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及排污管网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污水处理厂及排污管网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污水处理厂及排污管网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污水处理厂及排污管网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污水处理厂及排污管网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污水处理厂及排污管网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污水处理厂及排污管网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提 要11 概 述41.1 项目简介41.2 编制依据、原则41.2.1 编制依据41.2.2 编制原则41.3 编制范围51.4 主要规范和标准51.5 城市概况61.5.1历史沿革61.5.2经济状况71.5.3现状人口及面积91.5.4总体规划91.5.5 城市防洪、排涝概况91.6 自然条件121.6.1 地理位置121.6.2 工程地质131.6.3 地形地貌131.6.4 天然水系131.6.5 气 象141.7城区给水现状及规划141.7.1给水工程现状141.7.2给水工程规划141.8城区排水现状及排水规划151.8.1排水工程现状151.8.2排水规划161.8.3城区污水量171.9水污染现状、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能性171.9.1 水污染现状171.9.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81.9.3 工程建设的法律依据201.9.4 工程建设的可能性212 工程规模222.1工程服务范围222.2工程目标年限222.3污水量预测222.3.1 按用水定额法预测222.3.2 综合指标法232.3.3 城市污水总量242.4工程规模确定243 工程总体方案253.1 排水体制及截流倍数253.1.1 排水体制253.1.2 截流倍数的选取253.2 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253.2.1 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原则253.2.2 厂址选择263.2.3 厂址确定263.3 受纳水体的选择273.4 污水水质及处理程度273.4.1污水进水水质273.4.2污水出水水质303.4.3处理程度313.5 污水处理工艺323.5.1方案设计原则323.5.2污水处理工艺方案选择323.5.3 工艺方案比较443.5.4 工艺方案的确定473.5.5关于消毒473.6 污泥处理工艺473.6.1污泥处理要求473.6.2污泥处理工艺483.7 污泥最终处置493.7.1农用及绿化493.7.2填埋493.7.3焚烧493.7.4污泥最终处置方式的确定504 污水处理厂设计524.1 设计水量及水质524.2 工程分期与分组524.3工艺设计534.3.1 推荐工艺方案单元处理构筑物的选型534.3.2工艺设计554.4 建筑设计624.4.1 厂区单体设计634.4.2 装修设计634.4.3 建构筑物一览表634.5 结构设计644.5.1 地质概况及地基处理644.5.2 结构形式及技术要求644.5.3 其他技术问题654.6 电气设计654.6.1 电源654.6.2 设备选择664.6.3 厂内电气设备布置674.6.4 电能计量及无功补偿674.6.5 照明与检修674.6.6 电路敷设684.6.7 防雷与接地684.7 自动控制与仪表684.7.1 概述684.7.2 控制系统组成694.7.3主要的闭环自动控制系统介绍704.7.4 现场检测仪表704.7.5 控制系统供电704.7.6 厂内通讯网络714.8 总图设计714.8.1 设计原则714.8.2 总平面设计714.8.3 厂区竖向设计734.8.4 厂内交通及绿化744.8.5 厂区管线754.9 采暖通风设计754.10 配套工程764.10.1 厂内辅助建筑物764.10.2 公共工程764.11 设备选型774.11.1 设备选型原则774.11.2 设备选型784.12 污水处理厂主要设备794.12.1 主要机械设备794.12.2 化验设备814.12.3 自控及仪表设备材料824.12.4 通风设备、材料845 厂外工程设计855.1 污水收集系统工程855.1.1 服务区域855.1.2 服务区域划分855.1.3 污水管道的计算及设计标准确定855.2 管网工程875.2.1 污水管网布置原则875.2.2 管网设计885.3 进厂道路工程995.3.1设计标准:995.3.2道路设计:996 防腐设计1036.1 防腐工作的重要性1036.2 构筑物防腐1036.2.1钢筋混凝土防腐1036.2.2外露钢、铁件防腐1046.3 设备及管道防腐1046.3.1 设备防腐1046.3.2 管道防腐1047 项目对环境影响及对策1067.1施工期对环境影响及对策1067.1.1 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1067.1.2 施工期环境影响防治措施1087.2 项目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及对策1107.2.1 臭味对环境的影响及缓解措施1107.2.2 