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 12 31 第十章蒸馏 一 蒸馏在工业中的应用二 蒸馏的目的和依据三 蒸馏过程的费用四 蒸馏操作的分类五 与吸收 萃取的比较 概述 2019 12 31 一蒸馏的应用 苯甲苯二甲苯等 煤焦油 非均相混合物的分离 沉降 过滤等 均相混合物的分离 吸收 蒸馏 萃取等 蒸馏主要用于液体产品的精制 eg 2019 12 31 目的 对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提纯或回收有用组分 依据 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性的差异 二蒸馏分离的目的 依据及定义 蒸馏分离的对象 液体混合物 如酒精水溶液 2019 12 31 定义 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性能的差异 以热能为媒介使其部分汽化 或混合蒸气的部分冷凝 从而在汽相富集易挥发组分 液相富集难挥发组分 使混合物得以分离的方法称为蒸馏 三蒸馏操作的费用 费用包括设备投资费和能耗费 其中加热和冷却费用高 即能耗大 因此降低精馏操作的费用主要通过改变工艺来降低生产的能耗 2019 12 31 按蒸馏方式 简单蒸馏 平衡蒸馏 闪蒸 精馏 特殊精馏 恒沸蒸馏 萃取蒸馏 水蒸汽蒸馏 较易分离的物系或对分离要求不高的物系 难分离的物系 很难分离的物系或用普通方法难以分离的物系 四蒸馏过程的分类 2019 12 31 按操作压力 常压 加压 减压 一般情况下多用常压 常压下不能分离或达不到分离要求 混合液中组分数 双组分 多组分 按操作方式 间歇 连续 2019 12 31 五与吸收 萃取的比较 分离依据挥发性的差异溶解度的差异 单元操作蒸馏吸收萃取 操作难易操作简便 操作费用在于加热 冷却需加入分离剂 操作费用在于解吸 适用性适于各种浓度混合物的分离仅适于低浓气体 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2019 12 31 第十章蒸馏 一 双组分溶液的汽液关系二 汽液相平衡三 挥发度和相对挥发度四 非理想溶液 第一节二元物系的气液相平衡 2019 12 31 组分 A B变量 T p xA yA相数 汽相 液相 一定压力下 液相 气相 组成xA yA 与温度T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汽液组成之间xA yA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自由度 1 相律分析 一双组分溶液的汽液关系 相律是表示平衡物系中的自由度数 相数和独立组分数之间的关系 2019 12 31 2 理想溶液溶液中同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异分子间的作用力相等 如 甲醇与乙醇 苯和甲苯 二甲苯和对二甲苯 理想物系 液相为理想溶液 服从拉乌尔定律 气相为理想气体 服从道尔顿分压定律 2019 12 31 pA pB 溶液上方A B组分的分压 Pa pA0 pB0 溶液温度下纯组分的饱和蒸汽压 Pa xA xB 液相中A B组分的摩尔分率 对于理想溶液 1 拉乌尔定律 Raoult sLaw 二气液相平衡 2019 12 31 2 泡点 露点方程 表达了一定总压下液相组成x与溶液泡点之间的关系 泡点方程 汽相压力不高时 可视为理想气体 满足道尔顿分压定律 2019 12 31 气液两相平衡组成间的关系 气相组成yA与温度 露点 的关系 表达了一定总压下汽相组成y与开始冷凝时的温度之间的关系 露点方程 2019 12 31 3 温度 组成图 t x y图 两条线 气相线 露点线 yA t关系曲线液相线 泡点线 xA t关系曲线 三个区域 液相区气 液共存区气相区 汽液平衡用相图表示比较直观 2019 12 31 从相图中得到如下结论 一定总压的下二元理想溶液 混合液体的泡点随组成的变化而变化 随溶液中易挥发组分的含量增加而降低 且介于两纯液体之间 同温度下 