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农业温泉开发观光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生态农业温泉开发观光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论21.1 项目概况21.2 项目背景101.3 项目提出的必要性与意义15第二章 市场分析192.1 生态农业温泉开发观光园概况192.2 生态农业温泉开发观光园旅游分析232.3 某县乡村旅游市场分析27第三章 项目开发条件分析343.1 机遇优势343.2 区位优势353.3 政策支持353.4 气候及旅游资源优势36第四章 项目选址364.1 项目现状364.2 场址建设条件37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375.1 总体规划375.2 主要建设内容395.3 主要产品方案415.4 主要经营项目及其设施要求42第六章 环境保护436.1环境现状436.2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446.3 环境影响评价46第七章 项目建设实施进度467.1 实施进度规划46第八章 项目运营与管理488.1 工程项目管理488.2 组织机构498.3 人力资源528.4 员工培训52第九章 投资估算529.1 估算编制范围529.2 估算编制依据529.3 投资估算53第十章 项目效益分析5310.1 经济效益分析5310.2 社会效益分析5610.3 生态效益分析57第十一章 风险分析与对策5711.1 发展高科技生态农业是防范农业风险的根本途径5711.2 面临的风险5711.3 化解生态农业温泉开发观光园风险的关键5911.4 防范风险措施59第十二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6112.1 推荐方案总体描述6112.2 结论与建议62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生态农业温泉开发观光园建设项目。1.1.2 建设单位概况项目建设单位:某生态农业温泉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法人: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1.1.3 项目地理位置某生态农业温泉开发园项目位于某县古敢乡热水塘村。1.1.4 建设内容、规模与布局园区内除建筑面积外,种植、养殖、水产面积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其中:1、果树种植面积共计:1500亩。(枇杷、杨梅、草莓、桃树、李子、杏子、樱桃、葡萄、梨子、苹果、蜜桔、香橙、柿子、黑桃、板栗)2、观赏植物面积共计:500亩。(桂花、银杏、红豆杉、竹子、塔松、冬青)3、农业种植面积共计:600亩。(黑米,红米、荞麦、小米,蔬菜类)4、水产养殖面积共计:200亩。(鱼类、蛙类、鳝类)5、畜禽放养面积共计:1300亩。(土鸡、麻鸭、白鹅、家兔、黑山羊、黑乳猪、瘦肉猪)6、特种养殖面积共计:700亩。(鹿子、竹骝、野鸭、野兔、野鸡、斑鸠、蚂蚱、蜂蜜、蚯蚓)7、温泉开发及配套设施面积共计:60亩8、休闲、娱乐、住宿面积共计:50亩。9、绿化面积共计:500亩。10、儿童乐园面积共计:25亩。11、礼堂、会议、礼仪、婚庆接待面积共计:50亩。.12、办公生活面积共计60亩。13、道路面积共计53亩。14、民族风情村65亩。 “区域内功能的布局”(1)、生态果树区:位于某农业温泉园的北部和东北部,总面积1500亩。(2)、农业种植区:位于某农业温泉园的西部,总面积为 600亩。(3)、水产、鹅、鸭养殖区:位于北面小河段,总面积为200亩。(4)、畜禽放养区:位于某农业温泉园的北部果园内,总共面积1300亩。(5)、特种养殖区:位于某农业温泉园的东北部果园内,共计面积700亩。(6)、温泉理疗区:位于某农业温泉园的岛屿内东南边,共计面积60亩。(7)、休闲娱乐区:位于某农业温泉园的岛屿内中部,共计面积:50亩。(8)、儿童乐园区:位于某农业温泉园的岛屿内南部边,共计面积25亩。(9)、礼仪接待区:位于某农业温泉园的岛屿内西北边,共计面积50亩。(10)、办公枢纽区:位于某农业温泉园的岛屿内东北边,共计面积15亩。(11)、观赏植物区:位于某农业温泉园的河流对面西南边,共计面积700亩。(12)、绿化美化区:位于某农业温泉园的各区域,共计面积500亩。(13)、温泉公寓区:位于某农业园的西北区域,共计面积60亩。(14)、民族风情村:位于某农业园的南边区域,共计面积65亩。1.1.5 项目方案及目标规划接待观光理疗客人:81000人次/年畜禽年产量:200000只/年水产品产量:40吨/年有机蔬菜产量:300吨/年绿色水果产量:2600吨/年(6)绿色谷米产量:100吨/年前来某农业温泉开发园参观旅游的老、中、少人员,每个人都能亲自体验和享受,观景,赏花,戏水,摘果,捞鱼,捕捉,宰杀,收获,温泉,理疗,放歌,休闲,养生,修性的劳动喜悦和回归自然的无穷乐趣。1.1.6 投资估算本项目预计总投资为人民币2亿元,其他其中,1、 种植业投资:2500万元。2、 养殖业投资:3500万元。3、 工程建设费:9500万元,4、 工程预备费:4500万元。1.1.7 建设期限2013年3月-2014年6月。1.1.8 项目效益1、经济效益本项目达产年平均销售收入7814.63万元,净利润约1172.2万元。本项目财务净现值(Ic=8%)税后为1563万元,内部收益率税后为15%,投资回收期税后17年。本项目的盈利能力较好,财务风险较小。2、社会效益(1)某生态农业温泉园的建设有利于完善黔、桂、滇“三角地带”区域平衡发展格局,完善某县旅游发展体系,推动黔、桂、滇“三角地带”区域大建设,吸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2)某生态农业温泉开发园进一步促进黔、桂、滇“三角地带”区域现代生态观光旅游业的发展。(3)某生态农业温泉开发园建设有助于优化黔、桂、滇“三角地带”区域旅游环境,提升旅游品质,实现建设“绿色生态环保”的目标。(4)某生态农业温泉开发园的建设紧紧围绕某县旅游经济,深层次、大规模调整优化农业结构。(5)某生态农业温泉开发园的建设有助于发展地方经济和丰富旅游消费市场,为当地城镇居民乃至周边城镇居民提供节假休闲娱乐场所。3、生态效益分析项目区原为三省交界的角落,发展不平衡,产业落后,本项目建设可通过种植、养殖、绿化等途径促进生态环境修复和完善。