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站说明书.doc_第1页
换热站说明书.doc_第2页
换热站说明书.doc_第3页
换热站说明书.doc_第4页
换热站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摘要摘要 本设计为乌鲁木齐市星海住宅小区换热站课程设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 提高 集中供热被越来越多地采用 采用集中供暖可以减少能量的浪费 提高供 热效率 减少环境污染 利于管理 同时采用集中供热可提高供热质量 提高人们 的生活质量 通过本次设计要解决系统水利失调 浪费大量的热量 而使供热效果不理 想的问题 不仅要使它满足人们生产 生活中的要求 还秉着节约资金 节约 材料 节约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理念 来确定供热方案 其中不乏对前人 经典设计思路的借鉴 并再系统压力不平衡处进行调节 以使整个系统水力平 衡 换热站课程设计是综合应用本门课程和有关先修课程所学知识 完成以单 元操作为主的一次设计实践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换热站设计的基本程序 和方法 并在查阅技术资料 选用公式和数据 用简洁文字和图表表达设计结 果 制图以及计算机辅助计算等能力方面得到一次基本训练 在设计过程中能 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实事求是 严肃负责的工作作风 关键词 换热站 板式换热器 钠离子交换器 2 目录 摘要摘要 第一章第一章 设计概况设计概况 1 1 11 1 设计题目设计题目 1 1 21 2 设计原始资料设计原始资料 1 1 2 1 设计地区气象资料 1 1 2 2 设计参数资料 1 第二章第二章 换热站方案的确定换热站方案的确定 2 2 12 1 换热站位置的确定换热站位置的确定 2 2 22 2 换热站建筑平面图的确定换热站建筑平面图的确定 2 2 32 3 换热站方案确定换热站方案确定 2 2 42 4 供热管道的平面布置类型供热管道的平面布置类型 2 2 52 5 管道的布置和敷设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3 2 62 6 换热站负荷的计算换热站负荷的计算 3 第三章第三章 换热站设备的选取换热站设备的选取 4 3 13 1 换热器简介换热器简介 4 3 1 1 换热器概述 4 3 1 2 换热器的分类 4 3 3 2 2 换热器的选取换热器的选取 5 3 2 1 换热器类型的选取 5 3 2 2 换热器选型计算 6 3 3 3 3 水力计算水力计算 7 3 3 1 一次网系统水力计算 7 3 3 2 二次网水系统力计算 8 3 3 3 补水系统水利计算 10 3 3 3 4 水箱引入水系统水利计算 10 3 3 4 4 循环水泵的选择循环水泵的选择 11 3 4 1 循环水泵应满足的条件 11 3 4 2 循环水泵选择 11 3 3 5 5 补水泵的选择补水泵的选择 13 3 5 1 补水泵应该满足的条件 13 3 5 2 补水泵的选择 13 3 3 6 6 补水箱的选择补水箱的选择 14 3 3 7 7 除污器的选择除污器的选择 14 3 3 8 8 钠离子交换器的选择钠离子交换器的选择 15 第第四四章章 设备管道的设备管道的防腐防腐保温保温 16 4 4 1 1 设备管道的保温设备管道的保温 16 4 4 2 2 设备管道的保温设备管道的保温 16 第五章第五章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7 水力计算附图 18 1 第一章设计概况第一章设计概况 1 11 1 设计题目设计题目 乌鲁木齐星海住宅小区换热站课程设计 1 21 2 设计原始资料设计原始资料 1 2 11 2 1 设计地区气象资料设计地区气象资料 1 建筑物修建地区 乌鲁木齐市 2 气象资料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tw 20 冬季采暖天数 N 156 天 采暖室外平均温度 7 6 最大冻土层深度 130cm p t 室内计算温度 18 n tC 1 2 21 2 2 设计参数资料设计参数资料 1 小区采暖热负荷 Q 4000 4 100 4400 kw 2 一次管网 110 70 3 