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血压计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电子血压计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电子血压计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电子血压计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电子血压计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电子血压计毕业论文目 录摘要前 言51.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血压计装置总体概述71.1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血压计简介71.1.1基于单片机的电子血压计的介绍71.1.2基于单片机的电子血压计功能简介71.1.3基于单片机的电子血压计使用注意事项71.2 血压计装置设计方案81.2.1 设计总体要求81.2.2 具体设计方案81.3基于单片机的电子血压计工作原理101.3.1 血压测量的工作原理101.3.2基于单片机的电子血压计的工作原理111.4体温测量方案选择111.4.1 集成温度传感器111.4.2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121.4.2 体温测量的工作原理122.1 传感器简介以及电路设计132.1.1 传感器简介132.1.2 传感器电路设计152.2 AT80C51单片机的简介152.3 单片机电路设计172.3.1 AT80C51的复位电路:172.3.2 AT80C51的时钟电路:182.4 液晶显示模块简介及电路设计192.4.1 液晶显示模块DM-1602简介192.4.2 液晶显示模块DM-1602电路设计222.5 其他电路设计222.5.1 电源电路222.5.2 线性阀PWM控制电路232.5.3 充气PUMP控制电路242.5.4 按键电路243. 软件系统流程以及程序的设计263.1 单片机主程序流程图263.2 处理模块263.3测量模块273.4 信号处理模块273.5 显示模块283.6 电源处理模块29结 论30参考文献31致 谢32附 录33子程序流程:33部分参考程序35基于单片机的电子血压计的设计姓 名:卢 杨专 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指导教师:周 婧摘 要: 本课题主要任务是设计基于单片机的电子血压计,并且具有测量体温功能。本文采用单片机AT80C51、DM-1602液晶显示屏、压力传感器ASDX001及温度传感器AD590与PWM和PWMP控制电路。该设计以压力传感器ASDX001及温度传感器AD590作为外部信号采集部件,以单片机80C51为核心的控制器实现对采集信号的处理。我们还设计了五大软件系统流程模块:处理模块、测量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显示模块、电源处理模块。血压和体温通过按键进行切换。关键词:ASDX 001;AT80C51;液晶显示;压力测量。THE Design of Embedded Electronic Devices Based on MCOName: Lu YangMajo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Tutor: Zhou Jing Abstract: This topic main task is to design the electronic device based on single chip, and have temperature function. This paper USES the monolithic AT80C51, DM - 1602 LCD screen, pressure sensor with ASDX001 and temperature sensor AD590 PWM and PWMP control circuit.This design with pressure sensor ASDX001 and temperature sensor AD590 as an external signal acquisition parts, taking single-chip 80C51 as the core of the controller to achieve collection signal processing. We also design has five software system flow module: processing module, measurement modules, signal processing module, display module, power handling module. Blood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through switching keys.Keyword: ASDX 001、AT80C51、liquid crystal show that the module、Pressure measurements.