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 6 8 化 学 世 界 超临界 C O 2 中 C O 2 参与的化学反应 魏福祥 王浩然 李彤 王 占辉 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 院 河北 石 家庄 0 5 0 0 1 8 2 O lO年 摘 要 超 临界 C O 中的化 学反 应是 目前 的研 究热点之 一 超 临界 C O 既 为反应介 质 又为反应 物 的化学反应的主要优势是将萃取与反应相耦合形成均相体 系 排除 了传质阻力 提高 了反应的速率 和选择性 产物与催化荆易于分离 同时C 0 作为反应原料无毒 不燃 易得 不但 可以代替有机溶 荆和有毒原材料 而且可有效利用 C O 介绍 了超临界 C O 作为反应原料所参与化学反应的类型 及特 点 简单 综述 了这 些化 学反 应 的研 究进展 并对 未来的发 展 提 出展 望 关键 词 超 临界 C O2 化 学反 应 反应 物 中图分 类号 T Q 0 3 3 9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编号 0 3 6 7 6 3 5 8 2 0 1 0 0 9 0 5 6 8 0 6 Ch e mica l Re a ct io n o f CO2 i n S u p e r cr it i ca l CO2 W EI Fu xi a ng W ANG Ha o r a n LI To n g W A NG Zh a n hu i S ch o o l o f E n v ir o n m e n t a l S ci e n ce E n g i n e e r in g He b e i Un i v e r s it y o f S cie n ce a n d Te ch n o l o g y He b e i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0 5 0 0 1 8 C h i n a Ab s t r a ct Th e ch e mica l r e a ct i o n s in s u p e r cr i t ica l ca r b o n d io x i d e s cCO2 h a v e a t t r a ct e d i n cr e a s in g i n t e r e s t Th e p r i ma r y a d v a n t a g e o f s cCO2 a s r e a ct io n me d iu m a n d r e a ct a n t is t h e co u p li n g o f e x t r a ct io n a n d r e a ct i o n t o f o r m a h o mo g e n e o u s s y s t e m I n s u ch ca s e t h e ma s s t r a n s p o r t limit a t io n s a r e e limin a t e d t h e r e a ct i o n r a t e a nd s e le ct iv it y a r e impr ov e d a n d t he s e p a r a t io n o f p r od uct a nd ca t a ly s t b e co m e s e a s i e r At t h e s a me t im e CO2 a s a r e a ct i on r a w m a t e r ia l is no n t o xi c no n f la mm a b le a nd e a s y t o g e t I t d oe s n ot o nly ca n r e p la ce t h e o r g a n ic s o lv e n t s a n d t o x ic ma t e r i a ls b u t a ls o p r o ma t e t h e e f f