旅游开发的首要工作就是环境的美化、道路的建设与整治、水系整治,景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举措都对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平衡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有助于促进园区绿化覆盖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建设内容和规模1、规划总用地亩5604.972、建筑总占地面积亩237.53、总建筑面积亩1704、道路面积亩52.47 5、建筑密度116、绿化率777、道路总长度米50008、容积率0.25公共停车位个2002年营业收入门票收入万元2116.73住宿收入万元2268.36餐饮收入万元1808.38娱乐及购物收入万元1621.16租赁收入万元0合计万元7814.633总定员人5504年工作日天300一班制5定员人5506总投资万元20000不含二期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投资万元8500前期资金与宣传费用万元50不可预计费万元4507年总收入万元7814.63不含二期8年总成本费用万元3384.29计算期平均9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785.81计算期平均10年利润总额万元2357.43计算期平均11财务评价指标投资利润率%30计算期平均销售收入利润率%30计算期平均销售收入利税率%45计算期平均静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6.5所得税前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26.84所得税前财务净现值(Ic=8)9295所得税前l.1.9 项目可研报告编制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年中央1号文件)。(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2008年中央1号文件);(3)关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几个主要问题和对策措施的意见(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0年9月23日);(4)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年2010年)(国务院2001年4月28日发布);(5)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实用读本(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编辑出版);(6)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国家发改委2006年度)。(7)国务院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8)曲清市区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8-2020)1.2 项目背景生态农业与温泉开发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赏花,戏水,摘果,捞鱼,捕捉,宰杀,收获,劳作,泡澡,温泉,理疗,放歌,休闲,养生,修性、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山环水绕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生态农业温泉开发园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现代社会,人们渴望能在优美的环境中放松、休闲,于是,回归田野、自然的观光农业就成为人们最好的选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赏农家情成了新的热点。据专家介绍,观光休闲农业,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围家20世纪70年代就己形成产业规模,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光休闲农业也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推进。生态农业温泉开发园主要是以发展养殖,种植,温泉园为最主要的经营项目,养殖和种植品种力求做到新、奇、特。在养殖品种中,可引入市场销售情况较好、人人爱吃的动物及特色品种进行放养,使肉质更加鲜嫩可口,营养元素更加丰富。种植项目应引进速生、抗病丰产、好看、好吃、营养、绿色,环保,或外观奇特的产品。温泉以温泉:3437C。热泉:3842C。高热泉:4356C以上。依渗透不同划分为:低渗:可融性固体在18g/L等渗:可融性固体在810g/L高渗:可融性固体在10g/L以上。依PH不同可分为:酸性泉:PH 24。中性泉:PH 67.5硷性泉:PH 8.510弱酸性泉:PH 46弱硷性泉:PH 7.58.5温泉对人体的医疗作用早已被人们认识,在我国利用温泉治病有悠久的历史。温泉对人体的作用可分为:(一)机械的刺激作用,包括水的浮力作用、水的静压作用和水的液体微粒运动对机体的摩擦作用.(二)温度的刺激作用,温度相差越大则刺激作用越大。温度不同则其治疗作用不同:低温浴(低于34C)具有促进肾上腺能效应,兴奋交感神经,皮肤血管收缩,脉搏缓慢,心搏出量减少,血压升高,胃肠蠕动降低等作用;不感温浴的疗效:矿泉水浴温度在34-36之间时称为不感温浴。此温度对机体的刺激性最小,浸浴时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基本上无任何影响,此温度长时间浴疗对神经系统有明显的镇静作用;温热浴的疗效:矿泉水温度在37-39之间时称为温热浴。此温度促进胆硷能的效应,能兴奋副交感神经系统,血管扩张,脉搏加速,心搏出量增加,血流加快,心动强度增加,血压下降,皮肤温度升高,皮肤电阻下降,基础代谢旺盛,胃肠蠕动增强,胃液分泌开始由增多逐渐减少。循环血量增加,呼吸频率增加;高热浴对机体的刺激比较强烈,机体反应明显,如强烈发汗,心脏负担加重,血压升高等。45以上矿泉温泉对皮肤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三)矿泉的化学成分的刺激作用是矿泉水所独有的特异性作用,并依矿泉水中所含成分的不同,以及矿泉本身的放射性和分离出来的气体的放射性、矿化度、胶体性、渗透压的不同,其作用也不尽相同。