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 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建设方案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建设方案 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20112011 年年 1010 月月 2 目目 录录 一 专业建设基础一 专业建设基础 3 一 学校概况 3 二 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分析 4 三 专业现状 4 二 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二 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6 一 专业发展建设目标 6 二 人才培养目标 8 三 教学质量目标 9 三 专业建设内容与改革措施三 专业建设内容与改革措施 11 一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1 二 课程体系开发与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14 三 教学团队建设 20 四 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25 五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30 六 专业群建设 32 四 项目绩效考核四 项目绩效考核 33 一 绩效考核内容 33 二 项目进度与绩效考核指标 34 五 项目建设进度及资金预算五 项目建设进度及资金预算 40 六 专业建设保障措施六 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44 一 加强项目建设组织领导和指导 保证建设项目有序进行 44 二 建立激励机制 实施绩效考评 保证建设项目质量 44 三 加强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 保证建设项目按期完成 44 四 严格项目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 45 五 政府 行业 企业共同参与 确保建设项目的开放性 45 3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建设方案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建设方案 一 专业建设基础一 专业建设基础 一 学校概况 一 学校概况 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辽宁省唯一一所以铁路运输主干专业为主的 省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坐落于辽宁省锦州市 学校的前身是锦州铁路运输学校 创建于 1952 年 长期隶属于铁路 行业管理 2005 年 7 月 学校由铁道部移交辽宁省人民政府 划归省教育 厅直属管理 2008 年 3 月 经辽宁省政府批准 学校升格为辽宁铁道职 业技术学院 2010 年 11 月 学校顺利通过辽宁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 合格评估 学校占地面积 133874 m2 总建筑面积 75429m2 固定资产总值 9958 万元 其中教学实训设备总值 2349 万元 建有校内实习实训演练室和演 练场 55 个 校企共建的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31 个 图书馆藏书 18 9 万余 册 此外建有标准塑胶跑道田径场 各类球场 体育馆等文化体育活动设 施 学校设有铁道工程技术 电气化铁道技术 铁道机车车辆 铁道通信 信号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等 16 个专业 含专业方向 初步形成了以铁路 专业为主体 以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为支撑 以装备制造 信息产业等地方 经济支柱产业为辅助的专业格局 学校现有教职工 200 人 其中专任教师 120 人 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 4 人 副教授职称的教师 42 人 双师素质教师 55 人 具有硕士学位的教 师 36 人 全日制在籍学生 3293 人 每年为铁路企业和地方企业培训职工 7000 人以上 学校先后获得铁道部教育先进单位 辽宁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辽宁 4 省文明单位 辽宁省平安校园及锦州市花园式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二 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分析 二 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分析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 铁路运输具有安全 快捷 环保 低成本 大运能的特点 在铁路 公路 水 海 运 航空 管道等五大运输方式 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 2004 年初 我国制定了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确 定了到 2020 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要达到 12 万公里的总体发展目标 截止 到 2010 年 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到 9 1 万公里 较规划初期的 7 4 万 公里增加了 1 7 万公里 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近万公里 目前 铁路全 行业从业人数近 210 万 每年退休职工 4 万余人 需要高职层次以上人才 3 5 万人 仅沈阳铁路局从业人数就达 28 万 每年退休近 6000 余人 需 要高职层次以上人才超过 4000 人 全国大型铁路工程施工企业近 30 家 其中固定从业人员近 80 万 每年需要近 1 5 万名毕业生 近几年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地下铁道 城市轻轨交通和国有 大中型企业专用铁路得到迅速发展 辽宁省的沈阳 大连和抚顺等城市的 地铁或轻轨已经投入运营或正在建设 预计到 十二五 末 辽宁省城市 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 500 公里 据国家发改委统计城市轨道交通和国有 大中型企业专用铁路每年需要近 4 万名从业人员 纵观铁路运输系统和城轨交通系统 无论是新线建设还是旧线改造 无论是路网工程还是运营生产都离不开铁道工程技术的应用 轨道交通行 业的铁道工程技术人才需求巨大 发展空间广阔 三 专业现状 三 