e ct iv e u s e C0z Th is a r t icle d e s cr ib e s t h e t y p e a n d ch a r a ct e r is t ics o f ch e mica l r e a ct io n s in v o lv e d s cCO2 a n d t h e p r o g r e s s o f t h e s t u d y o f t he s e che m i ca l r e act io n s is r e vi e we d Fi na lly t he de v e lo pin g t r e n ds o f t he f ie ld a r e d is cus s e d Ke y wo r d s s u p e r cr i t ica l ca r b o n d io x i d e ch e mica l r e a ct io n r e a ct a n t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 绿色化学已经 引起广大学者的足够重视 成为当前科学研究 的重 点 绿色合成技术 同样成为一个重要研究方 向 寻 找替代绿色溶剂是绿色合成技术 的一个主要手段 目前的溶剂替代的新型反应介质主要包括水 超 临 界二氧化碳 全氟烃 液态聚乙二醇和离子液体等 超 临界二 氧化碳 S u p e r cr it ica l ca r b o n d io x id e s cC O 2 是指 C O 2 处于其临界温度 T c 3 1 1 C 和 临界 压力 p 一7 2 9 1 0 P a 以上 而形 成 的一 种 特 殊状态的流体 这种流体兼具气体和液体的性质 如扩散系数大 粘度低 密度大 有 良好 的传热和传 质特 性 在 临界 点 附 近 对温 度 和 压 力 特别 敏 感 等 J s cC O 不 仅 适 用 于 萃 取 同 样 有 利 于 在 s cC O 2 介 质 中 的 进 行 化 学 反 应 2 0 0 6年 J e s s o p L 4 对超 临界 流体 中均相 催化 反应 的发展趋 势 及超临界 流 体 中进 行 的化 学 反应 类 型 作 了精辟 的 阐述 s cC O 作为反应物可以与氢气 醇类 环氧衍生物 胺类及不饱和化合物进行反应 近几年还出现 了 收稿 日期 2 0 0 9 1 2 0 7 修 回日期 2 0 0 9 1 2 2 4 作者俺介 魏福祥 1 9 5 5 男 教授 主要从事超临界流体萃取 分离技术研 究 E ma i l wf x s s s o h u e o m cn 辫 9期 化 学 世 界 超临界 流体 与 离 子液 体 微 波 超 声 波 等偶 合 技 术 s cC O 中 C O 既作 为 反 应介 质 又 作 为反 应 物不但有利于产物与催化剂分离 而且将多相反应 变成均榴反应 消除了传质阻力 大大提高了反应速 率 和选择 性 同时还 减 少 了副 反应 的发 生 提 高 了产 物 的收率 因此 s cC O 作 为 反 应 介 质 和 反 应 物 的 化 学反应 已经引起 人 们 的广泛 关 注 本 文 对 s cC O 作为 介质和反应物所参与化学反应 的类型及特 点 撇 了简单 综述 1 中 c o 2 作为反应介质和反应物的反应 1加氢 反应 传统的加鬣反应存在催化剂和产物分离问题 于是 出现 r水溶 性有 机 金属催 化 剂 反应 完后 通 过 水把产物和催化荆分开 佩仍然存在气一 液传质和溶 剂 染问题 此外 影 响加 氢反应 的主要 因素是传 质阻 于 j 而传质阻力的产生 j 三 要 是 H 的溶解度低 使得气潍 液相的扩散性能差所致 j e s s o p等 猫溺 s cC 一 作为反 介质 和反应 拇 谯 Ra M 域 诅 i Me 3 4 C 1 2等 钌膦催 化荆的作用下链讫加氢合成甲酸及其衍生物 酸烷 蕊酗匍甲酰胺樊 具有靛高的效率 在这种情况下 剥异 j s cC 对 H 具有超常离的溶解度 的特点 她们发现 往嘲等条 件下 在 s cC O 中 比在液体 四 氢呋喃中反应 率增加 1 8倍 他们研究 了一系列 的 s o 汹氧 反 应 