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 目 名 称:榆林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府谷哈镇风电场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单位(盖章):榆林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6年4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榆林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府谷哈镇风电场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单位榆林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刘冬岩联系人付玉坤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丰惠南路36号橡树街区A座23层F2联系电810邮政编码045100建设地点陕西省府谷县西北约50km处的哈镇立项审批部门陕发改新能源【2016】393号批准文号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其他能源发电D4419占地面积(平方米)永久占地18044.3绿化面积(平方米)1600总投资(万元)41972.61其中:环保投资(万元)372环保投资比例0.89%评价经费(万元)投产日期工程内容及规模:1、建设项目背景风能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有开发价值的绿色环保新能源之一。我国是风能蓄 量较丰富的地区。风力发电是一种不消耗矿物质能源、不污染环境、建设周期短、 建设规模灵活、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新能源项目。同时,风电的开 发,特别是风电设备的国产化能拉动、促进本地的机械、电器、制造业、服务业 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榆林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府谷哈镇风电场一期工程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能源政策,不仅是陕西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府谷县发展改革局于2014年9月16日以府发改函201433号文关于同意榆林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府谷哈镇风电场项目一期工程开展前期工作的函同意本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见附件2),2016年3月17日,国家能源局通过国能新能201684号文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6年全国风电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见附件3),统筹考虑风能资源,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6年4月11日以陕发改新能源【2016】393号文对陕西省2016年风电开发建设方案下达了通知(见附件4),风电开发建设容量共200万千瓦。榆林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府谷哈镇风电场一期工程位列其中。随着榆林市经济发展的深入推进及当前扩大内需政策的出台,府谷县经济出 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府谷县的经济将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用电负荷将大大增加。 从负荷预测可知,建设榆林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府谷哈镇风电场一期工程可缓解府谷县电网供需矛盾,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项目位于陕西省府谷县西北约50km处的哈镇,通过对风电场1#测风塔2012年7月1日2013年6月30日一整年测风数据的分析处理,并推算代表年轮毂高度处各风能要素,得到本风电场场址风能资源初步评价结论如下:1#测风塔 70m、75m、80m、85m和90m高度的年平均风速分别为6.26m/s、6.30m/s、6.34m/s、6.37m/s和6.41m/s;相应的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分别230W/m2、 235W/m2、239W/m2、242W/m2 和 246W/m2。据此,由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GB/T 18710-2002)判断本风电场风功率密度等级为1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该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榆林协和新能源有限公司于2015年11月4日委托太原核清环境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见附件1)。