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文化.doc_第1页
山楂文化.doc_第2页
山楂文化.doc_第3页
山楂文化.doc_第4页
山楂文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楂文化 山楂别名红果子、胭脂果、山里红、猴楂子、海红、山梨等,为蔷薇科植物山楂或野山楂的成熟果实。山楂原产于中国、朝鲜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远在2000年前已有关于山楂的记载。山楂多为野生,有南山楂和北山楂之分。南山楂多为野生,果小,味酸涩,以药用为主,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北山楂,果较大,气味香,酸甜适中可口,可鲜食和加工成山楂片、山楂饼等保健食品,主产于山东、辽宁、河北、河南等省。最有名的为山东的红瓤大楂、大金星,辽宁的软核大山楂等品种。山楂果呈圆形,红色,果汁较少,酸中带甜,既可鲜食,也可药用,具有良好消食开胃作用。 提到山楂,首先进入我们脑海的便是山楂树之恋与冰糖葫芦。山楂树之恋是纯洁爱情的化身,而其之所以以山楂树之恋为名的原因,主要是山楂本身的巧妙而极其吻合的内在含义:酸涩与甜美的中和,酸酸甜甜,回味无穷,以此来比喻那种青涩的恋爱心情,余者难出其右。另外,说起冰糖葫芦我们就会想起那首歌:都说冰糖葫芦儿酸,酸里面它透着甜。都说冰糖葫芦儿甜,甜里面它透着那酸冰糖葫芦,酸甜可口,不仅好吃,而且十分好看,红红的山楂按个头排列在竹签子上,外面还裹着晶莹剔透的糖稀,真是惹人喜爱。早些年在春节的庙会上,还时常看见串得长长的糖葫芦,最顶上还贴着一面小彩旗,一串足有几十个山楂果。被红红的果实压弯了的竹签子拿在手中一颤一颤的,更增添了一种节日的喜庆气氛。那么,你知道冰糖葫芦起源于何时吗?据说它的起源与南宋的宋光宗有关。宋光宗,名赵停(公元1147-1200年),是宋孝宗赵慎的第三个儿子。有一次,赵停最宠爱的黄贵妃生病了,她面黄肌瘦,茶饭不思。御医用了许多贵重的药品,都没起到什么效果。赵停见爱妃日益憔悴,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后只好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红果(即山楂)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会见好。”开始大家还将信将疑,好在这种吃法还合贵妃的口味。黄贵妃按此办法服后,果然如期病愈了。皇帝自然大喜,展开了愁眉。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今天的冰糖葫芦。 而对于山楂的由来,又有此一说:从前,山里有户人家,种着一些山坡地。这家有两个孩子。老大是前妻留下的,老二是晚娘生的。晚娘把老大看做眼中钉,为了能让亲生的儿子独吞家产,她天天盘算着暗害老大。可是,该怎么下手呢?一不能拿刀杀,二不能推下河。她盘算来盘算去,想出了这么个损主意设法让这孩子生病,活活地病死他!凑巧,爹要出门做生意,嘱咐儿子听娘的话。爹刚出门,晚娘就对老大说:“家里这么多活儿,你得分几样干!”老大听后想想也是,便说:“让我干什么呀?”“你年纪小,看山去吧。我给你做好饭带着。”从此,老大就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地到山上看庄稼。狠毒的晚娘每天故意给他做些半生不熟的饭带着。老大人又小,整天在野地里吃这种饭哪里消化得动,日久天长就闹开了胃病。他的肚子时而疼,时而胀,眼瞧着一天天变瘦了。老大跟晚娘说:“妈,这些日子我一吃这夹生饭肚子就疼得厉害!”晚娘张口就骂了他个狗血喷头:“才干了这么点活儿就挑饭!哼,就是这个,吃不吃!”老大不敢还口,只好坐在山上哭,山上长着许多野山楂。老大实在咽不下晚娘的夹生饭,他吃了几个野山楂,觉着这东西倒是充饥又解渴。于是,老大就天天吃起山楂来了。谁想吃来吃去,肚皮不胀了,胃也不疼,吃什么也都能消化了。晚娘很奇怪:“这小子怎么不但不死反倒胖起来了,莫非有什么神灵保护他?”从此,她就把邪心收了,不敢再害老大了。又过了些日子,爹回来了。老大把前后经过一学说,做生意的人脑子快,他断定山楂一定有药性,就用它制成药,卖给病人吃。