前 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观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血压是身体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据2001年全国普查显示,我国平均每三个家庭就有一个高血压患者;慢性低血压的发病率为4%左右,其在老年人群中可高达10%。因此,研制既适合家庭保健人员又适合专业人士智能型血压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代疾病谱上,高血压的危害无疑高居前几位。对于上了年纪的人,血压是一个重要的健康信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时下老年人对自己的血压越来越关注。高血压是世界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它的危害非常的巨大,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现有的高血压患者已达一亿,并且每年新增人数在300万以上。从高血压目前的危害来看,高血压病已成为人类的头号隐形杀手病。高血压病不但是长期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慢性病,而且它还是脑中风、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衰等疾病的祸首,因此被人们称为“无形杀手”。 高血压对人体的损害是全身性的,也是造成死亡的恶魔,直接威胁着人的生命,所以,对高血压这个无形杀手,不可掉以轻心。 治疗高血压病,首先是要测量准确的血压。测量血压的仪器称为血压计。血压计可分为直接式和间接式两种。两种血压计的工作原理是不相同的,直接式是用压力传感器直接测量压力变化;间接式的工作原理则是控制从外部施加到被测部位上的压强,并将控制的结果与其相关的柯氏音的产生和消失的信息加以判断。前者不管对动脉或静脉都可连续测试,而后者只能测量动脉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传统的血压计是模拟的血压计。此类血压计操作比较复杂,测量精度不够,而且受环境影响较大。且时常需要校准精度,需用一只准确的汞柱血压计或血压表一同校验。其方法是将听诊器上“Y”形管取下,其两端分别接准确的血压计(血压表)和校验的弹簧表式血压表,第三端接臂带及气阀,这样利用同一压力,观察要校验的血压表与准确的血压计(血压表)的读数是否葙伺,如不同则说明该校验的血压表已不准确,如读数相同,仅零位有偏差时,并不影响实际使用。如发现血压表指针不能回复零位时,切勿擅自调节螺钉,以免损害表内机芯,此时应将血压表送到生产厂家或指定服务部维修。因此,此类血压计的使用与维护相对麻烦。为了让广大血压计使用者更方便的使用与维护血压计,也让更多的人学会使用血压计进行简单的血压测量,我们设计出一台操作便捷,测量精确,无需维护的智能型测量血压的装置,以帮助人们对抗高血压。本论文也具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市场上的使用的血压计大部分仍是水银血压计,也有一些动态血压记录仪。水银血压计每次测量必须由医生戴上听诊器进行测量,测量过程复杂,只能是每个医生一次对一个人进行测量;而且对不同的医生,测量结果可能不同:对同一个人来说,影响血压因素非常多,由于每次测量的时间不可能很长,测得结果在某些情况就不能真实的反映被测对象的血压值。将脉动波的记录引入动态血压技术,提供24小时内的每次血压测量结果,而且能再现每次测量过程中的波形。在动态血压检测中干扰和伪差是不可避免的。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动态血压记录仪,只记录每次测量的结果,医生面对的是一批真伪难辩的数字。本课题研究最终旨在设计出全信息的动态血压记录仪,使每次测量结果完全透明,实时分析结合回顾分析,使医生可以对照原始波形判断数据的真伪,有效甄别出干扰和伪差引起的误检测,恢复真实血压,保证血压报告的有效性和可靠性。1.基于单片机的电子血压计装置总体概述1.1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血压计简介1.1.1基于单片机的电子血压计的介绍该产品重量轻,便携,可放入医生护士口袋。无水银,增强环保性,避免了因水银泄露而造成的污染事故。操作简单易懂,特别适合家庭使用。1.1.2基于单片机的电子血压计功能简介该血压计以压力传感器测得血压值,传入单片机,再将血压数据通过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由控制核心单片机控制,经主程序处理数据之后,在液晶显示器上把数据显示出来。