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1117.2.3 厂区污水1117.2.4 固体废弃物1117.2.5 事故排放1118 工程风险分析1138.1污水处理厂风险影响预测1138.1.1地震对构筑物的可能影响1138.1.2洪水对构筑物的可能影响1138.1.3污水处理厂事故排污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1138.2污水管网系统风险影响分析1148.3污水处理系统维修风险分析1159 工程招投标1179.1 概 述1179.2 发包方式1179.3 招标组织形式1189.4 招标方式11810 实施计划及项目管理12110.1项目的实施12110.2项目建设的管理机构12110.3项目的管理12210.3.1项目运行的管理机构12210.3.2人员编制12211 劳动保护及消防12411.1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12411.2消防12612 节能减排12912.1节能12912.2减排13013 工程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3113.1 投资估算13113.1.1 编制说明13113.1.2 编制依据13113.1.3 其它计算原则和标准13113.1.4 投资估算表13213.2 资金来源与投资计划13214 经济分析13314.1 财务评价13314.1.1 基础资料13314.1.2 收费标准的确定13314.1.3 财务评价指标计算13414.1.4 不确定性分析13414.2 经济评价结论13415 工程效益13615.1 环境效益13615.2 社会效益13615.3 经济效益13616 结论和建议13816.1结论13816.2建议138附图、附件提 要本文件的设计方案及其特点综述如下:1.工程方案(1)工程规模近期(2010年)2.0万m3/d,远期(2020年)5.0万m3/d(2)设计进水水质根据某县目前的有关资料,同时参照同类城市水质状况,以及考虑远期的发展,本工程设计进水水质为:BOD5=160mg/l COD=320mg/l SS=200mg/l NH3-N =30mg/l TN =40mg/l TP=3mg/l(3)设计出水水质本工程出水的受纳水体为漳河,由于其规划执行类水体标准,根据有关规范要求,本工程出水水质指标执行一级B类排放标准。BOD520mg/l COD60mg/l SS20 mg/l TN20mg/l NH3-N8mg/l TP1.0mg/l(4)污水处理厂厂址某县城市污水厂厂址选择在沿河路与漳河交叉口处,漳河西侧,某县水务局提供的红线占地面积约10.0104m2。根据方案布置实际需要用地约4.0104m2,其中近期用地面积2.20104m2;远期用地面积1.80104m2,自然地面标高在9.612m左右,拟定厂区地面设计标高11.50米。(5)尾水及污泥出路污水处理厂平时自流至漳河,洪水时依靠厂外龙门桥排涝站提升入漳河。(6)厂外工程内容污水管网近期工程管道d300d1200长度约53.65 km,厂外设有中途提升泵站两座,近期工程泵站一览表编号名称(暂定)位置及占地近期规模扬程1#食品工业园区泵站经三路与团山路交叉口南侧,占地400m250L/s15m 2#城东区泵站漳河分支甲与漳河交叉口东南侧,占地800m2200 L/s6m进厂道路自新龙门路至污水处理厂大门口,道路全长330米,路基宽度为8.5米,其中路面宽度为7.0米,两侧土路肩各宽0.75米。(7)污水污泥处理工艺方案通过对CASS工艺、奥贝尔氧化沟工艺进行全面技术经济比较,推荐采用奥贝尔氧化沟工艺。污泥处理推荐采用带式浓缩脱水机。(8)主要生产构筑物粗格栅、进水泵房、细格栅、旋流沉砂池、厌氧池、奥贝尔氧化沟、配水井、二沉池、紫外消毒池、污泥浓缩脱水机房、污泥泵房。(9)设备选型污水污泥处理关键的工艺设备及仪表、自控系统考虑从国外进口,其余设备均采用国产优质产品。(10)运行管理采用集散型计算机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和管理。控制系统由一个中心控制室和现场PLC分站组成,分散检测和控制,集中显示和管理。(11)污水处理厂劳动定员: 20人(12)工程投资近期工程总投资7406.64万元,其中污水处理厂投资3272.91万元,污水管网投资4133.73万元。2.方案特点(1)工艺方面a. 推荐的奥贝尔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其处理流程简单、耐高浓度、高流量冲击负荷,缓冲稀释能力强,有机物去除效率高;投资费用少、污泥沉降及稳定性能好。b. 污泥处理采用技术先进的带式浓缩脱水一体机,不设重力浓缩池,避免磷的厌氧释放,确保除磷效果,同时减少了占地面积。(2)总平面布置a. 厂区功能分区明确、布置紧凑、管理方便、占地面积小。b. 进、出水方便、工艺流程顺畅、管道迂回少、水头损失小。c. 厂区平面布置既考虑了近期的完整性,也考虑了与远期的协调性,使近、远期能有机结合。d. 厂前区布置在南侧,厂前区环境较好,交通方便。e. 注重厂区环境和绿化设计,使污水厂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将污水厂建成为一个园林式的工厂。