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勘查,收集项目有关技术资料,以及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资料,评价工作严格按照环保有关法律法规、环评技术规范进行。在此基础上,汇总编制完成了榆林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府谷哈镇风电场项目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本),交由建设单位提交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织技术审查。2、项目概况2.1 项目名称榆林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府谷哈镇风电场项目一期工程2.2 建设单位榆林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2.3 建设性质新建2.4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陕西省府谷县西北约50km处的哈镇;哈镇在县城北部偏西65公里的清水川东岸,东南分别与古城、麻镇、清水、赵五家湾乡毗邻,西北与内蒙古准旗的羊市塔和沙圪堵镇接壤。本项目风电场场区为黄土梁峁地貌,地势有起伏,地形开阔。本项目场址区海拔高度在1065m1297m之间,地理坐标东经11050501105540,北纬392537393014,各拐点坐标见表1,升压站各拐点坐标见表2。本项目风电场范围见下图1。风电场周围有乡镇道路,风电场向东约20km处有S308省道,以南40km处有S301省道,对外交通较为便利。本项目所在地理位置与交通图见附图1。升压站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2。3、 风电场范围及风机布置本风电场工程征地范围包括永久征地和临时征地,总占地为169131.8m2。(1)永久性用地包括升压站、风电机组和箱变基础用地、风电场内永久道路用地和集电线路杆塔基础用地,工程永久征地总面积为18044.3m2;(2)临时性用地包括施工中临时堆放建筑材料用地、施工人员临时居处用地、设备临时储存所占场地、风力发电机组吊装时的临时用地、场内施工道路临时用地、杆塔施工用地、电缆埋设路径用地和其他施工过程中所需临时用地,工程临时征地总面积为151087.5m2。榆林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府谷哈镇风电场项目一期工程规划装机容量为50MW,计划安装25台单机容量为20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轮毂高度为85m,风电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 ,风力发电机组单机坐标见表2,风电场范围及风机布置示意图见下图1。表1 风电场坐标拐点风电场拐点ENXYA1105131392934437329937487837B1105209392942437354537488746C1105244393014437453037489583D1105540392621436734037493782E1105143392537436599037488113F1105050392737436969237486851G1105148392836437151037488240表2 25台风机坐标一览表机位东(m)北(m)机位东(m)北(m)F014932774367706F144882574370196F024929124367763F154883204370681F034918764368919F164885974370155F044914184369135F174889014370017F054903764368427F184902674370454F064904944368099F194900594370840F074897624366807F204888384371089F084894544366784F214885704371342F094891764366652F224882514372512F104874154369648F234885514373335F114876894369794F244894664372778F124880514369830F254897744372708F134878954370125图1 风电场范围及风机布置示意图324、当地风能资源分析(1)盛行风向8792#测风塔70m高度主导风向为SSW,占 18.22%;次主导风向为S,占 12.45%;主要集中在 SSW 和 NNNE 区间内,这两个区间分别占 44.03%和 19.78%;80m 高度最多风能方向为 SSW,占 20.77%,次多风能方向为 S,占 18.60%,主要集中在 SSW和 NNNE 区间内,这两个区间分别占 49.21%和 23.25%。(2)风资源等级1#测风塔 70m、75m、80m、85m 和 90m 高度的年平均风速分别为 6.26 m/s、 6.30m/s、6.34m/s、6.37m/s和6.41m/s;相应的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分别为230 W/m2、 235W/m2、239W/m2、242W/m2 和 246W/m2。根据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GB/T 18710-2002)判断本风电场风功率密度等级为 1 级。 从年内变化看,不同轮毂高度处 3 月6 月、11 月平均风速、平均风功率密度较大。