矿水浴时矿水是通过两种形式对机体产生作用的,即离子状态的化学成分进入体内与化学物质附着在体表面而产生对皮肤的刺激作用,经有关专家部门化验,确定含有极丰富的、有益人体的化学成份,如偏硅酸、锂、溴、硒、铁、铜、锶、锰、锌、砷、硼、碘、氟等,对风湿病、神经性骨痛、消化道等多种疾病均有特殊疗效,还能起到舒筋活络、强身健体、滑肤养颜、安神定神、抗衰老等作用。园区内的热水塘村就是因为有无数温泉口常年流出而得名“热水塘”.东南边高耸翠绿大山,南边河流蜿蜒盘旋,北边和西边群山丘林错落有序,大小的温泉出口就出入于山体之间,绿色环保幽静宜人. 实属人类不可多得的优质温泉资源。在生态业温泉开发园内游客不但可吃到各种乡野土菜,品尝到农家常见水果、蔬菜,还能看到各种农家常见的放养动物、家禽和野生圈养畜禽,同时还能垂钓、采果、参与农事体验活动,使农产品在各种休闲、参与的项目中就地消费。利润和效益是普通种养业的5至10倍。生态农业温泉开发园是在现代农业基础上,集合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经验,迎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情趣变化的需要而提出的新型综合产业。生态农业温泉开发园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为基础,以高新示范园区为桥梁,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融直接效益与观赏效益、长远效益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体系。它具有五大基本特点:市场化。生态农业温泉开发园的起点和终点都要定位于市场上。其市场范围更为广阔,融人了情趣与劳作,休闲与理疗的内涵。专业化。专业化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没有专业化就没有现代化。因此,生态农业温泉开发园的专业化是开发的核心和必然。一体化。生态农业温泉开发园是较高层次的现代农业化,一体化是生态农业温泉开发园的核心。更加广泛的和大量的第三产业组织将全面介入和渗透于生态农业温泉开发园,开展全方位系列化和多样化的服务。高新化。高密度的资金投入,高新技术的集中采用,是生产高品位、高效益产品的必备条件。生态农业温泉开发园对高新化的要求更高,因为它不仅要生产人们喜欢的直接产品,而且要生产人们喜欢的休闲与观赏产品生产的环境。示范与观赏性。这是生态农业温泉园区别于传统现代农业的最基本和最主要之处。在生态农业温泉园中,示范性和观赏性是其基本内涵。生态农业温泉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有着丰厚的社会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在解决温饱之后,人们对吃穿以外的生活追求日益增多,日趋多样,这是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基础。与此同时,节假日的增多,双休日的实行,为人们外出休闲、观光旅游提供了大量的时间。从人们旅游情趣多向性来看,追求田园式的生活情趣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向。而现实中,这样的景点场所显得相对匮乏,这就为生态农业温泉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市场。在黔、滇、桂“三角地带”热水塘,位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的雄壮延伸脱胎地段,这里丘林山地,植被茂密,生机盎然,山体秀丽;河流蜿蜒曲折,水流平缓,山水环抱,相依相恋,形状千姿百态一派世外净土的景象,为生态农业温泉开发园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某生态农业温泉开发园有限公司乘某县大建设之时,抓住机遇,决定在古敢乡热水塘村建设“某生态农业温泉开发园”,园内总体规划为建设“五大功能区”,五区分别为生态养殖区、科技种植园区、农家乐休闲区、温泉理疗区、儿童乐园区,使之成为“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并进的观光、赏花,戏水,摘果,捞鱼,捕捉,宰杀,收获,劳作,泡澡,温泉,理疗,放歌,休闲,养生,修性、度假,为某县现代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事业上新台阶作出应有的贡献。1.3 项目提出的必要性与意义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及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完善“在黔、滇、桂三角地带”区域发展格局。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大潮中,区域旅游协作已经成为我围旅游业实现大发展的重要形式。在黔、滇、桂旅游事业断兴起的背景下,打造黔、滇、桂“三角地带”的某生态农业温泉园项目也将顺势而出。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某县打造“科技农村”,提升农村形象。某县是云南煤能源产地,但也由于煤矿开采,给该县抹上脏、乱、黑的形象。因此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为群众提供良好的休闲场所,是建设新农村必要环节。某农业生态温泉园项目是基于黔桂滇“三角地带”,开发的集生态种植、生态养殖、旅游观光、养生理疗为一体的生态园,一方面是对该区域生态重建,有利于该区域的生态修复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大大改善该区域环境质量和设施条件,为古敢乡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某农业生态观光园的建设无疑是在为古敢乡创建“新农村”添砖加瓦。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吸纳富余劳动力,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某农业生态观光园项目建设,可增创就业岗位500多个,可吸纳下岗人员及周边农村富余劳动力350人,使下岗人员及农民增收。同时该项目的建设可带动当地酒店、旅行社等服务业和零售业的经济增收,对某县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该项目的建设是高起点、高品位开发现代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的需要。