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麻痹PPT课件.ppt_第1页
面神经麻痹PPT课件.ppt_第2页
面神经麻痹PPT课件.ppt_第3页
面神经麻痹PPT课件.ppt_第4页
面神经麻痹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还笑别个 哈哈 歪嘴儿 神经内科 他们得了什么病 怎么得病的 能不能好 面神经炎 栾晓康 面神经的生理解剖特点 1 面神经炎的流行病学及发病特点 2 面神经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 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 5 面神经炎的辨证 4 面神经炎的辨证调护 6 流行病学 20 100 000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同 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高有上升趋势 在10 19岁年龄段中 女性比男性更常见 是男性的2倍 40岁后男性更常见 是女性的1 5倍 这个分布提示Bell麻痹的发病率与女性月经初期和绝经期有关 在行经期的女性 发病率在月经第1天最高 第2个发病高峰在月经周期的第11 17天 可能与排卵有关 因此 女性在行经及排卵期特别要注意不要过于疲劳及耳部受凉 在同一年龄组 患病的危险性妊娠期女性是非妊娠期的3 3倍 常见于产后第3个月 概述 面神经炎又叫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Bell麻痹 Bellpalsy 指茎乳孔以上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 颅神经疾病中面神经病变所致的面神经麻痹症状最常见 周围性面瘫中40 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管示意图facialnervetunnel 患侧额纹 鼻唇沟变浅或消失 眼裂增宽 闭合不全 口角歪向健侧 伴迎风流泪 舌前2 3味觉障碍 少数或有耳鸣 听觉过敏或耳部疱疹 耳后疼痛等 急性期 静止期 恢复期 发病7天内 发病后7 15天 发病15天以后 面神经炎的发病特点 面神经炎的发病特点 可能是面神经急性病毒感染 风寒 自主神经不稳等导致神经营养血管痉挛 神经缺血水肿而产生的面神经麻痹 发病原因 1 内在因素面神经管是一狭窄的骨性管道 正常人宽约2 3mm 长约30mm2 外在因素面神经易受冷风侵袭或急性咽部感染等的影响 而易导致局部营养血管痉挛 缺血 缺氧及水肿病毒感染 I型单纯疱疹病毒 带状疱疹病毒 巨细胞病毒 EB病毒 HIV等 面神经 第 对脑神经 支配面部表情肌 泪腺 司舌前2 3味觉 外耳道感觉 混合神经 1 运动功能 上下组面肌运动 2 感觉功能 舌前2 3味觉 面神经的生理特点 面神经的生理特点 面神经 脑桥腹外侧 桥脑下缘听神经处出脑 共同进入内耳孔 沿面神经管下行 经茎乳孔出颅 镫骨神经以上 茎乳孔以外 鼓索神经损害 膝状神经核损害 周围性面瘫 伴听觉过敏 舌前味觉障碍 唾液腺分泌障碍 单纯性面瘫的表现 伴舌前味觉障碍 唾液腺分泌障碍 伴展神经麻痹对侧锥体束征 耳后剧痛 外耳道疱疹 舌前味觉障碍 泪腺 唾液腺障碍 面神经核损害 定位诊断 面神经水肿 不同程度轴突变性 髓鞘肿胀脱失 面神经炎的发病特点 面神经炎的诊断要点 病前受凉吹风史 少数患者病前有耳后耳内疼痛或面部不适等前驱症状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一侧或双侧面部表情肌瘫痪 排除其他原因所致之周围性面瘫 与其它原因引起的周围性面瘫鉴别 吉兰巴雷综合征 是一组急性或亚急性发病的双侧对称性 四肢驰缓性瘫痪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以神经根 