在 碱 的 作 用 下 以 钌 的 配合 物 作为催比剂港行加氯反应 眨应温度 为 1 0 0 C C O z 的分 难为 0 0 铃 埝 为 8 1 x 1 0 P a 由此制备 酸 精 蔼鞠 N 甲基 甲酰胺 反 应力 磊 式 1 3 Ra di i f P t CH1 k 4 十 I 7 9M P C O 2 HC H e 罩 如5 0 1 c0 2 H 2 cH H 竺 n c 0 2 9 MP a s c C O H n 7 N C2 t s 3 8 0 2 c H z H C O N C H H 2 0 C H 3 3 2 2 0 co 2 H 2 2 需 蔷 主 H N C2 l 5 h 1 0 0 C 3 同时 他们还考察了各种不 同介质 中转换频率 的差 异 发现在 超 临界 C O 介 质 中l 的加 氢反 应 速 率 最快 并 且省 去 了有机 溶 剂 减 少 了溶剂 对环 境 的污 染 充分反映了超临界反应的优势 为了克服高活性的均相催化剂难于从液相 中分 离 回收 成本较高等缺点 于英 民 利用有较高机械 强度 和 化 学 稳 定 性 的 MC M一 4 1分 子 筛 7 L Alz O s S i O 等三类无机材料为载体 固载高活性和高选择 性的均相催化剂 开发了固载 化的钌配合物催化剂 56 9 并 用 于 s cCO 条 件下 的 C o 加氢合 成 甲酸 反应 克 服 了均相 催化 剂难 以从体 系 中分离 和 回收 的缺点 利用 C O 的加氢反应来制备有机化合物 可避 免使用 C O有毒气体 s cC O 可以大量溶解 H 并 可 以溶解 某 些过 渡金 属 配合 物催 化 剂 形 成 均 相 体 系 从而 排除 传 质 阻力 与 同一 条件 下 的溶 剂 反 应 相 比 在 s cC O 中 H 与 C o 高 度 混 合 减 弱 了配 合 物周 围 的溶剂 化效 应 催化 剂 的活性 比很 高 而且 催 化剂 与产 物 易于 分离 1 2 环化反 应 环化是 自由基在中性条件下合成 中等环状结构 化 合 物 大量 的 自由基 环化 反应 已经 被用 来合 成各 种环状结构 成为合成中等碳环和杂环化合物的一 个 成 熟 的方法 炔与 s cC O2 成环生成 2 11 喃酮 反应式 4 选 择性 达 9 O 以上 1 7M P a 9 5 C H 利用金属镍 Ni 配合物作为催化剂 1 可使两 分 子 的 3 一 己炔 与一 分 子 的二 氧 化 碳 进 行 环 加 成 反 应 对 炔烃 进行 羰 基 化 反应 生 成 四 乙基 吡 喃酮 尽 管该反应的收率低 只有 3 5 与经典反应情况 苯 作为反应介质 1 2 0 C 2 O h 相似 但用 s cC O z 代替 苯作介质 对环境保护和人们的健康有重要意义 s cC O 流 体是一种笼效应很弱的介 质 有利于 自由基的反应 而且反应产物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 选择性都比较高 1 3共 聚反 应 近年来 s e C O 作为共聚用单体受 到人们广泛 关注 用 s cC O 作为共聚用单体合成 聚碳酸酯 反 应 过程 中不用 附加 溶 剂 过 量 的反 应 物 可 以 迅 速分 离并且可循环利用 s cC O 膨胀提 高了物 质转移并 且极大地使聚合物增塑 此外 基于聚碳酸酯可溶 于 s cC O 因此 由环氧化物和二氧化碳合成 的亲二 氧化碳性共聚物 可广泛用作 亲二氧化碳的表面活 性剂 以提高 难溶 的过 渡金 属催 化 剂在 s cC O z中的 溶解 度 s cC O 与环氧化物反应合 成生物可降解聚 醚一 碳酸酯的反应 国外进 行 了大量研究 反应 方程式 5 7 cI I 1 3 3 在聚醚一 碳酸酯的反应中 产物 的最终收率和聚 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主要依赖于温度 压力 反应 时间 化学成分 催化剂在 s cC O z 及 C Oz 在 聚合物 中 的溶 解度 B 化 学 世 界 s c C O 丫 O E t O E t 6 5 一 一 s cC O z 在高 分子合 成 中的应用受 到 国 内外化 