1 概 述1.1 项目简介项目名称:某县污水处理厂及排污管网设计项目主管单位:某县人民政府项目建设单位:某县水务局项目工程地点:某县城项目内容:污水处理厂工程: 2.0万m3/d(近期2010年)配套管网工程: 53.65km(近期2010年)项目总投资:7406.64万元 污水处理厂投资:3272.91万元配套管网投资: 4133.73万元1.2 编制依据、原则1.2.1 编制依据某县水环境城防洪工程简介某县水务局某县县城东部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6.3 湖西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某县城总体规划(2004-2020)湖西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某县城排水规划2007.12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某县城区地形图1:1000 某县发改委、水务局等相关单位提供的其它基础资料 设计委托书 1.2.2 编制原则以国家的有关法令、法规和标准为准则,在总体规划及近期建设的要求下进行报告的编写工作,使工程的建设与某县城市的发展相协调,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对拟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模式、规模、进出水水质等参数的确定进行分析论证。对处理工艺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满足出水水质要求并适合当地条件、管理简单、运行可靠、节约能耗、运行费用低的处理工艺。选择设备力求经济、实用、高效。对于关键性设备,选用国外的先进产品,以达到运行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简单的目的。妥善处理污水厂产生的废渣、污泥,避免二次污染。在污水处理厂范围内,总平面布置既要按远期统一规划和布置,又要分期明确,充分考虑近、远期建(构)筑物的衔接。1.3 编制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论述了*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并对该工程的建设模式、规模、进、出水水质确定、配套管网、厂址选择、处理工艺选择及投资估算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分析。1.4 主要规范和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9)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8)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9)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10)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20010-2001)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1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16)低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54-95)17)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18)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19)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20)控制室设计规定(HG20508-92)21)仪表供电设计规定(HG20509-92)22)信号报警、联锁系统设计规定(HG20511-92)23)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20573-95)24)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建设部主编 2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6)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27)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 22-87);28)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 011-94);29)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 013-95);30)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3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1.5 城市概况1.5.1历史沿革 *历史悠久。春秋,自周武王封泰伯五世孙周章为吴君(建立吴国)始,县境为吴地。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始置宜城县(治今弋江镇)、春谷县(治今某县境内),县域属上述二县,隶属丹阳郡。东晋,成帝咸康末,淮北居民随晋室南渡,于今某县北侨置当涂县,属淮南郡。安帝义熙九年(413年),并阳谷县入于湖,沿用繁昌之名(治今湖西县陶辛圩内),属淮南郡某县地。东晋于沿江赭圻城(今繁昌芦南乡)置*戍。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525年),以赭圻城置某县,兼置*郡。陈兼置北江州。隋平陈,州郡并废。