1.1.3基于单片机的电子血压计使用注意事项1.袖带位置须与心脏高度保持一致,上臂自然下垂,肘和前臂自然地搭在桌子上,手心向上,不要把整个胳膊平伸在高于心脏位置的桌子上,或用垫子将胳膊垫得过高;2. 每天要在固定时间和同样状态下,以相同的姿势测量血压;3. 应该在安静的状态下进行测量,测量前安静休息1020分钟,深呼吸23次;4. 饭后或运动后至少休息一小时再进行测量;5. 不要在浴后、吸烟、饮酒、喝咖啡后测血压;6. 要在没有尿意时测血压。7. 测量时应保持心情舒畅,没有疲劳感,不紧张。1.2 血压计装置设计方案1.2.1 设计总体要求基于单片机的电子血压计是传感技术和微电脑技术的结合体,它的结构应该能保证完成三项基本任务:感应血流的压力和温度;判别高压和低压;在屏幕上显示测量结果。感受血流压力和温度离不了传感器,民用电子血压计中所应用的压力传感器必须是高性能低成本的,灵敏度要高,测量范围倒不需要很大。人体体温是由继承温度传感器AD590采集。在各种传感器中有一类是利用压电效应的,还有一种人工合成的被称为PVDF的压电薄膜,它是柔软的塑料。其次就是能根据血压变动及时抓住高、低压的微处理器。另外,血压会通过电子血压计的液晶显示屏进行显示。1.2.2 具体设计方案在这里介绍一下有关血压的基本知识,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血压分收缩压和舒张压。当心室收缩向动脉泵血时,血压升高,其最高值为收缩压。心室舒张时,血压降低,其最低值为舒张压。血压通常以上肢肪动脉测得的血压为代表,正常成年人上胶动脉的收缩压为90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6090毫米汞柱。血压过低或过高都是疾病的征象。血液在动脉血管中的压力随着心脏的收缩、舒张而不断变化,而人的心脏的收缩频率即心率比较低,一般在30300bpm,由此血压脉动镶号是相对而言还是属于一种缓慢变化的信号,我的设计是采用外接式的结构,以89C51单片机为核心,由其内部自带的10位8通道A/D转换模块构成的采样模块,该模块的采样数据由单片机串口经电平转换后送到上位机的串口COMI或COMZ,形成种连续数据采集串行数据传输的方式。电子体温测量仪由MCS-51单片机构成,完成温度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人体体温是由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采集。AD590直接获取人体体温的信息,通过A/D转化将模拟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数字信号。本设计是基于80C51单片机的设计,具体装置方案如下图1-1所示:恒流源LCD驱动单片机80C51压力传感器气泵振荡器和直流电源温度传感器图1-1基于单片机的电子血压计设计方案Figure1-1 Based on SCM electronic device design scheme接通电源系统工作示意图:键盘输入设置参数启动A/D转换YN转换结换否N数据处理显示结果结束否Y结束图1-2 血压计系统工作示意图Figure1-2 Blood system work schemes硬件工作流程图如图 1-2所示。电源开启过后,若有必要修改系统的默认参数,将由键盘输入或PC机对其进行设置。经过了这个阶段以后,系统将对某些参数和硬件内部的一些寄存器进行初始化工作。初始化完成之后,将启动A/D转换,等待直至A/D转换结束。然后将A/D转换结果送入上位机。待采样的时间达1秒钟后将分析数据结果,求出最大值和最小值,将这些数据处理后即为收缩压和舒张压。将它们送往LED数码管进行显示。温度传感器AD590增益放大器滤波前置放大器人体A/D转换器显示器DM-162进制转换,存储等数据处理图1-3体温数据采集和处理流程图Figure1-3 Temperature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flow chart1.3基于单片机的电子血压计工作原理1.3.1 血压测量的工作原理血压有两种,一是收缩压:是当心脏收缩把血液打到血管所测得的血压,二是舒张压:是心脏在不收缩所得的压力。当袖带的压力等于血压时,血液开始可以流通而产生所谓的袖带声,这时候也就是收缩压,必须开始从这里做记录,直到最后当袖带声没有的时候,此点即为舒张压。根据气袖在减压过程中,其压力振荡波的振幅变化包络线来判定血压的。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当气袖压力振荡波的振幅最大的时候,气袖的压力是动脉的平均压。动脉的收缩压对应于振幅包络线的第一个拐点,舒张压对应于包络线的第二个拐点。收缩压判断的确定:通常采用最大的振幅法,即在放气过程中脉搏波振幅度包络线的上升段,当某一个脉搏波的幅度与Um之比时,就认为此时对应的气袖压力为收缩压。Ps=PUi=KsUm (公式1-1)舒张压判断的确定:也是用最大的振幅法来判定,不过是在脉搏波振幅包络线的下降段,当某一个脉搏波的幅度与之比时,就认为此时对应的气袖压力为舒张压。