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方农业学报 o u m a o f S o u t h e r nA g r icu l t u r e2 0 1 6 4 7 5 6 8 6 6 8 9 I S S N2 0 9 5 11 9 1 C O D E NN N X A A Bh t t p w w w f n y b co m D O I 1 0 3 9 6 9 0 is s n 2 0 9 5 11 9 1 2 0 1 6 0 5 6 8 6 不同油茶品种叶片3 种保护酶活性分析 邓艳 常明山 朱英芝 李德伟 吴耀军 蒋学建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特色经济林培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南宁5 3 0 0 0 2 摘要 目的 测定不同油茶品种健康叶片中的3 种保护酶活性 为油茶抗病性 抗逆性机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法 测定岑软3 号油茶 博白大果油茶 普通油茶 岑软2 号油茶 香花油茶和陆川油 茶6 个油茶品种叶片的过氧化物酶 P O D 过氧化氢酶 C A T 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 O D 活性 结果 6 个品种油茶叶 片的P O D 活性排序为普通油茶 博白大果油茶和岑软3 号油茶 岑软2 号油茶 香花油茶和陆川油茶 C A T 活性排 序为岑软3 号油茶 普通油茶 博白大果油茶和岑软2 号油茶 香花油茶和陆川油茶 S O D 活性排序为陆川油茶 岑 软3 号油茶 博白大果油茶 普通油茶 岑软2 号油茶和香花油茶 结论 以油茶健康叶片中P O D C A T 和S O D 活性高 低可判断油茶的抗病性或抗逆性强弱 关键词 油茶 过氧化物酶 P O D 过氧化氢酶酶 C A T 超氧化物歧化酶 S O D 活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 7 9 4 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2 0 9 5 一1 1 9 1 2 0 1 6 0 5 0 6 8 6 0 4 P r o t e ct iv ee n z y m ea ct iv it yinl e a v e so fd if f e r e n t C a m e l l iao l e if e r acu l t iv a r s D E N GY a n C H A N GM in g s h a n Z H UY in g z h i L ID e w e i W UY a o j u n J I A N GX u e j ia n G u a n g x iF o r e s t r yR e s e a r chI n s t it u t e G u a n g x iK e yL a b o r a t o r yo f S p e ciMN o n w o o dF o r e s tC u l t iv a t io n U t il iz a t io n N a n n in g5 3 0 0 0 2 C h in a A b s t r a ct O b j e ct iv e T h ea ct iv it ie so f3p r o t e ct iv ee n z y m e sinh e a l t h yl e a v e so fC a m e l l iao l e if e r aw e r ed e t e r m in e d in o r d e rt op r o v id er e f e r e n ce sf o rs t u d y in gd is e a s e r e s is t a n tm e ch a n is mo fC o l e if e r a M e t h o d1 W it hs ixC a m e l l iao l e if e r a cu l t iv a r sa st e s t e dm a t e r ia l s t h ee n z y m ea ct iv it yo fp e r o x id a s e P O D ca t a l a s e C A T a n ds u p e r o x id ed is m u t a s e S O D w e r ed e t e r m in e du s in gU V v iss p e ct m p h o t o g r a p h y R e s u l t D if f e r e n tco l e if e mcu l t iv a r sw e r er a n k e db a s e do nt h e irP O D a ct iv it ie sa sf o l l o w s co m m o nCo l e if e r acu h iv a r C g ig a n t o ca r p aa n dC e n r u a n3 C e n g r u a n2 c o s m a n t h aY eC Xa n d Cv ie t n a m e n s is d if f e r e n tc o l e i e r acu h iv a r sw e r er a n k e db a s e do nt h e irC A Ta ct iv it ie s a sf o l