专业现状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前身是原锦州铁路运输学校 1958 年开设的铁路 建筑专业 2008 年升格后 在原专业基础上申办本专业 并于当年招生 5 现有在校生 402 人 近三年平均报到率近 90 初次就业率 95 毕业就 业质量好 80 以上的毕业生在铁路局 工程局等国有特大型企业就业 专业对口率高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 13 人 兼职教师 10 人 在专任教师队伍中 教 授 1 人 副教授 2 人 高级工程师 1 人 讲师 5 人 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 7 人 本专业在校内建有铁路线路维修与养护综合实训场 1 处 各类实训室 2 个 各类仪器设备总值 700 余万元 与中铁九局一公司 集通铁路集团 公司 中铁二十二局哈铁建筑集团 沈阳铁路局锦州工务段等企业合作共 建校外实训基地 9 个 本专业已建成校级特色专业 是学校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 经过几年 的专业建设 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成效 其中 高职铁道类专业工学结合 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获省教育厅重点课题立项 专业核心课程 桥梁施工与养护 铁路轨道 等课程已建成院级特 色课程 本专业教师主编的 工程测量 铁路路基 参编的 铁路轨 道与修理 铁路设计基础 被列为铁道部高职教育规划教材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建设能辐射到建筑工程技术 专业和拟申报的高速铁路工程及维护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 道路 桥梁工程技术等专业 从而形成铁路工程技术专业群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建设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与同类先进院校 相比 还有较大差距 1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缺乏有企业经历的教师和在行业有较大影 响的专业带头人 2 兼职教师队伍数量不足 整体质量不高 6 3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还处在起步阶段 校企合作开发课 程数量少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相对落后 不能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 求 4 生产性实训条件还有较大差距 需要进一步建设与完善 教学团 队的科研能力也很薄弱 需要花大气力提高 整体实践教学能力不强 还 需进一步提高 5 全方位 多元化的有第三方参与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尚不完 善 二 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二 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一 专业发展建设目标 一 专业发展建设目标 依托轨道交通 国有铁路 地方铁路 城市地铁 轻轨 运输产业支撑 立足辽宁 面向东北华北 辐射全国 专业建设紧跟行业发展步伐 课程 建设围绕企业生产实际 人才培养紧贴职业岗位要求 不断提升专业服务 产业发展能力 两年内将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建成以服务沈阳铁路局 辽宁地方铁路与 城市地铁等运营和施工企业为主 面向全国轨道交通企业 建成人才培养 模式创新 师资数量充足 结构合理 教学实训设施设备先进 能适应辽 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需要 具有完善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评价与监控体系 能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行业一流的特色专业 1 实现校企对接 依托沈阳铁路局 中铁九局等合作企业的优势 深化校企合作 积极 推进校企合作办学 按照国有铁路 城轨和地铁等行业养路与维护岗位技 能要求与标准 由专业建设委员会制定培养方案 实现共同育人 校企合 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推行顶岗实习模式的改革 同时将以 火车头 7 精神为代表的铁路企业文化 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实行半军事化学生管 理 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 按照铁路养路与维护主要岗位工种确定本专业 核心课程 并根据岗位技能标准确定教学内容 制定核心课程标准 使课课 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引入企业新技术 新工艺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 业课程和教学资源 根据东北地区气候特点 打破学期界限 积极推行分 段式教学 以铁路维修和施工项目为载体 进行工学交替模式教学 实现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推行 双证 制 改革考核制度 探索以证代 考的考核制度 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鼓励教师积极承担成 人教育学院的铁道工程专业教学任务及企业职工培训任务 促进职业教育职业教育 与终身学习对接与终身学习对接 2 贯通中高职人才培养通道 积极探索中高职教育衔接途径 根据中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统筹规 划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专业课程建设 教材开发 实训室建设 数字化教 学资源库及师资培养等教学资源建设 努力做好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衔接 建设中高职整体教学体系 实现中高职实训基地 师资等教学资源共享 贯通中高职人才培养通道 3 强化实践育人 按照生产性实训 职业培训 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一体化的建设理念 全面推进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 合新模式 融合企业的技术 管理和设备 建设具有生产资质和真实工作 场景的实训基地 完善校内生产性实训管理办法和考核标准 以技能培养 为目标 按照 小学校 大课堂 的办学思路 实现 校企融合 同兴共 8 赢 把课堂搬到工地 或把工地用虚拟仿真手段 搬进 课堂 大力推 进顶岗实习 工学交替 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4 转变培养模式 结合课程及教学内容特点 应用情境教学模式 