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石油被系物检验技术规则.doc_第1页
海洋石油被系物检验技术规则.doc_第2页
海洋石油被系物检验技术规则.doc_第3页
海洋石油被系物检验技术规则.doc_第4页
海洋石油被系物检验技术规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系物与被系物的安全管理海洋石油被系物检验技术规则天津分公司健康安全环保部中国船级社天津分社中国船级社实业公司天津分公司目 录前 言3第一章 通则4第1节 一般规定4第2节 申请5第二章 检验6第1节 一般规定6第2节 工厂资格确认6第3节 设计文件的审批7第4节 制造检验8第5节 使用期间检验9第6节 损坏检验11第7节 临时检验11第三章 检验技术要求12第1节 定义12第2节 结构和技术要求12第四章 试验方法和要求15第1节 一般规定15第2节 检验试验方法与要求15第五章 被系物的设计与制造17第1节 一般规定17第2节 封闭箱件的设计与制造20第3节 敞开箱件的设计与制造22第4节 撬装结构件的设计与制造24第5节 装载危险品箱件的设计与制造27第6节 罐类被系物的设计与制造29第7节 载人吊篮的设计与制造31第六章 被系物的检验标识32第1节 制造检验标识32第2节 使用期间检验标识32第七章 相关法规/标准33第八章 附件34附件1:审图意见、文件审核章34附件2:制造检验报告样本35附件3:使用期间检验报告样本36前 言1.1 为了保证海上人命安全和生产安全的需要,使海上油田服务设施规范标准化,针对海洋石油被系物新制验收、使用期间检验、损坏检验等的具体检验,特制定本检验技术规则。使海洋石油被系物的设计、制造、验收、修理有章可循,更好地保障海上人命和财产的安全,预防起重安全事故的发生。1.2 海洋石油被系物新制验收、使用期间检验及损坏鉴证检验的适用范围: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所管辖的所有适用该规则的用于海上作业的被系物。1.3 本规定受COOSO委托由中国船级社天津分社中国船级社实业公司天津分公司制定,经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认可并公布。修订和解释权归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健康安全环保部。1.4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指定中国船级社所属检验机构按照本规则对辖区内的海洋石油被系物执行检验。第一章 通则第1节 一般规定1.1.1 适用范围1.1.1.1 本检验技术规则适用于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所管辖的海洋石油被系物。1.1.2 定义1.1.2.1 本技术规则所用的有关定义如下:(1)被系物:被系物系指起重吊装作业的操作对象,依赖系物产生空间位移的物品,是指箱件、吊篮、吊网等被吊、被系器具的统称。从广义讲,所有由系物提升、牵引、承载、支撑、捆绑的物质都可称为被系物。本规则中所指的被系物是起重吊装作业随系物提升的器具或物品。被系物种类繁多,在海洋石油的吊装作业中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封闭箱件:如:非标集装箱,食品箱等;敞开箱件:如:载货吊篮、托架盘、料箱,工具箱、岩屑箱、垃圾箱等;撬装结构件:如:承载专用设备的撬;装载危险品箱件:如:化学药剂罐、酸罐、氧气吊笼、乙炔吊笼、炮弹箱等;罐类被系物:泥浆罐、污油罐等;载人吊篮:各种载人吊篮。其它被系物:如型材、管材、临时组块等直接用系物捆绑的物品(未列入本规则之中,可参照执行)。(2) 首件:欲成批制造的被系物的第一个或者欲制造的仅有一个。(3) 自重:被系物及附属的自身重量。(4) 强结构:支撑被系物载荷的结构中长度方向设置的梁。(5) 检验机构:中国船级社所属检验机构。(6) 申请者:系指向检验机构提出申请或与检验机构签订协议,要求检验机构提供某项服务或进行某项工作的制造厂或公司。1.1.3 一般要求1.1.3.1 被系物的设计、制造、检验和试验等均应符合本检验技术规则的要求。1.1.3.2 被系物制造所使用的原材料、配件应符合本检验技术规则和材料与焊接规范(CCS)、船舶与海上设施起重设备规范(CCS)及起重设备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中国海事局)的等有关规定。1.1.3.3 被系物内所承载的机电设备、压力容器等的制造、检验应符合国标或其他相关标准的要求,不再被系物检验范围之内。第2节 申请1.2.1 有关被系物的检验发证,在申请者与检验机构建立合同关系的前提下进行。制造者或代理机构应向检验机构提出申请,且为检验机构所接受。1.2.2 申请者的责任与义务:(1)申请者应做好所有必要的检验前的准备和安排,按照本检验技术规则的规定,积极配合,使检验机构要求的检验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检验机构验船师到现场检验时,还应为检验工作提供必要的安全措施。