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自动化与管理专业2002级计划性教学大纲.doc_第1页
楼宇自动化与管理专业2002级计划性教学大纲.doc_第2页
楼宇自动化与管理专业2002级计划性教学大纲.doc_第3页
楼宇自动化与管理专业2002级计划性教学大纲.doc_第4页
楼宇自动化与管理专业2002级计划性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楼宇自动化与管理专业2002级计划性教学大纲目 录第一部分 理论必修课教学大纲电子工程制图教学大纲3C语言教学大纲6电工学教学大纲8电机与电力拖动教学大纲10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13计算机网络与综合布线教学大纲16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19消防及安保系统教学大纲22建筑音像系统工程教学大纲24智能建筑供配电教学大纲26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教学大纲30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教学大纲33建筑电气及设备管理技术教学大纲37电气控制与PLC技术教学大纲40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大纲43制冷空调装置安装维修教学大纲46专业英语教学大纲48电梯原理与维修教学大纲51第二部分 实训课程教学大纲钳工实训大纲53电工实训大纲55电子技术实训大纲59音像系统工程课程设计大纲61网络与综合布线实训大纲64PLC实训大纲65单片机实训教学大纲67消防报警电视监控实训大纲68毕业实习及设计教学大纲70第三部分 专业选修课教学大纲Autocad课程教学大纲75智能建筑概论教学大纲78办公自动化教学大纲80物业管理教学大纲82Protel应用教学大纲85Internet应用教学大纲87科技文献检索教学大纲90现场总线原理教学大纲92机械工程学教学大纲94第一部分 理论必修课教学大纲电子工程制图教学大纲学时数: 60一、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础原理和方法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制图技能,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二、 课时分配建议本大纲规定教学总时数为62学时,其分配建议如下:序号课程内容需用课时1绪论、制图的基础知识及技能62投影基础63基本体的投影及表面交线64组合体85物体的常用表达方法66常用电子元器件外形结构图及紧固件画法67电子产品零件图的绘制68装配图69电气图210大作业411机动412合计60三、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一) 掌握正投影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二) 能够绘制和阅读一般的工程图样。(三) 所绘图样应做到:投影正确、视图选择和配置恰当、图面整洁、美观、尺寸标准完整清晰。(四) 能够正确较熟练地使用常用绘图工具和仪器。(五) 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技术制图的规定,并具有查阅有关标准的初步能力。(六) 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四、 教 学 内 容绪论本课程的地位和研究的对象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一)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 制图的有关规定:图纸幅面及规格、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准2. 几何作图:斜度、锥度、圆弧连接3. 平面图形分析:尺寸分析、线段分析(二) 投影基础1. 投影的基础知识、点、线、面的投影,物体的三视图2. 基本体的投影及表面交线(截交线、相贯线)3. 组合体的视图、尺寸标法、看组合体的方法、画立体图(三) 物体的常用表达方法1. 视图2. 剖视图3. 断面图4. 局部放大图及简化画法5. 第三角投影法简介(四) 工程制图1. 常用电子元器件外形结构图和紧固件的画法2. 电子产品零件图的绘制(1) 内容及要求(2) 表达方法(3) 尺寸标注(4) 技术要求3. 装配图(1) 内容及作用(2) 表达方法(3) 尺寸标注、零件编号及明细栏填写(4) 装配结构(5) 绘制装配图(6) 阅读装配图及拆画零件图4. 电气图(1) 简图基础(2) 电原理图(3) 系统图和框图(4) 接线图(5) 线扎图(6)印刷板图五、 大 纲 说 明(一) 本大纲根据教学计划所确定的培养目标,注意突出高职基础教育的特点,着重制图基本技能的训练,规定了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二) 教案中的课时分配为建议性方案,在保证达到本大纲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教学中可对内容次序和课时分配作适当调整。本课程只能为学生的绘图和阅图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在后续课程、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应继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以达到教学计划对学生制图能力方面的要求C语言教学大纲学时数:60 一、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C语言是近年来国内外得到迅速推广使用的一种现代语言,它的功能丰富、表达能力强,使用灵活方便、应用面广、目标程序效率高、可移植性好,即具有高语言的优点,有具有低级语言的许多特点,因此,特别适合于写系统软件。C语言已不仅为计算机专业工作着所使用,而且开始为广大计算机应用人员所喜爱和使用。学习C语言已成为广大计算机应用人员和初学着的迫切要求。因此,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基础专业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C语言的基本知识,掌握C语言的程序设计方法以及C语言 灵活丰富的函数程序设计与丰富的数据类型。二、课题及课时分配序号课题名称课时分配总课时理论课内实践1C语言介绍442三种基本程序结构设计2612143构造数据类型2212104文件的使用4225机动4合 计603026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课题一、C语言介绍教学要求:了解C语言的发展史以及C语言程序的构成,掌握C的几种标准数据类型。