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选读教学大纲.doc_第1页
伤寒论选读教学大纲.doc_第2页
伤寒论选读教学大纲.doc_第3页
伤寒论选读教学大纲.doc_第4页
伤寒论选读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伤寒论选读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091.0.2课程名称:伤寒论选读Treat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s Abstracted开课(二级)学院:基础医学院课程性质:专业课(基础医学方向七年制),限选经典课(临床方向七年制、中西医结合方向七年制、医药结合方向七年制、中医方向五年制、中西医临床方向五年制、骨伤科学方向五年制、运动医学方向五年制)学分:4分 学时:56学时前期课程: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中药学 方剂学授课对象:中医学基础医学方向七年制、中医学临床方向七年制、中西医结合方向七年制、医药结合方向七年制、中医方向五年制、中西医临床方向五年制、骨伤科学方向五年制、运动医学方向五年制考核方式:考试(期末考试)、考察(论文、作业、课堂讨论)、考勤。其中期末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主要通过论文或作业得分、出勤和课堂讨论表现进行评定。一般论文或作业得分占总成绩20%左右,出勤和课堂讨论表现占总成绩10%左右。采用PBL教学法的班级,原则上期末考试占50%,平时成绩占50%,平时成绩仍由论文、作业成绩以及课堂讨论表现、出勤等方面决定。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伤寒论是中医临床医学发展的奠基著作,被历代医家奉为中医经典。在当代,则作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列入了中医院校的五年制中医专业和七年制多个专业教育的课程。在五年制与七年制教育中,学习其中的主要原文,并在学习原文的基础上,进而探索其学术内涵和应用价值,是本课程的基本内容。The course of picked 10 essential parts including 112 recipes within 398 doctrines of as its main text. This course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d the basic idea of , the principle of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n this book, the principle of recipe designing, the law of medicine combination and how to use them clinically.For the purpose of setting up the students independent clinical capability of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making this course more impressive, we developed the software of Recipe-Syndrome Practicing System on . This software is mainly based on reception-syndrome treatment theory system of . A Man-Computer Dialogue is established between patient emulated by PC and doctor emulated by student. Therefore, in selected parts of the course, the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 education method is used by discussion on clinical cases. Our purpose is to set up the clinical thinking ways of TCM of the students, and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capability of them.大纲内容:一、前 言 【课程目的】伤寒论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其中有许多精华值得后人学习、研究、整理、提高。伤寒论课程为临床各科的辨证论治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之间的桥梁。伤寒论选读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将理、法、方、药连贯起来,与临床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课堂讨论、实际应用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各种证候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知识,初步掌握辨证的方法与技能,为临床各科的辨证论治打好基础。