二次管网 70 55 4 二次管网资用压力 0 25Mpa 5 二次管网静水压力 0 3Mpa 6 室外给水管网供水压力为 0 35Mpa 2 第二章第二章 换热站方案的确定换热站方案的确定 2 12 1 换热站位置的确定换热站位置的确定 1 尽量靠近主要负荷及负荷密度较大处 2 应考虑整个管网的水力平衡性 2 22 2 换热站建筑平面图的确定换热站建筑平面图的确定 1 外墙 370mm 内墙 120mm 2 根据功能设换热间 配电间 值班室 卫生间和修理间等 3 门 窗 开间和进深以 3 为模数 4 室内外高差 300mm 150mmm 5 标注两道尺寸线 2 32 3 换热站方案确定换热站方案确定 热力点在用户供 回水总管进出口处设置截断阀门 压力表和温度计 同时根据用 户供热质量要求 设置手动调节阀或流量调节器 以便对用户进行供热调节 用户进水 管上应安装除污器 城市上水进入水 水换热器被加热 热水沿热水供应网路的供水管 输送到个用户 热水供应系统中设置热水供应循环水泵和循环管路 使热水能不断的循 环流动 当城市上水悬浮杂质较多 水质硬度或含氧量过高时 还应在上水管处设置过 滤器或对上水进行必要的水处理 安装原水箱 原水加压泵 全自动软化水装置与软化 水箱 使二级网系统具有较完整的补水及其处理系统 2 42 4 供热管道的平面布置类型供热管道的平面布置类型 供热管道平面布置图示与热媒的种类 热源和热用户相互位置及热负荷的变化热点 有关 主要有枝状和环状两类 枝状网比较简单 造价较低 运行管理比较方便 它的管径随着到热源的距离增加 而减小 其缺点在于如没有供热的后备性能 即一旦网路发生事故 在损坏地点以后的 所有用户均将中断供热 环状网路的主要优点是具有供热的后备性能 可靠性好 运行也安全 但它往往比 枝状网路的投资要大很多 本设计中 力争做到设计合理 安装质量符合标准和操作维护良好的条件下 热网能够 无故障的运行 尤其对于只有供暖用户的热网 在非采暖期停止运行期内 可以维护并 3 排除各种隐患 以满足在采暖期内正常运行的要求 加之考虑到目前我国的国情 故设 计中的热力网型式采用枝状网 2 52 5 管道的布置和敷设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合理的选择供热管道的敷设方式 应对节约投资 保证热网安全可靠地运行及交通 情况等综合考虑 力求与总体布局协调一致 1 供热管道的敷设方式可分为架空敷设和地下敷设 考虑到长春地区的气候条件 小区所在地的地质条件 地下水位及供暖管道与下区整体环境的协调性等条件 本设计 均采用地下敷设方式 A 地沟敷设 1 通行地沟敷设 工作人员可能直立通行的地沟 但造价高 2 半通行地沟敷设 当管道根数较多 采用但排水平布置沟宽度受到限制时 可采用半通行地沟 3 不通行地沟敷设 当管道根数不多且维修工作量不大时 可采用不通行地沟 其造价较低 占地小 但检修时必须掘开地面 B 无沟 直埋 敷设 供热管道直接埋设于土壤中 最多采用的形式是供热管道 保温层和保护瓦克三 者紧密粘合在一起 形成整体式的预制保温管道结构形式 2 管道的布置应注意 a 管道尽量平行于道路和建筑物 b 尽量将管道设在人行道及绿化地带下 且少穿过道路 c 管网形式采用直埋敷设或地沟敷设 d 管网敷设应力求线路短而且直 e 热力管线与建筑物 构筑物及其他管线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2 62 6 换热站负荷的计算换热站负荷的计算 Q 4000 4 100 4400KW 4 第三章换热站设备的选取第三章换热站设备的选取 3 13 1 换热器简介换热器简介 3 1 13 1 1 换热器概述换热器概述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 以实现不同温度流体间的 热能传递 又称热交换器 换热器是实现化工生产过程中热量交换和传递不可缺少的 设备 在换热器中 至少有两种温度不同的流体 一种流体温度较高 放出热量 另一 种流体则温度较低 吸收热量 在工程实践中有时也会存在两种以上的流体参加换热 但它的基本原理与前一种情形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3 1 23 1 2 换热器的分类换热器的分类 换热器作为传热设备被广泛用于耗能用量大的领域 随着节能技术的飞速发展 换热 器的种类越来越多 适用于不同介质 不同工况 不同温度 不同压力的换热器 结构 型式也不同 换热器的具体分类如下 1 换热器按传热原理可分为 1 间壁式换热器 间壁式换热器是温度不同的两种流体在被壁面分开的空间里流动 