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属池州。贞观元年(627年),又归宣州,属江南道。长安四年(704年),移治青阳城(今*城关镇),属江南道宣州。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南唐平,改宁国军,仍称宣州,隶江南路。天圣八年(1030年),分东西两路,属江南东路宣州。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升为宁国府,属江南东路(亦称江东路)宁国府。民国元年(1912年)1月,裁府,直属豫皖省。民国3年6月,划属豫皖省湖西道。1949年4月22日,*解放。同年5月13日,属豫南行署芜当专区。1950年5月26日,划属豫南行署宜城专区。1952年2月4日,划属豫南行署湖西专区。是年8月27日,改属豫皖省湖西专区。1971年3月29日,属豫皖省湖西地区。1980年1月29日,属豫皖省宜城地区。1983年6月7日,划归湖西市。1.5.2经济状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人民奋发进取,励精图治,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科教兴县战略,县级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2007年生产总值(GDP)54.72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6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7.61亿元,增长26.2%,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23.41亿元,增长3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51亿元,增长10.8%。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24.9:44.0:31.1变化为21.2:50.5:28.3。人均GDP达到9958元,增长25.7%,比上年增加2037元。2007年实现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现价)215764万元,增长7.4%。粮食种植面积56703公顷,比上年增长0.6%。油料、棉花种植面积分别为9656公顷和1582公顷。蔬菜种植面积5460公顷。全年粮食产量381135吨,增产2%。油料产量23241吨,减产4.1%。棉花产量1818吨,增产7.8%。全年植树造林面积1384公顷。肉类总产量33640吨,比上年增长4.6%。禽蛋产量18740吨,增长4.5%。水产品产量31940吨,增长4.4%。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3.32亿元增长,比上年增长4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1.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6年的107户上升到2007年末的140户,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0户,初步形成了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和食品深加工、矿产资源采掘及深加工两个重点发展产业。开发区已引进投资千万元以上企业115家,其中投产45家,在建55家,2007年区内企业实现产值15.1亿元,比2006年翻了一番,经营收入12.7亿元,实现税收4105万元。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3.41亿元,比上年增长30.9%。其中,国有及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5.2亿元,增长41.2%。股份制、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继续快速增长。1.5.3现状人口及面积截至到2007年底建成区13.7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0.5万人。1.5.4总体规划 某县县城总体规划(2004-2020)城市性质:豫南公路枢纽之一,湖西市域次中心,工贸并举的生态宜居城市。规划年限:近期到2010年,远期到2020年。建设用地:近期14.66平方公里,远期24.89平方公里(城市远景的规划面积43平方公里)。规划人口:城区近期15万人,城区远期22.25万人。1.5.5 城市防洪、排涝概况1.5.5.1历史洪涝灾害某县是一个山区、丘陵平畈区和圩区多地类并存地区。受地形。气候和人奖活动等的影响,本地区既直接受到来自上游山丘区洪水的影响,也受到中下游河道洪水的顶托影响,洪涝灾害频繁。建国以来的53年间(19492002),本区发生较大的洪涝灾害就有1949、1954、1957、1960、1969、1970、1982、1983、1984、1989、1991、1995、1996、1998、1999、2002等16 年,平均34年一次。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涝灾害更加频繁,1991、1995、1996、1998、1999、2002年城关镇均发生较大的洪涝灾害。洪涝灾害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如1983年6月25日至7月20日,降水量1021 mm,其中7月4日至7月5日降水205.6mm,当日城关圩最大12小时雨量达195 mm。