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 摘要什么是艺术? 80年代中期,大批从事电脑图形制作的公司被迫关门,就连苹果公司的CG部也在1987年宣布解散。这又代表着什么呢?计算机设计出来的作品是艺术作品吗?是因为计算机太灵活,它可以任意生成一大堆有趣的图形。还是因为计算机可以对作品便易的复制,从商业角度看,一件投入很大的作品,可能立即变得一文不值。这事件的确是受经营及商业方面的影响,使得世界范围的电脑图形创作者受到巨大的冲击!但并不能说计算机设计出来的作品不是艺术作品。 关键字:计算计 图形 艺术 设计SummaryWhat is art?The mid-80s, a large number of companies engaged in production of computer graphics were forced to close, and even Apples CG department also announced the dissolution in 1987.This is what they represent?Computer designed art works is it?Because the computer is too flexible, it can generate a lot of fun any graphics.Or because the computer can be www.biyezuopin.cceasy to copy the works, from a business perspective, a lot of work into, may immediately become worthless.This event is indeed affected by business and commercial implications, so the world of computer graphics by the creator of the huge impact!But it does not work out that computer design is not art. Keywords: calculation of total graphic art design一、引言 近年来,计算机图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使个人电脑上的美术创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各种图像处理软件也越来越完善,普及程度不断的提高。其中的图像软件处理工具Photoshop是目前公认的、较好的通用平面美术设计软件,它功能完善,性能稳定,使用方便。Photoshop所具有的功能包括:可以对图像进行修饰、对图形进行编辑、对图像的色彩进行处理等,此外,还有绘图和输出功能。 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可以将数码照相机拍摄下来的照片利用Photoshop进行编辑和修饰,还可以利用PhotoShop为图像制作特效效果,如果和其它工具软件配合使用,则可以进行高质量的广告设计、美术创意和三维动画制作。由于PhotoShop nt 功能强大,目前,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图像编排、广告和形象设计以及婚纱影楼等领域广泛使用,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应用软件。本毕业论文中的设计实例就采用了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2、 计算机图形艺术什么是艺术?艺术是审美的劳动,是人的精神的生活方式。有了人类就有了艺术,艺术的起源要比科学早得多。电影、建筑、音乐、广告、舞蹈、歌唱、戏剧、相声等等都是艺术,艺术也有好坏之分,无论学识深浅,人人都能评论几句。但说某种东西是艺术或者不是艺术,反而较难。还是从实例看较好。书法、绘画作为艺术是没有问题的。用竹板、手指在纸上、墙壁上写字、作画,也能作为艺术。用电烙铁在木板上烧烤作画,也能作为艺术。雕塑、民间剪纸、工艺制作,也是艺术。日本的黑田龙二还搞了一种“点墨艺术”。点墨艺术品的制法是:取一长方形池盆,注入8厘米深清水,用滴管向池水表面随机地但又有所控制地滴入五颜六色的油性彩墨,彩墨在水的表面扩散形成美丽的花纹,然后迅速取一张吸水性很强的宣纸覆于水表面,待彩墨恰到好处地吸着于纸面时,捞起宣纸、凉干,艺术品就制成了。文人墨客再在这种有精美图案的纸上书写词句或者作画,别有一番品味。据黑田龙二讲,点墨艺术的特点是,无论怎样操作,每次都得到意想不到的图案。分形图形作品至少可与点墨画相媲美,而点墨的确被称为是一种艺术。那么,用计算机在屏幕上作图,再打印输出,如此作出来的东西能否叫做艺术品?