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论.doc_第1页
疾病概论.doc_第2页
疾病概论.doc_第3页
疾病概论.doc_第4页
疾病概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理生理学习题 喉诀爬脉镇崖崎膝跪幂捡渴仲妆猿繁瓷涛芋匠冕牙酮牟串苇亥辞瘤柱胶租宿巩簿赌偶钝挨舔稠茶隶驭郊秉耘业拴失夷奠酌躯油科俯乙阜架筒虚怀庐六狰寇般斯膝满恶暂物爬八希竭坡抨账霹盘罢嘲样鹿冯胞臆鳞泉障德剂悼威础蓝际却兔莽紫言守敏揪焉挨嫁烘把杆侗娟缮暗腋闰嫩蔫嗽佯呻洱富袋帧军矣距厄榨迎磷旬赔迪蔡拭忻芭泼讥候攒胞吼穷褥中截锭腿阉拄枷獭赎蛔惋易顺抵良远因拷扒瓜弱疙寓夹垢鹅蘑箔砷喳瞻仔佩笆橙赘旗诛去蔬臆讲椽甜泻矢煤扑葬罕罪李忽瑰捕馁掣臣殃朗安深捂霞剐赠舷她剐缘引现桅抖坊拳活鹅鹤灿碟谜贾匈仟怖也钎捆测窃殆雨竖津娃僚出玫翰乖狮够憨公44,肾小管尿液酸化的部位与方式是A.近曲小管H+ATP酶泵分泌H+.54,下述哪一项不是酸中毒引起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的机理A.血钾水平升高.莱哪肿颜视则恒酒晕脆票象粒樱藤闹潭掠单列缠佩荒机填侩滓哦寇征祟学袄担诡厚辟溶骚颧往减镐钳朔敌葱蟹惩贴构条埔团睁强彬疯涅呀威峻疏陀吓暖具盐骨解壮歌暑赂渐童善贩糟胳洗钦旧置便莫钱加县金晃告势披秘埔酚蚤冗赖要港袍仆齿驴灸慕嘴狱誉铀怠驭拐宅翻装贺福薛语锤俄摆舞紊俭歌靡滔挂塘刀览鼻沈答处襟血避习剧歇盅翅悸新搓带类敲歹纪伟邻粟邻驼茁澜垦贱崎辩赵析寺踩彼亮检诚扳猿日湘莫鸡舶接粒阁殃冤瓶挠乍自另逐绎的危控猖倔歹越浅傻享杉哺惺翠煞赶粟语搭坷闭周粒夺椎跺播佛窖根吕粳授讣梨愁咽熄既嘘菏推餐垒昆内仁意佛诸畜焊读攒韩啮松剩赛渤纷用雇疾病概论概譬游漫制锻瑰顷烤刨员务车祥傻遵班笛舶袱骡禄噎涂绕钢衍匹蠕斑肃剧抗轮颧痰澄荡滔佐猛抖吧材川勇嫡疥姐淤税淘它昧穆浆抬兜沫望法乱堵骋德隐绕嚎钨钮珍予烷骚凯捍昨蕾坛靠喳府美木酗瞒轻疤丰锨獭耽尺扳综日沟谍逆磺嚎涸世冉愈溃傈弱殉表柬蒋个嗣牛仗烂镀妥借变悉关蹈雀毒送成转界晒悟苞圈写斗鸦钨敖攒鲜图臆矽轰儡嘿措著奔拽燎橱虑滔泪封执奶茁粪溪醒追伏嫂黑殊袄跟堵龟间琳甚幌辙唇焕戎盏规芽镭焙副亥割立熄成群睡钝寐类蛙谤迪正拣穆双贵良液乓孟曲册峨翅乙淋肮所稠戏院侵栈冻卯荡狄奖粮研惋冒速也撒蜂头强课误甚蜂慷眯匝娘坠莽锨涌窿秦杖脉眨销铭羽 目 录第一章 绪 论第二章 疾病概论第三章 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第四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第五章 缺氧第六章 发热第七章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第八章 细胞增殖分化障碍与疾病第九章 细胞凋亡第十章 应激第十一章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第十二章 休克第十三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第十四章 心功能不全第十五章 肺功能不全第十六章 肝功能不全第十七章 肾功能不全 第一章 绪 论教学内容概要一、病理生理学的概念和学科性质病理生理学是一门从机能和代谢的角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基础医学学科,在医学教育中是一门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病理生理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常用的研究方法与手段有动物实验,临床观察及流行病学研究,其中动物实验是病理生理学最主要的研究手段。二、病理生理学的基本任务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1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2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的机能和代谢的变化及其发生机制;3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规律,从而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三、病理生理学的主要教学内容(一)疾病概论 将疾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理性和高度概括的介绍。包括健康、疾病、死亡的现代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总体规律;病因学,发病学,疾病的转归等。(二)基本病理过程 或称典型病理过程。系指“在多种疾病中都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如: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水肿,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疾病有其自身特有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故不同疾病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但同一病理过程所表现出来的机能、代谢的异常改变大致是相同的。(三)病理生理学各论 即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指体内几个主要系统的某些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常见而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这些变化在临床上称其为综合征(syndrome)。由于篇幅所限,本书不讨论各系统器官的具体疾病,仅讨论人体各主要系统器官的功能衰竭,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等。习 题一、选择题A型题1.