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颈椎不稳剖析PPT课件.ppt_第1页
上颈椎不稳剖析PPT课件.ppt_第2页
上颈椎不稳剖析PPT课件.ppt_第3页
上颈椎不稳剖析PPT课件.ppt_第4页
上颈椎不稳剖析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颈椎不稳症 1 上颈椎不稳症枕颈不稳寰枢椎不稳 寰枕 寰枢关节因各种原因导致其结构功能减退 以至在生理载荷下出现过度活动或异常活动 并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 2 解剖 寰枕关节寰椎侧块的上关节面和枕骨髁所组成球窝关节寰枢关节寰齿关节两侧为寰枢后关节 3 齿突尖韧带 横韧带 翼状韧带维护枕寰枢复合关节的首要稳定结构 横韧带 尖韧带 翼状韧带 TectorialMembrane覆膜 4 MovementsallowedinthecraniocervicalregionRangeofJointMotionmotion degrees Occiput C1Combinedflexion extension25Lateralbending unilateral 5Axialrotation unilateral 5C1 C2Combinedflexion extension20Lateralbending unilateral 5Axialrotation unilateral 40 VOLUME60 NUMBER1 JANUARY2007SUPPLEMENT 5 病因 创伤先天性发育异常 多为静力性不稳颈椎退行性变 多为动力性不稳炎症 肿瘤 结核 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6 临床表现 颈部症状被迫体位 活动受限 痛 压痛颈髓受压症状四肢锥体束征 肌张力增高及反射亢进 以下肢为重 步态不稳 手部精细动作障碍 感觉障碍 后期则出现痉挛性瘫痪 椎动脉供血不全头晕 头痛 恶心 呕吐等症状脊神经受刺激症状 枕项部感觉异常 颈部疼痛 活动受限 个别出现眼眶胀痛 视物不清 反射 7 影像学检查 X线颈椎正侧位片 开口位 过伸过屈位 斜位片头部各向左右旋转15度摄左右开口斜位片 如寰椎侧块与齿状突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便可明确诊断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 进而排外因投照体位不正所致寰齿间隙不对称 1 主要目的 观察寰椎横韧带的张力 同时除外寰枢关节的其它畸形 如齿状突不连 CTMRI脊髓受压DSA MRA血管受压 1 FieldingJW Atlanto axialrotatoryfixation JBoneJointSurg Am 1997 59 37 8 ADI 寰椎前弓后下缘与齿突前缘的距离 ChristopherMetal MeasurementTechniquesforUpperCervicalSpineInjuries spine2007 32 593 600 3 3 0 4 mm SAC 寰椎后弓前缘至齿突后缘之间的距离 ADI SAC 齿突后方椎管比率 SAC ADI 100 正常情况下 这一比率应为62 63 小于此值者则表示异常 9 从动力片上判定ADI与SAC两者之值的差异 尤其是儿童 如果其屈 伸两种体位的差别在4 5mm以内 不应视为异常 超过4 5mm时方考虑为自发性寰枢椎脱位 在正常情况下 寰椎前软组织阴影宽度小于13mm 遇有炎症时则增宽 10 TheBAIandBDIdidnotexceed12mmin98 and95 ofadults respectively basion dentalinterval BDI 12mmABNORMAL basion posterioraxiallineinterval BAI 4 12mmin98 12mmAnteriorSubluxation 4mmPosteriorSubluxation Harrisetal AmJRadiol 1994ChristopherMetal MeasurementTechniquesforUpperCervicalSpineInjuries spine2007 32 593 600 11 根据影像学的特殊表现判断 颅骨凹陷症 重要依据 枕线 chamberlainline 颅底凹陷症 高度大于3mm 12 麦线 硬腭后缘至枕骨鳞部外板最低点连线 正常齿状突不高出此线6mmBull角 硬腭平面与寰椎平面的角度 正常小于13 基底角 鼻根部至蝶鞍中心和蝶鞍中心至枕大孔前缘两线形成的角度 正常为109 148 克劳氏指数 齿状突顶点到鞍结节与枕内隆突间连线的垂直距离 正常为40 41m 13 二腹肌沟连线 在横断面上 作两侧二腹肌沟的连线 从齿状突到此线的距离正常为5 15mm乳突连线 冠状面上 两乳突之间的连线 正常时齿状突可达或超过此线1 2mmBoogard角 枕大孔前后缘连线和枕骨斜坡所形成的角度 正常为119 136 外耳孔高度指数 矢状位上 为外耳孔中心点或两侧外耳孔连线中点至枕大孔前后缘连线向前延长的距离 正常13 25mm 小于13mm即为原发性颅底凹陷症 14 保守治疗适应证 一般性上颈椎不稳 不伴有脊髓受压或神经刺激症状者 对儿童上颈椎不稳者 即便有神经刺激或压迫症状 亦应先行非手术疗法 多可好转或痊愈 年龄较大或合并全身性疾患不适于手术者 其他 包括不适合手术疗法的危重病例 术前待床或待手术者 手术失败及其他特殊情况者 15 具体方法 颈部制动 吊带 颅骨牵引 1 1 5kg 带头颈段的石膏 床 头 颈 胸石膏或Halo装置等 避免外伤 脱水疗法 对有神经刺激或压迫症状者应采用各种有效的脱水剂 其他 呼吸困难者可行气管切开 感觉障碍预防褥疮等并发症 注意事项 重症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 保持呼吸道通畅配以氧气 急救药品及气管切开包等备用 16 患者坐位或俯卧 以枕颌带持续牵引 重量酌情选用2 5kg 每次20 30min 每天1 2次 18 手术治疗 1 适应证 因上颈椎不稳 包括枕颈与寰枢不稳 已引起脊髓刺激或压迫症状者 或有椎动脉供血不全症状者 以及一旦停止非手术疗法则症状即复现者 2 禁忌证 因高位颈髓受压已出现完全性瘫痪及呼吸功能衰竭 靠呼吸机维持生命者 以及全身情况不佳 高龄 主要脏器实质性病变无法承担手术者 19 枕颈融合术 枕颈不稳齿突固定术 主要用于齿突骨折复位寰枢椎融合术 20 SPINE 枕颈融合术 21 SPINE Magerl螺钉固定术 22 SPINE 前路C1 2钉板固定术 23 Apofix 24 PosteriorC1lateralmassandC2withpediclescrews rods HarmsJ MelcherRP PosteriorC1 C2fusionwithpolyaxialscrewandrodfixation Spine2001 26 2467 71 25 SPINE 后路C1 2椎弓根钉固定术 26 寰椎侧块螺钉结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能获得更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和植骨融合率 具有明显的优势 27 后弓外侧半距 20 3 3 5 mm后弓高度 7 2 1 7 mm 寰椎侧块螺钉的进钉点及螺钉直径 侧块横径 17 6 2 8 mm侧块内侧高度 16 5 3 5 mm侧块外侧高度 18 9 2 7 mm 螺钉直径 3 5 4 0mm 28 进钉方向 内倾10 进钉深度 26mm 寰椎侧块螺钉的进钉方向和深度 29 进钉点 枢椎下关节突根部中点方向 内倾15 左右深度 30mm直径 3 5 4 0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