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绿色住宅补充细则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年月32 / 35目 录 总 则 建筑设计与热工设计 结构设计 空调通风系统设计 给排水系统设计 电气系统设计附件一 技术要点自查表附件二 提交资料自查表 总 则1.1 为了推动海南省绿色建筑的发展,重点推进保障性住房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和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绿色住宅小区,特制订本补充细则。1.2 本补充细则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海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试行),结合海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的要求,遵循适宜性和低成本的原则进行编制。按照本细则进行设计,可认为设计阶段达到绿色一星级设计标识的要求。1.3 本补充细则适用于海南省新建住宅建筑绿色设计及审查工作。 建筑设计与热工设计 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技术要点】1 规划及建设过程中应尽可能维持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减少对原有场地的环境改变,避免因场地建设对原有生态环境景观的破坏;2 当因建设开发确需改造场地内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环境状况时,在工程结束后进行生态复原。 建筑场地选址无洪涝灾害、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符合国家和海南的相关安全性规定。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技术要点】1 建筑的选址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安全规定,应避开各种危害和危险源;2 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3 进行土壤氡浓度检测,确认场地内无含氡土壤的威胁,选址周围土壤氡浓度符合国家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的规定。 住区建筑布局保证室内外的日照环境、采光和通风的要求,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或相关地方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技术要点】1 居住区在规划设计中应合理确定住宅建筑布局与朝向,并注意与周边建筑的相邻关系,合理确定建筑间距,避免住宅建筑被遮挡后不满足日照标准;2 进行日照模拟分析,住宅建筑的日照模拟分析报告中日照标准应满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中的要求;3 建筑朝向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有时不能均处于最佳或适宜朝向。当建筑采取东西向和南北向拼接时,应考虑两者接受日照的程度和相互遮挡的关系。对朝向不佳的建筑可增加下列补偿措施:1) 将次要房间放在西面,适当加大西向房间的进深;2) 在西面设置进深较大的阳台,减小西窗面积,设遮阳设施,在西窗外种植大叶茂的落叶乔木。3) 住宅建筑尽量避免纯朝西户的出现,并组织好穿堂风,利用晚间通风带走室内余热。 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选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技术要点】本条内容主要通过园林种植设计实现,因此要求景观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关注植物的选择要点。1 植物配置苗木表中应选择乡土植物,且选择的植物具备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且对人体无害等特点;2 乡土植物的种类可从当地植物名录中查阅,种植图及植物配置苗木表应相互统一。海南常见乡土植物如表所示。表 海南地区常见乡土植物列表种类植物列表棕榈科椰子树、大王棕、老人葵、槟榔、假槟榔、油棕、黑杆油棕、中东海枣、加拿利海枣、海枣、金山葵、旅人蕉、柬埔寨糖棕、短穗鱼尾葵、散尾葵、高杆蒲葵、狐尾椰子、三角椰、霸王榈、斐济榈、国王椰子、红棕榈、黄棕榈、青棕、棍棒椰子、三药槟榔、南海枣、董棕、红茎椰子、冻子椰子、棕榈、猩红椰、琼棕、蒲葵、圣诞椰、美丽针葵、大叶棕竹、夏威夷椰子、酒瓶椰、桄榔、圆叶刺轴榈、棕竹乔木凤凰木、红千层、白千层、非洲楝、印度紫檀、大叶榕、小叶榕、榄仁树、小叶榄仁、盆架子、重阳木、假萍婆、雨树、伊朗紫硬胶、福木、刺桐、火焰木、黄花风铃木、粉花风铃木、木棉、青皮木棉、爪哇木棉、黄槐、白玉兰、鸡蛋花、大花紫薇、小叶紫薇、鸡冠刺桐、洋紫荆、粉白羊蹄甲、红花羊蹄甲、火焰木、蓝花楹、发财树、海南梧桐、黄槿、厚皮树、橡胶榕、垂叶榕、柳叶榕、琴叶榕、花叶垂榕、南洋杉、母生、水蒲桃、红花夹竹桃、黄花夹竹桃、本地鸭脚木、麻楝、阴香、樟树、海南菜豆树、金脉刺桐、龙爪槐、大叶相思、山竹子、台湾相思、马占相思、桃花心木、酸豆树、铁刀木、铁力木、人面子、海南红豆、大花第伦桃、琼崖海棠、菠萝蜜、面包树、腊肠树、荔枝、莲雾、人心果、芒果、龙眼、杨桃、芭蕉、黄皮、洋蒲桃、海南蒲桃、海檬果、吊瓜木、文丁果、红厚壳、水石榕、圆柏、侧柏、竹柏、罗汉松、扁柏、铺地柏、龙柏灌木扶桑、重瓣扶桑、七彩大红花、木槿、金脉爵床、红绒球、希美莉、洋金凤、红桑、双荚豆、黄花决明、变叶木、黄蝉、非洲茉莉、大叶龙船花、小叶龙船花、洒金榕、黄金榕、黄馨梅、女贞、桅子花、狗牙花、茉莉花、米兰、夜来香、九里香、含笑、鸭脚木、花叶鸭脚木、大叶鸭脚木、红雀珊瑚、花叶假连翘、南洋森、福建茶、红背桂、黄虾花、白纸扇、彩叶山漆茎、驳骨丹、山瑞香、圆叶洋苋、亮叶朱蕉、美女樱、马缨丹、凤梨、落地生根、七叶莲、苏铁、海南苏铁、万年麻、黄纹万年麻、草海桐、红刺露兜、金边露兜、野菠萝、野露兜、美洲苏铁、龙血树、巴西铁、酒瓶兰、丝兰草本、地被红龙草、一串红、美人蕉、鹤望兰、朱蕉、绿朱蕉、黄金鸟、红鸟蕉、富贵鸟、金鸟赫蕉、花叶艳山姜、朱顶红、虎尾兰、剑麻、金边龙舌兰、龙舌兰、紫叶竹芋、小蚌兰、吊竹梅、山芋、龟背竹、春羽、蜘蛛兰、文殊兰、白蝴蝶、白掌、万年青、鸟巢蕨、合果芋、冷水花、蔓花生、四季秋海棠、波斯顿蕨、彩叶芋、长春花、葱兰、肾蕨、太阳花、非洲凤仙、鸡冠花、万寿菊、一品红、红苋草、何氏凤仙、彩叶草、银叶菊、仙人柱、仙人球、仙人指、龙骨、虎刺梅、火鞅勒、射干、金钱树、海南墨兰、绿玉树、三角霸王鞭、天门冬、满天星、红绿草、白苋草、沿阶草、银边草、金边吊兰、韭兰、蟛蜞菊、繁星花、锡兰叶下珠、台湾草、大叶油草、马尼拉草。