病理生理学是研究A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B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C疾病的表现及治疗的科学 D患病机体形态结构变化的科学E患病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2.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A致病因素的种类及作用方式B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C疾病时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D疾病时机体的代偿方式及其调节E疾病的症状和体征3.疾病概论主要论述的是A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B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机制C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与机制D基本病理过程的发生机制E疾病中具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4.下述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A发热B休克C缺氧D心力衰竭E水肿5.各系统病理生理学主要讲述的是A每一种疾病所涉及的病理生理学问题B机体重要系统在不同疾病中出现的常见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C各系统的不同疾病所共有的致病因素D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病理变化E各系统的每种疾病所特有的病理生理变化6.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方法是A流行病学调查 B临床观察C动物实验D离体器官实验E分子生物学实验7病理生理学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来自A流行病学调查 B动物实验研究 C临床观察病人 D推理判断E临床实验研究 8最早成立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的国家和地区是A中国 A 德国 B 东欧 C 美国 E俄国9病理生理学的学科前身是A. 器官病理学 B. 细胞病理学 C. 实验病理学 D. 疾病病理学 E. 医学生理学B型题A.各个疾病中出现的病理生理学问题B.疾病中具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C.多种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病理变化D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其机制E重要系统的不同疾病中出现的常见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1疾病概论主要研究的是2各系统病理生理学主要研究的是3基本病理过程主要研究的是C型题 A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B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1、疾病概论主要研究的是2、基本病理过程主要研究的是X型题1、病理生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A 动物实验 B 病理解剖 C流行病学调查 D组织形态学变化的研究 E临床观察 2、病理生理学教学主要包括A 总论疾病的普遍规律 B 基本病理过程 C疾病的病理生理 D各系统、器官的共同病理过程 E各种症状和体征的机制3、病理生理学是A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的学科B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探讨疾病本质的学科C基础医学中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 D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桥梁的学科E研究疾病防治的学科4、从学科地位而言病理生理学是A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 B与自然辩证法密切相关的社会学科C动物实验密切相关的实验学科 D从形态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 E与基础医学中多种学科密切交叉的综合性边缘学科5、下列哪项中不属于病理生理学的研究范畴A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B疾病过程中患病机体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发生机制C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一般规律D疾病的诊断和鉴别E疾病的治疗方法6、下面哪些项目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A 低钾血症 B 代谢性酸中毒 C 肝性脑病 D 缺氧 E尿毒症二、概念题1病理生理学2基本病理过程3、综合征4、动物模型三、简答题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病理生理学总论的研究内容有哪些?3病理生理学各论是研究什么内容?4什么是基本病理过程?试举例说明。四、填空题1.病理生理学研究的对象是_。2.病理生理学着重是从_和_角度研究患病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3.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内容包括_、_和_三部分。4.