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一、 题 目: 柴油机微粒排放净化技术与发展趋势 二、 本环节自: 2011年 4 月19日起至 2011年 5月 1 日 三、 进行地点: 郑州交通职业学院 四、 内容要求: 柴油机微粒排放净化技术及未来发展方向 指导老师: 薛 川 职称: 批准日期: 年 月 日高 等 教 育 自 学 考 试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汽车检测与维修(独立本科段)市地: 郑 州 准考证号:010410101549姓 名: 姜光辉 指导教师: 薛 川 河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柴油机微粒排放净化技术与发展趋势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的保护,而柴油机的废气排放物对大气的污染物大。柴油机排放的废气中包含有气态、液态及固态的污染物,其中最主要的是CO、HC、N Ox以及固体微粒(PM)。所谓微粒是:极细小的颗粒,包括肉眼看不到的分子、原子、离子等以及它们的组合。柴油机的CO和HC排放量较少,主要排放的污染物是N Ox和PM。所以关于柴油机微粒的净化技术至关重要。柴油机微粒捕集器(DPF)是最有效的柴油机排放控制装置,可去除全部基础碳烟微粒(超过99%的微粒)与大部分有机碳。已成为大部分柴油机用户清洁的首选。关键词: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发展趋势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re is growing concern abou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diesel engine exhaust gas emissions of atmospheric pollutants. Exhaust gas of diesel engine emissions of pollutants contained in gaseous, liquid and solid stat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 CO, HC, n Ox and solid particles (PM). The so-called particle is: tiny particles, including is not visible to the naked eye of molecules, atoms, ions and their combinations. Less CO and HC emissions from diesel engines, emissions of pollutants are mainly n Ox and PM. On purification of diesel exhaust particulate technology is critical.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 (DPF) is the most efficient diesel engine emission control devices, soot particles to remove all the base (more than 99% of particles) and most of the organic carbon. Has become the first choice for most of the users of diesel engine clean.KEY WORDS: Diesel engine particle, catch the collecting device, development trend development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柴油机微粒31.1柴油机微粒排放机内净化技术31.2涡轮增压技术31.3对微粒排放的影响41.4采用新的燃烧方式42.柴油机微粒排放机外净化技术42.1捕集器42.2捕集器的再生系统52.3机外净化技术的发展趋势5第二章 柴油机微粒排放净化技术的研究意义7第三章 柴油机微粒排放净化技术的发展趋势81.1加装氧化催化转化器81.2采用微粒捕集器81.3静电式微粒收集器91.4电压捕集技术91.5脉冲电晕等离子体化学处理技术101.6静电旋风技术10结 论11参考文献12致 谢13前 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在短短几十年之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污染的加剧,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并纷纷制定了严格的柴油机/车排放法规。