气液两相达平衡 气液量大小由杠杆定律确定 同组成下 露点高于泡点 2019 12 31 4 y x图 对角线y x为辅助曲线 y x曲线上各点具有不同的温度 平衡线离对角线越远 挥发性差异越大 物系越易分离 蒸馏计算中广泛采用的相图 2019 12 31 5 压力对x y图的影响 压力增加 平衡线靠近对角线 分离难度大 2019 12 31 三挥发度与相对挥发度 pA pB 汽液平衡时 组分A B在气相中的分压 xA xB 汽液平衡时 组分A B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 混合液某组分挥发度 1 挥发度 意义 是该物质挥发难易程度的标志 定义 气相中某一组分的蒸汽分压和与之平衡的液相中的该组分摩尔分数之比 用符号 表示 2019 12 31 理想溶液 理想气体 一般物系 2 相对挥发度 以 表示 relativevolatility 定义 溶液中两组分挥发度之比 注 习惯上将易挥发组分的挥发度与难挥发组分的挥发度之比称为相对挥发度 大于1 2019 12 31 对于二元物系 yB 1 yAxB 1 xA 忽略角标 即 相平衡方程 理想溶液 则 注 随温度的变化比明显 计算时通常用一平均值进行计算 2019 12 31 3 平均相对挥发度 式中 顶 塔顶的相对挥发度 釜 塔釜的相对挥发度 4 的物理意义 气相中两组分组成之比是液相中两组分组成之比的倍数 标志着分离的难易程度 若 1 则y x 可用蒸馏方法分离 且 愈大 平衡线愈远离对角线 物系愈易分离 1 无法用普通蒸馏方法分离 2019 12 31 非理想溶液 最低恒沸点 如 乙醇 水 正丙醇 水 最高恒沸点 如 硝酸 水 氯仿 酮 正偏差溶液 负偏差溶液 四非理想溶液 2019 12 31 第十章蒸馏 一 简单蒸馏与平衡蒸馏二 精馏原理三 连续精馏装置流程四 理论板 恒摩尔流 第三节蒸馏方式 2019 12 31 一简单蒸馏和平衡蒸馏 1简单蒸馏 1 装置 2 特点 间歇非定态一次进料xD xW不是一对平衡组成适合于 大的组分对A部分提出 粗分 2019 12 31 2平衡蒸馏 又叫闪蒸 1 流程 2 特点 一次进料 粗分xD xW是一对平衡组成 2019 12 31 比较 在相同的原料液浓度及相同釜液的条件下 简单蒸馏所得到的馏出液浓度高于平衡蒸馏 而平衡蒸馏的优点是连续操作 但其分离效果不如间歇操作的简单蒸馏 总结 简单蒸馏和平衡蒸馏一般只能用于对原料的初步分离 但其结果均可使易挥发组分从液相向汽相转移 从而是混合液达到一定程度的分离 2019 12 31 1 多次部分汽化和多次部分冷凝 二精馏原理 通过多次部分气化和多次部分冷凝 最终可以获得几乎纯态的易挥发组分和难挥发组分 但得到的气相量和液相量却越来越少 2019 12 31 2019 12 31 缺点 1 收率低 2 设备重复量大 设备投资大 3 能耗大 过程有相变 问题 工业上如何实现 2019 12 31 2 有回流的多次部分汽化和多次部分冷凝 2019 12 31 进料板 原料液进入的那层塔板 精馏段 进料板以上的塔段 提馏段 进料板以下 包括进料板 的塔段 三连续精馏装置流程 连续精馏装置 2019 12 31 2 塔板的作用 塔板提供了汽液分离的场所 每一块塔板是一个混合分离器 足够多的板数可使各组分较完全分离 特点 2019 12 31 说明 1 下降的液相泡点tn 1与上升的气相露点tn 1不等 当气液平衡时 两相温度相等tn 即传质伴有传热 2 重组分由气相冷凝至液相 放出潜热 轻组分由液相汽化成气相 需要潜热 二者同时发生 潜热抵消 3 气液两相偏离平衡越远 传质过程进行越快 2019 12 31 回流的作用 提供不平衡的气液两相 是构成气液两相传质的必要条件 精馏的主要特点就是有回流 3 精馏过程的回流 回流包括 塔顶回流液塔底回流汽 2019 12 31 塔顶回流液 回流液 在任意塔板上 上一块塔板下来的液体 轻组分含量高 温度低 2019 12 31 塔釜汽相回流 回流汽 任意塔板上 下一块塔板上来的汽体 重组分含量高 温度高 2019 12 31 四理论板的概念和恒摩尔流假设 离开这种板的气液两相互成平衡 而且塔板上的液相组成也可视为均匀的 假设的条件 1 两组分的摩尔汽化潜热相等 