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梦空间资料电影影评深度解读影片剧情分析解析.doc_第1页
盗梦空间资料电影影评深度解读影片剧情分析解析.doc_第2页
盗梦空间资料电影影评深度解读影片剧情分析解析.doc_第3页
盗梦空间资料电影影评深度解读影片剧情分析解析.doc_第4页
盗梦空间资料电影影评深度解读影片剧情分析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解读盗梦空间? 超级诡异的“盗梦空间” 影片分析以及梦的随笔(1) 诺兰在全球掀起了一场“梦幻风暴”。 无数的影迷在热情地解读这部奇异好看而又晦涩费解的影片。 网络和其他媒体上充斥着各种解读,各种争论。 这是好事。 无论诺兰能否赚钱(我相信本片会大赚),他至少为世界电影贡献了一部空前复杂而诡异的表现梦幻的影片,其意义深远,非同寻常。也许,正像诺兰自负的那样,这是“超现代电影”的一部“奠基”之作。 很多影迷被本片困扰,很多影迷的解读“执著于”影片的故事究竟是梦是真的争论之中,或者偏执于破解哪些情节属于第几层梦。 这其实是被“盗梦空间”一叶障目了。 研究影片总共有几层梦,哪些情节属于哪几层梦,其实毫无意义。 因为这部影片本身就是一场梦,影片中的人物在做梦,人物的梦中还有梦,梦中的梦还套着梦。观赏这样的影片,其实并不需要你像科学研究那样搞清究竟有几层梦,而是要看懂影片究竟想表达什么。 影片中有造梦的仪器,其实当我们观看本片时,诺兰的电影不但是一场梦,它还是一个造梦仪器,刺激并引导我们进入一段“梦幻时空”。 电影是一场梦。这是电影的理论基础之一。诺兰也说得很清楚:“想想看,什么东西和进入他人的梦境一个性质的?电影!电影院就是让你潜入他人梦境的地方。” 要真正看懂这部影片,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梦的特征。 梦的第一个特征镜像特征。 梦就像我们在镜子里看见的影像,看起来很真实,通常也很清楚,绝对是我们身心的真切体验,而且并不仅仅属于心灵比如睡觉时憋尿会梦见厕所,口渴时会梦见身在沙漠,有性欲冲动时会梦见桃色艳遇等等。但醒来时,你又知道梦中所经历的一切都是“虚假”的,所谓镜花水月而已。 这是梦的现象学基础。 梦的第二个特征自我逻辑。 梦的古怪,尽人皆知。我们经常会做非常荒诞的梦,有时梦中的一切那么超现实,荒诞到不可思议的地步。比如完全无关的事物会联接在一起,比如梦见我们在自由飞翔,比如梦见奇异的怪兽,梦见你砍了魔鬼怪兽无数刀可它就是不死,梦见早已死去的亲友跟你对话,甚至梦见你给自己的新娘揭开盖头时却发现她是一具骷髅,梦见你跟朋友喝酒时却发现杯中是鲜血,如此等等。你醒来会觉得不可思议。这正是梦最大的也最重要的特征,它有自己的组合、生发逻辑,它通常并不按照我们清醒时的现实逻辑来编织情节因为梦就是要用“奇异”的方式告诉你一些秘密,一些你清醒时意识不到、或者故意回避的心灵秘密。梦是有逻辑的,但不是我们清醒时用的形式逻辑,它的逻辑是我不需要形式逻辑,我需要表达什么就表达什么。 梦的第三个特征满足欲望。 人有很多欲望,并不仅仅只是性欲才算欲望。但梦通常要满足的,都是你被压抑的深层欲望,一般是和你的生存环境、社会伦理不相容的欲望。这就是精神分析的奠基人弗洛伊德的著名论断:梦是被压抑的欲望的满足。 因为被压抑了,所以特别需要一种表达方式来宣泄。 但是很多欲望是不容于社会伦理的,比如乱伦欲望,即所谓恋母嫉父情结或恋父嫉母情结,当这个念头(欲望)产生时,会遭到社会伦理谴责,会受到我们自己的谴责。我们会把这些欲念压抑下去,“明意识”会自动检查,不让这些欲念泄露于我们的言行中。当我们在睡梦中,对意识活动的控制力大大减弱时,被压抑的欲念就要冒出来,但压抑机制已经形成了,会对它检查、谴责,于是它就用多重意义的、隐晦的、象征的、含义暧昧的形象以及形象组合来编织梦的故事,逃避检查从某种意义来说,梦是巧妙对抗道德、逃避道德的艺术手段。 梦的第四个特征即兴关联。 梦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保护我们的睡眠。为此它会把影响你睡眠的事件即兴“创作”,演绎成你可以心安理得继续睡眠的故事。