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块式机械手设计与仿真.doc_第1页
楔块式机械手设计与仿真.doc_第2页
楔块式机械手设计与仿真.doc_第3页
楔块式机械手设计与仿真.doc_第4页
楔块式机械手设计与仿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数字化仿真与设计技能训练是在学习相关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程后,进行的一次综合性设计技能训练。通过综合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过的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平台课和专业方向课的有关理论知识,以及实习、实验等实践技能,达到巩固、加深和拓展所学知识的目的。机械手,即与物件接触的部件。由于与物件接触的形式不同,可分为夹持式和吸附式手在本课题中我们采用夹持式手部结构。夹持式手部由手指和传力机构所构成。手指是与物件直接接触的构件,常用的手指运动形式有回转型和平移型。回转型手指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故应用较广泛。平移型应用较少,其原因是结构比较复杂,但平移型手指夹持圆形零件时,工件直径变化不影响其轴心的位置,因此适宜夹持直径变化范围大的工件。手指结构取决于被抓取物件的表面形状、被抓部位和物件的重量及尺寸。而传力机构则通过手指产生夹紧力来完成夹放物件的任务。 本次数字化仿真与设计技能训练的工作内容包括:原理分析与设计计算、参数化设计与仿真、快速成型与分析、工程图样设计和编制技术文件五部分。关键词:机械手;数字化;设计;仿真- 29 - / 32目录一、技能训练的目的- 1 -二、主要技术参数与要求- 1 -三、原理分析与设计计算- 2 -1、工作原理分析- 2 -2、设计计算- 2 -2.1设计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2 -2.2计算时的“三确定”- 3 -2.3驱动力的计算- 4 -3、零件的选择及尺寸确定- 6 -3.1手臂杠杆的选择及尺寸确定- 6 -3.2外壳的选择及尺寸确定- 7 -3.3拉杆的选择及尺寸确定- 7 -3.4支撑块的选择及尺寸确定- 8 -3.5圆柱销的选择及尺寸确定- 8 -3.6挡圈的选择及尺寸确定- 9 -3.7垫圈的选择及尺寸确定- 9 -3.8螺钉的选择及尺寸确定- 10 -3.9夹紧部件的选择及尺寸确定- 11 -四、参数化建模与仿真- 12 -1、零件建模- 12 -1.1手臂杠杆的建模- 12 -1.2外壳的建模- 13 -1.3拉杆的建模- 14 -1.4支撑块的建模- 15 -1.5圆柱销的建模- 16 -1.6弹性挡圈的建模- 16 -1.7垫圈的建模- 17 -1.8螺钉的建模- 18 -1.9圆弧夹块的建模- 18 -2、虚拟装配- 19 -2.1为全部建模完成的零件进行装配- 19 -2.2爆炸图的制作- 19 -2.3装配序列的制作- 20 -3、运动仿真- 21 -3.1连杆和运动副的创建- 21 -3.2仿真动画输出- 22 -五、 快速成型与分析- 22 -1、快速成型简介- 22 -2、快速成型的特点- 23 -3、快速成型的过程- 23 -六、工程图图样设计- 23 -1、装配图设计- 23 -1.1装配图的转换- 23 -1.2装配图的标注- 24 -2、零件图的设计- 24 -2.1零件图的转换- 24 -2.2零件图的标注- 25 -七、 技术经济评价- 26 -结束语- 27 -参考文献- 28 -一、技能训练的目的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技能训练是在学习相关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程后,进行的一次综合性设计技能训练。