(2)申请者应提供有关技术文件。(3)申请者应承担因检验而发生的全部费用。1.2.3 申请者应填写检验机构指定的申请表格或以书面的方式,向检验机构提交申请。1.2.4 申请者应按本检验技术规则的有关要求,随申请文件应提交包括供检验机构审查批准的技术文件资料,如图纸、计算书及相关的技术文件等。第二章 检验第1节 一般规定2.1.1 对被系物检验的目的是验证和确认被系物是否符合系物与被系物的安全管理规定和本检验技术规则的要求。2.1.2 经检验并符合下列条件的被系物,检验机构应签发相应的证书或报告:(1)满足本检验技术规则的要求;(2)满足检验机构认为适用的与安全性、可靠性有关的其它要求;(3)满足被系物所有者(业主)所要求的技术条件;(4)满足中国海洋石油系物与被系物的安全管理的要求。2.1.3 被系物应进行如下检验:(1)被系物制造厂的工厂确认; (2)被系物设计图纸文件的审核批准;(3)被系物制造检验;(4)被系物使用期间检验;(5)被系物损坏检验;(6)被系物的临时检验,按委托方要求对被系物进行技术状况检验或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健康安全环保部认为必要时进行的检验。第2节 工厂资格确认2.2.1 工厂资格确认系指对被系物制造厂的主要生产设备、检测设备、生产工艺、质量控制体系和相关人员水平的审查。进行该确认的目的是证实被系物制造厂是否具备按本检验技术规则要求进行单件或成批生产被系物的条件和能力。2.2.2 被系物制造厂的工厂资格确认,一般结合该工厂所取得的相关资质、业绩和首件的制造检验和试验结果来评估。检验人员经过文件资料审核、现场审核及产品见证检验和试验等,确认该工厂合格者,检验机构将对产品签发合格证书或报告,工厂列入合格企业名录。2.2.3 工厂至少应具备以下条件,持有中国船级社签发的生产企业资格认可证书或具有中海油合格承包商资格;具有所生产被系物的相关规范和标准;拥有制造的相关技术人员;拥有必要的检验检测设备和人员;有良好的服务信誉等。第3节 设计文件的审批2.3.1设计文件的审批,系指检验机构对被系物的设计图纸、计算书、制造工艺和试验程序等进行审查,检验者认为其设计文件满足本检验技术规则的要求后,将予批准并签发审图意见,加盖文件审核章(附件1审图意见、文件审核章)。2.3.2 申请者应按本检验技术规则第1章1.2规定提交书面申请,并应在书面申请中说明其技术规格。2.3.3 申请者应提交下列一式3份图纸和技术文件(可视情况增减):(1) 总体说明书;(2) 委托方或采购方的技术规格要求;(3) 总图;(4) 基本结构图;(5) 主要结构节点图;(6) 原材料的规格、型号及力学性能等说明;(7) 焊接工艺或工艺评定文件;(8) 焊接材料型号、规格、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参数说明;(9) 主要附件的出厂证明或船用产品证书(适用时);(10) 结构强度计算书;(11) 吊耳强度计算书;(12) 无损检测技术要求;(13) 检验机构要求的其它图纸;(14) 试验程序与技术要求等。2.3.4 对申请者提交的上述资料进行审查后,检验机构将派检验人员按本检验技术规则要求及批准的试验程序对被系物进行检验和试验。2.3.5检验机构依据首件检验试验结果及检验人员签发的检验报告签发首件型式认可报告,并批准型式设计,即批准该型式的被系物的图纸和相关技术文件。对后续的制造可直接采用该图纸和文件。2.3.6型式设计批准后,如需要对图纸、材料性能、制造安装工艺进行修改,应征得检验机构的同意。第4节 制造检验2.4.1制造检验系指检验机构检验人员在被系物制造厂内对生产的被系物进行的检验,目的是为了验证生产的被系物是否符合本检验技术规则、批准的设计文件的技术要求及业主的要求。2.4.2 新制的被系物其制造者应申请中国船级社所属检验机构进行制造检验,经检验合格取得检验证书或报告后,才能投入使用。2.4.3 制造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材料确认:确认原材料、焊接材料和附件的原出厂合格证书和试验报告等,符合设计要求; (2) 人员和设备资质检查:检查生产、无损检测和试验人员以及生产、无损检测和试验设备资质证书有效性;(3) 下料加工检查:抽查主要结构下料尺寸和精度,对于需开坡口的部位检查其坡口的正确性,检查测量吊点的加工尺寸与精度;(4) 焊前装配质量检查:检查结构装配的正确性、吊点装配的正确性;(5) 焊接质量检查:检查主要结构和吊点焊接过程和焊后质量符合焊接工艺的要求;(6) 整体外观检查:整体外观检验和尺寸精度测量;(7) 无损检测:按照设计图纸或相关技术文件的要求,由有资质的无损检测机构对吊点和主要节点采用相应的无损检测方式(MT、PT)进行无损检测,根据标准判定合格与否,并出具检测报告;(8) 密性试验:对于有密性要求应按照审批的试验程序与要求进行;(9) 验证负荷试验:根据被系物的安全工作负荷作吊重试验从而验证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吊重应不小于安全工作负荷的2倍,持续时间不小于5分钟。