比如我自己的一个梦我有一次去开会,早上八点开会,我必须七点多就起床。我习惯夜晚不睡觉而上午不起床。用手机闹钟定了起床时间。手机闹钟的声音是钟声,当闹铃响起时,我就梦见自己正在一座富丽堂皇的大教堂参观,听见教堂钟声响起,无数衣冠楚楚的西洋教徒在做神圣的仪式,我不能这时离开,于是就听着钟声看他们礼拜我的梦把闹钟铃声编织成了一个可以让我心安理得不起床的故事。这样的例子,你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或梦的解析中都能找到,这一点儿都不稀奇。 在盗梦空间里,你看他们在梦中乘坐汽车,会随着汽车的颠簸以及落水,梦见一些相关的奇异的景象和故事,比如杯中水倾斜、酒店大堂水花漫天喷射等,这就是梦的“即兴关联”功能的作用。 (这个梦像表现的是文明给我们的困扰和对毁灭的恐惧) 其实每个梦,都是在用它独特的逻辑和方式,表达着非常复杂而深邃的意义和情感。 梦是一个天然的艺术家更准确地说,梦是一个富有诗情的画家,或者是一个只会用画面来讲故事的编剧、导演。 关于梦,我们可以确定如下原则: 一、没有无意义的梦。 二、没有无缘无故的梦,所有的梦都内含着主体的心理动机。 三、所有的梦都有潜在的逻辑,正是依据潜在的逻辑,梦进行着它的形象创造或蒙太奇编辑。 四、梦要满足被压抑的欲望。 五、梦的形象是刻意创作出来的象征符码。 六、梦是挫折或缺憾的情感的补偿。 七、梦和主体的现实生活具有对应关系,或者说,必须把梦境的解析和主体的现实生活进行关联对照,而不能孤立地解析梦境本身。 八、我们醒来时能记住的梦,都是因为相关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心理问题)尚未得以解决。 九、所有的现实问题都会在我们的心理上有所反映。有时现实中让我们困扰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但该问题并没有在我们的心理上得到解决或平衡,梦往往因为这个原因而产生。有时现实中困扰我们的重大问题根本不在梦中出现,有时恰恰相反,当我们被现实问题困扰时,我们做的梦看起来却是一些奇怪的鸡毛蒜皮的画面组合,显得既荒诞又不重要。其实这样的梦,对我们的心灵同样重要。 简而言之,梦意味着主体的心理困扰。 那么,在盗梦空间中,困扰主人公的心理问题是什么呢? 整部影片,从开头到结尾,其实都是男主角(莱安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演)的梦。 他梦见自己去冒险行刺日本富豪,这满足的是他的英雄情结。而促使他纠结于这一英雄情结的,则是他体内旺盛的力比多(性欲力量)作怪,换句话说,暴力情结始终困扰着他的心灵当然,这也困扰着整个人类社会。 其实,他究竟为什么去刺杀日本富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刺杀“日本富豪”这一梦境本身。日本在二战时是美国的敌对国,战后日本复兴,又是美国经济和技术的最重要的竞争对手。当他从行刺日本富豪开始,到最后跟日本富豪合作,这其实真实地象征了日美之间的国家关系:既是对手,又不能不合作。 影片一直在告诉我们:他的妻子早死了。 这意味着他的力比多(性欲)不能及时有效地宣泄。 你若真把他手中的枪理解成现实的武器,那就错了。 这把加长枪身的武器,其实是他梦境中改头换面的性的象征。 这跟困扰他的第二个重大问题有关他和妻子(女人)的关系。 想想是谁破坏了他的“伟大计划”? 当他准备跟男性同伴实施窃密(窃梦)计划时,他的妻子神秘出现了。同伴提醒他不要去搭理她,但他还是去了。在他打开保险箱、计划即将成功时,妻子显然出卖了他,并且站在日本富豪身旁,用枪对准了他。 此时他的妻子,是个身手了得的间谍,而这跟后面妻子的角色明显不符。在后面的剧情中,他的妻子跟间谍之类的事情毫无关系。如果这是一个现实故事,那么显然就逻辑不通、自相矛盾了。因此,这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他所经历的惊险故事,完全是他的梦。 那么,这段梦隐藏着什么意思呢? 第一、总是女人出来坏事这是顽固而强大的性别歧视思想,自古如此。 第二、不是他对不起女人,而是女人首先主动对不起他。 