改变以教师 教 为 中心的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 学 为中心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 方法和手段 推进启发式 讨论式 交互式的教学方法 积极开展案例分 析 任务驱动 岗位职责导向 顶岗实习等情境教学模式 有效调动学生 学习积极性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手段加强专业资源平台建设 利用网络资 源 开发网络课程 探索远程教学 及时搜索本专业的发展动态 技术信 息和教学教改信息 拓展学生视野 实现对学生的系统培养 5 打造优秀教学团队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按照 引聘名师 培养骨干 专兼结合 的建设理念 打造双师素质高 具有宽广专业视野的优秀教学团队 6 实施第三方评价 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建立 学校 企业 教师 学生 共同参与的第三方评价制度 将毕业生就业率 对口就业率 企业满意度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 并建立对毕业生的跟踪制度 二 人才培养目标 二 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面向铁路施工企业 铁路工务部门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 铁道工程监理公司 铁路勘测设计单位的一线生产部门就业 熟悉铁道工 程技术专业理论 掌握铁路线路工程 桥梁工程 隧道工程及其附属工程 9 等相关土建工程的施工技术 具备铁路施工放样测量 施工组织管理 工 程概预算编制 土工试验 分析和解决铁路线 桥 隧施工技术问题的基 本能力 具备铁路线路养护维修与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具有良好的职业 道德和敬业精神 适应本专业生产 建设 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 智 体 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 教学质量目标 三 教学质量目标 1 教学资源 1 师资队伍精干 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 培养专业骨干教师 3 名 专 任教师的双师比例达 80 以上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 专业带头人 在行业具有一定影响 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 从企业引进有实践经历的工 程技术人员改善专任教师队伍结构 引聘企业兼职教师 9 名作为长聘客座 讲师 或教授 提高教学团队实践教学能力 专业课实践教学专兼职教 师比稳定在 1 1 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和效果 2 实践教学条件良好 保证实践教学经费 不断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建成满足铁道工程技术 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和顶岗实习要求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保证实验实习 开出率达到 100 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设备完 好率达到 100 建设真实或仿真的实训场所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提高 学生动手能力 有条件的实验室 场 业余时间向学生开放 支持学生课 外学习小组开展实践创新活动 3 数字化资源丰富 10 主要专业课程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同时在专 业建设中 利用校园网 逐步建立了校级铁道工程专业网络课程资源 通 过虚拟实训系统 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平台 2 教学过程控制 根据东北季节特点和铁道工程施工与维护生产实际 打破传统学期制 试行多学期 分段式组织教学 安排实践教学 全部教学过程贴近铁工专 业现场实际 建立由 学校 教师 学生 企业 多元主体组成的教学 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 逐步完善现有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加强对 教学工作全过程的监控 常规检查与三段式教学质量监控相结合 实行学 生教学信息员制度 及时掌握教学动态 实施第三方评价 将毕业生对口 就业率 企业满意度等指标纳入专业考核 建立毕业生跟踪制度 学院 企业 社会共同参与 对教学质量进行科学 公正 公平的评价 建立反 馈调控机制 实时分析监控信息和评价结果 采取相应措施 实施对教学 过程的调控 3 人才质量 1 职业素质与技能 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 了解学生思想 学习 生活状态 开展专业教 育 心理健康教育 法制报告 文明礼仪教育 安全教育 职业规划教育 等一系列活动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同时开设就业指导课 通过顶岗实习 了解企业 了解岗位 正确规划职业生涯 推行 双证 制 改革考核制度 探索以证代考的考核制度 提供良 好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条件 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可满 11 足学生多元化需求 毕业生考核优秀率达到 95 以上 毕业生 双证 率 达 95 以上 获取二个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率达到 50 80 使铁 道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较高的职业能力 2 社会声誉 毕业生质量高 社会声誉好 新生录取平均报到率超过 90 毕业生 当年就业率 95 以上 大型国有企业对口就业率达到 80 以上 企业满意 度达到 90 以上 毕业生上岗起薪 2500 元 企业对毕业生评价满意率 90 三 专业建设内容与改革措施三 专业建设内容与改革措施 一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我校是铁路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人才培训基地 与企业合作是我校 的传统特色 本专业成立了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在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 中 我们明确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工作职责 为 人才培养规格的研究 