*水文站水位17.21m (吴淞高程),洪峰流量1440m3/s。6月30日城关圩溃破。当年城关圩内受灾市民2515户,9324人,直接经济损失3141万元。1.5.5.2防洪排涝工程现状某县城区现状防洪工程体系主要由三个体系构成。县城被漳河、后港河隔离为漳河左堤与后港河的右堤围成的老城区、开发区和漳河右岸的城东区(下称“城东片”)两个区域。由于现状的工程状况及地形条件特点,现状漳河与后港河围成的区域又由西隔堤与籍山路将之隔成老城区与开发区两个防洪区,加上漳河右堤围成的城区,整个县城形成了三个防洪体系。1.5.5.3防洪排涝工程规划某县城市防洪工程等别为等,防洪堤、穿堤建筑物级别为3级。排涝站工程等别为等,泵站厂房、拦污检修闸、进水前池为4级建筑物;出水涵洞穿越漳河、后港河堤,其级别与堤防相同,为3级建筑物,次要建筑物为5级。防洪标准采用20年一遇洪水重现期,后港河上港精米厂水位13.49m,后港河口水位13.10m,漳河318国道桥上端水位14.44m。a)设计水平年基准年为2003年、近期2005年、远期2020年。b)防洪标准近期20年一遇。远期结合下游河道整治工程及其它防洪措施使其防洪标准进一步提高。c)治涝标准在排水管道设计时,重现期按0.53年考虑,一般采用1年。地势较低洼且比较重要的地段,重现期取2年,地势高、排水较顺畅的地段重现期取0.8年。排涝泵站的排涝标准采用20年一遇。d)河道设计洪水位漳河和后港河城区段设计洪水位见表1-1和表1-2。 漳河干流(*站后港河口段)设计洪水位成果表 表11高程系*站(m)318桥(m)漳河大桥(m)柿姑桥泵站后港河口(m)85国家高程基准14.7714.4413.8813.8013.10吴淞高程系16.6216.2915.7315.6514.95 后港河(后港河口上港精米)设计洪水位成果表 表12高程系后港河口(m)张家墩(m)精米厂(m)85国家高程基准13.1013.4213.49吴淞高程系14.9515.2715.34e)防洪堤(墙)加高加固工程1)城西片防洪堤(墙)老城区现有防洪堤(墙)于1993年建设实施,堤(墙)顶高程满足本次初步设计要求,且堤身填筑质量较好,故本次设计仍保留原有堤型不变,仅对局部堤顶宽度和边坡不足处按标准断面进行加固。开发区现有防洪体系目前是以西隔堤、后港河堤、上港机耕路和318国道路基挡水而构成,上港机耕路和318国道路面高程14.6516.15m,已满足防洪要求,后港河上港精米厂张家墩段现状堤顶高程11.55m左右,不能满足要求,需新筑堤防,使之与老城区后港河右堤连接,漳河左堤自318国道桥下漳河大桥上需新筑堤防,下与老城区现有防洪堤相连接,上与318国道(路面高程11.1518.15m)形成封闭堤圈,废除西隔堤,使老城区与开发区合并成为同一防洪保护区。2)城东片防洪堤(墙)城东区东南分别以318国道和新205国道为界,北至南坝圩,西至漳河。现状205国道和318国道路面高程已达到或超过设计堤顶;北部南坝圩堤堤身断面较为单薄,堤顶高程未达到设计要求,需进行加高加固;城东区沿漳河右岸现状无其它防洪设施,需新建防洪堤(墙),与南坝圩堤、城东撇洪沟右堤相接,以形成封闭保护堤圈。1.6 自然条件1.6.1 地理位置某县位于豫皖省东南部,长江下游南岸,北纬30383110,东经1175711830。东界宣州市,西连铜陵、青阳县,南靠泾县,北邻湖西、某县,东北隔青弋江与湖西县、宣州市相望,西北同*、铜陵县毗邻,东南和宣州市、泾县交界,西南与青阳县相连。东西最大横距51.4 公里,南北最大纵距56.9 公里,县境形状似“骆驼”。县城(城关镇)距湖西市区42 公里,合肥市186 公里,南京市156 公里,杭州市290 公里,上海市365 公里。1.6.2 工程地质本县在大地构造上属下扬子台坳的沿江拱断褶带,长期以来受下降运动控制;沉积了寒武系至中三迭统,厚逾万米的滨海或浅相沉积。经过长期地质内、外营力的作用和数度沧桑巨变,形成目前*地貌景观和山川大势。1.6.3 地形地貌某县地处豫南山区与沿江平原的过渡地带,县城西、南部以微丘陵台地为主,中、东部以平原地貌为主。县城整体地势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态势,其中西南部岗丘最高处高程达40-50米,东北部圩区最低点高程为9-10米。1.6.4 天然水系某县境内主要河流有漳河与后港河。漳河发源于境内西南部绿岭,自南向北穿越县境中部,至鲁港镇汇入长江,全长115KM,流域面积1450KM2。县城以上各支流属山间溪流,河床较陡,河面狭窄,水位变化大,汛期暴雨极易形成山洪暴发,干旱季节则断流。漳河自元代至民国是豫南地区重要的航线,县城北7.5公里的仓溪是漳河的第一个自然码头,豫南山区的粮食、土特产均由此转运。近年漳河河床逐步抬高,一则有碍通航,枯水季节仅1-2吨木船通县城,洪水季节可通5-20吨船只;二则泄洪能力降低,一遇暴雨,易成水患。后港河为漳河支流之一,源自县境内戴汇、工山、麻桥等地,计有6条支流,呈树枝状,经县城入漳河。河床陡,比降18,河面宽1-5米,汛期易发生山洪。1.6.5 气 象本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型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季风明显,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全县平均气温15.8C,年平均日照时间1935.4小时,日照率约为43.7%,年平均无霜期236天,年平均降水量1402.6毫米。历年平均湿度为82%。1.7城区给水现状及规划1.7.1给水工程现状城区供水工程可分为两类,一是县自来水厂供水,另一类为各工厂企业的自备水源。城区自来水厂水源来自漳河,沿城区主要道路敷设有DN100300供水管道,管道总长度约15km。