具体试验方法按照审批的试验程序与要求进行;(10) 吊重后的无损检测:吊重试验后应进行吊点的无损检测,检测结果应出具检验报告;(11) 涂装检验:按照技术规格书的要求,检查涂装质量,抽测漆膜厚度;(12) 检验标识:经检验检测合格的被系物应有明显的标识,采用不锈钢名牌或在明显位置采用油漆喷字的形式,包括,名称、编号或批号、安全工作负荷、规格、检验日期及检验单位等。其标识的颜色与位置按中海油系物与被系物的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执行;(13) 检验记录:制造厂应对制造的被系物进行自检,并提供完整的检验记录。(14) 拍照:经检验合格的被系物,应对其整体外观和检验标识进行拍摄照片。使用普通相机或数码相机均可,照片随同检验检测报告一同由检验机构存档;2.4.4检验报告或证书:中国船级社所属检验机构对于经制造检验合格的被系物,将签发被系物检验证书或报告,并打上检验标记(附件2检验报告样本)。第5节 定期检验2.5.1使用期间的检验系指通过定期检验对使用中的被系物进行检验,目的是确认使用中的被系物是否处于安全可靠的技术状况。2.5.2 检验周期:检验的间隔周期为1年,根据使用情况可延迟或提前1个月进行定期检验;2.5.3 被系物的使用期间检验,其拥有者应按系物与被系物的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进行送检,检验工作由有检验资质的机构进行检验与检测,并签发相关证书或报告。2.5.4 使用期间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1) 文件检查:查阅被系物原始制造或上次检验报告等;询问其使用经历及有关损坏情况;使用的场合及用户;(2) 整体外观检查:检查被系物的检验标识、核对证书或报告与实物的一致性;检查结构制造的正确性;特别是检查主要受力结构和吊耳有无变形、损伤、裂纹和过度腐蚀;进行整体尺寸测量;(3) 无损检测:根据被系物种类和特性,采用相应的无损检测方法对主要受力构件、吊耳或其它部位进行无损检测,根据标准判定合格与否,并出具检测报告;(4) 验证负荷试验或其它试验:根据检验的结果,检验人员认为必要时进行2倍工作负荷的验证负荷试验或其它试验;被系物每5年进行一次吊重试验;(5) 检验标识:检验后的被系物应按系物与被系物的安全管理标识的要求标明检验的标识,应包括名称、编号、安全工作负荷、规格、检验日期等。(6) 实物拍照:在检验过程中需对被系物的整体外观、检验标识等进行拍摄照片并存档;2.5.5 检验报告:检验机构对于经定期检验合格的被系物,将签发被系物检验报告(附件3检验报告样本)。2.5.6 被系物检验报废标准:被系物的报废必须经过检验机构的检验确认。经检验人员现场检验,认为被系物经过维修可以继续使用,不可作为报废处理。修理后的被系物必须重新检验和吊重试验。整体外观检查和测量,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1) 局部扭曲度超过5的、变形超过10、端框架焊缝开裂;(2) 主体结构梁等关键受力点断裂;(3) 外框及底盘严重锈蚀,整体腐蚀超过10或400平方厘米锈蚀超过30应立即报废;(4) 吊耳的环眼部位表面不平整、裂纹、过度磨损超过25%;(5) 吊耳的焊缝有漏焊、缺焊、未经探伤检验合格或者探伤检验不合格而无法修复应作报废处理;(6) 吊耳的直面上的扭曲度超过5、环形内变形率5,磨损或锈蚀超过设计尺寸10的,有裂痕或凹槽而不能通过换新修复的都应报废。2.5.7 改装修理在定期检验中,如果被系物的主要受力构件必须经过换新才能继续使用或经过改装改变被系物的使用用途,改装修理应按照被系物新制对待。 第6节 损坏检验2.6.1被系物的损坏检验系指即当发生事故、损坏或遭遇自然灾害对被系物原有技术条件造成损害和影响安全时进行的检验。2.6.2 被系物的损坏检验一般为中海石油天津分公司健康安全环保部提出,或被系物的拥有者、保险公司、政府其它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中国船级社等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公正检验。2.6.3 检验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1) 检验的目的与要求;(2) 检验的标准、依据和对象;(3) 被检物的主要技术参数;(4) 损坏的经过;(5) 检验发现;(6) 原因分析;(7) 检验结论;(8) 建议等。2.6.4 检验报告的签发:检验证报告由检验单位根据检验的要求和检验单位报告格式编制并经委托方认可,由检验单位签发检验报告。第7节 临时检验2.7.1被系物的临时检验系指被系物相关方提出要求或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健康安全环保部认为必要时所进行的检验。2.7.2 临时检验工作由有检验资质的机构进行检验与检测,并签发相关证书或报告。2.7.3 检验的内容:根据检验单位委托方的要求和 检验检测技术方案进行相关检验与检测,并进行实地拍照。2.7.4 检验报告的签发:检验证报告由检验单位根据检验的要求和检验单位报告格式编制并经委托方认可,由检验单位签发检验报告。