1 月、7 月9 月平均风速、平均风功率密度相对较小。风能资源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点。从日变化来看,呈现出 7:0013:00 较小,其他时间较大的趋势。 (3)50年一遇最大风速及宜选机型府谷气象站50年一遇10m高度最大风速为23.4m/s。根据气象站与测风塔10m高度日最大风速相关,推算出测风塔10m高度50年一遇最大风速为28.1m/s,根据大风切变推算出测风塔70m90m高度50年一遇最大风速为32.533.2m/s。在风电场离地高度50m以上,15m/s 风速区间的湍流强度值小于0.14。根据GB/T 18451.1-2012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标准,判定本风电场工程7090m轮毂高度适宜选择IECB及以上等级的风力发电机组。 5、工程内容及规模5.1建设规模及内容本项目计划安装25台单机容量 2000kW (型号WTG2000B)的风力发电机,总装机容量50MW,新建110kV升压站以一座。项目年上网电量为1001000MWh、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为2002h。风机选用25台箱式变电站,风机与箱变采用“一机一变”单元接线方式,风机出口电压(0.69kV)经箱变升至35kV,采用35kV架空线路送至本风电场110kV升压站。本次环评110kV升压站电磁辐射及110kV 输电线路出线部分均不在本评价范围内,由建设单位另行委托评价。 项目工程组成表见表 3。(1)风力发电机组风电场布置了 25 台 WTG2000A 型风力发电机组,叶轮直径 115m,轮毂高度 85m。 本工程风力发电机基础承台为圆形,采用干作业扩底混凝土灌注桩,桩型基础由基桩和承台共同组成。混凝土采用现场调制,风机桩基础承台的型式定为圆形,基桩采用摩擦端承桩形式。风机承台底部直径为20m,基础边缘高度1.0m,棱台高1.6m,台柱半径为3.5m,台柱高1.0m,台柱露出地面0.2m,基础埋深为3.4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抗冻等级为F150,基底下设100mm厚C15素混凝土垫层。基础分两圈均匀布置33根桩径为0.7m,桩长为10m的钻孔灌注桩,第一圈桩中心半径为8.6m,布置20根桩,第二圈桩中心线半径为4.8m,布置12根桩,中心一根。基础基坑开挖深度为3.5m。(2)箱式变压器基础风电机组采用一机一变单元接线方式,每台风电机组接一台容量2150kVA的升压变压器,布置在距风机约20m处。箱变基础拟采用天然地基上的浅埋基础进行设计,根据类似工程经验的箱式变压器外形尺寸,平面上呈“长方形”布置,长3.5m,宽3.0m。采用混凝土箱式基础,混凝土强度 C30;基底下设厚100mm 的C15素混凝土垫层,基础埋深定为1.7m,开挖边坡拟采用1:0.7。(3)风电场集电线路本风电场推荐集电线路采用架空形式,局部连接采用直埋电缆。本风电场工程推荐设2回35kV集电线路,每回集电线路带12-13台风机,所带最大容量132000=26000kW,35kV集电线路的最大工作电流约429A。架空线路导线选用 LGJ-185 型和 LGJ-150 型钢芯铝绞线,线路总长度24km。直埋电缆长度约750m,风机至箱式变电站、箱变至架空杆塔及架空线下塔后至变电站段采用直埋电缆。2回出线联接的风机依次为: #1 回路:F23,F24,F25,F22,F21,F20,F15,F14,F16,F13,F12,F11, F10; #2 回路:F17,F18,F19,F04,F03, F01,F02,F05,F06,F07,F08、F09 。风电场集电线路的直埋电缆选择如下: 风力发电机组箱式变电站 箱式变压器容量为25台2150kVA,每台箱变均布置在距风电机组约20m左右的位置,使得风电机组至箱变的联结电缆不致很长,减少损耗,经计算每台风机采用20根1kV的 YJV-1240-0.6/1kV 电缆能满足要求。集电线路升压站 集电线路在进场内升压站前约20100m处,改3根YJV22-3240-26/35kV电缆并接直埋后进出升压站电缆沟,之后接至35kV户内配电装置。为保证风电机组等设备的安全,本工程35kV架空线路拟全线架设避雷线。 (4)110kV升压站本项目110kV升压站拐点坐标见下表3。表3 升压站坐标拐点升压站拐点ENXYA1105230392605436685637489244B1105234392605436685637489343C1105234392602436677137489343D1105230392602436677137489244110kV升压站站区总占地面积7452m2,站区总建筑面积 1836.86m2,站区围墙内用地面积为7104m2,站区围墙长度344.2m。建设内容包括:综合楼、35kV 配电室、综合水泵房、深井泵房、SVG室、油品库、事故油池、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化粪池、隔油池等。110kV升压站总体布置将无功补偿及配电室布置在站区的南侧,使进出线顺畅,减少线路间的交叉;主变布置在站区的东北部,西北侧为综合楼,整体布局合理紧凑。站区入口位于站区的南侧,综合楼楼前采用了广场与绿化相结合,用绿化衬托主体建筑,形成独立的站前空间,升压站绿化面积为1600m2。本项目升压站平面布置图见附图2。(5)场内交通运输进站道路进站道路采用公路型,混凝土路面。路面宽度为6.0m,转弯半径为30m。道路跨越排水沟渠时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涵。站区道路站区道路采用城市型道路,混凝土路面。主变运输路路面宽度为5.0m,其它设备区的安装检修路宽均为4.0m,转弯半径7m。满足了设备运输、检修、巡视和消防的要求。