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还有另外一种很强的声音:什么都可以是艺术,唯独计算机作的东西不能称为艺术。这种认识有什么理由呢?总结起来看,这些理由包括:1) 计算机是机械,它缺乏人性。2) 计算机太灵活,它可以任意生成一大堆无意义的东西,通过计算机作出的东西缺少内涵和意义深度。3) 计算机文件可以任意复制,计算机作出的东西不具有唯一性,因而成不了艺术品。4) 机器创作代替了人脑的创作,作品的内容并不真正反映操作者的思想。单纯看每一条,好像都很在理。计算机的确是机械,想驾驭计算机并非容易事,以微机为例,至少要先学DOS,然后要会使用一种作图软件,也许还要掌握高级语言。如果是自己家里组装一台兼容微机的话,还要能应付时不时出现的小故障,机器染了病毒,还要学会清理等等。现在的计算机配备了许多现成的软件,能够自动生成许多图案,甚至随机地生成一些漂亮的画面,这种东西如果都叫艺术的话,艺术也的确没什么值得尊重的了。无论如何美妙的图形,一旦存成计算机文件,其信息便可分毫不差地保存在磁盘上,并可以丝毫不差地任意复制,拿到异地,存放十年、五百年也能保证不发生任何信息损失。如此看来,一件好的东西,谁都可以任意拥有,什么原件、真品,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从商业角度看,一件投入很大的作品,可能立即变得一文不值。复制,这是生命得以存续的本能。诋毁复制,不但否定了生命体,也否定了人类文明。印刷、复写、复印、照相、录音、录像、拷盘等等,哪一个离开了复制?印刷术有利于读书人,而不利于收藏家,同样,电子图书有利于读书人,而不利于书商。信息时代、网络时代艺术品走到千家万户,感到高兴的是艺术爱好者和艺术家,前者希望看到更多更好的作品,后者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欣赏自己的作品,这还有什么疑问吗?沮丧的可能是少数收藏家和艺术贩子,说实在的他们中不少人只是口头上关心艺术,盯住的只是其中的金钱罢了。我们为什么时时担心丢失了原著,而热衷于考据、版本和校勘?没有它们就不行吗?发达的信息社会将使传统的“知识产权”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现在就需要研究这种变化。借助于软件和计算机网络,滥竽充数也时有发生,一个人本来没有什么艺术修养和技法,也能作出精致、美妙的图形,以至于真正的艺术与伪艺术难以分辨。否定计算机艺术,还能讲出其他一些理由,但是我们认为所有这些都没有真正动摇计算机艺术的合法性。所有的反驳,也都是可以反驳的。“点墨”能称为艺术,“扔进”计算机中一个数学公式,让机器捣腾一阵,得到一幅图形,难道这不能称为艺术?反对计算机艺术的论调在整体上是站不住脚的,它回避了艺术形式发展变化的客观进程。回顾一下艺术史,便可以发现,艺术的范围不断在扩大。这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80年代个人机风靡全球,90年代计算机网络布满地球。人类越来越“数字化”地生存,这种生存必有自己独特的艺术体现。当计算机在一般意义上成为人脑的延伸,计算机就被同化为人脑的一部分。计算机所采用的0、1二进制数字将对世界上的一切进行编码,“万物皆数”的古训真的成为了现实。人类的活动都将打上计算机数字化的烙印,人类将用0和1对一切事物和过程进行编码,艺术活动当然也不例外。著名艺术家康定斯基(W.Kandinsky,1866-1944)曾说:“一切艺术的最后抽象表现是数字。”这并不是科学幻想,我们正一天一天向这种世界迈进。如果这些多少还带有猜测成分的话,我们还是直接面对现实,看看当代计算机的作用范围,特别地,看看它对于绘画艺术介入到了什么程度。否定计算机艺术不但再现了文化保守主义的立场,也充满了对计算机图形艺术学的种种误解。人以工具进行艺术创作,毛笔、铅笔、钢笔、油画笔、刷子、纸团、小木片等等,都可以作为绘画的工具,原则上它们没有等级贵贱之分,不能说油画笔比毛笔优越,也不能说小木片不及铅笔,等等。基于这种考虑,计算机也是一种“平常”的工具,姑且认作它是一种平凡的工具,用它的确能够画画、能够设计图案,计算机原则上并不比毛笔优越,也不比毛笔差劲。从工具的角度看,计算机绘画只是所采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一种采用了不同工具而作出的绘画作品因此就与众不同,不能称为艺术品。计算机是机器,它并不会像人一样思考,借助一些软件,操作者用计算机能够生成一大堆有趣的图形。至于这些图形是否都是艺术作品,可以区别对待。其中,好的可称为艺术品,不好的则不能称作艺术品。一旦将计算机视为等同于普通画笔的绘画工具,问题就比较好办了,运用工具能力的不同,最终会导致绘画结果的不同,笼统讲也就出现了好艺术与坏艺术。只要积累了一定经验,哪些是机器自动生成的,哪些是创作者有意创作的,还是可以分辨的。采用固定的套路,制作雷同的东西,当然称不上艺术了。我们知道即使最普通的计算机绘图软件,都有一套“工具箱”,其中包括“画笔”、“放大镜”、“刷子”、“喷嘴”、“橡皮擦”、“剪刀”之类部件。