第三章 检验技术要求第1节 定义3.1.1 本章有关定义如下:(1)最大总重:系指被系物自重与安全载荷之和。(2)自重:系指包括附属装置在内的被系物自身的重量。(3)安全载荷:系指被系物允许吊运的最大载荷。(4)外部尺寸(mm):被系物外轮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以L、W和H表示。如为圆形,则直径以表示、长度用L表示、高度用H表示。第2节 结构和技术要求3.2.1 一般要求3.2.1.1 外部尺寸:各种类型的被系物的外部尺寸应符合下述要求。工具箱、非标准集装箱等长方体被系物:长度(L):2L/1000宽度(W):2W/1000高度(H):2H/1000水平度: 2mm/M垂直度: 2mm/M对角线之差(D):20mm泥浆罐、污油罐等圆形被系物:直径():2/1000高度(H): 2/10003.2.1.2 涂装:钢制被系物的内外表面应有良好的涂层,在涂刷涂层前,必须做好金属表面的预处理,涂层膜厚应符合图纸、及油漆规格书的要求。3.2.2 门端结构(适用时)3.2.2.1 被系物的门框设计要考虑装卸货物的方便。3.2.2.2 在被系物门的设计中要考虑与被系物用途相适应的密封措施,水蜜门应有船级社证书。3.2.3 底部结构2.2.3.1 一般情况下,被系物的承载由底部结构件承受,由于被系物的形式各种各样,其承载的物体也是千差万别,其底部结构的布置应考虑散货或集中载荷进行加强,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要求,因此底部的结构形式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考虑。2.2.3.2 箱型被系物的底部如要求留有叉车槽时,叉车槽的位置和尺寸应在结构图中标明,其中两叉槽的中心位置尺寸偏差不得大于30mm。2.2.3.3 载荷传递带或传递区的底面,均应高于底角件下平面152mm。3.2.4 顶部结构3.2.4.1 对于要求密封的非标准被系物,其顶部结构建议制造成斜平面,以利排水防漏。3.2.4.2 对于内部可以罗列摆放的被系物,其顶部结构强度应有相应的计算说明,并标明在重载情况下最多罗列的层数。3.2.5 吊点结构3.2.5.1 任何被系物吊点设置应不少于4个,特殊情况需经指定的检验机构认可。3.2.5.2 选用的吊耳材质应与相联主结构的材质一致或相近(要有良好的可焊性)。3.2.5.3 选用的吊耳尺寸应符合本规则第5章的规定,小于其规定时应进行相应的强度计算。3.2.5.4 吊耳的布置应符合本规则第5章的规定,否则应进行相应的校核计算。3.2.5.5 吊耳与结构的连接形式应符合本规则第5章的规定,否则应进行相应的校核计算。3.2.6 焊道要求3.2.6.1 主结构相接处及其附近500mm范围内的加强结构件均应连续焊,必要时开坡口进行熔透焊,次要结构可以间断焊。3.2.6.2 主要焊道的返修次数不应超过2次。3.2.6.3 焊道质量应满足图纸、规范的要求。3.2.7 探伤要求3.2.7.1 吊点焊道应进行100%NDT检验。主要结构应抽检20%作NDT检验。3.2.7.2 业主和技术文件无明确要求时,MT应满足ZBJ 04 006-87所规定的2级要求;PT应满足ZBJ 04 005-87所规定的3级要求;UT应满足CB/T3559-94所规定的级要求;对压力容器焊缝进行NDT检查时,应按照国家有关压力容器的探伤标准进行,如JB3965-85。 3.2.7.3 进行NDT检查除满足上述标准要求外,所有焊道不允许有危险性缺陷存在,如裂纹、未焊透、未熔合等。3.2.8 内部舾装要求3.2.8.1 内部舾装材料应不对箱内货物特别是食品产生污染或不良影响。3.2.8.2 内部舾装材料应具有防腐、防蛀、防潮、无毒、无刺激性和阻燃性能。3.2.8.3 被系物出厂时,箱内不应有任何污染和刺激性气味。3.2.8.4 被系物带有通风、机电等设备舾装件时,其性能应满足产品说明书要求(不再被系物检验范围之内)。3.2.9 防护要求3.2.9.1凡是运输闪点不超过61(闭杯试验值)易燃液体的罐式被系物,应有静电接地装置。3.2.9.2凡是运输闪点不超过61(闭杯试验值)易燃液体的罐式被系物其真空减压阀都应配备防火罩。其阀门应有锁紧装置,并标有开、关标记。3.2.9.3 凡是装载运输危险物品的被系物,都应采取一些额外的防护措施,以保证被系物和装载货物的安全,如氧气乙炔吊笼应有锁紧装置等。3.2.9.4 被系物装有扶梯时,应按每级踏步能承受200Kg的载荷进行扶梯设计。高度超过2.5M时应加装围栏。3.2.10 环保要求3.2.10.1 所有被系物应在满足中海油HSE 有关文件要求下使用。3.2.10.2 所有被系物装载的对环境有污染的油类、垃圾、废料等应有相应的防溢出、扩散措施。第四章 试验方法和要求第1节 一般规定4.1.1试验用的量具与仪器应经计量部门鉴定或检验机构认可,并具有有效的证明文件。4.1.2 对供试验用的每块重物,均应核实其重量,打上标记,并做好记录。4.1.3如使用其它等效方法代替本检验技术规则规定的试验方法,应取得检验机构的同意。4.1.4 试验用的吊机和操作人员应符合安全作业的规定。4.1.5 对强度及刚度试验结束后,应将试验数据填写到规定格式的试验报告中。