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漳州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目录第一章 回顾思考一、十二五回顾二、存在问题三、面临形势第二章目标要求一、指导思想二、发展定位三、发展目标四、产业布局第三章重点任务一、旅游目的地建设二、旅游产品提升三、景区品牌与全域旅游提升四、旅游公共服务提升五、市场营销提升六、旅游接待能力提升七、旅游产业融合效率提升第四章保障措施一、加强统筹协调二、推进依法治旅三、探索旅游体制改革四、加强财政资金保障五、促进旅游金融创新六、落实用海用地政策七、健全旅游人力资源培育体系八、实施重大项目支撑附表一:漳州市“十三五”省、市级重点旅游项目85 / 88第一章 回顾思考一、十二五回顾“十二五”期间,漳州市各级政府深刻领会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漳州市委九届八次全会决议“关于把漳州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自然与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战略定位”等文件精神,以提升四大旅游品牌为基础,培育八大旅游产品为路径,打造十大精品旅游路线为方式,将转变发展方式和推动旅游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作为发展的主线,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使得漳州市旅游业取得喜人的成果。综观之,“十二五”的漳州市旅游业发展情况总结如下:(一)旅游经济稳步增长“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亿元。相较于“十一五”,分别增长和(“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亿元)。“十二五”期间的具体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漳州市旅游经济主要指标()年份旅游接待总人数(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亿元)旅游人数同比()旅游收入同比() (二)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年以来,建立健全项目管理督查机制,明确目标和责任,建立了省(市)级重点旅游建设项目季报制度。年,先后有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二期工程、福建土楼(南靖)旅游服务项目、东山滨海旅游综合开发项目、长泰马洋溪生态旅游区、龙海隆教湾滨海旅游项目、平和林语堂文化博览 园、龙海首钢隆教湾一期、龙海白塘湾国际旅游、龙海西航国际温泉旅游度假城一期、漳浦六鳌翡翠湾海西旅游度假中心、长泰县天柱山旅游区、漳浦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平和大芹山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漳浦昌茂七星海国际滨海旅游度假区和常山天窗坪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项目等个省重点旅游项目投资建设。其中,年省重点项目计划投资亿元,实际完成投资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年省重点项目计划投资亿元,实际完成投资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年省重点项目计划投资亿元,实际完成投资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年省重点项目计划投资亿元,实际完成投资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年省重点项目计划投资亿元,实际完成投资亿元,完成投资任务的。(三)旅游品牌形象逐渐凸显年以来,全市新增家国家级旅游景区,其中级旅游景区家,即福建土楼(南靖)旅游区;级旅游景区家,即云霄金汤湾海水温泉度假区、福建土楼(华安)旅游区、东山马銮湾景区、漳浦天福石雕园景区、漳浦翡翠湾滨海度假区;级旅游景区家:诏安九侯山风景区、平和名峰山景区;漳州市首家双国字号品牌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灵通山。新增省级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经营单位个,其中四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个,三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个。新增星级饭店家, 新增旅行社家,新评定家级旅行社(其中家为级);漳浦火山岛荣获“福建旅游总评榜”最美生态岛、最佳海滨景区、“广东国民旅游休闲示范单位”称号;漳浦翡翠湾旅游度假中心荣获“福建旅游总评榜”最佳海滨景区、最受欢迎度假酒店;东山县名列“、中国深呼吸小城佳”第位并被列为“美丽中国国土气候旅居名片”;南靖土楼入选“中国最具价值目的地景区”;东山县摘获年全国“新浪旅游十大影响力乡村游目的地”。(四)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十二五”期间,积极推动旅游与文化、农业、温泉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发展旅游新业态。在文化旅游上推动了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重点建设漳州古城历史文化街区、林语堂文化博览园、林语堂创意产业园、龙人古琴文化村、中华汉文苑等一批文化旅游融合精品示范项目,同时重点办好花博会、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云霄开漳圣王文化旅游节、海峡(漳州)茶会等文化旅游精品节庆活动。在与农业的融合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扎实推进“百镇千村”三年行动计划,年新增“百镇千村”(个镇个村),即:平和县坂仔镇、三平村、蕉路村;华安县仙都镇、高车乡、和春村;漳浦县后坑村、轧内村;长泰县山重村;年,各县(市、区)新增个乡村旅游休闲集镇和个乡村旅游特色村。