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业是某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该县最有优势、最有前途的产业。现代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业是增大经济总量的第一增长点,旅游业越发达,其综合经济效应越明显,带动功能越强,从而迅速增大经济规模总量。开发现代农业观光旅游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服务接待点,调整农业观光旅游产品结构,推动某县旅游业的全面发展,是实施观光旅游战略的关键。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是以地域生态农业特色、热水塘区大面积秀丽山水和舒适的温泉为吸引力,通过开展让旅游者广泛参与的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现代新型农业经营管理活动,来满足旅游者回归自然的体验、休闲、理疗的需要,从而推动某县传统农业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现代生态农业转化。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打造具有特色生态农业观光园,集吃、住、行、游、购、娱、疗于一体,形成“三角地带”特色现代生态农业温泉开发观光园。该项目的建设是围绕某县旅游经济,深层次、大规模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需要。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是旅游业发展一个新方向,一方面拓宽了旅游业的广度,为旅游活动增添了新景观,有助于生态保护和环境优化,使环境恢复魅力,永保秀丽;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态结构,优化了农业经济的组合,开拓了农业和土地利用的新领域,强化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增加农产品的商品量和农业附加值,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新型农业的转变,是振兴农村经济、优化农业结构的有效措施。围绕建设旅游大产业、面向旅游大市场,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通过某生态农业温泉园的建设,引导和推动某县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型旅游产业,科学制定全镇农业结构调整规划,发展葡萄、瓜果蔬菜、林果、菱角、莲藕等特色农产品。在果蔬科技园中集中连片发展葡萄、瓜果、蔬菜、莲藕和菱角采摘体验区,逐步形成集生产、示范、旅游观赏、采摘体验、休闲、度假、理疗于一体的农业科技园区,提高旅游城市品位。该项目的建设是发展地方经济和丰富旅游消费市场的需要。实施农业生态旅游带动战略,以农业生态旅游为龙头,培育壮大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以旅游带动各业发展,以各业发展促进旅游”的良性循环,使现代生态旅游成为朔里镇人民增收、农业增效、财政增长的灵魂。某生态农业温泉园建立农林土地综合利用的生态模式,强化生态过程的生态性、趣味性、艺术性,生产有机果蔬、花卉,为游人提供观赏和研究良好生态环境的场所,形成以种植、养殖、生产、观光、理疗为主,辅以科技观赏,农耕文化教育、体验的农业生态景观。配合园区畜禽、水产品、生态养殖,发展特色农业生产,形成特色农业产品生产、加工、观赏、风味餐饮、温泉理疗一条龙产业和服务,增加农事体验活动,丰富和完善旅游消费市场,促进旅游业的大发展。第二章 市场分析2.1 生态农业温泉开发观光园概况2.1.1 生态农业观光的涵义生态旅游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生态旅游不仅被定义为一种适应市场机制的、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它还是国家政府机构用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工具。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观光行为,主要通过对环境的保护,达到使当地的生态和人口得以持续发展的目的。生态旅游是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人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生态农业观光应运而生。各地掀起发展观光农业的热潮:有的选择已有的自然风景区或旅游景点为依托,兴建“观光果园”或特色动物养殖场;有的以种、养殖场为基础,再造人工景观、游乐设施:有的集科研、技术开发、观光旅游于一体,兴建“水果世界”等等。生态农业观光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业,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涵义。狭义的仅指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的观光农业应涵盖“休闲农业”、“观赏农业”、“农村旅游”等不同概念,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农村空间出让及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使旅游者充分领略现代新型农业艺术及生态农业的大自然情趣的新型旅游业。生态农业观光始于二战后的欧美国家,后在日本、台湾等地充分发展并日趋成熟。由最初的小规模的观光果园形式发展到统一规划的集观光、休闲、娱乐、教育为一体的有组织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区、观光农业带,走向多元化、多层次规模经营,成为国际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它改变了传统农业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思路拓展到“人地共生”的旅游业与农业结合的理想模式。