4.1.6 本检验技术规则所规定的试验载荷为最低要求。4.1.7 被系物内的试验载荷应尽量与实际装载情况相一致的方法进行布置。4.1.8 在各项试验完成后,被系物的任何部位不应出现影响正常使用的永久变形。第2节 检验试验方法与要求4.2.1 被系物试验前的现场检验:4.2.1.1 整体外观质量检查,应满足批准图纸的要求;4.2.1.2 对关键焊缝进行了NDT检查,MT应满足ZBJ 04 006-87要求;PT应满足ZBJ 04 005-87要求;4.2.1.3 对压力容器焊缝进行NDT检查时,应按照国家有关压力容器的探伤标准进行,如JB3965-85。 4.2.1.4 对被系物整体尺寸、水平度、垂直度进行检查,应满足本规则的要求。4.2.2 被系物试验的一般规定:4.2.2.1 试验程序与要求应经检验机构认可;4.2.2.2 试验用设备、吊索具应经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相应的试验;4.2.2.3 试验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被系物的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应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4.2.2.4 本检验技术规则所规定的试验载荷为最低要求,并已包含动载效应,在试验中不应出现额外动载荷;4.2.2.5 被系物的试验载荷应尽量与实际装载情况相一致的方法进行布置;4.2.2.6 试验完成后,被系物的任何部位不应出现影响正常使用的永久变形、焊缝开裂等缺陷,并能满足装运的要求;4.2.2.7 试验结束后应填写规定格式的试验报告交现场验船师;4.2.3 试验方法和要求4.2.3.1 对箱型被系物的试验:(1) 吊重试验:在被系物规定的装载部位装上2倍的安全载荷,用被系物上的四个吊耳将被系物平稳吊起高度200mm左右,保持此静载荷不少于5分钟,然后平稳放下。要求每根吊索具与水平的夹角不小于60度;(2) 静载荷试验后,应进行全面检查被系物是否有永久变形、裂纹和其他缺陷,对吊点焊缝应再次作NDT 检验;(3) 密闭箱型被系物除上述吊重试验外,还应对其风雨密门、焊道作密性试验并满足以下要求:a) 试验用喷嘴内径不小于: 12.5mmb) 压力不小于: 0.1Mpac) 喷嘴与实验表面距离不大于: 1.5Md) 喷嘴移动速度不大于: 0.1M/Se) 经以上试验后任何部位不应有漏水现象。4.2.3.2 对罐类被系物的试验:(1) 吊重试验:在被系物合适部位装上2倍的安全载荷,用被系物上的吊耳将被系物平稳吊起高度200mm左右,保持此静载荷不少于5分钟,然后平稳放下。要求每根吊索具与水平的夹角不小于60度;(2) 静载荷试验后,应全面检查被系物是否有永久变形、裂纹和其他缺陷,对吊点焊缝应再次作NDT 检验。罐类被系物除上述吊重试验外,还应对常压罐类被系物用灌水的方法做密性试验,保证焊道和连接附件的密性。第五章 被系物的设计与制造第1节 一般规定5.1.1 定义被系物系指本规则所指:封闭箱件;敞开式箱件;装载危险品箱件; 撬装结构件;罐类;载人吊笼等被系物。5.1.2 适用范围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所管辖的所有适用该规则的拟用于海上作业的新制的被系物。5.1.3 图纸的审批及附加要求用于制造的设计图,施工图,焊接工艺,无损探伤工艺、强度计算书和吊耳强度计算书,应经中国船级社天津分社审批。5.1.4 主/辅材料要求及附加要求5.1.4.1 主体结构应以钢或其它等效材料制造。门的结构要和主体结构相适应。5.1.4.2 结构用钢应选取正规经认可的厂家生产的优质钢材,并应由各种出厂证书。应具有但不限于产品合格证、材质证明等。5.1.4.3 各种构件,除另有规定外,不应任意开孔。如必须开孔,应考虑开孔后的影响。开孔后,应妥善处理,不应影响原结构的强度及密性。5.1.5 材料选用的标准目录n GB/ T 700-1988碳素结构钢 (不低于Q235-A板材);n GB/ T 9787-1988 热轧等边角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n GB/ T 9788-1988 热轧不等边角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n GB/ T 707-1988 热轧槽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n GB/ T 706-1988 热轧工字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n GB/ T 6728-2002 结构用冷弯矩形空心型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n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接受的其它适用标准。5.1.6 吊耳的要求5.1.6.1 数量4个。5.1.6.2 材料不低于Q235A。