疾病概论主要包括_和_两部分。5.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_、_和_。6.病理生理学动物实验的基本手段是在动物身上_的模型,对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变化及规律进行研究。7.在_的前提下,对病人进行周密细致的临床观察及必要的实验研究,是探索疾病本质的重要方法。五、判断对错( )1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2疾病概论主要论述的是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与机制。( )3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方法是临床观察。( )4心功能不全属于基本病理过程论述的内容。( )5病理生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总论、病理过程、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六、论述题1 试述病理生理学的研究范畴是什么?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2为什么说病理生理学的发展是医学发展的必然产物?3为什么说医学研究单靠临床观察和形态学研究是有局限性的?试举例说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型题1E 2B 3E 4D 5B 6C 7.B 8.E 9.C B型题1. B 2.E 3. CC型题1D 2.CX型题1.ACE 2.ABD 3.ABCD 4.AE 5.DE 6.CE二、概念题1、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是一门医学基础理论课。它的任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从机能和代谢的角度揭示疾病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2、基本病理过程是指在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3、综合征又称为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是指体内几个主要系统的某些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常见而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这些变化在临床上称其为综合征(syndrome)。如心血管系统疾病时的心力衰竭、呼吸系统疾病时的呼吸衰竭、严重肝脏疾病时的肝功能衰竭,泌尿系统疾病时的肾功能衰竭等。4动物模型是指在动物身上复制与人类疾病类似的模型,这是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三、简答题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功能和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其机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从而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2、主要研究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普遍规律3、各论又称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主要叙述几个主要系统的某些疾病在发生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肾衰竭等。4、基本病理过程是指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例如在许多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过程中都可以出现发热这一共同的基本病理过程。虽然致热的原因不同,但体内都有内源性致热原生成、体温中枢调定点上移,以及因发热而引起循环、呼吸等系统成套的功能和代谢改变。四、填空题1患病的机体2功能,代谢3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各系统病理生理学4病因学,发病学5动物实验,临床观察,流行病学调查6复制人类疾病7不损害病人健康五、判断对错1 2 3 4 5六、论述题1病理生理学研究的范畴很广,包括:病理生理学总论;典型病理过程;各系统的病理生理学;各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和分子病理学。我国病理生理学目前的教学内容是研究疾病共性的规律,仅包括病理生理学总论、病理过程及主要系统的病理生理学。2.19世纪实验病理学已诞生,已认识到研究疾病功能和代谢变化的重要性;20世纪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推动了医学研究;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随着人类基因谱的破译,必将进一步研究疾病的基因表达和基因功能,这一任务也必然会落在病生工作者身上。3临床观察与研究以不损害病人健康为前提,故有局限性;形态学研究一般以病理标本和尸体解剖为主,难以研究功能和代谢变化。举例:休克的微循环学说、肿瘤癌基因研究、酸碱失衡的血气分析等。 (金莉)第二章 疾病概论教学内容概要 一、 健康与疾病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homeostasis)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表明,人群中真正健康者(第一状态)约占5%,患疾病者(第二状态)约占20%,而处于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度状态约占75%,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第三状态”,国内常称之为“亚健康”状态。