Pd=PUi=KdUm (公式1-2)血压信号以及收缩舒张压的位置如图1-4所示图1-4 血压交直流信号及收缩压和舒张压位置Figure1-4 Blood pressure ac/dc signal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position先找出最大振幅值 Amax ,在往前找幅值为0. 5Amax的瞬态位置对应血压直流分量即为收缩压,往后找幅值为0. 8Amax的瞬态位置对应血压直流分量即为舒张压,将计算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输出至液晶驱动器显示。1.3.2基于单片机的电子血压计的工作原理马达在充气时,袖带内部产生压力,数字压力传感器ASDX 001感应到该压力值,经过放大以及滤波电路后,由单片机89C51的第1脚读入,并进行A/D转换。单片机在程序的控制下,严格按照ASDX 001压力传感器的要求的工作时序进行读写控制,读入信号后,对数字信号进运算,然后经DM-162液晶显示模块进行显示。1.4体温测量方案选择1.4.1 集成温度传感器集成温度传感器是采用硅半导体集成工艺而制成的,因此亦称硅传感器。集成温度传感器是在20世纪80年代问世的,它是将温度传感器部分、放大电路、驱动电路、信号处理电路等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可完成温度测量及模拟信号输出功能的专用IC。集成温度传感器与热敏电阻等其它温度传感器相比具有灵敏度高、线性度好、响应速度快和良好的线性度和一致性等特点。同时,具有功能单一(仅测量温度)、测温误差小、价格低、响应速度快、传输距离远、体积小、微功耗等特点,适合远距离测温、控温,不需要进行非线性校准,外围电路简单。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工作温度范围是有限的,通常在-55150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原理是基于硅基P-N结对温度的敏感效应,集成温度传感器有三种类型:1、 线性输出集成温度传感器,电压与温度成比例关系。2、 临界点输出集成温度传感器,探测温度以防止过热,临界温度点的调整可通过电阻设置来完成。3、 数字传感器,用数据总线传输温度值,用数字输出取代模拟输出。1.4.2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我选用的是温度传感器AD590。AD590是继电压输出型温度传感器之后发展的一种电流输出型温度传感器,以电流输出作为温度指标,在激励电压为430V时,AD590的输出电压与绝对温度成正比,表现在1/K的高阻抗恒流调节的优良特性。最为正比于温度的高阻电流源,AD590可以和数百欧姆的电阻串联使用,不易受接触电阻、引线电阻和电压噪声的干扰,适合于多点温度测量和远距离温度测量和控制。1.4.2 体温测量的工作原理AD590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已经IC化的温度传感器,它会将温度转换为电流。其规格介绍如下: 温度每增加1,它会增加1A输出电流; 可测量范围-55至150; 供应电压范围+4V至30V.电路分析:AD590的输出电流I=(273+T)A(T为摄氏温度),因此测量的电压V为(273+T)A10K=(2.73+T/100)V.为了将电压量测出来又需使输出电流I不行流出来,我们使用电压追随器其输出电压V2等于输入电压V.由于一般电源供应较多零件之后,电源是带噪声的,因此我们使用齐纳二极管作为稳压零件,在利用可变电阻分压,其输出电压V1需调整至2.73V。接下来我们使用差动放大器其输出V0为(100K/10K)(V2-V1)=T/10V。如果现在为摄氏28度,输出电压为2.8V.如下图为电路图:图1-5 体温测量电路Figure 1-5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circuit1.4.3 体温计的准确度对比60例受试者应用两种体温计测量温度准确,电子体温计测量的最低体温为35.7,最高体温为38.9,平均36.480.57;水银体温计测量的最低体温为35.6,最高体温为39.0,平均36.510.57;平均相差0.03;两组体温差值最小为0,最大为0.02,平均差值为0.077.两组体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0=5)(见表1)。表1-1 两种体温计测量温度比较(xs)Table 1-1 two thermometer measurement temperature is (x + s)组别病例数温度测量值()电子体温计6036.480.57水银体温计6036.510.57P值0.052.硬件电路的设计2.1 传感器简介以及电路设计2.1.1 传感器简介ASDX 001属于微型结构压力传感器ASDX DO系列。ASDX系列是Sensym 公司检定合格的ICT 代表产品的一种增强型品种。也是工业水平领先的一种SDX系列传感器增强型。