通过壁面的导热 和流体在壁表面对流 两种流体之间进行换热 因此又称表面式换热器 这类换热器应 用最广 间壁式换热器根据传热面的结构不同可分为管式 板面式和其他型式 2 蓄热式换热器 蓄热式换热器通过固体物质构成的蓄热体 把热量从高温流体传递给低温流体 热 介质先通过加热固体物质达到一定温度后 冷介质再通过固体物质被加热 使之达到热 量传递的目的 蓄热式换热器有旋转式 阀门切换式等 3 流体连接间接式换热器 流体连接间接式换热器 是把两个表面式换热器由在其中循环的热载体连接起来的 换热器 热载体在高温流体换热器和低温流体之间循环 在高温流体接受热量 在低温 流体换热器把热量释放给低温流体 这类换热器主要用于回收和利用高温废气的热量 以回收冷量为目的的同类设备称蓄冷器 多用于空气分离装置中 如炼焦炉下方预热 空气的蓄热室 5 4 混合式换热器 混合式换热器是通过冷 热流体的直接接触 混合进行热量交换的换热器 又称 接触式换热器 由于两流体混合换热后必须及时分离 这类换热器适合于气 液两流 体之间的换热 例如 冷水塔 气体冷凝器等 2 换热器按用途分为 1 冷却器 冷却器是把流体冷却到必要的温度 但冷却流体没有发生相的变化 2 加热器 加热器是把流体加热到必要的温度 但加热流体没有发生相的变化 3 预热器 预热器预先加热流体 为工序操作提供标准的工艺参数 4 过热器 过热器用于把流体 工艺气或蒸汽 加热到过热状态 5 蒸发器 蒸发器用于加热流体 达到沸点以上温度 使其流体蒸发 一般有相的变化 下面我们主要介绍板式换热器 1 板式换热器产品应用范围 板式换热器以传热效率高 比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高 2 4倍 节能 经济 结构紧凑 拆卸方便等优点 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化工 电力 冶 金 食品 石油 机电 纺织 造纸等工业部门 同时在集中供热中供热及热能回收工 程式中也被大量采用 2 板式换热器的特点 传热效率高 使用安全可靠 随机应变 有利于低温热源的利 用 占地小 易维护 阻力损失少 热损失小 冷却水量小 投资运行费用较低 3 23 2 换热器的选取换热器的选取 3 2 13 2 1 换热器类型的选取换热器类型的选取 本设计选用水 水板式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具有很多优点如换热效率高 通用性强 结构紧凑 投资费用低 热回收效率高 降低耗水量等优点 换热器的容量和台数应根据采暖 通风 生活的热负荷选择 一般不设备用 但当 任何一台换热器停止运行时 其余设备应满足 70 热负荷需要 本设计选用 2 台相同规格 的换热器 型号为 BR35 型 6 3 2 23 2 2 换热器选型计算换热器选型计算 1 换热器选型计算公式 Q KF 3 1 m t 式中 热流量 QW 换热器的传热系数 W m2 K 换热面积 F 2 m 设计工况下的水 水换热器对数平均温差 m t C C86 28 6080 80120 ln 6080 80120 ln 0 min max minmax t t tt tm 对于水 水换热器换热系数可取 3000 7000 W 本设计取 3900W 换热站的总热负荷为 4400KW 选两台换热器 即换热器但当任何一台换热器停止运行时 其余设备应满足 70 热负荷 则当一台换热器工作时的热负荷为 3080kw 根据式 3 1 可得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应为 36 27 86 28 3900 3080000 2 m j tK Q F 2 m 每台片数 N 0 35 78 2 取 79 片F 本设计采用两台 BR35 水 水换热器 每台片数为 79 片 该型换热器的性能参数如表 换热器的性能参数 型号 平均流道面积 S 2 m 当量直径 H dm 单片公称换热面积 2 m 7 BR350 0013130 00900 35 查流阻特性曲线得热侧阻力为 0 2Mpa 二次网阻力为 0 035Mpa 3 33 3 水力计算水力计算 根据水利计算图 进行管段的编号 见附图 3 3 13 3 1 一次网系统水力计算一次网系统水力计算 由图可知换热站一次网的流程 换热站热负荷为 4400kw 供回水温度 110 70oC R 在 100pa m 到 120pa m 间 旋流除污器阻力为 3mH2O 以 A1 A2 为例 热负荷为 4400KW 供回水温度 110 70oC R 在 100pa m 到 