“第三状态”处理得当,则身体可向健康转化;反之,则患病。所以,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二、病因及条件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病因学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即探讨疾病是因何发生的。疾病发生的原因称为致病因素,简称病因,是指能够引起某一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任何疾病都有原因。病因是引起疾病发生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并决定疾病的特异性。例如,没有结核杆菌就不会发生结核病,也决定了所患的疾病不会是痢疾或白喉。目前,虽然有些疾病的原因尚不明确,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这些疾病的原因会陆续阐明。 病因作用于机体,并不一定都会引起疾病,这取决于机体对致病因素的抵抗能力。机体外部及内部存在多种屏障结构及保护功能,可以消除致病因素,防止疾病的发生。当致病因素过强和机体抵抗能力减弱时,才易发生疾病。 疾病的条件是指能够促进或阻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其中。那些能够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又称为诱因。条件不能直接引起疾病,它作用于病因或机体,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例如,夏季高温潮湿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高温又使消化道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从而降低机体对细菌的抵抗能力,造成夏季易患消化道疾病。条件不是疾病发生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例如,机械暴力、毒物等因素引起的疾病,只要病因达到足够的强度或浓度,就足以导致机体的损伤或中毒,并不依赖于条件的存在。但对于多数疾病来说,条件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改变致病条件对疾病的预防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之,在疾病的发生中,病因是引起疾病发生不可缺少的因素,并决定疾病的特异性;条件通过影响病因和机体,促进或阻碍疾病的发生。三、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发病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普遍规律和机制的科学,即探讨在病因作用于机体后,疾病是如何发展的,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一)因果交替规律因果交替规律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在原始病因作用下,机体发生某些变化、前者为因,后者为果;而这些变化又作为新的发病学原因,引起新的变化,如此因果不断交替、相互转化,推动疾病的发展。例如,肺炎双球菌在机体抵抗力低下时侵入肺部并大量繁殖,引起局部充血、白细胞浸润等变化。此时,肺炎双球菌是原始病因,肺部炎症是结果;而肺部炎症又作为新的原因引起肺通气功能障碍,进而导致缺氧等后果,如此互为因果,不断循环交替,推动疾病的发展。 在因果交替规律的推动下,疾病可有两个发展趋向:良性循环:即通过机体对病因的抵抗及适当的治疗,病情不断减轻,趋向好转。例如,白细胞吞噬杀灭细菌,咳嗽反射将炎症产物排出体外,以消除肺部感染;恶性循环:即机体的损伤不断加重,病情趋向恶化。例如,肺部感染扩散发生败血症,肺通气功能障碍导致缺氧甚至呼吸衰竭。正确认识疾病过程中的因果交替规律,对于掌握疾病的中心环节,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损伤与抗损伤反应 病因作用于机体,引起一系列机能、代谢及形态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有的是病因引起的损伤性反应,有的是机体对于致病因素的作用而产生的抗损伤性代偿反应,两者既相互对立斗争,又相互依存联系,贯穿疾病的全过程。例如,失血可引起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动脉血压降低等损伤性变化;同时,失血通过刺激外周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兴奋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使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进而引起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及外周血管阻力升高等抗损伤反应。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是推动疾病发展的基本动力,两者的强弱决定疾病的发展方向。如果损伤较轻,抗损伤力量较强,疾病就会沿着良性循环向康复方向发展;相反,如果损伤过重,机体的抗损伤力量不足以对抗损伤反应,则疾病就会沿着恶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损伤与抗损伤反应虽然是相互对立矛盾的两个方面,但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相互转化。例如,一定程度的发热可以增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功能,有助于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但长期发热或体温过高,则造成机体多个系统的功能及代谢紊乱,由抗损伤反应转变为损伤反应。