l o w s C e n r u a n3 co r n m o r tC o l e if e r acu h iv a r Cg ig a n t o ca r p aa n dC e n g r u a n2 Co s m a n d l aY eC Xa n dCv ie t n a m e n s is d if f e r e n tC o l e if e mcu h iv a r sw e r er a n k e db a s e do nt l l e irS O Da ct iv it ie s a sf o l l o w s Cv ie t n a m e n s is C e n r u a n3 Cg ig a n t o ca r p a C o l e if e r a C e n g r u a n2a n dCo s m a n t h aY eC X C o n cl u s io n P O Da ct iv it yo fc o l e if e ma n dcA Ta ct iv it yo fC e n r u a n3a r e h ig h e r w h ichp l a yim p o r t a n tr o l e inr e s is t a n cet od is e a s e T h eS O Da ct iv it yo fCv ie t n a m e n s isish ig h e r a n dim p r o v e d b io t ict o l e r a n ceo fp l a n t s K e yw o r d s C a m e l l iao l e if e m p e r o x id a s e P O D ca t a l a s e C A T s u p e m x id ed is m u t a s e S O D a ct iv it ya n a l y s is O引言 研究意义 油茶 C a m e l l iao l e if e mA b e l 在我国 湖南 广西及江西均有大面积分布 是我国南方特有 的重要木本油料树种 其主产品茶油素具有理想的保 健 医药及化妆等功效 有 东方橄榄油 的美誉 油茶 根系发达 能保持水土 抗污染能力强 但近年来油茶 炭疽病的发生已严重威胁油茶林的健康生长 病原菌 侵染导致植株体内活性氧迸发 夏民旋等 2 0 1 5 而 活性氧的平衡与自由基的清除均需要植物过氧化物 酶 P O D 过氧化氢酶 C A T 超氧化物歧化酶 S O D 收稿日期 2 0 1 5 0 4 0 1 基金项目 广西林业科技项目 桂林科字 2 0 1 2 第9 号 广西特色经济林培养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自主项目 1 5 一A 0 3 一0 2 广西林 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林科2 0 1 4 2 0 号 作者简介 邓艳 1 9 7 3 一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控制技术研究工作 E m a il d y g x 2 0 0 5 s o h u co r n 5 期 邓艳等 不同油茶品种叶片3 种保护酶活性分析 6 8 7 等保护酶来调控 因此 分析不同油茶品种叶片的 P O D C A T 和S O D 活性 对油茶抗感炭疽病鉴定和抗 性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前人研究进展 cA T 能催 化细胞内过氧化氢 与植物的抗逆性和氧化衰老等生 理代谢过程有关 南芝润和范月仙 2 0 0 8 S O D 是广 泛存在于植物 微生物等生物体内的一类金属酶 能 专一清除植物体内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减轻细胞膜 脂的损伤 董传媛 2 0 0 9 前人对油茶保护酶活性的 研究多集中于抗感病机制方面 朱建华和叶国藩 1 9 9 0 通过开展油茶P O D 时相变化研究 结果表明 接种4 8h 前 酶活性与抗病性呈正相关 接种4 8h 后 酶活性与感病性呈正相关 且感病后P O D 活性均升 高 邢会琴等 2 0 0 7 研究认为 P O D 具有增强植物抵 抗病原菌的能力 束庆龙和张良富 2 0 0 9 董传媛等 2 0 1 3 测定分析不同抗感油茶植株酶活性和内含物 结果表明 酶活性与发病率呈正相关 杨光道 2 0 11 研究发现 油茶P O D 与抗炭疽病的相关性较弱 本研 究切入点 目前 已有大量研究表明P O D C A T 和S O D 作为植物细胞保护酶相互协调可清除植物体内过剩 的自由基 维持植物体内动态平衡 其活性高低与植 物防御代谢及抵抗能力均有一定关联 梁艳荣等 2 0 0 3 但对健康油茶叶片中该3 种酶活性高低的研究 鲜见报道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分析6 个油茶品种健 康叶片的P O D C A T 和S O D 活性 旨在为油茶抗病性 机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林概况 油茶叶片采样于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南宁市老 虎岭试验林区 油茶平均高度1 5 1 8m 生长健康 样 地位于东经1 0 8 01 8 北纬2 2 0 5 5 属亚热带海洋性季 风气候 年均温度2 1 6o C 