通过综合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过的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平台课和专业方向课的有关理论知识,以及实习、实验等实践技能,达到巩固、加深和拓展所学知识的目的。通过对机械系统中的典型机构的分析、三维设计、快速成型和工程设计等现代设计技术的训练,使学生们加深对机械产品的现代设计方法、设计过程和设计技巧的理解;通过对典型机构的三维设计、仿真设计和快速成型的综合性训练,使学生们巩固并加强对三维设计、三维高级应用技术等知识的认知;通过对典型机构的工程设计、设计计算和技术文件的编写,使学生们掌握查阅相关工程设计手册、设计标准和设计资料的方法,巩固并加深对实用设计技术知识的认知。通过对典型机构的设计,使学生们能够获得机电产品现代设计技术的综合性技能训练,提高工程技术设计的能力,加强三维技术设计与仿真的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卓越机械工程技术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二、主要技术参数与要求设计题目:楔块杠杆式机械手数字化设计与仿真。设计参考图样:如图2-1图2-1楔块杠杆式机械手技术参数与要求:手指运动速度25mm/s,手指捏紧力50N。要求水平握持工件,工件为圆柱形物体,直径60mm。三、原理分析与设计计算1、工作原理分析 本设计说明书仅讲述楔块杠杆式机械手。此种机械手的的驱动可以分为多种。无论哪种驱动都是带动楔块运动。驱动装置带动楔块,楔块向下运动,克服弹簧拉力,使杠杆手指装有滚子的一端向外张开,从而使工件夹紧。楔块向上运动,则在弹簧拉力作用下,使手指松开。2、设计计算2.1设计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2.1.1应具有足够的夹紧力 在确定手指的握力时,除考虑工件重量外,还应考虑在传送或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惯性力和振动,以保证工件不致产生松动或脱落。2.1.2手指间应有一定的开闭角 两个手指张开与闭合的两个极限位置所夹的角度称为手指的开闭角。手指的开闭角保证工件能顺利进入或脱开。若夹持不同直径的工件,应按最大直径的工件考虑。2.1.3应保证工件的准确定位 为使手指和被夹持工件保持准确的相对位置,必须根据被抓取工件的形状,选择相应的手指形状。2.1.4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手指除受到被夹持工件的反作用力外,还受到机械手在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惯性力和振动的影响,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防止折断或弯曲变形,但应尽量使结构简单紧凑,自重轻。2.1.5应考虑被抓取对象的要求 应根据抓取工件的形状、抓取部位和抓取数量的不同,来设计和确定手指的形状。