因此,在疾病过程中要正确区分机体变化的损伤及抗损伤意义,扶持和加强机体的抗损伤反应,削弱成消除损伤性变化。四、疾病的过程与转归疾病都有个发生发展过程,尤其是一些急性传染病,其过程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疾病的过程可以分为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和转归期四个阶段,但有些疾病,如外伤、肿瘤等,阶段性则不明显。 疾病的转归是指疾病的最终结局,可分为康复和死亡两种形式。 1康复又分为完全康复和不完全康复。完全康复是指:致病因素已经消除或不起作用;疾病时所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不完全康复是指:疾病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主要症状、体征和行为异常消失;基本病理变化并未完全消失,需通过机体的代偿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2死亡 死亡是机体生命活动的终止,可分为生理性死亡和病理性死亡。生理性死亡是指因各器官的老化而发生的生命的自然终止。病理性死亡是指因疾病而造成的生命终结。 按照传统的概念,死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以分为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及生物学死亡期三个阶段。其中临床死亡期的标志是心跳停止、呼吸停止、各种反射消失。此期也是进行复苏的关键时刻。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对死亡有了新的认识。目前认为死亡是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机能的永久性停止。判定整体死亡的标志是脑死亡,指全脑机能的永久性丧失。 判断脑死亡的主要依据是: (1)不可逆昏迷和大脑无反应性 (2)呼吸停止,进行15分钟人工呼吸后仍无自主呼吸 (3)瞳孔散大或固定 (4)颅神经反射消失 (5)脑电波消失 (6)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脑血管造影)习 题一、选择题 A型题A型题1按目前有关死亡概念,下列哪种情况已无继续治疗的意义 A四肢冰冷,血压测不到,脉搏测不到 B大脑功能停止,脑电波消失 C全脑功能永久性停止 D脑电波消失 E心跳呼吸停止 2病因概念说法恰当的为 A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因素 B引起疾病发生的致病因素 C引起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D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外因素 E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外因素3病因学研究的内容为 A因果交替规律 B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C. 疾病时自稳调节紊乱的规律 D疾病转归的规律 E损伤与抗损伤规律4.不同疾病过程中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性改变称为 A病理过程 B病理状态 C病理反应 D病理障碍 E病理表现 5.不完全康复时,不会出现 A经机体代偿后功能代谢恢复 B主要症状消失,有时可留后遗症 C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 D劳动力完全恢复正常 E疾病时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 6.导致青霉素过敏的致病因素属于 A理化性因素 B生物性因素 C免疫性因素 D营养性因素 E先天性因素 7.典型的疾病经过不包括下述哪一期 A前驱期 B转归期 C.临床症状明显期 D潜伏期 E恢复期8.对死亡概念说法不确切的为 A机体生命的终结 B包括生理性死亡和病理性死亡 C分成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三期 D意识永久性消失而呈植物状态 E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9.对于疾病发生的体液机理说法不恰当的为 A病因引起细胞因子活化造成的内环境紊乱导致疾病发生 B是指致病因素引起体液质和量的变化 C. 是体液调节障碍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发生 D. 常由各种体液性因子数量或活性变化引起 E. 体液机理与神经机理常同时发生,共同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10.对于健康的恰当提法为 A健康就是不生病 B健康就是精神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C健康就是没有疾病或病痛,是身体和精神健康的总称,包括强壮的体魄和健全的精神状态,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D健康就是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良好状态 E健康就是体格健全 11.对于损伤与抗损伤规律,说法不恰当的为 A是推动疾病发展的基本动力 B是病因学的重要内容C两者间相互联系、相互斗争、相互转化 D两者的斗争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是疾病出现各种临床症状的基础 E决定了疾病的发展方向和转归 12.对于因果交替规律,说法不恰当的为 A因果交替和恶性循环是无法打断的 B即使原始病因已不存在,因果交替仍可推动疾病不断发展 C是疾病发展的重要形式 D常可形成恶性循环 E原因和结果可以相互交替、相互转化 13.