因为这种厌恶和“仇恨”,他让妻子在梦中消失,让她早已死去,他在梦中告诉另一段梦中出现的小姑娘,他一直在逃亡,因为他被怀疑为杀害妻子的凶手。 纠缠于他是否真的杀了妻子,那就犯傻了。也许当他做这个梦时,现实中他的妻子就在他的床边。重要的不是现实真相如何,而是他为什么做这个梦? 造成他有家难回的祸根,正是妻子! 这种隐秘的情绪指向,才是关键所在。 在其后的剧情中,妻子不断出现干扰他,给他带来巨大的心灵困扰。 妻子纠缠他,要跟他单独厮守,永远厮守,而对他身旁的新的娇小美丽的女性,则充满了嫉妒和凶杀的冲动。 对已婚男人来说,最讨厌最要命的事情是什么? 就是老婆无休止地纠缠你,要你时刻陪她,不许你跟任何其他女性接触。 想想他的妻子是个什么样的女人?美丽,不可靠,背叛,偏执,纠缠,非理性,分不清梦幻和现实,诡异而凶戾。对吧?所以他要妻子早已死去。但是,既然早让妻子死了,为什么他又不断纠结于和妻子的关系呢?或者说,为什么妻子每每在关键时刻出现,总要破坏他的计划呢? 其实不是妻子每每出来纠缠他,而是他的心灵自我困扰、自我纠结。 为什么他会自我困扰自我纠结呢? 因为他的心灵深处,一定有对妻子的负罪感! 再看看影片中他的那个女伙伴女大学生阿里阿德涅(艾伦佩奇饰),一个娇小美丽、善解人意、主动关怀他爱慕他、并愿意为他牺牲奉献的姑娘,她是怎么出现的呢? (美丽的新女性,象征性地取代了他妻子的位置)这个美女,是他的岳父介绍给他的! 梦用这样的手法,化解了他的道德危机是岳父把这个美女介绍给他的,因此妻子如果有什么不满,责任应该由她的父亲承担;第二,他没有主动追求新的美女,而是美女在主动“追求”他。 从精神分析角度看,这意味着如下的现实对应:他早已厌倦了妻子,甚至真的杀了妻子,而且极可能有婚外恋,这在重视家庭关系的美国新教伦理观中,是不道德的,甚至是犯罪的,至少违背了他娶妻子时所发的那些誓言。所以,他让妻子在梦中自杀,让岳父介绍给他一个新美女,以开脱自己的罪责或道德谴责。 但是,让妻子在梦中自杀,虽然满足了潜意识“喜新厌旧”的欲望,但毕竟始终有道德上的困扰。于是,他后来又改换了妻子之死妻子并没有死,而是纠结沉湎于潜意识的深渊中无法自拔。换句话说,他让妻子成了一个灵魂上的植物人! 这样,既满足了他跟新欢的浪漫,又不承担妻子死去的道德谴责。 这才是他梦境的隐秘内涵。 因此,如果我们纠缠于他跟妻子梅尔的故事哪些段属于第几层梦,那就是我们被他的梦境误导了,诱骗了,等于根本没有看懂这部影片。 这部影片,要讲述的并不是传奇故事,而是用故事来表现(解决)他的心灵困扰。 他的第三个心灵困扰,也是全人类的心灵困扰,就是我们存在的真实性问题。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往何处去?我们的心灵和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与物质环境,究竟哪个是真实的? 这幅海报,错乱的空间环境强调的是生存真实性的困惑。 请看下面这幅著名的绘画 这是著名艺术大师埃舍尔的杰作,曾经轰动世界。 每一节楼梯、墙壁、人物等空间构成,你单独截取一段看都很真实,绝对符合日常逻辑。但是,当它们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系统存在时,它们又绝对是荒谬的。 如果我们把影片中错乱的空间构成只理解成梦境的荒诞或给观众视觉刺激,那我们对影片的理解就未免太肤浅了。错乱的空间环境是一种象征,是对我们日常经验的质疑,是对存在真实性的哲学思考。 想想“庄周梦蝶”的寓言。 庄子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醒来”后他开始诧异,究竟是自己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对当代哲学而言,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寓言庄子之后两千年,西方哲学才开始思考本体性和真实性的悖论。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唯物主义哲学批判他强调意识第一性。 