本项目工程内容一览表见表4,土建工程量见表5表4 主要工程内容一览表类别工程名称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备注主体工程风电机组25台单机容量为2000kW的发电机组(型号WTG2000B),风轮直径115m,轮毂高度85m,出口电压690V本期风电场新建110kV升压站一座,风电场通过1回110kV架空线路送至于风电场东南方向的110kV石山则变电站,线路长约19km(本项目不包括升压站至110kV变电站线路建设)箱式变电站每台风机20m处设1台容量2150kVA,高压35kV的箱式变压器,共25台,35/0.69kV110kV升压站总占地面积7452m2,站区总建筑面积 1836.86m2,站区围墙内用地面积为7104m2,站区围墙长度344.2m。建设内容包括:综合楼、35kV 配电室、综合水泵房、深井泵房、SVG室、油品库、事故油池、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化粪池、隔油池等未建辅助工程杆塔砼双杆55基,铁塔59基未建接地网采用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极组成的复合接地网,均采用镀锌扁钢未建架空线风机之间长路段线路采用架空线、进站段及箱变引出线段采用直埋敷设电缆的混合线路方式,电压等级采用35kV。按照风电场建设装机容量规模、场内确定的主接线方案,风电场内共需新建架空线路长度为24km未建电缆沟包括电力发电机组至箱式变电站、架空线路终端塔至升压站间未建场内道路站区道路采用城市型道路,混凝土路面。主变运输路面宽度为5.0m,其它设备区的安装检修路宽均为4.0m,转弯半径7m。满足了设备运输、检修、巡视和消防的要求未建进场道路进站道路采用公路型,混凝土路面。路面宽度为6.0m,转弯半径为30m。道路跨越排水沟渠时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涵未建公用工程供水施工期水源采用汽车拉水。运营期水源在升压站区域打一口井,作为风电场生活用水未建供电施工用电:施工用电从场区西南部村庄接至施工临建处,引接长度约为1000m,现场设置1台315kV降压变压器把10kV电压降到0.4kV电压等级,然后通过动力控制箱、照明箱和绝缘软线送到施工现场的用电设备上。 由于风机塔筒基础施工比较分散,施工单位应自备 30kW 柴油发电机,解决部分风机基础及其它工程基础施工用电问题。运营期用电:由风电场区内部电网供电风未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食堂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同排入化粪池中,再一同经过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出水排至站内容积300m3防渗集水池,冬季全部储存在集水池内不外排,其他季节回用于站内绿化、道路洒水未建供暖本工程采暖方式采用电暖气采暖未建环保工程食堂油烟油烟净化装置1套(处理效率大于60%)未建(主体工程设计)废水施工期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澄清处理后用于施工场地、道路洒水降尘;施工生活区有旱厕,定期清理用作农肥;其他生活盥洗水收集后用于施工场地、道路洒水未建(环评建议)运营期本工程定员18人,食堂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道进入化粪池(1座20m3)再经过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排至站内容积为300m3 防渗集水池,冬季全部储存在集水池内不外排,其他季节回用于站内绿化、道路洒水油污水排入30m3的事故油池,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理未建(主体工程设计)固废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由车定期送往府谷县环卫部门指定的生活垃圾填埋点集中处置未建(主体工程设计)危险废物建一座30m3的事故油池,废变压油、废变压器等均排入事故油池中,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不外排;废齿轮油桶、废润滑脂桶集中收集,贮存在油品库的废油桶区未建(主体工程设计)噪声选用低噪设备,风电机选用隔声防振型,变速齿轮箱为减噪型,叶片用 减速叶片等未建(主体工程设计)生态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生态保护:优化风电机组位置,减少植被破坏。施工期进行环境监理,减少施工临时占地,避免对植物的破坏;对临时占地及时恢复,合理绿化, 施工迹地进行生态修复。 水土流失治理: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制定水土保持控制目标,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相结合控制水土流失量未建(环评建议)站内绿化本次站内绿化面积1600m2未建(主体工程已有)表5 