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和燃热产培训.ppt_第1页
万和燃热产培训.ppt_第2页
万和燃热产培训.ppt_第3页
万和燃热产培训.ppt_第4页
万和燃热产培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万和燃气热水器产品培训 国内营销业务中心推广培训部2010年4月 课程目录 一 燃气热水器行业发展简介二 燃气热水器消费需求分析三 万和燃热核心技术解析四 万和燃热产品线介绍五 竞品对比 一 燃气热水器行业发展简介 中国燃气热水器发展史 上世纪70年代的单位公共澡堂 曾经的家庭必备物品 木制澡盆 燃气热水器出现之前沐浴方式 中国燃气热水器发展史 我国燃气热水器的诞生 还要感谢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1964年 周总理出访亚洲11国时 带回了两台日本产燃气热水器 指示有关部门研制 中国第一台燃气热水器的诞生1979年 新成立的玉环快速热水器厂以周总理带回的样机为蓝本进行仿制 从而诞生了我国第一台热水器 名 玉环 取自曾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内沐浴嬉戏的杨贵妃 比喻现代热水器开始走进每一个家庭 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享受像杨玉环洗温泉似的热水浴 中国燃气热水器发展史 中国燃气热水器发展史 第一阶段 1979 1994燃气热水器以其快捷 方便 经济等特点 解决了消费者日常洗澡和家庭生活热水供应问题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之一 该阶段特点 快速进入千家万户 供不应求 玉环 沈乐满 万家乐 神州四大家族安全事故频发 中国燃气热水器发展史 第二阶段 1994 20021993年 凭借研发的 超薄水控全自动 燃气热水器 万和加入战团 短短一年半时间成为行业第二 1994年 万和研发的微电脑控制强排式全自动安全热水器评为九四年度国家级新产品 1999年8月 万和研制的 平衡式 燃气热水器鉴定为国内首创 随着 强排 平衡 等安全热水器的研制成功 中国燃气热水器进入安全时代 2000年 行业开始轰轰烈烈的 禁止推强 运动 该阶段特点 电热诞生 强有力的替代品迅速抢占燃热市场份额万和的成功 带动燃气热水器行业发展进入技术主导时代 中国燃气热水器发展史 第三阶段 2002 2007这时候的消费者 对沐浴有了更高的要求 对水质 水温控制 操作方式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从单纯的沐浴提升到生活品质高度 2003年 恒温型热水器开始进入市场 并迅速成为一级城市的主要销售型号 节能产品开始有市场 典型的产品有万和的非常节能系列 V8 A8 V9 冷凝式产品完成了技术储备到普及运用的转变 该阶段特点 安全事故逐渐减少 燃热开始稳定市场份额恒温舒适成为主流 外观设计开始时尚化 中国燃气热水器发展史 第四阶段 2008 至今政府倡导节能减排 节能成为社会热点 万和发动 节能补贴运动 冷凝式产品成为主销型号之一 该阶段特点 节能环保成为行业主要诉求外观进一步时尚综合性品牌进入 二 燃气热水器消费需求分析 热水器消费需求发展史 马斯洛需求理论将人类的需求划分为五级 生理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感情 归属 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 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 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 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 燃气热水器的行业发展正是这一理论的验证 热水器消费需求发展史 安全 舒适 热水洗浴 节能 生理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受人尊敬的需要 感情的需要 2002 2007 1994 2002 1979 1994 2008 直排 强排 平衡 恒温舒适 冷凝节能 环保 万和燃热卖点 卖点 环保健康卖点 节能省气卖点 舒适恒温卖点 超薄时尚卖点 安全放心 直排 烟道 强排 平衡 卖点 安全放心 卖点 超薄时尚 机型超薄是万和热水器15年来一直具有的传统优势 期间经历多年的燃烧技术创新而沉淀下来 从第一代的超薄水控全自动热水器到目前全球最薄仅8cm厚的薄典热水器 是万和热水器的主要特征之一 卖点 舒适恒温 比例阀 旋塞阀 恒温方式 强大的恒温产品阵容 卖点 节能省气 国家能效标准1级节能 V107 凝炼冷凝 新品 凝享冷凝 新品 凝感冷凝 凝智冷凝 凝巧冷凝 只有采用冷凝换热技术才能达到1级节能 卖点 环保健康 