【教学要求】本课程选择宋本伤寒论中的十篇398条、112方,系统讲授伤寒论的基本精神、辨证论治原则,伤寒论方的组方原则、配伍规律及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应用等。为培养学生在临床上具有独立辨证论治的能力,并巩固本课程所学的知识,我们选择部分章节,以医案讨论为切入点,开展PBL教学法,培养学生的中医临证思维,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本课程总学时为56学时 ,其中课堂讲授52学时,课堂讨论4学时。 二、教学要求和内容、方法 绪论 【目的要求】 掌握伤寒的含义;熟悉伤寒论的作者、成书背景、流传沿革和主要版本、学术渊源与成就;掌握六经辨证的基本概念。了解伤寒论的学习方法。【教学内容】一、伤寒论的作者、成书背景、流传沿革和主要版本。二、伤寒论的内容、贡献与成就。三、关于六经辨证的若干问题。四、学习伤寒论的方法。【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概说:太阳病病位、病因病机、证候特点、证候分类、治疗原则、传变和预后。 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目的要求】 掌握太阳病表证的主要脉证和病机,掌握太阳病的分类提纲和病机,了解太阳病的传经和欲解时。【教学内容】一、太阳病脉证提纲 1二、太阳病分类提纲 2 3 6三、辨病发于阳病发于阴7四、辨太阳病传变与否 4 5 8 10五、太阳病欲解时 9【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第二节 太阳病证【目的要求】 掌握太阳中风证治、桂枝汤的其它适应证、禁忌证和加减应用;掌握太阳伤寒证治、掌握麻黄汤的其它适应证、禁忌证和加减应用;熟悉表郁轻证的因机证治。掌握太阳蓄水证和蓄血证的因机证治。【教学内容】一、太阳病经证(一)中风表虚证1、桂枝汤的适应证 12 13 95 24 42 44 45 15 57 53 542、桂枝汤禁例 16 17 193、兼证(1)桂枝加葛根汤证 14(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43 18(3)桂枝加附子汤证 20(4)桂枝去芍药汤证 21(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 22(6)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证 62(二)伤寒表实证1、麻黄汤适应证 35 51 37 46 47 55 362、麻黄汤禁例 83 84 85 87 88 89 50 493、伤寒兼证(1)葛根汤证 31 32 33(2)大青龙汤证 38 39(3)小青龙汤证 40 41(三)表郁轻证1、桂枝麻黄加半汤证 232、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253、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27二、太阳病腑证(一)蓄水证 71 72 74 73 127 156(二)蓄血证 1、桃核承气汤证 1062、抵当汤证 124 1253、抵当丸证 126【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第三节 合病与并病【目的要求】 掌握合病与并病的概念;掌握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少阳合病和三阳合病的证治。【教学内容】(一)太阳阳明合病1、麻黄汤证362、葛根汤证及葛根加半夏汤证33(二)太阳少阳合病1、黄芩汤证1722、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172(三)三阳合病 268【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第四节 太阳病变证【目的要求】 掌握变证的治则;掌握表里先后缓急治则;掌握寒、热、虚、实诸种变证的证治;掌握结胸、心下痞、上热下寒证治,了解脏结证、火逆证、和欲愈候。【教学内容】一、变证治则 16上 二、辨寒热真假 11 120 122三、辨虚证实证 70 60 75四、辨汗下先后标本缓急 90 91 92 56五、热证(一)虚烦证 1、栀子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证 76 77 782、栀子厚朴汤证 793、栀子干姜汤证 804、栀子豉汤禁例 81(二)邪热壅肺证 63 162(三)协热下利证 34六、虚证 (一)心阳虚证 1、桂枝甘草汤证 642、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 1183、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 1124、桂枝加桂汤证 117(二)阳虚兼水气证 1、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 652、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 673、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 28(三)脾虚证 1、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证 662、小建中汤证 1023、桂枝人参汤证 163(四)肾阳虚证1、干姜附子汤证 612、茯苓四逆汤证 693、真武汤证 82(五)阴阳两虚证 1、甘草干姜汤证、芍药甘草汤证 292、芍药甘草附子汤证 683、炙甘草汤证 177 178七、结胸证 (一)结胸辨证 128 131上(二)热实结胸证1、大陷胸汤证 128 135 136 1372、大陷胸丸证 131下 3、小陷胸汤证 138八、脏结证(一)脏结辨证 129(二)脏结证治禁及危候 130 167九、痞证(一)痞证的成因及证候特点 151(二)热痞证1、大黄黄连泻心汤证 154 1642、附子泻心汤证 155(三)寒热错杂痞证 1、半夏泻心汤证 1492、生姜泻心汤证 1573、甘草泻心汤证 158(四)痰气痞证 161(五)治利四法159十、上热下寒证 173十一、火逆证 110 111 113 114 115 116 十二、欲愈候58 59【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第四节 太阳病类似证【目的要求】了解悬饮证和胸膈痰实证的证治。