项目主要工程量序号项目种类单位工程量备注1风电基础土方开挖m341521.2土石方回填m325938.34垫层素混凝土C15m3801.18基础钢筋混凝土C35m314984.09基础混凝土钢筋t1498.41钻孔灌注桩桩径m0.7单根桩长m10单机装数个33总桩长m8250桩身总钢筋t269.742箱变基础土方开挖m31692.72土石方回填m31216.87垫层素混凝土C15m329.60基础钢筋混凝土C25m3252.15基础混凝土钢筋t22.693集电线路杆塔基础土方开挖m346147.43土石方回填m345236.69垫层及台阶素混凝土C15m3288.62基础混凝土C30m3562.99钢筋t23.534主变压器基础土方开挖m3128.59土石方回填m369.19垫层素混凝土C15m35.68基础钢筋混凝土C25m356.51基础混凝土钢筋t5.655配电设备基础(含设备支架、无功补偿设备、门型构架)土方开挖m34865.56土石方回填m34227.10垫层素混凝土C15m358.17基础钢筋混凝土C25m3574.38基础混凝土钢筋t7.456变配电附属建筑构架(离心杆设备构架)m320.4支架(离心杆设备支架)m36.925m独立避雷针2座t1.8电缆沟(宽1m,深1m)m200直埋电缆土方开挖m3800石方开挖m30.00土石方回填m3800接地工程土方开挖m34410土石方回填m344107房屋建筑工程综合楼建筑面积m21269.9635kV配电室建筑面积m2223.2辅助生产建筑占地(建筑)面积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m215深井泵房m210.5化粪池m215隔油池m210综合泵房m2131.2油品库房m227SVG室m21508升压站内其他建筑-升压站总占地面积m27452围墙及大门长m344.2硬化部分地面占地面积m2200.4升压站内道路占地面积m22506.05.2 主要设备本项目主要设备见表6。表6 项目主要设备一览表名称单位(或型号)数量备注主要设备风电场主要机电设备风力发电机组台数台25额定功率kW2000叶片数片3风轮直径m115扫风面积m210434.4切入风速m/s2.5额定风速m/s9切出风速m/s19安全风速m/s52.5轮毂高度m85输出电压V690主要机电设备箱式变电站台25升压变电所主变压器型号SZ11-100000/110,100MVA台数台1容量MVA100额定电压kV110出现回路数及电压等级出现回路数回1电压等级kV1106、风电机组选型根据目前国际和国内成熟的风力发电机组生产制造能力以及风电场现场的综合条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6种机型比较统计见表7),确定选用25台单机容量为2000kW的发电机组(型号WTG2000B,风轮直径115m、轮毂高度85m,出口电压690V)。表7 风机机组技术经济比较表方案方案1方案2方案3方案4方案5方案6机型WTG1500AWTG1500BWTG2000AWTG2000BWTG2000CWTG2500A装机台数(台)333325252520轮毂高度(m)858080859090风电场年上网电量(GWh)88.47583.72791.984100.07797.95192.887上网利用小时数(h)178716911840200219591858风电机组投资(万元)21879.0021621.6022100.0023400.0022620.0024960.00塔筒投资(万元)5973.664319.825118.755234.255935.136048.00箱变投资(万元)759.00759.00650.00650.00650.00580.00机电设备及安装(万元)34017.6632106.4233178.7534594.2534515.1336802.00建筑工程(万元)5422.005422.004720.004720.004720.004248.00其他费用(万元)2169.182064.062084.432162.282157.932257.75基本预备费(万元)1248.271187.771199.501244.301241.791299.23工程静态总投资(万元)42857.1140780.2541182.6842720.8342634.8544606.98单位千瓦投资(元)8658.008238.438236.548544.178526.978921.40度电成本(元/kWh)0.59620.57910.53270.50780.51790.5668经济性顺序653124对优选的机型进行进一步优化布置,以获得较大发电量和最优经济效益为原则,既要保证风机间距以减小尾流损失又要注意风机的相对集中布置以减少集电线路及道路的投资;不仅考虑每个机位最优,而且考虑各风机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保证整个风电场的发电量最大,效益最好。在选定的机型基础上,对 WTG2000B 风机布置进一步优化,结合场区轮毂高度处风能资源分布图和具体地形地貌,对部分机位进行调整,避让风景区、村庄、林地、基本农田等,按照国土利用部门与环评部门的要求严格控制风电机组与矿床、村庄边界的距离大于 300m,与架空输电线路保持150m开外,得到如下布机方案。推荐的风机布置图见附图3。7、工程占地及土石方本风电场工程征地范围包括永久征地和临时征地,永久性用地包括升压站、风电机组和箱变基础用地、风电场内永久道路用地和集电线路杆塔基础用地,工程永久征地总面积为18044.3m2;临时性用地包括施工中临时堆放建筑材料用地、施工人员临时居处用地、设备临时储存所占场地、风力发电机组吊装时的临时用地、场内施工道路临时用地、杆塔施工用地、电缆埋设路径用地和其他施工过程中所需临时用地,工程临时征地总面积为151087.5m2。本项目征用地面积表见表8。本期工程占地主要是其中以天然牧草地居多,占评价区面积的66.78%;其次为旱地,占评价区面积的21.11%;有林地和其他庄园所占份额差别不大,分别占评价区面积的7.11%和4.62%;灌木林地、村庄和特殊用地占地不大,分别为0.17%、0.15%和0.06%,具体见土地利用现状图。表8 项目征用地面积表序号项目面积(m2)占地类型备注一永久性占地1风机和箱变基础8112.52集电线路杆塔基础14003场区道路10804升压站7451.85永久性占地合计18044.3二临时性占地1风机吊装场地81887.52施工临建场地 80503临时场区道路385504集电线路临时用地226005弃渣场临时用地06临时性占地合计151087.58、公用工程8.1给排水(1)给水:本工程场地地处郊外,主要是升压站内人员生活与工作用水。