120pz m 间 一次管网水流量 G 0 86 Q t 94 6kg h Gv 96 2m h 例 管段 A1 A2 根据流量 G 96 2m h 查书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 得到管内流速 v 1 56m s 比摩阻 Pm 210 Pa m 选出管径为 DN150 对应无缝钢管为 159 4 5 P Pj Py 管长为 5 3m R 为 210Pa m 局部阻力有闸阀 1 个 弯头 2 个 三通 1 个 查 实用集中供热手册 P288 管道附 件局部阻力当量长度知 Le 13 44m 则 P 210 5 3 210 13 44 3926 4Pa 一次网水力计算表 编号 流量 m 3 h 流速 m s 管径 mm Rm Pa m 管长 m 当量长 度 m Pj Pa Py Pa P Pa 8 A1 A294 60 1 56 159 4 5209 52 5 30 13 44 1110 46 2815 95 3926 40 A2 A3 旋流除污器 209 52 3 00 0 00 628 56 628 56 A3 A494 60 1 56 159 4 5209 52 8 20 32 48 1718 06 6805 21 8523 27 A4 A547 30 1 13 133 4138 82 4 00 4 40 555 28 610 81 1166 09 A5 A9 板式散热器 138 82 5 00 0 00 694 10 694 10 A4 A647 30 1 13 133 4138 82 4 00 6 60 555 28 916 21 1471 49 A6 A7 板式散热器 138 82 5 00 0 00 694 10 694 10 A7 A847 30 1 13 133 4138 82 4 06 12 60 563 61 1749 13 2312 74 A8 A947 30 1 13 133 4138 82 2 10 6 20 291 52 860 68 1152 21 A8 A1094 60 1 56 159 4 5209 52 9 20 8 96 1927 58 1877 30 3804 88 总计 24373 85 3 3 23 3 2 二次网水系统力计算二次网水系统力计算 由图可知换热站二次网的流程 换热站热负荷为 4400kw 供回水温度 70 55oC R 在 100pa m 到 120pa m 间 Y 型除污器阻力为 3mH2O 以 B1 B2 为例 热负荷为 4400KW 供回水温度 70 55oC R 在 100pa m 到 120pa m 间 二次管网水流量 G 0 86 Q t 189 2kg h Gv 192 4 m h 例 管段 B1 B2 根据流量 G 192 4 m h 查书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 得到管内流速 v 1 7m s 比摩阻 Pm 172 Pa m 选出管径为 DN200 对应无缝钢管为 219 6 P Pj Py 管长为 8 5m R 为 172Pa m 局部阻力有闸阀 1 个 弯头 2 个 三通 1 个 查 实用集中供热手册 P288 管道附 件局部阻力当量长度知 Le 20 16m 则 P 172 8 5 172 20 16 4924 36Pa 9 其它见表格 二次网水力计算表 编号 流量 m 3 h 流速 m s 管径 mm Rm Pa m 管长 m 当量长 度 m Pj Pa Py Pa P Pa B1 B2189 20 1 69 219 6171 82 8 50 20 16 1460 47 3463 89 4924 36 B2 B3 Y 型除污器 171 82 3 00 0 00 515 46 515 46 B3 B4189 20 1 69 219 6172 82 1 12 20 16 193 56 3484 05 3677 61 B4 B5195 66 1 75 219 6183 60 1 18 8 40 216 65 1542 24 1758 89 B5 B6195 66 1 75 219 6183 60 1 60 8 40 293 76 1542 24 1836 00 B5 B7195 66 1 75 219 6183 60 10 50 51 27 1927 80 9413 17 11340 97 B6 B7195 66 1 75 219 6183 60 8 90 31 12 1634 04 5713 63 7347 67 B7 B8195 66 1 75 219 6183 60 2 85 16 80 523 