百慕大草藤本麒麟尾、龙吐珠、炮仗花、三角梅、珊瑚藤、马鞍藤、金银花、黄金葛、百香果、五爪金龙、羽叶茑萝、牵牛花竹类佛肚竹、青皮竹、黄金间碧竹、凤尾竹、小青竹水生风车草、富贵竹、菖蒲、再力、水生美人蕉、花叶芦苇、凤眼莲、荷花、梭鱼草、水葵、花叶草、千屈菜、水烛草、铜钱草、水罂粟、鸢尾、羽毛草、三香草、睡莲 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技术要点】1 明确公共绿地的范围以及人均公共绿地的数值,确认图表统一,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2 结合日照模拟报告,在景观设计中明确绿地和符合日照要求的公共绿地范围,并计算相应指标;3 公共绿地的基本要求:宽度不小于,面积不小于,以利于绿地内基本设施的设置和游憩要求。公共绿地应满足日照环境要求:应有不少于的绿地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以利于人们的户外活动。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自然分布特点,栽植多种类型植物,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每绿地上不少于株乔木。【技术要点】1 根据海南省气候条件和植物自然分布特点,栽植多种类型的植物,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不应出现大面积的纯草坪;2 采用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复层绿化,每 绿地上应不少于 株乔木;3 植物的选择应体现地带性植被的特点,选择适合当地条件和小气候特点的植物,同时栽植在自然土壤中乔灌草的复层绿化,应满足下表对各种植物类型最小栽植土厚度的要求。表 各类植物栽植土层厚度要求植物类型栽培土层厚度()草坪植物小灌木大灌木浅根乔木深根乔木 住区内部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技术要点】1 确定场地范围内存在的污染源,主要指:易产生噪声的学校和运动场地,易产生烟、气、尘、声的饮食店、修理铺、锅炉房和垃圾转运站等;2 住区内部产生的水、气、声、固废等污染,应经过处理,满足排放标准要求后排放。 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低层不高于、多层不高于、中高层不高于、高层不高于。【技术要点】1 准确划定用地范围,在该范围内计算各项综合技术经济指标,避免过低的建筑密度或容积率;2 建筑总平面图中的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明确给出申报绿色建筑的用地范围及面积、住宅类型以及居住户数;3 各种户型比例符合规划主管部门的要求。当户型较大时,应要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区域内户型比例平衡的有关文件或其他批准文件;4 居住人口按每户人计算,当不同层数的住宅混合建设时,可根据各层数类型建筑面积的比例,确定居住人口的分布及对应的用地指标。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规划配建,合理采用综合建筑并与周边地区共享。【技术要点】1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的相关规定,居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也称配套公建)应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及其他八类设施;2 建筑总平面图及相关规划文件需确认居住区内配套设施满足规范要求,与周边相关城市设施协调互补,且相关项目合理集中设置;3 住区应建立会所及幼儿园,明确住区及周边服务半径内可共享的设施类型和数量。 住区风环境有利于冬季室外行走舒适及过渡季、夏季的自然通风,建筑人行区域风速小于。【技术要点】1 进行风环境模拟预测及优化,在模拟分析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以改善室外风环境;2 建筑规划时应注意避开冬季不利风向,通过设置防风墙、板、防风带(如植物)等,保证多数条件下小区内行人高度风速低于;3 为提高夏季和过渡季自然通风,建筑群布局因尽量采取行列式和自由式,并保持适当的建筑间距。当建筑呈一字平直排开且体形较长时(超过),应在适当位置设置过街楼以加强夏季或过渡季的自然通风;4 多栋建筑的排布应优先采用错列式、斜列式、结合地形特点的自由式等排列方式;场地风环境流场应分布均匀,避免漩涡和气流死角。 选址和住区出入口的设置方便居民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网络。住区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技术要点】为便于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相关规定,在场地规划中应注重住区主要出入口的设置及与城市交通网络的有机联系。1 对住区周边交通条件进行分析,明确住区周边公交站点位置及公交线路数量,确认居住区主要出入口应靠近公共交通站点;2 住区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应不超过;3 住区道路应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分隔。 