ASDX 001 传感器的外形尺寸要比SDX稍大,能提供高电平(4.0 V测量范围)的输出电压,价格便宜。ASDX 001压力传感器内置专用集成电路(ASIC)经全面CI校准并有温度补偿。ASDX 001压力传感器采用标准DIP封装,可对传感器偏置、灵敏度、温度系数和非线性度进行数字校正。ASDX 001采用了IC兼容性协议,无需额外的元件或电子电路,就可容易地连接最常用的微控制器和微处理器。所有ASDX DO压力传感器的精度在满量程范围内为 。具有可用单一5 供电电压土作的特性。传感器的设计和制造均遵循ISO 9001标准。此系列传感器可用于非腐蚀性、非电离的工作流体,如空气和干燥气体。传感器的输出是一个16进制格式的己校正的压力值,其分辨率为12位。该压力传感器可用于测量绝对压、差力压和表力压。范围从1PSI到100PSI,绝压型传感器有一个内部真空参比值(基准值),因此可直接输出一个与绝对压成比例的信号。差压型装置允许在传感膜片的任一侧施加压力,可用于压力差的测量。数字压力传感器ASDX 001的结构(1)外部结构:图2-1 ASDX 001外部结构图Figure2-1 ASDX 001 external structure(2)内部结构ASDX 001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4部分: 多路分配器;模/数转换器;微控控制;模/数转换器。如图2-2所示:图2-2 ASDX 001内部结构图Figure2-2 ASDX 001 external structure2.1.2 传感器电路设计ASDX 001的外围引脚共有8个,其中5个为空脚。工作电压为正5负。由脚引入正5负电压,为数据输出脚,将所测量得到的数字电压信号传送到单片机的P1.0脚,ASDX 001的地脚为GND脚,接地。因此,这个电路连接十分简单,只需要将传感器的输出脚Vout连接到AT80C51单片机的1脚上即可。如图2-3所示:图2-3 ASDX 001与单片机的连接电路原理图Figure2-3 ASDX 001 and MCU connection circuit principle diagram2.2 AT80C51单片机的简介现以8051单片机为例,作下述说明,其包括如下功能部件:1个8位中央处理器,4K/8K的ROM,128/256B的RAM,32条I/O口, 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1个具有5个中断源的嵌套中断结构,此外还有程序寄存器PC,状态寄存器PSW,堆栈寄存器SP,数据指针寄存器DPTR等部件。8051单片机采用标准的40引脚的双列直插式封装,其引脚排列如图2-4所示。图2-4 8051引脚排列图Figure 2-4 Pin Assignment 8051访问ROM控制信号引脚EA。EA用于控制单片机访问内外ROM,当EA=0时,单片机使用外部ROM。当EA=1时,单片机先使用内部4KROM,后使用外部ROM。在本设计中EA=1。 地址锁存控制引脚ALE。当使用外部存储器时,单片机使用P0口作为低8位地址输出口,同时又作为数据I/O口,ALE将P0口输出的低8位地址锁存,从而实现低位地址与数据的分离。外部ROM读选通引脚PESN。当单片机读外部ROM时发出PSEN信号,使外部ROM作好准备。该信号低电平有效。输入输出引脚P0.0P0.7。P0口是一个漏极开路型准双向I/O口。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它是地址总线分时复用,在访问期间激活了内部的上拉电阻。在EPROM编程时,它接收指令字节,而在验证程序时,则输出指令字节。验证时,要求外接上拉电阻。P1.0P1.7。P1口是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在EPROM编程验证时,它接收低8位地址。P2.0P2.7。P2口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它送出高8位地址。在对EPROM编程和验证期间,它接收高8位地址。P3.0P3.7。P3口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在MCS-51中,这8个引脚还兼有专用功能。2.3 单片机电路设计2.3.1 AT80C51的复位电路:同时在第9脚引出一个22uF的电容和一个2K的电阻接+5V的电源组成一个复位电路。复位是单片机的初始化操作,只要给RESET引脚加上2个周期的高电平信号,就可使单片机复位。复位的主要功能是把PC初始化为0000H,使单片机从0000H单元开始执行程序。复位电路通常采用上电复位和按键复位两种方式。上电复位电路较简单,因此采用采用上电复位电路。如图2-5所示:图2-5 AT80C51复位电路原理图Figure2-5 AT80C51 reset circuit principle diagram2.3.2 AT80C51的时钟电路:AT80C51的+5V电源由40脚引入,第20脚接地,第19脚和第18脚间由12MHz的晶振及两个20pF的无极性电路组成一个时钟振荡电路。时钟电路如图2.2所示。电容C1、C2和晶振(12MHz)组成8051的外部时钟源电路。