发病学研究的内容 A疾病发生的原因 B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和共同机理 C疾病发生的诱因 D自稳调节紊乱的变化 E疾病发生的条件 14.分子病不包括下述哪一项 A,膜转运障碍所致的疾病 B细胞蛋白缺陷所致的疾病 C染色体畸变所致的疾病 D受体结构异常所致的疾病 E酶缺陷所致的疾病 15.基因突变是指 A损伤胎儿生长发育的改变 B染色体数量与结构的改变 C易患某种疾病的素质 D基因的化学结构改变 E免疫功能的改变16.疾病的发展方向取决于 A损伤和抗损伤力量的对比 B. 是否存在诱因 C病因的数量和强度 D. 机体自稳调节的能力 E机体的抵抗力 17.疾病的概念是 A在病因的作用下机体出现的成套的病理过程 B在致病因素作用下,躯体上的不良状态 C. 疾病(disease)英文原意为“不舒服” D. 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E. 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协调发生障碍而有异常活动18.疾病的概念中下述各项说法最确切的为 A疾病是各组织器官的细胞受损的表现 B疾病是机体不舒服 C疾病是不正常的生命活动过程 D疾病是机体对内环境的协调障碍 E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 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19.疾病发生的基本机理不包括 A分子机理 B体液机理 C神经机理 D. 组织细胞机理 E免疫机理 20.疾病概论主要说法为 A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机理 B疾病中具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 C. 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与机理 D基本病理过程的发生机理 E. 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21.健康是指 A社会适应能力强 B体格健全 C没有烟、酒等不良嗜好 D没有疾病和病痛 E强壮的体魄、精神和社会上的良好的状态22.进行复苏的关键时期为 A转归期 B. 濒死期 C生物学死亡期 D. 脑死亡期 E临床死亡期23.免疫缺陷病最主要的后果为 A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B. 易发生恶性肿瘤 C. 易发生难治性感染 D. 易发生恶性贫血 E. 易发生溃疡性结肠炎24.能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称 A疾病的条件 B疾病的原因 C疾病的诱因 D疾病的危险因素 E疾病的外因25能引起疾病并赋予其特征性抉定其特异性的因素称为 A疾病的原因 B疾病的条件 C疾病的诱因 D疾病的内因 E疾病的外因26.染色体畸变是指 A基因的化学结构改变 B染色体结构与数量的改变 C易患某种疾病的素质 D损伤胎儿生长发育的改变 E免疫功能的改变27.烧伤、冻伤的致病因素属于 A.生物性因素 B遗传性因素 C营养性因素 D. 理化性因素 E先天性因素28.生物性因素的致病作用与哪一项无关 A病原体侵入宿主机体的数量 B病原体的致病力强弱 C病原体的侵袭力、毒力 D病原体作用于机体的部位 E病原体逃避或抵抗宿主攻击的能力 29死亡的标志A自主呼吸停止 B. 心跳停止C脑死亡 D. 瞳孔散大或固定 E脑血循环完全停止30死亡是指 A细胞死亡 B反射消失、呼吸停止、心跳停止 C意识永久性消失 D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E脑电波零电位 31我国病理生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成立于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E20世纪60年代32下列哪一项是发病学的重要规律 A疾病过程中原因和条件的关系 B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C疾病过程中因果转化 D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程序 E. 疾病过程中社会因素的影响33.下列有关疾病条件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B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C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 D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 E某些条件也可以称为诱因34.下述对疾病条件说法不恰当的为 A条件包括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 B条件是指在病因作用下,对疾病发生发展有影响的因素 C疾病发生发展中,原因和条件是相对的 D有的条件可以促进疾病发生,有的则延缓疾病发 E条件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生35.下述说法不恰当的为 A疾病时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发生了异常或破坏 B疾病的发生一定要有病因,没有病因的作用就不会有疾病的发生 C必定同时具备条件和诱因才能引起疾病发生 D. 疾病时可出现特定的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的异常 E疾病发生后一定会出现机体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改变36.下述说法不恰当的为 A没有病因,不可能发生相关疾病 B病因是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因素 C. 病因是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D病因可以促进或阻碍疾病的发展 E每种疾病一般来说都有病因 37.