外周神经损害为主 后颅窝病变 茎乳孔以外的病变糖尿病神经病 常伴其他脑神经麻痹 以动眼 外展 面神经麻痹居多 病史 症状和体征 脑脊液检查 颅脑CT和MRI有鉴别意义 面神经炎的诊断要点 周围性面瘫 中枢性面瘫 并发症 面肌痉挛 颅内或颅底的血管原因或非血管性的占位病变对面神经的压迫而引发 联合运动 面神经的轴束炎症损伤变性后 原支配眼轮匝肌的神经分支 颧支 的部分再生轴束 有部分轴束在再生的行进过程中发生错误 误入了颧肌 笑肌等的支配神经 并与患侧的颧肌 笑肌等发生连接 面肌挛缩 变性神经再生重新支配肌肉后 患侧表情肌常有不同程度的挛缩可能为面部表情肌已发生部分纤维化 或神经再生后肌张力过高 无定论鳄鱼泪综合症 药物治疗激素治疗 强的松 20 30mg d口服 或地塞米松10mg d 静滴 连续7 10天 抗病毒治疗 病毒唑 阿昔洛韦 无环鸟苷改善微循环 减轻水肿 活血药 低分子右旋糖酐 静滴1 d 连续7 10天神经营养代谢药物 维生素B1 B12 辅酶Q10 腺苷钴胺 神经节苷酯等 注意保护角膜 戴眼罩 预防性滴氯霉素眼药水或睡前涂红霉素眼药膏 治疗 预后 临床及电生理资料证实 70 80 病例完全恢复 10 20 病例部分恢复 遗留有面肌痉挛或病理性联合运动 其余10 病例 其功能只有极少恢复 或完全无恢复 少数病例可有另侧面神经麻痹再发 合并糖尿病者容易再发 有Hunt综合征倾向于恢复差 面神经炎 风热之邪 风寒之邪 络脉空虚 气血痹阻 肌肉纵缓不收 经筋失于濡养 面神经炎的病因病机 中医病机 面神经炎的辨证要点 辨证分型 风寒型 风热型 正虚型 兼有风寒表证多有面部受凉史 兼有风热表证多继发于感冒发热 兼见面色淡白 神疲头晕等症 发病初期 面神经炎的辩证要点 口角歪斜眼闭不全额纹消失舌淡苔薄白 脉浮紧 口眼歪斜眼闭不全额纹消失舌红苔黄脉浮数 面神经炎的辨证用药 口眼歪斜眼闭不全额纹消失疲倦乏力舌淡红苔薄白 脉虚无力 风寒型 风热型 正虚型 牵正散加味 羌活防风天麻荆芥地龙全蝎蜈蚣白附子细辛僵蚕路路通 面神经炎的辨证用药 治法 祛风通络 疏调经筋穴位 以面颊局部和足阳明 少阳经腧穴为主 阳白 四白 太阳 迎香 地仓 颊车 牵正 颧髎 翳风 合谷 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 针刺方法 阳白透刺鱼腰 攒竹 丝竹空 地仓透刺颊车或透牵正 迎香透刺上迎香或四白 颊车 牵正透刺太阳或迎香 四白 太阳 牵正直刺 颧髎 翳风 合谷直刺 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 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 随证加减 风寒证加风池 外关 风热证加风池 曲池 抬眉困难加攒竹 鼻唇沟变浅加迎香 人中沟歪斜加水沟 颏唇沟歪斜加承浆 体虚者加足三里 三阴交 其它治疗 电针 温针 拔罐 皮肤针 敷贴 穴注 适用于各型各期 适用于风寒型及气血不足型 适用于风寒型和气血不足型 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 适用于早期或恢复期 适用于恢复期及病程较长者 适用于恢复期期 针刺体位 要求穴位充分暴露 肌肉充分放松 体位舒适安稳 且能保持持久 针刺操作 诸穴均每日针刺一次 留针20 30分钟 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 针刺深度进针深度为2 3分 沿皮透刺 排刺患侧面部经筋 多针浅刺排刺 以进入皮内为度 针刺方向向多方透刺 透刺一穴多针 针尖与表皮成15 角 针刺治疗要点 初期宜轻刺浅刺 手法不宜过重过强 可配合温针 悬灸 梅花针叩刺 慎用电针 恢复期可取透穴刺法 手法柔和 可加灸法 穴注 梅花针等方法 手法多行平补平泻法 后期可酌情使用电针 刺络拔罐 穴位注射等 愈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