在旅游与健康养生的融合中,大力发展温泉旅游,重点扶持打造了金汤湾海水温泉、云顶温泉、半月山温泉、龙佳温泉等一批温泉旅游精品,打响“中国温泉之城”名片。(五)旅游服务配套不断完善“十二五”期间,全市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进一步提升。年,开通漳州市区至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南靖土楼一日游景区直通车,并接驳动车天天发团,每周末同时开通市区至平和三平寺、灵通山等景区的周末旅游专线直通车。年,与交通局共同完成座通往以上景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的道路标识标牌建设,并将华安和漳浦旅游集散中心纳入年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华安旅游集散中心已于年元旦交付使用,漳浦旅游集散中心于年月底已完成各项提升建设,并投入运营。年,新建常山、东山两个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年,完成新建旅游厕所座,改扩建旅游厕所座。近年来,相继有融信皇冠假日酒店、佰翔圆山酒店、裕元酒店等高星级酒店投入使用,截止年底,全市星级饭店客房总数间(套),床位数个,旅游饭店接待能力逐步提升。 (六)旅游营销效果日益显现围绕打造“清新福建花样漳州”品牌,积极创新营销方式,仔细谋划组织活动,进一步提升漳州旅游市场营销力度。一是不断完善品牌体系:编制了“花样漳州”旅游手册,举办了“花样漳州”旅游上线暨卡通形象征集活动发布会、“花样漳州”旅游品牌发布会暨特色线路签约仪式等品牌创建活动,加快建设“锦绣漳浦”、“生态东山”、“心归平和”、“慢客长泰”等“花样漳州”旅游子品牌。二是开辟多元营销渠道:不断强化互联网思维,建设以漳州旅游官方微博、微信、客户端为核心;在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福建新闻联播中插播秒漳州旅游宣传广告,开设莹莹带你走透透、海丝情年俗味、首届漳州十佳休闲地等大型旅游系列宣传栏目;完成编制二维码语音自助导游地图,建设资讯平台,丰富和完善了漳州旅游网、旅游、微门户等网络宣传平台的功能和内容;市旅游局政务微博的影响力、传播度和热度位居全市前列,市旅游局官方微信跃居全省微信影响力政务榜单前列。三是丰富旅游节庆营销活动:先后举办了海峡两岸花博会、海峡两岸关帝文化旅游节、南靖土楼萤火虫节和国际马拉松赛、漳浦翡翠湾冰雕和沙雕艺术节、平和密柚采摘节、漳州温泉文化旅游节、火山岛原创音乐节等特色旅游节庆活动,以节庆促宣传,以活动带市场。四是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围绕全市旅游资源特色和品牌优势,重点推介了“三山三海三温泉,一花一楼一圣师”特色旅游线路,以景区为核心,配套完善服务设施,一、二、三、四日游,自驾车游,专线游,特种游等多条旅游线路,打造了福建土楼、滨海火山、日出东山、长泰漂流等一批特色知名品牌,基本建成了集史迹观赏、滨海度假、生态休闲、温泉养身、寻根谒祖为一体的旅游胜地。二、存在问题在实现全市旅游经济指标大幅增长的同时,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知名旅游目的地构建尚未成功:受厦门旅游中心城市的屏蔽还比较明显,漳州市还未能成为独立的国家级的旅游目的地。二是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十二五”期间,全市旅游景区的数量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福建土楼(南靖)旅游区成为国家级景区,东山岛、金汤湾海水温泉度假区等景区得到有效提升,但全市大部分旅游景区景点仍依赖“门票经济”;全市旅游休闲产品缺乏多元性,度假产品体系尚未形成,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专项旅游特别是会议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温泉旅游等发展水平欠佳;高端旅游产品尚未形成规模,整体水平不高,与漳州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游客消费需求不相适应。三是旅游产业链延伸不够:全市旅游还是以观光旅游为主,游客逗留时间短,缺乏参与性与互动性项目,休闲度假旅游设施投资建设严重不足,星级酒店数量偏少,部分县(区)还没有星级酒店,欠缺国际或国内知名品牌酒店;产业要素存在弱项,特别是景区及景区周边的休闲、住宿、餐饮、旅游购物、夜间文化娱乐等方面供给能力不强,过夜游客比例不高,旅游综合效益提升不快。四是旅游企业规模偏小:“十二五”期间,全市大部分旅游企业“弱、小、散、差”的格局未变。特别是旅行社以“小社”居多,业务网络面不广,实力不强,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星级酒店、主题酒店不足,缺乏有一定规模、品种丰富的风味小吃街(城)和集中展示漳州市名优特产品的综合购物场所,涵盖餐饮、娱乐、休闲健身、文化、购物等的城市休闲体系尚未形成,存在着重景区、轻城区的现象,这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不相称;缺乏旅游龙头企业和大型旅游连锁企业,尤其是缺乏市属的大型旅游企业,旅游投融资能力明显不足。五是体制改革不到位:旅游管理体制不顺,“小马拉大车”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各部门的产业融合和旅游支持力度不明晰;旅游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财政、金融促进旅游产业的抓手不多;国有旅游企业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还没有完全分离,特别是一些国有事业性景区,工资靠财政,运转靠门票,缺乏创新意识和发展动力。六是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全市旅游服务整体水平偏低,旅游服务标准化体系不够完善,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功能发挥不够,旅游集散中心、智慧旅游、旅游交通标志牌、自驾车营地、旅游特色街区等不够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相对独立的旅游交通服务体系。