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老社会保障PPT课件.ppt_第1页
四老社会保障PPT课件.ppt_第2页
四老社会保障PPT课件.ppt_第3页
四老社会保障PPT课件.ppt_第4页
四老社会保障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老年社会保障 1 第一节老年社会保障的概念及其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一 老年社会保障的概念及对象老年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系统中的一个主要项目 是对退出劳动领域或无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实行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措施 包括经济 医疗以及服务照料等方面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 老年社会保障的对象是社会上的老年人 2 二 老年社会保障的重要性 老年社会保障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最重要 是社会保障的核心部分 一般来讲 老年是人生中劳动能力减弱的阶段 这一点与失业现象不同 失业并不完全意味着劳动能力的减弱或丧失 失业者还可以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而老年则意味着人生劳动能力的丧失 意味着永久性的 失业 从这种意义上说 由年老导致的无劳动能力是一种确定性的和不可避免的风险 其他社会保障项目如工伤保险 残疾人保障等 虽然这些事件导致劳动能力丧失的程度可能比老年更严重 但是其人数和需要的资金量大大少于老年保障 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力是不能与老年社会保障相比的 3 三 现代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成就 19世纪下半叶 德国俾斯麦政府推出了第一批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保险法案 继德国之后 西欧和北欧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建立了老年社会保障制度 丹麦于1891年 挪威于1894年 奥地利于1906年 英国于1908年建立了老年社会保险 美国也于20世纪30年代建立了全国性的养老保险制度 1940年全世界只有57个国家和地区实行了老年社会保险制度 20世纪80年代初期 世界上实行老年社会保障的国家达到127个 1987年有142个国家建立起包括养老内容的社会保障 至1995年 已经有165个国家建立起了老年社会保障制度 另有资料介绍 1997年世界上实行养老保险的国家是116个 1978年 中国老年人享受离退休金和医疗保险的人数是314万人 至2005年年底是5088 2万人 同时全国有13120 4万在职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 1991年起中国部分农村地区开始进行养老保险制度试点 目前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正处于巩固和完善阶段 4 第二节现代老年社会保障的基本类型 一 投保资助型老年保障模式这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的养老保障模式 投保资助型养老保障制度是由社会共同负担 社会共同享有的保险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 企业 个人投保占主要部分 国家承担补贴或资助 三个层次的养老金标准 第一个层次是普遍养老金 第二个层次是雇员退休金 第三个层次是企业补充退休金 这种保障模式的资金管理难度较大 需要的科学性也很强 同时它的管理成本也比较高 美国属于比较典型的投保资助型养老保险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改革 基本目标就是向这种投保资助型的方向发展 5 二 福利国家型老年保障模式福利国家的模式是指在实行与职业相关联的养老保险的同时 还实行普遍养老金计划 从而达到高水平养老保障的养老金体制 其代表性国家有英国 北欧国家以及英联邦国家 福利国家养老保障模式主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起来的 反映在老年保障上就是比较慷慨的养老金给付水平 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 政府将税收收入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向普遍养老金供款 20世纪70年代以来 福利国家出现危机 6 三 强制储蓄型老年保障模式这种模式下的养老保障基金来自于雇主和雇员两个方面 国家不进行直接的投入 只是给予税收和利率的政策性支持 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中央公积金制度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由中央政府决策和自上而下地组织开展强制储蓄 是这种制度的明显特点 7 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模式成为世界上社会保障的一个成功范例 在20世纪80年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 实现了无须国家财政拨款的养老保险 2 公积金制度积累起了雄厚的老年社会保险基金 提供了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险资金运行机制 3 公积金制度覆盖面大 实现了较大范围的社会化养老保险 4 全国上下借助公积金的实力解决了 居者有其屋 的社会问题 5 公积金制度也促进了国家经济的良性运行 8 20世纪80年代初 智利推出养老保险改革措施 智利模式的养老金资金来源于雇员的投保 养老金的数量完全依靠个人的投保额和个人账户的增值部分 可见智利模式基本也属于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障模式 与新加坡不同的是 智利养老金由私有或民营的养老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运作 这些公司以市场竞争的方式争取投保人 智利模式减轻了政府的责任和负担 提高了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效率 为未来准备基金 为人口老龄化 更大的养老保险需求奠定资金基础 9 四 国家保险型老年保障模式这是苏联和我国计划经济时代以及目前少数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养老保障模式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工薪劳动者在年老丧失劳动能力之后均可享受国家法定的社会保险待遇 但国家不向劳动者本人征收任何老年保险费 老年保险所需要的全部资金 都来自国家的财政拨款 或者说都纳入政府的财政预算 国家保险型养老保障在一定历史时期对于稳定社会 保障退休者的晚年生活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快 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进入经济体制改革阶段以后 国家保险型养老保障制度暴露出很多弊端 基本都被改革掉或仅部分保留 10 第三节养老保险 Pensioninsurance 老年是人生的一个阶段 它是一个几乎人人必经的阶段 也是一个有着特殊需要的阶段 什么是老年人 老年等同于退休吗 11 一 什么是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 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 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12 二 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 家庭养老阶段 familycareforold age 国家养老阶段 Statepensioninsurance 社会养老阶段 Socialpensioninsurance 13 家庭养老阶段家庭养老 即由家庭承担赡养老人的功能 父子关系 为核心的东方家庭 夫妻关系 为核心的西方家庭 14 优势 成本低方法灵活适应性强缺点 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15 国家养老保险阶段工业革命带来了经济 政治 社会 法律和人口结构的改变 在工业化国家 家庭养老保障制度首先开始瓦解 