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婴儿小腿有点弯怎么办?是O型腿吗?宝宝在2岁前是生理期的O型腿,只要补钙会好,如果2岁后还是O型,那就是病理期O型腿,需要矫正的。宝宝的腿弯与宝宝的年龄成长有着很大关系的。在宝宝会坐和刚会走以后这个问题普遍存在。首先说明,这种情况是正常的生理发育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属阶段性的,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是,宝宝大腿根部的髋臼还没有发育成熟,比较浅不能完全承纳股骨头,所以股骨头处于一种生理性的脱臼状态。不过,等到宝宝再长大一些这种情况会慢慢恢复正常。如果宝宝弯得比较明显较重,就要去医院儿科加以诊断。什么是O型腿,罗圈腿正常人的双侧下肢外观基本应是直的,当两侧踝关节内侧并拢时,双侧膝盖也应该能够靠拢。当双侧膝盖之间的距离在2厘米以上,就可以称做为“O形腿”或叫“膝内翻”,民间俗称“罗圈腿”。“O形腿”常见于26岁的儿童,表现为双下肢不直或弯曲,脚跟并拢时两膝间的间隔较大,使人感到小腿过于弯曲,走路的时候双脚呈内八字。 新生儿及婴儿的轻、中度“O”形腿的病因,可能与胎儿在子宫内屈髋、屈膝位置有关。此类“O形腿”大多数程度较轻,能自动纠正。儿童时期的“O形腿”,相当一部分是此期患“佝偻病”以后留下的后遗症,是由于缺钙而导致的骨质软化,因此也称为“软骨病”。这些“佝偻病”儿童开始学习走路时,由于双下肢负重,软化的骨质就会在力的作用下逐渐变形而形成“O形腿”。其他一些疾病如患有先天性胫内翻、低磷抗D性佝偻病等,也可导致一部分儿童出现“O形腿”。如何预防儿童时期的 “O形腿”关键重在预防。预防的关键是早期、合理、足量的补钙。首先,早期补钙尤其重要,而且应该早在母亲怀孕期间就应该进行补钙了,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妈妈在怀孕的时候,对钙的需要量大大增加,此期间必须增加补钙量,以预防宝宝出生后患“先天性佝偻病”。 相关链接为什么拍小腿可缓解便秘?其次,合理、足量补钙的原则。补钙应该在儿童保健科医生或是儿童骨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忌由家长自行增减宝宝的补钙量。 防治措施: a) 宝宝如为轻度的“O形腿”,家长们其实不用太过忧虑!在宝宝长大后或者是成长到一定年龄阶段时,这种症状基本上会有所改善。 b) 平时要注意,不要让小宝宝养成双下肢跪坐的习惯。 c) 鼓励宝宝多进行一些户外活动或运动,以增加双下肢肌肉的力量和对钙质的吸收。大部分的小患者在上小学之后,双下肢的形态基本能够恢复到正常状态。 d) 饮食中多补充高钙质的食物如海带、 紫菜、木耳、豆腐、牛奶、虾皮、蛋黄、鱼贝、泥鳅、田螺、河蚌、河蟹、猪肝、牛肝、羊肝等专家提醒:如发现宝宝“O形腿”畸形比较严重,家长要警惕宝宝患有低磷抗D性佝偻病的可能,一定要前往儿童专科医院就诊。有一小部分儿童的“O形腿”畸形程度太严重,无法完全恢复正常时,一定要在儿童骨科医生的支持下进行纠正。方法有矫正鞋、矫正支架、手术等。 相关链接预防婴儿脑型不正的方法,防止宝宝头偏的最佳时机,正确选择和使用枕头、睡姿对宝宝头型的影响。宝宝腿弯宝宝快17个月了但是根别的宝宝比腿弯,走路时很明显,这是病吗?这几天发现以后给宝宝补钙又肌注了D3不知道来不来得急。急死我了帮帮我行吗?小孩腿弯别紧张专家解谜团当家长的你,开始担心宝宝的脚是否正常让新加坡国大儿童骨科专家许海波医生,谈谈一些常见儿童骨科问题,为大家解谜团。 小腿内屈和宝宝腿部骨胳“舒展”速度有关系,是一种很常见的情况。 你那两岁大的小宝贝,走路时姿势有点“你家小宝贝开始学走路了,大家都把焦点放在宝宝身上,突然,觉得宝宝的脚似乎有些“弯曲”,脚趾老是向内屈,走路像“小鸭子”,老爱跌倒 怪”,还常常跌倒。 不必太紧张,那可能是宝宝的脚趾有点内屈(俗称鸭脚),导致他走路时不太稳,比较容易跌倒。 许海波医生说,不是每个人生出来便有完美的脚,而年幼孩子出现脚趾内屈的情况,相当普遍。 他说,那其实是小宝宝成长过程中的部分问题,超过99有这一问题的小宝宝,随着年龄增长,问题也会消失。 原来,脚趾内倾,是胎儿在母体内、长时间抱成一团所造成的。宝宝出世后,四肢会慢慢“舒展”开来,但有些宝宝“舒展”速度慢,到了学走路时,便出现脚趾内屈,走路不稳的现象。 有脚趾内屈的宝宝,两只小脚板会朝内侧斜,但他的脚和膝盖,基本上都没问题。有“鸭脚”的宝宝,学走路时比较不稳,容易跌倒。 如果过了2岁,小宝宝的情况还是没有改善,医生就可能给宝宝的小脚上夹板,靠肢架矫正脚姿势,这可能要一年时间。 