5.1.6.3 布置设计的吊点位置应便于吊装。总长度小于5米的,位于箱件的四角,但应使吊耳承受得力能通过四角的结构有效地传到底部主体结构上。总长度大于5米的,应对称布置在距中不超过3-5米的范围内,但应使吊耳承受得力能通过吊耳处的结构有效地传到底部主体结构上。如果总长度超过12米,吊耳的布置应安装在中间对称分布。5.1.6.4 型式及规格吊装用的吊耳的应通过计算选取,吊耳的形式及载重能力可按照下图选取。也可以选用标准集装箱的吊点。无论是选用A型还是B型的吊耳,其耳孔必须是机加工或钻孔。 A型吊耳的型式与规格见下图,此规格适用于屈服点为235N/mm2(24Kg/mm2)的钢材。 B型吊耳的形式与规格见下图、表,此规格适用于屈服点为235N/mm2(24Kg/mm2)的钢材。允许负荷,tf吊耳尺寸,mm吊耳重量KgHBRr1lb7.51220022011030123001407.3101520022011030163001409.112.518220240220401832016013.01522220240220401832016014.32030220240220402232016018.42540220240220403032016024.85.1.6.5 焊接如果吊耳与结构之间对接,对接处的吊耳与结构都需要双面开坡口,如果吊耳与结构之间角接,则吊耳应双面开坡口,吊耳处的焊缝应完全焊透,如果吊耳与结构或板之间搭接,填角焊的焊角高度应与结构或板的厚度一致。吊耳周围500毫米范围内所有结构与板之间的焊缝必须是连续焊。5.1.6.6 安全系数吊耳安全系数不应低于5。5.1.7 焊接与无损检测5.1.7.1 焊接材料及焊工要求选用与母材相适应的焊接材料,焊接材料要有材质证书,焊工应有相应的证书。5.1.7.2 无损检测满足本规则第三章、第四章的相关要求。第2节 封闭箱件的设计与制造5.2.1 定义封闭箱件是指其上的门、窗等开口是风雨密的箱件,包括非标集装箱,食品箱等有密性要求的。5.2.2 图纸的审批及附加要求设计图纸、施工图、焊接工艺,无损探伤工艺、强度计算书和吊耳强度计算书等均应满足本规则5.1.3的相关要求。5.2.3 主/辅材料要求及附加要求主/辅材料要求及附加要求应满足本规则5.1.4的相关要求。5.2.4 焊接与无损检测焊接与无损检测应满足本规则5.1.7的相关要求。5.2.5 推荐型式封闭箱件的基本结构形式为:四周由结构梁围成框架,外设板材,顶部设置吊耳。5.2.5.1 底盘(1)长度小于5米的封闭箱件底盘的设计制造材料不应低于下列标准: 边框16-18#工字钢或18-20#槽钢; 底板要求用不小于6mm厚的钢板; 底盘宽度超过1000mm,在底盘纵向边框中间必须设置一道纵向结构,该纵向结构不应低于L100X80X8的角钢; 底盘横向加强结构的间距不应大于1000mm,该横向加强结构不应低于L100X80X8的角钢; 底盘铲运要求(适用时):如果需要用叉车移动箱件,应预留叉口或支撑结构件,但不应破坏底部承载结构的连续性及完整性,否则应对叉口处进行局部加强。(2)长度大于5米的封闭箱件底盘的制造不应低于下列标准: 边框20-22#工字钢或16-18#双排槽钢并焊成形; 加强筋,纵向最少设置一根,横向最少设置二根16-18#槽钢,其余加强筋可选用L100X80X6的角钢; 底板要求用不小于6-8mm厚的钢板; 底盘横向加强结构的间距不应大于1000mm,该横向加强结构不应低于L100X80X8的角钢; 铲运要求(适用时)如果需要用叉车移动箱件,应预留叉口或支撑结构件,但不应破坏底部承载结构的连续性及完整性,否则应对叉口处进行局部加强。5.2.5.2 顶盖(1)长度小于5米的封闭箱件顶盖的制造材料选用标准不应低于下列标准: 边框为100X100X4.5mm空腹矩形钢管; 顶板要求用不小于4mm厚的钢板; 底盘宽度超过1000mm,在顶板纵向边框中间必须设置一道纵向结构,该纵向结构不应低于L80X80X6的角钢; 顶板横向加强结构的间距不应大于1000mm,该横向加强结构不应低于L80X80X6的角钢。(2)长度大于5米的封闭箱件顶盖的制造材料选用标准不应低于下列标准: 边框为100X100X4.5mm空腹矩形钢管; 顶板要求用不小于5-6mm厚的钢板; 顶板宽度超过1000mm,在顶板纵向边框中间必须设置一道纵向结构,该纵向结构不应低于L100X100X8的角钢; 顶板横向加强结构的间距不应大于1000mm,该横向加强结构不应低于L100X80X8的角钢。5.2.5.3 立柱立柱不应低于下列标准:(1)四角立柱为100X100X4.5mm的空腹方形钢管;(2)其它立柱可采用100X50X4mm的空腹方形钢管。5.2.5.4 外板外板不应低于下列标准:(1)外板均为3mm厚的大波纹瓦楞钢板。5.2.5.5 门(1)门应用与外板等效材料制作;(2)门的外形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开口尺寸,其中门的合页及其关闭装置采用防锈及耐磨材料制作;(3)门的四周用L80X60X6的角钢加强;(4)门口安装密封胶条。5.2.5.6 吊耳吊耳应满足本规则5.1.6的相关要求。5.2.5.7 内部舾装食品箱内部应装设舾装板,舾装板的厚度不低于25mm,舾装板应符合国家关于食品卫生的相关要求;冷藏食品箱,设置50-80mm厚隔热层,用白铁皮固定隔热层,隔热层应符合国家关于食品卫生的相关要求。