柴油机具有高燃油经济性、可靠性和低维护成本等特点,然而其尾气排放特别是微粒排放对环境的污染严重的制约了柴油机的发展。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就是关于柴油机微粒排放净化技术及其未来的发展。柴油机排放的废气中包含有气态、液态及固态的污染物。气态污染物中含有CO2、CO、H2、N Ox、SO2、HC、氧化物,有机氮化物及含硫混合物等;液态污染物中含有H2SO4、HC、氧化物等;固态污染物有碳、金属、无机氧化物、硫酸盐,以及多环芳烃(PAH)和醛等碳氢化合物。上述污染物中,最主要的是CO、HC、N Ox以及固体微粒(PM)。CO是柴油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无色无味气体;HC也是柴油不完全燃烧和气缸壁淬冷的产物;N Ox是NO2与NO的总称,它们都是在燃烧时空气过量、温度过高而生成的氮气燃烧产物,NO在空气中即被氧化成NO2,NO2呈红褐色并有强烈气味;PM是所排气体中可见污染物,它是由柴油燃烧中裂解的碳(干烟灰)、未燃碳氢化合物、机油与柴油在燃烧时生成的硫酸盐等组成的微粒,也就是我们常见的由排气管冒出的黑烟。相对汽油机而言,柴油机的CO和HC排放量较少,主要排放的污染物是N Ox和PM。CO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后,会同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液中的氧交换机制,使人缺氧而损害中枢神经,引起头痛、呕吐、昏迷和痴呆等后果,严重时会造成CO中毒1。HC中含有许多致癌物质,长期接触会诱发肺癌、胃癌和皮肤癌。NO2刺激人眼黏膜,引起结膜炎、角膜炎,吸入肺脏还会引起肺炎和肺水肿。HC和N Ox在阳光强烈时的紫外线照射下,会产生光化学烟雾,使人呼吸困难、植物枯黄落叶、加速橡胶制品与建筑物的老化。PM被吸入人体后会引起气喘、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等慢性病;在碳烟微粒上吸附的PAH等有机物,更是极有害的致癌物。因此为了控制废气污染,许多国家都制订了相应的环保法规和排放污染物防治的技术政策,以及控制排放污染物限制的技术监督标准。欧盟柴油机稳态试验(试验程序ESC)时的排放标准如附表所示。我国已于2000年实施了“压燃式发动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GB17691-1999)”、“压燃式发动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可见污染物限制及测试方法(GB3847-1999)”等排放标准。这些强制性的国家标准等效采用了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ECE)有关汽车排放控制的全部技术内容,这意味着我国对新车的排放要求已达到欧洲90年代初期水平,比旧有的国家标准更加严格了。在执行新标准中,主要问题是可见污染物排放的测试根据GB3897-1999要求采用取样式不透光度仪,测定连续通过气样管的一部分排气的不透光度,测量单位为m-1(光吸收系数)。这种全负荷烟度排放值的测量仪器,是一种部分流不透光的烟度计(如AVL415型、AVL438型及AVL439型),目前还是依赖于进口;因此,国内仍在沿用旧标准“汽车油机全负荷烟度(GB14761.1993)”、“汽车柴油机全负荷烟度测量法(HB3847-1993)”、“柴油车自如加速排放标准(GB14761.6-1993)”及“柴油车自如加速烟度的测量滤纸烟度法(GB/T3846-1993)”,利用滤纸测定烟度R b,单位为FSN(滤纸烟度指数) 2。由此可见柴油机排放的废气对于地球的危害之大,对于废气排放的治理更是势在必行。 柴油机微粒PM是一种固体和流体的复杂聚合体,它最初是由气缸内燃烧生成的碳微粒,进一步组成大量烧结物的同时结合了几种其他物质,其中包含有机物和无机物,成为柴油废气的组成部分。总的来说,PM由3 种基本物质组成:固体物质(DS),可溶性有机组分(SOF),硫酸盐物质(SO4)。与一般颗粒物不同的是,PM上还吸附了一些重金属元素和多种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的物质,如多环芳烃(PAHs) 。PAHs 是含有两个以上的苯环的碳氢化合物,大多数是已知的致癌物。在柴油机废气中,PAHs 被分解成气体和颗粒,其中大多数有害混合物夹带于PM有机物之中。