C1、C2和晶振称为LC并联谐振电路,晶振起电感的作用,谐振频率由晶振的频率所决定,8051单片机的晶振可以选1.212 MHz,这里使用12MHz。电容C1、C2的取值一般在20100pF,C1和C2选30pF。 外部振荡器和单片机内部的时钟电路一起构成了单片机的内部时钟方式,单片机内部有一个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引脚XTAL1和XTAL2分别是这个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放大器与作为反馈元件的片外石英晶体一起构成一个自激振荡器。外接电容C1和C2会影响振荡器的稳定性和起振的快速性,它还可以对振荡频率起微调作用。图2-6 AT80C51时钟电路原理图Figure2-6 AT80C51 clock circuit principle diagram2.4 液晶显示模块简介及电路设计2.4.1 液晶显示模块DM-1602简介液晶显示器以其微功耗、体积小、显示内容丰富、超薄轻巧的诸多优点,在袖珍式仪表和低功耗应用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里介绍的字符型液晶模块是一种用5x7点阵图形来显示字符的液晶显示器,根据显示的容量可以分为1行16个字、2行16个字、2行20个字等等实物图片如图2-7:图2-7 DM-1602实物图Figure2-7 DM - 1602 real figure1602采用标准的14脚接口,其中:第1脚:VSS为地电源第2脚:VDD接5V正电源第3脚:V0为液晶显示器对比度调整端,接正电源时对比度最弱,接地电源时对比度最高,对比度过高时会产生“鬼影”,使用时可以通过一个10K的电位器调整对比度第4 脚:RS为寄存器选择,高电平时选择数据寄存器、低电平时选择指令寄存器。第5脚:RW为读写信号线,高电平时进行读操作,低电平时进行写操作。当RS和RW共同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指令或者显示地址,当RS为低电平RW为高电平时可以读忙信号,当RS为高电平RW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数据。第 6脚:E端为使能端,当E端由高电平跳变成低电平时,液晶模块执行命令。第 714脚:D0D7为8位双向数据线。第1516脚:空脚1602液晶模块内部的字符发生存储器(CGROM)已经存储了160个不同的点阵字符图形,如表2-1所示,这些字符有: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常用的符号、和日文假名等,每一个字符都有一个固定的代码,比如大写的英文字母“A”的代码是 01000001B(41H),显示时模块把地址41H中的点阵字符图形显示出来,我们就能看到字母“A”表2-1 CGRM和CGRAM中字符代码与字符图形对应关系Table2-1 In CGRM and CGRAM character code and character graphics corresponding relation高位地位0000001000110100010101110000CGRAM(1)1Qp0001(2)!2ARq0010(3)“3BSr0011(4)#4CTs0100(5)$5DUt0101(6)%6EVu0110(7)&7FWv0111(8)8GXw1000(1)(9HYx1001(2):IZy1010(3)“;Jz1011(4)+M1110(7).?N-1111(8)/O1602液晶模块内部的控制器共有11条控制指令,如表2-2所示,表2-2 1062 内部控制指令Table2-1 1062 internal control instructions指令RSR/WD7D6D5D4D3D2D1D01清显示00000000012光标返回000000001*3置输入模式00000001I/DS4显示开关控制0000001DCB5光标或字符移位000001S/CR/L*6置功能00001DLNF*7置字符发生存储器地址0001字符发生存储器地址(AGG)8置数字存储器地址001显示数据存储器地址(ADD)9读忙标志或地址01BF计数器地址10写数到CGRAM10要写的数11从CGRAM读数11读出的数据2.4.2液晶显示模块DM-162电路设计VSS为地电源,VDD接5V正电源,V0为液晶显示器对比度调整端,接正电源时对比度最弱,接地电源时对比度最高,对比度过高时会产生“鬼影”,使用时可以通过一个10K的电位器调整对比度。PS为寄存器选择,高电平时选择数据寄存器、低电平时选择指令寄存器。RW为读写信号线,高电平时进行读操作,低电平时进行写操作。当PS和PR共同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指令或者显示地址,当PS为低电平PR为高电平时可以读忙信号,当PS为高电平PR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数据。E端为使能端,当E端由高电平跳变成低电平时,液晶模块执行命令。