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作为今天的人,亦无人可及。现撷选说园中的部分精彩文字,以飨读者。 造园一名构园,重在构字,含意至深。深在思致,妙在情趣,非仅土木绿化之事。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重过何氏园五首,一路写来,园中有景,景中有人,人与景合,景因人异。吟得与构园息息相通,“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园中景也。“兴移无洒扫,随意坐莓苔”,“石阑斜点笔,梧叶坐题诗”,景中人也。有此境界,方可悟构园神理。 园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有不尽之意,寥寥几句,弦外之音犹绕梁间(大园总有不周之处,正如长歌慢调,难以一气呵成)。我说园外有园,景外有景,即包括在此意之内。园外有景妙在“借”,景外有景在于“时”,花影、树影、云影、水影、风声、水声、鸟语、花香,无形之景,有形之景,交响成曲。所谓诗情画意盎然而生,与此有密切关系。 园林中求色,不能以实求之。北国园林,以翠松朱廊衬以蓝天白云,以有色胜。江南园林,小阁临流,粉墙低亚,得万千形象之变。白本非色,而色自生;池水无色,而色最丰。色中求色,不如无色中求色。故园林当于无景处求景,无声处求声,动中求动,不如静中求动。景中有景,园林之大镜、大池也,皆于无景中得之。 造园可以遵古为法,亦可以洋为师,两者皆不排斥。古今结合,古为今用,亦势所必然,若境界不究,风格未求,妄加抄袭拼凑,则非所取。故古今中外,造园之史,构园之术,来龙去脉,以及所形成之美学思想,历史文化条件,在在须进行探讨,然后文有据,典有征,古今中外运我笔底,则为尚矣。 说园一书既是对中国园林文化的总结,也是一本内容丰富,值得一读的好书。要想理解和欣赏中国园林,只有认真反复地阅读说园,领会原文的涵义,才能对中国园林有所了解,才能领会中国园林生生不息、源源流长的艺术与文化内涵。说园五篇,文笔清丽可诵,引人入胜,对造园和赏园亦有独到精辟之见解,可供园林、建筑及旅游工作者参考。说园 经典语录1园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有不尽之意,寥寥几句,弦外之音犹绕梁间(大园总有不周之处,正如长歌慢调,难以一气呵成)。我说园外有园,景外有景,即包括在此意之内。园外有景妙在“借”,景外有景在于“时”,花影、树影、云影、水影、风声、水声、鸟语、花香,无形之景,有形之景,交响成曲。所谓诗情画意盎然而生,与此有密切关系。2园林中求色,不能以实求之。北国园林,以翠松朱廊衬以蓝天白云,以有色胜。江南园林,小阁临流,粉墙低亚,得万千形象之变。白本非色,而色自生;池水无色,而色最丰。色中求色,不如无色中求色。故园林当于无景处求景,无声处求声,动中求动,不如静中求动。景中有景,园林之大镜、大池也,皆于无景中得之。3造园可以遵古为法,亦可以洋为师,两者皆不排斥。古今结合,古为今用,亦势所必然,若境界不究,风格未求,妄加抄袭拼凑,则非所取。故古今中外,造园之史,构园之术,来龙去脉,以及所形成之美学思想,历史文化条件,在在须进行探讨,然后文有据,典有征,古今中外运我笔底,则为尚矣。 4园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有不尽之意,寥寥几句,弦外之音犹绕梁间(大园总有不周之处,正如长歌慢调,难以一气呵成)。我说园外有园,景外有景,即包括在此意之内。园外有景妙在“借”,景外有景在于“时”,花影、树影、云影、水影、风声、水声、鸟语、花香,无形之景,有形之景,交响成曲。所谓诗情画意盎然而生,与此有密切关系。5园林中求色,不能以实求之。北国园林,以翠松朱廊衬以蓝天白云,以有色胜。江南园林,小阁临流,粉墙低亚,得万千形象之变。白本非色,而色自生;池水无色,而色最丰。色中求色,不如无色中求色。故园林当于无景处求景,无声处求声,动中求动,不如静中求动。景中有景,园林之大镜、大池也,皆于无景中得之。造园可以遵古为法,亦可以洋为师,两者皆不排斥。古今结合,古为今用,亦势所必然,若境界不究,风格未求,妄加抄袭拼凑,则非所取。故古今中外,造园之史,构园之术,来龙去脉,以及所形成之美学思想,历史文化条件,在在须进行探讨,然后文有据,典有征,古今中外运我笔底,则为尚矣。 1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叠山理水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山与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简言之,模山范水,用局部之景而非缩小(网师园水池仿虎丘白莲池,极妙),处理原则悉符画本。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园生动。