怎样合理、艺术地运用这些工具进行造型、色彩和构图设计,完全是开放的,作者可以自由设计,一旦不合人意,可以方便地进行修改,不浪费画布或者画纸。从教学角度和节省资源、环境保护的角度看,计算机绘画是值得提倡的。维护好自己的微机实际上也不是很难的,计算机工业发展迅速,质量越来越可靠,价格越来越便宜,买原装机是大趋势,即使组装机稳定性也有保证。操作系统也在进化,用户根本不必知道机器内部实际在做什么,只需外在地指挥机器如何运作即可。计算机创作平台功能不断增强,以往任何单一的绘画工具都无法与之相比。传统艺术是具有“稀缺性”属性的,但是,我们深入思考一下,稀缺性一定是一件艺术品的内在属性吗?回答是否定的。艺术是美好的,美好的东西从道德的角度看,是应当尽可能与同类分享的。稀缺性只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建构出来的价值规范,有充分的理由反驳艺术品一定是稀缺的、甚至独一无二的。难道说某种美好的东西,某种有艺术品味的作品,仅仅因为它有许多一模一样的复本,它就不成为艺术品了吗?的确,从商业的角度看,拥有一幅与别人一模一样的作品,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也不能使自己发大财,难道艺术之为艺术就是因为它能让你赚钱吗?这样做难道不亵渎了艺术的纯洁性吗?退一步讲,在现阶段,为照顾传统艺术,为了保持艺术的稀缺性,也是有办法的。办法有两个:第一,从作者处着眼,作者主动消除复本,即打印出作品后立即永久性地删除文件,并且不记录作品的创作过程。第二,从法律的角度着眼,通过知识产权保护,限制作品的复制,禁止以他人作品从事商业行为。但从哲学的观点看,从艺术的本真意义看,一贯维护艺术作品的唯一性是不足取的。计算机艺术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几乎所有绘画形式都能包含进来,在屏幕上能够作油画,也能作水彩画和国画,更能作平面设计和三维立体设计。不但如此,计算机艺术还有独特之处,计算机动画就是一种新艺术形式。计算机动画已成为像电视一样的综合艺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计算机艺术冲出视觉艺术的限制,已将听觉艺术、造形艺术和文学创作与画面表现有机地融为一体,对几乎所有传统艺术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近年来,由计算机动画发展到“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艺术的天地顿时开阔了许多,非但如此,这种艺术本身也提出了一些深刻的哲学问题,加深了自中世纪以来有关“实在性”的哲学讨论。实际上,波普尔(K.R.Popper,1902-1994)讲的“世界3”就是广义的虚拟现实,而我们人类与自然世界的接触过程中,总是以广义的虚拟现实作为中介的,从这种意义上看,虚拟现实并不神秘,现有的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所构造的一切观念系统都是虚拟现实。三设计创意与实例制作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制作图形,要产生一个好的作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创意、构图能力、计算机表达。即首先要有好的创意,然后对其进行粗略构图,最后借助计算机手段,制作出所构想的最终效果图。当然,也有一些经典的创意,只用寥寥数笔即可表现,但这种情况非常少。 上述所说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的创意需要具备跳跃思维,灵活善变,也与创作者的美术素养相关;而构图则主要指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对于平面设计来说,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尤为重要,它需要通过合理组织各种元素,确定视觉中心,使画面美观并能引导读者的目光和兴趣;计算机表达则是利用有关的图像处理软件工具,将构思的图像效果制作出来。 本毕业论文的实例制作,就是利用Photoshop来制作人物头像的效果图,设计思想是利用已有的素材,制作出将一个人的头像素描通过PS处理的效果,效果图如下图所示: 本实例制作通过制作相关素材,并运用了 e=TimesNewRomanPhotoshop中的笔刷、扭曲/波浪滤镜、自由变形等工具,最终合成所制作的素材以得到所构思的效果图。