住区非机动车道路、地面停车场和其他硬质铺地采用透水地面,并利用园林绿化提供遮阳。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不小于。【技术要点】1 非机动车道路、地面停车场和其他硬质铺地采用透水地面,并利用园林绿化提供遮阳;2 透水植草砖的镂空率大于等于,并设透水垫层,如无砂混凝土、砾石、砂、沙砾料或其组合;3 地下室顶板上的绿化应采用工程措施,有效地将雨水引到实土绿地入渗,如采用渗透管、渗透管渠、渗井等。同时应注意采取入渗措施时避免地面沉降。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符合现行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海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的规定。【技术要点】1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最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主要包括外墙、屋顶、地面的传热系数,外窗的传热系数和(或)遮阳系数,窗墙面积比,建筑体型系数。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按照国家和当地节能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进行设计,若部分指标达不到规定要求,需采用软件模拟方式进行权衡判断;2 对于采用了集中空调的居住建筑,要求控制设备的能效比和管网系统的输送效率。 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建筑体形、朝向、楼距和窗墙面积比,使住宅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技术要点】1 根据当地的主导风向、气候条件以及国家和地方的标准,合理设计建筑体形、窗墙比、朝向等,使之利于通风、采光和建筑运行节能;2 建筑平面布置时,宜使居室窗口朝南或南偏东至南偏西以内,不宜超出南偏东至南偏西范围;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宜小于外窗总面积的;3 建筑的窗墙比满足国家或地方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4 合理利用被动式通风,强化通风效果:设计捕风装置;设计无动力风帽;设计太阳能诱导通风。 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技术要点】1 不具备遮阳、导光、导风、载物、辅助绿化等作用的飘板、格栅和构架等未作为构成要素在建筑中使用,或虽使用但其相应工程造价小于工程总造价的;2 未在屋顶等处设立单纯为追求标志性效果的塔、球、曲面等异型构件,或虽设立但其相应工程造价小于工程总造价的;3 女儿墙高度未超过规范要求的倍;或尽管女儿墙的高度超过了规范要求的倍,但将其与不具备遮阳、导光、导风、载物、辅助绿化等作用的所有的飘板、格栅和构架等的造价之和仍小于工程总造价的;4 所采用的不符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并非有利于节能的双层外墙(含幕墙)的面积小于外墙总建筑面积的。 在保证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建筑设计选材时考虑使用材料的可再循环使用性能,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总重量的以上。【技术要点】1 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选用可再循环的建筑材料和含有可再循环材料的建材制品,并注意可再循环材料的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2 可再循环材料主要包括:钢、铸铁、铜、铜合金、铝、铝合金、不锈钢、玻璃、塑料、石膏制品、木材等;3 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总重量的以上; 每套住宅至少有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当有个及个以上居住空间时,至少有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技术要点】1 建筑设计时,应注意建筑朝向、楼与楼之间的间距和相对位置、室内平面布置;2 通过计算调整,使居住空间获得充足的日照;3 在不满足日照间距的情况下应提供日照模拟分析报告。 卧室、起居室(厅)、书房、厨房设置外窗,房间的采光系数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的规定。【技术要点】1 严格控制并保证卧室、起居室(厅)、书房、厨房设置外窗的面积,保证窗地比满足要求;2 合理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自然采光效果进行优化设计;3 根据住宅设计规范( 年版)规定:为保证住宅侧面采光,卧室、起居室(厅)、厨房的采光窗洞口的窗地面积比不应低于,对于开敞式厨房可以和餐厅共窗。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明确规定了居住建筑各类房间的采光系数最低值,如下表。对于绿色建筑本条文的规定必须满足。表 居住建筑的采光系数标准值采光系数房间名称侧面采光采光系数最低值()室内天然采光临界照度()起居室(厅)、卧室、书房、厨房卫生间、过厅、楼梯间、餐厅 屋面、地面、外墙和外窗的内表面在室内温、湿度设计条件下无结露现象。