教学计划制定 教学资源开发 实习实训基地 以及专业建设的规划与指导等 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导下 我们拟对 较落后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转变人才培养方式 1 改革目标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 完善基于 专科学历证 岗位工种技能鉴定 证 的人才培养模式 推行工学交替 顶岗实习等有利于能力培养的教学 模式 以施工任务为驱动 以作业项目为载体 实现课堂与工地一体化 教 学 做 一体化 打破传统学期界限 积极试行多学期 分段式等 12 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 实施多学段的顶岗实习或生产性实训 2 改革内容与措施 1 完善 专科学历证 岗位工种技能鉴定证 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学校技能鉴定所 在实训场所的建设中充分考虑工种培训和技能 鉴定的需要 把 职业技能训练与考评中心 建成工种训练 生产性实训 技能鉴定和科技服务一体化的实训基地 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和企业技术力量 强化考评队伍建设 在原有工种 的基础上 新增隧道工 桥梁工 起重工 钢筋工等多个可供选择的职业 鉴定工种 开发出各工种的培训和技能鉴定教材 为更好地开展工种技能 培训和鉴定创造条件 2 打破传统学期制 试行多学期 分段式组织教学 根据北方季节特点和本专业实际 安排实践教学 强化学生顶岗实习 推行工学交替教学模式 在北方 特别是东北地区 第三学年跨秋 冬 春 夏四个季节 冬 季长达近 6 个月 多数工程不能施工 而 5 10 月才是东北地区的黄金施 工季节 所以对以野外作业为主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 把顶岗实习安排在 第五 第六学期不符合北方地区施工企业或工务维修部门的生产实际 另 外 考虑大多数企业一般都在 10 月份开始接收下一年度的毕业生 因此 把顶岗实习安排在学生就业签约之前 让学生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 让 企业从工作中了解本专业学生 这对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提高就业机会 很有帮助 因此 把生产实习安排在第四和第五学期之间的 5 9 月 含暑假 13 学生实习结束后 在有了一定工作经历的基础上 再回校进行专业拓展 职业岗位课 学习 第六学期根据企业需要进行毕业顶岗实习或毕业设 计 从而完成工学交替 具体安排如下 学年一二三 学期1寒2 暑 3寒4 暑 5寒6 周3 155 15 3 5185108 5 414109 军训 专业教育 专业必修课 测量实习 岗位实训 职业定向课 毕业设计 顶岗实习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预算经费见表 3 1 表表 3 13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费预算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费预算表 资金投入预算 万元 资金投入预算 万元 序号序号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2011 年年2012 年年2013 年年小计小计 1 高职教育 教学理论培训 国内 11 2 高技能人才岗位需求及岗位技能调研 11 3 企业专家 技术人员咨询费 11 4 校企合作召开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 11 5 校企合作召开人才培养模式方案专家论证会 11 6 办公用品费 0 50 5 7 资料印刷费 0 50 5 小 计33 6 14 总总 计计6 00 二 课程体系开发与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二 课程体系开发与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1 建设思路与目标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专业带头人 骨干教师和聘请 的企业技术专家 生产一线技术人员 高职教育专家 课程开发专家一起 共同研讨本专业所涉及的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相关职业资格标准 职 业能力 按照当前铁路施工和维修岗位技能要求 借鉴国内外先进课程开 发技术 按照国内铁路施工和维修岗位相应工种职业资格标准 融入铁路 企业文化 构建具有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特色 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以铁 路施工维修项目为载体 开发岗位技能导向的工学结合专业核心课程 重 点建设 高速铁路施工与管理 桥梁施工与维护 铁路轨道 线路 修理 四门课程 形成四门与岗位实践技能培养紧密相关的工学结合专业 核心课程 以技能培养为主线 整合教学内容 建成项目教学包 推行以 施工项目为导向 课堂与工地一体化 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 融 教 学 做 为一体 制定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建立多元的课程考核与 评价体系 校企合作开发工学结合课程 共同编写工学结合案例教材四部 2 课程体系特色 1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 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于人才培养的全 过程 把企业文化融入课程体系构建之中 2 充分体现职业工种培训要求 紧密结合铁路职业工种培训要求 以工种培训的通用技能模块和特种 技能模块为依据 设置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训练课程 使专业知识和专业 15 技能有机融合 以技能特色课程为载体 强化铁路施工和维修岗位技能的 培养 3 岗位技能导向 工学结合特色鲜明 以铁路施工 维修岗位群能力要求为导向 以职业岗位技能为基础 开发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 以任务驱动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加强学生 专业技能的培养 奠定扎实的专业能力基础 4 强化职业素质培养 加大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在教学中的比例 顶岗实习期间完成工学 结合的课程学习 在企业文化的氛围中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责任意识 强化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3 构建基于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岗位群的知识 能力和素质分析 