七是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全市旅游服务人才结构不合理,中高级管理人才十分紧缺,人才开发投入不足。星级酒店普遍出现招工难问题,导游队伍建设滞后,导游员数量不多,实际从事导游工作的人数和层次偏低,中高级导游基本空缺。市县两级旅游管理队伍年龄结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内设机构偏少,人员编制太少,县级机构属事业单位,没有行政执法权,且多数变为县区文广新局的内设科室,不能满足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贡献的客观需求。三、面临形势“十三五”时期,漳州市旅游业发展面临重大历史机遇。从全国来看,旅游业日益成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产业,特别是近年来,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国办发“” 号)、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 号)相继出台,旅游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利好环境,“一带一路”、“互联网”、“旅游”等发展趋势为旅游业带来发展的新空间。旅游跨国界、跨领域、跨行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带动了更多的生产和生活要素的加快流动,极大地拓展了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市场,做大了国内旅游市场。从福建省来看,既有中央支持福建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支持福建省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支持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批复设立福建自贸区、建设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等历史机遇,也有台、侨优势逐步显现的外部环境,以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显著、基础设施条件适度超前跨越、体制机制活力大大增强、生态环境持续良好等内部条件。从漳州市的旅游发展形势看,无论是世界潮流、中国旅游发展趋势还是福建旅游发展的新机遇,漳州市都能得益。当然,漳州市旅游业发展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诸如,如何在旅游目的地建设中突破厦门旅游中心城市的屏蔽问题,如何加大休闲度假设施建设改变传统的以观光旅游为主体的旅游格局问题,如何在旅游品牌塑造、旅游产品升级改造、旅游市场营销推广上出奇兵、见实效、出成果问题,以及实现旅游的全域化、产业化和旅游产业整体的飞速发展等方面,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难题。“十三五”时期,亟需进一步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放眼全球,把握全国发展的大趋势,抢抓福建旅游发展的新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勇于先行先试,创建漳州市旅游发展的新辉煌。第二章 目标要求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旅游业正在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增长点”的基本功能,坚持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指导,按照国家旅游局提出的全域旅游理念、福建省旅游局提出的“着力建设全国生态旅游先行区、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合作先行区和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核心区”的三个先行区为指导,推进“海峡西岸最具世遗品质和原乡情怀的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总体定位,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实验城市,凸显对台旅游优势,加快推动全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全市旅游产品由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化、旅游市场由旅游客源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化;促进东山、华安和南靖县的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建设长泰县闽台乡村旅游实验基地,努力构建以漳州城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环东山岛为主体,以遗产旅游、海上旅游、温泉旅游、乡村旅游、养生旅游等为特色的漳州旅游产品体系,打造大漳州国际旅游目的地,中国著名的遗产型旅游地、中国海峡西岸旅游区中心吸引核之一,促进漳州旅游经济全面提升,把旅游业培育成漳州市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二、发展定位根据漳州的资源特质、文化性格和发展愿景,将漳州旅游发展定位为:海峡西岸最具世遗品质和原乡情怀的国际旅游目的地这一定位的突出特点在于世遗品质和原乡情怀。世遗品质:进一步彰显福建土楼(南靖、华安)世界遗产品牌,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将山海“双世遗”建设成为支撑漳州旅游发展的核心动力,打造与“双世遗”相匹配的高品质旅游产业体系,走品质化、精致化的旅游发展之路。