【技术要点】1 暖通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空调设计参数的完整说明,建筑施工图中应有对建筑围护结构及热桥部分的保温做法说明;2 按照现行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的要求对围护结构的防潮、结露性能进行校核;3 海南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月、月、月三个月份,建议在进行结露计算时,室外空气温度依据最低值进行选取;4 海南夏季湿度大,存在夏季结露的可能,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夏季结露:1) 利用架空层防结露,可将首层设为车库等公用设施,提供首层地面温度降低地面夏季结露的强度;2) 材料层防结露,采用热容量小的材料装饰房间内表面特别是地板表面如木地板、三合土、地毯等地面材料,提高表面温度,减小夏季结露的可能性;3) 呼吸防结露,利用多孔材料的对水分吸附冷凝原理和呼吸作用,延缓和减小夏季结露强度。例如陶土防潮砖和防潮缸砖就有这种呼吸防结露作用。 对建筑围护结构采取有效的隔声、减噪措施。卧室、起居室的允许噪声级在关窗状态下白天不大于(),夜间不大于 ()。楼板和分户墙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声压级不大于。户门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外窗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沿街时不小于。【技术要点】在住宅的建筑围护构造上采取有效的隔声、降噪措施:1 主要居住空间的室内背景噪声应符合我国现行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的要求;2 外墙、门窗、隔墙、楼板的隔声性能应符合我国现行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的要求。 居住空间能自然通风,通风开口面积不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技术要点】1 严格控制窗地比指标,保证可开启外窗面积及位置;2 在条件允许时,可采用计算机模拟辅助设计的方式,通过对典型户型的模拟分析,优化房间自然通风的设计。 居住空间开窗具有良好的视野,且避免户间居住空间的视线干扰。当套住宅设有个及个以上卫生间时,至少有个卫生间设有外窗。【技术要点】1 建筑间距应不低于;2 卫生间尽可能设计为明卫,当卫生间没有外窗时应设置机械通风措施。 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的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最高温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的要求。【技术要点】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对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提出了很多基本的要求,其中规定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温度不能过高。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详细规定了在自然通风条件下计算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温度的方法。1 严格按照当地节能(或热工)图集进行外墙、屋顶、楼板的节点设计,设计图纸中对于图集的引用合理、准确;2 对于特殊的热桥部位(图集中未涵盖的)需在设计图纸中单独绘出节点大样图。 设备、管道的设置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技术要点】建筑中设备、管道的使用寿命普遍短于建筑结构的寿命,因此各种设备、管道的布置应方便将来的维修、改造和更换。1 设备机房设计应功能完善、规模合理、布局满意;2 各管井(电气间、设备间)应设置在公共部位且方便检修;3 各种管道、桥架的布置要合理方便;4 避免公共设备管道设在住户室内。 建筑内合理设置适宜接近自然的开敞、半开敞空间,改善室内环境质量。【技术要点】1 设计适宜人们接近自然的开敞、半开敞空间:阳台、空中花园、入户阳台等建筑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过渡空间。2 设计应利用一切可利用空间,通过阳台与自然环境过渡,设置适当的景观,以及设置“空中庭院”等设计手法,尽可能的营造沐浴阳光的理想场所。 结构设计 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建筑砂浆采用预拌砂浆。【技术要点】1 现浇混凝土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建筑砂浆采用预拌砂浆,并在图纸中写明具体应用部位;2 施工图阶段提供当地混凝土砂浆要求的政策文件;3 在建筑设计说明及结构设计说明中标明“本项目采用预拌混凝土及预拌砂浆”。 空调通风系统设计 当采用集中空调系统时,所选用的冷水机组或单元式空调机组的性能系数、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和海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中的有关规定值。【技术要点】1 对于采用集中空调系统的居民小区,其冷源能效的要求等同于公共建筑的规定,即对照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进行设计;2 设计有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的住宅,其冷源能效的要求应对照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取用标准中“表 能源效率等级指标”的第级;3 户式房间空气调节器的性能系数,应满足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规定的能效限定值4 冷水机组或单元式空调机组的性能系数、能效比必须满足现行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海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和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中有关规定值。优先选用能效等级高的设备。 设置空调系统(设备)的住宅,运行时用户可根据需要对室温进行调控。