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矿井筒过流沙层施工工作总结.doc_第1页
某煤矿井筒过流沙层施工工作总结.doc_第2页
某煤矿井筒过流沙层施工工作总结.doc_第3页
某煤矿井筒过流沙层施工工作总结.doc_第4页
某煤矿井筒过流沙层施工工作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新庄煤矿井筒过流沙层施工工作总结宋新庄煤矿自2010年7月8日井筒开始施工至今,主、副、风井相继穿越多层流沙及稀泥层,在沙层及稀泥层施工过程中,根据不同地质条件,采取了多种施工方法和支护方式,并不断积累经验改变施工工艺,到目前为止,三条井筒过流沙层和稀泥层后的巷道状况良好,基本保证了设计巷道规格和要求。各井筒实见流沙层情况见下表:地点砂层层数揭露砂层斜长部位(米)砂层真厚度涌水量(m3/h)施工月份施工方法主斜井第一层80.4-88.72.54.32011年2月短掘短支、密集管棚先拱后墙、留核心土第二层110.2-129.85.95.02011年3月-6月短掘短支、密集管棚先拱后墙、留核心土、地面降水第三层178-181.51.0无水2011年6月正常施工第四层345-3542.73.02011年9月短掘短支、密集管棚先拱后墙、留核心土第五层375-3853.02-32011年10月短掘短支、密集管棚先拱后墙、留核心土副斜井第一层64-67.61.43-52010年9月短掘短支、密集管棚先拱后墙、留核心土第二层73.8-100.410.413.72010年9月-12月短掘短支、密集管棚先拱后墙、地面降水、井下注浆第三层210-215.92.33.02011年3月短掘短支、密集管棚先拱后墙、留核心土第四层267-2784.32-42011年4月短掘短支、密集管棚先拱后墙、井下注浆第五层308-316.23.2无水2011年5月短掘短支、密集管棚先拱后墙、井下注浆第六层326-367(现在)探测约16.7米3-52011年6月-现在短掘短支、密集管棚先拱后墙、井下降水、注浆回风斜井第一层70.0-74.31.68.22009年9月短掘短支、密集管棚先拱后墙、留核心土第二层86.5-91.85.36.42009年10月短掘短支、密集管棚先拱后墙、留核心土第三层99.84-104.11.62.02009年11月短掘短支、密集管棚先拱后墙、留核心土第四层112-114.20.822010年7月正常施工第五层116.5-117.70.452010年7月正常施工第六层125.6-126.70.32010年8月正常施工第七层149.5-154.82.04.02010年9月正常施工第八层165-174.23.442-32010年10月短掘短支、密集管棚先拱后墙、留核心土第九层261-283.48.313.52011年3月-4月短掘短支、密集管棚先拱后墙、井下注浆第十层293-2961.0无水2011年4月正常施工第十一层440-445.52.0无水2011年7月正常施工下面把三条井筒过流沙层和稀泥层施工过程做以下介绍。一、回风斜井:回风斜井自2010年7月8日我方开始施工,之前为宁夏发电集团施工了120米。宁夏发电集团施工过程中,共穿越流沙层3层,厚度分别为1.4米、2.7米和1.2米,宁夏发电集团没有采用任何特殊措施都已强行通过。2010年7月8日,我方正常施工风井井筒,至2010年12月7日,先后穿越了11层流沙层,厚度分别为1.6米、5.3米、1.6米、0.82米、0.45米、0.3米、2米、3.44米、8.3米、1米、2米,全部采用普通方法强行通过。2011年2月10日工作面又见稀泥层,根据工程钻孔提供为5.9米,经过现场实际探测为8.3米,在井筒内巷道斜长为22米,起初采用普通法强行施工,待施工至11米位置,工作面压力大、稀泥流变性强造成冒顶,施工被迫停止。