其实,唯物主义哲学恰恰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制造悖论如果物质是第一性的,而意识也属于物质范畴,那么,意识其实也是第一性的。 当我们在三维空间看见一个球是圆的时,究竟是我们以为眼前的存在是圆的,还是这个存在本身真是圆的?如果一个人处于另外的空间,那么他看这个“球”是圆的还是方的呢? 别以为这是哲学游戏。这是对人类认知能力与方式的质疑、拓展和提升。 如何解读盗梦空间? 超级诡异的盗梦空间影片分析以及梦的随笔(2)对人类来说,梦是我们最后的最重要的心灵花园。 在古代,梦意味着神启神灵给人的启示,受到高度重视。可以说,在精神分析学创立并风行之前,梦一直是最令人类着迷困惑的心灵现象,它倏忽而来,可能让你觉得甜蜜或惶恐,它又飘渺而去,令你难以回忆。当你知道自己做过一个梦,但是无论如何回忆不起梦的内容时,它意味着“梦就在我的身心里,但我又无法控制无法理解”的苦恼。换句话说,梦外在于我们的明意识,它既属于我们,又相对独立于我们。 梦的神秘和带给我们的困惑苦恼,使它成为人类最大的心灵之谜。 人类认识和破解梦的努力,从未停止。 古代巫师,曾经尝试用迷幻药来制造或控制梦。 梦,也可以说是我们的心灵迷宫。 所以,男主角才会让他的新搭档(小美女)一开始去画迷宫。 这其实是对梦的最准确的隐喻。 (埃舍尔的迷宫,能看得人精神错乱) 现代社会,是高科技社会,也是高度协同性的社会。我们被迫服从于千篇一律的生产方式,主动或被动地采用着相同的生活方式。尤其遍及城市各个街巷的监控器和开放式的办公环境,事实上给“自我”带来了严重的压力。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神秘而私密的梦幻,对我们变得日益重要起来。 盗梦空间要表现的,正是每个人都感兴趣的梦幻。 盗梦空间并不是第一个表现梦幻的作品。过去就有以梦幻为题材的小说、绘画(特别是超现实主义绘画)和电影。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梦幻电影完全以梦为内容,手法梦幻般奇诡、形式独特、结构繁复的作品,则首推盗梦空间。和以往所有同类题材的作品不同,盗梦空间在三个方面具有开创性的奠基意义。 第一,富有创意和震撼力的梦幻视像。比如城市翻卷折叠、比如时空错乱、比如街市爆炸等。 第二,人物制造和控制梦的情节,让很多观众觉得十分新鲜。 第三,梦的分层“理论”和情节化的表现。 本片的创意,起源于诺兰16岁时做过的一个梦:他在睡梦中,意识到自己开始做一个新梦。这令他觉得十分新奇。这样的现象的确少见,但并非绝无仅有。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可能都做过梦中梦,只是我们通常察觉不到,醒来又早将梦遗忘干净了。有一个朋友曾经给我讲过他的梦中梦:他时在中年,梦见自己随团旅游,结识了一个美女。他梦见自己在宾馆的双人床上睡觉,开始做跟美女幽会偷情的梦。他在梦中意识到自己正在做一个桃色梦,他开始“批判”自己(在睡梦中批判自己的桃色梦),嘲讽自己不该做这样的梦,因为这和自己的教师身份不符,是不道德的。梦中的美女进到他的房间,开始脱衣服,他又对自己说,这不过是个梦,自己索性进入梦中,尝试跟美女风流一下,反正不过是一个梦而已。 这样的梦中梦,其实表明他对潜意识的检查监督机制很强大,也就是他平时对自己的道德反省意识很强烈,而他的本能冲动(力比多)也很强大。双方冲突较量的结果,是检查机制的放水柏拉图所谓的“君子之不端止于心里,小人之不端付诸行动。”既然是在梦里,那就不妨抛开道德顾虑,在桃色梦中风流一下。 (梦的解析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 通常,我们在现实中不能做的事情,比如杀人或偷情,会在梦中直接表现。比如梦见杀死可恨的人,和某某明星风流浪漫,藉以满足我们被压抑的欲望。而梦中梦的情况,表明做梦人的梦幻意识结构复杂,特别是明意识的监管机制较为强大。 但事实上,所谓的梦中梦不过是“一个梦”而已。从理论上说,梦固然可以无限分层,即梦中梦包裹多个梦中梦,但这仅仅是梦的变形机制在起作用所谓变形机制,就是不能直接原意入梦的内容,被变形加工后入梦。