【技术要点】1 从舒适和节能角度,以及收费服务角度,设空调系统(设备)的住宅,用户应能自主调节室温;2 在暖通设计说明中和末端平面设计图纸中明确调温装置的型号参数,位置以及控制使用方式。 给排水系统设计 在方案、规划阶段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技术要点】1 结合城市水环境专项规划、地区水资源状况、气象资料、地质条件及市政设施情况等要素,因地制宜的考虑绿色建筑水资源的统筹利用方案;2 应明确项目生活用水节水用水定额及生活热水节水用水定额取值,定额选取应满足现行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的相关要求;3 建筑给水系统的设计要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方案内容包括水源情况简述(包括自备水源和市政给水管网)、供水方式、给水系统的分类及组合情况、分质供水的情况、当水量水压不满足时采取的措施、防水质污染措施等;4 建筑排水系统的设计要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方案内容包括现有排水条件、排水系统的选择及排水体制、污废水排水量等;5 系统设计中采用的节水器具、高效节水设备和相关的技术措施等。所有项目必须采用节水器具;6 对雨水及再生水利用的可行性、经济性和实用性进行说明,进行水量平衡计算分析,确定雨水及再生水是否利用、利用方法、规模、处理工艺流程。应根据当地的降雨与水资源等条件,因地制宜地加强雨水利用,合理地设计雨水收集系统与规模,避免投资效益的低下。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技术要点】小区管网漏失水量包括:室内卫生器具漏水量、屋顶水箱漏水量和管网漏水量。1 室内外给水管道应根据不同的用途选用合格管材;采取管道涂衬、管内衬软管、管内套管道等措施,如钢管内外防腐,实施阴极保护措施。2 选用密闭性能好的阀门、设备,需符合现行产品行业标准的要求;3 合理设计供水压力,避免供水持续高压或压力骤变。4 水池(水箱)增加进水浮球阀及溢流报警装置以减少水池的溢流损失。 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节水率不低于。【技术要点】优先选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年第号公告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节水设备(产品)目录中公布的设备、器材和器具。根据用水场合的不同,合理选用节水水龙头、节水便器、节水淋浴装置等。对采用产业化装修的住宅建筑,住宅套内均应采用节水器具。所有用水器具应满足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及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 的要求。可选用以下节水器具:)节水龙头:加气节水龙头、陶瓷阀芯水龙头关闭水龙头等;停水自动关闭水龙头;)坐便器:压力流防臭、压力流冲击式直排便器、两档节水型虹吸式排水坐便器、以下直排式节水型坐便器或感应式节水型坐便器,缺水地区可选用带洗手水龙头的水箱坐便器,极度缺水地区可试用无水真空抽吸坐便器;)节水淋浴器:水温调节器、节水型淋浴喷嘴等;)节水型电器:节水洗衣机,洗碗机等。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1 所有用水部位均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2 采用减压限流措施,入户管表前供水压力不大于;3 设集中生活热水系统时,设完善的热水循环系统,用水点开启后秒钟内出热水。 景观用水不采用市政供水和自备地下水井供水。【技术要点】1 景观用水必须采用雨水、建筑中水、市政再生水等非传统水源;2 根据所在地区水资源状况、地形地貌及气候特点,合理规划住区的水景面积比例,水景的补水量应与回收利用的雨水、建筑中水水量达到平衡;3 采取景观用水水质保障措施,设置循环水处理设备,景观用水循环使用。 使用非传统水源时,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且不对人体健康与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技术要点】1 雨水或再生水等非传统水源在储存、输配等过程中应有足够的消毒杀菌能力,且水质不会被污染,水质符合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 和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等的规定;2 雨水或再生水等非传统水源处理、储存、输配等的设计应符合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建筑中水设计规范 及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等的相关要求;3 雨水或再生水管道、各种设备和各种接口应有明显的标识,以保证与其他生活用水管道严格区分,在采用非传统水源的公共场所的给水栓及绿化的取水口应设带锁装置,防止误接、误用;4 供水系统设有备用水源、溢流装置及相关切换设施等,以保障水量安全;5 当采用自来水补水时,应采取防污染措施;6 景观水体采用雨水或再生水时,在水景规划及设计阶段应将水景设计和水质安全保障措施结合起来考虑;7 如采用中水进行绿化灌溉,为避免灌溉过程产生气溶胶对环境健康产生影响,应避免采用喷灌形式;8 对于海水,由于盐分含量较高,需要考虑管材和设备的防腐问题,以及使用后的排放问题。 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途径,降低地表径流,采用多种渗透措施增加雨水渗透量。【技术要点】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途径的目的是:降低地表径流量,避免雨水聚积影响交通;缩短雨水径流途径,减少雨水受污染的机率;加大雨水的渗透量,利用地面湿化改善环境质量。1 应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的雨水入渗措施。