见图 3 1 确定了支撑 本专业培养目标的三大课程平台 见图 3 2 即 图 3 1 16 1 1 专业基本素质课程平台 专业基本素质课程平台 开设公共基础课和素质拓展课两类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讲授政治理论 道德法律 形势政策教育 就业指导等基本素质课程及英语 数学 计算 机等基础技能课程 素质拓展课程包括公共任选课 军事训练 社会实践 及专题活动等 主要进行个性化教学和进行学生综合素养的训练 2 2 专业基本能力课程平台 专业基本能力课程平台 开设直接培养职业技术能力或为其他课程提供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专业 技术课程 主要学习本专业岗位群要求的基础知识 方法 进行各项专业 基本技能训练 培养学生较为宽泛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基本素养 3 3 专业岗位能力课程平台 专业岗位能力课程平台 开设培养专业岗位群主要岗位或工种所要求的专项能力和技能的专业 课 实践课 包括测量实习课 生产岗位实践课 职业技能鉴定 毕业设 计和毕业顶岗实习等直接培养职业和社会能力的实践课和岗位限选课 测 量实习课安排在测量基本技能训练课之后进行 生产岗位实习安排在学生 学完职业基本能力课程之后进行 毕业设计和毕业顶岗实习在第六学期进 行 根据工作岗位和企业具体要求安排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开发经费预算 专业基本素质培养课程平台 专业基本能力培养课程平台 专业岗位能力培养课程平台 图 3 2 课程平台 17 见表 3 2 表表 3 23 2 课程体系开发经费预算表课程体系开发经费预算表 资金投入预算 万元 资金投入预算 万元 序号序号费用项目费用项目负责人负责人 20112011 年年20122012 年年20132013 年年小计小计 1 课程体系开发启动解宝柱0 50 5 2 调研本专业工作岗位和岗位作 业流程 解宝柱0 50 5 3 确定与职业能力相对应的训练项目赵勇0 50 5 4 构建课程体系框架赵勇0 50 5 5 确定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赵勇0 50 5 6 制定课程标准 课程考核标准赵勇0 50 5 7 召开课程体系研讨会 形成初步 方案 侯文赞0 50 5 8 课程体系初步方案专家论证马德东0 50 5 9 修改课程体系初步方案解宝柱0 50 5 10 专家论证 形成课程体系 执行方案解宝柱0 50 5 11 企业现场资料收集侯文赞0 50 5 12 资料印刷费侯文赞0 50 5 13 办公用品费用侯文赞0 50 5 14 专业素质教育解宝柱0 50 5 小 计 77 总总 计计 7 7 4 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根据确定的岗位职责要求 按照铁路职业资格标准 重新整合课程内 容 以本专业主要学习领域为基础 选取 高速铁路施工与管理 桥梁 施工与维护 铁路轨道 线路修理 四个学习领域 建成四门基于项 18 目导向的工学结合专业核心课程 制定相应课程标准 优化教学内容 使 技能训练与职业技能鉴定有机结合 改革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开放性和职业性 准确把握实验 实训 实习三 个关键环节 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如下 高速铁路施工与管理 课程目标 使学生了解高速铁路轨道 路基 构造和施工特点 掌握施工过程中各主要环节的施工要点 掌握高速铁路 检测维护的知识和作业要求 培养学生高速铁路施工和维护的初步专项技 能 通过对高速铁路施工和维护作业全剖析 根据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工务 方向的岗位职责要求 创设三个学习项目 高速铁路基施工 高速铁路无 砟轨道施工和高速铁路轨道检测 桥梁施工与维护 的课程目标 使学生了解普通钢筋混凝土和预应 力钢筋混凝土桥梁 涵洞 隧道的构造及施工与养护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并具备初步的桥梁施工与养护作业的技术能力 通过对桥梁施工与维护作 业过程分析 根据本专业工务方向的岗位职责要求 创设桥梁和隧道的基 本知识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的构造 桥梁墩台构造 桥梁 施工 隧道施工 桥梁病害整治 隧道病害整治 桥隧设备管理等八个学 习项目 铁路轨道 的课程目标 使学生了解轨道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类型 尺寸要求及技术标准 掌握轨道形位的基本要素 掌握曲线轨道的构造特 点和曲线缩短轨布置的计算方法 掌握普通单开道岔的构造和主要尺寸 配轨 掌握无缝线路的基本原理 初步形成轨道几何形位分析 配轨计算 及曲线整正的技术能力 包括轨道结构 直线轨道 曲线轨道 轨道结构 计算 无缝线路 道岔 轨道铺设等七个学习项目 线路修理 的课程目标 使学生学习线路维修的基本知识 包括线 路设备的检查 维修作业计划的编制 线路作业的基本方法 不同轨道结 19 构的养护维修方法 道岔的养护维修 路基病害的整治和安全作业等 掌 握线路及线路设备中修和大修的工作范围 一般设计方法 具备一定的线 路养修作业能力 根据铁道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制定四门核心专业课的课程标准 每门核心课程都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编写一本校本教材 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经费预算见表 3 3 教材编写进度及经费预算详见表 3 4 与表 3 5 表表 3 33 3 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经费预算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经费预算表 经费投入 万元 经费投入 万元 序号序号建设课程建设课程 20102010 年年20112011 年年20122012 年年 1高速铁路施工与管理2 2铁路轨道2 3线路修理2 4桥隧施工与养护2 小 计8 合合 计计8 8 表表 3 43 4 教材编写进度一览表教材编写进度一览表 序号序号教材名称教材名称说明说明完成时间完成时间负责人负责人 1高速铁路施工与管理校本教材2012侯文赞 2铁路轨道校本教材2012赵勇 3线路修理校本教材2013赵勇 4桥隧施工与养护校本教材2013 解宝柱 表表 3 53 5 校本教材建设经费预算表校本教材建设经费预算表 序号序号建设内容建设内容经费投入经费投入 万元万元 1教材编写调研差旅费2 2教材素材资料费10 3教材资料印刷费3 20 4教材合作出版或校本教材印刷费5 合合 计计2020 三 教三 教学团队建设学团队建设 1 建设目标 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按照 引聘名师 培养骨干 专兼结合 的建设理念 打造双师素质高 结构合理 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教学团队 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研究 