26 3084 48 3607 74 B8 B997 83 1 61 159 4 5225 38 3 45 5 04 777 56 1135 92 1913 48 B8 B1097 83 1 61 159 4 5225 38 5 45 7 84 1228 32 1766 98 2995 30 B11 B1297 83 1 61 159 4 5225 38 2 95 13 44 664 87 3029 11 3693 98 B10 B11 板式换热器 225 38 5 00 0 00 1126 90 1126 90 B9 B13 板式换热器 225 38 5 00 0 00 1126 90 1126 90 B12 B1397 83 1 61 159 4 5225 38 0 95 5 04 214 11 1135 92 1350 03 B12 B14195 66 1 75 219 6183 60 16 50 16 80 3029 40 3084 48 6113 88 总计 51979 14 3 3 33 3 3 补水系统水利计算补水系统水利计算 由图可知换热站补水系统的流程 因为补水系统的补水量为二次网水流量的 3 5 此设计取 3 则补水量为 6 46m h 10 例 管段 C1 C2 根据流量 G 6 46m h 查书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 得到管内流速 v 0 57m s 比摩阻 Pm 76 2 Pa m 选出管径为 DN65 对应无缝钢管为 76 3 P Pj Py 管长为 10 9m R 为 76 2Pa m 局部阻力有闸阀 3 个 弯头 3 个 逆止阀 1 个 软接头 2 个 查 实用集中供热手 册 P288 管道附件局部阻力当量长度知 Le 10 8m 则 P 76 2 10 9 76 2 10 8 1653 54 Pa 其它见表格 补水水力计算表 编号 流量 m 3 h 流速 m s 管径 mm Rm Pa m 管长 m 当量长度 m Pj Pa Py Pa P Pa C1 C26 46 0 57 76 376 20 10 90 10 80 830 58 822 96 1653 54 3 3 43 3 4 水箱引入水系统水利计算水箱引入水系统水利计算 二次网补水量为 6 46m h 则水箱系统的水量为 6 46m h 例 管段 D1 D2 根据流量 G 6 46m h 查书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 得到管内流速 v 0 57m s 比摩阻 Pm 76 2 Pa m 选出管径为 DN65 对应无缝钢管为 76 3 P Pj Py 管长为 10 3m R 为 76 2Pa m 局部阻力有闸阀 1 个 弯头 3 个 三通 1 个 查 实用集中供热手册 P288 管道附件 局部阻力当量长度知 Le 6m 则 P 76 2 10 3 76 2 6 1242 06Pa 其它见表格 水箱引入水系统水力计算表 11 编 号 流量 m 3 h 流速 m s 管径 mm Rm Pa m 管长 m 当量长度 m Pj P a Py P a P Pa D1 D2 6 46 0 57 76 3 76 20 10 30 6 00 784 86 457 20 1242 06 D2 D3 钠离子交 换器 76 20 5 00 0 00 381 00 381 00 D3 D4 6 46 0 57 76 3 76 20 3 05 5 00 232 41 381 00 613 41 总 计 2236 47 3 43 4 循环水泵的选择循环水泵的选择 3 4 13 4 1 循环水泵应满足的条件循环水泵应满足的条件 1 循环水泵的总流量应不小于管网的总设计流量 当热水锅炉出口至循环水泵的吸 入口有旁通管时 应不计入流经旁通管的流量 2 循环水泵的扬程应不小于流量条件下热源 热力网 最不利环路压力损失之和 3 循环水泵应具有工作点附近较平缓流量扬程特性曲线 并联运行的水泵型号相 同 4 循环水泵承压耐温能力应与热力网的设计参数相适应 5 应尽量减少循环水泵的台数 设置三台以下循环水泵时 应有备用泵 当四台 或四台以上水泵并联使用时 可不设备用泵 6 热力网循环水泵入口侧压力应不低于吸入口可能达到最高水温下饱和蒸汽压力 加 50KPa 3 4 23 4 2 循环水泵的选择循环水泵的选择 1 设计循环流量 根据式 4 1 及计算热负荷 Q 4400000W 可求出二次网循环水泵流量为 12 hkgG 1006 104 6080 2 104400 86 0 1 1 3 3 60 水 t 3 9832 0 