2 两相接触因两相温度不同而交换的显热可忽略不计 3 塔设备保温良好 热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2 恒摩尔流假设 1 理论板的概念 2019 12 31 精馏段 每层塔板上升的蒸汽摩尔流量都相等 提馏段也一样 即 V1 V2 V 常数V1 V2 V 常数式中 V 精馏段上升蒸汽的摩尔流量 kmol h V 提馏段上升蒸汽的摩尔流量 kmol h 下标1 2 表示自上而下的塔板序号 1 恒摩尔汽化 2019 12 31 精馏段内 每层塔板下降的液体摩尔流量都相等 提馏段也一样 即 L1 L2 L 常数L1 L2 L 常数式中L 精馏段下降液体的摩尔流量 kmol h L 提馏段下降液体的摩尔流量 kmol h 下标1 2 表示自上而下的塔板序号 2 恒摩尔溢流 2019 12 31 第十章蒸馏 一 全塔物料衡算二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三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四 进料热状况的影响五 进料方程 q线方程 第四节二元连续精馏的分析和计算 2019 12 31 1 根据分离任务 确定产品流量D W 2 选择操作条件R 进料状态 3 确定塔板数及加料位置 4 选择塔型 确定塔径 塔内结构尺寸 流体力学验算 5 冷凝器及再沸器热负荷及设计计算 设计目标 一全塔物料衡算 2019 12 31 塔顶采出率 塔底采出率 全塔物料衡算 F D W kmol h xF xD xW 摩尔分率 2019 12 31 塔顶易挥发组分回收率 塔底难挥发组分回收率 例 将5000kg h含乙醇0 4 摩尔分数 下同 和水0 6的混合液在常压连续精馏塔中分离 要求馏出液含乙醇0 85 釜液含乙醇不高于0 02 求馏出液 釜液的流量及塔顶易挥发组分的回收率 2019 12 31 二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令 回流比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2019 12 31 精馏段操作线 当R D xD为一定值时 该操作线为一直线 斜率 截距 y x xD 操作线为过点 xD xD 画操作线过程如下 2019 12 31 三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2019 12 31 意义 提馏段ym 1 f xm 提馏段操作线为过点 xW xW 斜率 截距 a b q 2019 12 31 例将含0 24 摩尔分数 下同 易挥发组分的某液体混合物送入一连续精馏塔中 要求馏出液含0 95易挥发组分 釜液含0 03易挥发组分 送入冷凝器的蒸汽量为850kmol h 流入精馏塔的回流液为670kmol h 试求 1 每小时能获得多少kmol h的馏出液 多少kmol h的釜液 2 回流比R为多少 3 写出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2019 12 31 例题 在一连续操作的精馏塔中 某混合液流量为5000kg h 其中轻组分含量为0 3 摩尔分数 下同 要求馏出液轻组分回收率为0 88 釜液中轻组分含量不高于0 05 试求塔顶馏出液的摩尔流量和摩尔分数 已知MA 114kg kmol MB 128kg kmol 2019 12 31 解 进料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 进料混合液的摩尔流量 物料衡算 联立求解得 W 29 1kmol hD 11 31kmol h塔顶馏出液摩尔分数 2019 12 31 四进料热状况的影响 1 冷液tFtd 2019 12 31 1 加料板的物料衡算 FhF LhF 1 V HF 1 VHF L hF 物料恒算 F V L V L 2 热量衡算 式中H h hF 分别为饱和蒸汽 饱和液体 原料液的摩尔焓kJ kmol 2019 12 31 HF HF 1 H 