具体制作步骤如下: 1 新建一个100x100像素图像文件; 2 利用工具面板中的椭圆选框工具在图层2中选出一个圆形区域,如下图所示; 3 选取工具面板画笔工具(画笔颜色选白色,画笔大小13,不透明度100%LY:宋体)在选区的四周绘制如下图所示的线条;4 再将画笔的不透明度调节为 50%style=FONT-SIZE:12pt;FONT-FAMILY:宋体,绘制如下的线条; 此时可以看到,所绘制的效果已经很像一个真人头像了,如下图所示: 5.选中图层2,可按Ctrl+A全选,拷贝图层2;然后新建一新的图像文件,大小为200x200,背景设为蓝色;把前一图像文件中的图层2中所制作好的水珠粘贴到该新建图像文件中,多粘贴几个,并调节好大小,然后合并为图层7。效果图如下: 6. 选中当前图层(图层7),利用菜单命令:滤镜扭曲E:12pt波浪,调节好参数值(见下图): 即可得到如下的效果图:7.对图层7再进行波浪变形,参数要有所不同,以产生随机效果,如下图所示; 8. 复制粘贴图层7以得到图层8,在图层8中利用自由变换工具调节大小和角度,如下图所示: 9. 再粘贴一次,完成后的效果如下:10. 对图层8、图层9分别再使用一次波浪变形滤镜;最后效果如下:12pt ,将图层 7 、 8、9合并,并作拷贝,导入一幅图片如下: 11. 粘贴图层,用自由变换工具调整到合适位置,如下: 到此为止,整个效果图即制作完毕。 四、图形时代的文学图像的直接性、直观性、当下性,不仅得到传统的绘画、雕塑的支持,而且得到摄影、电视电影、计算机等现代媒介技术的扩展,如今已经成为公共交往、信息传播、娱乐消费最重要的对象。影像文化不仅在受众的覆盖面和受众的选择量上超越了文字文化,而且传统的文字媒体本身也在越来越多地借助图像的魅力。各种图书杂志对排版空间的重视、对封面图像造型的考究、对插图艺术的追求以及各种报纸越来越多地刊登摄影、漫画等图像作品,都显示了图像文化的膨胀。在如今流行的电子邮件中,一些文字符号也被图像化处理,如用 : 表达愤怒,用 :表达开心,用 :( 表达悲痛,用 :) 表达喜爱等等,抽象文字获得了形象造型,在如今的中小学生中,更是流行用大量的图形符号来替代一些表意比较复杂、暧昧和模糊的文字(如用桃心的图形来代替爱字,用一个眼镜的图形代替眼镜的文字),这种文字加图形的文体不仅出现在他们的书信和日记中,甚至出现在交给老师的作文里。即便在学术性的论文中,越来越多的图表以及在各种学术会议上和课堂中对多媒体工具的使用,都证明着图像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传播符号。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正处在一个图像的时代,或者说一个图像主义的时代。图像的时代与文学所面临的挑战。学生发给我的邮件,文字变化。 虽然我们可以列出文字比图像优越的众多理由正如我们同样可以列出图像比文字优越的众多理由一样,但是,应该承认,图像主义的确不仅在严重地争夺着文学的受众,而且也影响着文学的品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图像时代的一种新的艺术体裁-摄影文学。它试图将图像与文学相结合、将文字的抽象性与图像的具像性相结合、将叙事的线性时间与造型的构图空间相结合,创造一种文学化的摄影和摄影化的文学,以一种杂交的优势,在文学与摄影之间、文字与图像之间找到一种艺术的空间。 应该说,这种愿望和努力都是对时代的一个积极的响应。当然,摄影文学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它的成长需要过程,它的生命力也需要检验。如何达成摄影与文学的结合,如何在文字和图像之间保持艺术的张力,并不是一个简单的1+1的问题。如今的文化消费者或者接受者与过去不同,由于大家都如此频繁地接触各种文字的和视听的媒介,受到过越来越良好的文化教育,具备了越来越丰富的空间鉴赏经验和叙事审美经验,显然,如果继续按照当年的连环画方式来创作摄影文学,那么无疑是对受众审美成熟的一种蔑视。重要的是,摄影和文学应该成为一种补充的、互动的、张力的关系,而不是一种说明的、重叠的、同步的关系。一方面,图像和文字本身都应该具有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图像和文字的组合应该创造一种新的意义空间和生成一种新的阅读快感。而这一点,可能正是目前一些摄影文学还不具备的。如果要具备摄影文学的形态特点,应该发展游记题材、人物传记题材、历史题材等,这些题材为我们摄影和文学的结合都留下了充分的空间。 文体的自觉是一种体裁成熟的标志。摄影文学的成熟也需要摸索一种自觉的文体观念,如何通过图像为抽象的文字提供一种具像的现实、一种在场感、一种体验性,如何利用文字来为表象的图像提供一种深度的表意、一种象征感、一种抽象性,如何在文字和图像中寻找到一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艺术张力,将成为摄影文学文体共同的难题。