原乡情怀:漳州是生态的原乡:山野森林的绿色原乡、海滨港湾的蓝色原乡、花果田园的彩色原乡构成了漳州旅游的环境大基底,造就了漳州人“与花木为邻,与土壤相亲”的性格特质;漳州是文化的原乡:形成了以闽南文化、华侨文化、涉台文化、海丝文化、林语堂文化为代表的漳州特色文化体系,赋予了漳州作为闽南文化原乡的独特地位;漳州是游子的原乡:漳州是一个寄托着故乡感情的地方,是台湾和留居海外游子魂牵梦绕的故土和家园;漳州是现代人的精神原乡:对于在浮躁的城市中生活的游客,漳州将以闲适和淳朴为游客营造具有归属感的空间,释怀现代人的原乡情结。原乡情怀是漳州文化的核心特质,既能从情感上产生市场号召力,也有利于漳州打造出与周边市场差异化的旅游核心竞争力。三、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通过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进一步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深化旅游产业融合,增强旅游发展动力,拓展旅游发展空间,加快旅游产业升级,做大旅游发展规模,建立起旅游接待服务体系完善、观光与休闲度假并重的旅游产业体系,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漳州市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实现漳州市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壮大产业规模:年,实现旅游接待人次数和旅游收入在年的基础上各翻一番,即旅游接待人次数达到万人次左右,年均增长,旅游收入达到亿元左右,年均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年,国内过夜游客比重,旅游人均消费元,辖区居民出游年人均次以上,旅游购物消费比重占总消费额的。提升品牌形象:“清新福建 花样漳州”品牌享誉全国、走向境外市场,大幅度提升漳州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接待境外游客超过万人次。“十二五”末与“十三五”末主要发展指标对照表大类指标具体指标“十二五”末完成情况“十三五”末发展目标旅游经济指标接待旅游人次数(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亿元)国内游客过夜比重国内旅游人均消费(元) 旅游产业规模国家级景区国家以上景区星级酒店旅行社省级以上全域旅游示范区四、产业布局十三五期间,初步建成全国性旅游目的地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将漳州市逐步打造成为中国海峡西岸旅游区中心吸引核之一,对接港澳台入境市场的重点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旅游目的地,中国著名的遗产型旅游目的地。围绕这一愿景,加快精品旅游目的地建设,进一步优化全市“一心、三带、五区”旅游产业格局。打造“一个中心”:即闽南文化生态旅游中心。围绕 “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城市定位,加快推进“东西南北中”五大景观区域建设,打造集文化、生态、温泉、美食和购物等于一体的闽南文化生态旅游中心。东部以云洞岩、瑞竹岩、万松关和江东古桥等为主,重塑闽南第一关形象;西部以天宝大山为脉,以五峰农场、天宝农场、林语堂文化园和玉尊宫为主,努力建成亚热带植物的展示基地;南部以七首岩、圆山、南山寺、东南花都、星云书院等为主,以建设闽南文化生态产业走廊为载体,努力建成文化生态旅游休闲胜地;北部以陈元光漳台文化园为主,努力建设都市文化生态观光带;中部以漳州古城历史街区、九十九湾闽南水乡为主,着力打造城市中央休闲区。铸就“三条旅游带”:()东部滨海休闲旅游带。依托厦漳同城大道、沿海大通道和海上航运,以海岛观光、海滨度假、海上休闲、温泉养生、文化旅游等为主要功能,借助东山生态岛和漳州滨海火山岛两大品牌,建设特色鲜明的东部滨海休闲旅游带。整合台商投资区龙佳温泉山庄、白礁慈济宫;漳州经济开发区双鱼岛、南炮台文化公园;龙海白塘湾国际度假区;漳浦六鳌翡翠湾景区、六鳌抽象画廊旅游度假区;云霄金汤湾海水温泉度假区、漳江口红树林生态旅游区;诏安城洲岛旅游区、梅岭渔家风情海岸等优势资源,形成厦漳同城大道旅游圈和沿海大通道旅游圈。()中部花果茶全域旅游示范带。依托国道,联动龙文区、龙海市、漳浦县、云霄县、诏安县的内陆区域以及台商投资区、常山经济开发区,打造漳浦东南花都花博园、天福茶博物院和石雕园景区、大乌山生态旅游景区等品牌。从龙文经百花村到盘陀镇,融入龙文云洞岩风景区、湘桥历史文化名村、九十九湾闽南水乡等资源,整合乡村、花卉、果蔬、茶园等特色农业资源,以建设闽南文化生态走廊为载体,以创意农业、生态休闲、文化体验、康体养生为主要功能,建设丰富多样的花果茶“休闲农业旅游”、“文化旅游”、“温泉旅游”的全域旅游示范带。()西部乡村世遗旅游带。依托古武高速、漳永高速和沈海复线高速,汇合长泰的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古山重景区、长泰漂流景区、天成山景区、龙人古琴文化村等,完善乡村旅游廊道,凸显华安土楼、南靖土楼的世界文化遗产品牌,以土楼观光、山地生态、乡村度假等为主要功能,弘扬土楼文化与乡村美景完美融合的品牌效应大的世遗旅游带。建设“五大旅游集聚区”:()土楼文化生态旅游区。建设以南靖为中心,涵盖华安、平和的土楼生态旅游区。重点发展遗产度假、乡村旅游等多元化旅游产品,将其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世遗旅游目的地。()生态海岛旅游区。建设以东山为中心,涵盖诏安、云霄沿海区域的环东山岛生态旅游区。重点发展海岛度假、海上休闲、温泉养生等旅游产品,将“环东山岛”打造成国家旅游度假区和东部滨海旅游辐射带动核。()山地人文旅游区。建设涵盖平和县以及云霄县、常山县、诏安县西部区域的山地人文旅游区。重点发展茶果采摘、山地休闲、生态度假、寻根朝圣和红色旅游等旅游产品,打造漳州西部的山地人文旅游产业集聚区。()滨海火山度假区。建设以漳浦为中心,涵盖龙海、漳州开发区(厦门港南岸)的滨海火山度假区。重点发展滨海观光、火山探秘、休闲度假、自驾露营、海丝文化等主题产品,形成与东山岛相呼应的滨海山水生态旅游休闲区。()康体运动休闲区。建设以长泰为中心,涵盖龙文区郭坑镇和台商投资区的城际商务休闲区。重点发展休闲度假、户外运动、民居民宿、商务会议、乡村采摘、文化创意等优势产品和新业态,打造面向“厦漳泉”的商务运动休闲区和高端乡村旅游度假区。