原料在饱和蒸汽状态下的摩尔焓 hF hF 1 h 原料在饱和液体状态下的摩尔焓 假设 令 q 进料热状况参数 2019 12 31 所以 其中饱和液体所占分率为q 饱和蒸汽所占分率为 1 q 将精馏段与提馏段关联起来 2019 12 31 冷液进料 泡点进料 F L V L V 汽液混合进料 2019 12 31 过热蒸汽进料 饱和蒸汽进料 2019 12 31 五进料方程 q线方程 q线方程或进料方程 意义 精馏段与提馏段交点轨迹方程 2019 12 31 L与L 进料状况 q值 q线位置 V与V 2019 12 31 2019 12 31 例 在一常压连续精馏塔中分离苯 甲苯混合液 原料液流量为100kmol h 组成为0 5 摩尔分数 下同 泡点进料 馏出液组成为0 9 釜残液组成为0 1 操作回流比为2 0 试求 塔顶及塔底产量 kmol h 达到馏出液流量为56kmol h是否可行 最大馏出液流量为多少 2019 12 31 对一操作中的精馏塔 理论塔板数固定 同时该塔要受物料衡算制约 即在操作中要同时满足NT及物料衡算关系 解 塔顶及塔底产量 kmol h 全塔物料衡算 联立求解得 D 50kmol h W 50kmol h 达到馏出液流量为56kmol h是否可行 最大馏出液流量为多少 此时易挥发组分的回收率为 故从物料衡算角度看 如不改变xD 要达到D 56kmol h是不可能的 2019 12 31 塔顶可能获得的最大馏出液流量为 若要求获得馏出液流量为56kmol h 则最大的馏出液组成为 为使精馏塔正常操作 通常首先应满足物料衡算关系 若物料不平衡 即使理论板数再多 板效率再高也不可能得到合格的产品 对一定的F xF D xD的极限值为 xD max FxF D 反之 对一定的F xF xD D的极限值为 Dmax FxF xD 2019 12 31 例 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两组分理想溶液 原料液流量为100kmol h 组成为0 3 易挥发组分摩尔分数 其精馏段和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分别为 y 0 714x 0 257y 1 686x 0 0343试求 塔顶馏出液流量和精馏段下降液体流量 kmol h 进料热状态参数q 2019 12 31 解 先由已知的两操作线方程求出xD xW和R 再由全塔物料衡算和回流比定义求得D和L 由两操作线方程和q线方程联立可求得进料热状态参数q 塔顶馏出液流量和精馏段下降液体流量 kmol h 由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和对角线方程联立解得 y 0 714x 0 257y x 由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和对角线方程联立解得 y 1 686x 0 0343y x 馏出液流量由全塔物料衡算求得 即 2019 12 31 D 29 4kmol hW 71 6kmol h 回流比由精馏段操作线斜率求得 y 0 714x 0 257 R 2 5 精馏段下降液体量为 L RD 2 5 29 4 73 5kmol h 进料热状态参数q q线方程为 式中的x y值可由两操作线方程联立解得 2019 12 31 得 x 0 3 将x 0 3代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得 y 0 471 将x 0 3 y 0 471代入q线方程 得 q 1 泡点进料 0 714x 0 257 1 686x 0 0343 2019 12 31 例 用一连续精馏装置在常压下 分离含苯41 质量 下同 的苯 甲苯溶液 要求塔顶产品中含苯不低于97 5 塔底产品中含甲苯不低于98 2 每小时处理的原料量为8570kg 操作回流比为3 试计算 1 塔顶及塔底的产品量 2 精馏段上升蒸汽量及回流液量 3 当原料于47 进塔和蒸汽进塔时 提馏段上升蒸汽量及回流液量 苯的汽化潜热rA 93kcal kg 甲苯的汽化潜热rB 87 5 2019 12 31 kcal kg 苯和甲苯的平均比热Cp