2.1.2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主要类型生态农业温泉开发观光园是把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旅游活动,它的形式和类型很多。其中规模较大的主要有5种:观光农园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人在园内摘果、拔莱、赏花、采茶,捞鱼、享受田园乐趣。这是国外观光农业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农业公园即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例如日本有一葡萄园公园,将葡萄园景观的观赏、葡萄的采摘、葡萄制品的品尝以及与葡萄有关的品评、绘画、写作、摄影等活动融为一体。除了果品、水稻、花卉、茶叶等专业性农业公园外,目前大多数是综合性的,包括服务区、景观区、草原区、森林区、水果区、花卉区及活动区等。农业公园的面积,因性质和功能而异,既有迷你型的0.3hm2的水稻公园,又有几十公顷的果树公园。教育农园这是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即利用农园中所栽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以及配备的设施,如特色植物、热带植物、水耕设施栽培、传统农具展示等,进行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传授游客农业知识。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台湾的自然生态教室等。森林公园是一个以林木为主,具有多变的地形、开阔的林地、优美的林相和山谷、奇石、溪流等多景观的大农业复合生态群体。在树种结构上,针叶树、阔叶树与果树树种相结合;在土地资源利用和空间布局上,林、果、渔、菜、花相结合,以森林风光与其他自然景观为主体,配套一定的服务设施,必要的景观建筑,在适当位置建设有狩猎场、游泳池、垂钓区、露营地、野炊区等,是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度假、旅游、野营、避暑、科学考察和进行森林浴的理想场所。民俗观光村在具有地方或民族特色的农村地域,利用其特有的文化或民俗风情,提供可供夜宿的农舍或乡村旅店之类的游想场所,让游客充分享受浓郁的乡土风情以及别具一格的民间文化和地方习俗。如深圳的民俗文化村等。2.1.3 生态农业温泉开发观光园的功能分区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以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功能为主,兼有度假、文化娱乐、体育运动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游览区。按其不同的性质和功能进行空间区划,可划分为四个分区:观赏区由观赏型农田带、瓜果园、花卉苗圃、特色动植物饲养场构成;游客身临其境,感受真切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机。示范区由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科普示范构成;以浓缩的典型农业模式,展示特色农业生产景观与经营模式,传授系统的农业知识,使游客增长教益。休闲体验区由当地乡村民居、乡村活动场所构成;营造游客能深入其中的乡村生活空间,使游客参与农耕活动,学习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以及农业经营管理等,体验农村生活。产品区由可采摘的直销果园、乡村工艺作坊、乡村集市构成:让游客充分体验劳动过程,自采自制自买的方式亲身体验农产品制作过程,并购买乡村旅游产品,推动乡村经济发展。(5)在劳作、观光、体验的同时,泡一泡矿泉温泉,适当的水温让精神得以放松,让心情得以舒畅,让身体得以理疗,让身、心、情得到受益。2.1.4 生态农业温泉开发观光园的目标直接经济效益目标。生态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的一个新兴分支,是以农业产业为基础。因此,获取直接的经济效益是观光农业最基础的目标,特别是观光农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尤为如此。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理念。生态农业观光把改善生态、美化自然、造就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发展环境作为自身发展的目标。示范观赏目标。离开了这一目标,就没有了生态农业观光。这一目标是“直接经济效益目标”的延仲。换句话讲,也是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三大目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三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直接经济效益目标”是三大目标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目标”既为长远利益拓展了空间,又是第三目标示范观赏目标的基础。而示范观赏目标为基础产业提高了知名度,拓宽了市场空间,促进了“直接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2.2 生态农业温泉开发观光园旅游分析2.2.1 我国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市场现状据有关部门总结百姓生活十大变化,其中之一是假日旅游热起来。1989年,我国国内年旅游人数只有2.4亿人次,到2001年,近8亿人次出游。1990年,中国公民出境人数只有300万人次,到2001年,1213万人次周游列国。2001年更是中国入境旅游、内旅游、出境旅游全面发展的一年。全年入境旅游人数达890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7,旅游外汇收入达1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7,首次跃居世界第5位;围内旅游人数达7.8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5.3。国内旅游收入达352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0.9。