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的发展与未来-安农大作业.doc_第1页
中国计算机的发展与未来-安农大作业.doc_第2页
中国计算机的发展与未来-安农大作业.doc_第3页
中国计算机的发展与未来-安农大作业.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计算机的发展与未来【摘 要】 本文从我国计算机近六十年的发展历程说起, 通过对我国计算机从兴起、发展以及取得辉煌成就历史的简单回顾并伴以对我国计算机发展进程的认识和理解,从多个方面对我国计算机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充分了解并表达以自己个人的思考。【关键词】中国的计算机集成电路制造 巨型机 曙光一号 龙芯 计算机发展趋势 新型计算机一、前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变革的最终决定力量,科学技术是拥有让生产方式发生彻底变革的动力。从 1953 年 1 月我国成立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到今天,我国计算机科研人员已走过了近六十年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历程,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和国民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创造了我国计算机发展事业上一个有一个的光辉成就,展现了我国计算机事业领域科技工作者的智慧与力量。二、中国的计算机事业兴起与发展。 中国电子计算机的科研、生产和应用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华罗庚教授是我国计算技术的奠基人和最主要的开拓者之一。华罗庚教授于 1950 年回国,1952 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其任务就是开始设计和研制中国自己的电子计算机。1958 年 6 月,我国第一台小型电脑安装调试,8 月 1 日该机可以表演短程序运行,这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填补了我国计算机技术的空白,是我国计算机工业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此后,中国计算机事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持。三、中国掌握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 随着计算机事业的不断发展,半导体工业也在我国诞生并得到了发展。1965年,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块集成电路在上海诞生, 中国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起了我国早期的半导体工业,掌握了从拉单晶、设备制造,再到集成电路制造全过程,积累了大量的人才和丰富的知识,相继研制并生产了DTL、TTL、ECL等各种类型的中小规模双极型数字逻辑电路,支持了国内计算机行业。当时具备这种能力的国家除中国外,只有美国、日本和苏联。而且,中国从小规模集成电路经过中规模集成电路,再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仅用了7年时间,足以展现中国人民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造力。 四、中国计算机事业上相继取得的重大成就。1983年,中国国防科技大学自行设计第一台亿次计算机 -“银河I”巨型计算机通过鉴定。 它成为我国第四代计算机中的巨型机代表机型,是我国高速计算机研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的诞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能研制巨型机的国家之一,成为中国计算机事业的骄傲。1985年6月 第一台具有字符发生器的汉字显示能力、具备完整中文信息处理能力的国产微机长城0520CH开发成功。由此我国微机产业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空前繁荣的时期。1993年,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曙光一号诞生;1995年曙光1000诞生,标志着我国高性能计算机与国外的差距缩小到 5年左右;1997年国防科大研制成功银河-III百亿次并行 巨型计算机系统,系统综合技术达到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 。 2002年8月10日,我国成功制造出首枚高性能通用CPU龙芯一号。此后龙芯二号问世,龙芯三号也正在紧张的研制中。龙芯的诞生,打破了国外的长期技术垄断,结束了中国近二十年无“芯”的历史。 五、中国计算机的未来随着社会的飞跃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给计算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激发着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不断的技术创新,对计算机进行一次又一次性能与品质地优化与改良。根据未来计算机发展趋势,以后开发产品将可能具备以下突出特点:面向个人、主动服务;面向对象、开发群体;网际协同、网内合作;多维信息、智能处理; 资源共享、安全可靠等等。这就意味着计算机的发展将趋向超高速、超小型、平行处理和智能化;同时,在将来量子、光子、分子和纳米计算机将具有感知、思考、判断、学习及一定的自然语言能力,使计算机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未来的这种新型计算机将推动新一轮计算机技术革命,为社会的前进与发展带来巨大的变革。相适应地,未来将有可能以下新型计算机面世:智能化的超级计算机,新型高性能计算机如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分子计算机、纳米计算机等等。综观六十多年来我国计算机的研制开发历程,大量的成就与事实说明了我国在计算机开发领域独特的创造力与优势,其间涌现出了一大批常年奋战在科学前沿、具有不断开发创新能力的科技知识型人才,加之现在中国政府正在大力支持中国计算机产业及软件行业的发展与创新研究, 鼓励支持科技进步与发展的良好社会风气,中国计算机事业的未来将一片光明。中国必将在计算机领域取得更多卓越的成就,为人类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参考文献】 文献1许良英等,20世纪科学技术简史 文献2周蕾,中国计算机产业发展大事记。 文献3孙凝晖,计算所高性能计算机的研究 文献4李国杰,从103机到曙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