学 家 的普遍关 注 用 s cC O 代替 有 机 溶剂 进 行共 聚 反 应不但能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能提高反应 的收率和选 择性 还可生产出具有特殊性能的高纯度高分子 尤 其适合于在 s cC O 中具有较高溶解度的多氟取代 单体的聚合反应 s cC O 作为反应物直接参与化学 反应 通过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反应合成生物可降 解 聚碳酸 酯就是 很好 的应 用 该项 目中试 研究 已 由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 所完成 1 此共 聚 物可完全降解 不产生白色污染 该项技术的应用将 使 C O 资源化 利用 的前景 更加 光 明 此外 共 聚反 应 的机理 研究 和聚合体 的极 限性 质研究将 成 为人们 研究 的重 点 1 4还原 反应 二氧化碳化学还原的方式有很多 但都存在一 些不足之处 例如 光催化还原 C O 的转化率非常 低 同时还受诸多反应 因素的影响 对机理的认识也 仅仅达到了 自由基机理 的共识 但是 通过 碱金属 还 原 s cC O z 合 成 碳基 材 料 可 以弥补以上 的不足之处 陈加福 在 s cC O 一 碱金 属体系下合成 了多种碳基 材料 他们在 s cC O 体 系下 用安全无毒的 c O 作碳源 金属钠作 为还原 剂 在4 4 0 C 和 8 O MP a的 超 临 界条 件 下 经 过 1 2 h 的化学反应 成 功地将 C O 还原 成 了无色 透 明 的人 颗粒金刚石 最大晶粒达 2 5 0 m 他们在 s cC O 一 碱 金属体系中 利用廉价的工业原料 F e S i 合金为硅 源 利 用 C 0 作 为 碳 源 在 4 6 0 C低 温合 成 了碳 化 硅 此外 他们 还 在 s cC O 体 系下 在 5 5 0 C 通 过 金 属锂还 原 C 0 成功 地合 成 了大 量 的碳 纳米 管 以 及用 C O 作 碳 源 碱 金 属 锂作 为 还 原 剂 在 6 5 0 C 合成碳微球 在7 0 0 C还原 C O 合成 了 C 及其衍 生物 C h e n 口 阳等在 7 0 0 C 1 0 0 MP a 以金属锂作 为还 原 剂 通 过 还 原C 0 合 成 了 C 并 通 过 MAL DI T oF MS HP L C 以及 紫 外 吸 收 光 谱 等 方 法确定 了 C 的构造 s cC O 可以很好地溶解一些离子液体 并 能从 中提 取很 多种 有 机化 合 物 而且 没 有 交叉 污染 利 用 s cC O 和离子液体的联合优势是一个研究热点 Z h a o E 等用离子液体 B mimP F 6 作为溶剂和电解 质 电解还原 s cC O 和水 生 成 了 C O H 以及 痕量 的 甲酸 他 们发现 随 着 压力 增 加 C O 的感 应 电流 效 率 明显 增加 相 比之下 随着 C O 的压力 上升 H 的感应电流效率降低 电解之后 产品从 s cC O 中 很方 便地分 离 出来 而且 没 有 交叉 污 染 离 子 液体 可 以再 次利用 而不 用 进 一 步 处 理 这 为 C 0 转 化 和 利 用提 供 了一个新 的 清洁 的途径 利用 s cC O 特殊 的化学性 质 把 C O 直接 化学 还 原变成 有用 的碳 基 材料 这 无 疑 是一 种 利 用 和减 少 C O 的有效途径 也是 当前学者研究 的热点之 一 o 1 5 K o lb e S ch mit t 反 应 Ko lb e S ch mit t 反应 又称 酚酸合 成法 它是 指有 机 酚类化 合物 与二 氧化碳 发生 亲电取 代而在 芳环上 引入羧基的反应 又称芳香环羧基化反应 传统 的 Ko lb e S ch mit t 反应 反应 式 8 是 一 个 在 气一 固两 相 的非 均相反应 OH COONa 邢 存 章 等用 s cC O 作 反 应 介 质 和 反应 物合 成 水 杨酸 压 力 为 8 0 MP a 温 度 1 2 0 C 反 应 时 间 9 O rain 