旅游业总收入达到4995亿元,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5.2,比上年提高了0.15个百分点。在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旅游者1.83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36亿元。据统计,2008年三亚市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6280人次,完成创汇265万美元;接待国内游客251万人次,旅游及相关综合收入共12.65亿元人民币。2012年中秋国庆长假,10月7日国家旅游局发布2012年第8号中秋节、国庆节假日旅游信息通报。通报显示:9月30日10月7日中秋、国庆节长假期间,全国纳入监测的119个直报景区点共接待游客3424.56万人次,同比增长20.96%;旅游收入17.65亿元,同比增长24.96%。9月29日至10月6日,民航全国累计共发送55926班次,运送旅客人数760.71万人次;铁路全国累计共发送旅客6095万人次,同比增长9.4%。中秋、国庆节假日旅游市场特点:一是自驾车旅游异常火爆。今年的中秋、国庆假期,是国务院出台小型客车免收高速公路费政策执行的第一个长假,自驾游成为今年黄金周一大亮点,很多地方甚至呈现井喷之势。9月29日上午8时至10月5日上午8时,上海主要高速公路道口进、出沪客车数分别为83.59万辆次、116.56万辆次,分别同比增长41.27%、71.41%;辽宁自驾游车辆比去年同期增长80%左右;贵州自驾车游客占接待总人数的55%,其中4A级以上景区自驾车游客比重均超过70%。 二是热点景区持续爆满。国内热点景区持续爆满,纷纷迎来史上最热“黄金周”。 故宫博物院仅10月2日一天就接待游客数超18万人次,创造了历年接待游客最高值;四川省九寨沟、黄龙等21个传统景区(点)共接待游客234.4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增长17.95 %;湖北各旅游景区10月2日4日先后迎来旅游接待最高峰。 三是节庆旅游氛围浓郁。各地政府、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精心策划、组织推出了大量百姓喜闻乐见的旅游节庆活动产品,进一步营造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上海旅游节、山东的“好客山东休闲汇”、安徽的“喜迎十八大,欢乐度长假”系列活动、四川灾区重建新风貌旅游、广西32个区县和旅游景区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等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参与,活动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效果之好均创历史之最。 四是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特色旅游持续受追捧。双节期间各地城市周边的旅游山庄、度假村、农家乐以及温泉度假村等游人如织。广东各地推出的休闲度假产品受到追捧,乡村旅游、森林生态旅游、滨海旅游、体育旅游等呈现出购销两旺的红火局面;各大乡村旅游点客源爆满,各大星级农庄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幅。此外红色旅游持续升温,前往各大红色旅游景区(点)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旅游近年来,游客接待量逐年上升。随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长,市民出游意愿更加强烈。2.2.2 生态农业温泉开发观光园旅游市场前景广阔旅游业的十大要素是“行、游、住、食、购、娱、作、享、赏、劳”,围绕任何一点,生态农业温泉开发观光园都可以有所作为。生态农业观光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它为农业经济开辟了一个全新市场,竖起了一个新兴产业。它从另一种角度去挖掘我们现有的人力、物力、水力、土地资源,开拓出一个完全属于农民自己的市场。在这里,农民表现得主动、活跃、有创造力,而不必听命于机械的需求。发展生态农业观光产业对于缓解目前农村经济难以突破的几大矛盾,都有不俗的表现:解决农民增收难。生态农业观光产品,大多都在当地销售,农民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现金收入,而且可以最直接地得到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对产品进行开发或改进,实现增收。生态农业观光产品是丰富多样的,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大小批量都有市场,小规模的家庭联产承包的经营方式在生产作为加工业原料的农产品时无法显现优势,在这里却可以大显身手,各显其能。提高农产品质量。现在,大多数农副产品都供大于求,追求品质成为主流。生态农业观光产业以发展地方特色品种为主导,这些品种往往产量相对较低,不为人们重视,一些传统优良品种近乎消亡。生态农业观光产业能够发扬传统品种和传统栽培技术之长,生产“有滋有味”的农产品。由于生态保护的需要,生态农业观光园拒绝使用有害投入品,这样一来,农民无论在选择品种还是选择生产方式上,品质成为惟一目标,其产品大面积实现绿色无公害生产。开发的温泉会所位于三省交界地带,附近较富裕的贵州的兴义市,距离开发园只有36公里,某县城距离开发园42公里,盘县、红果距离开发园65公里;坐落在附近的滇东水电站,五乐火电站距离开发园仅几公里,国家法定假日,企业老板、高管、公司白领、高收入员工、富裕起来的市民,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理疗场所。(4)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如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工农业产品都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第三产业是最大的出路。而在农村地区,生态农业观光园应该是最大的第三产业。旅游业具有关联度高的特点,对一、二、三产业均有巨大的带动作用。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就可增收4.3元;旅游业每直接就业1人,社会就可新增5个就业机会。