第三章 重点任务十三五期间,漳州市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重点在于构建海峡西岸最具“世遗品质和原乡情怀”的旅游目的地,全力做好六大提升,即:旅游产品提升、景区品牌与全域旅游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市场营销提升、旅游接待能力提升和旅游产业融合效率提升。一、旅游目的地建设围绕“海峡西岸最具世遗品质和原乡情怀的国际旅游目的地”这一定位,并根据漳州的资源特质、文化性格、市场基础、品牌效应和发展愿景,把最具条件的世遗旅游发展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条件次之的环东山岛区域建设成为全国性旅游目的地,起步较晚的漳州城区建设成为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将漳州建设成为一个匹配不同客源市场的层次分明、体系完整的旅游目的地系统。亦即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做大南靖土楼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增强华安土楼的旅游吸引力,形成以南靖土楼和华安土楼为两个增长极的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构建环东山岛以海上旅游、休闲度假和康体养生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走与厦门差异化的发展途径,成为全国性旅游目的地;做大漳州大城区,把芗城区、龙文区、龙海市和台商投资区纳入统一的漳州大城区旅游规划中,形成区域布局合理、空间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交通组织优化的新型的大漳州城,成为区域性旅游目的地,最终形成体系完整、互为补充的旅游目的地系统。国际性的“遗产旅游”目的地:土楼世界文化遗产地的“遗产旅游”是漳州旅游最强的品牌,十三五期间,加快做大南靖土楼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突出土楼文化、土楼建筑与周围景观的完美结合,融合乡村旅游资源,建设景区与接待设施分离的主题接待型旅游小镇,丰富遗产旅游;并进一步增强华安土楼的旅游吸引力,扩大形成以华安土楼为另一个增长极的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形成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以“一带一路”和海丝申遗为契机,加快修复龙海月港、天一总局、平和南胜窑、华安东溪窑等“海丝”遗址,建设漳浦的罗宛井窑、南靖的金山窑和诏安的梅岭港和沿海航标塔等“海丝”文化遗址,推动“海丝”文化旅游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国性的环东山岛旅游目的地:整合东山、云霄、诏安、常山经济开发区和古雷港口经济开发区的旅游资源,明确旅游产业发展方向和定位,打造成全国性旅游目的地。重点开发建设以环东山岛的海湾、海岸为主体的海上休闲运动,做足半年的旅游人气,带动海岛、岸线的休闲度假;以大乌山的观光旅游带动云霄、常山和诏安的旅游人气,推动大乌山景区开发;盘活传统文化资源和特有社会旅游资源,实现旅游活动的常年化和常态化发展;温泉旅游与富硒土壤的休闲农业种植的高度融合,推动健康养生产业的发展;整合古雷港口经济开发区的碧海国际旅游度假区、菜屿列岛和东山湾海岛资源,开辟海上旅游专线。区域性的漳州城区旅游目的地:十三五期间,采用“旅游推动城市发展”的战略,运用旅游业的发展来推动城市的发展,把漳州城区建设成为面向福建及周边省份的区域性旅游目的地。首先,通过旅游开发,盘活芗城区、龙文区、龙海市和台商投资区的旅游资源,运用旅游业有利于发挥区域特色优势、促进区域交流、打破区域分割、加强区域协调协同发展的引领作用,以漳州古城明清历史街区、九十九湾闽南水乡为核心驱动力,与环城游憩带相呼应,实现内外结合、区域联动、共同带动漳州市中心城区的旅游发展。即:通过旅游规划,加快推进漳州古城区与环城的万松关、云洞岩、瑞竹岩、五峰农场、圆山、陈元光漳台文化公园等区域的规划建设,打造“东、西、南、北、中”五大景观区,提升城市品位,彰显漳州独特魅力。这一规划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建设环城游憩绿道,联动环城旅游节点,配套自驾车旅游服务设施和城郊露营系统,形成环城旅游公路和绿道等旅游交通路网,建成融合城区、贯通城郊、景区景点四周串连成线的独具魅力的居游共享的环城游憩带。其次,在漳州城市发展中,通过做大旅游业,盘活人气,激发城市创造活力,带动漳州城市大发展。将芗城区、龙文区、龙海市和台商投资区纳入统一的漳州大城区旅游规划中,通过旅游产业规划与旅游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美化城市环境,实现环城交通立体化、城郊一体化、城市空间大优化,成为宜居、宜业的大漳州。通过旅游发展优化布局、优化交通组织、优化空间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品质、带动城市大发展、形成新的都市圈,建成福建南部仅次于厦门的大中型城市。二、旅游产品提升十三五期间,漳州市旅游业发展要积极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努力建成海峡西岸最具世遗品质和原乡情怀的旅游目的地。围绕这一目标,进一步突出六大特色旅游,培育八大旅游产品。(一)六大特色旅游旅游有特色,才能形成亮点、吸引人气,才能取得长足发展。漳州要坚持差异化发展,突出旅游特色,着力开辟东部滨海休闲、中部花果茶生态、西部乡村世遗三大旅游带,加快建设土楼文化生态旅游区、生态海岛旅游区、山地人文旅游区、滨海火山度假区、康体运动休闲区和大乌山生态观光健康养生旅游区等六大旅游集聚区,吸引更多游客到漳州登山、观海、戏水、看楼、泡温泉、赏名花、尝鲜果,促进传统的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型。