随即聘请各方面专家研究各种施工方法和工艺,最后决定采用邢台“博特威”化学注浆,此注浆方法对于巷道冒顶处理有先进的经验。注浆效果非常理想,风井于4月26日通过稀泥层。现工作面正常。 二、副斜井:2010年9月25日,副井斜长71米、垂深28米处遇流沙层,采用普通法施工了3.6米后,工作面流沙无法控制,当时涌水量11m3/h。在公司领导蒲总等分析情况后,证明工作面已不具备正常施工条件,停止了施工,对工作面进行了封闭。与此同时,确定了注浆和沉井降水两种方案,先由上海米维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注浆施工,至10月15日,发现注浆没有产生效果,在进行第二次注浆的同时组织降水工作。同时在副井筒地面相应位置施工了工程钻孔,探明流沙厚度8.6米(实际揭露厚度10米)。至10月29日,对工作面进行了开启,发现第二次注浆还不理想,此时降水工作已开始,同时工作面开始施工,确定改变支护形式,由混凝土浇筑改为钢架双层网喷砼。11月7日之前,工作面条件很好,每日进米约在1.8米左右,之后工作面条件逐渐变差,到后期每日施工约0.3米。且以后条件逐渐变坏。说明降水对沙层上部效果好,对沙层下部效果不理想。但是,经过大家共同努力,于11月28日,流沙层全部通过。至2011年5月20日前,又穿过3层流沙及稀泥层,厚度分别为2.3米、4.3米和3.2米,全部采取普通法强行通过。5月20日,见同回风斜井相对应的同一稀泥层,厚度16.7米,流变性较大,给施工造成困难。由于砂层较厚,并出现泥多砂少,支撑强度差等情况,为了能够安全顺利的通过,本矿先后多次组织有关人员讨论商定,5月20日至10月30日在泥沙层内施工期间,先后制定了如下四套方案措施:第一方案措施:采用短掘短支和超前管棚挂设双网喷射支护,开挖时采用台阶式,先开挖上部后挖下部,并在中部预留核心土施工。截止6月16日,共施工18米。巷道全长40米,剩余22米尚未施工即产生冒顶。借鉴风井经验,随即制定了第二方案措施:在继续采用第一方案措施外,同时对超前管棚支护加密加长为密集管棚,对开挖过程中出现的泥流砂外流、空硐、漏顶现象采用搏特威化学材料补救充填注浆,迎面用钢管打设立桩和挡墙控制泥砂施工。实践一段时间后,仍无法控制工作面泥沙整体外涌和顶部泥沙下沉,接着又制定了第三方案措施:在第一、第二方案措施的基础上又采用搏特威化学材料水玻璃配合充填和加固注浆。并对工作面迎头采用井下降水方法施工。经过总结,又制定了第四方案措施:在前三个施工方案措施的前题下,由于泥砂松软原、砂厚不断增加,对施工过程中工作面迎头随时封闭止浆墙,高压注浆法进行,止浆墙厚均定为0.60.8mm并在止浆墙形成后延巷道轮廓加注水泥浆形成假岩壁,壁厚控制厚度在0.51.2mm,长度控制为1.53.0mm,巷道局部补充搏特威化学浆充填的方法进行。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工作面掘至339m时,泥砂层未完全上至巷道顶板,按第一、第二方案基本能具备施工条件,但底板松软开挖时迎面泥砂浆随时流出,支护不稳定,当时巷道顶受压严重,给开挖过程造成一定的困难,难以调整开挖和架棚时间差,为此工作面施工又按第三套方案采用了搏特威和水玻璃化学材料配合注浆,其目的是起到充填加固,同时又对施工工艺进行了调整。1、工作面掘至350.5m时砂层厚度增加,巷道施工全断面处于泥砂层中间,开挖1-2架棚进尺约0.8-1.0m,工作面泥砂不断挤涌流出时,顶板有漏空现象,加之注浆过程由于泥砂密实,无裂隙、空硐浆液注射往往达不到预想效果,注浆泵压力上不去,部分化学液体外流注不进去,在此段施工时采用了7月23日专题会议讨论的方案,高压注浆法进行止浆墙封闭,止浆墙厚度为0.6-0.8mm并在止浆墙形成后,延巷道轮廓加注水泥浆形成假岩壁,壁厚控制在0.5-1.2mm,长度控制在1.5-3.0mm,巷道局部补充搏特威化学浆充填的方法进行。