强化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创设项目情景的教学能力 提高课程开发能力和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 引 聘企业专家 1 名 引进专业教师 7 名 培养专业带头人 1 名 骨干教师 3 名 双师素质教师达到 80 按照兼职教师准入标准 建立 100 人的兼职 教师资源库 使专业课实践教学专兼职教师比稳定在 1 1 实践技能课 主要由兼职教师讲授和指导 2 建设内容与措施 按照开放性 职业性的内在要求 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 增加专 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 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积累现场工作经验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加强教师先进高职教学理念 先 进课程开发技术和教育理论等方面的学习 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 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逐步加大兼职教师比例 形成实践技能课主 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机制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 增强 教师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能力 聘请企业名师 1 名为专业带头人 培养专业带头人 1 名 骨干教师 6 名 按照兼职教师准入标准 引聘企业兼职教师 9 名作为长聘客座讲师 或教授 使专业课实践教学专兼职教师比稳定在 1 1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措施及建成标准见表 3 6 21 表表 3 63 6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措施及建设标准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措施及建设标准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建设措施建设措施建设目标建设目标 专业专业 带头人带头人 培养培养 选拔业务能力强 专业教学水平突出 具备创新 理念 教育教学理论及教学方法研究深入 具有教研 教改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的高级职称教师作为专业带 头人培养对象 参加高职教育研讨会 经验交流会 进行国内外 优秀职院的考察学习 引入高职教育办学新理念 教 研教改新模式 参加专业新知识 新技术培训 到铁路施工现场 挂职锻炼 提升实践技能水平 与企业合作完成技术服务项目 提升技术服务水 平 鼓励专业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理论研究 积极进行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改革 从沈阳铁路局或中铁九局聘请专家一名 作为本 专业的带头人 成为专业建设的领头 人 具有最新的专业建设 思路 主持专业建设与教 学改革 课程建设等工作 主要负责课程体系构建和 开发工作 能够指导骨干 教师完成专业建设的各方 面工作 完成两门以上专业主 干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训 教学任务 主持或主要参 与企业的技术应用性课题 研究 技术服务 工程建 设等工作 主持优质核心 课程建设 骨干教师骨干教师 培养培养 选拔教学水平突出 科研能力强 具有一定教研 教改能力 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作为骨干教 师培养对象 参加高职教育研讨会和各种经验交流会 学习高职教育新理念 参加铁路建设或维修管理的新技术 新工艺 新 知识学习 到铁路施工一线参加实践锻炼 提升专业 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 坚持教师互帮互学制度 采取传 帮 带措施 提升骨干教师的专业教学改革能力 鼓励参与优质核 心课程建设 提高教研教改能力 鼓励并支持教师参与行业比武和行业技能大赛 提升教师的技能水平 成为专业建设 课程 开发 技术服务的核心力 量 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教 育教学研究 提高专业教 学水平 完成两门以上专业主 干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训 教学工作 主持完成横向 课题研究 面向铁路施工 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工作 主持或参与优质核心课程 建设 双师素质双师素质 教师培养教师培养 依托沈阳铁路局和中铁九局 以校企合作为平台 通过国内外高职理论学习 教育部师资培训基地培训 生产现场挂职锻炼等途径 加强教师教育理论学习 强化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 提高教师 双师 素质 成为专业课程教学的 主力军 专业建设和课程 建设的参与者 能够完成专业基础和 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训教学 22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建设措施建设措施建设目标建设目标 兼职教师兼职教师 队伍建设队伍建设 从现场聘请技术专家 能工巧匠充实专业教师队 伍 建立兼职教师准入制度 建立校企 互兼互聘 双向交流 机制 聘请现场技术 管理人员为兼职教 师 建立兼职教师库 成为实践教学的主力 军 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 的参与者 掌握现代高职 教育理论 教学方法 1 专业带头人培养 引进与培养并举 通过国外学习 国内培训 施工现场锻炼等措施 培养 1 名专业带头人 从沈阳铁路局或中铁九局聘请专业带头人 1 名 根 据培养目标制定年度培养计划 进行年度考核 到 2013 年 两名专业带头人能够掌握铁道工程技术相关专业基础理 论 具有扎实的岗位操作技能 能够把握专业发展方向 具有较强教学资 源整合能力 能够独立从事教研和技术服务工作的能力 能够带领专业教 师完成相关教研 技术服务项目 专业带头人培养规划见表 3 7 经费预算见表 3 8 表表 3 73 7 专业带头人培养规划表专业带头人培养规划表 培养对象培养对象基本现状基本现状培养内容培养内容培养目标培养目标 解宝柱解宝柱 学校 教授 企业培训师 28 年高校教龄 教 学经验丰富 发表专业论文 5 篇 承担科技服务项目 3 项 主编高职教材 2 部 具有企业工作经历 现为铁道工程技术专 业带头人 专业领域知识提高 专业建设方向把握能 力 专业建设与创新能 力培养 科研和技术服务能 力提高 国外职业教育考察 学习 铁路现场实践锻炼 前沿理论学习 熟悉铁路施工现场现状 掌握现 场新技术 新工艺 新方法 指导 学生实训 顶岗实习工作 能够把 握专业改革的方向 有较高的教研教改能力 发表教 研论文 1 2 篇 年 完成 1 2 