凸显“土楼”特色:漳州土楼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全市各类土楼有两万多座,仅南靖县就有一万五千多座,华安、平和、漳浦、诏安等县也各有一千多座,其中,南靖的田螺坑土楼群、华安的大地土楼群、平和的绳武楼、漳浦的锦江楼、诏安的在田楼等,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对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各县要注重加强土楼保护和景区规划建设,深入挖掘土楼的楼名、楹联、壁画、书法、雕刻、建筑艺术等文化内涵,进一步做好土楼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包装,提升土楼旅游品质,将漳州土楼这一金字招牌擦得更亮、打得更响。凸显“滨海”特色:漳州拥有优质的海岸、海湾、海岛、海滩、海水等“五海”资源,近岸海域水质全省第一,龙海的隆教湾、漳浦的翡翠湾、东山的马銮湾和金銮湾等海湾沙滩洁净细软,漳浦的林进屿、南碇岛、东山的东门屿、诏安的城洲岛等海岛各具特色,东山的澳角村、诏安的南门村等渔村风光秀丽,发展滨海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沿海县(市)进一步用足用好这些资源,加快开发火山探秘、水上运动、海上垂钓、海鲜美食、养生度假等滨海旅游产品,增添滨海旅游的独特魅力。凸显“文化”特色:漳州是千年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众多,特别是古厝、古桥、古街、古树、古牌坊遍布各县(市、区)。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既承载着城市记忆,也是重要的景区景点。各县(市)要重视做好“五古丰登”这篇文章,促进旅游与历史文化深度融合,增强旅游的核心价值。中心市区要加快“东西南北中”五大景观区域、闽南文化生态博览城和闽南文化生态产业走廊建设,以厚重的城市历史文化吸引更多游客。加快修复龙海月港、天一总局、平和南胜窑、华安东溪窑等“海丝”遗址,保护海丝文化,以参与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为契机,推进“海丝”申遗工作,保护完善漳浦的罗宛井窑、南靖的金山窑和诏安的梅岭港和沿海航标塔等“海丝”申遗文化遗址。东山的关帝庙、平和的三平寺、龙海的白礁慈济宫、芗城的南山寺等名寺古刹,在海内外很有影响,各地要把朝圣旅游资源进一步利用好,特别是要依托台胞祖地祖庙,精心设计朝圣旅游线路,打造亲情乡情之旅,密切两岸民间往来。漳州自古以来名人辈出,黄道周、谷文昌、秋瑾、蓝氏三杰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漳州人民,在漳州、台湾甚至全国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应充分利用丰富的名人资源,依托现有文物设施,打造黄道周、谷文昌、秋瑾、蓝氏三杰等精神教育体验专线以及台湾同胞返乡谒祖寻根旅游专线。凸显“田园”特色:漳州田园风光优美,龙海的东宝村、双第华侨农场、漳浦的后坑村、云霄的阳下村、诏安的西埔村、平和的高寨村、南靖的塔下村、长泰的山重村和后坊村、华安的和春村、官畲村等,这些村及农场发展乡村游的条件都非常好。各县(市)要围绕建设百姓富裕、生态优美、文化先进的富美乡村,积极推进乡村旅游“百镇千村”三年行动计划,最大限度地保留乡土气息、田园格调、农家风情,加快形成“一乡一景”、“一村一品”的乡村旅游特色。凸显“青山”特色:漳州山多植被好,而且形态各异。大乌山、龙海的南太武山、漳浦的梁山、云霄的将军山、诏安的九侯山、平和的灵通山和大芹山、南靖的紫荆山、长泰的天柱山、芗城的天宝山、华安的贡鸭山,这些都是大自然赐给漳州的宝贵旅游资源,各地要保护和利用好这些资源。特别是要加快大乌山景区规划建设,按照“统一谋划、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统一招商、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的要求,加快旅游道路、环天池栈道、大石巷和真英岩景区等项目建设,加强策划整合,提高运作效率,推动区域旅游共赢发展。凸显“温泉”特色:漳州具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应抓紧制定地热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规划,加强温泉资源保护和管理,提高温泉旅游的开发档次,努力将漳州市建成全国知名的“温泉之城”。依托“中国温泉之乡”、金汤湾“中国十大温泉”的市场影响力、五星级温泉度假酒店与温泉度假区的发展基础,打造“开漳圣水,深海原汤”的主题形象;依托云顶温泉五星级酒店的良好基础,突破打造“温柔之香,云端之上”的主题形象,形成生态温泉、田园温泉的典型特征;以半月山温泉、溪口温泉、后埔温泉、佳园温泉、后门温泉等资源为依托,突破开发形成温泉旅游带,产生规模集聚效益。(二)八大旅游产品重点打造遗产旅游、海上旅游、滨海旅游、乡村旅游、温泉养生旅游、文化旅游、都市旅游和“寻根旅游”八大旅游产品体系,凸显漳州市综合旅游实力。遗产旅游:除了继续大力发展以南靖、华安为主体的土楼世界文化遗产的“遗产旅游”外,通过规划,高起点、高标准、适度投入建设“海丝文化”旅游,把漳州市的“遗产旅游”做出品牌、做出规模、做出效益、做出效应,为建设国际性的旅游目的地做出新贡献。一是推展土楼文化内涵和游览空间,通过规划与建设,实现世界文化遗产地与周边景观的高度融合,扩大“遗产旅游”空间,真正构建出“遗产旅游”产品体系,实现遗产地与周边区域的全域旅游,实现“遗产旅游”的产业化。南靖县在现有福建土楼景区的范围之外,应融合周边旅游资源(如树海瀑布、南一水库、鹅仙洞)扩大游客停留时间,利用南靖丰富的温泉资源开发休闲度假游;华安县将华安玉石文化旅游区、官畲特色民族村寨等融入二宜楼的遗产旅游之中。二是延伸土楼遗产旅游品牌,依托乡村遗产廊道工程,联合南靖、华安、平和、诏安等特色土楼群,打造漳州土楼系列遗产品牌。丰富土楼内部体验,引入主题度假、时尚创意元素,将土楼升级打造成集聚多种体验的漳州旅游经典;强化和活化土楼元素利用途径,深度开发旅游纪念品、旅游商品和文创商品。三是借助海上申遗、拓展海丝旅游,发展和丰富海丝遗迹、海防古迹海丝产品形态,形成海丝主题旅游线路。开发漳州古月港、龙海潘氏祖祠遗迹民居群、云霄石矾塔、东山东门屿、诏安祥麟塔、平和南胜窑、克拉克瓷遗址、华安东溪窑等,打造“海丝史迹”主题游;串联龙海南炮台、镇海卫、漳浦六鳌古城、诏安悬钟古城、汾水关、铜陵古镇,打造“海防古迹”主题游。大力开拓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遗产旅游内涵。海上旅游:通过海上旅游的突破,做大漳州观光旅游业,实现漳州旅游的大飞跃。