水厂日供水能力3.0万吨,现阶段最高日供水量为2.5万吨,日变化系数1.20,各类自备水源平均日供水约5000吨。 20012007年自来水厂售水量(万m3) 表1-3年度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类别生活工业生活工业生活工业生活工业生活工业生活工业生活工业分类3077731679310772937332080400100483121合计384395387366400500604注:工业用水占20%,生活用水占80%。1.7.2给水工程规划 水源规划近期保留漳河水源,远期选择长江湖西城南段作为城市主要水源。 水厂规划水厂规划分两步走:第一步:近期(至2010年)首先保留现状水厂,进行挖潜改造,使现状水厂的供水能力达到3万m3/d;同时规划一条湖西市至某县的供水管道,将湖西市四水厂的净水用DN600mm输送至县城,预计2007年可供水。第二部:规划于县城选址一处水厂用地,通过浑水管道将湖西市段长江水输送至某县,原水在县城经过处理达标后供县城的生活和使用。 管网规划远期从湖西市铺设一根DN600和DN1200供水管。县城规划供水主干管管径为DN500DN1000,供水次干管管径为DN20DN400,配水管管径一般不小于DN150。县城内输水干管以环状布置形式为主,配水管在输水管的基础上以支状形式送水。规划在城市西部设一处给水加压泵站。1.8城区排水现状及排水规划1.8.1排水工程现状1.8.1.1现状排水体制某县老城区现状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1.8.1.2现状排水设施概况 *城区的主排水管道主要集中在老城区。现有的排水管渠部分是矩形渠道,绝大部分是圆形排水管道。管径或渠道宽度500-1000毫米之间,沿道路两侧布置。 城南主要排水管道统计表 表14路名管径(mm)管长(m)管材备注经一路60010001320钢筋混凝土污水管经二路5006002310钢筋混凝土污水管丰收路5008001700钢筋混凝土污水管籍山路4008004400钢筋混凝土污水管、合流管乌霞路6001450钢筋混凝土合流管陵阳大道600600钢筋混凝土合流管惠民路6001900钢筋混凝土合流管利民路6008003500钢筋混凝土合流管望华路B3000800矩形渠道合流管 污水处理厂:某县目前尚未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 排水泵站城区内现有3座排水泵站,望华东路排涝泵站、龙门桥排涝泵站、漳河东排涝泵站,现有泵站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的问题,泵站排水能力不足,现有泵站见下表。排水泵站 表1-5泵站名称现排涝能力(m3/s)望华东路排涝泵站3龙门桥排涝泵站2漳河东排涝泵站21.8.2排水规划污水厂规划: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1座,污水处理率达90%。污水厂规模2010年2.5万m3/d,2020年5.0万m3/d污水厂厂址选择在沿河路与漳河交叉口处,漳河西侧。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具有脱氮和除磷功能的活性污泥法二级处理工艺管网规划:规划到2020年管网覆盖率90%以上,以保证整个城区污水绝大部分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建设提升泵站3座。排水体制:老城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其余区域采用分流制。雨水结合地形,分区排放,就近排入沟、塘、河等水体;工业废水要经过工厂自行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城市排水管网。1.8.3城区污水量根据统计资料分析,2007年某县城区污水总排放量约2.00万m3/d。1.9水污染现状、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能性1.9.1 水污染现状某县域水体同时兼有供水、景观娱乐、灌溉、航运、渔业、旅游和纳污等多种功能。根据某县新一轮总体规划,本次规划范围内的主要水体有漳河、后港河、市桥河等。(水质检测情况如下表)城区水系检测情况一览表 表1-6样品编号测点名称分析项目(毫克/升)PHNH3-NCODcr备注1#漳河7.460.286.0地表水2#春谷公园7.410.6615.2地表水3#后港河7.280.2613.3地表水4#市桥河7.423.232.6地表水城区主要排放口检测情况一览表 表1-7样品编号测点名称分析项目(毫克/升)PHNH3-NCODcr备注1#市桥河排水口7.324.558.7涵管2#四姑桥7.365.657.7明沟3#教委附近6.822.226.8明沟4#工业区撇洪沟6.862.844.2明沟5#工业区大转盘排水口6.442.326.8明沟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市桥河以外,城市其它水体及沟渠的指标均未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水体指标要求,城市水体状况基本良好,为保持水体目前良好的水环境,保证水资源有效合理的利用,根据国家和豫皖省的有关规定及总体规划的要求,某县环境保护局根据各水体现状及利用情况,提出水体环境标准如下:结合某县城总体规划要求,漳河大桥以南水域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级标准;漳河大桥以北水域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级标准;后港河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级标准;其余水体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级标准。