2.2计算时的“三确定”2.2.1臂力的确定 目前使用的机械手的臂力范围较大,国内现有的机械手的臂力最小为0.15N,最大为8000N。本机械手的臂力为N臂=65N,安全系数K一般可在1.53,本机械手取安全系数K=2。定位精度为1mm。2.2.2工作范围的确定 机械手的工作范围根据工艺要求和操作运动的轨迹来确定。一个操作运动的轨迹是几个动作的合成,在确定的工作范围时,可将轨迹分解成单个的动作,由单个动作的行程确定机械手的最大行程。本机械手的动作范围确定如下:手臂回转角度 20手臂升降行程 5mm手臂水平运动行程22.6mm2.2.3运动速度的确定 机械手各动作的最大行程确定之后,可根据生产需要的工作拍节分配每个动作的时间,进而确定各动作的运动速度。楔块杠杆式机械手要完成水平握持工件的过程,需完成夹紧工件、手臂升降、回转,平移等一系列的动作,这些动作都应该在工作拍节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具体时间的分配取决于很多因素,根据各种因素反复考虑,对分配的方案进行比较,才能确定。 楔块杠杆式机械手的各运动速度如下: 立柱竖直运动速度 V柱移 = 5.53mm/s 手指夹紧工件的运动速度 V夹 = 25mm/s2.3驱动力的计算图3-1楔块杠杆式手部受力分析 如图3-1所示为楔块式手部结构。在拉杆3作用下销轴2向上的拉力为P,并通过销轴中心O点,两手臂杠杆1的楔块对销轴的反作用力为P1、P2,其力的方向垂直于楔块中心线OO1和OO2并指向O点,P1和P2的延长线交O1O2于A及B,由于O1OA和O2OA均为直角三角形,故AOC=BOC=。根据销轴的力平衡条件,即 Fx=0;P1=P2;Fy=0 P=2P1cos P1=cos销轴对手指的作用力为p1。手指握紧工件时所需的力称为夹紧力,假想握力作用在过手指与工件接触面的对称平面内,并设两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以N表示。由手指的力矩平衡条件,即m01(F)=0得 P1h=Nb 因 h= 所以 P=2b(cos)式中 a手指的回转支点到对称中心线的距离 工件被夹紧时手指的楔块方向与两回转支点连线间的夹角 由上式可知,当驱动力P一定时,角增大则握力N也随之增加,但角过大会导致拉杆的行程过大,以及手指楔块尺寸长度增大,使之结构加大,因此,一般取=3040。这里取角=30。这种手部结构简单,具有动作灵活,手指开闭角大等特点。查工业机械手设计基础中表可知1,综合前面驱动力的计算方法,可求出驱动力的大小。为了考虑工件在传送过程中产生的惯性力、振动以及传力机构效率的影响,其实际的驱动力P实际应按以下公式计算,即: P实际=式中 手部的机械效率,一般取0.850.95 K1安全系数,一般取1.22 K2工作情况系数,主要考虑惯性力的影响,K2可近似按下式估计,K2=1+,其中a为被抓取工件运动时的最大加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 本机械手的工件只做水平和垂直平移,当它的移动速度为25mm/s,工件直径D为60mm,钳口为圆弧型,=20时,拉紧油缸的驱动力P和P实际计算如下:由已知条件,当量夹紧力为 N=50(N)由楔块杠杆式结构的驱动力计算公式 P=得 P=P计算=50(tg20) =13.30N P实际=P计算 取=0.9, K1=1.2,K2=1.01, 则 P实际=17.90N3、零件的选择及尺寸确定3.1手臂杠杆的选择及尺寸确定 根据设计计算中的各个力的大小,可以确定出手臂杠杆所能承受的应力,从而设计出合理的手臂形状并确定其尺寸。找到圆柱销及螺钉的连接位置,进行相应的打孔或其他操作,得出最终的手臂杠杆三维图形如图3-2所示,通过此图及相关数据可进行三维图形建模。