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效益显著,它能使农业经济结构再调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推动农村经济和农业劳动力结构调整,开拓新的增收渠道,创造新的增收模式。2.3 某县乡村旅游市场分析云南省某县古敢乡热水塘村,地处三省交界,某县辖区面积0.32万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总人口:78.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6.8万人,占总人口的8.7%。主要世居少数民族有彝、水、回、布依、苗族等,其中人口较多的是:彝族5.1万人,占76.1%;水族0.8万人,占11.5%;回族0.4万人,占6%。2010年末,全县GDP达111.2亿元,同比增长13%。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21.6亿元和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7和16.6%。财政支出21.4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9亿元,同比增长22.3%。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267元和18393元,分别同比增长12 %和13%。近年来,游客接待量逐年上升。随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长,市民出游意愿更加强烈。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拓展旅游市场等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2.3.1 某县特征乡村旅游市场特点2.3.1.1人口学特征指标分散,市场面宽通过调查发现,周边城市乡村旅游的游客中,各人口学特征指标相对分散。从性别分布上看,男性占57.73,女性占42.27,性别结构较均衡;从年龄结构上看,青年人占43.77、中年人占33.2l,以中青年为主;从文化程度上看,接受过中高等教育的约占63.4,受教育程度较好;从职业上看,自由职业者占12.45、学生占9.43、公务员占10.57、工人占5.70、农民占37.88、教育工作者占6.07、专业技术人员占3.06,企事业管理人员占2.43、公司职员占4.45、离退休人员占3.96。从数据分析看,*市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的人口学特征指标呈相对分散状态,说明乡村旅游是受大众普遍欢迎的旅游方式,乡村旅游市场面宽,发展潜力非常大。2.3.1.2出游动机以休闲度假为主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消费者选择乡村旅游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和缓解工作压力,3项动机分别占42.64、28.30、23.77。说明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倾向于在一地进行休闲旅游,用这种方式来放松身心,乡村山水风光、绿色生机,花草气息,舒适宜人环境恰好迎合了这种需要,符合旅游市场的发展规律。2.3.1.3出游频率高,满意度有待提升根据调查,大多数旅游者倾向于选择时间距离在13小时,60公里左右的旅游景点。以居家中心,半径为200km的空间范围,是大部分旅游者乐意接受的时间距离,而这一范围包括了周边的兴义、兴仁、安龙、某、盘县、红果、曲靖等地区。这些地区乡村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旅游者选择余地大,受时间、空间、费用的限制小,加上乡村独有的环境优势,因此出游的频率高。调查中发现,85.66的旅游者有两次以上的乡村旅游经历。另一方面,由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时间短,旅游活动内容不丰富,缺乏特色,使人们对乡村旅游的总体满意度不高。调查结果显示,旅游者最满意的是乡村旅游的自然环境,占56.98;最不满意的是乡村旅游缺乏特色和产品雷同现象,各占31.69和30.19。此外,居民在旅游过程中购买乡村土特产品的占64.53,说明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就在于乡村与城市相比,其截然不同的自然环境以及乡村旅游所独有的文化内涵,这正是乡村旅游的特色所在。2.3.1.4乡村旅游消费高,提升空间大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旅游者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处于中等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与家庭人均月收入高的旅游者较少。其中,家庭人均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5.28,500元的占16.60,1000-1999元的占25.47,2000-2999元的占23.39,3000元以上的占17-36。通过比较旅游者的现实旅游消费与预期旅游消费,可发现旅游消费的提升空间。调查发现,周边乡村旅游者的现实旅游消费较高,199元以下的占16.98、200399元的占36.98、599元的占27.92、600-799元的占10.94、800元以上的占7.17。乡村旅游消费水平比较高。调查中,假设*市的乡村旅游开发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他们愿意在乡村旅游消费的情况为:199元以下占10.94、200.399元占26.42、400.599元占31.32、600799元占15.85、800元以上占7.55。与现实消费情况比较发现,400-599元的消费等级上升约4,600-799元消费等级上升5。因此,乡村旅游的市场潜力还很大,旅游消费仍有较大上升空间。2.3.1.5生态农业温泉开发观光旅游市场知名度提高举办各类节日坚持通过宣传扩大市场半径,不断推动旅游企业与周边城市交流协作。推出三月桃花节,“三月三”,“五一节”,“六月六”,葡萄品赏节,“十一黄金周”,桔橙采摘节,禽畜宰杀节,水产捕捞节,少数民族风情节等一系列活动吸引各层次消费人群,并与周边旅游线路有机衔接,推出“一日游”、“二日游”精品线路,充分开拓该区域的旅游市场。开拓温泉更高价值温泉度假别墅区推出大盆浴,小盆浴,露天浴,儿童浴,家庭浴,鸳鸯浴,冲浪浴,温泉理疗,专业按摩,经穴推拿等全方位服务。