主要方法有:1) 公共活动场地、人行道、露天停车场等硬质地面采用渗水材质铺砌;2) 采用渗透或多孔管作为雨水管,使其具有排放与渗透两种功能;3) 增大中庭花园、绿地、屋顶花园的雨水渗透量;4) 利用景观水池、生态水池滞留地面雨水,还可使水池具备一定渗透功能。2 建筑开发行为不改变场地雨水的综合径流系数和径流状况,开发后场地雨水的外排量不宜大于开发前场地雨水的外排量,不增加市政雨水管网和水体的负荷;3 在设计降雨强度下,雨水能全部就地入渗或蓄留,雨水不外排至市政雨水管或城市水体,有效降低市政雨水管网的负荷。 绿化灌溉采用喷灌、微灌等高效灌溉方式或采用改良土壤、残体覆盖等减少植土水分蒸发的措施。【技术要点】1 绿化灌溉应采用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鼓励采用湿度传感器或根据气候变化调节的控制器;2 当采用建筑中水灌溉时,喷灌方式易形成气溶胶,因水中微生物在空气极易传播,应避免采用喷灌形式;3 需按用途设置计量水表,并落实在灌溉系统图中;4 土壤改良:对保水性较差的土壤可以混合保水性较好的有机质土,添加湿润介质和保水聚合物,如蛭石、蛇木屑、泥炭土等,以提高土壤的透水与蓄水能力;5 残体覆盖:除树干及花圃以外,整个景观区皆可用草类残株树皮、木屑、砾石等覆盖:毫米厚度的覆盖可以减少的土壤水分蒸发、土壤充实,也可以减少杂草生长。对较矮的植物采用毫米厚度的覆盖。 用水实现分类计量,户间实现分户计量。【技术要点】1 用水分类计量是指按照使用用途设置水表,住区将居民生活用水、非传统水源用水、绿化灌溉用水、道路浇洒用水和地下车库冲洗用水等分类计量。分类计量不仅有利于统计各种用途的用水量,还便于计算漏水量,减小管网漏损率。2 分户计量是指每户使用的水的数量能分别独立计量,有利于按用量收费。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雨水集蓄及利用方案。【技术要点】海南省年降雨量大,应结合住区地形、地貌等特点,除采取措施增加雨水渗透量外,还应建立完善的雨水收集、处理、储存、利用等配套设施,对屋顶雨水和其他非渗透地面地表径流雨水进行收集、调蓄、利用。处理后的雨水水质应达到相应用途的水质标准,宜优先考虑用于室外的绿化用水、景观用水、洗车、道路冲洗、垃圾间冲洗等。1 收集利用屋面、道路、绿地雨水;雨水利用设计应该包括以下几点内容:1) 雨水利用的可行性、经济性和适用性分析:可行性分析主要是对当地降水量、雨水水质、汇水条件、可收集雨水量等一系列影响雨水利用实施的因素;经济性分析主要是对雨水收集利用的工程建设及运行维护费用,进行多方案经济技术比较;适用性分析主要是明确雨水利用对象及用水要求。;2) 进行逐月水量平衡分析,确定雨水收集量和雨水利用量;3) 雨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4)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设计。必须符合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的相关规定;5) 雨水经处理后,输送过程中的水质保障措施。 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大于。【技术要点】海南省绿色居住建筑应结合实际的资源和建筑特点,合理采用可再生能源,条文中提出的可以用以下方法判断:计算或检测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大于,或达到以下任一要求,视为比例大于:1 住宅屋顶太阳能集热器实现最大化利用,能够为小区住户提供大部分生活热水;2 小区中有的住户采用地源热泵系统(指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的系统,包括埋地管式、井水、河湖江水、海水、污水等)空调。 电气系统设计 公共场所和公共部位的照明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和低损耗镇流器等附件,并采取其他节能控制措施。【技术要点】1 公共场所和部位的照明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和低损耗镇流器等附件,高效光源如、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等,低损耗镇流器如节能型电感式镇流器、电子镇流器等;2 楼梯间等有自然采光的区域设置合理的照明声控、光控、定时、感应等自控装置,可以合理控制照明系统的开关,在保证使用的前提下同时达到节能的目的;3 公共场所照明设计不高于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规定的照明功率密度的现行值。 电梯选用具有节能拖动及节能控制方式的产品。【技术要点】电梯系统节约电能的途径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提高电机拖动系统的运行效率,如电梯曳引机采用变频器调速取代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以提高电动机运行效率为目标的节能措施。二类是将运动中负载上的机械能(位能、动能)通过能量回馈器变换成电能(再生电能)并回送给交流电网,供附近其它用电设备使用,使电机拖动系统在单位时间消耗电网电能下降,从而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目前已成熟的先进控制技术包括:轿厢无人自动关灯技术、驱动器休眠技术、群控楼宇智能管理技术等,可达到很好的节能效果。 住宅水、电、燃气分户、分类计量与收费。【技术要点】分户计量与收费是指每户使用的电、水、燃气等数量能分别独立计量,并按用量收费。住宅中普遍实行“三表到户”(即以户为单位安装水表、电表和燃气表),实行分户、分类计量与收费。便于统计各项能耗指标,采取对应节能措施。1 给排水专业每户设置水表,中水入户应实行分户分类计量与收费;2 电气专业每户设置电表,实行分户计量与收费,公共场所实行分类计量;3 暖通专业或电气专业应说明燃气表具分户安装,实行分户收费。 智能化系统定位正确,采用的技术先进、实用、可靠,达到安全防范、电话、有线电视信息网络与运营管理等子系统的基本配置要求。【技术要点】1 住宅小区配备的智能化子系统包括安全防范子系统、小区管理与设备监控子系统和信息网络子系统;2 智能化系统的设置应高效、安全、合理,达到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 中基本配置要求。