5.2.6 验收标准验收标准应满足本规则第三章、第四章的相关要求。第3节 敞开箱件的设计与制造5.3.1 定义 敞开箱件是指无顶盖的非风雨密箱件,包括载货吊篮、托架盘、料箱,工具箱、岩屑箱、垃圾箱等;5.3.2 图纸的审批及附加要求设计图纸、施工图、焊接工艺,无损探伤工艺、强度计算书和吊耳强度计算书等均应满足本规则5.1.3的相关要求。5.3.3 主/辅材料要求及附加要求主/辅材料要求及附加要求应满足本规则5.1.4的相关要求。5.3.4 焊接与无损检测焊接与无损检测应满足本规则5.1.7的相关要求。5.3.5 推荐型式:敞开式箱件的基本结构形式为:四周由结构梁围成框架,外设板材(顶部除外),顶部强结构处设置吊耳。5.3.5.1 底盘(1)长度小于5米的敞开式箱件底盘的设计制造材料不应低于下列标准: 边框16-18#工字钢或18-20#槽钢; 底板要求用不小于6mm厚的钢板; 底盘宽度超过1000mm,在底盘纵向边框中间必须设置一道纵向结构,该纵向结构不应低于L100X80X8的角钢; 底盘横向加强结构的间距不应大于1000mm,该横向加强结构不应低于L100X80X8的角钢; 底盘铲运要求(适用时):如果需要用叉车移动箱件,应预留叉口或支撑结构件,但不应破坏底部承载结构的连续性及完整性,否则应对叉口处进行局部加强。(2)长度大于5米的敞开式箱件底盘的制造不应低于下列标准: 边框20-22#工字钢或16-18#双排槽钢并焊成形; 加强筋,纵向最少设置一根,横向最少设置二根16-18#槽钢,其余加强筋可选用L100X80X6的角钢; 底板要求用不小于6-8mm厚的钢板; 底盘横向加强结构的间距不应大于1000mm,该横向加强结构不应低于L100X80X8的角钢; 铲运要求(适用时):如果需要用叉车移动箱件,应预留叉口或支撑结构件,但不应破坏底部承载结构的连续性及完整性,否则应对叉口处进行局部加强。5.3.5.2 顶部结构(1)长度小于5米的敞开式箱件顶部的制造材料选用标准不应低于下列标准: 边框为100X100X4.5mm空腹矩形钢管。(2)长度大于5米的敞开式箱件顶部的制造材料选用标准不应低于下列标准: 边框为100X100X5.0mm空腹矩形钢管。5.3.5.3 立柱立柱不应低于下列标准:(1)四角立柱为100X100X4.5mm的空腹方形钢管;(2)其它立柱可采用100X50X4mm的空腹方形钢管。5.3.5.4 外板:外板不应低于下列标准:(1)外围板根据实际需要可采用3mm厚的大波纹瓦楞钢板、4mm厚的钢板或钢板网。5.3.5.5 门(适用时)(1)门应用与外板等效材料制作;(2)门的外形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开口尺寸,其中门的合页及其关闭装置采用防锈及耐磨材料制作;(3)门的四周用L80X60X6的角钢加强。5.3.5.6 吊耳吊耳应满足本规则5.1.6的相关要求。5.3.6 验收标准验收标准应满足本规则第三章、第四章的相关要求。第4节 撬装结构件的设计与制造5.4.1 定义 撬装结构件是指承运各种设备的结构架或箱件,包括泵撬、发电机撬、空压机撬等。5.4.2 图纸的审批及附加要求设计图纸、施工图、焊接工艺,无损探伤工艺、强度计算书和吊耳强度计算书等均应满足本规则5.1.3的相关要求。5.4.3 主/辅材料要求及附加要求主/辅材料要求及附加要求应满足本规则5.1.4的相关要求。5.4.4 焊接与无损检测焊接与无损检测应满足本规则5.1.7的相关要求。5.4.5 推荐型式:基本结构形式为:底部由结构梁围成框架,局部加强结构和底板可根据所承载的设备的具体情况进行设置,根据所承载的设备的具体要求设置或不设置防护罩。适当的位置设置吊耳。5.4.5.1 底盘(1)长度小于5米的撬装结构件底盘的设计制造材料不应低于下列标准: 边框16-18#工字钢或18-20#槽钢; 底板要求用不小于6mm厚的钢板(适用时); 底盘宽度超过1000mm,在底盘纵向边框中间必须设置一道纵向结构,该纵向结构不应低于L100X80X8的角钢; 底盘横向加强结构的间距根据所承载的设备的具体情况设置,但不应大于1000mm,该横向加强结构不应低于L100X80X8的角钢; 底盘铲运要求(适用时):如果需要用叉车移动箱件,应预留叉口或支撑结构件,但不应破坏底部承载结构的连续性及完整性,否则应对叉口处进行局部加强。(2)长度大于5米的撬装结构件底盘的制造不应低于下列标准: 边框20-22#工字钢或16-18#双排槽钢并焊成形; 加强筋,纵向最少设置一根20-22#工字钢,根据所承载的设备的具体情况设置横向加强筋,但最少设置二根16-18#槽钢,其余加强筋可选用不低于L100X80X8的角钢; 底板要求用不小于6-10mm厚的钢板(适用时); 铲运要求(适用时):如果需要用叉车移动箱件,应预留叉口或支撑结构件,但不应破坏底部承载结构的连续性及完整性,否则应对叉口处进行局部加强。5.4.5.2 顶部结构(适用时)(1)长度小于5米的撬装结构件顶部的制造材料选用标准不应低于下列标准: 边框为100X100X4.5mm空腹矩形钢管; 顶板要求用不小于4mm厚的钢板; 底盘宽度超过1000mm,在顶板纵向边框中间必须设置一道纵向结构,该纵向结构不应低于L100X80X6的角钢; 顶板横向加强结构的间距不应大于1000mm,该横向加强结构不应低于L100X80X6的角钢。