双焰富氧环保燃烧技术该机型燃烧产生的NOx浓度达到国家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燃烧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分级规定中的五级 共为五级 级数越高要求也越高 万和燃热现状 企业实力1 厂区面积 150万平方米2 年产能 1500万台3 技术创新 14项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数百项专利 三大研究中心4 市场表现 占有率稳固第一5 获得荣誉 标志性品牌 中国驰名商标等成本优势1 规模国内最大2 自制化程度高3 引入航天 双归零 的质量控制 燃气热水器市场销量占有率连续8年第一 02年 09年 燃气热水器市场销量 销售额连续2年双双第一 08年 09年 年产能500万台 万和燃气热水器荣誉 中国驰名商标中国航天专用产品中国名牌 万和燃气热水器荣誉 92年生产中国第一台超薄型水控式全自动燃气热水器94年首创微电脑强排式安全热水器00年首家推出强制平衡式热水器01年研制出国内第一台冷凝式热水器07年开发出全球最薄8CM热水器 万和燃气热水器荣誉 三 万和燃热核心技术解析 一 双焰富氧环保燃烧技术 预告 2010新技术 二 非常6 1节能燃热技术 三 全预混催化燃烧技术 V107 四 相交射流低温燃烧技术 薄致 五 五级火力分段精控调节技术 灵系列 五大技术支撑 双焰富氧环保燃烧技术 双焰富氧燃烧是一种低NOx燃烧技术 它通过燃料和空气的不同配比 利用不同火焰温度降低高温区的温度来降低氮氧化物的形成 所以它在燃烧的时候是由两种火焰组成 其中一种火焰由一次空气系数小于1 0的燃气燃烧形成 即以浓燃烧方式工作 是一种部分预混燃烧方式 火焰比全预混燃烧火焰长 另外一种火焰由一次空气系数大于1 0的燃气燃烧形成 即以淡燃烧方式工作 是一种全预混燃烧方式 火焰相对较短 然后通过浓淡燃烧破坏了容易产生氮氧化物的高温层 从而实现降低NOx排放和提高燃烧效率的目的 该机型燃烧产生的NOx浓度达到国家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燃烧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分级规定中的五级 共为五级 级数越高要求也越高 冷凝技术智能恒温技术智能分段技术 空 燃 气同步配比技术强化燃烧技术强制换热技术无氧铜水箱 非常节能6 1 全预混燃烧和大气式燃烧的原理比较图 万和公司2006年11月研制成功 在冷凝换热技术降低排烟温度的基础上再应用了此燃烧技术 可使废气量大大减少从而使热效率增加到107 另该燃烧技术燃烧完全 烟气中的CO NOx含量低 更环保 全预混催化燃烧技术 第三代 V形内燃式燃烧器 第一代 口琴式燃烧器 第二代 T型燃烧器 万和公司经过长达两年的研究 在2006年8月研制开发成功 该燃烧技术使燃气在全封闭的狭小空间内实现立体式的充分燃烧 火焰呈现出纯蓝的瀑布景象 燃烧更充分 而且烟气中的CO NOx含量较普通燃烧器的低 是一种节能环保的燃烧技术 相交射流低温燃烧技术 1 万和公司2007年7月成功研制开发 2 采用按键调温 打破传统的旋钮调温 3 电脑芯片已将机器的火力大小均分设定好五级 火力调节更精确 方便 4 有火力档位显示 与水温显示组成双显示屏 五级火力分段精控调节技术 四 万和燃热产品线介绍 了解产品分类的意义 1 从产品档次和功能进行分类 可对各产品进行准确定位 定价也更加合理 2 了解主要的竞争机型后 能更准确的从各类产品中找到本司的PK机型 从两个方面进行PK 第一同等价格比性能 第二同等功能比价格 3 更方便各位营销人员准确的进行所负责区域的产品线规划 万和燃热产品线 户外式 平衡式 强排式 烟道式 强排机分类 A类高档产品 凝享 凝炼 凝感 凝智 凝巧差别 冷凝B类中高档品 非常节能恒温差别 恒温 V6 V8 A8 V9 V10 V12 薄致 C类中档产品 灵动 灵彩 灵典差别 分5段调节火力D类中低档品 带数显的普通强排机差别 带数显 宽温带 数显普方 新数显 E类低档竞争品 不带数显的普通强排机差别 不带数显 普方 普平 亚光 烟道机分类 A类高端产品 适季暖流差别 恒温和液晶温度显示器B类中高档产品 炫彩 晶致差别 与众不同的数码温度显示器C类中低档产品 数显圆角差别 普通数码温度显示器D类低档竞争品 弧面方角 新弧线差别 无显示器 平衡机分类 A类高档产品 凝炼冷凝恒温差别 冷凝B类中高档产品 超薄智能 VFD V8差别 恒温C类中低档产品 数显差别 带数显 喷珠光漆D类低档竞争品 平面方角差别 不带数显 喷粉 五 竞品对比 1 前锋 恒温机对比 美D 美D JSQ20 10JB 分析 1 此两款均采用电子恒温方式 通过全自动两档 冬夏型 切换喷气管实现两档负荷的智能切换 达到恒温效果 价位也比较接近 2 万和V6更采用步进电机无缝调节气阀芯 通过电脑CPU指挥步进电机模拟人手快速自动调节燃气阀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