【教学内容】1、十枣汤证 1522、瓜蒂散证 166【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第二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概说:阳明病病位、病因病机、证候特点、证候分类、治疗原则、传变和预后。第一节 阳明病概论【目的要求】 掌握阳明病脉证特点,了解阳明病的成因。【教学内容】1、阳明病提纲 1802、阳明病病因病机 179 181 185 1883、阳明病脉证 182 183 184 186【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第二节 阳明病本证【目的要求】 掌握阳明热证和阳明实证的因机证治,了解阳明禁下证,熟悉阳明寒证的因机证治。【教学内容】一、阳明病热证(一)胃热弥漫证 176 219(二)胃热弥漫津气两伤证 26 168 169 170 222二、阳明病实证(一)承气汤证 1、调胃承气汤证 207 248 2492、小承气汤证 213 214 2503、大承气汤证238 239 215 241 242 212 252 253 254 255 256 217 220(二)润导法证1、脾约证 247 245 2462、津枯便结证 233(三)下法辨证 208 209 251 203(四)下法禁例 204 205 206 189 194三、阳明寒证、虚证190 191 226 243 197 196【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第三节 阳明病变证【目的要求】 掌握阳明湿热发黄证的因机证治,了解寒湿发黄和被火发黄证。熟悉热郁胸膈证、水热互结证和阳明蓄血证的因机证治。【教学内容】一、发黄证(一)湿热发黄证1、茵陈蒿汤证 236 260 1992、栀子柏皮汤证 2623、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 262(二)寒湿发黄证 259 195(三)被火发黄证 200二、热证(一)热郁胸膈证221 228(二)阴虚水热互结证 223 224(三)血热证 1、衄血证 202 2272、下血证 2163、蓄血证 237 257 258【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第四节 阳明病预后【目的要求】 了解阳明病预后。【教学内容】阳明病预后210 211【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第三章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概述: 少阳病病位、病因病机、证候特点、证候分类、治疗原则、传变和预后。第一节 少阳病辨证纲要【目的要求】掌握少阳病脉证提纲,了解少阳病脉证表现和治疗禁忌。【教学内容】一、少阳病提纲 263二、少阳病治禁 264 265【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第二节 少阳病证【目的要求】掌握少阳病本证的因机证治和小柴胡汤的使用禁忌。【教学内容】一、小柴胡汤证96 97 266 101 99 100 229 230 148二、小柴胡汤禁例98【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第三节 少阳病兼变证【目的要求】了解变证治则,掌握柴胡桂枝汤证、大柴胡汤证、柴胡桂枝干姜汤证、柴胡救逆汤证的因机证治,熟悉柴胡加芒硝汤证的因机证治。【教学内容】一、变证治则267二、柴胡桂枝汤证146三、大柴胡汤证103 165四、柴胡加芒硝汤证104五、柴胡桂枝干姜汤证147六、柴胡加龙骨牡蛎救逆汤证107【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第四节 少阳病传变与预后【目的要求】了解少阳病的传变和预后【教学内容】少阳病传变与预后 269 270 271【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第四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概说:太阴病病位、病因病机、证候特点、证候分类、治疗原则、传变和预后。【目的要求】 掌握太阴病辨证纲要。掌握太阴病脏虚寒证、经脉气血失和证和四肢烦疼证的因机证治。了解太阴寒湿发黄证的治疗原则。【教学内容】一、太阴病辨证纲要 273二、太阴病本证1、太阴脏虚寒证 2772、太阴经脉气血失和证 279 280 1003、太阴四肢烦疼证 274 2764、太阴寒湿发黄证259三、太阴病预后1、太阴阳复自愈证2782、太阴转属阳明证187【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第五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概说:少阴病病位、病因病机、证候特点、证候分类、治疗原则、传变和预后。第一节 少阴病辨证纲要【目的要求】 掌握少阴病辨证纲要,熟悉少阴寒化证辨证要点,了解少阴病治疗禁忌。