水杨酸的单程产率就可达 9 5 1 谭明臣 1 研究 了 s cC O 作 反 应 介 质 和 反 应 物 经 Ko ib e S ch mit t 反应 合 成 5 一 氨 基 水 杨 酸 和 邻 甲基 水 杨 酸 他研究考察了不同羧化条件对产率的影响及 s cC O 合成 5 一 氨基水杨酸反应 的动力学规律 实验 结果 表明 在反应温度1 4 0 C 反应压力为 9 0 MP a 反 应时间 2 5 h和搅拌速率 3 0 0 r min条件下 5 一 氨基 水杨 酸 的产 率就 可达 到 9 0 5 以上 而在 反 应温 度 第 9期 化 学 世 界 1 5 0 C 反应 压 力为 8 5 MP a以 及 反 应 时 间 3 h 邻 甲 基 水 杨 酸 的 产 率 就 可 达 到7 5 以 上 Ta k a y u k i 等 主要 对 比分 析 了 苯 酚 钠 和气 态 C O 及 s cC O 的反应 研 究 了 C o 压 力 和夹 带 剂一 N 对 反应速率的影响 他们发现 苯酚钠和 s cC O 反应 生成水杨酸的收率 比传统 的方法高很多 是 因为苯 酚盐 周 围的 C 0 密 度 增 加 而 加 入 夹 带 剂 N 导 致 反应速 率 下 降 可 能是 苯 酚 钠 附 近 的 C O 壳 的 瓦解 郑较 武 I 研 究 了 s cC O 作 为反 应 介 质 和 反 应 物台成对 羟基 苯 甲酸 由于 s cC O 流体具 有 良好 的溶剂特性 使反应的传质和传热得到很大改善 从 而缩短了反应时问 降低 了搅拌速度 提高 了产率 同时 他 还考 察 了不 同羧 化 条 件 对 对 羟基 苯 甲酸 产 率的影 响 并 对这 些 条 件 进 行 正 交 优 化 得 出最 理 想 工 艺 为 羧 化 压 力 8 8 MP a 时 间 6 0 min 温 度 2 2 0 C 搅 拌 速率 为 4 0 0 r min 池 j 发 现 即 使 反 应 条 件 没 有 达 到 最 佳 化 在 s cC O 中的转化率 比在 甲苯 中依然高很 多 在反应 汗始 时 存 在 两 相 少 量 液 态 苯 乙 炔 和 乙 二 胺 从 C O r p 饱和出留拄反应器底部 反应器上部是密相 s cC O 随着 反应 进行 底 部 液 相增 加 这 是 因为 乙烯 基氨罐甲酸酯的低挥发性导致了产物液化 传统构稍 台艇 唆酃磊用高毒性的光气和同 样有 毒 的治 淄 曩 对 挝 八员有 害 而且对 环境 造 成 蓖污染 陵粥 t 代替光 气并且作 为反应 介旋进行耦合腹璁 避免 了使用有毒的原料和溶剂 是 1 绿色 的生 t艺 1 7碳 酸 化 碳 酸化 简称 碳化 是 二氧 化碳 与某 些化 合 物作 co z 他们 发现 原 酸酯 易于水 解 而且 原料 成本 高 还 生产 了 副产物 乙 酸 乙酯 所 以 用缩 醛代 替原 酸 酯 降低 了原料成 本 而 且 生成 的 副产 物 丙 酮 易 于 转 化 成原 材 料二 甲基 缩 醛 此 外 他 们 设 计 了一 个 脱 水 系统来 去 除反 应系 统 中的水 使用 脱水 装置 后 DMC收率 随反应 时 间延 长而增 高 并且 具有 很 高 的 选 择性 国 内对 于合 成 D MC研 究 比较早 的是曹 发海 l 2 等 他 们先 后 以金属 镁粉 碳 酸钾及 碘 甲烷 为催 化剂 同 传 统 工 艺 相 比 在 s cC O 中 进 行 Ko lb e S ch mit t 反应 不 但 提 高 了 反 应 速 率 和 选 择 性 而 且 减弱了反应物的溶剂化 和反应 物或溶剂 的聚集现 象 是一种高效 绿色 的生产新工艺 值得注意的 是 此类反应仍然存在着高温和反应时间长等问题 1 6 耦合 反应 通常合 成 尿烷 的方 法是 利用 高毒 性 的光气 与 同 样 有 毒而 且易 燃 的有机 溶剂 耦合 来生 成 不光 对环 境 有 害 生 产 过 程 还 有 危 险 Ma s g a k i 2 等 用 s cC O 来代 替 光气 和 有 机 溶 剂 与胺 类 和 卤代 烃 在 选择性催化剂锚盐催化下反应生成尿烷 其反应效 率比在正庚烷下高 5 0 1 0 0倍 反应方程式 9 s cCO2 R RZ NH R3 X K2 