柴油机的微粒(Particulate Matter,缩写PM)排放量一般要比汽油机大几十倍。.1柴油机微粒排放机内净化技术柴油机油气混合不均匀,燃料不能完全燃烧,导致分解为以碳为主的颗粒。同时,与汽油机相比,柴油机的过量空气系数很高,且燃烧中产生局部高温,导致氮氧化物(NOx)大量生成,但一氧化碳(CO)和碳氢化合物(HC)的排放比汽油机低得多,燃油经济性也非常好。由此可以看出,优化柴油机的排放性能,主要解决如何降低氮氧化物(NOx)和微粒。柴油机在缓燃期中燃烧温度达到最大,直接影响到氮氧化物(NOx)的生成量。同时缓燃期中,若发动机还在喷油,且喷到高温废气区,或者混合气过浓,都会导致因缺氧而生成微粒。因此,从机内净化的角度,可以通过调节最高温度与燃油浓度的关系,降低氮氧化物(NOx)的生成。可采用多气门技术、增压中冷技术、控制喷油速率和废气再循环。通过调节喷油或组织气流,使燃料迅速而完全地燃烧,降低微粒的生成。可采用废气涡轮增压技术、提高喷射压力、改进燃烧室结构、减少机油消耗、使用低硫燃油、控制喷油过程和调节燃油量5。.1涡轮增压技术根据增压的方式不同,发动机的增压可分为:机械增压、气波增压、废气涡轮增压、复合增压。其中废气涡轮增压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具有一定能量的废气进入涡轮并膨胀作功,废气涡轮的全部功率用于驱动与涡轮机同轴旋转的压气机,在压气机中将新鲜空气压缩后再送入气缸。.2对微粒排放的影响影响微粒生成的原因较复杂,主要受过量空气系数、燃油雾化质量、喷油速率、燃烧过程和燃油品质影响。通常有利于降低NOx的措施都不利于微粒的排放。增压后,进气密度增加,充量增大,配合中冷技术、高压燃油喷射、电控共轨喷射、多气门技术等,可更有效地控制微粒的排放。.3采用新的燃烧方式传统的柴油机燃烧分为预混合燃烧和扩散燃烧两个部分。主要燃烧是处的扩散燃烧,火焰温度高,极易产生NOx,采用稀薄的均匀混合气可解决这一问题。美国西南研究院提出的均匀充量压缩燃烧系统(HCCI)和日本ACE研究所的预混稀薄燃燃烧过程(PREDIC)等均是采用这种思路。采用预混稀薄燃燃烧方式减少或消除了扩散燃烧,稀混合气可降低燃烧温度,可大幅度降低NOx,比一般柴油机降低98%;由于气缸内混合气均匀,无局部过浓混合气,可使PM排放比一般柴油机降低27%,预混稀薄燃烧方式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2柴油机微粒排放机外净化技术柴油机由于其燃油经济性好、成本低和维修容易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客车上,随着各国政府环保的意识的不断加强,对汽车的排放污染物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柴油机机外净化作为一种重要污染物控制措施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前微粒的净化装置由微粒捕集器和氧化再生系统组成。.1捕集器捕集器常用的材料和构造有整体式陶瓷,金属丝网,编织纤维圈等,其工作原理主要有三种:(1)撞击作用。当气流遇到过滤材料改变方向时,较大的颗粒离开气流撞击到过滤材料上而被捕捉。(2)拦截作用。当微粒随气流与过滤材料接触时,被拦截在过滤材料上。(3)扩散作用。排气流中较小的微粒,由于布朗运动会偏离气流运动方向。当他们与过滤材料接触时,就会被吸附在过滤材料上,排气系统安装搜集器后将使发动机的排气背压提高,功率下降。搜集材料沉积的颗粒越多,排气背压越高,因此必须定期清除过滤材料上的颗粒。用DOC或DPF对现有的车辆进行改装从成本有效性看,非常不错,可以认为是柴油机车辆清洁化的首选措施。为说明成本有效,假设一辆7L排量的1985型柴油机大客车的排放量约uwei1g/kmPM,每年行驶50000km。在该大客车上安装一个DOC会花费700美元,但将去除50或更多的PM。这样,每年去除每吨PM的成本低于28美元。如果该柴油机由一台价格约为150000美元的新的天然气发动机来取代,而且97的PM被去除掉,则每年去除每吨PM的成本为306美元。用另一个角度看,同样的成本,用DOC改装可去除超过11倍的PM.在另一个例子中对于排放量为0.5g/kmPM的1995型柴油机大客车来说,增加90效率柴油机微粒捕集器会花费5000美元,但天然气发动机的价格是150000美元。DPF去除PM的成本是222美元/t,而天然气发动机的去除PM的成本是PM的效果。天然气发动机与柴油机大客车都将变得很清洁,而对于某些有害物来说,柴油机大客车会更加清洁6。.2捕集器的再生系统清除沉淀在过滤材料上微粒的过程称为捕集器的再生。在发动机正常工作的转速和负荷下,发动机的排气温度一般为200500,而微粒的燃点一般为500600,依靠发动机的排气很难使捕集器再生。要使捕集器再生必须降低微粒的燃点或提高排气温度。