l 0 45kcal kg 蒸汽的平均比热Cp v 0 30kcal kg 分析 求W D 全塔物料衡算 求V L 已知R 求 解 1 产品量 2019 12 31 2019 12 31 2 上升蒸汽量及回流量 精馏段 2019 12 31 3 47 进料时 将料液由47 升温到93 所需的热量为 继续加热 由苯 甲苯物系的温度组成图可知 对组成为0 41的进料 泡点为93 露点为99 5 2019 12 31 饱和蒸汽进料时 2019 12 31 求 1 D W 2 V L 3 泡点进料 V L 4 饱和蒸汽进料V L 5 t进 40 V L 苯 M 78 r 389 4kJ kg甲苯 M 92r 376 4kJ kg 例 分离苯 甲苯混合液 理想物系 已知 加料板温度96 F 110kmol h xF 0 4 xD 0 95 xw 0 02 R 3 2 2019 12 31 第十章蒸馏 一 理论塔板数的计算二 回流比的影响与选择三 理论塔板数的捷算法 第五节双组分精馏的设计计算 2019 12 31 1 D xD W xW 2 xD xW 3 选择条件 操作压力p 回流比R 进料热状态q 确定 塔板数N 精馏操作分离要求 一理论塔板数的计算 2019 12 31 1 逐板计算法 xn yn符合平衡关系 yn 1 xn符合操作关系 塔顶设全凝器 泡点回流 塔顶全凝器 精馏段 n 1 块板 第n块为加料板 精馏段 2019 12 31 提馏段 提馏段 m 1 块板 再沸器相当于一块理论板 分凝器也相当于一块理论板 可以x0 y0计 其他相同 2019 12 31 2 图解法 2019 12 31 2019 12 31 3 最优加料位置的确定 最优加料板位置 2019 12 31 确定最佳进料位置 最优进料位置 塔内气相或液相组成与进料组成相等或相近的塔板 图解法最优进料板 跨越两操作线交点的梯级 NT最少 梯级的物理意义 理论板上浓度特征 xn yn相平衡 落到平衡线上 某截面浓度特征 xn yn 1操作关系 落到操作线上 注意 2019 12 31 二回流比的影响与选择 1 回流比对精馏操作的影响 2019 12 31 2019 12 31 2 全回流与最少理论板数 操作线方程 2019 12 31 操作线 平衡线 第1块板 全凝器 或 则 第2块板 2019 12 31 NT块板后 不包括再沸器 相差不大时 双组分 不包括再沸器 2019 12 31 3 最小回流比 2019 12 31 最小回流比 对于某一物系 在一定的分离任务下 所需理论板为无穷多时所对应的回流比 恒浓区 夹紧点 在d点前后气液两相浓度没有变化 即无增浓作用 所以此区称作恒浓区 d点叫夹紧点 1 定义 2019 12 31 1 一般形状的平衡线 2 最小回流比的计算 图解 公式计算 2019 12 31 斜率法 截矩法 公式法 q 1 xq xF q 0 yq xF 2019 12 31 2 不同平衡线形状的最小回流比 2019 12 31 4 适宜回流比 适宜回流比 问题 实际操作中 R Rmin 精馏塔能否正常工作 若能正常工作 导致什么结果 2019 12 31 三理论板的捷算法 1 先算Rmin 2 R 1 1 2 Rmin 3 Nmin 由坐标Y N 注意 N Nmin不包括再沸器 2019 12 31 例用一精馏塔分离甲醇 水混合液 已知 xF 0 628 摩尔分率 下同 xD 0 965 xW 0 03 泡点进料 回流比R 1 95 试 按逐板计算法确定理论塔板数 并近似用图解法表示第二块板下降液体组成和上升蒸汽组成 2019 12 31 例在常压连续精馏塔中分离苯 甲苯混合液 已知xF 0 4 摩尔分率 下同 xD 0 97 xw 0 04相对挥发度 2 47 试分别求以下三种进料方式下的最小回流比和全回流下的最小理论板数 1 冷液进料q 1 387 2 泡点进料 3 饱和蒸汽进料 2019 12 31 第十章蒸馏 一 直接蒸汽加热二 回收塔三 多股进料四 分凝器五 间歇精馏 第六节其他蒸馏方式 2019 12 31 一直接蒸汽加热 操作前提 1 物料中有水2 水是重组分 从塔釜出去 提馏段物料恒算 操作线方程 2019 12 31 间接加热 直接蒸汽加热 区别 与对角线的交点不同 