cmg hm G Gv 84 105 109832 0 1006 104 3 3 3 2 循环水泵扬程 321 pppH 式中 循环水泵扬程 Hm 换热站内部阻力 5 5m 换热器 1 p 循环水供 回水干管阻力 2 p 最不利用户内部系统阻力 3 p 由于二次管网资用压力为 0 25Mpa 二次网循环水供回水干管阻力和换热器内部阻力和 为 5 2m OH2 则 H 5 2 25 30 2OH2 因为循环水泵的扬程有富余量所以 H 30 2 1 1 33 22m 由 Gv 和 H 两个数据可确定选择循环水泵型号为 KSL125 200A 型循环泵三台 两用一备 外形尺寸 mm 型号 扬程 m 流量 m 电机功 率 kw 转速 r min LBHhDN KSL125 200A441503029506905251020190 125 13 3 53 5 补水泵的选择补水泵的选择 3 5 13 5 1 补水泵应该满足的条件补水泵应该满足的条件 1 闭式热力网补水装置的流量的应根据供热系统的渗漏量和事故补水量确定 一 般取允许渗漏量的 4 倍 2 开式热力网补水泵的流量 应根据生活热水最大设计流量和供热系统渗漏之和 确定 3 补水装置压力不小于补水点管道压力加 30 50KPa 如果补水装置同时用于维持 热力网静压力时其压力应能满足静压要求 4 闭式热力网补水泵宜设两台 此时可不设备用泵 5 开始热力网补水泵宜设两台或两台以上 其中一台泵作为备用 3 5 23 5 2 补水泵的选择补水泵的选择 1 补给水泵的流量 取循环水量的 3 G 3 Gv 根据 G 公式 G 6 46 3 mh 2 补水泵扬程 hHHH n 0 补水泵扬程 m H 系统静水压力 m 0 H 水泵进出口压力损失 m n H 软化水箱最低水位与补水泵轴线的高差 m h 则 H 30 0 1 0 1 30m 因为循环水泵的扬程有富余量所以 H 30 1 1 33m 根据 G 和 H 可确定补给水泵的型号为 KSL40 200 型 两台 一备一用 14 外形尺寸 mm 型号 扬程 m 流量 m 电机功率 kw 转速 r min LBHhDN KSL40 200488 34295034031055895 40 3 63 6 补水箱的选择补水箱的选择 补水箱的体积要求可以满足 4 小时的最大补水量的使用 同时考虑箱体的尺寸应符 合热力站内的布置和美观及制作简单节省材料 则 G 4 6 46 25 84 m h 根据上述水箱尺寸为 3m 3m 3m 3 73 7 除污器的选择除污器的选择 旋流除污器是集旋流与过滤于一体 旋流除砂器主要用来清除地下水和包括地下热 水及其它水源中的固体颗粒 适用于水源热泵系统 中央空调循环冷却水 冷冻水系统 冬季冷暖循环水系统 工业冷却循环水系统等 广泛应用于化工 环保 食品 医药 等许多工业部门 在给水处理领域实现除砂 降浊 固液分离等效果显著 旋流除污器的特点 a 旋流除污器采用多个滤筒过滤 有效过滤面积大 压力损失小 设计过滤面积为进出 口面积的 3 5 倍 b 旋流除污器维修 维护方便 设置检修人孔 装卸滤筒方便 反冲洗过滤器 c 旋流除污器采用多滤筒过滤 逐个滤筒清洗的结构 清洗时不间断供水 d 旋流除污器程序控制 可根据用户现场实际情况需要设定系统的各项参数 e 旋流除污器先进的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的精确度高 并可根据不同水质调整其工作模 式和运行状态 以提高其适应水质能力 f 旋流除污器方便的控制方式 压差 时间同时控制或分别控制 可根据实际工况及需求 任意选择 自动运行 同时设手动 自动转换开关 控制方式可预先设定 并可气互锁 g 旋流除污器设有就地控制 必要时可设远传控制转换开关 以实现就地操作和远控操 作 h 旋流除污器留有运行状态输出 故障报警输出等功能 保证设备使用在安全可靠条件 15 下运行 Y 型除污器又称 GL41HY 型过滤器 是设备计结构最简单 也是最科学 最高效除污器 使用寿命长 过滤精度高 价格经济 Y 型除污器的工作原理 介质从除污器入口进入 介质先流入到滤网筒内 经过滤网 在滤网上分布着数量不等的小孔 当杂质的孔径大于滤网上的孔径时这些杂质便被拦截下 来 然后定期清洗滤网即可 304 不锈钢滤网使用寿命长 好清洗 Y 型除污器除了与最常 配套的减压阀使用外 单独应用干冷热循环水系统中 发挥更大的作用 水 类等介质的管 路 型除污器是用来除掉机械杂物的场合 Y 型除污器外壳为铸铁或钢管焊接两种 厂备货 一般是 DN40 到 DN3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