课题二、三种基本结构的程序设计1.基本语句2.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3.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4.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5. 函数及其函数的调用教学要求: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掌握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并能运用这三种基本结构解决实际问题。课题三、用户定义的数据类型1. 数组类型2. 指针类型3. 结构体与共用体教学要求:掌握几种主要的构造数据类型,并会应用构造结构解决实际问题。四、实 践 教 学(一) 项目及课时分配序号内容课时基本要求1熟悉C语言的上机过程2掌握C语言的上机环境,掌握C语言程序的调试过程与方法。2练习顺序结构程序设计2通过调试程序,掌握C的几种语句的使用。3练习选择结构程序设计2通过调试程序,掌握C的分支结构的使用。4练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2通过调试程序,掌握C的循环结构程序的设计。5练习数组数据类型的使用2掌握数值型数组和字符型数组及其字符串函数的使用。6练习函数的程序设计4掌握函数的编写与调用。7练习结构体与共用体的使用4掌握结构体与共用体在程序中的使用。8练习位的运算4掌握位的运算。9练习文件类型的使用4掌握文件的打开、关闭与读写。合 计26(二)主要实验设备、仪器清单计算机五、大 纲 说 明1、本大纲根据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楼宇专业教学计划编写。2、本课程动手能力要求比较强,实验应尽量开出,根据实验设备数量与学生的分组情况可适当增加实验课时。电工学教学大纲学 时 数:60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楼宇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楼宇自动化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专门人才所必须的电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欧姆定律、电压源和电流源、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南定理)掌握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性质及其串、并联计算。掌握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串、并联电路的分析、计算。掌握三相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星形、三角形两种联结方式及计算。了解串、并联电路的谐振特点及性质。了解、电路的瞬态过程及一阶电路的分析。了解磁路及磁路定律、铁磁性物质的磁化、交流铁心线圈。二、课题及课时分配序号课程内容课时课时分配讲课实验1直流电路262242单相交流电路12843三相交流电路121024磁路与铁心线圈665机动4合计604610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课题一 直流电路电路的基本物理量、欧姆定律、电阻串、并联,电压源和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暂态过程。课题二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电阻、电容、电感串、并联电路,电功率计算。课题三 三相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的产生,三相电源,三相负载的星形、三角形电路的分析与计算,三相电功率的计算。课题四 磁路与铁心线圈磁路基本概念(磁路、磁通势、主磁通、漏磁通、磁阻),磁路欧姆定律,铁磁性物质的磁化、交流铁心线圈。四、实 践 教 学实验一 直流电源外特性测试及电阻元件伏安特性测绘直流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电阻串、并联、混联电路的连接。实际电源的电压与电流关系,绘制实验曲线。测电阻伏安特性,绘制实验曲线。实验二 基尔霍夫定律及戴维南定理的验证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及戴维南定理,有源二端网络开路电压和入端电阻的测量方法。实验三 RLC及其串联电路交流电压表、电流表、单相调压器的使用,线圈、电容器的电压与电流关系,理解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及其相量图,观察RLC串联电路谐振状态。实验四 日光灯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功率表、功率因数表的使用,日光灯电路的接线及各元件作用,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实验五 三相交流电路实验三相负载的星形、三角形电路的联结及负载电压、电流的测量,了解中线的作用,观察三相星形负载的故障情况,学习故障分析判断。五、大 纲 说 明1课程结构与内容大纲采用模块式结构。基础模块的内容为各专业的必修内容;应用模块的内容均为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拓宽知识面。2教学建议为加强学生创造思维和工程技术素质的培养,建议采用讲课、自学、习题课、辅导课、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应用模块的内容可由老师指定或学生自选,采用自学、辅导、讨论等形式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采用电化教学、CAI等现代教学手段。评价学生成绩应以学生平时习题成绩、读书笔记、读书报告、考试成绩、讨论发言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建立新的学习评价体系。3本课程教学应注意与数学、物理两门课程的衔接与配合。电机与电力拖动教学大纲学 时 数:68 一、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是三年制高职楼宇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在学习数学、物理学、电工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授课。通过讲课实验完成下列任务: 1.掌握常用的直流电机、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理论(电磁关系、能量转换关系)。 2.