xW N 原因 直接蒸汽加热的稀释作用 2019 12 31 例含甲醇0 45 摩尔分数 下同 的甲醇 水溶液在一常压连续精馏塔中进行分离 进料量为100kmol h 泡点进料 要求馏出液含甲醇0 95 釜液含甲醇0 05 塔釜用水蒸气直接加热 回流比为1 8 试问需要多少块理论板 2019 12 31 二回收塔 提馏塔 特点 从第一块板加料 无精馏段 无回流 下降的液体由进料提供 加料情况 冷液或泡点进料 2019 12 31 已知 xF F xW 泡点进料L F V D 例回收塔分离乙醇水溶液 塔内有蒸馏釜 一块理论板 已知为泡点进料 要求xD 0 6 xW 0 1 求 xF D F 2019 12 31 三多股进料 两股进料 F1 xF1 F2 xF2分别与相应塔板组成与xF1 xF2相当 2019 12 31 两股进料将塔分成三段 得三个操作线方程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2019 12 31 例 有两股原料 一股为F1 10kmol h xF1 0 5 摩尔分数 下同 q1 1的饱和液体 另一股为F2 5kmol h xF2 0 4 q2 0的饱和蒸汽 现拟采用精馏操作进行分离 要求馏出液轻组分含量为0 9 釜液含轻组分0 05 塔顶为全凝器 泡点回流 塔釜间接蒸汽加热 若两股原料分别在其泡点 露点下由最佳加料板进入 求 1 塔顶塔底的产品量D和W 2 回流比R 1时求各段操作线方程 3 若 3Rmin 2019 12 31 分凝器也相当于一块理论板 可以x0 y0计 其他相同 四分凝器 2019 12 31 例分离苯 甲苯混合液 塔顶装有分凝器与全凝器 已知塔顶的蒸汽出口温度92 分凝器出口的汽液温度为88 汽液温度同 p 1atm 若上述两个温度均下降2 即90 与86 试问回流比与流出液组成有何变化 苯 甲苯沸点与饱和蒸汽压数据 分凝器 2019 12 31 五间歇精馏 特点 1 过程非定态 2 塔底加料 无提馏段 3 获得xD xW一定的产品 能耗大于连续精馏 两种操作 1 恒回流比R为常数 2 恒流出液组成 定xD 2019 12 31 1 恒回流比R为常数 回流比以开始的状态计算 已知 FxF xW终 平均馏出液组成 选择适宜的R求 NT 2019 12 31 2 恒馏出液组成 定xD 2019 12 31 例CS2和CCl4的混合液在常压下进行间歇精馏 原料中含CS2 xF 0 3 xW 0 1 停止操作 保持流出液组成恒定为xD 0 9 R 2Rmin 求 理论塔板数 2019 12 31 一 填空题 某精馏塔操作时 F xf q D保持不变 若增加回流比R 则会使xd增加xw减少V增加L V增加 某精馏塔操作时 加料热状态由原来的饱和液体进料改为冷料进料 且保持F xf V D不变 则会使xd增加 xw减少 R不变 L V不变 2019 12 31 二 某具有全凝器及间接加热再沸器的精馏塔 分离两组分理想溶液 已知 F 100kmol h xf 0 5 q 1 3 塔内为理论板 测得 xd 0 95 xw 0 05 L 60kmol h 求D W 求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以及最小回流比与最大回流比时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 求x0 y1 x1 y2及yw 现因再沸器加热蒸汽压力下降 致使热量下降10 问欲使塔顶产品质量不变 在操作上可采取哪些措施 2019 12 31 解 求D W 可解得 D 50kmol h W 50kmol h 求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以及最小回流比与最大回流比时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 操作条件下 R L D 60 50 1 2精馏段操作线斜率为 最小回流比 q 1 xe xF 0 5 则 2019 12 31 最小回流比下精馏段操作线斜率为 全回流下精馏段操作线斜率为 求x0 y1 x1 y2及yw 全凝器 x0 y1 xD 0 