比如太阳照成升起中的儿子,进入妈妈用卵石垒建的密室,这其实是一种潜意识的乱伦欲望,因为这种欲望必须被禁止,于是它被变形为可以接受(也就是大多数观众看不懂)的情节。 不懂得梦的解析技术的观众,热衷于探讨本片的“梦中梦”,因为他们不明白,梦的所有形式只在如何表达意义的层面上才有价值,其形式本身并不具有独立意义。如果你不明白梦所蕴含的隐秘意义,只去研究梦的形式,那恰恰是舍本逐末,是被梦欺骗误导了。梦的形式(比如你梦见怪兽追逐)是隐藏梦的本意的手段,它的意义就是欺骗明意识对梦的检查机制,借以蒙混过关。 很多中国观众不知道精神分析学对意识的分层界定,所以觉得本片中“梦的分层”说法很新鲜。精神分析学认为人的意识分三个层次:明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明意识就是日常意识,它是理性的,受各种社会伦理、法律等的限制,好比客厅,是对外来人开放的,通常也是我们可以掌控的;前意识介于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类似客厅和卧室之间的过道走廊;潜意识则好比卧室,是我们的私密行为之所,它受本能的驱使,通常为我们所难以察觉和控制。 本片有意(也可能是下意识的)对观众进行了误导,误导手段之一是梦的分层,误导手段之二就是梦的图腾就是这个小陀螺。 影片说:如果这个陀螺不倒,表明人物始终在梦幻之中。 很多观众只记住了这句话,所以争论结尾时陀螺的旋转,认为陀螺始终在旋转,因此是个开放式的结尾,表明主角始终是在梦中。 这就是影片的三个“梦的图腾”。 这其实只是诺兰故弄玄虚的艺术手法,是故意要混淆梦幻和现实的关系,以便引导观众思考真实与虚幻的问题,并为他的繁复剧情找一个道具(逻辑)依托。因为影片中还有一个镜头,清楚表明主角的陀螺没有旋转。 主角答应和日本富豪合作,等待同伴到来前把玩陀螺请问他此时是在现实情形状态,还是在梦幻之中? 如果你认为他在现实情醒状态下,那你显然还没看懂影片。 研究他此时是在梦的第二层还是第三层,这其实毫无意义。 因为所谓梦的图腾,只是影片的技术噱头,事实上根本不存在什么“梦的图腾”。 这其实又涉及到梦的一个重要特征无界限性或天马行空。 我们在现实中编故事,是需要生活逻辑的。比如你编一个普通人的故事,他在罗马逛街,就不可能一转眼出现在上海。他也不可能没有翅膀而在天空飞翔。但是在梦中,他完全可以在罗马大街上走着走着就直接走进了上海的弄堂,他也可以没有翅膀而在天空自由飞翔,或者没有任何潜水用具而在深海中同鲨鱼遨游良久。一切绝对不符合我们日常经验与逻辑的事情,在梦中都可以自由发生。 比如下面最具有震撼力的镜头 这是小美女阿里阿德涅在梦幻中制造的梦幻画面:她让整个街区翻转折叠。我在电影院里清楚地听见一个女孩看见这一镜头时,发出了震撼的惊呼。 这样的创意构思,是以前的电影中所没有的。 这也符合电影和梦幻的基本特性精彩奇观。 遗憾的是,这一类的精彩奇观,并没有对剧情发展和人物塑造发挥什么作用,而仅仅只成为一个奇幻镜头。 这个满街爆炸、碎片横飞的镜头,也是令人惊叹的精彩奇观。 当满街碎片横飞时,男女主人公端坐如故,毫发无伤。 这类镜头,虽然对剧情发展与人物塑造没有实质作用,但也不仅仅只是炫酷的精彩奇观,它至少强调表达了梦的特性无逻辑性,无界限性。 这是男主角在教导小美女学习掌握梦的技术。从一般经验来说,这是荒谬的,因为没有人能够(或者有必要)学习“梦的技术”。梦不需要学习,梦是天然自发产生的,是潜意识的自主行为。但是另一方面,梦其实的确存在一个“学习”过程随着个体对自我和社会认识程度的深入,也就是随着他的成熟,随着道德感的加强与检查机制的成熟,梦的内容和形式也会相应变化。比如有一个男子,他二十多岁时曾经告诉我,他梦见和自己的姐姐结婚了。这显然是赤裸裸的乱伦之梦。若干年之后,他反复做过一个令他苦恼的梦,梦见自己孤独地站在空旷的香港大街上。原来他的姐姐曾经在香港生活多年。后面的梦,其实就是跟姐姐结婚的梦的变形,他的孤独和大街的空旷,表明乱伦的欲望受到了压抑和检查,即乱伦事件没有发生,乱伦欲望没有满足。但他梦见那是香港大街,这又和姐姐具有了隐秘的联系。相对于个体生命历程来说,这就是梦的成长,一种形式的进步和“艺术化”。 莱昂纳多所扮演的人物,在影片中也有一个梦幻成长与改变的过程。 