通过在燃油、排气中加入添加剂或在过滤材料表面涂催化层可以降低微粒的燃点。通过提高排气温度使捕集器再生的方法主要有电加热补燃和燃烧器加热补烧器加热补燃。.3机外净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于柴油机排气机外净化, 不但要有效控制碳烟微粒的排放, 而且要有效控制NOx 的排放。目前上海交通大学成功探索出一条新的柴油机尾气后处理技术路线, 即利用柴油机排放尾气中碳烟微粒本身的还原能力来还原尾气排放中NOx。研究小组采用程序温度反应技术, 以壁流式蜂窝陶瓷微粒过滤器(DPF)作为催化载体, 制得负载有钙钛矿型和尖晶石型等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在此催化剂的作用下, 碳烟微粒的燃烧温度下降 150 250 C, 在柴油发动机排气管的通常温度下就能氧化燃烧, 同时氮氧化物(NOx)的还原率可达到20% 70%。这一成果揭示了碳烟微粒和氮氧化物同时催化反应的影响因素和机理, 揭示了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氮氧化物(NOx)和氧气(O2)的共同存在促使了NOx 向NO2的转换, 同时促进了具有高活性的C(或CO)和NO2中间体的产生, 提高了碳烟微粒的催化燃烧和NO的还原活性。该技术集“碳烟微粒的捕集”、“碳烟微粒的氧化燃烧”和“NOx 的催化还原”三功能于一体, 是一种具有深远的发展前景和应用前景的柴油发动机后处理新技术。 柴油机微粒排放净化技术的研究意义柴油机具有高燃油经济性、可靠性和低维护成本等特点,然而其尾气排放特别是微粒排放对环境的污染严重的制约了柴油机的发展。柴油机微粒排放(PM)包括:以碳元素为主的碳烟(占PM组成的50%80%),为氧化或未完全氧化的碳氢化合物、硫酸盐及与硫酸盐结合的水和其它杂质。C.Arcoumains和K.P.Shindler在柴油机混合气燃烧与有害物生成的机理的研究中强调:现有的柴油机燃烧过程几乎不可避免地产生碳烟。在柴油机微粒排放控制中,应遵循先机内净化后机外净化的原则,及多种控制技术共同作用,对于越来越来严格的排放法规,柴油机排放净化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1)由于NO太多是在混合阶段和稀薄火焰区生成,为高温富氧产物,而微粒大多是在扩散燃烧期富油区生成,为高温缺氧产物,某些减少NO生成的措施会增加微粒生成,反之亦然。这一现象称为NO和微粒的折衷,这种折衷是通过机内净化减少微粒排放的措施受到一定的限制。(2)不管微粒的排放量小到什么程度,它对人体依然有害,即没有一个微粒排放浓度可以认为对人体是安全的。因为仅仅依靠改进柴油机结构、优化组织燃烧、改善燃油品质和降低润滑油消耗来减少微粒生成的机内净化措施的效果有限,所以还要设法把燃烧过程中已经形成的微粒在排入大气以前除掉7。 柴油机微粒排放净化技术的发展趋势.1加装氧化催化转化器 柴油机后处理技术包括催化氧化和过滤。柴油机加装氧化催化转换器是一种有效的机外净化排气中的可燃气体和可溶性SOF有机组分的常用措施。采取此措施(以铂Pt、钯Pd贵重金属作为催化剂)能使HC、CO减少50%,颗粒减少50%70%,其中的多环芳烃和硝基多环芳烃也有明显减少。 但是,氧化催化器的缺点是会将排气中的SO2氧化为SO,生成硫酸雾或固态硫酸盐颗粒,额外增加颗粒物质排放量。美国最近针对新型柴油机进行的一项示范研究表明,当使用S的质量分数为36810-6的柴油时,催化氧化可使瞬态工况条件下的PM排放降低23%29%,HC降低52%58%若改用的质量分数为5410-6的柴油,PM可降低13%。所以,柴油机氧化催化器一般适用于含硫量较低的柴油燃料;并要保证催化剂及载体、发动机运行工况、发动机特性、废气的流速和催化转换器的大小以及废气流入转换器的进口温度等正常,使净化效果达到最佳。.2采用微粒捕集器微粒捕集器由微粒过滤器和再生装置组成。微粒捕集器通过其中有极小孔隙的过滤介质(滤芯)捕集柴油机排气中的固态碳粒和吸附可溶性有机成分的碳烟。微粒捕集器的工作主体是滤芯,目前常用的过滤材料有:金属丝网、陶瓷纤维、泡沫陶瓷和壁流式蜂窝陶瓷等。滤芯决定过滤器的过滤效率、工作可靠性、使用寿命以及再生技术的使用和再生效果。滤芯应满足较高的性能指标:具有较高的过滤效率,具有大的过滤面积耐热冲击性好,具有较强的机械性能指标,热稳定性好,能承受较高的热负荷具有较小的热膨胀系数通过性好,流通阻力小在外形尺寸相同的情况下,背压小,背压增长率低,适应再生能力强质量轻。目前,最常使用的过滤材料为堇青石(其主要成分为AgoAlsoSilo)和碳化硅晶体Sic8。微粒捕集器对碳的过滤效率较高,可达到60%。在过滤过程中,会导致柴油机排气背压升高,当排气背压达到1620kPa时,柴油机性能开始恶化,因此必须定期地除去颗粒,使过滤器恢复到原来的工作状态,即过滤器再生。