掌握直流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及各种运转状态的基本理论。 3.掌握交、直流电动机起动、调速和反转的基本原理,掌握电动机起动、制动和调速电阻的计算方法;具有选择电力拖动方案所必需的知识。 4.了解单相异步电动机、同步电机及几种常用的控制电机的特点、工作原理、运行性能和用途。 5.了解直流电力拖动过渡过程的基本知识。 6.掌握电机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选择、使用和维护与电机实验相关的仪器设备。二、 课题及课时分配序号课 题 名 称总课时课时分配讲课实验习题123456789绪论直流电机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运行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其他电机电力拖动系统中电机的选择机动2121081010844266468842222合 计68568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1电机及拖动基础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2课程的任务、内容及学习方法。教学要求:了解本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课题二、直流电机1.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2.了解直流电机的铭牌数据和主要系列。3.理解直流电机的磁场的形成。4.掌握直流电机的基本公式,熟悉直流电机的工作特性。教学要求:掌握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直流发电机以并励为重点,直流电动机以他励为重点。课题三、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运行1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电力拖动系统的负载及负载转矩特性。2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3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起动和调速。4直流电动机的四象限运行特性。教学要求:掌握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起动、调速、制动的理论和方法。课题四、变压器1、 变压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 单相变压器的空载运行、负载运行。3、 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和相量图及运行特性。4、 了解三相变压器有关知识。教学要求:掌握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等效电路、相量图和运行特性。 课题五、三相异步电动机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 交流电机的定子磁场和感应电动势。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原理。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功率、转矩,工作特性。教学要求: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行原理。课题六、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运行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制动、调速。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过渡过程。教学要求: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起动、制动、调速的理论和方法。课题七、其他电机1单相异步电动机2电磁调速感应电动机。3直流测速发电机。4交流测速发电机。教学要求:熟悉特种电机的工作原理。课题八、电力拖动系统中电动机的选择1电动机的种类、电压、转速和结构型式。2电动机的发热与冷却知识。3电动机选择的步骤,选择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教学要求:掌握电动机的一般选择方法。四、 实 践 教 学序号项目课时基本要求1直流电动机的运行2直流电动机转速、转矩、电流测试2变压器参数的测定2变压器空载试验和短路实验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2定子电流特性,转矩特性,COS 特性。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各种运行状态2测定线绕式异步电动机在电动、反接、再生发电及能耗制动状态下的机械特性。合 计8五、大 纲 说 明1本大纲各章是根据我校高职楼宇自动化专业三年制教学计划的要求制定的。2教学建议: (1)课堂教学应着重物理概念的分析,使学生对课题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加深理解,不作过多的数学推导。(2)变压器要着重分析单相变压器的电磁过程,掌握等效电路和相量图。(3)异步电机重点是三相异步电动机。(4)以直流他励电动机和三相异步电动机为重点,主要内容为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及各种运转状态的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学 时 数:85 一、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电气专业、应电专业、楼宇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工程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高素质劳动者和中高级专门人才必须具有的电子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准备必要的知识,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常用电子器件(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集成运放)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其外特性和主要参数。2掌握常用基本单元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和特点。