这种成长,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盗梦的故事,一个是他和妻子的关系。如何解读盗梦空间(3) 超级诡异的盗梦空间 影片分析以及梦的随笔(3) 要看懂诺兰的盗梦空间,需要我们具备起码的精神分析学知识,特别是关于梦的理论。很多影迷纠结于这些问题:1、梦真的能分层吗?这部影片的梦到底分几层?2、在别人的头脑里植入一个想法,这可能吗?3、本片从头到尾都是人物的梦呢,还是开头结尾的情节不是梦,而只有中间部分才是梦?4、盗窃别人的梦,这技术存在吗?5、梦对我们的生活究竟有什么重要影响?6、我们平时从梦中惊醒,并不需要梦见自己死亡,为什么影片里人物只有遇到“死亡”威胁时才能从梦中醒来? (影片中制造梦的机器) 西方(特别是美国)对梦的研究,无论基础理论还是应用技术,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在我国的心理学界,其基础理论水平基本还停留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实验心理学层面,梦的应用技术研究我觉得似乎还没有真正开始。我必须承认自己孤陋寡闻,就我所接触到的国内有关精神分析学的研究著作,能较为正确理解其理论要旨的就不错了,而且也不多。很多所谓的心理学专家还在愚妄地狂批弗洛伊德,坊间流行的很多“梦的分析”书籍,还可怜地停留在三千年前的周公解梦水准上。因此,大众对梦的知识贫乏,是符合基本国情的。 这部影片的梦究竟分几层,有兴趣的话你可以慢慢去数。但我已经说过了,影片中的梦分几层,对理解本片基本毫无意义,那是影片的一个技术噱头,是故弄玄虚。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梦的确可以分层,即梦中有梦。我在前面的博文中说了,梦的所谓分层就是梦的变形机制,其真正的目的是把不符合伦理规范的受到理性压抑的内容,以变形的方式蒙混过关。因此所谓的“梦中梦”,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梦,只是形式复杂了。 现在可以肯定的是,梦具有如下几个基本作用: 一、启示作用。 比如科学家梦见一条蛇咬自己的尾巴,从而受到启示发现苯环分子结构的例子。还有门捷列夫受梦启示发现元素周期表的故事。这样的事情是人人企盼的,可惜极少发生,因为你只有能记得梦、并且具有超级领悟力才行。 (凯库勒梦中发现苯环结构) 二、警告作用。 有时我们在清醒状态下,并不觉得身体有什么问题,但事实是你已经进入病态了,梦会用它的方式警告你身体出了问题。比如有个朋友告诉我一个恐怖的梦,梦见一个男人突然撞到她身上,然后死掉了,把她压在下面,她感觉非常惊恐,她被死尸压倒在冰冷的污水烂泥里。她努力挣扎爬起,发现死尸如僵尸般抽搐,吓得她惊醒过来。这个梦可以做很多指向的分析,不过我最担心她做梦期间健康会有问题,因为梦见男人死而不是梦见女人死,这和性别有关,即跟性有关;梦见被压在烂泥污水里,烂泥是黑色的,水又是阴性的,二者都和肾脏有关。肾属阴,五行属水,归位玄武(龟蛇),属北方,北方其色属黑。肾脏跟我们的性生活具有至关重要的关系。所以这个梦是警示她的肾脏有问题。后来她果然肾脏出现了严重的病患。 三、满足欲望。 这是梦最常见的作用,多数的梦都跟被压抑的欲望有关。 盗梦空间真正要表现的,就是一个男人被压抑的欲望和满足方式。关于这个,我们稍后详细解析。 那么,我们的头脑中有可能被别人“植入”想法吗? 回答是肯定的。想想你头脑中的那些想法,哪些不是被人“植入”的?当我们呱呱坠地时,我们头脑中有什么想法呢?当然不是什么都没有,胎儿在子宫中就开始有“想法”了,但绝大多数的想法,都是我们出生后被父母、老师、亲友等等“植入”的。学校教育、宗教教育、包括自学,一切信息和思想,都是主动或被动“植入”我们头脑的。我们对此一般习以为常、安之若素,因为我们总觉得有自主性,可以自主决定接受或拒绝某些信息或思想。其实多数情况下这都是我们的错觉。比如教材的选择,官方信息传播机构对内容的取舍、放大或缩小,法定必须接受的教育内容,官方语言,国家意识形态,法定宗教,如此等等,多数人都是不知不觉接受认同的。这种信息“植入”,是最常见的,也是国家机器最为重视的“常规植入”。 