智能化系统通常由三大系统组成:)安全防范系统:住宅报警装置、访客对讲装置、周界防越报警装置、闭路电视监控装置、电子巡更装置等。)管理监控系统:自动抄表或卡装置、车辆出入与停车管理装置、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装置、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公共设备监控装置等。)通信网络系统:电话网、有线电视网、宽带接入网等。附件一 技术要点自查表海南省绿色建筑(居住)图纸审核备案表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 项目概况建筑面积(): 透水地面比例(): 绿地率():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容积率: 户型类型及面积: 以下小户型比例:占地面积(): 地下建筑面积(): 地下空间主要功能:空调系统形式:自然通风措施:可再生能源形式: 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其他绿色建筑技术:建筑设计与热工设计条文序号条文内容审核要点设计院自评审图单位意见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1. 用地四至: 2. 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3. 落实资料:项目审批文件符合 不符合建筑场地选址无洪涝灾害、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1. 洪灾、泥石流、含氡土壤、风切变、抗震不利地段(如地震断裂带、易液化土、人工填土等)、电磁辐射(如电视广播发射塔、雷达站、通信发射台、变电站、高压电线等)、火、爆、有毒物质等(如油库、煤气站、有毒物质车间等)2. 落实资料:项目审批文件、场地地形图符合 不符合住区建筑布局保证室内外的日照环境、采光和通风的要求,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或相关地方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 本项目中住宅标准日最低日照时数: 小时2. 是否为旧区改建内的新建住宅:是、否3. 落实资料:总图、日照模拟分析报告、规划许可证符合 不符合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选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1. 绿化物种是否主要选用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是、否2. 主要绿化物种包括: 3. 落实资料:景观设计图纸和说明(包含总平面图)、种植设计图、苗木表符合 不符合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 住区绿地面积: 2. 住区用地面积: 3. 住区绿地率: ()4. 住区总公共绿地面积: 5.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6. 落实资料:总图、景观图纸符合 不符合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自然分布特点,栽植多种类型植物,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每绿地上不少于株乔木。1. 主要植物名称: 2. 每绿地上乔木数 3. 本地植物种类数4. 落实资料:苗木表、种植平面图符合 不符合住区内部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1. 污染源位于场地的位置: 2. 控制污染的措施: 3. 落实资料:总图、环评报告符合 不符合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低层不高于 、多层不高于 、中高层不高于 、高层不高于 。1. 层数: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2. 住区用地面积: 3. 居住人口(按每户人计算): 人4. 人均居住用地指标: 人5. 落实资料:总图符合 不符合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规划配建,合理采用综合建筑并与周边地区共享。1. 项目周边可共享的公共服务类的设施类别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市政管理2. 落实资料:总图符合 不符合住区风环境有利于冬季室外行走舒适及过渡季、夏季的自然通风,建筑人行区域风速小于。1. 建筑朝向: 多栋建筑排列方式: 2. 室外面高度处风速是否小于;风速放大系数是否小于:是 否3. 落实资料:总图、室外风环境模拟报告符合 不符合选址和住区出入口的设置方便居民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网络。住区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1. 住区入口到公共交通站点距离: 2. 落实资料:总图符合 不符合住区非机动车道路、地面停车场和其他硬质铺地采用透水地面,并利用园林绿化提供遮阳。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不小于。1. 透水铺装形式: 2. 透水地面面积比例: 3. 落实资料:设计说明、铺装总平面图、种植平面图符合 不符合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符合现行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海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的规定。1 围护结构各部位传热系数:屋面 ();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 ()2 落实资料:设计说明、外墙详图、节能计算书、营造做法表。