图3-2 手臂杠杆 手臂杠杆的相关尺寸为: 前臂长度57.5mm;后臂长度37.2mm;宽度10mm;厚度20mm。3.2外壳的选择及尺寸确定 对于楔块杠杆式的机械手来说,外壳必不可少的零部件之一。外壳可以有效的防止灰尘或其他物质进入机械手内部。外壳的尺寸主要由两个手臂杠杆配合后的横向、纵向距离确定,得出最终的外壳三维图形如图3-3所示,通过此图及相关数据可进行三维图形建模。图3-3 外壳 外壳的相关尺寸为: 长度100mm;宽度93mm;厚度8mm。3.3楔块的选择及尺寸确定 斜块的主要作用是连接动力装置,从而拉动手臂杠杆,使整个机械手进行工作。楔块所受的相应应力主要与杠杆手臂有关,所以通过手臂杠杆的相关数据可以计算出楔块的相应数据。楔块的三维图形如图3-4所示,通过此图及相关数据可进行三维图形建模。3-4 拉杆 楔块的相关尺寸为: 长边45mm;短边20mm;厚度20mm;楔角20;连接处圆孔直径7mm。3.4支撑块的选择及尺寸确定3-5 支撑块 如图3-5所示为支撑块的最终三维图形,通过此图及相关数据可进行三维图形建模。支撑块的选择主要由外壳和楔块确定。支撑块用来支撑机械手的两个外壳,与外壳的连接,从而构成机械手的外部保护装置,并且可以帮助减小、分担手臂杠杆所受的应力。 支撑块的相关尺寸为: 长度100mm;宽度10mm;厚度10mm。3.5圆柱销的选择及尺寸确定 销2一般用以连接、锁定零件活做装配定位用,也可以作为安全装置的零件。我们选择的圆柱销分为两种:第一种为连接滚子的圆柱销,如图3-6所示;第二种为连接手臂与外壳的圆柱销,如图3-7所示,通过此图及相关数据可进行三维图形建模。 图3-6 图3-7 第一种圆柱销在外壳的内,第二种圆柱销在外壳外,所以第一种圆柱销的长度要短于第二种圆柱销。圆柱销的直径由其所连接的空来确定,而阻止圆柱销纵向运动的是弹性挡圈,所以两种圆柱销的两端均需要开槽来卡住挡圈。 两种圆柱销的尺寸分别为: 第一种圆柱销GB 119-322mm;第二种圆柱销GB 119-338mm;开槽尺寸均为0.20.4mm(深宽)。3.6挡圈的选择及尺寸确定 挡圈主要用来在轴上或孔中将零件定位、锁紧或止退。而所选的弹性挡圈卡在轴槽中有有效的的止退作用。弹性挡圈的确定由圆柱销的直径来确定,防止圆柱销纵向移动。弹性挡圈的形状如图3-8所示,通过此图及相关数据可进行三维图形建模。图3-8 弹性挡圈 由于所选弹性挡圈为标准件,所以弹性挡圈的尺寸为:挡圈 d3 GB 894。3.7螺钉的选择及尺寸确定螺钉通常分为联接用、紧定用与特殊用三种,而我们选择仅为联接用螺钉。常用的联接用螺钉有圆柱头、半圆头、沉头和半沉头等,我们选择沉头螺钉,沉头螺钉的三维图形如图3-10所示,通过此图及相关数据可进行三维图形建模。图3-10 沉头螺钉沉头螺钉的尺寸主要由其所连接的部件来确定。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选用两个不同尺寸的国标件使用。沉头螺钉的尺寸分别为:螺钉M314 GB 68-66;螺钉 M316 GB 68-66。3.8夹紧部件的选择及尺寸确定 夹紧部件是整个机械手中唯一直接与工件接触的部件,它用来夹紧工件并对工件进行相关的移动和操作,可以算是整个楔块杠杆式机械手中最重要的一个部件。为了更好的使夹紧部件与工件接触,并减小相关应力对工件产生的损坏,所以夹紧部件的加紧面采用圆弧型设计,其三维图形如图3-11所示,通过此图及相关数据可进行三维图形建模。图3-11 圆弧夹块圆弧夹块的相关数据由手臂杠杆后臂的长度和被夹工件的大小来确定。 圆弧夹块的尺寸为:长度70mm;宽度18mm;厚度20mm;圆弧直径60mm。四、参数化建模与仿真1、零件建模1.1手臂杠杆的建模打开ProE选择【文件】-【建模】命令进入建模界面,如图4-1所示。 