想法(信息)的植入,还有几种情况。 一是社会风潮的“从众植入”。比如突然爆发的抢购风潮,你可能完全不需要去抢购某些生活用品,但看见别人都去抢购,你也不自觉地跟着做了,这其实就是一种“信息植入”大家都去抢购,说明用品匮乏危机已经或即将发生。事后往往证明这种匮乏危机其实并不存在,但你还是跟着做了。为什么?因为你被植入了危机信息。 二是催眠植入。介绍催眠的书籍很多,我不多罗嗦,简而言之:催眠师不但可以掏出你头脑中的信息,而且可以在你头脑中植入信息。 下图是催眠状态一个女人身体可以悬空的例子。清醒时几乎无人能做到如此悬空。 现在国内催眠术正有兴盛的趋势。你可以去尝试,但是也要小心,因为中国的骗子太多,而催眠事关你的身心健康,弄不好会带来意外的伤害。我曾经去过一家沈阳的心理诊所采访,发现那里所谓的心理分析医师基本是根本不懂心理分析的业余五流。 三是“技术植入”。这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西方(特别是美国)格外注重研究的所谓心理科学。因为普通教育(常规植入)花费时间太长,而且效果不很可靠。比如很多克格勃的间谍或官员叛逃西方,或者西方间谍或官员叛逃苏俄,都是“常规植入”不可靠的例子。能不能有一种技术,可以瞬间(或短时间)给人洗脑,重新在对象头脑中植入所希望的信息呢?或者抓获敌方情报人员,常规审问太漫长太不可靠,能不能发明一种仪器接上对象的大脑,立刻能把他头脑中的一切信息都“拷贝”下来呢?这就是他们一直在研究和试验的技术。 就此而言,盗梦空间中“梦的植入与盗窃”构思,并非别出心裁、空穴来风。 现在言归正传,盗梦空间的剧情,哪些是梦,哪些是现实呢? 先回想一下开端的剧情吧 男主角Cobb出现在海滩上,他恍惚中看见自己的两个孩子在海滩玩耍;然后他被士兵发现,押进海滩上的城堡;城堡豪华客厅中,一个老者神秘的背影(渡边谦扮演的日本富豪森藤Saito);士兵把Cobb身上搜来的陀螺交给森藤,森藤把玩陀螺;森藤说:你是来杀我的。镜头切换到Cobb吃饭然后呢? 又老又丑的森藤哪里去了?剧情跟又老又丑的森藤还有关系吗? 剧情跟中年的森藤有关了,跟老丑的森藤无关了(至少暂时无关了)。这是时间的一个跳转,其后的剧情表明是男主角的回忆他当年如何跟中年森藤“签约”合作盗梦。 (男主角和同伴说服中年森藤签约盗梦) 从剧情形式和内容看,以后都是男主角的回忆或梦幻,直到结尾时重新面对老丑的森藤,所谓前后照应,表明回忆或梦幻结束,人物回到现实。 我告诉你你这样看就完全错了! 因为你只被剧情形式迷惑了,而忘记了对比人物的容貌! 回忆一下老年森藤是什么模样?再看看中年森藤什么模样! 老年的森藤头发全无,脸上青筋(血管)凸显,皱纹堆垒,毫无血色,仿佛一具百年不见天日的僵尸。他已经老迈得无法行动,嗓音极其衰弱苍老。但中年的森藤却是身材魁梧、虎虎生风、英俊潇洒的。 (渡边谦扮演的中年森藤,英俊潇洒,虎虎生风) 森藤从中年老迈到这个地步,差不多需要五十年吧? 你认为男主角Cobb 在剧中经历了五十年的冒险生涯后才重见老年森藤的吗?! 且不说这从情理逻辑上看多么荒唐,事实是影片已经给了你另外的答案! 想想男主角结尾时(重见老年森藤时)的容貌吧! 男主角从影片开始到结束,始终都是这副英俊潇洒的容貌! 他跟中年森藤合作盗梦时就是这副模样,到五十年后森藤老丑不堪了,难道我们可爱的男主角居然能丝毫不见衰老?! 他吃了什么神奇的花粉养颜啊?! 如此巨大的矛盾说明什么? 答案非常简单! 他根本没跟森藤经历过几十年的冒险盗梦生涯,森藤的衰老发生在他的梦中! 所以,他开始被押解去见森藤的剧情,就是他的梦! 他在梦中编织了一个倒叙的故事他之所以被押解来见老年森藤,因为他跟中年的森藤签订了盗梦的合约,开始了盗梦的历险,而他最终没有完成合约。违约当然要受森藤的惩罚。 但这只是他编织梦境的结构框架。 他真正要在这框架中编织的,乃是他潜意识中的隐秘欲望。 他的第一个隐秘欲望,就是“遗弃”自己的孩子! 估计看到我这句话的朋友,都会跳起来朝我大喊:你胡说! 男主角在影片中所做的一切不都是为了跟孩子团聚吗?!他心中念兹在兹的不就是要见他的孩子吗?!你是没看懂啊,还是被影片弄得发了神经?! 其实你若真的这样质疑我,那就说明你对梦确实缺乏研究,而且肯定没看懂影片。 