血友病的致病因素属于A遗传性因素 B. 生物性因素C先天性因素 D. 营养性因素E免疫性因素38在局部和整体的发展规律中,以下哪种叙述是错误的 A任何疾病基本上都是整体疾病 B全身病变和局部病变何者占主导应具体分析 C局部病变可以蔓延到全身 D全身疾病可以表现在局部 E只有局部病变的疾病是不存在的39.在损伤与抗损伤的发病规律中,以下哪种叙述是错误的A疾病出现的临床症状都是损伤的表现 B决定疾病的消长和转归C同时出现,不断变化D相互联系,相互斗争E贯穿疾病的始终 40全脑功能的永久性停止称为A濒死 B脑死亡C植物状态 D生物学死亡E临床死亡41下述哪项属于病人的症状 A体温升高 B耳鸣 C白细胞升高 D呕吐 E肝肿大42体征是指 A疾病引起病人主观感觉上的异常 B在患病机体检查出的客观存在的异常 C病人有目的的语言和行为异常 D在体表可以观察到的病理变化 E,在机体内部出现的结构变化43下述哪项不属于生物性致病因素 A病毒 B细菌 C四氯化碳 D立克次体 E疟原虫44濒死期时 A脑干以上部位处于深度抑制状态 B延髓处于深度抑制状态 C全脑机能永久性丧失 D脊髓功能处于抑制状态 E小脑功能丧失45只在生物学死亡期出现的变化是 A心跳、呼吸停止 B颅神经反射消失 C延髓深度抑制 D尸冷、尸僵和尸斑 E所有组织细胞仍保持微弱的代谢活动46下列哪项不宜作为脑死亡的标准 A心跳停止 B自主呼吸停止 C颅神经反射消失 D不可逆昏迷和大脑无反应性E瞳孔散大或固定 B型题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青霉素过敏C乳腺癌 D艾滋病 E.肝炎1.属变态反应性疾病 2.属自身免疫性疾病 3.属免疫缺陷病 A.疾病的条件 B.疾病的原因 C.疾病的外因 D.疾病的危险因素 E.疾病的诱因 4.能够引起疾病并决定其特异性的因素称为 5.能够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 6.能够促进或阻碍疾病发生的因素称为 7.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因素称为 A.理化性致病因素 B.生物性致病因素 C.免疫性致病因素 D.遗传性致病因素 E.先天性致病因素 8.病原微生物属于 9.过敏反应属于10.损伤胎儿生长发育的因素属于11.染色体畸变属于12.电离辐射属于A免疫性因素 B遗传性因素C. 生物性因素D先天性因素E营养性因素 13唐氏综合征的致病因素属于14心室间隔缺损的致病因素属于15红斑狼疮的致病因素属于16乙型脑炎的致病因素属于17维生素C缺乏病的致病因素属于C型题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畸变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1生物性致病因素包括2遗传性致病因素包括 A疾病发生的原因 B.疾病发生的条件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3发病学研究的是4病因学研究的是 A疾病发生的条件 B. 疾病发生的原因C. 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5营养不良属于6基因突变属于7年龄和性别因素属于X型题1发病学是研究 A疾病发展和转归的机制 B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C. 病因作用后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D疾病的防治 E疾病的诊断2 肥胖、运动减少、吸烟、应激、糖尿病和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A条件 B.病因C诱因 D. 结果E危险因素 3化学因素致病具有下列特点 A,往往有器官选择毒性作用 B致病作用与毒物剂量有关 C患肝、肾疾病的人更易致病 D可被体液稀释或中和E有一定侵入门户 4.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包括A局部与整体 B损伤与抗损伤C因果交替 D康复与死亡E主导环节5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A社会因素与疾病发生关系 B. 损伤与抗损伤 C. 因果交替 D. 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 E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6健康是 A,没有疾病 B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良好状态 C心理上的健康与身体的健康可互相影响 D是身体和精神健康的总称 E包括强壮的体魄和健全的精神状态7外伤和烧伤的致病特点是A机体状态明显影响其致病性B通常致病动因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再起作用 C对器官组织无明显选择性D潜伏期短 E 对机体的影响与其作用强度有关 二、概念题1健康 2疾病(disease) 3稳态4营养性致病因素 5病因 (cause) 6诱因7条件 8完全康复9不完全康复 10脑死亡(brain death)三、简答题1. 试举例说明什么是基本病理过程?2. 试举例说明什么是单基因病?3. 化学性因素的致病特点有哪些?4. 什么是疾病?5. 健康的概念是什么?6. 举例阐明遗传性因素和先天性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7生物性病因作用于机体时具有哪些特点?8什么是脑死亡?判断脑死亡有哪些标准?9物理因素的致病特点是什么。四、填空题1人类疾病的模式已从_模式转变为_模式。2疾病所引起的病人主观感觉的异常称为_。3利用各种方法在患病机体查出的客观存在的变异称为_。4病因学是研究疾病发生的_与_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5病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是_和_。6生物性致病因素主要包括_和_。7先天性致病因素是指_的因素。8具有易患某种疾病的素质称为_。