图4-1 进入建模环境 单击【拉伸】进行手臂杠杆的基本草绘,输入相关尺寸后,完成手臂杠杆的草绘图形,如图4-2所示。图4-2 手臂杠杆的草绘完成草绘后,点击【拉伸】功能按钮,选择草绘完成的手臂杠杆平面图形,对其进行拉伸。在拉伸长度中输入20mm,点击确定,完成手臂杠杆的基本建模。紧接着要对手臂杠杆的前臂进行修剪操作。点击【草绘】按钮,选择前臂为草绘平面,进入草绘。绘制一个尺寸符合标准的图形来对前臂进行修剪,图形不易过大,以能覆盖需要修剪的前臂为最佳,绘制后点击完成草绘按钮。图4-3 对前臂进行修剪在后臂17mm和43mm位置处利用【打孔】命令打两个通孔,并建立两个基准平面使用【螺纹】命令创建后臂与圆弧夹块连接的螺纹,完成后单击保存,完成手臂杠杆的建模。1.2外壳的建模新建文件,进入建模界面后,单击草绘进行外壳的基本草绘,如图4-4所示。 图4-4 外壳的草绘 点击【拉伸】功能按钮对外壳进行拉伸操作,在拉伸长度中输入8mm,完成拉伸。使用【打孔】命令在外壳中心开一个直径100mm,深3mm的圆槽,此圆槽用来给连接两手臂杠杆的圆柱销足够的运动范围,如图4-5所示。在外壳的顶部,使用【打孔】和【阵列】命令给外壳建立四个对称的直径为6mm的通孔,并使用【倒直角】命令在空外倒偏置2.6mm,角度为45的倒角,如图4-6所示。最后使用【螺纹】命令为通孔添加螺纹。此螺纹孔用来使外壳与支撑块连接,如图4-7所示。点击【保存】完成外壳建模。 图4-6打孔 倒角 1.3楔块的建模新建文件,进入建模界面。单击【草绘】按钮在草绘界面中画一个直径为25mm的圆形,完成草绘。点击【拉伸】功能按钮,选择刚刚完成的草绘图形,输入150mm后单击确定,完成拉伸。在拉伸完成的后端分别建立距圆柱中心为5mm的对称基准面,并分别在基准面中绘制修剪图形,对圆柱后端利用【拉伸】功能的求差命令进行修剪,具体操作参见第四章,1.1中前臂的修剪方法。修剪完成后,利用【打孔】命令在修剪面打一个直径为16mm的圆孔,此圆孔用来插入圆柱销,并定位两手臂杠杆。建模完成后如图4-8所示,点击保存按钮。图4-8 拉杆建模完成图1.4支撑块的建模新建文件,进入建模界面。单击草绘绘制长为240mm,宽为40mm的长方形。点击【拉伸】功能按钮后,选择草绘长方形,输入30mm后完成拉伸,支撑块基本长方体完成。点击【打孔】功能按钮,在基本长方体中心处打一个直径为25mm的通孔,此通孔用来使拉杆进行纵向滑动。在支撑块两侧中心建立基准面,利用【打孔】和【阵列】命令在支撑块两侧打8个深度为15mm的孔,用来与外壳连接。完成后模型如图4-9所示,单击保存后退出。图4-9 支撑块建模完成图1.5圆柱销的建模新建文件,进入建模界面。单击【草绘】绘制直径为16mm的圆。完成后利用【拉伸】命令将其拉伸成为长为22mm的圆柱。点击【倒斜角】功能按钮,输入偏置为1.5mm,角度为45为圆柱两端进行倒角操作。用开槽命令为圆柱两端创建卡槽,点击【卡槽】功能按钮,输入深度为1mm,宽度为1.1mm,点击距两端均为3mm的位置放置卡槽,并完成创建,单击保存,如图4-10所示。另外一圆柱销拉伸长度为28mm,其他数据不变,创建方法相同,完成后如图4-11所示。 图4-10 第一种圆柱销建模完成图 图4-11 第二种圆柱销建模完成图1.6弹性挡圈的建模新建文件,并进入建模界面。点击【草绘】绘制弹性垫圈的基本图形,如图4-12所示。图4-12 弹性垫圈的基本图形完成草绘后点击【拉伸】功能按钮,输入0.4mm,单击确定,完成弹性垫圈的建模,点击保存。1.7螺钉的建模螺钉共有2种,以其中螺钉M314 GB 68-66为例进行建模。新建文件,并进入建模界面。用草绘和拉伸完成螺钉的基本建模。