16 社会养老保险阶段国家财政困难 改革养老保险 改革的方向是 在改革原有的养老保险体系的基础上 调动企业 劳动者的积极性 建立各种类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最终形成基本养老保险 补充养老保险 个人自愿储蓄养老保险等多支柱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 17 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特点国家立法 强制实行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 集体 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必须设置专门机构 实行专业化 社会化的统一管理 18 三 中国老年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及其主要内容 1 中国老年社会保险制度的历史发展在旧中国的国民党统治区 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法定的 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老年保险制度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区 1931年的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 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期间 中国共产党领导1948年12月的 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 为中国老年社会保险事业开创了先例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这一段时期 是我国老年社会保险的建立和发展阶段 1951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建立了企业职工退休养老制度 1955年的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 明确规定 在机关和事业单位中实行退休养老制度 19 1958年2月公布实施的 国务院关于工人 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 使我国从此建立起了统一的退休制度 1964年颁布的 关于轻工业 手工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 社员退休统筹暂行办法 规定了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的退休条件和待遇标准 从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 我国进一步建立 改革和完善了老年社会保险制度 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资结构以及物价体系的变动 国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离退休人员实行了养老金补贴制度 20 自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90年代初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老年社会保险的范围逐渐扩大 2 老年社会保险条件逐步放宽 标准不断提高 3 管理体制发生了变化 21 2 中国城镇老年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1991年 国务院发布了 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明确要建立社会统筹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并提出逐步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制度 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 企业和个人三方负担 职工个人须缴纳保险费 中共中央1993年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提出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的基本思路 指出 城镇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 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的制度 1995年国务院发布 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 规定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 由各地进行 统账结合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的试点工作 1997年 国务院颁发 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在总结各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统一了缴费率 个人账户规模和养老金计发办法 这个决定标志着我国新型养老保险制度方案的形成 22 城镇老年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步骤及内容 1 改革传统的现收现付制为部分基金积累制 建立新的资金运行方式 2 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 3 扩大养老保险金的来源 实行由国家 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养老保险费用的办法 4 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的社会覆盖面 对城镇大多数劳动者实行养老保险 5 建立养老基金增值的机制 6 建立退休金与社会经济发展挂钩和退休人员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新机制 7 由单位管理转变为社会化管理 23 改革后的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新问题1 隐性债务的责任未能落实2 个人账户基金 空账 运转问题3 养老金资金困难的问题4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上的安全问题5 关于养老保险的保障效果 24 当前的对策应重点考虑 1 针对养老金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 加强法制规范 增加政府的调控力度 2 健全法制 增加养老金管理的透明度 提高规范化水平 杜绝养老基金的滥用和腐败问题的出现 提高管理效率 3 对已经积累起来的养老基金按 谨慎原则 和 多元证券组合原则 进行资本市场长线投资 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4 解决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水平低和覆盖面窄的问题 对不同户籍和所有制的劳动者实行保障权利的平等化 5 社会化管理方面和制度建设方面的要求 25 3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基本现状 1 一般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1 以农民自我保障为基础 不增加国家的财政负担 2 实行完全个人账户的管理模式 3 在缴费标准和时间上 根据个人的情况自由选择 适应了农民收入不稳定的特点 使制度具有灵活性 4 实行务工 务农 经商等各类人员养老保险一体化 统一制度 统一保险编号 统一管理 有利于农业劳动者在不同劳动岗位之间进行自由流动 2 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险 3 政府主办的计划生育养老保障 4 农村集体退休金制度 26 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社会化水平低 目标人群的覆盖面过窄 2 保障水平低 不能完全起到社会保障的作用 3 农村养老保险缺乏健全的法制化管理和规范 4 思想观念不适应 5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农民投保的能力十分有限 27 第四节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 