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面处的楼板设计毕业设计.doc_第1页
楼面处的楼板设计毕业设计.doc_第2页
楼面处的楼板设计毕业设计.doc_第3页
楼面处的楼板设计毕业设计.doc_第4页
楼面处的楼板设计毕业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目录楼面处的楼板设计毕业设计目 录1 工程概况11.1 工程总体概况11.2 工程设计资料11.3 材料使用12 结构选型和布置32.1 确定结构体系、柱网与层高32.2 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32.3 梁、柱截面尺寸、板厚的初步确定43 框架侧移刚度的计算63.1线刚度的计算63.2 柱的侧移刚度计算73.3 各层横向侧移刚度计算84 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94.1 荷载计算94.2 横向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侧移计算144.3 横向水平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侧移计算285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385.1 横向框架内力计算(KJ-4)385.2 横向框架梁、柱的内力组合625.3 柱端弯矩设计值的调整775.4 柱端剪力组合和设计值的调整795.5 梁端剪力设计值的调整816 梁柱截面设计836.1 框架梁设计836.2 框架柱设计917 基础设计1077.1荷载计算1077.2基础形式的确定和设计1078 楼板设计1138.1 楼面处的楼板设计1138.2 屋盖处的楼板设计1189 楼梯设计1239.1 楼梯形式选择1239.2 楼梯结构设计123参考文献126致 谢127 IV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摘要南京市雨花区某中学教学楼设计摘 要本毕业设计课题着重对教学楼的结构进行设计,结构确定为框架结构。首先,对横向荷载和竖向荷载进行计算,然后,通过内力计算分析,在确定控制截面和最不利内力类型的基础上,对框架结构进行配筋计算。需要设计的构件包括:框架梁、框架柱、楼板、柱下独立基础、楼梯等。设计过程中涉及的方法有:分层法、D值法等。本课题的设计计算书包含:工程概况、结构选型和布置、框架侧移刚度的计算、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竖向荷载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梁柱截面设计、基础设计、楼板设计、楼梯设计。关键词:框架结构;荷载计算;内力分析;配筋计算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AbstractThe design of a middle school in Yuhua District of NanjingAbstractThis graduation project focuses on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school build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building is determined as frame structure. First,calculate the lateral load and the vertical load,then by the calculation of internel force, determine the control section and the type of the most unfavorable internal.on the basis of this,calculate the reinforcement of the frame structure. The components needed design includes: Beams,Columns,Floors,Single foundations under column,Stairs and so on. The methods involved in the design includes: Stratification, D value method.The design calculation of this subject includes: The survey of the program, Theselectionand arrangementofthestructure,The calculation of frame lateralstiffness,The internal forces and driftcalculation of frame structuresunderlateralhorizontal loads,The Internal force of the Frame Structure under theverticalloads,The design ofbeam and column,The design of the base,The design of the floor slab, The design of the staircase.Key words:Frame structure; Load calculation; Internal force analysis;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1章 工程概况1 工程概况1.1 工程总体概况建筑地点: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区建筑类型:五层教学楼,框架结构建筑介绍:建筑面积约4000m2,建筑总高为19.5m,主体结构体系为5层框架结构,主体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耐久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1.2 工程设计资料1.2.1 地质条件第层 杂填土:灰黑色,松散,湿,含碎砖瓦片石灰渣等建筑生活垃圾,整个场区均有分布,层厚0.5m,本层物质成分杂乱,具高压缩性,其工程性质极差。第层 淤泥质重粉质粘土:灰色,流塑,上部有腐植物,在整个场区均有分布,层厚0.6m,该层含水量大,孔隙比高,为高压缩性软弱土层,工程性质较差。第层 粘土重粉质粘土:灰绿灰色,湿,可塑状态,层厚33.8m,本层具有中等压缩性,工程性质较好。承载力特征值为180kPa。第层 重粉质粘土:褐灰色,以软塑为主,湿,有褐色斑带,局部夹簿层粉土,灰黄色,厚2.8-3.5m,具有中偏高压缩性,承载力特征值为160kPa。1.2.2 气象条件风压:0.4kN/m2 雪压:0.65kN/ m2。1.2.3 地震资料所在地南京,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等级为三级。1.2.4 荷载条件参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1.3 材料使用混凝土:梁板柱均使用C30。