点击【倒斜角】功能按钮为螺钉头进行倒斜角,如图4-15所示。 图4-15 为螺钉头倒斜角 图4-16为螺钉添加螺纹利用拉伸求差法对螺钉头倒斜角后的大圆面进行修剪,从而得出深度为2.5mm,宽度为3mm的拧口。以倒斜角后所剩小圆面为基准面草绘一个直径为10mm的圆。使用【拉伸】功能按钮对新画圆拉伸,拉伸长度为53.2mm。点击【倒斜角】功能按钮对新拉伸圆柱末端倒角,输入偏置1mm,角度45。最后点击【螺纹】功能按钮为螺钉添加长度为16mm的螺纹,如图4-16所示。完成建模后,单击保存。1.9圆弧夹块的建模新建文件,并进入建模界面。点击【草绘】按钮,绘制圆弧夹块基本草图,如图4-17所示。 图4-17 圆弧夹块的基本图形 图4-18 为圆弧夹块底部打孔点击【拉伸】功能按钮,输入30mm完成对基本图形的拉伸。在圆弧夹块底部17mm位置和43mm位置处进行打孔,如图4-18所示。之后使用螺纹按钮对两孔添加螺纹并完成建模,点击保存。2、虚拟装配2.1为全部建模完成的零件进行装配点击【新建】-【组件】,进入装配界面,以下方外壳为接地固定零件进行装配。装配时,各个零件必须添加相应约束,合理的约束是运动仿真的必要前提。装配的必要约束如图4-19所示。 图4-19 装配的必要约束 图4-20 装配完成图装配的必要约束共有8种,分别为:配对、对齐、角度、平行、垂直、中心对齐、距离和相切。例如:面与面的匹配需要用到匹配和对其;销与孔的匹配需要用到中心对齐和距离等。装配的顺序没有固定要求,但尽量依照从内到外,从繁到简的的顺序。本说明书所设计的机械手装配完成并渲染后得到的装配图如图4-20所示。2.2爆炸图的制作完成装配图后,点击菜单栏中的【视图】按钮,选择【分解】,点击【编辑位置】按钮新建爆炸视图,如图4-21所示。图4-21 创建爆炸视图完成爆炸视图的创建后,如图4-22所示,依次选择【视图】-【分解】-【编辑视图】,可对爆炸视图进行编辑和修改。 图4-23显示爆炸视图在【编辑爆炸视图】中,可通过选择零件和移动零件对爆炸视图进行爆炸,具体爆炸位置可以用【点构造】功能按钮进行编辑。完成对爆炸图的编辑以后,可以通过【显示爆炸视图】和【隐藏爆炸视图】按钮对爆炸图进行显示和隐藏,如图4-23所示。3、运动仿真 由于运动仿真为播放动画,故没有插图解说,只做简单操作介绍。具体的仿真内容为通过添加运动副和经过输出后形成的可动的三维模型,详细内容请参见说明书配套光盘。3.1连杆和运动副的创建3.1.1连杆的创建打开装配完成图,依次点击【起始】-【运动仿真】,进入运动仿真界面。点击【连杆】功能按钮:将外壳、支撑块、两个长圆柱销及与其连接的挡圈和垫圈设置为连杆1;将左手臂杠杆、左圆弧夹块和与其相连接的沉头螺钉设置为连杆2;将右手臂杠杆、右圆弧夹块和与其相连接的沉头螺钉设置为连杆3;将拉杆、短圆柱销及与其相连接的挡圈和垫圈设置为连杆4。3.1.2运动副的创建 在运动仿真界面内点击【运动副】功能按钮:点击拉杆,设置为滑动副,选择谐波运动方式,输入数值:幅值60;频率1.3;相位角30。点击短圆柱销和与其接触的两手臂杠杆楔块,设置为滑动副,并添加3D接触。点击两场圆柱销和与其接触的两手臂杠杆,设置为旋转副。3.2仿真动画输出完成连杆和运动副的设置,点击【动画】功能按钮,输入【时间】和【步数】,等待系统自动分析运算后,可以输出仿真动画。选择【谐波】播放方式,点击播放,运动仿真动画自动运行。5、 快速成型与分析1、 快速成型简介快速成型工艺也称光造型或立体光刻,是基于粉末被照射后凝固的原理工作的。这种粉末材料在一定波长和强度的紫外光照射下能迅速发生光聚合反应,分子量急剧增大,材料也就从粉末转变成固态。机器中盛满粉末材料,激光束在偏转镜作用下,能在粉末表面上扫描,扫描的轨迹及光线的有无均有计算机控制,光点打到的地方,粉末就固化。