28 养老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 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部分积累制 29 一 现收现付制该模式由德国于19世纪80年代末首创 二战以后迅速普及到其它国家 30 现收现付制的含义现收现付制是按照一个较短的时期 通常为一年 内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 筹集社会保险基金 即本期预算内社会保险费收入仅仅满足本预算期内的社会保险金给付的需要 现收现付制的特点一是代际转移二是以支定收三是收入均等化四是管理简单 31 现收现付制的优点制度易建 给付及时再分配功能较强无通货膨胀之忧现收现付制的局限性现收现付制难以应付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32 社会抚养比 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 劳动年龄人口数 是衡量社会人均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负担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社会扶养比 14岁及以下人口数 65岁以上人口数15 64岁人口数等于少年抚养比与老年抚养比之和 33 34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征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准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岁及以上人口占该国家或地区人口总数的 以上 该国家或地区就进入老龄化社会 2000年底 我国65岁上人口占总人口7 0 标志着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国家行列 36 国际人口组织按年龄结构划分的人口类型 37 我国人口老龄化特征 老龄人口绝对数 基数 大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 也是老年人口数量最多国家 2002年世界人口为62 2亿人 我国人口为12 8亿人 我国老龄人口已接近0 94亿 占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1 5 38 老龄化速度快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表现为两个特点一是老龄人口速度快于人口增长速度1982年至2000年 我国65岁以上老人年均递增3 25 而全国人口年均递增1 23 二是老龄化速度快于世界老龄化速度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18年左右的时间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老龄化速度惊人 法国完成这一过程用了115年 瑞士85年 美国60年 最短的日本也25年 39 3 呈现 未富先老 特点发达国家是 先富后老 我国是 未富先老 40 二 基金制基金制的含义基金制 FundingScheme 又称基金积累制 完全积累制 是指在任何时点上累积的社会保险费综合连同其投资收益 能够以现值清偿未来的社会保险金给付 完全积累制是为克服现收现付制的弊病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筹资模式 41 在这个模式中 缴费率和目标给付水平不与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关系 只与个人的工作年限和退休后的生命余岁相关 因此 它能够渡过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退休高峰 同时也可以预防由于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保险的高额负担 42 建立个人账户个人对自己负责 激励机制较强渡过人口老龄化高峰时不会发生支付危机可以积累起大笔资金用于投资 43 该模式又可以根据个人帐户管理是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的不同分为两类 前者由新加坡于1955年首创 其个人帐户完全由政府管理 称中央公积金制度 后者则由智利政府于1980年首创 称为智利模式 44 完全型基金积累制的特点以收定支激励缴费强制储蓄坚持效率优先原则 45 基金制的优点运行机制简便 容易被理解 被接受 预筹养老金 抵御老龄化 缴费与待遇相关联 形成激励机制 增加社会储蓄 促进经济发展 基金制的缺点基金贬值风险较大基金营运风险存在互济性较弱 46 筹集模式及利弊分析 47 部分基金制这种模式根据两方面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社会保险费率 即当其筹集的社会保险基金一部分用于支付当期的社会保险金 另一部分留给以后若干期的社会保险金支出 是一种中期平衡 48 介于现收现付制与完全积累制之间的一种模式在现收现付制的基础上 建立个人账户 实行基金的部分积累我国目前建立的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的养老保险体制就是属于部分积累制统帐结合既体现了社会互济 又突出自我保障 既讲究公平 又注重效率 既体现政府的责任 又强调用人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49 部分积累制的特点 既能够保留现收现付制养老金的代际转移 收入再分配功能 又能够实现完全积累制刺激缴费 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既能够减轻现收现付制福利支出的刚性 又能够克服完全积累制个人年金收入的过度不均 并保证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 50 既能够利用完全积累制积累资本 应付老龄化危机的制度优势 又能够化解完全积累制造成的企业缴费负担过重与基金保值增值的压力 51 现收现付短期平衡基金制长期平衡部分积累中期平衡 52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给付方式社会统筹是指 社会保险的资金由政府出面 按照社会统一的标准和原则 依法将分散在各部门 各企业的资金集中起来 统一调剂 统一分配使用 53 其性质为 是一种以信用为保证的契约关系 体现社会互助 其基金属于社会公共基金 为投保人共同所有 养老金待遇一般为待遇确定型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兼有缴税 费 限定型的性质 54 个人账户是在国家强制和信用保证的前提下 进行个人养老备付金强制储蓄的基本养老保险形式 55 其性质为 它是国家强制推行的由劳动者在职期间为未来退休后的储蓄制度 其核心是 自我保障 为每个投保人建立一个账户 将个人缴纳部分与企业划拨部分记人个人名下 不断滚动积累 一般不做社会调剂 基金的收支方式采取 完全积累式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支付一般为待遇不确定型 56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现实意义有利于社会互助和刺激个人储蓄两重机制的形成和互补 兼顾公平与效率 有利于平稳渡过未来人口老龄化社会 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稳定 有利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模式的统一型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型的融合 57 我国养老保险的资金筹集模式与资金来源 1986年前 企业 国家 的养老保险基金来源模式个人不缴费1986年以后个人缴费减轻企业负担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58 企业 社会统筹基金 个人 个人账户 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59 部分积累制是以上两种模式的结合一部分来自于现收现付式的筹资方式另一部分来自完全积累式的筹资方式 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60 享受养老金的条件年龄缴税 费 年限 61 实行双层次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月额 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积累总额 120基础养老金 按退休时当地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