打深水井一口作为水源,建深井泵房一座。深井泵出水管供水至站前区后,分别送至消防水池、生活水箱。生活给水系统生活给水采用独立供水系统。生活用水由深井泵输送至综合泵房生活水箱,生活水箱出水,经紫外线消毒仪或二氧化氯消毒法消毒后,由生活变频水泵送至各用点。本项目用水主要包括职工生活用水、升压站站区绿化用水、消防用水。根据陕政发【2004】18号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的通知计算,项目用排水量见表9,水平衡图见图2、3。a、 生活给水量采用人均95L/人天,在编职工人数按总体规划18人计,则工人生活用水量为1.71m3/d。b、 绿化用水:本项目升压站区绿化面积约1600m2,按照1.5L/m2d计算,则需要用水量为2.4m3/d。c、 不可预见水:项目不可预见水量按照上述水量的10%计算,则非采暖期需要用水0.41m3/d.;采暖期需要用水0.17m3/d。综上,本项目非采暖期需要新鲜用水量为4.51m3/d,采暖期需要新鲜用水量为1.88m3/d。热水给水系统在综合楼卫生间内设置独立的电热水器。(2)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食堂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同排入化粪池中,再一同经过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出水排至站内容积300m3防渗集水池,冬季全部储存在集水池内不外排,其他季节回用于站内绿化、道路洒水。检修油污水排入事故油池(容积为30m3),定期送往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外排。本工程雨水排放采用散排方式。表9 本项目用排水量统计表序号用水项目面积或人数用水标准用水量(m3/d)排水量(m3/d)备注1日常生活用水1895L/人d1.711.372绿化用水16001.5L/m2d2.407不可预见用水非采暖期以上合计的10%0.410.33采暖期0.170.148新鲜水用量总计非采暖期4.51采暖期1.889废水产生量总计非采暖期1.70采暖期1.51图2采暖期水平衡图图3 非采暖期水平衡图8.2采暖升压站使用电暖器作为主要采暖方式。其中,升压站内主要生活房间采暖面积约1270m2,采暖热负荷约200kW,采暖选用共200kW的电暖器。8.3供电施工用电:施工用电从场区西南部村庄接至施工临建处,引接长度约为1000m,现场设置1台315kV降压变压器把10kV电压降到0.4kV电压等级,然后通过动力控制箱、照明箱和绝缘软线送到施工现场的用电设备上。 由于风机塔筒基础施工比较分散,施工单位应自备 30kW 柴油发电机,解决部分风机基础及其它工程基础施工用电问题。运营期用电:由风电场区内部电网供电风。9、劳动定员与工作制度本项目定员18人。其中运行人员和日常维护人员14人,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值班运行和维护、检修管理,主要负责风电机组的运行监控、日常保养、故障维修和事故报告等。管理人员4人,负责风电场的建设、经营和管理。风电场的机组大修可委托外单位检修,以减少风电场的定员。风电场实行运行、检修分开的生产模式。所有人员均应具备合格资质,有一专多能的专业技能,主要运行岗位值班员应有全能值班员水平;设备运行实行集中控制管理,设备检修实行点检定修制管理。10、施工工期本项目计划施工期为12个月。11、工程投资本项目工程总投资为41972.61万元。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工程特征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0。表10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风电场名称榆林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府谷哈镇风电场项目一期工程风电机组单位造价(含运费)元/kW4300建设地点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哈镇塔筒(架)单位造价元/t7000设计单位福建永福工程顾问有限公 司聚合电力工程设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风电机组基础单价元/座1192037建设单位榆林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变电所单位造价万元/座2792.42装机规模MW50主要工程量土石方开挖m3114568单机容量kW2000土石方回填m3109199年上网电量亿kWh1.001混凝土m317640.67年利用小时数h2002钢筋t1829.27静态总投资万元39624.18塔筒(架)t5275动态总投资万元40397.02建设用地面积永久占地m218044.3单位千瓦时静态投资元/kW7924.84临时占(租)地m2188687.5单位千瓦时动态投资元/kW8079.4计划施工时间第一台机组发电工期月12单位电量投资元/kWh4.2305总工期月12工程建设期贷款利息万元772.85生产单位定员人1813、产业政策及规划、选址符合性(1)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符合性 本工程项目属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本)(修正)的允许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4年本)的通知(国发201453 号)、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完善风电年度开发方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国能新能2015163号)和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6年全国风电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指出2016年全国风电开发建设总规模3083万千瓦,陕西省风电开发建设总规模200万千瓦。