如图所示:图2-8 液晶显示模块电路Figure 2-8 LCD module circuit2.5 其他电路设计2.5.1 电源电路电源由AAA电池两颗提供。电源透过L1、D1、U3形成PFM升压电路,R33与C9做为升压后电压滤波作用。实测中,加上R33可降低50%之电源离讯。Q4为VCC电源控制电晶体。R13与R14分压值做为电压侦测位准。具体工作方式:当3V电压从L1流过给升压IC后,经升压从第3脚输出为5V,Q4为开关管,在关机状态下,Q4不导通,C9,C11为滤波电容。当POWER键按下时Q4导通,输出一个5V的电压给Vcc,供电给其他设备。如图2-12所示:图2-9 电源电路原理图Figure 2-9 power circuit principle diagram2.5.2 线性阀PWM控制电路泄气速率以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 脉宽调变)方式控制,MCU将依据压力值之泄气变化调整泄气速率在规格范围内。C11与C12做为 稳定电源与滤波作用,减少PWM控制避免电源变动造成电压不稳。具体工作方式:当充气到200KPA时,开始漏气,由IC发出一个信号给第3脚,经R12流过到Q2,使Q2导通,输出一个2.7V的电压给V1,使V1开始工作,D2保护Q2和V1的正常工作而设计。如图2-13所示:图2-10 线性阀 PWM控制电路Figure 2-10 PWM control circuit of linear valve2.5.3 充气PUMP控制电路PUMP control讯号控制PUMP动作,R27为限流电阻。具体工作方式:由IC的4脚输出一个低电平约(0.6V)信号给R27,经Q1导通,VBT为Q1提供3V的电压,Q1导通输出一个3.2V的电压经PUMP,使PUMP导通。D3为保护二极管,使PUMP能稳定工作。如图2-14所示:图2-11 充气PUMP控制电路原理图Figure 2-11 inflatable PUMP control circuit principle diagram2.5.4 按键电路开关连接单片机的27脚,构成整个系统的开关电源。按下POWER键,则系统导通,开始工作。如图所示:图2-12 按键电路原理图Figure 2-12 buttons circuit principle diagram3. 软件系统流程以及程序的设计3.1 单片机主程序流程图主程序流程A/D采样开 始数据处理子程序A/D采样NN保存脉搏幅度及对应的静态压力数据处理子程序最大脉搏幅度的0.77倍最大脉搏幅度YY保存最大脉搏幅度计算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结束图3-1主程序流程图Figure 3-1 main program flow chart流程图说明主程序依此调用5个模块:处理模块、测量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显示模块、显示模块、电源处理模块3.2 处理模块判断键盘的当前状态(是否开/关电源),执行相应的操作。按键是否按下?开始A/D转换开启气阀充气气压是否达到定值?图3-2 处理模块流程图Figure3-2 processing module flow chart3.3测量模块测量信号为二路,压力传感器的信号经放大送AD1,作为静态直流血压信号;隔直后经再次放大送AD2,作为脉搏波信号。由于传感器的AD为10位,因此最高精度可达1/1024。采样后的信号经信号处理模块的处理,最终计算得到收缩压、舒张压。3.4 信号处理模块主要功能是脉搏波的判断和检测,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步,对A/D采样的脉搏波信号进行低通滤波处理,排除因外界干扰造成的信号读数的误差;第二步,采用相关运算,最大程度的排除因手臂的运动造成的误差。在这基础上,分析信号,得到波形的峰值(供判断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得到每个脉搏波的时间。读取A/D信号DC比较下压力值B和上压力值NYC是波峰并存储C值BANY求A、C平均值EA是波峰并存储A值取A之后接近0.77E血压值为舒张压Y读取并存储A/D血压值取D之前接近0.5E血压值为收缩压X比较下一压力值D和上一压力值图3-3 信号处理模块流程图Figure3-3 signal processing module flow chart3.5 显示模块主要显示3种信息:测量过程显示当前压力值、漏气速率;测量结束后分别以mmHgH和Kpa方式滚动显示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校准状态下显示当前压力值、漏气速率。串行通信模块采用PC机主叫的中断方式,一旦接到PC机发来的命令,对血压进行初始值的设定,主要包括起始加压值,每次的压力递增值和最高压力限制。LCD显示子程序流程LCD1602:图3-4 显示模块流程图Figure3-4 display module flow chart调RESET数据送P1口N调Drcommand修改显示位置数据导完否?YRET3.6 电源处理模块用于稳压模块的控制,按开/关键,稳压模块的控制端为高电平,稳压模块处于正常输出状态。