CO3 R R2 NC OOR3 9 R o h r c 等用 s cC O 二 乙胺 与 苯 乙 炔在 钌 催化 剂 R u C l P Me C H 催 化 下 合 成 了 乙烯 基 氨 基 甲酸 酯 反 应式 1 0 o Et 2 N OHC CHP h 1 0 用 的过 程 s cC O 能 使 有 机 物 溶 于 其 中 将 多 相 转 化为均相反应 加快 了传质速度 所 以 s cC O 的碳 化引起 了人们广泛关注 人们研究比较深入的是甲 醇碳化生成碳酸二 甲酯 D MC S a k a k u r a 2 等 用s cC O 2 与 甲 醇 在B u 2 S n OMe 催化下直接合成 DMC 反应式 1 1 2 M e OH C O2 o I P Me O人 O M e 一 他们用脱水剂使 甲醇脱水形成原酸酯或缩醛 首次用原酸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 了 D MC 反应式 1 2 人 OMe M e OMe 1 2 1 2 在容积为 0 5 L的高压反应釜 中进行 了研究 试验 表明碱金属碳酸盐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 而碘 甲烷 的加 入对 DMC产率 的提 高 起促 进 作 用 他 们 还定 量地 研究 了 DMC的 生成 量 与 反 应 温 度 反 应 压 力 的关 系 解 释 了 反应 中 出现 的临 界 反 应 现象 崔洪 友L 2 等测定了不 同条件下 D MC 甲醇 乙二醇 碳 酸乙烯酯在超临界相和液相 中的分配系数 计算了 D MC相 对 于其他 组 分 的分离 因子 D MC相 对 于 甲 醇的分离因子随碳酸 乙烯酯浓度 的升高而降低 随 5 7 2 化 学 世 界 DMC和 乙二 醇 含量 增 加 而 升 高 随 压 力 增 加 而增 大 随温度升高而变小 L u 钾 等用环氧乙烷和 s cC O2 在 四 希夫碱复 合 物催化 下合成 了碳 酸次 乙酯 路 易斯碱 或季 铵盐 能显著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用 A I s a le n OR 作为 催 化剂 取 得很 高 的 收率 是 因为 环 氧 乙烷 在 s cC O 中的快速 扩散和 高 的混合 性 He C 8 3 等 用 环 氧 丙 烷 与 s cC O 合 成 碳 酸 丙 二 酯 他们发现 反应开始时环氧丙烷与 C Oz 形成统 一 的均 相 随着 反 应 的进 行 碳 酸 丙 二 酯 自发 地 从 s cC O 相 中分 离 出来 聚 集 在 反应 器 底 部 所 以 不 用改 变 s cC O 的压 力 与 温 度 就 能从 反 应 器 中回 收 产物 另外 如 果 催化 剂 可 以有 选 择地 溶 于 s cC 02 中 这个反应就可重复进行而不需要对催化剂分离 为此 他们合成 了催化剂 C F C F I Me P I 实验 表 明 C O 压 力在 1 0 MP a 及 以一 卜 时 产 品的收 率可 达 9 3 和选 择性高 达 9 9 G a s ca 等研 究 了乙醇与 s cC O 在 碳酸 钾作 为 基底 一步反应 反 应 式 1 3 和两 步 反应 反应 式 1 4 1 5 合成碳酸二乙酯 一步合成法 比两步法合成碳 酸二乙酯的收率高 而且使用相转移催化剂可增加 收率但 并没有 增加 副产物 二 乙醚 的量 cH 2 C H 3 o n co 2 K 2 C O 3 大 C 0 1 CH2 CI t 3 OH C O2 K2 C O3 o 人 Mi z u n o E o 3 等用 s cC O 作为溶剂和反应物在催 化剂 D B U作用下与 2 一 氨基苯甲腈反应合成了一种 重要 的医 药 中间 体 2 4 喹 唑 啉 二 酮 反 应 式 1 6 NHz s cCO2 CN J L K H c O J L O J L 15 2 一 氨基 苯 甲腈 与 s cC O 在 lO MP a 8 0 C下 反 应 4 h 2 4 喹唑啉二酮的收率高达 1 0MP a 8 0 4 h s cC O 作为反应介质和反应物的碳酸化反应将 