3熟悉放大器主要性能指标的估算方法。4掌握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5初步具有查阅电子器件手册合理选用或代换器件的能力。6对基本单元电路具有定性分析的能力。7初步具有阅读和应用常见电子电路的能力。二、课题及课时分配序号课程内容课时课时分配讲课实验1半导体二极管442半导体三极管883放大电路基础201644负反馈放大电路与基本运算电路171325线性集成运算电路的应用141246集成模拟乘法器及其应用227信号产生电路668集成直流稳压电源10829机动4合计856912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课题一 半导体二极管1.电子技术发展与应用概况,本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要求和学习方法。2.导体二极管单向导电性、结构、符号、管脚识别、伏安特性、主要参数、温度对特性的影响。3.二极管及其应用简介硅稳压管、交容二极管、光敏二极管、发光二极管。课题二 半导体三极管三极管基本知识包括结构、符号、电流放大作用、特性曲线、管脚识别、主要参数及其受温度的影响。单极、双极型三极管的分析、特性、测试应用。课题三 放大电路基础1.共射放大电路基本电路组成、工作原理、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共射电路图解分析法简介,静态工作点对输出失真的影响。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的原因,静态工作点估算。简化微变等效电路,用公式估算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电压放大倍数。2.共射、共集放大电路共集电路性能特点及其应用,共基电路简介。3.多级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器的组成框图、级间耦合方式、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输出电阻估算,应用举例。4.差分放大电路电路特点,工作原理,差模与共模,失调与调零。课题四 负反馈放大电路与基本运算电路反馈的概念,负反馈放大器的分类,反馈性质和类型的判别。1.反馈放大器组成框图2.反馈放大器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3.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 反馈深度,深度负反馈电路性能的定性分析,电压放大倍数的估算。4.功率放大概念低频功率放大电路的任务,特点和要求;功率放大电路OTL、OCL电路组成特点及工作原理。 课题五 集成运放电路及其应用1.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及内电路组成框图,双运放和四运放及集成运放主要参数。2.集成运放的应用理想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的特性,三种基本电路;电压比较器,信号产生电路;信号运算电路、线性整流电路、有源滤波器。3.集成运放组件使用常识与实例。消振、抗干扰措施、参数测试方法、外接电阻选用、调零、应用实例。课题六 集成模拟乘法器 模拟乘法器的原理、应用、解调、调幅。课题七 信号产生电路正弦波振荡电路、非正弦波振荡电路、锁相频率合成电路。课题八 集成直流稳压电源硅稳压管稳压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元器件选择。1.集成稳压器件及其应用电路三端集成稳压器件的主要参数,典型应用电路。2.开关稳压电源简介四、实 践 教 学实验一 常用电子仪器、晶体管的简单测试电子技术实验的规则,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用万用表判断二极管,三极管的极性和好坏。实验二 放大电路的测试与调整测试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输出电阻,观察各点波形。实验三 多级放大电路实验四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构成比例放大器、加法器、减法器、积分器、微分器,并测试功能。实验五 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应用用集成功率放大器组成典型应用电路,测试各引脚电压,输出功率,效率和动态波形。实验六 集成直流稳压电源的测试用三端集成稳压器组成输出电压可调的直流稳压电源,测试输出电压可调范围和稳压系数。五、大 纲 说 明1.本大纲适用于高等职业学校电类各专业电子技术基础课程。2.本课程为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进行实验应注重过程,要规范操作,严格技能训练,注意培养科学态度和职业道德。3.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积极采用电教、CAI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进行教学方法改革。4.必须安排适当的习题,必要时可安排习题课。习题中应包括一部分综合性练习题,让学生在综合运用中提高自己的能力。5.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电子技术第二课堂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计算机网络与综合布线教学大纲学 时 数:85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计算机网络与综合布线是高职楼宇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在学习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微机原理、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授课,我们选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系列高职教材的计算机网络和综合布线(第一版)作为教材,重点讲解计算机网络的系统构成、网络的设计方法、网络的基本知识,网络的系统设计举例。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系统的基本构成。3.掌握计算机网络和综合布线元件的基本性能。4.掌握网络和综合布线的初步设计。5.了解综合布线的应用范围和基本施工步骤。二、课题及课时分配序号课程内容课时课 时 分 配讲课实习习题1计算机网络的概述 662计算机网络的模型663局域网的构成884无线局域网的构成665网络的互联设备和互联10106综合布线的基本概念447干线子系统和水平子系统的设计888综合布线的线缆和连接件669光缆和光纤传输系统8810综合布线的施工方法和验收101011工程的应用和事例1010机动3合计8582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课题一 计算机网络的概述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性能和特征。