(2)长度大于5米的撬装结构件顶部的制造材料选用标准不应低于下列标准: 边框为100X100X4.5mm空腹矩形钢管; 顶板要求用不小于5-6mm厚的钢板; 顶板宽度超过1000mm,在顶板纵向边框中间必须设置一道纵向结构,该纵向结构不应低于L100X100X8的角钢; 顶板横向加强结构的间距不应大于1000mm,该横向加强结构不应低于L100X80X8的角钢。5.4.5.3 立柱(适用时)立柱不应低于下列标准:(1)四角立柱为100X100X4.5mm的空腹方形钢管;(2)其它立柱可采用100X50X4mm的空腹方形钢管。5.4.5.4 外板(适用时)外板不应低于下列标准:(1)外围板根据实际需要可采用3mm厚的大波纹瓦楞钢板、4mm厚的钢板或钢板网。5.4.5.5 门(适用时)(1)门应用与外板等效材料制作;(2)门的外形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开口尺寸,其中门的合页及其关闭装置采用防锈及耐磨材料制作;(3)门的四周用L80X60X6的角钢加强。5.4.5.6 吊耳吊耳除应满足本规则5.1.6的相关要求外,还应满足如下要求:(1)布置:设计的吊点位置应便于吊装,但应保证在吊装时不能损伤所承载的设备。5.4.5.7 防护要求(1)根据撬装结构件所承运的设备的不同和对系固的不同要求采取与承运设备相适应的系固方法,要求系固要牢固;(2)根据撬装结构件所承运的设备对防护的具体要求确定是否安装防护罩。5.4.5.8 环保要求(1)如果撬装结构件所承运的设备存在漏油等污染环境的潜在危险,应在底部安装托盘。5.4.6 验收标准验收标准应满足本规则第三章、第四章的相关要求。第5节 装载危险品箱件的设计与制造5.5.1 定义装载危险品箱件系指装载氧气、乙炔、酸液、破乳剂等化学药剂、易燃品、易爆品的被系物。5.5.2 图纸的审批及附加要求设计文件除应能满足本规则5.1.3的相关要求外,还应提交下列一式三份图纸和资料:(1)强度校核计算书(包括吊装作业工况的结构强度计算书、局部加强结构强度计算及吊耳强度计算书等);(2)使用说明书(包括装载的危险品种类、用途、以及有关阀件、开口、装卸等使用说明)。5.5.3 主/辅材料要求及附加要求主辅材料及附加要求应能满足本规则5.1.4的相关要求,还应满足以下要求:(1) 用来制造设备的结构材料和管路应为不受所装物质的腐蚀且与所装物质的化学反应是极其钝性的或是中性的;5.5.4 焊接与无损检测焊接与无损检测应满足本规则5.1.7的相关要求。5.5.5 推荐型式装载危险品箱件根据所装载的危险品的不同存放形式而分为以下两类:(1)整体式箱件:吊耳安装在罐体上。如破乳剂罐、酸罐等。(2)分体式箱件:危险品器具安装在箱件中,即用来装载危险品器具的箱件。如氧气笼、乙炔笼、炸弹箱等。5.5.5.1 整体式危险品箱件(1)整体式危险品箱件推荐结构型式结构型式的设计可参考本规则第五章第2节封闭箱件的推荐结构型式。(2)整体式危险品箱件还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所有进口和排放装置,应符合实用和安装固定的原则,并应酌情安装保护罩; 设备上应设有人孔或其他检查孔,人孔直径应不小于500mm便于检查内部结构技术状况; 在设备的所有连接如进口管、排放口等配件及截止阀等处,均应清楚表明其用途。如有必要时,在箱件明显部位标有明显的“危险品”标志; 5.5.5.2 分体式危险品箱件(1)分体式危险品箱件推荐结构型式结构型式的设计可参考本规则第五章第3、4节敞开箱件、撬装结构件的推荐结构型式。(2)分体式危险品箱件还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所有固定危险品的装置,应符合实用和安装固定的原则,并应酌情安装安全保护装置; 应有保护危险品的顶部和侧部结构; 门销或门锁(适用时)应有足够强度。5.5.5.3 吊耳吊耳应满足本规则5.1.6的相关要求。对于非钢质的箱件,禁止箱件上设计吊耳直接吊装。5.5.5.4 环保要求 环保要求应满足本规则5.4.5.8的相关要求。5.5.6 验收标准验收标准应满足本规则第三章、第四章的相关要求。第6节 罐类被系物的设计与制造5.6.1 定义罐类被系物指运输液体或泥浆等类似物品的罐状直接可以吊装的被系物。5.6.2 图纸的审批及附加要求设计图纸、施工图、焊接工艺,无损探伤工艺、强度计算书和吊耳强度计算书等均应满足本规则5.1.3的相关要求。若罐体储运物品为液体,则还需要提供罐体壁厚计算书、液力强度计算书。5.6.3 主/辅材料及附加要求主/辅材料要求及附加要求除应满足本规则5.1.4的相关要求外,罐体材料材质根据储运物品的种类和罐体强度的要求,罐体的材料可为碳素钢或其他满足设计要求的其它金属材料。以下为几种常用材料:(1)碳素钢(一般选用Q235A);(2)不锈钢。5.6.4 焊接与无损检测焊接与无损检测应满足本规则5.1.7的相关要求。5.6.5 具有骨架结构的罐推荐型式:5.6.5.1 骨架(1)骨架应由长、宽、高三个方向的骨架构件相互连接组成。结构件应由角钢、槽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