超临界萃取与超临界反应相耦合 不但打破 了酯交 换 反应 的平衡 限制 而且将 多相转 化成 均相反 应 提 高了反应速率和产品收率 进一步降低反应温度和 寻找在低温下更有效的催化剂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结语 s cC O 中的化 学反应 是绿 色化学 研究 的热 门领 域 s cC O 作 为反 应 介 质 和反 应 物 具 有 独 特 优 点 是一个 很有 价值 的研 究领 域 1 s cC O z 作 为化 学 反 应 的溶 剂 可 以溶 解 催 化剂形成均相体系 解决了反应系统中的相际传质 问题 降低了反应温度 增大了反应速度 有利于提 高产物的选择性和收率 无溶剂残留 用作反应介质 的 同时又是 萃取剂 而且 可循 环使用 2 s cC O 作 为 反应 原 料 可 参 与 加 氢 环 化 共聚 还原 耦合 碳化等多种化学反应 C O 本身 无 毒 不 燃 易 得 是 廉 价 和 绿 色 的碳 资 源 利 用 H o s cC O 的作为反应原料 有利于利用和减少 C Oz 3 s cC O 既作 为反应 介 质 又作 为反 应 物参 与 化学反应 可代替光气 有机溶剂等有毒 有害物质 反应速率 大 大提高 多相 反应 变成均 相反应 消除 了 反应物和催化剂之间的扩散限制 降低了某些高温 反应 的反 应温度 抑 制 或减 轻 热 解 反应 中常 见 的积 炭 现象 同时显 著地 改善产 物 的选 择性 和收率 减少 了副反应 的发生 产 物 与反 应 物 催 化 剂 易 于分 离 能溶解 某些 导致 固体 催 化剂 失 活 的物质 从 而 有 可 能使催 化剂 长 时 间保 持 活 性 总 之 s cC O 作 为反 应 介质 和反应 物 不但 有利 于 提 高 化学 反 应 速率 而 且 是一 种利用 C O z的有效途 径 s cC O 中 C O 既 作 为反 应 介 质 又 作 为 反 应 物 的各 类化 学反应 已经引起 了人 们广 泛关注 但是 对 于此类 反应 的反 应 动力 学 反 应 机理 相 平 衡 催 化 剂 的循 环使用 及 固定 化还需 进一 步研究 评 价 以前 未在 s cC Oz 进 行过 的 反应 类 型 开 发 新 的催 化 剂 第 9期 化 学 将 s cC Oz 与离子液体等其它绿 色溶剂耦合 探索新 的 更 高效 更 安全 更绿 色 的利 用 C 的方 法 必 将 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 参考 文献 1 管荷 兰 徐青 成 蔡笑笑 等 污染防治 技术 J 2 0 0 8 2 1 2 3 O 一 3 3 2 周高 宁 邹 丽丽 李 柏林 安 徽 化工 J 2 0 0 6 2 1 6 1 8 3 E r i c J B e ck ma n S u p e r cr i t F l u J 2 0 0 4 2 8 1 2 1 1 9 1 4 J e s s o p P G S u p e r cr it F lu J 2 0 0 6 3 8 2 1 1 2 3 1 5 O ma e I C a t a l T o d a y J 2 0 0 6 1 1 5 3 3 5 2 6 周震 寰 王 涛 邢 华斌 等 化 学通 报 E J 2 0 0 5 4 2 62 2 7 0 7 李燕 雷 云周 茂 名学 院学 报 J 2 0 0 9 1 9 1 2 4 2 6 8 J e s s o p P G Hs ia o Y I k a r i y a T Th e J o f t h e Am C h e m S o c J 1 9 9 6 1 1 8 3 4 4 3 5 5 9 于英 民 固载化钌基催化剂上 超临界二氧化碳催 化加 氢合成 甲酸 反应 研 究 D 博 士论 文 杭 州 浙 江 大 学 2 0 0 6 1 O L e it n e r W Acco u n t s o f ch e m R e s J 2 0 0 2 3 5 7 4 6 75 6 1 1 S u p e r M B e r l u ch e E C o s t e ll o C e t 