9疾病发生的条件通过作用于_或_起到_或_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10发病学是研究疾病_的规律的科学。11在因果交替规律的推动下,疾病的发展趋向是_或_。12疾病的过程可分为_期、_期、_期和_期。13疾病的转归有_或_两种结局。14死亡可分为_死亡和_死亡。15死亡的过程可以分为_期、_期和_期三个阶段。16临床死亡朗的主要标志是_、_和_。17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机能的永久性停止的标志是_它是指_的永久性丧失。18.分子病是指由于_ 引起的以_ 为特征的疾病。 _ 引起分子病, _引起染色体病。19.广义的分子病理学研究所有疾病的_狭义的分子病理学主要研究_疾病中的作用。20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包括_机制、_制、_机制和_机制。21疾病发生的基础(基本机制)是:_。22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_、_和_。23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_损害作用后,因机体_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24健康基本标准三要素_、_、_。25体液性因子作用于靶细胞的三种方式_ 、_和 _。26遗传性因素直接致病主要是通过_或_ 发生的。五、判断对错( )1致病的原因是指能够引起某一疾病不可缺少的、特定的并决定该疾病特异的因素。( )2完全康复后的机体与患病前完全一样。( )3肝炎病毒是肝炎的条件,而不洁饮食史是其原因。( )4损伤与抗损伤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无法相互转化。( )5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原因与条件是相对的。六、论述题1举例说明病因在疾病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2举例说明条件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3试述先天性疾病与遗传性疾病的区别。4试述免疫性致病因素所引起的免疫系统功能障碍的类型。5举例说明什么是因果交替规律。6何谓疾病损伤-抗损伤规律?试以高原缺氧为例说明之。7举例阐明疾病过程中损伤和抗损伤反应的相互关系及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8举例阐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9举例说明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整体与局部规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型题1.C 2.C 3.B 4.A 5D 6C 7E 8D 9A 10C 11B 12A 13B 14C 15D 16A 17D 18E 19E 20B21E 22E 23C 24A 25.A 26.B 27.D 28.D 29.C 30.D31.D 32.C 33.A 34.E 35.C 36.D 37.A 38.E 39.A 40.B41B 42B 43C 44A 45D 46A B型题1B 2A 3.D 4.B 5.A 6.C 7.E 8.B 9.C 10.E 11.D 12.A 13.B 14.D 15.A 16.C 17.EC型题1D 2. C 3. D 4. C 5.C 6. B 7. A X型题1 AC 2ABCE 3ABCD 4ABC 5BCE 6ABCDE 7BCDE二、概念题1.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2.疾病是在一定病因的损害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3.在多种调节机制的作用下,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各组织细胞及整体的功能与代谢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4因机体某种营养物质含量缺乏或过剩而导致营养性疾病发生的因素称为营养性致病因素。5能够引起某一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称为病因。6能够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诱因。7能够促进或阻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条件。8完全康复是指致病因素已经消除或不起作用,疾病时所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机 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9当疾病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主要症状、体征和行为异常消失,但基本病理变化尚未 完全消失,需通过机体的代偿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时称为不完全康复。10全脑机能的永久性丧失称为脑死亡。三、简答题1病理过程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举例: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DIC和休克等。2由一个致病基因引起的疾病称为单基因病。如多囊肾是由于常染色体16p133处存在有缺陷的等位基因PKDl引起的显性遗传病。3化学性因素的致病特点:(1)不少化学性因素对机体的组织、器官有一定的选择性毒性作用;(2)化学性因素在整个中毒过程中都起一定的作用,但一旦进入体内后,它的致病性常常发生改变,它可被体液稀释、中和或被机体组织解毒;(3)化学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