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构成。教学要求: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构成。课题二 计算机网络的模型1.ISO/OSI模型的内容。2.了解TCP/IP协议。3.了解BACNET协议,LONTALK协议。教学要求:重点掌握ISO/OSI模型的内容。课程三 局域网1.掌握局域网的基本特征。2.掌握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3.掌握VLAN的概念教学要求:掌握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ATM和FDDI。课题四 无线局域网1.掌握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2.掌握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构成。3.掌握无线局域网的适用范围。教学要求:掌握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构成。课题五 网络的互联设备和网络互联1.掌握网络的互联设备及功能。2.了解网络的互联。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广域网。教学要求:掌握计算机网络互联的概念及功能,了解广域网。课题六 综合布线的基本概念1、 掌握综合布线的基本概念2、 了解综合布线的用途教学要求:掌握综合布线的概念和用途课题七 水平子系统和干线子系统1、 掌握水平子系统和干线子系统的设计2、 掌握水平子系统和干线子系统的应用施工教学要求:掌握水平子系统和干线子系统的设计施工课题八 综合布线的线缆和连接件以及光纤系统1、 了解综合布线的线缆和连接件2、 了解光纤系统教学要求:了解综合布线的线缆和连接件以及光纤系统课题九 综合布线的工程验收及实例1、 了解综合布线的工程验收程序2、 了解综合布线的工程实例教学要求了解综合布线的工程验收及实例四、大 纲 说 明1.本大纲根据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楼宇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制定。2.教学建议:(1)计算机网络和综合布线这门课是在电工学上,进一步了解网络和布线的设计和施工。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本教学大纲贴近实际,加强应用。(2)学习时应注重与常见控制系统相结合,以相关软件为补充,本课程的重点是对网络和布线设计应用。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学 时 数:68 一、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电气专业、楼宇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工程技术基础课。它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高素质劳动者和中高级专门人才必须具有的电子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准备必要的知识,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掌握常用基本单元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和特点。2.初步具有查阅电子器件手册合理选用或代换器件的能力。3.对基本单元电路具有定性分析的能力。4.初步具有阅读和应用常见电子电路的能力。5.掌握TTL和CMOS门电路以及集成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其外特性。6.了解逻辑代数基本定律和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7.熟悉常见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的功能和应用及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8.了解常见脉冲波形产生与变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9.了解A/D,D/A电路以及半导体存储器件及其应用。10.初步具有查阅手册合理选用数字集成电路的能力。12.初步具有分析常用数字电路逻辑功能的能力。13.初步具有设计简单数字系统的能力。二、课题及课时分配序号课程内容课时课时分配讲课实验1绪论222逻辑代数基础443逻辑门电路10644集成触发器10625脉冲信号的产生与整形10626组合逻辑电路10627时序逻辑电路12828数模与模数转换229半导体存储器2210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211机动44合计684812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课题一 绪论1.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数字电路特点及应用,常见脉冲波形及参数。2.二进制数,十六进制数,数制间的转换,编码的概念,常见代码。课题二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逻辑函数的代数及卡诺图化简法。课题三 逻辑门电路1.二极管及三极管的开关特性开关特性,主要参数,应用举例。2.基本门电路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与或非门、异或门的逻辑功能。3.集成逻辑门电路不同系列逻辑门电路的特点及有关参数。4.TTL反相器的工作原理,电压传输特性,输入特性,输出特性,基本参数。5.其它类型的TTL门电路与非门、异或门、集电极开路门、三态输出门的功能及典型应用。6.CMOS 门电路CMOS反相器,CMOS门电路,CMOS传输门和模拟开关。CMOS和TTL门电路的使用知识及相互连接。7.逻辑符号的等效变换课题四 集成触发器1.基本RS触发器、同步RS触发器的电路组成、逻辑符号、工作原理。2.RS触发器、JK触发器、D触发器、T触发器、T触发器的逻辑功能。3.边沿型、主从集成触发器的触发方式,工作波形及特性参数逻辑功能。4.触发器的应用、举例。课题五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1.单稳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举例。