符合 不符合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建筑体形、朝向、楼距和窗墙面积比,使住宅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1. 建筑朝向: 多栋建筑排列方式: 2. 落实资料:总图、各层平面图符合 不符合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1. 建筑风格: ;女儿墙高度: 2. 是否使用装饰性构件:是 否,造价比例: 3. 落实资料:立面图、剖面图、建筑效果图符合 不符合在保证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建筑设计选材时考虑使用材料的可再循环使用性能,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总重量的以上。1. 可再循环材料种类: ;估算使用比例: 2. 落实资料:设计说明符合 不符合每套住宅至少有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当有个及个以上居住空间时,至少有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1. 多栋建筑排列方式: 2. 满足日照居住空间的数量: . 落实资料: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立面图符合 不符合卧室、起居室(厅)、书房、厨房设置外窗,房间的采光系数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的规定。1. 卧室窗地面积比2. 起居室窗地面积比3. 书房窗地面积比4. 厨房地面积比5. 落实资料:总图、各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符合 不符合屋面、地面、外墙和外窗的内表面在室内温、湿度设计条件下无结露现象。1. 是否会结露:是 否2. 落实资料:热桥部位保温做法说明符合 不符合对建筑围护结构采取有效的隔声、减噪措施。卧室、起居室的允许噪声级在关窗状态下白天不大于 (),夜间不大于 ()。楼板和分户墙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声压级不大于。户门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外窗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沿街时不小于。. 外围护结构平均面密度: . 外窗类型: 3. 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声压级: 4. 落实资料: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围护结构做法详图(包含围护结构隔声措施、隔声效果说明)符合 不符合居住空间能自然通风,通风开口面积不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 居住空间通风开口面积比: 2. 落实资料:建筑施工图、门窗表、窗地面积比计算书符合 不符合居住空间开窗具有良好的视野,且避免户间居住空间的视线干扰。当套住宅设有个及个以上卫生间时,至少有个卫生间设有外窗。1. 两幢住宅楼居住空间的水平视线距离最小为 ,这两幢楼为: 2. 是否有两个卫生间以上的户型两个卫生间均无外窗:是 否 3. 落实资料:总图、各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符合不符合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的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最高温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的要求。1. 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的屋顶内表面最高温度为 ;2. 东外墙的内表面最高温度为 ;3. 西外墙的内表面最高温度为 。4. 落实资料:节点详图、营造做法表符合不符合设备、管道的设置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1. 给排水公共设备的位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园林行业:新质生产力的指向
- 2025年耳鼻喉疾病诊断治疗实践考核答案及解析
- 安全生产包含讲解
- 2025年神经外科手术技巧实践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核医学技术应用实验操作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理指标异常解读综合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生殖医学试管婴儿辅助生殖知识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和谐医护关系价值
- 技术是新质生产力的支点
- 新质生产力50强上市公司
- 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示范教学课件
-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
- 03S702钢筋混凝土化粪池-标准图集
- 家政公司开荒保洁合同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知识点
- 高大模板安全施工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 个人代持协议书
- 电力现货实战型交易策略分析
- 游戏交互设计趋势
- 滋养生命的水(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 长春版
- 栾川县潭头金矿有限公司金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