请你先回答一个问题:看了我上面的分析之后,你认为影片是否从头到尾都是男主角的梦?如果你承认从头到尾都是他的梦,那么请回答我第二个问题:他为什么要梦见跟孩子分离、始终不得相见? 你能给出的答案一定很简单明确因为他被怀疑是杀害妻子的凶手嘛,他不得不逃亡嘛,妻子也一再试图阻止他跟孩子们见面嘛! 可惜,这仅仅是复述故事的情节,作为答案可就错了! 请务必牢记,这一切故事都是他的梦! 因为根据梦的基本原理,他若在现实中不得跟孩子团聚,而他极其渴望跟孩子们团聚的话,那么他的梦恰恰应该是跟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游戏,应该梦见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各种活动(包括冒险)。这才能满足他渴念孩子的欲望。但孩子们在影片中的多次出现,却都看不见正面脸孔,只在影片快结束时,在他终于回家后才第一次清楚地给出孩子们的面孔镜头。 难道渴念孩子的父亲,会忘记了自己儿女的相貌吗? 当然不是!这是一种故意的遮蔽! 他在梦中看不见孩子的脸孔,说明他潜意识里有不想看见孩子的欲望。 不仅如此,为了“不能见到孩子”,他在梦中虚构了自己被怀疑杀害妻子的罪行,这为他离家流浪找到了合理的借口;然后他又虚构了妻子没死,而是沉溺于潜意识边缘无法自拔的梦境,这解脱了他“仇恨”妻子的负罪感;然后他又虚构了妻子阻止他见到孩子们的故事,这再次合理而且令人同情地使他仍然见不到孩子;他还虚构了跟森藤签约盗梦的故事,任务完不成,这同样“迫使”他可以继续见不到孩子。 要看懂影片,关键是要发现故事的“主题指向”。 我们平时都懂得“听其言而观其行”,对吧?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要看他言语最终呈现为行动以及行动带来的结果,这结果就是他言行的最终“主题指向”。你可以说得天花乱坠,但若结果跟你的言行不符,那么你所有的辩解都毫无意义。 那么,在本片中,关于男主角跟孩子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什么呢? 就是他在自己的梦中,设置了一系列的障碍,阻止自己跟孩子的相见! 这才是他有关孩子之梦的隐秘欲望! (潜意识就像冰山,露出的明意识只是冰山一角) 你可能又要质疑我了:他为什么不想见自己的孩子?!这个隐秘欲望又为什么产生? 答案是因为他厌倦了妻子。 有孩子在,他就不容易离婚,或毫无负罪感地离开妻子去另寻新欢。在绝大多数家庭中,孩子都是维系夫妻关系的重要因素。作为父亲,特别是负责的父亲,对儿女有感情的父亲,他都不忍心看着孩子没有母亲。父母离异,对孩子的心灵永远都会造成巨大的情感伤害。可是,这又和他厌倦妻子、想另寻新欢的欲望相冲突,是社会道德和美国新教伦理所不容许的。在这样的纠结冲突中,他要在梦中满足自己被压抑的隐秘欲望,于是就编织了“见不到孩子”的故事 见不到孩子=没有孩子=可以离开妻子=可以没有负罪感地另结新欢。 你当然不必赞同我的分析。但是,请想一想他为什么偏要在梦中编织无法见到孩子的虚假故事呢? 显然,如果他在现实中没有孩子,那他根本不必做这样的梦。 如果他在现实中深爱妻子、常能见到可爱的儿女,而且绝无另结新欢的欲望,那么他也不该做这样的梦。 你可能又要质疑我了:他最后不是梦见跟孩子们团聚了吗?这不恰恰说明你前面的分析都是错的吗? 其实这正是我要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片不但是表现男人的隐秘欲望,也是表现他内心斗争挣扎的梦。他最后梦见跟孩子的团聚,意味着他的良知和欲望的搏斗,而良知最终战胜了欲望,使他回归到家庭,回归到父亲的责任,消解了内心的负罪感,用这个梦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净化。 请注意一个有趣的现象美国是一个高度开放和自由的社会,是一个以性解放著称于世的社会,但是,美国也是一个高度强调家庭关系的社会。比如他们的总统选举,那本来是执政能力、政治才华激烈竞争的活动,候选人的头脑、政治理想和才能是至关重要的基本要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