2.多谐振荡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举例3.施密特触发器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举例。4.555定时器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举例。课题六 组合逻辑电路1.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和分析方法。2.译码器和数字显示电路38线译码器,二-十进制译码器,常用数字显示器件及工作原理,数字显示译码器。3.数据分配器和数据选择器4.二-十进制编码器5.加法器6.数值比较器简介7.集成编码器、译码器、比较器、数据选择器的应用以及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实现一定功能的逻辑函数。课题七 时序逻辑电路1.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及分类。2.数码寄存器,移位寄存器,中规模集成移位寄存器。3.计数器二进制计数器的逻辑功能的分析(同步、异步、加法、减法、可逆),十进制计数器的分析。1.同步时序电路、异步时序电路的分析及同步逻辑电路的设计。2.常用中规模集成计数器、寄存器的功能及应用。课题八 数/模和模/数转换1.数/模转换的基本概念,DAC工作原理,模拟开关,集成D/A转换电路简介。2.模/数转换的基本概念,ADC工作原理,集成A/D转换电路简介。课题九 半导体存储器1.RAM的工作原理及应用。2.ROM的工作原理、应用。课题十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件简介PAL、GAL、PLD、ISP-PLD器件。四、实 践 教 学实验一 集成组合电路实验1.了解集成与非门的结构及粗测,学习其逻辑功能的测试方法。2.了解集成JK触发器、由集成JK触发器的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的测试方法。实验二 555定时器及其应用芯片的引脚、功能及其组成多谐振荡器。实验三 J-K触发器及其构成的各种触发器J-K触发器的功能及其作用实验四 各种进制计数器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及功能测试方法、J-K触发器使用方法。实验五 中规模集成计数器、译码器显示电路系统实验集成计数器外部引脚、功能及其使用方法,译码器、数码管的使用实验六 综合实验五、大 纲 说 明1.本大纲适用于高等职业学校电类各专业电子技术基础课程。2.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积极采用电教,CAI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进行教学方法改革。3.必须安排适当的习题,必要时可安排习题课。习题中应包括一部分综合性练习题,让学生在综合运用中提高自己的能力。4.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电子技术第二课堂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消防及安保系统教学大纲学 时 数: 68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楼宇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楼宇自动化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专门人才所必须的安全防范、消防报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为工作以后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打下基础。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安防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2.掌握安防系统工程的性质。3.掌握安防系统工程常识。4.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熟悉构造与工作原理,熟悉安防系统工程的基本知识与常用安装方法;具有使用常见安防系统工程仪器常见安防系统工程仪表的技能;具有观察分析安防系统工程运行现象,实施调试、施工、安装、验收、培训、管理及质量监理的能力。二、课题及课时分配序号课程内容课时课时分配讲课实践教学习题1安防系统通用图形符号442防盗报警系统12123门禁系统884电视监控系统201825消防报警系统181626建筑电气安全22机动4合计68604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课题一 安防系统通用图形符号熟悉安防系统工程的图形符号,熟悉工程图的读图。课题二 防盗报警系统了解防盗报警系统的规划,掌握防盗报警主机的使用,熟悉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施工。课题三 门禁系统了解门禁系统的结构,熟悉门禁系统的使用和注意事项,掌握读卡机、门禁管理、自动门、停车场管理系统的使用、维护、调试。课题四 电视监控系统熟悉系统的构成,掌握摄象机、镜头、云台、支架、录象机、信号分配与切换装置的选型、调试、安装、管理。课题五 消防报警及联动系统熟悉系统的构成,火灾探测器、自动报警系统、消防广播、消防专用电话等的性能,选型、使用。掌握消防联动控制的对象、方式和气体灭火的设计。课题六 建筑电器安全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及触电方式。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安全用电常识。四、实 践 教 学课题一 参观电视监控系统认识实际电视监控系统,并写出调研报告。课题二 消防报警系统认识实际消防报警系统,并写出调研报告。五、大 纲 说 明、本大纲是根据我校高职楼宇专业教学计划而制定的。2、教学建议为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工程技术素质的培养,建议采用讲课、自学、习题课、辅导课、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采用电化教学、CAI等现代教学手段。评价学生成绩应以学生平时习题成绩、读书笔记、读书报告、考试成绩、讨论发言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建立新的学习评价体系。3、本课程教学应注意与电工、模电两门课程的衔接与配合。