温泉休闲健身区该区块位于园区的东南侧,面积约10亩,分布适合不同层次的温泉池,冲浪池,儿童池,鸳鸯池,家庭池,配备现代功能的保健、按摩、理疗、茶座、休息、音乐、电视、洽商、幽会,交流、商务等不同规格的房间,并配备专业的男女服务人员全天候服务。客人在这里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温馨惬意的享受,在感受到不同层次、不同需要需要的优质服务的同时,让内心充满舒心和浪漫。生态植物观赏游览该区块位于生态农业温泉开发园区的河对面,山体植被繁茂,主要为阔叶林、针叶林和灌木林,培育的红豆杉、塔松、桂花、樱花、冬青、樟树、翠竹具有较优越的生态环境。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为丰富,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规划将依山就势布置各种休闲、健身、娱乐的亭子、场所开展活动项目,形成以健身康体和生态养生为主题的特色功能区块,是整个项目生态文化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九曲河流竹筏游览观光某生态农业温泉开发园,蜿蜒一条河面较宽,水流平静,水质清澈,与两岸翠绿群山相依环抱,翠山绿水,让人陶醉,大有人在水中游,山在水中映,人与山水恋的妙感,山水相依,人绪缠绵,让人美不胜收,留恋忘返。独特的民族风情体验该区主要世居少数民族有彝、水、回、布依、苗族等,规划以体现乡村农家民族风情、康体娱乐、农耕参与、游憩休闲为主要功能,恰当展现生态文化与乡土气息,让各个民族最优秀的民族文化,集中在这里展现、发挥,让游客充分感受乡村生态农业温泉开发观光园旅游的精粹。外围区域的控制外围控制区包括核心建设区以外的山林、水面与村庄,规划在外围控制区严禁建造一切影响本区域生态环境的设施,山林采取封山育林措施,以达到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安全保卫工作责任落实到保安人头,对进出人员和车辆进行实名登记;严格控制闲杂人员和车辆进入园区。除此之外,区域内居民点应严格控制其人口与建设规模、建筑风格等,使其与度假村的环境相协调。2.3.2 乡村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分析2.3.2.1特色不明显,同质旅游产品多依据调查数据显示,有31.69的消费者认为*市乡村旅游缺乏特色,30.19的消费者认为产品种类太少,同质现象严重;24.53的消费者认为旅游项目不吸引人。大多数乡村旅游景点的活动项目主要是采摘、垂钓、餐饮,缺少有乡村特色的旅游产品。2.3.2.2淡旺季差异明显夏冬两季偏冷乡村旅游资源不仅包括乡村的自然景观要素,还包括乡村的建筑、民俗、文化、饮食、节庆、农业景观和农事活动,内容丰富,具有开发的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季节往往呈现不同的景观特色。通过调查显示,乡村旅游季节性明显,有51.69的消费者选择在春季进行乡村旅游活动,选择秋季的占34.34,而选择在夏季和冬季的仅占9.81和1.89,淡旺季差异明显。受访者认为,春季万物生长,秋季瓜果飘香,是旅游者最愿意选择出游的季节;而夏季偏热,冬季偏冷,接待设施不完善,选择夏、冬季节出游的较少。2.3.2.3各景点游客接待不平衡某生态农业温泉开发观光园周边乡村农家乐景点多,市民的选择余地大,在市场营销、媒体宣传等一系列措施的影响下,不同景点的知名度有较大差距。2.3.2.4游客停留时间短,产业综合效益差依据调查结果显示,在乡村旅游中“一日游”的游客占67.17,“两日游”占23.02。分析游客在景区停留时间短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乡村的配套设施如住宿条件不够理想,缺少晚间的娱乐活动,二是乡村旅游景点旅游项目过少,难以对旅游者产生持续的吸引力。导致游客在景区停留时间短,旅游消费时间有限,旅游产业综合效益低。2.3.2.5乡村交通条件的制约某某生态农业温泉开发观光园区通往四周城镇的道路坡度大,路面狭窄,坑洼不平是制约园区发展的首要问题,希望古敢乡人民政府能修整通往古敢乡,黄泥河镇,五乐电站的道路路面,为本项目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有利条件。2.3.2.6旅行社对乡村旅游产品促销的效果不明显近年来利用旅游节庆等活动的宣传,提升了乡村旅游的知名度。但是从旅行社的旅游产品设计来看,缺少精品设计,现有的一些旅游产品也都是以低价来吸引旅游者,没有体现乡村旅游产品特色。调查数据显示,消费者选择乡村旅游的信息大部分来源于电视、网络、报纸等大众媒体,信息来自旅行社的仅占7.39,旅游宣传册占2.26。加上“自驾游”的兴起,乡村旅游景点据中心城市交通条件的改善,都影响着旅行社的组团规模。最根本的原因是,现有的乡村旅游产品多属低档产品,很少体现乡村旅游的核心内容体验式旅游。乡村旅游是一种以体验农耕文化和乡土气息为特色的旅游方式,需要旅游者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救生员理论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全新高处作业证理论考试题库高空证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年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
- 2025年全国初中生思想品德学业测评模拟试题(附答案)
- 2025发展对象考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经济合同管理制度
- 2025年职业技校汽修专业:汽车维修高级技师资格证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培优b卷】
- 2025年统计学试题库(附答案)
- 护理学上岗考试题及答案
- 电叉车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百分题库合集】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操作工试题题库
- 公司级新员工安全培训课件
- 计算流体力学完整课件
- 四大时态综合课件
- 拜耳法氧化铝生产工艺流程框图
- 行政主管岗位职责及工作内容
- 机关档案管理工作培训课件
- 碧桂园山营销示范区区抢工宝典课件
- 上海市环卫作业养护预算定额经费
- 钎焊工艺有关标准
- 高校电子课件:金融风险管理(第五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