口 z Ma cr o mo l 一 j 1 9 9 7 3 0 3 6 8 3 7 2 1 2 Ma n g S C o o p e r A I C o lC l o u g h M E e t a 1 Ma cr o mo l J 2 0 0 0 3 3 3 0 3 3 0 8 1 3 Hw a n g Y J u n g J R e e M Ma cr o m o l J 2 0 0 3 3 6 82l0 3 l2 1 4 刘宾 元 二 氧 化碳一 环 氧丙烷 共 聚物 的合成 和性 能研 究 D 博士 论 文 长春 中科 院 长春 应 用 化学 研 究 所 2 0 0 1 世 1 5 1 6 1 7 1 8 1 9 2 O 2 1 2 2 2 3 2 4 2 5 2 6 界 5 7 3 陈加福 超 临界 C Oz 碱金 属体 系碳 化硅 的低温 合成 与表征 D 博 士 论 文 合 肥 中 国科 学 技 术 大 学 2 00 6 C h a n g l e C L o u z S S u p e r cr it F lu i d s J 1 2 0 0 9 5 0 4 2 4 5 Z h a o G Y J ia n g T Ha n B e t a 1 S u p e r cr it F lu J 2 00 4 32 2 87 29 1 谭明 愿 邢 存 章 高 菲 山东 轻 工业 学 院学 报 J 2 00 7 21 1 48 51 谭明 臣 超 I临界法合成 酚酸 的探究 D 硕士论 文 济 南 山东轻 工业学院 2 0 0 8 T a k a y u k i I Ta t s u a k i Y T e t r a h e L e t t J 2 0 0 7 4 8 53 09 5 31 1 郑轶 武 超 临界化 学 反应 合成 对 羟基 苯 甲酸 的研 究 D 硕士论文 广州 暨南 大学 2 0 0 0 M a s a ak i Y Na m ik o H Sa n ae O Che m Co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场文员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企业与个人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年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历2025年真题详解与模拟试题库
- 有机农产品社区团购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水的安全课件
- 翡翠珠宝电商平台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美容院美体塑形机器人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粮食深加工产品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DB41T 602-2025蝴蝶兰组织培养技术规程
- 新质生产力在物流中的应用
- 钢结构施工方案样本
- Unit4WonderfulseasonsGetreadyandstartup(课件)-外研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仓库人员安全培训模板课件
- 2025太原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100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气道相关管理试题及答案(EICU)
- 资产招商运营管理办法
- 邮政管理毕业论文
- 血透室医院感染课件
- T-CNCIA 01039-2025 丙烯酸酯副产甲基磺酸钠
- (2025年标准)ktv保安合同协议书
- 2025麻精药品培训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