技术服务项目 或参 加 1 项院级以上教研课题研究 负责 1 门工学结合项目课程建设 能够指导骨干教师完成课程开发 在本专业领域有一定的知名度 23 马德东马德东 企业 高工 本科学历 16 年铁路施工管理 工作经历 具有丰富 的现场施工经验 参加多项技改项目获 奖 发表专业论文 3 篇 完成科研项目 1 项 专业领域知识提高 专业建设方向把握能 力 专业建设与创新能 力培养 现代高职教育理论 提高 企业资源的整合能 力 熟悉铁路施工现场现状 指导学 生实训 顶岗实习工作 能够把握 专业改革的方向 完成 1 项技术服务项目 或参加 1 项院级以上教研课题研究 负责 1 门工学结合项目课程建设 能够指导骨干教师完成课程开发 在本专业领域有一定的知名度 表表 3 83 8 专业带头人培养经费预算表专业带头人培养经费预算表 资金投入预算 万元 资金投入预算 万元 培培 养养 对对 象象 培养培养 项目项目 培训培训 地点地点 培养内容培养内容 20112011 20122012 20132013 小小 计计 境外培训 德国 英国 新加坡等 学习高职办学理念 模式 学习国外先进职教经验 带课程体系开发课题考察 358 学术交流 国内高职 高专院校 学习先进高职教改经验 交流高职专业课程开发技术 专业建设经验交流 带专业建设课题考察 22 解 宝 柱 等 现场培训 中铁公司和 沈阳铁路局 调研生产一线人才需求 学习现场新技术 新工艺 挂职锻炼 带课程开发课题考察 22 合合 计计 3 39 91212 表表 3 93 9 骨干教师培养经费预算表骨干教师培养经费预算表 资金投入预算 万元 资金投入预算 万元 项目项目 培训培训 地点地点 培养内容培养内容 时时 间间 20112011 年年 20122012 年年 20132013 年年 小计小计 境外培训 新加坡 德国等 学习高职办学模式 学习高职职业课程体系开发 学习国外职业教育先进教学经验 带课程开发课题考察 每人 次预 计 15 天 2020 国内先 进职业 院校 学习先进职业教学方法 学习先进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和改革方法 进行专业建设交流 根据 需要 134 职教学习 专家 指导 外请专业建设专家或课程建设专家指导 根据 需要 112 24 到施工 或维修 部门 与现场施工单位交流 增加现场经历 研究生产一线技能要求 学习施工项目管理方法 与生产一线进行交流学习企业文化 不少 于 60 天 34 专家 讲座 行业现场专家新技术讲座 每学 期 1 次 0 50 5 1 挂职锻炼 技术服务项目启动经费 33 引进 人才 引进专业对口研究生或本科及以上学历有 3 年以 上工作经历的教师或企业技术人员 1414 小 计2 5 44 5 47 合合 计计 4747 2 骨干教师培养 到 2012 年 引进 7 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 培养 3 名专业骨干教师 以此为核心组成教学团队 2012 2013 年 分 别派遣 1 名和 2 名踏实好学 业务基础好 有培养潜力的教师到国外一流 高职院校进修学习或到国内铁路施工现场顶岗锻炼 学习国外先进的办学 理念 教育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技术 开阔国际视野 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 能力 骨干教师培养经费预算见表 3 9 3 双师 素质教师培养 建立 双师 素质教师培养制度 按照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建立 双师 素质教师培养途径 资格考评 目标考核等方面的规章 制度 建立促进 双师 素质教师成长的激励机制 导向机制 引导教 师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提高自我培训意识 充分发挥 双师 素质教师 在专业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构建教师实践技能培训平台 依托沈阳铁路局 校企深度融合 建立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基础的教 师实践技能培训平台 督促教师在校外基地参加技术培训 锻炼和指导学 25 生实习等工作 加强专业教师职业能力培训 第一 专业理论知识学习 针对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新理论 新工艺 新方法 通过进修 现场锻炼等方式 加强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 第二 专业技能培养 通过现场挂职锻炼 实训基地建设等途径 强 化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提高 第三 职业教育理论的培训 采取国内高职院校学习 国外高职理论 学习 国外先进课程开发技术培训等措施 提高教师现代高职教育理论水 平和课程开发能力 促进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 第四 创新能力培养 鼓励教师参与创新活动 积极开展科技服务 工法研究 工艺创新等工作 及时掌握最新科技动态 提高科技开发能力 和创新能力 提高技术服务水平 4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制定兼职教师引进计划 建立兼职教师准入制度 制定相应标准 严 把质量关 校企双方共同培养 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 为保障兼职教师队伍稳定发展 依托沈阳铁路局和中铁九局 将具有 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充实到专业教学队伍中 主要承担实 践技能课程的指导工作 同时把学校具有施工经验的教师派到企业 完成 企业的生产任务 从沈阳铁路局等企业聘请 9 名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 具 备技师或工程师以上职称 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经历 能解决现场的 疑难问题 使兼职教师总数达到 18 人 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 1 1 逐步 建立较为完善的兼职教师资源库 人数达到 100 人 对兼职教师开展教学 培训 提高其教学水平 形成规范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 要求兼职教师参 与课程开发与特色教材建设 26 四 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四 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按照生产性实训 职业培训 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一体化的建设理念 全面推进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 合新模式 融合企业的技术 管理和设备 新建 3 个 扩建 1 个具有生产 资质和真实工作场景的实验实训工区 中心 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管理 办法和考核标准 使校内生产性实训占实践教学学时的比例在 85 以上 