一是开发海上游览线:倾力开发以漳州港为起点(也可链接厦门和平码头),中途连通浯屿岛、镇海卫、南碇岛、林进屿、菜屿列岛、东门屿到东山岛的海上旅游线。在镇海卫、菜屿列岛和东门屿新建旅游码头,南碇岛只进行乘船环绕观光,潮汐允许的情况下环绕林进屿,把海上旅游线作为漳州十三五旅游的新增长点之一。二是建立无障碍海上旅游区:推进漳州各区县共同开发海上主题旅游精品线路并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争取在至年内建成一个大漳州无障碍海上旅游区,串联浯屿岛、镇海卫、南碇岛、林进屿、菜屿列岛、东门屿、西埔湾、马銮湾、城洲岛、诏安湾等。三是构建两湾对开旅游区:推进与澎湖合作,建设东山湾、澎湖湾的两湾对开旅游区,成为全国旅游新热点,打造海峡两岸旅游线路,塑造海峡品牌。开辟区域互通直达航线,线路为东山澎湖,成为旅游合作的重要内容,成为推进对台旅游的先行先试项目。四是开发“海底探密”游线:对龙海九龙江口红树林、漳州滨海海底古火山、云霄漳江口红树林、台湾海峡远古通道东山海底陆桥、郑成功古战船沉船遗址、东山海底红珊瑚进行线路组合,打造“海底探秘”游线。五是开发海上休闲运动:环东山岛两侧的东山湾、诏安湾,以及东山岛沿海的金銮湾、马銮湾,都是开展海上休闲运动项目的最佳海域。东山湾、诏安湾区域的水文、水动力适合开展游艇、帆船休闲运动,金銮湾、马銮湾的水文、水动力适合开展帆船和浅海类水上休闲运动项目。这是弥补东山岛旅游发展现有产品不足的最佳选择,倾力推动这一旅游形式的发展,丰富海上休闲运动产品体系。滨海旅游:全力推动滨海旅游体系建设,加快“一廊三段”建设,引领“公里交通”的滨海旅游发展。将“公里交通”廊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建设,打造滨海火山旅游区、海洋科技创意体验、滨海温泉养生的滨海旅游产品体系。构建海滨景观旅游廊道旅游核心吸引物,开发五大主题港湾、四大主题岛屿群。五大主题港湾:白塘湾隆教湾:发展商务度假、海洋探秘、海上运动等主题产品;佛昙湾:打造海上游艇度假基地;浮头湾将军湾:打造海洋科技创意基地;东山湾:打造包括漳江入海、云霄海水温泉养生度假、海上休闲运动旅游区;诏安湾澳角湾:打造生态休闲渔业体验旅游区。四大主题岛屿:双鱼岛南碇岛菜屿列岛东门屿的海岛旅游,带动滨海生态观光、滨海休闲度假旅游项目开发。重点联动海洋渔业与休闲渔业。联动沿线各市县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提升沿海大通道经济附加值和产业发展带动力。乡村旅游:进一步落实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建设。结合乡村遗产廊道建设,乡村民俗引领,特色乡村依托,发展乡村民俗、观光农业两大乡村休闲形态。以回归乡村为理念,重点打造和春、塔下、田寮、太极、百花、山重、西林、官畲、三平、高寨等十大最美乡村,带动乡村旅游整体品质提升;优先发展一批星级乡村家庭旅馆,提升乡村旅游接待与乡村农家乐品质;挖掘乡村民宿、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展示途径和体验方式;打造农业示范园,以漳州最具地域知名度和质量特色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开展乡村旅游。一是进行乡村旅游廊道建设,通过旅游公路和旅游绿道建设,将荟萃漳州乡村美景的风景连成一体,形成乡村旅游廊道;在乡村旅游廊道两侧,建设面向自驾车游客的特色旅游服务设施。二是实施四大类乡村旅游组团,即:()三条乡村风景道:第一条:漳永高速沈海复线高速(依托高速出口,设置华安华丰、沙建、天宝、南靖山城、平和文峰、小溪、坂仔、大溪八个服务节点);第二条:厦成高速(依托高速出口,设置马洋溪、岩溪、山重村等三个旅游服务节点);第三条:国道(设置东南花都海峡花博园、海峡花卉集散中心、水土保持科教园、涵翠山庄、兰花大世界、天福茶博园、蜜原生态农场等);()联通十四个民俗村镇:罗溪奇石村、华丰镇、官畲村、和春村、沙建镇、船场镇、五里沙村、钟腾村、九峰古镇、太极村、坂仔镇、马洋溪、岩溪镇、山重村;()连接五大品牌景区:南靖土楼旅游区、大地土楼旅游区、三平风景区、灵通山风景区、天柱山旅游区;()贯穿八大特色农业园:仙都茶都、竹类植物园、南坑咖啡、琯溪蜜柚、大芹山白芽奇兰茶、天宝香蕉林、漳浦兰花大世界、海峡花卉集散中心。到十三五中期,基本形成具有漳州独特魅力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温泉养生旅游:十三五期间,应通过全市范围内的温泉水普查与规划,统筹规划温泉养生产业,大力推进温泉休闲养生与休闲度假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漳州市温泉旅游的全国知名度,开发出温泉旅游产品体系。重点应做好芗城区所在的市区温泉开发,南靖县域内的温泉旅游与遗产旅游的融合发展,漳浦东南花都温泉与滨海火山旅游的融合发展,云霄金汤湾海水温泉旅游的产业化发展,长泰半月山温泉旅游、度假、休闲、养生、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综合度假区,龙佳生态温泉与海丝旅游区的融合发展。漳州大乌山山脚的富硒土壤区域,最适合开展大规模的富硒休闲农业种植,可实现富硒种植、种植业加工与休闲农业、养生产业的融合发展,逐步建立起以富硒健康养生为特色、与温泉旅游相衔接的养生旅游产品体系,成为福建省内最为独特的休闲养生旅游地。文化旅游:三平宗教文化、开漳圣王文化和关帝文化是漳州最为突出的宗教文化,具有独特的地方民间信仰与信俗,且三者所在的庙宇香火旺,这些都是优良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十三五期间,应在庙宇香火和民众自觉的宗教信仰的基础上,策划出符合宗教文化信仰本质的民间信俗旅游产品,利用民间信俗做宗教文化旅游产品,形成宗教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漳州是台湾人民的祖居地,开展台湾同胞返乡谒祖寻根文化旅游,策划台湾名人、姓氏文化旅游。常山东南亚侨文化具有独特风情魅力、吸睛亮点(如红艺人)和后发优势,应潜心挖掘侨元素,充分发挥侨乡人文优势,规划建设东南亚风情小镇,通过大力发展东南亚演艺、美食、歌舞、服饰、工艺、体育等文化产业,全方位打造独特亮丽的华侨文化城镇,为环东山岛经济区文化旅游注入新亮点。