微粒捕集器的再生方式可分为“被动”再生和“主动”再生:“被动”方式即为催化再生,是在过滤器载体上浸渍催化剂或在燃油中加入添加剂来降低颗粒的氧化反应的活化能,降低碳粒的起燃温度来实现颗粒过滤器的再生;“主动”再生方式又称为“热再生”,即外加能量(热能)的再生方式,利用外部热源使积存在过滤体内的微粒升温、自燃,以减少过滤器内的微粒。根据外加能量的形式可分为:全负荷再生、喷油助燃再生、电加热再生、电自加热再生和微波再生等。随后又开发出crt(连续再生捕集器)系统、节流再生、逆向喷气再生、振动再生等几种非加热再生方式。就目前而言,在再生过滤器的研究中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有:降低再生温度,进一步降低再生所需要的能量。在柴油机的排气温度下使其能有效地再生,达到减少能量损耗和简化机构的目的:对于使用气压制动的车辆,逆向喷气再生技术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但其结构和能量的来源以及可靠性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连续再生将是以后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但就中国而言,由于受柴油中的硫含量太高的影响(要求为5010),国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受化工技术的影响不能使用。在各种柴油机微粒捕捉器再生技术中,除连续再生外,都要对再生时机进行判断,即进行再生控制,再生控制系统是微粒捕捉器不可缺少的部分。现代自动捕集器系统已经具备在线诊断系统形式的电子监测,并同时控制再生过程,除了简单地监测背压,还用复杂的运算来确定烟尘装载量。最新开发的烟尘传感器(如测电导率)可连续监控排气的清洁度,保证了捕集器在正确的时机进行再生。. 3静电式微粒收集器柴油机排气微粒中有70%80%呈带电状态,每个带电微粒约带15个基本正电荷或负电荷,整体呈电中性。目前利用附加强电场对呈带电特性的碳烟微粒进行静电吸附,并取得了一定的试验成果。但目前的问题是设备体积过大,成本太高,在车辆上使用最困难的是高压电的供给及收集中防止二次分散及反电晕等问题。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也是极有前景的9。.4电压捕集技术在柴油机排气管的上下游分别装金属网,网间加约50直流电压。一般上游的金属网网格较大,加负电压;下游的金属网网格较密,加正电压。当微粒经过上游金属网时带上负电,经过下游带正电的金属网时被吸附,从而达到微粒净化的目的,这种方法装置简单且过滤效率高。.5脉冲电晕等离子体化学处理技术此种技术利用520的高能电子轰击反应器中的气体分子NOx,SO,O,HO等。经过激活、分解、电离等过程产生很强的自由基COH,HO,原子氧(O)和臭氧等,强氧化物迅速氧化掉碳粒、NOx和SO在水的作用下生成硝酸和硫酸,加入适当的添加剂(NH等)则生成相应的铵盐,可通过滤清器和静电除尘收集产物,从而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但由于本过程产生了新的盐类和其它化学成份,有可能形成二次污染,目前尚处于理论研究和实验室内的应用。.6静电旋风技术研究人员对静电旋风技术捕集去除柴油机PM的效果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借助高压脉冲静电作用不仅能较好地捕集柴油机排气PM,而且尾气中的HC和NOx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静电旋风捕集器具有排气阻力小、清灰简单等优势。离实用还有一定距离,但是前景非常可观10。结 语本课题主要讨论和分析柴油机的微粒排放净化技术与发展趋势。先由柴油机微粒的组成入手进一步讨论柴油机的机内和机外净化技术以及柴油机微粒的净化技术发展的净化装置。此项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面对日渐严重的环境污染,得球这个我们共同生存的大家园已不堪重负,对于污染的治理已迫在眉睫,虽然我们不能断然拒绝这种污染,但是我们可以把它降到最低。而柴油机微粒排放净化技术的发展也是必然。虽然我收集了不少此方面的相关的书籍,但是还是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如:柴油机微粒的形成机理方面的知识以及柴油机微粒排放净化技术目前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情况11。