95 2019 12 31 现因再沸器加热蒸汽压力下降 致使热量下降10 问欲使塔顶产品质量不变 在操作上可采取哪些措施 釜加热量减少10 V 减少10 q 1时 V R 1 D 1 q F R 1 D 为保证顶产品质量 xD 不变 可保持R不变 D减少10 2019 12 31 三 在连续精馏塔内分离苯 甲苯二元混合液 原料液中含苯0 5 摩尔分率 以下同 于泡点温度下加入塔内 要求馏出液中含苯0 95 回收率为96 塔顶采用一个分凝器和一个全凝器 分凝器向塔内提供泡点温度的回流液 从全凝器中得到合格产品 塔底采用间接水蒸汽加热 现测得塔顶回流液中含苯0 88 离开塔顶第一层板的液体含苯0 79 试计算 操作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倍数 为得到每小时50kmol的馏出液 需消耗的原料液量 精馏段和提馏段的汽相负荷各为多少kmol h 假定 操作条件下 相对挥发度为常数 精馏段和提馏段均保持恒摩尔流 塔内各板均为理论板 2019 12 31 解 据题意知 xF 0 5 q 1 xD 0 95 0 96 x0 0 88 x1 0 79 y0 xD 0 95 操作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倍数 q 1 xe xF 0 5 则 2019 12 31 则R Rmin 1 593 1 032 1 544 为得到每小时50kmol的馏出液 需消耗的原料液量 精馏段和提馏段的汽相负荷各为多少kmol h V R 1 D 1 593 1 50 130kmol h V R 1 D 1 q F V 130kmol h 2019 12 31 一 填空题 对一定组成的二元物系 精馏操作压力越大 则相对挥发度减小 塔操作温度提高 对分离不利 精馏塔设计时 F xF q D xD R均已知 如降低塔顶回流液的温度 则塔内实际下降液体量增加 塔内实际上升蒸汽量增加 精馏塔液气比增加 所需理论板数减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甲状腺癌术后护理课件
- 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 18 牛和鹅教学课件
- 新解读《GB-T 36788-2018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蜱类》
- 用谷歌地球做课件
- 用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通知
- Unit6 Celebrating the Big Days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仁爱科普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用电安全知识培训大纲课件
- 生铁废钢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生理解剖兔子实验课件
- 芜湖宜盛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3名编外工作人员(必考题)模拟卷
- 走好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黄相怀)课件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教案
- 民间文学(全套课件)
- 专升本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历年试题题库(考试必备)
- 既有重载铁路无缝线路改造及运维技术探索
- 2022年教师副高职称评答辩范文(七篇)
- 高压罗茨风机选型参数表
- 中国监察制度史
- 架桥机日常检查记录表架桥机验收及试吊安全检查表
- 屠宰加工企业组织机构职能分配表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