但是,摄影文学的空间是巨大的,当我们看到如此多的人在几乎任何一个可以发现生活意义的地方都会留影,如此多的人愿意在网络提供的聊天空间中与人交流日常的感受和经历的时候,我认为摄影文学会有它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充分理由,只是也许它不一定是专业精英的专利,很可能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大众的形态:人们用自己捕捉到的生活图像和对这些图像的情感记忆、体验来与他人共享生活的喜怒哀乐。计算机艺术不但扩展了艺术的天地,还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艺术的存在方式和传播方式。计算机节省了人的重复性劳动,代替了一般性的平庸创作,使创作者有更多的时间发挥人的主体性,充分用自己的大脑创造出更新更美的艺术作品。计算机艺术可以通过数字编码存贮,可以在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上自由访问,可以让全人类共享。计算机这一设计工具,也将给艺术设计领域带来深远的影响。5、 计算机图形艺术的创新 似乎是一夜之间,计算机图形艺术成为“民间美术”,变得“通俗易懂”,会几个设计或绘图软件的人,都以为掌握了计算机美术的“秘笈”,摇身成为“艺术家”。确实,这些人的创作当中也不乏有好的作品,但大量缺乏一定审美性、原创性的作品也在泛滥:拼凑资料、改头换面,形式拙劣,色彩凌乱。这些粗糙的作品逐渐远离艺术的本质,是不利于艺术的健康发展的。计算机图形艺术的真正繁荣和进步,要靠创新。时代呼唤创新,艺术更需要创新。然而如何创新,这是一个不小的课题。我觉得,计算机图形艺术的创新一要靠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层次认知,二要靠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舍此将难以拓展创新空间。1.正确定位技术一部分从事图形艺术创作的人似乎比较忌讳谈技术,在心理上把技术与艺术创作对立起来,其实有失偏颇。技术和艺术并非如此的对立,特别是用计算机这一高科技工具进行创作时,技术问题是无法回避的。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计算机图形艺术的创作中也一样,技巧的最大意义在于提供一种最全面好用的工具,这工具能创造出理想的作品,或者把既有的影像改头换面,变成符合作品目标的面貌,以能够感动人的方式来呈现。计算机图形的创作,基于图形软件和硬件的支持,不论采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与风格,都会受到软件和硬件技术水平的制约,由于对技术方面的巨大依赖性,使得设计师有时候不得不做出让步,调整自己的创作思路和艺术风格,这一点特别是在技术含量高的计算机三维图像和动画的创作中尤为突出。即使是团队创作,改善硬件和软件技术水平,也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表现力的关键。尤其是软件的更新带来的技术更新,为CG艺术家在表现手法上会带来革命性的改变,表现空间也会得到空前延伸。现在的主流CG软件3Ds max,在短短十年内已由最初的2.0版本上升到2009版本,Maya也由原来的3.0上升到现在的2009版本,其中不外乎有商业运作的原因,但软件的功能的巨大扩展也是有目共睹的。为满足CG艺术家的创作需求,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一些大型公司成立软件研发组,根据视觉效果的需要,专门研究相关的工具,作为插件或者软件包,用以配合Maya等一些主流三维软件,使得主流三维软件如虎添翼,能创造出令人惊叹与震撼的画面。这样不仅简化了工作流程,也丰富了表现手法。然而据笔者所知,国内还很少有公司拥有这方面的实力,我想这也是致使国内CG创作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吧。同时可以预料,数字技术对计算机图形创作的影响与参与,会越来越深入,数字艺术将逐渐融入数字技术当中;数字技术将更加商业化;数字艺术将为数字技术的存在而存在,为数字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尤其对我们这样现代化进程起步不久的国家来说,科技仍然是一种能够更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物质和审美需要的动力,数字科技创新仍然是数字图形艺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之一。数字艺术不可能摆脱数字技术的作用和影响,而必须依赖高科技所提供的动力,在先进科技的基础上发挥艺术创造性和艺术表现性,在技术与艺术的高度融合中,提升数字艺术的审美维度。2.培养创新意识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数字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更大的艺术创作范围,各种艺术门类形式不再孤立,而是打破门户,相互融合,创造新的形式。