故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政策。 (2)与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的相符性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的通知(发改能源【2005】2517号),“风能及风力发电”列在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的首位,本项目属该指导目录中“风力发电”项目。(3)与陕西省产业政策的符合性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6年全国风电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国能新能【2016】84号)和进一步完善风电年度开发方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国能新能【2015】163号要求,结合风电消纳、资源条件和区域布置等因素,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达了关于印发2016年陕西省风电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陕发改新能源【2016】393号),通知中将本项目列入“2016年陕西省风电开发建设方案项目表”中。3选址合理性本项目场址位于陕西省府谷县西北约50km处的哈镇,本次环评从风能资源、场地建设条件、 相关规划、环境影响等方面分析电场选址的合理性:(1)风能资源有保障。根据可研资料,厂址区 70m、75m、80m、85m 和 90m 高度的年平均风速分别为 6.26、 6.30m/s、6.34m/s、6.37m/s和6.41m/s,年平均风速较大,有利于风能的开发利用。本工程位于陕西省风能资源可利用区(陕西省年平均风速分布色斑图见下图4),风能资源有保障,适宜建设大型风电场。图4 陕西省年平均风速分布色斑图(2)场地建设条件较好。本项目地处属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区,风机布置在梁峁顶部,场地区地势较开阔便于风电开发和运输、管理,也可减少场地平整土方量;场址区地质构造稳定,无不良地质作用;风电场周围有乡镇道路,风电场向东约20km处有S308省道,以南40km处有S301省道,对外交通较为便利。(3)对环境的影响小。本项目场址区无珍稀动植物资源,区域居民分布数量较少且距离较远,项目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场址区居民点的噪声影响小。(4)无明显环境制约因素。项目选址区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等敏感目标存在。 综上所述,在落实对场址范围内文物点进行避让的前提下,从环保角度分析,本风电场工程选址可行。(5)项目对候鸟迁徙的影响 项目区不属于鸟类频繁活动地区,风电场内基本为农田生态系统,主要野生鸟类为喜鹊、麻雀、乌鸦等常见鸟类等,但这些鸟类在正常飞行时,飞行高度较高,如不下降捕食,不会受到风力发电机的威胁。而且风电站建成后,风力发电机的叶轮额定转速在 1617r/min,速度较慢,加之鸟类的视觉极为敏锐,反应机警。根据国外大型风场运行过程研究成果,风力发电场运营初期,风力机旋转等可能会对候鸟的迁徙与栖息产生一定影响,随着候鸟对风机的存在和运行的逐渐适应,会选择自动避让,不会造成长远影响。研究成果同时表明,风机运转的过程中,动物的数量将不会因此下降。因此项目建设对鸟类栖息及迁徙影响较小。 (6)符合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和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 根据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和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应本着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尽量使用未利用土地,少占或不占耕地,并尽量避开省级以上政府部门依法批准的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本项目占地占用部分旱地,不涉及基本农田,不涉及特殊保护区域,榆林市国土资源局和城乡规划局同意本项目的用地和选址,对于项目临时占地中占用的耕地,环评提出项目建成后恢复为原有耕地,对于草地和灌木林地,环评提出进行生态恢复,种植灌木和草本,恢复临时占地的生态环境。