建筑音像系统工程教学大纲学 时 数: 68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楼宇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从事楼宇自动化工作的学生,能够了解掌握新技术的前沿,结合当前音像技术及设备的实际应用,系统的学习音像系统的组成、系统的设计、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及性能评价等知识和技能,为以后工作或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电声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及常用的技术参数。2.掌握音像设备的及仪器的组成和作用及相互关系。3.掌握公共广播、厅堂音响系统的组成类型及设计。4.掌握歌舞厅影响系统的要求、设计的原则、设备的选用及音响的布置。5.掌握同声传译与会议系统的的种类、设计要求。6.掌握卫星电视接收系统与有线电视系统的组成作用选用的要求及设计。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熟悉构造与工作原理,熟悉音像系统工程的基本知识与常用安装方法;具有使用常见音像系统工程仪器常见音像系统工程仪表的技能;具有观察分析音像系统工程运行现象,实施调试、施工、安装、验收、培训、管理及质量监理的能力。二、课题及课时分配序号课程内容课时课时分配讲课实践教学习题1电声基础442音像设备及仪器12103公共广播、厅堂音响系统121024歌舞厅音响系统12105同声传译与会议系统108 6卫星电视接收系统与有线电视系统141027现场教学668机动4合计685210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课题一 电声基础了解掌握声波的原理及基本性质。课题二 音像设备及仪器了解掌握音响设备及仪器的组成、作用和相互关系及选用原则使用方法。课题三 公共广播、厅堂音响系统了解掌握公共广播、厅堂音响系统的的组成,对音响的要求,设计的原则,设备的选用、布置使用方法。课题四 歌舞厅音响系统了解掌握歌舞厅的设计要求、设备的选择、音响布置及使用。课题五 同声传译与会议系统了解同声传译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及布置和使用。课题六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与有线电视系统了解掌握卫星电视接收系统与有线电视系统的组成特点设备的使用四、 实 践 教 学序号项目课时要求1参观音像设备及仪器2了解常用的音像设备的组成和作用。2卫星电视接收系统与有线电视系统调试实验2了解卫星电视接收系统与有线电视系统的组成作用及实际效果。进行卫星电视设备的调试。3现场教学6合计10五、大 纲 说 明建筑音像系统工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参观、录象等实践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对音像系统的了解和认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际的动手能力。智能建筑供配电教学大纲学 时 数:68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智能建筑供配电课程是三年制高职楼宇自动化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在学习数学、物理学、电工学、电子技术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授课。通过讲课实验和课程设计完成下列任务:1掌握建筑用10KV及以下变配电系统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2熟悉智能建筑变配电系统各个环节及其主要设备的功用、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要求;3能正确建筑中变配电系统的一、二次结线方案,能绘制电路图、电气平面布线图并能看懂安装图;4初步掌握建筑中配电系统和电气照明设计计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具有设计计算的初步能力;5了解智能建筑变配电系统运行维护、安装和检修试验的基本知识;6具有安全用电、计划用电和节约用电的基本知识以及供、配电技术管理的初步能力。二、课题及课时分配序号课程内容课时课时分配讲课实验习题1概论222智能建筑供电系统的主要电气设备10103负荷计算8624短路计算及电器的选择与校验885变电所及建筑供配电系统886供配电系统的保护667供电系统的二次回路与自动装置888高层建筑的供配电8629供电系统的运行维护与检修6610机动4 合计68604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课题一 概论1智能建筑供电的意义、要求及课程任务。2智能建筑供电系统及供电源(发电厂和电力系统)与负荷(负荷分级及其对电源要求)简介。3电力系统的电压:电压和频率是电能质量的两个参数,额定电压标准,电压偏差及电压调整,电压波动及其抑制,高次谐波及其抑制,智能建筑高低压配电电压的选择。4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低压的TN系统,TT系统和IT系统简介。教学要求:掌握智能建筑供配电系统的电压及中性点运行方式。课题二 智能建筑供电系统的主要电气设备1智能建筑供电系统电气设备的分类。2电气设备中的电弧问题:电弧的特点及其危害,电弧的产生和熄灭原理,电气设备中常用的灭弧方法。3高低压熔断器:RN1,2型、RW4型、RTO型、RM10型。4高低压开关设备:高压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断路器(主要SN10-10型),低压刀开关和低压断路器。5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功能,基本结构和结线方案,使用注意事项。6高低压成套配电装置:高压开关柜,低压配电屏,动力和照明配电箱。7电力变压器:结构类型,联接组别及其选择。教学要求:初步掌握智能建筑供电系统各种电气设备的原理及应用。课题三 负荷计算1 电力负荷与负荷曲线的有关概念,用电设备按工作制分类,负荷持续率、负荷系数,负荷曲线的绘制有关的物理量,全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负荷曲线填充系数等。2 三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3 单相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的计算。4 计算负荷的估计。5 尖峰电流及其计算。课题四 短路计算及电器的选择与校验1短路的原因、后果、形成。2无限大容量电力系统发生三相短路时的物理过程和物理量。3短路电流的计算。4短路电流的效应和校验。5高低压电器的选择与较量。教学要求:掌握智能建筑负荷的确定及电气设备与线路的选择。课题五 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