【教学内容】一、少阴病提纲 281二、少阴寒化证辨证要点 282 283三、少阴病治禁285 286【教学方式】课堂讲授第二节 少阴病本证【目的要求】 掌握少阴病寒化证和热化证的因机证治【教学内容】一、少阴寒化证(一)阳衰阴盛证323 324(二)阴盛格阳证317(三)阴盛戴阳证314 315(四)阳虚身痛证304 305(五)阳虚水泛证316(六)寒逆剧吐证309(七)下利滑脱证306 307(八)正虚气陷证325二、少阴热化证 (一)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证303(二)阴虚水热互结证319【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PBL教学第三节 少阴病兼变证【目的要求】 掌握太少两感证治、少阴阳郁证治,熟悉少阴急下证、热移膀胱证,了解少阴血证。【教学内容】一、太少两感证 (一)麻黄附子细辛汤证301(二)麻黄附子甘草汤证302二、少阴急下证320 321 322三、阳郁四逆证318四、热移膀胱证293五、伤津动血证284 294【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PBL教学第四节 咽痛证【目的要求】 掌握少阴虚火上扰和客热咽痛证治,了解少阴痰热咽痛和风寒夹痰咽痛证治。【教学内容】一、少阴虚火上扰咽痛证310二、少阴客热咽痛证311三、痰热客于少阴经脉咽痛证312四、风寒夹痰侵袭少阴经脉咽痛证313【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第六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概说:厥阴病病位、病因病机、证候特点、证候分类、治疗原则、传变和预后。第一节 厥阴病辨证纲要【目的要求】 掌握厥阴病辨证纲要。【教学内容】厥阴病辨证纲要326【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第二节 厥阴病本证【目的要求】 掌握蛔厥证、寒格吐利证、血虚寒厥证、厥阴经脏两寒证、肝寒犯胃浊阴上逆证、厥阴湿热下利证的因机证治。了解脏厥证、上热下寒正虚阳郁证的证治。【教学内容】一、厥阴寒热错杂证(一)脏厥证和蛔厥证 338(二)寒格吐利证 359(三)上热下寒正虚阳郁证 357二、厥阴寒证(一)血虚寒厥证351(二)厥阴经脏两寒证 352(三)肝寒犯胃浊阴上逆证378三、厥阴热证 厥阴湿热下利证371 373【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第三节 辨厥热胜复证【目的要求】 了解厥热胜复证的临床表现学机理,熟悉厥阴阳复太过的临床表现。【教学内容】辨厥热胜复证331 334 336 341 342 332 333【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第四节 辨厥逆证【目的要求】 掌握厥证的表现和基本病机,掌握热厥、寒厥、痰厥、水饮作厥证的因机证治。【教学内容】一、厥逆的病机与证候特点337二、厥逆证治(一)热厥1、热厥的特点与治疗禁忌 3352、热厥轻证 3503、热厥重证350(二)寒厥1、阳虚寒厥353 3542、冷结关元厥340(三)痰阻胸阳致厥355(四)水阻胃阳致厥356三、厥证治禁与寒厥炙法330 347 349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第五节 辨呕哕下利证【目的要求】熟悉呕、哕、下利证的对偶统一辨证思路【教学内容】一、辨呕证(一)阳虚阴盛呕逆证 377(二)阴证转阳呕逆证379(三)痈脓致呕证376二、辨哕证(一)胃寒致哕证380(二)邪实致哕证381三、辨下利证(一)下利辨证358 365(二)实热下利证374 375(三)虚寒下利证370 372 364 360 361 366 368 367 369 363【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第七章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概说:霍乱病的病位、病因病机、证候特点、证候分类、治疗原则和方法。【目的要求】熟悉霍乱病的概念和因机证治。【教学内容】第一节 霍乱病脉证382 383第二节 霍乱病证治一、辨霍乱与伤寒下利异同384二、霍乱治法386 388 389 390 385 387三、愈后调理391【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第八章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概说:阴阳易、劳复食复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证候特点、治疗原则和方法,病后遗留问题的辨证处理原则和方法。【目的要求】 掌握差后复发热、余热、遗寒、留饮诸证治,掌握病后饮食的调理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 阴阳易证 392第二节 差后劳复证 一、差后劳复证393 394 395 396 397二、差后饮食调理398【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附录:1、背诵条文(109条,以宋本为序)1、2、3、12、13、16、20、23、25、26、27、31、32、33、34、35、38、39、40、41、53、54、61、63、64、71、76、82、91、95、96、97、101、103、106、124、135、138、146、147、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