我曾经用“水随山转,山因水活”与“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随地作低平”来说明山水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从真山真水中所得到的启示。明末清初叠山家张南垣主张用平冈小陂、陵阜陂阪,也就是要使园林山水接近自然。如果我们能初步理解这个道理,就不至于离自然大远,多少能呈现水石交融的美妙境界。在说园中,陈从周先生提出了关于园林建筑理论的一些概念,如静观、动观、仰观、俯观,叠山理水,建筑栽植,曲直含蓄等,虽然说的都是审美方面的事,但也关乎构园的关键。正如先生所言:“能品园,方能造园,眼高手随之而高,未有不辨乎味能著食谱者”。这让我想起严济慈先生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认为青年就应该“好高骛远”,没有对高的理解和境界,怎能做出冲高的努力。话说回来,书中一些专有概念中有几个字对我很有触动。 如“叠”字,在说园中多次提到,过去我对“叠”于山的意义并不是很明了,印象无非是重重叠叠这么一种意象。看了说园后,我对“叠”字有了一定了感觉,我感到叠不仅是个构园假山的技法,其实也是欣赏园中假山的关键字眼,记得有对名联的上联就是这么比拟的:“书似青山常乱叠”。陈从周先生对“叠”字在构园中有很高的要求:“叠石重拙难”,他还具体提出:“叠黄石山能做到面面有情,多转折;叠湖石山能达到宛转多姿,少做作,此难能者”。 又比如“曲”字,陈从周先生也非常讲究。他认为“园林中曲与直是相对的,要曲中寓直,灵活应用,曲直自如。”我过去受龚自珍病梅馆记影响,对“曲”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可是具体到园林,“园林中两侧都有风景,随直曲折一下,使行者左右顾盼有景,信步其间使距程延长,趣味加深。由此可见,曲本直生,重在曲在有度”。联想起现在搞水利建设,把过去自然形成的弯弯曲曲的河道都截弯取直,好像更有条理,更为壮观。可是这种一统的审美观造成了自然的极大破坏,如近年洪水要么不发一发则不可收,一泄千里,造成的破坏远远超过没有治理之前。 陈从周先生自号“梓翁”,其书斋为“梓室”,可是因为我读书一贯不求甚解,看到后从来没有细想,以为所谓“梓”总与园林建筑有关系吧。后来读梓翁说园一书的前言后方明白其中的道理。原来,在我等外人看来作为建筑大师的陈从周先生,在其任职的同济大学内却有不同的看法,比如说他不是所谓“科班”出身,比如认为他设计园林拿不出像样的设计图,是到现场指点,等等,因此称他为“匠理”工程师(工匠)。而陈从周先生听后并不介意,索性自称为“梓人”,这是取自周礼.考工记的词语,“梓人”意即木匠,“梓室”就是匠人所居也。 和梁思成专业科班出身不同,陈从周先生是中文系毕业,又师从张大千学画,并有不俗的业绩。他是从美术切入到园林及古建筑专业上去的,在这过程中,他从木经到宋代的营造法式再到载有梁思成等文章的中国营造学社汇刊,这么一路自修下来,并问学前辈建筑学家如陈植、朱启钤、刘敦桢及梁思成等先生,拜他们为师,如此成就了陈从周在园林和古建筑方面的名望,他不仅成为这方面的专家,而且成为了大家。其实在陈从周先生这样的年代,像他那样非本专业出身而后跨界成为大家的人很多,比如在人文学界就有鲁迅、郭沫若、陈梦家、闻一多等。更何况园林和古建筑专业本来就和文史和美术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陈从周先生成为这方面的大家也有水到渠成的因素。 与同济园内那些不同看法不一样的是社会上对陈从周先生的认可,他在园林和古建筑方面的多种著作都成为治园林与古建筑者的必读书或重要的参考书。贝聿铬聘他为贝聿铬建筑事务所顾问,日本科学院聘他为外籍院士,海外学术界称其为中国园林之祖。这里涉及的就是一个民族特色的问题,若用套话演绎,就是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那么如何能做到很民族的特色?怎样去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这不是现代所谓科班教育所能做到。 园林和古建筑具有很强的民族性,积淀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如果没有一定传统文化的浸染,是无法在园林和古建筑专业中脱颖而出的,但若仅有一定传统文化的修养,而不能化到所从事的专业里,也是不能出奇制胜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陈从周先生不仅不是匠,是家,而且是大家。读陈先生的几种著作,让我感到一通百通的感觉,里面有史有诗有画还有他的专业,而这一切都是融合在一起的。比如他谈诗文,其中却有不少诗情画意,他谈山水画的审美理论,从中可以悟出他在园林古建筑方面的造诣,而他谈园林的布景造化,也能让人感受到仿佛跟他在一起欣赏一幅山水画。