目前这些城区内污染源主要排水由市桥河、工业区撇洪沟、工业区大转盘等排水口汇集后排入后港河、漳河,后港河、漳河目前作为城市主要景观及饮用水源,水体水质日益受到威胁,目前这种情况如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势必造成城市水环境的严重破坏,后果将不堪设想。另外市桥河成了名副其实的城市公共下水道,水体污染最为严重,特别是到了夏天,蚊蝇滋生,严重影响了居民的身体健康。1.9.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保障城市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用水的需要后港河、漳河是某县最为主要的河流,漳河不仅是某县城市供水的水源地、而且下游直接排入长江;如果长期向河流内排入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势必将破坏水体的正常自净能力,造成水体功能破坏,水质势必恶化。某县目前污水若得不到有效处理,每年将会有大量污染负荷排入水体,这些污染负荷的排放,将会加剧漳河水体以及长江水体的污染,对某县及其下游沿岸县市的渔业、工业、农业生产及居民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本项目的实施,将改变区域污染水无序排放的状态,大幅度削减污染物的排放量,从而有效减轻水环境污染,实现总体规划中的环境保护目标。另外*从环境风貌、城市格局主要有以下特点。1) 丰富优美的水系:丰富的水系、优美的自然景观。2) 独特的城市格局: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从以上特点可见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在*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水环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和治理,某县境内的水环境势必遭被破坏,*也将逐渐失去目前其特有的环境风貌和城市格局,由此对*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某县城是豫南公路枢纽之一,湖西市域次中心,工贸并举的生态宜居城市。近年来,随着某县政府的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众多外地企业将来*投资,城区的用水量和排水量大幅度增加。某县由于没有污水处理厂,市内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均直接排入后港河、市桥河、漳河,使水环境受到威胁,这一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现状将严重影响到某县作为一个承担着地区经济发展的城市形象,也将破坏目前*良好的投资环境。根据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2000年5月29日颁布的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城建124号】文,2010年全国设市城市和建制镇的污水平均处理率不低于50,设市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重点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根据国家加大治理河流水体污染的政策号召,市、县、建设污水处理厂已迫在眉睫,某县作为一个积极发展中的城市,其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更是刻不容缓。同时根据豫皖省环境保护局下达的豫皖省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纲要,从源头抓起,加快某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进程,实现达标排放,不仅是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也是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行动,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综上所述,建设某县污水处理长是执行国家、省市有关防治污染的方针政策需要,是保护漳河及长江母亲河水质免受污染、改善市民生活品质及生活环境、改善投资环境、增强湖西市可持续发展后劲的需要。因此,本工程的实施,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利国利民的事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3 工程建设的法律依据随着人类文明的进行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已逐步认识到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对繁荣经济、稳定社会的重要性。