参考文献1 杜愎刚,许力 车用柴油机排放控制现状与技术进展J 内燃机工程 2004年03期 2 http://historynews/06_07/200712/t20071229_28736.html3 http://vo/1364/page135064.html 4 http://2005/05/081701212684.shtml 5 http://b31240/d60269424.htm6 杨挺洁; 车用柴油机的合理使用技巧 J;汽车维修; 2003年07期; 50-517柴油机微粒排放净化技术贺宇 张润春8城市车辆2006年02期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再生技术研究9 http://ebook/2007/B10042188/7.html致 谢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曾教导过我的老师和关心过我的同学,他们在我成长过程中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本文能够成功的完成,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薛川的关怀和教导。感谢我的父母,是你们含辛茹苦的把我养大,才有了我的今天,我不会辜负你们对我的期望,我将用我的行动来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祝你们身体健康。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薛川老师,正是在他的精心指导和耐心修改下,我的论文才得以完稿。薛老师治学严谨,一丝不苟的学术作风和厚德载物的生活态度一直是我学习和工作中的榜样。感谢所有的任课老师,你们教给我的知识能让我在今后的人生大道更加坦途,让我走得更加自信。感谢所有的朋友,和你们一起走过的四年是我一生难忘的三年。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仍将一路同行。老师都是高尚无私的,他们用自己的汗水、智慧教育我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讲台上耕耘,在教室里种植,收获着一个又一个成功的果实。你们是我的前辈、榜样,我以你们是我的老师深感荣幸。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对你们深深的敬意!在此我谨以个人对老师的教诲深表感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老师意见书考生姓名姜光辉准考证号010410101549主考院校河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柴油机微粒排放净化技术与发展趋势年 月 日指导老师职称工作单位毕业设计(论文)评阅老师意见书考生姓名姜光辉准考证号010410101549主考院校河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柴油机微粒排放净化技术及发展趋势年 月 日评阅老师职称工作单位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成绩评定书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 组主考院校:河南科技大学设计(论文)题目: 柴油机微粒排放净化技术与发展趋势成绩总评:学生姓名:姜光辉 准考证号:010410101549指导老师:薛 川 职 称:评 阅 人: 职 称:答辩委员会主任: (签字)毕业设计领导小组: (签字)年 月 日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评语答辩委员会成员签字姓名职称工作单位签字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充电桩电量销售合同范本
- 合同宣传费补充协议范本
- 中石化车辆运输合同范本
- 借用公章怎样写合同协议
- 合同转让转让协议书范本
- 停薪留职协议与劳动合同
- 4人餐饮合作协议书合同
- 产品加工第三方合同范本
- 个体户合伙协议合同范本
- 全年度宣传制作合同范本
- 肿瘤二代测序基因检测技术应用与进展
- 上海同济医院管理制度
- 2025年高考北京卷语文真题作文记叙文深度点评与分析
- 地中海贫血护理业务查房
- 华科版七年级信息技术《身边信息-用心感知》
- 职业技术学院运动健康指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T/CIE 165-2023企业级固态硬盘测试规范第1部分:功能测试
- 《文献检索与综述实训教程》课件第一章
- 跨国企业ESG审计实践-全面剖析
- 电压的测量课件
- 新能源汽车技术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