如果到了五六岁,情况仍然没有改善,医生才会考虑为孩子动手术,松解孩子脚部肌肉。 大腿内屈孩子 坐时形成W型 患有大腿内屈的孩子,坐地上时,通常喜欢把两脚往后摆,形成“W”型。 造成大腿内屈的问题,和本文所述其他两种情况一样,同样是“舒展”速度的问题,只不过,大腿“舒展”过程,本来就比脚趾和小腿慢。 一般而言,医生会让有这一问题的孩子,等到10岁之后才决定是否应动手术。 大腿内屈的现象,女孩比男孩更常见。这可能是因为女孩的肌肉通常比较柔软。 患有大腿内屈的孩子,坐在地上时,喜欢把两脚往后摆,形成“W”型,这是因为这样坐,对他们来说比较舒服。 过去,家中成人看到小孩这么坐,都要他们改过来。也许可以要求孩子盘腿而坐,以“扭转”大腿的倾向。如果老是坐成“W”型,当然会影响大腿从“内屈”逐渐朝外屈。 对医生来说,如果只是大腿内屈,问题不大。但医生要小心检查,确保小孩的这种坐姿,并不是脑细胞受损,导致肌肉失去平衡所引起的。 脑细胞受损的孩子,智力可能比较弱,但家长未必会留意到这一情况。 如果是 大腿内屈的问题,一般要等孩子4岁至10岁以后,才决定是否有必要动手术,矫正大腿。 一般上,动一次手术就能解决问题。但话说回来,少过1有脚趾内倾的宝宝,需要动手术。 许海波医生说,每天都会有三四名这类小病人,在父母的携带下前来向他求诊。 如果是脚趾内屈,父母不必紧张,唯一要留意的是,要确保宝宝患的是脚趾内屈,而不是较严重的屈形脚。 屈形脚和脚趾内屈的最大差别是,屈形脚病人的脚跟肌肉紧缩,不仅仅是脚趾朝内斜。如果是屈形脚,就需要尽早治疗。 小腿和脚趾内屈胎内姿势后遗症 小腿内屈和脚趾内屈一样,都是宝宝在胎内的姿势所遗留下来的问题,所不同在于小腿内屈影响的部位是宝宝的小腿。 小腿内屈也和宝宝腿部骨胳和肌肉“舒展”的速度有关系。小腿内屈比脚趾内屈更为常见,每四宗儿童骨科问题中,有一半是这个问题。 同样的,家长无须过度担心,因为90的小病人,随着年龄增长,都能克服这一问题。 这个问题,通常在宝宝一岁半,开始学走路时浮现出来,最明显的症状,是宝宝学走路时,经常跌倒。 小腿内屈,通常是孩子的骨胳弯曲造成的,但是,多数孩子的骨胳,会慢慢“正”回去。 如果到了六七岁,小腿还是明显弯曲,就须要动手术,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0332-1-2:2025 EN Tests on electric and optical fibre cables under fire conditions - Part 1-2: Test for vertical flame propagation for a single insulated wire or cable -
- 2025至2030中国电视剧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预测与战略规划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电动自行车灯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甲氧基乙酸甲酯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玉米种子市场投资风险与需求多样化趋势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特氟龙膨胀密封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教育心理学与商业培训的有机结合
- 药库培训课件图片模板
- 目标选才培训课件
- 母婴护理能力培训课件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4-04-02-02 信息通信网络线务员 人社厅发20199号
- 南昌市2025届高三摸底测试(零模)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4-2026胡润财富报告
- 呼叫中心投标技术方案样本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分层作业设计含答案
-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四版教材教学内容
- 会计理论-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 BSCI长期目标计划
- 游梁式抽油机优化设计 matlab
- 知名企业胜任力素质词典
- GB/T 32247-2015低温铁素体球墨铸铁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