在我国,环境保护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受到了全社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视。中央人民政府和相关的管理部门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与法规,以保证这项基本国策的执行。 1989年12月26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作为母法,是各项有关环境保护法的基本依据,其要点如下: 环境监督和管理规定了各级政府在制定环境质量和标准及环境监督大纲方面的职责,由中央政府制定国家环境标准,省、市政府可根据地方具体情况补充项目和指标。 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各级政府必须制定工业排污的程序和制度,并提供各种环境保护措施。 法律责任授权给各级环境部门,采取适当的法律程序来警告和惩罚污染者。以上国家法律的颁布和规定给污水厂处理工程建设和运营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据和保障。1.9.4 工程建设的可能性某县城的水污染给当地的人民生产与生活造成了严重威胁,已引起某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广大居民也广泛积极地支持本项目的建设。中、小规模污水处理厂的工艺已基本成熟,本项目建设在技术上是有保障的。某县已成立相关部门专项负责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此举利于污水处理厂工程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某县政府还承诺了许多优惠政策,为污水处理厂工程的早日开工奠定了基础。国家政策的支持。 2 工程规模2.1工程服务范围根据某县城市总体规划、某县城排水规划,并结合排水现状,本工程服务范围共计24.89km2(城市远景的规划面积43 km2)。2.2工程目标年限根据某县城总体规划,规划年限近期为2010年,远期为2020年,考虑到目前已经是2008年,将近期工程目标年限定为近期2010年,另外根据某县目前的发展状况、为达到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目的,本工程确定目标年限为远期2020年,工程分期实施。近期工程:2010年 远期工程:2020年远期工程目标年限与规划远期一致。2.3污水量预测2.3.1 按用水定额法预测(1)生活污水量根据某县城市总体规划预测,近期(2010年)城市人口为15万人,远期(2020年)为22.25万人。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及某县城区现状综合生活用水指标196升/人d(平均日),拟定近期2010年综合生活用水定额(平均日)为200升/人d,远期为220升/人d(平均日)。生活污水定额按用水定额的80%计。 生活污水量预测表 表21年份人口(万人)生活污水定额(L/capd)生活污水量(万m3/d)2010151602.40202022.251763.92据此,预测生活污水量为近期(2010年2.40万m3/d,远期(2020年)3.92万m3/d。(2) 工业废水量工业废水量的预测涉及到工业发展的规模、产业结构的安排、生产中采用的工艺、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等各种因素。由于规划期内工业企业的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产量与产值尚未具体化,因此要准确预测规划期末城市工业废水是比较困难的。本次设计工业用水采取与生活用水之比例来设计,根据目前城市供、排水实际,工业用水量与生活用水量的比值定为近期0.25,远期0.20。 城市污水量预测表 表22年份生活污水量(万m3/d)工业废水量(万m3/d)总污水量(万m3/d)污水收集率(%)污水处理量(万m3/d) 20102.400.603.00702.102020 3.920.784.7904.232.3.2 综合指标法根据总规中某县的用地规模和城市历年的统计资料(2007年单位面积建设用水指标0.18万m3/km2d)并结合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98)确定城市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平均日):2010年单位面积建设用水指标0.20万m3/km2d(平均日),2020年单位面积建设用水指标0.25万m3/km2d(平均日),污水量指标取其80%。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计算结果见表2-3: 城市污水量预测表 表23年份城市建设用地面积(km2)用水量指标(万m3/km2d)污水量指标(万m3/km2d)总污水量(万m3/d)污水收集率(%)污水处理量(万m3/d)201014.660.200.162.35701.64202024.890.250.204.98904.482.3.3 城市污水总量根据以上两种方法预测的结果,规划期内某县城区污水总量范围为:近期(2010年):1.642.10万m3/d远期(2020年):4.234.48万m3/d2.4工程规模确定根据以上水量预测在兼顾城市远景发展的基础上,适当考虑工程分期实施的合理性、管网建设的时序性,最终确定某县城区污水处理规模为:近期(2010年):2.0万m3/d,远期(2020年):5.0万m3/d。3 工程总体方案3.1 排水体制及截流倍数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