以技能培养为目标 按照 小学校 大课堂 的办学思路 完善 校企融 合 同兴共赢 的办学模式 把课堂搬到工地 铁路修到哪里 实训基地 就建到哪里 教学在工地 服务到现场 在原有 9 个实训基地的基础上 新建校外实训基地 12 个 学校与企业共同管理 共同考核 确保学生顶 岗实习半年以上 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按照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 在现有基础上 对实验室 实训室 进行扩建 购置与现场相适应的仪器设备 扩大实训功能 把校内实训场 所建设成具有生产资质的实训基地 直接为生产一线服务 在生产性实训 中 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掌握各种岗位技能 1 在现有设施基础上 完善已有工务实训场的建设 一年内校企 共建完成集轨道检测 维修 施工作业为一体的铁道线路综合实训中心 可满足学生实践教学 企业技术培训 铁路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等多方面需 求 铁道工务线路实训中心建设预算见表 3 10 表表 3 103 10 工务线路实训中心补充设备预算表工务线路实训中心补充设备预算表 顺号顺号设备名称设备名称单价 元 单价 元 数量数量总价 万元 总价 万元 1 撬棍 50200 1 2 钯子 30200 06 3 液压起拨道器 150040 6 4 液压直轨器 180040 72 27 5 液压轨缝调整器 300041 2 6 DB 型丁字扳手 70200 14 7 翻轨器 90200 18 8 棘轮扳手 90200 18 9 内燃螺栓扳手 400041 6 10 道镐 40200 8 11 支距尺 70060 42 12 道尺 1200101 2 13 手提式内燃捣固镐 400010 4 14 道岔捣固机 518 4 合合 计计 1616 表表 3 11 高速铁路轨道检测实训中心建设预算表高速铁路轨道检测实训中心建设预算表 序号序号名称名称产地产地 单价单价 万元 万元 数量数量单位单位 总价总价 万元 万元 1 1 轨道形位检测仪国产 411 台 41 2 2 多功能轨道检测仪 RTS 进口 181 台 18 3 3 轨道系统教学模型国产 131 套 13 4 4 备件 配件购置国产 51 套 5 5 5 钢轨轴应力测试仪 KS 646 进口 181 台 18 6 6 无砟轨道线路 50 米 50 合合 计计 145145 表表 3 12 土工试验室建设预算表土工试验室建设预算表 序序 号号 名称名称产地产地 单价单价 万元万元 数量数量 台 台 套套 总价总价 万元万元 1 1 WG 5 电子式地基承载力现场检测仪国产 0 8010 80 2 2 K30 平板荷载测试仪国产 0 3620 72 3 3WG 1C 三联固结仪国产0 55842 232 4 4EDJ 1 电动直剪仪国产0 40441 616 5 5TST 70 型渗透仪 常水头 国产0 11860 708 6 6JDM 1 型电动相对密度仪国产0 45962 754 28 序序 号号 名称名称产地产地 单价单价 万元万元 数量数量 台 台 套套 总价总价 万元万元 7 7STBG 2 型标准贯入仪国产0 4820 96 8 8STCT 1 型标准贯入仪国产0 07860 468 9 9ZSZ 1 型十字板剪力仪国产1 3545 4 1010YYW 2 应变控制式无侧限压力仪国产2 05612 3 111110kg 轻型动力触探仪国产0 08260 492 1212 洛阳铲 钢丝锯 削土刀 切土盘 刮土 刀 小铲 铝盒 环刀 透水石 对开模 承模桶 乳胶膜等耗材 国产0 0402100 402 1313STDJ 3 数显多功能电动击实仪国产1 7023 40 1414STLD 1 型静力触探仪国产1 8023 60 1515HMPPDG K 静态变形模量测试仪进口18118 1616调研 安装等6 合合 计计44 19444 194 2 建设高速铁路轨道结构与检测实训室 轨道结构采用 CRTSI II III 型板式 双块式国内主流类型无砟轨道 配置先进的轨 道检测系统 为学生实践教学 企业培训及科研服务 高速铁路轨道检测 中心建设预算见表 3 11 3 建设校内力学 土工 建材试验检测中心 使人员 设备 管 理达到铁路工程试验检测甲级资质条件 满足学生实践教学要求 并努力 开展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的试验 检测业务 实现产业化 土工 建材 结构与力学等试验室建设预算分别见表 3 12 3 13 3 14 表表 3 133 13 工程材料试验室建设预算表工程材料试验室建设预算表 类类 别别 仪器 设备名称仪器 设备名称规格 型号规格 型号 数量数量 台 台 套 套 单价单价 万元 万元 合计合计 万元 万元 水泥净浆搅拌机 NJ 16040 301 20 搅拌机 JJ 5 30 60 胶砂成型设备 振实台 ZS 15 30 50 3 30 水泥胶砂跳桌 NLD 340 100 40 建 材 水泥抗折试验机 CKZ 50030 401 20 29 类类 别别 仪器 设备名称仪器 设备名称规格 型号规格 型号 数量数量 台 台 套 套 单价单价 万元 万元 合计合计 万元 万元 水泥快速养护箱 HY 8420 801 6 电子天平500 克 40 101 12 水泥稠度测定仪标准法 80 050 40 水泥抗压夹具 40mm 40mm40 040 16 分析天平 40 803 20 高温炉 23 006 00 烘干箱 10 400 40 水浴锅 20 120 24 维勃稠度测定仪 VBR 180 252 00 新拌混凝土测定仪 FCT10112 502 50 混凝土振动台 1 30 401 2 混凝土搅拌机30L 60L 20 801 60 混凝土贯入阻力仪 HC 100040 200 80 100 08 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综合性医疗设施合作经营合同模板
- 2025年上海软件公司依法与员工终止劳动合同
- 2025年文化产业企业员工版权归属与版权维权定制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网络科技公司全面财务战略咨询与服务合同
- 2025年物联网安全标准应用:智能安防系统安全防护合同
- 2025年化验岗位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度企业环保能力建设与综合环保管理服务协议
- 2025年度职业培训学校服装采购及品牌授权合作协议
- 2025年建设工程法律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专业保安服务合同终止及客户满意度评价协议
- 百师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数学试题
- 2025秋人教版(2024)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高中生物开学第一课课件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1
- 2024年船舶分段制造与装配分包劳务合同
- 安徽课件完整版本
- 电厂集控全能运行值班员应知应会(终结版)
- 南通城市介绍家乡介绍PPT
- 低慢小非法干扰事件应急处置专项预案
- GB/T 40924-2021单板滑雪靴滑雪板固定器接口
- GB/T 1455-2022夹层结构或芯子剪切性能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