成型开始时,工作平台在一个确定的深度,聚焦后的激光在粉末上按计算机的指令逐点扫描,即逐点固化。当一层扫描完成后,未被照射的地方仍是粉末形态。然后升降台带动平台下降一层高度,已成型的层面上又布满一层粉末,然后进行下一层的扫描,新固化的一层牢固地粘在前一层上,如此重复直到整个零件制造完毕,得到一个三维实体模型。快速成型将原来制造一个模型所需的1年时间减少到1周左右时间,将成型效率提高了足足50多倍。2、快速成型的特点可以制造任意复杂的三维几何实体;高效快速;高度柔性;快速成型技术实现了机械工程学科多年来追求的两大先进目标,即材料的提取过程与制造过程一体化和设计与制造一体化;与反求工程、CAD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等相结合,成为产品快速开发的有力工具。3、 快速成型的过程 产品的三维模型的构建。由于RP系统是由三维CAD模型直接驱动,因此首先要构建所加工工件的三维CAD模型。 激光快速成型。利用计算机分析,用激光将粉末一层一层的灼烧定型,直至整个模型完成成型零件的后处理。从成型系统里取出成型件,将其放入高温烧化的蜡中,直至液蜡完全沁入零件,取出待干。六、工程图图样设计 由于ProE软件中不提供国家制图标准(GB),所以进行设计前,点击主菜单【文件】,依次选择【实用工具】-【用户自定义设置】,进入后对UG文件内图纸、线条、注释等进行国标(GB)设置。设置完成后,重新启动UG软件,设置生效。1、装配图设计1.1装配图的转换打开UG软件,新建文件,并点选【非主模型板块】前面的“”。此时出现对话框,选择装配图模型点击确定进入。点击【起始】-【制图】,进入制图界面,选择图纸尺寸为A2,设置投影面方向为“左”,点击确定进入制图界面。点击【基本视图】按钮,按照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的顺序放置图形。右键点击其中一图形边界,点击【扩展】按钮,利用【曲线】工具中的【艺术线条】勾勒出需要进行剖面的区域,然后邮件单击图外区域取消【扩展】命令。点击【局部剖】功能按钮,利用刚刚所做的艺术线条对视图进行局部剖。1.2装配图的标注点击【自动判断尺寸】功能按钮对二维视图的长度、宽度、直径等基本尺寸进行标注。点击【插入】-【符号】-【表面粗糙度符号】对特殊部位进行表面粗糙度标注。点击【注释构造器】功能按钮,为二维视图添加技术要求等文本。完成二维视图后,将ProE文件导出成为Auto CAD使用的DWG文件,进行出图,成图效果如图6-1所示。图6-1 装配图成图2、零件图的设计2.1零件图的转换打开PreE软件,新建文件,并点选【非主模型板块】前面的“”。此时出现对话框,选择装配图模型点击确定进入。点击【起始】-【制图】,进入制图界面,选择图纸尺寸为A37,设置投影面方向为“左”,点击确定进入制图界面。点击【基本视图】按钮,按照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的顺序放置图形。右键点击其中一图形边界,点击【扩展】按钮,利用【曲线】工具中的【艺术线条】勾勒出需要进行剖面的区域,然后右键单击图外区域取消【扩展】命令。点击【局部剖】功能按钮,利用刚刚所做的艺术线条对视图进行局部剖。2.2零件图的标注点击【自动判断尺寸】功能按钮对二维视图的长度、宽度、直径等基本尺寸进行标注。点击【插入】-【符号】-【表面粗糙度符号】对特殊部位进行表面粗糙度标注。6点击【注释构造器】功能按钮,为二维视图添加技术要求等文本。完成二维视图后,PreE文件导出成为Auto CAD使用的DWG文件,进行出图。成图效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