此时,血压计处于“开”状态;再次按开/关键,置PAO低电平,关闭稳压模块的输出,处于断电的“关”状态。按键是否按下血压计“开”按键是否按下血压计“关”结 论目前常用的血压测量系统大多存在两大缺点:其一,需要大量的连线才能把现场传感器的信号送到采集卡上,布线施工麻烦,成本也高;其二,线路上传送的是模拟信号,易受干扰和损耗,为了克服这些缺点,一种基于数字化技术的系统应运而生。本设计是针对于以上两个缺点,设计的集成式A/D传感器大大降低了因为线路复杂而造成的信号干扰,并且使信号传输更为快速准确性也大大提高,降低了产品成本。通过实验,我们提出下列使测量结果质量得到保证应注意的问题。(1)由于袖带内传感器为一高灵敏度的仪器,如袖带捆扎及传感器放置不当、身体运动等情况会导致误差,故不在周围有电场的地方使用,防止其受干扰,影响准确度;测量血压时手臂要放松,不要移动、用力、不要说话;测量血压时不要振动放置血压计的桌子;保证电源电量充足;测量血压时要“三点”在同一水平面,即血压计的水银柱零位,肘窝动脉处和胸骨中段处均在同一水平,在同样的心理状态下测量血压,才有可能得到可比性的血压值。(2)正常人的血压因情绪、饮食、环境及状态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茶、酒、咖啡都可以使血压升高,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连续测量也可存在差别,即使一个健康人在1天内也会有1530mmHg的变化,高血压病人的变动则更大。所以,有必要告知人们血压会经常波动的现象,不要因前一次和后一次的测量值不同,就认为血压计不准确。电子血压计采用的是通过血液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振动的示波法。虽然二者的测量原理不同,但测试结果从理论上讲是一样的。所以尽可能地给使用者的电子血压计作必要、适当的调整,使其更能适应使用者个体差异的范围,降低电子血压计使用的误差率。同时,即使通过评价显示血压计是精确的,也应坚持对血压计进行每6个月或12个月的常规校正,以确保血压计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准确依据。参考文献1 张国雄.测控电路M.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 包旭鹤.便携式电子血压计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07年第8期总第247期 7-11页3 栾桂冬.传感器及应用M.西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4 刘振全,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及应用M5 王戴,温度传感器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4年2期6 张志立,基于AD590的温度测控装置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01年第2期7 张毅刚 彭喜元.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8 沈红卫,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实例与分析M,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9 刘新平,单片机多路温度巡测系统设计J,山东电子,2002年第一期10 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1 吴金戌,80C51单片机实践与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12 宋家友 张友汉.新编电子线路设计实用手册M.福建科学技术社.200713 王武江 陈树凯.常用集成电路速查手册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14 崔桂华、万兆强、金少华.高血压的自我疗法J.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5 汪吉鹏.微机接口原理与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6 邱关源、罗先觉.电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7 孟立凡、蓝金辉.传感器原理与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18 来清民.传感器与单片机接口及实例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社.2005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