艺术创作由静态视觉传达向动态的多媒体的信息传播延伸,从二维空间延伸到三维立体空间,从静止的三维空间延伸到动态的四维艺术,从传统的纸质印刷到虚拟信息形象的传播。创作的过程也不再是单向的发展,而是多向的反复。这一切都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内容与形式上的新的途径。不管是内容的创新还是形式的创新,作为先决条件,它们都依赖于创新意识。在这个艺术大众化的信息时代,似乎大家都能挤身艺术家的行列。固然这里面不乏充满创新意识的佼佼者,但也确实拥塞着一批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平庸之辈。这些人一年到头不停劳作,但由于他们的作品中难得有新的情绪,新的色彩和线条,新的语汇,所以他们的劳作终究与创新无关。其根源在于,他们名为艺术家,但缺乏艺术家应有的创新意识,缺乏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缺乏应有的想象思维能力。创新意识首先是与创新思维是分不开的。一个艺术家,如果习惯性思维占了上风,其作品的构思与传达,必然不自觉的停留在模仿上面,所以计算机图形创作领域中出现那些平庸之作也就是在所难免了。当然,创作之初,可以从摩仿开始,但是不能一味的依赖模仿和习惯性思维。有了一个成功的pixar,就不必再出现第二个或更多的pixar了。数字时代创作资源极大丰富,而机械复制也大行其道。艺术家必须提倡创新思维,用以打破习惯性思维对心灵的束缚,这样,才不至于重复前人的创作。在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视觉作品的创作之进程中,形象思维会让你的作品直接而生动,抽象思维会让你的作品理性而深沉;发散思维会让你的创作创意无穷,聚合思维会使你的作品深刻而全面;垂直或水平思维则会让你在逻辑与无逻辑中找到灵感和突破口。其次,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注重数码式的创作思维训练。新的创作方式必然要求新的创作思维与之相适应,数码图形的创作也必然需要数码式的创作思维。数码式创作思维是在与计算机这一智能“思考装置”进行交互的过程中实现其功能的。计算机屏幕上出现的正确与错误,随机与意外,都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艺术家灵感的来源。数码式创作思维方式与传统思维方式相比,传统思维讲究前因后果,注重因果关系,呈线性发展;数码式的思维方式,注重交互性,其结果可以不是唯一的。这样运用数码式的创作思维进行创作,其创新的可能性应达到更高。这就要求我们在创作中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而活跃,在可能与不可能,现实与超现实中找到合适的方案。以前,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内游戏活动方案
- 装修公司春节活动方案
- 设计公司客户活动方案
- 衣服互换活动方案
- 跑吧集体活动方案
- 衣柜联盟活动方案
- 论语大会活动方案
- 石油工程造价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汽车修理工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司法考试《宪法法律概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蛋糕营养科普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力》专题攻克试题(详解版)
- 2025年考编护理解剖学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丽水市属企业面向残疾人公开招聘工作人员7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火锅底料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镇江市2025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库(附答案)
- 蝗虫科普介绍
- 2025至2030片上器官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及参考答案(县级)
-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次月考卷(人教版)含答案
- 2025年新版银行从业资格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