因此项目占地基本符合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和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要求。 (7)无明显环境制约因素 本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分散布置于周边山顶和山脊上,地势较为平坦开阔,便于风电开发和运输、管理,也可减少场地平整土方量;占地类型主要为灌木林地、坡耕地、草地;拟建场区内及周边区域未发现有活动性断裂通过,拟建场地内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存在,场地稳定性好,适宜工程建设;所处区域无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出没,也不涉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文物保护区、基本农田及国家限制的采矿区域,场址周围无军用设施、地下无文物,符合当地的生态功能区划和县整体的发展规划。本项目风电场周围有乡镇道路,风电场向东约20km处有S308省道,以南40km处有S301省道,对外交通较为便利。 综上所述,评价认为本风电场选址合理。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不存在原有污染情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府谷县位于陕西省最北端,地处秦、晋、蒙接壤地带,与山西省河曲县、保德县隔河相望,北与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接壤,西南与神木县毗邻,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百强、西部十强,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省级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试验区和中国产业百强县、全国金融生态先进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先进县、省级园林县城、省级环保模范县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中国低碳生态十强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陕西省卫生县城,陕西省平安县城,陕西省十强县位居三甲等等。府谷自然资源富集,国家级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西煤东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的重要枢纽。榆林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府谷哈镇风电场项目一期工程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哈镇境内,风电场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050501105540、北纬392537393014之间,场内海拔介于10651297m之间。风电场总规划装机容量100MW,本风电场工程规划装机容量50MW,计划安装25台单机容量为20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风电场规划面积约32km2,具体位置见附图1。2、地形地貌府谷县处于内蒙古高原与陕北黄土高原东北部的接壤地带。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主要由西北至东南流向的黄甫川、清水川、孤山川、石马川四条大川和相应的五道梁峁为骨架,海拔高度在7801426.5m之间,相对高差为646.5m。自第四世纪以来,由于受外力地质作用和几千年来人为活动的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
- 小学班级队列队形训练比赛方案
- 渔具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渔业工作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渔业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医院聘用员工薪资制度及管理办法
- 监事会议议事规则规范流程讲解
- 空天卫星轨道预测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耳鼻喉科手术器械项目申请报告模板
- 清洗鞋课件教学课件
- 腕踝针技术操作流程
- 最全海外常驻和出差补助管理规定
- 试生产总结报告
- 房地产制度与标准 -中建一局项目管理标准化指导手册(第一版)
- 《老年学概论(第3版)》课件第一章
- GB/T 6495.1-1996光伏器件第1部分:光伏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
- GB/T 30951-2014小型水电站机电设备报废条件
- GB/T 18948-2017内燃机冷却系统用橡胶软管和纯胶管规范
- 电动汽车充电桩申请安装备案表
- DB32T 4073-2021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
- 易制毒、易制爆培训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