黄道周是漳州引以为傲的文化巨子,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玉洁松贞的品质人格和丰硕的学术成果,在漳台乃至全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应在现有文物、设施的基础上,策划符合当地文化特色的名人文化旅游产品,设计黄道周、谷文昌、秋瑾、蓝氏三杰等文化旅游专线,形成名人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漳州红色文化资源较为丰富,通过十三五期间的漳浦车本、乌山等红色景区建设,深入开展红色文化旅游,丰富漳州文化旅游内容。都市旅游:加大漳州古城的保护和修缮力度,通过市中心明清历史街区的保护、恢复及开发,以“老街情、慢生活、闽南味、民国风、台侨缘”为核心特色,切实留住漳州的城市记忆,加大九十九湾闽南水乡的开发力度,形成漳州城区的游憩区,逐步开展都市旅游,并与芝山、马鞍山的城市森林公园及碧湖生态园、郊野公园等市民休闲健身场所的空间拓展相结合,逐步串联起大漳州的“东西南北中”旅游格局,开发出系列的都市旅游产品。特色古街区:丰富漳州中心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业态与功能,以漳州古城明清历史街区、湘桥历史文化名村旅游区为代表,打造历史记忆街区。现代文创时尚主题街区:结合龙文区、台商投资区等新区建设,打造现代时尚创意、科技商贸等主题街区,融入时尚新兴休闲业态,同时融入艺术文化创意,建设城市创意旅游综合体。城市文化馆:打造开放式的博物馆体系,丰富公立博物馆的展示内容和方式,引进不同主题的私人博物馆,如五馆一歌、女排训练基地、华安奇石馆、天福茶博院等,同时充分利用特色古街区,打造城市活化的行走博物馆体系。城市夜生活休闲:发展一批特色夜间街区、夜间景区、夜间演艺活动,打造都市夜生活休闲体系。“寻根旅游”:漳州市应充分利用近四分之三台湾人的祖籍地在漳州这一亲缘优势,结合地缘,大力开展以台湾居民和海外华侨为主体的“寻根旅游”,做好现代人的“原乡情怀”旅游,形成“寻根旅游原乡情怀”产品体系。传达“同根、同源、同俗”的故乡情感,重点面向台湾、东南亚华侨市场,开发寻根旅游产品。整合寻根朝觐祖地,利用姓氏、族谱开展寻根旅游,推动林氏、马氏、蔡氏、连氏等台湾宗亲的寻根旅游;充分运用宗教资源,如平和三平寺、漳浦乌石妈祖庙、龙海紫云寺、威惠庙、东山关帝庙以及姓氏的宗祠家庙等,结合各区县的寻根文化资源,打造一系列的朝觐节庆活动,如海峡两岸关帝文化旅游节、开漳圣王文化节、妈祖文化节、白礁慈济保生大帝文化节、三平祖师文化旅游节等等。依托台商投资区、常山华侨农场、台湾农民创业园、漳台文化生态园、华安高山族风情园、竹种园、送坑高山族聚居地(特色村寨)、高山族舞蹈等促进海峡两岸、东南亚华侨的经济贸易交流和旅游发展。充分利用“三岛论坛”等民间交流活动的品牌效应,增加漳台文化交流深度,推动“海峡金三角”形成,更好造福两岸三地民众。(三)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精品旅游线路可以强化旅游核心吸引力,提升旅游消费力。根据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交通的可进入性和便捷性,以及各类景区、各种休闲设施、特色旅游商品的融合发展程度,十三五期间,重点推出如下条精品旅游线路。花样漳州旅游线:以国家级景区为依托,继续重点推出“三山、三海、三温泉”、“一花、一楼、一圣师”。三山指十里蓝山、天福石雕园、九侯山,三海指六鳌翡翠湾、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东山风动石,三温泉指半月山温泉、龙佳生态温泉山庄、金汤湾温泉度假区;一花指东南花都(海峡花博园、兰花大世界、海峡花卉集散中心),一楼指田螺坑土楼群,一圣师指三平祖师。将花样漳州作为日常旅游精品线路推出。花样漳州旅游线将根据市场需求波动,每年更替一些不同的景区景点,进行重点打造、重点推出、重点营销。漳州港至东山海上游船旅游线:突出海上观光旅游,开辟漳州港至东山海上游船旅游线,串联双鱼岛、浯屿岛、镇海古城、火山岛、东门屿等海上海岛、滨海特色旅游景区,成为漳州海上旅游线,实现漳州旅游的大跃进。这是一条新的旅游线,也是特色线,更是发展线和品牌提升线。滨海旅游线:突出滨海休闲度假与观光旅游。从漳州城区或漳州港区到诏安县,实现双向联通,无论游客来自何方,走的都是滨海旅游线。从漳州港到诏安,沿线可融入的景区包括:双鱼岛主题公园、南炮台、镇海卫、龙海海上兵马俑、漳浦滨海火山地质公园、蜜原生态农场、翡翠湾休闲度假区、漳江入海口(含红树林)、东山岛和诏安滨海。主要交通工具:汽车,或动车到漳州、诏安,改为汽车。沿线融入温泉旅游、海鲜食品和各县特色旅游商品。遗产旅游线:突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和海丝文化遗产旅游。无论从哪条路线进入,都应该把南靖县土楼或华安土楼作为主题,海丝文化则有待进一步挖掘。走南靖一线,应突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沿线融入船场镇温泉、树海瀑布、南坑咖啡园、八仙围棋山、芗城区的明清历史街区;走华安土楼世界文化遗产旅游,沿线融入华安玉石文化旅游区、官畲特色少数名族村寨、芗城区的明清历史街区或长泰马洋溪生态旅游区。主要交通工具为汽车,或汽车连接动车站,主要购品应为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健康养生旅游线:前期先启动温泉养生旅游,先重点突出金汤湾海水温泉休闲健康养生,并以这一区域为中心,融入东山岛旅游、漳江入海游。后期结合富硒种植业的发展,合并开发建设健康养生产业园、富硒产业园,做足做大漳州的健康养生旅游。主要交通工具为汽车。可结合的周边景区包括东山岛旅游区、大乌山旅游区和云霄、诏安历史街区。主要旅游商品为富硒种植加工产品。海上休闲运动旅游线:以东山岛及其周边的东山湾、诏安湾为主区域,突出海上休闲运动,海湾、海岸休闲度假旅游。即以海为依托,海上休闲运动包括帆船帆板、香蕉船、潜水、海钓、冲浪等大众休闲运动产品;海岸以度假产品为主体,以度假型酒店、主题客栈为载体,结合离岛度假,把酒店、海钓基地、游艇等服务设施融为一体。并以东山岛为中心,融入大乌山景区观光旅游、金汤湾海水温泉养生旅游。主要旅游商品为文创化的海上休闲运动衍生品,以及各类海鲜、富硒种植业加工品。十三五期间,漳州市与外部链接的交通条件将极大地改变,高速里程进一步增加,滨海大通道从漳州开发区到诏安公里全线贯通,厦漳城市大道直达南靖,厦门到漳州的城际铁路也将开通,这些交通大动脉可以进一步串联起山海旅游,融合滨海旅游、城市中心游、古建筑游、水乡水系游、历史文化名街游、休闲度假游,将线上的各类资源融合为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