后来,果然发现山楂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瘀的作用,而他们也因此富甲一方,而晚娘此后也把老大看成是自家的“招财神”,对老大也像对自己孩子一样了。 像山楂树之恋中一样,山楂也经常作为我国古代以及现代诗词创作中常常引用、歌颂的对象。其中最广为流传的当属僧人知一的吟山楂: 枝屈狰狞伴日斜,迎风昂首朴无华。 从容岁月带微笑,淡泊人生酸果花。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平凡的山楂折射出的生活态度和人的一生何其相似!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应该远离浮华,学山楂一样从容一点,淡泊一点,朴实一点!其中,诗圣杜甫也曾借山间红果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解闷十二首(其一) 杜甫 草阁柴扉星散居,浪翻江黑雨飞初。 山禽引子哺红果,溪友得钱留白鱼。 此诗中诗人通过对夔州风景的叙述来引起下文对社会、民情、国家、个人等多方面现状的描述,从而比较完整的描绘了当时国家的情形,发人深省,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另外还有诸多描写、引用山楂的古代、现代诗词,如下: 治 圃 陆 游 小圃漫经营,栽培抵力耕。 土松宜雨点,根稚怯鉏声。 红果方当熟,清阴亦渐成。 客中作 陆 游江天雨霁秋光老,野气川云净如扫。投空飞鸟杂落叶,极目斜阳衬衰草。平沙争渡人鹄立,长亭下马障泥湿。累累红果络青篾,未霜先摘犹酸涩。客中虽云贪路程,买薪籴米常留行。茆檐独坐待僮仆,不闻人声闻碓声。 出 游 陆 游行路迢迢入谷斜,系驴来憩野人家。山童负担卖红果,村女缘篱采碧花。篝火就炊朝甑饭,汲泉自煮午瓯茶。闲游本自无程数,邂逅何妨一笑哗。秋夜宴集陈翃郎中圃亭美校书郎张正元归乡 卢 纶全清兰菊稠,红果落城沟。保庆台榭古,感时琴瑟秋。硕儒欢颇至,名士礼能周。为谢邑中少,无惊池上鸥。每来常竟日,聊得畅幽情。闲居有作 吴 融依依芳树拂檐平,绕竹清流浸骨清。爱弄绿苔鱼自跃,惯偷红果鸟无声。踏青堤上烟多绿,拾翠江边月更明。 只此超然长往是,几人能遂铸金成。过山受奖 王 谌此地知谁隐,当门列翠屏。栽花多是药,题壁半书经。栗鼠咀红果,山禽堕翠翎。峰头宜眺望,只欠小茅亭。晚投韩采岩 戴表元冬日寒难暝,岩溪浅易冰。猿飞红果嶂,人度白云层。望层多依竹,逢樵半采藤。艰难吾甚厌,何处学孙登。江行五绝 郑 獬西江庙前飞来鸟,紫金作翅尾毕逋。翻空趁船接红果,衔去却哺林中雏。入陂子迳 杨万里下一岭,上一岭,上如登天下如井,人言个是陂子迳。猿藤迳里无居民,陂子迳里无行人。冷风萧萧日杲杲,露湿半青半黄草。前日猿藤犹有猿,今此一鸟亦不喧。树无红果草无蕊,縰有猿鸟将何餐。两山如壁岸如削,一迳缘空劣容脚。溪声千仞撼林岳,崖石欲崩人欲落。来日长峰迳更长,陂子迳荒未是荒。蒋家三迳未入手,岭南三迳先断肠。郭中山居(方干)莫见一瓢离树上,犹须四壁在林间。沈吟不寐先闻角,屈曲登高自有山。溅石迸泉听未足,亚窗红果卧堪攀。公卿若便遗名姓,却与禽鱼作往还。山中言事(方干)欹枕亦吟行亦醉,卧吟行醉更何营。贫来犹有故琴在,老去不过新发生。山鸟踏枝红果落,家童引钓白鱼惊。潜夫自有孤云侣,可要王侯知姓名。郭中山居(方干)莫见一瓢离树上,犹须四壁在林间。沈吟不寐先闻角,屈曲登高自有山。溅石迸泉听未足,亚窗红果卧堪攀。公卿若便遗名姓,却与禽鱼作往还。山中言事(方干)欹枕亦吟行亦醉,卧吟行醉更何营。贫来犹有故琴在,老去不过新发生。山鸟踏枝红果落,家童引钓白鱼惊。潜夫自有孤云侣,可要王侯知姓名。 如今,网络上也出现了不少对山楂的描写,歌颂诗词: (一)艳如桃红多风流,玉絮轻覆掩娇羞。只因欲报冬君意,经春历夏到深秋。(二)寂寞红果伴霜叶,乘兴秋风双飞落.清溪湍响壮行色,迎向冬雪红愈烈.(三)咏陶乐庙庙湖沙海茫茫浅水塘,苇青水碧鸭声响。清风注爱吹红柳,花棒多情涧紫香。白茨浓浓红果艳,鲜花艳艳蜜蜂忙。长河落日辉煌在,大漠新衣换旧装。 (四) 红果簇新黄蝶飞,风深云老日清微。 折枝以佩从林久,点露为香戴菊归。人不期同天地寿,情之所系暮朝晖。登高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