这种意象纷呈的感觉让人如行山阴道上,在摇曳多姿中享受着一种天然浑成的审美愉悦。 同济园那些对陈从周先生的说三道四让我想的很多,在此次写作中我一直在自问:什么是匠?什么是家?我感到,能把各种知识融为一体的是家,而只能依葫芦画瓢的是匠。而这么多年来,我们一边打破原有的文化传统,一边是却食洋不化,或全盘西化或西装马褂混搭。正因为如此,所谓创新所谓原创只能停留在口头上,流行的都是那些贴牌的模仿的山寨版。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我想同济园内很多只能是器,像陈从周先生这样得道者只能是少数或是个别。 对传统山水园林有着浓郁兴趣的钱学森,最推崇的就是陈从周写的一手好诗。研究园林和古建筑,没有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是成不了才的,陈从周由文史到国画,再到古建筑园林,恰是一条必须的“科班”之路。正像有人说的,路径决定了境界。如果没有文史的积淀,没有艺术的熏陶,陈从周也不可能达到现在的成就。这也是他为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设计建造中国式园林“明轩”引起世人瞩目,成为经典的最好注解。据说,陈从周先生晚年醉心昆剧,一天不听昆曲便饭食不香,他还写过园林美与昆曲美等多篇谈戏说曲的文章。这是他浸染传统文化最好例子。如今昆曲和园林的结合范例已经耳濡目染,并不以为罕。 说到陈从周的传统文化修养,我从他生前编定的最后一本书梓室余墨中略见一斑。这本书中所收随笔近500篇,内容虽以他的专业古建筑、园林为主,却涉及书画、古迹、文物、民俗、人物等领域,就像一本小型的百科全书,这里我们不仅感受到作者的文字和学术方面的功力,也让人感到作者的知识之丰富,如此的知识储备足以让陈从周先生在专业上取得别人难以取得的成就。正如张舜徽给刘梦溪信中所谈到的:“如欲权衡人才之轻重,盖有专家与通人之别。专家路窄,通人路宽;专家但精一艺,通人则能开廓风气,影响于当时及后世者,则以通人为大。”陈从周先生正是这样一位通人。 读陈从周先生的书让我想到了徐志摩、沈从文,想到了叶圣陶、俞平伯,想到了合肥四姐妹,想到了王世襄,那些走向新世界的传统文人们当一般吟风玩月的书来读,此但可为悟者心传,不足为执斧斤者道也。总之,中国古典园林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在造园手法上达到了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和文学艺术的有机统一,并且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村民拆户协议书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焊管行业市场供需格局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彩妆产品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药用食品产业园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2025黑龙江绥化兰西县司法局选聘司法协理员2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视频网站商业模式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25娃哈哈集团春季校园招聘开启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卫生间无障碍设施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甘肃省分公司校园招聘(42个岗位)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知识付费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企业食品安全培训课件
- HPV科普讲堂课件
- 港口设施保安培训知识课件
- 电梯维护保养标准作业指导书
- 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制度和考核标准
- 林则徐课件完整版
- 投资学英文版课件Ch 3 Securities markets
- 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检测课件
- 2021Z世代职场现状与趋势调研报告
- 全国编辑记者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
- 高速公路路政巡查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