断面缩小规格不受限制,过后壁后注水玻璃水泥浆加固后扩大断面成巷。2、每次封闭砌筑止浆墙开挖前,工作面迎头不超过2.0m,左、右两侧底板各开挖一个降水井做为井下降水,降水井开挖直径为600mm,然后采用铁板制做直径为450mm沙管放至井内,井底板用混凝土浆封底,降水孔形成后井内各放一台7.5千伏泥浆泵(一备一用),排出井筒固定水仓再排出地面。3、工作面掘至352m时,后方成巷349m右拱部突发出水,当时涌水量实测7.2m/h约24小时释放抽排出水量明显减少,经实测3.2m/h。在涌水量减少后,及时对此段采用埋设导水管引水,出水点前后再次打钻探明上方无积水异常后进行喷浆加固封闭。5月21日至10月30日基本上按照以上四套方案施工,安全顺利的通过了此段,垂直厚度16.7m斜长约40m的泥流砂层段。此段砂层施工期间,工作面先后封止浆墙18次(18道),开挖降水井24孔,注水玻璃128.39吨,水泥518.3吨,搏特威化学材料90.6吨,工期为160天。工作面从11月1日开始为红砂质岩性,开挖掘进进入正常,目前对通过40米泥流砂层段约有10米由于挤压下沉变形的巷道需要二次处理,处理成巷后,采用水泥浆壁后注浆加固成巷。在此期间,即8月16日泥沙层施工至22米、剩余18米位置,第四方案初步确定的同时,国电集团领导邀请各方面专家提出了不同的施工方案,针对各种方案进行了具体分析:1、地面降水由于垂深较大,约140米,每个降水井费用约25万元,要想达到理想效果,需18个降水井,降水井施工工期1个月,总费用约450万元,造价较高。且稀泥层渗透性不好,对降水效果影响较大。2、地面或井下局部冷冻地面冷冻工期长达6个月,造价高达3000万元。井下冷冻工期4个月以上,并且成功与否不敢保证,造价在1200万元以上。3、井下旋喷桩法工期相对较短,一般在2个月左右,造价便宜在200万元左右。但施工较困难,达到理想效果值得怀疑。4、井下高压注浆工期应该在3个月左右,造价约400万元,根据现在井下施工实践,高压注浆理论上是可行的,但现有井下条件不具备,井下需做大量工作。经过综合分析,还是决定采取我们本矿制定的第四措施方案,施工简单,造价较低,施工工期较其它方案相对而言可以缩短很多,但安全系数较低。经过实际开挖施工,本矿采用止浆墙、水玻璃和搏特威化学材料两种材料配合加固和充填补救注浆法配合井下降水施工,又用了2.5个月通过了剩余部分泥沙层,缩短了施工工期和减少了通过砂层段的费用,实现了安全生产。三、主井:主井于2010年8月10日开始施工,截止目前,先后穿过2.5,米、5.9米、1米、2.7米、3米五层流沙层,全部采取普通法强行通过。2011年3月8日见流沙层,厚度6.9米,由于根据工程钻孔提供的资料,提前采取了地面降水工作,至5月25日全部通过,在井筒中巷道斜长35米,至今为止已进入正常段施工了22米。井筒累计施工175米。四、在沙层及稀泥层中施工工艺及支护采用29U型支架双层钢筋网喷250 mm厚砼支护,临时支护采用管棚配合木板、网片等封堵材料。底拱采用片石砂浆和砼加11型矿工钢底梁支护。施工时采用“短掘短支”的措施,利用1.2寸钢管作为管桩临时支护,钢管间距200mm,每根长度2500mm;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管棚间距可视情况加密。工作面迎头铅垂打管桩,用木板和网片配合封堵。工作面施工采用台阶施工方法,先掘上部。及时在管桩上挂网喷注混凝土护住顶部,然后开挖巷道墙部,并及时挂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