墙体:a. 外纵墙采用240厚灰砂砖(18kN/m3),一侧墙体为水刷石墙面(0.5kN/ m2),一侧为20mm厚抹灰(17kN/ m3) b. 内墙采用24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5.5kN/ m2),两侧均为20mm厚抹灰。c.卫生间隔墙采用24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5.5kN/ m2),两侧均贴瓷砖(0.5kN/ m2)。 c. 女儿墙采用240mm厚加气混凝土砌块(5.5kN/ m2),两侧均为20mm厚抹灰,墙高1100mm。窗:均为铝合金窗(0.35kN/ m2)门:除大门为玻璃门(0.45kN/ m2),办公室、教室等均为木门(0.2kN/ m2)2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2章 结构选型和布置2 结构选型和布置2.1 确定结构体系、柱网与层高2.1.1 柱网与层高图2.1 柱网布置图本教学楼采用4.5m的内廊式小柱网,边跨为7.2m,中间跨为3.0m,层高取3.6m。柱网布置图见图2.12.2 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室内外高差0.45m,基础顶面至室外地坪0.5m,h=0.45+0.5+3.6=4.55m图2.2 横向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2.3 梁、柱截面尺寸、板厚的初步确定主体结构共5层,层高均为3.6m,内外墙均为240mm厚,门窗详见门窗表,楼层屋盖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混凝土结构。板厚取120mm:h=120mm =112.5mm2.3.1 梁截面尺寸的估算2.3.1.1 横向框架梁高度h应满足: h AB、CD跨:L=7200mm,则600mm h 900mm,取h=600mmBC跨:L=3000mm,则250mm h 375mm,取h=350mm宽度b应满足: b AB、CD跨:200mm b 300mm,故取b=300mmBC跨:b=300mm2.3.1.2 纵向框架梁考虑到整体性,故选最大跨度进行梁截面的初选,L=4500mm,则,h=()L=375 562.5mm,取h=400mmb=()h=133.33 200mm 1.4Tg = 1.4 0.35 = 0.49 s注:上式中,对于民用建筑取=0.60.8,本设计取=0.7;对于类场地土近震取特征周期值Tg =0.35s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1.2条规定,对于高度不超过40米,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着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可以采用底部剪力法等简化方法计算抗震作用。因此本框架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抗震作用。在类场地,7度设防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情况下,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5.1.41和表5.1.42可查得:结构的特征周期Tg和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Tg =0.45s,=0.08则,结构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T1 1.4Tg = 1.4 0.35 = 0.49 s,故需考虑框架顶部附加集中力作用。对于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可以按照特征周期Tg及结构的基本周期T1来确定,当Tg=0.30.4s时,。框架横向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结构底部:,故附加的集中水平地震作用为:。各楼层的地震作用和地震剪力标准值计算见表4.5表4.5 楼层地震作用和地震剪力标准值计算表层 次层 高(m)高 度(m)重 量 (kN)()剪力 Vi(kN)53.618.958295.35157196.88625.60882.7043.615.358856.54135947.89541.031423.7333.611.759164.16107678.88428.531852.2623.68.159164.1674687.90297.242149.5014.554.5511552.5252563.97209.192358.69其中,4.2.2.2 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变形验算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要求,本结构须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要对结构的变形加以限制,使其层间弹性位移以及结构顶点位移不超过一定的限值。对于砌体填充墙的框架结构,其层间弹性位移限值为,其顶点弹性位移变形限值。表4.6 结构变形计算表层 次层 高(m)剪力 Vi(kN)刚度(kN/m)层间位移=(m)53.6882.709227260.000961/37500.0106343.61423.739227260.001541/23380.0096733.61852.269227260.002011/17910.0081323.62149.509227260.002331/15450.0061214.552358.696226360.003791/12010.00379由上表可知,结构层间相对位移均小于,故其层间弹性位移满足要求。同时,最大位移发生在第一层,其楼层最大位移与楼层高之比:,小于19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4章 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5.1条规定的位移极限值=1/550,故结构顶点位移也满足要求。横向框架上的地震作用简图,如下图4.2所示:图4.2 横向框架上的地震作用简图4.2.2.3 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KJ-4)内力计算由底部剪力法计算出来的每层的地震剪力,按照每榀框架的刚度比值分配到每榀框架23上,而每榀框架的地震剪力按柱的刚度比值分配到每一根柱上,最后以反弯点法求结构的内力。其内力的计算如下: 地震剪力的分配在每层结构中,KJ-4的地震剪力分配系数为:非底层;底层故地震剪力分配如下表:表4.7 地震剪力分配计算表第五层 =882.70 kN0.0862=76.09 kNA柱B柱76.09=17.29kN76.09=20.75kN第四层 =1423.73 kN0.0862=122.73 kNA柱B柱122.73=27.89kN122.73=33.47kN第三层 =1852.26 kN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