相对湿度7 9 O 年均降水 量1 3 0 4 2m m 林区主要种植油茶 桉树 松树等 林下 植被较少 6 j 油茶品种均为2 0 1 1 2 0 1 2 年种植 各品 系单独 行状种植 1 2 试验材料 供试油茶品种为岑软3 号油茶 博白大果油茶 普 通油茶 岑软2 号油茶 香花油茶和陆川油茶 1 3 试验方法 1 3 1 取样及样品处理选择未受病虫为害的油茶 植株作样株 6 j 品种油茶叶片同时取样 自其嫩芽向 下5 0cm 采集新鲜完整 大小基本一致的叶片 将相同 品种叶片装入同一自封袋中并标记 迅速带回实验 室 一2 0 保存 测前取出剪碎 1 3 2 样品测定P O D 活性采用愈创木酚氧化分光 光度法进行测定 陈建勋和王晓峰 2 0 0 6 刘萍和 李明军 2 0 0 7 张以顺等 2 0 0 9 以每分钟光密度变 化值 A O D 4 v 0 g F W m in 表示酶活力 C A T 活性参照 陈建勋和王晓峰 2 0 0 6 刘萍和李明军 2 0 0 7 张以顺 等 2 0 0 9 的方法进行测定 略有改动 以每分钟光密 度变化值 A O D 2 艇 7 9 F W m in 表示酶活力 S O D 活性 采用氮蓝四唑 N B T 光化还原法进行测定 陈建勋和 王晓峰 2 0 0 6 邵登魁等 2 0 0 6 刘萍和李明军 2 0 0 7 张以顺等 2 0 0 9 1 4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 x ce l2 0 0 3 和S P S S1 3 0 进行统计 分析 并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油茶品种酶活性 差异 2 结果与分析 2 16 个油茶品种叶片的P O D 活性 从图1 可以看出 普通油茶叶片的P O D 活性最高 为0 0 2 3U g F W m in 其次为岑软3 号油茶和博白大果 油茶 分别为0 0 1 7 和0 0 1 3U g F W m in 二者均显著小 于普通油茶 P 博白大果油茶 岑 软3 号油茶 岑软2 号油茶 香花油茶和陆川油茶 由于P O D 活性越高的品种具有越强的抵抗病原菌能 力 因此表明普通油茶 博白大果油茶和岑软3 号油茶 抗病能力较其他油茶品种强 兰 塾专 38 通墨 艇一 垛磲垛 曩曩要 咿撑三 暴 收耋 羚 图l 不同品种油茶叶片的P O D 活性 F ig 1 P O Da ct iv it ie so f d if f e r e n tCo l e if e r acu l t iv a r s 2 26 个油茶品种叶片的C A T 活性 从图2 可以看出 岑软3 号油茶叶片的C A T 活性最 高 为0 4 2 7U g F W r a in 博白大果油茶 普通油茶和 岑软2 号油茶的C A T 活性分别为0 3 2 7 0 2 9 2 和0 2 4 0 U g F W r a in 显著低于岑软3 号油茶 香花油茶和陆川 油茶叶片的C A T 活性最低 分别为0 1 8 8 和0 1 8 7 O 5 0 5 0 5 0 吩 吆 吆 叭 叭 0 0 0 0 0 0 O 6 8 8 南方农业学报 4 7 卷 u 矿W r a in 与岑软3 号油茶 博白大果油茶 普通油 茶和岑软2 号油茶差异显著 由此可见 6 种油茶催化 过氧化氢的能力排序为 岑软3 号油茶 普通油茶 博 白大果油茶和岑软2 号油茶 香花油茶和陆川油 茶 由于C A T 活性高的品种可更好地避免细胞受损 因此表明岑软3 号油茶普通油茶 博白大果油茶和岑 软2 号油茶的抗逆性较其他油茶品种强 三 三 L 掣 3 塑 烬 囊 媒媒 二U 他盎 图2 不同品种油茶叶片的C A T 活性 F ig 2C A Ta ct iv it ie so f d if f e r e n tCo l e if e r acu l t iv a r s 2 36 个油茶品种叶片的S O D 活性 从图3 可以看出 陆川油茶叶片的S O D 活性最高 为9 2 5 7U g F W 其次为岑软3 号油茶 为3 5 1 6U g F W 二者差异显著 博白大果油茶 普通油茶 岑软2 号油 茶和香花油茶叶片的S O D 活性分别为8 0 0 2 1 0 0 9 3 3 和1 4 1 3U g F W 均与陆川油茶及岑软3 号油茶存在显 著差异 可见 6 种油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排序为 陆 川油茶 岑软3 号油茶 博白大果油茶 普通油茶 岑 软2 号油茶 香花油茶 由于S O D 活性高的品种可有 效减轻细胞膜脂损伤 因此说明陆川油茶 岑软3 号油 茶抵抗生物胁迫能力较其他油茶品种强 1 2 0 0 1 0 0 0 0 兰 8 0 0 0 三 通童6 0 0 0 摆妻4 0 0 0 Z 2 0 0 0 0 0 0 媒媒 二3 J 收 点 图3 不同品种油茶叶片的S O D 活性 F ig 3S O Da ct iv it ie so f d if f e r e n tC o l e if e r acu l t iv a r s 3 讨论 本研究分别分析了6 个品种油茶叶片中的P O D C A T 及S O D 活性 并对比了3 种酶活性高低与6 个油茶 品种抗病性及抗逆性强弱的关系 P O D 是植物体内重要的呼吸酶类 具有催化过氧 化物的能力 其活性与酚类物质代谢及抗性有关 朱 建华和叶国藩 1 9 9 0 郭文硕和黄宗安 2 0 0 0 邵登魁 等 2 0 0 6 陈慧珍 2 0 1 3o 朱建华和叶国藩 1 9 9 0 研究 发现 油茶P O D 酶活性与油茶抗 感病有关联性 且存 在时相变化规律 本研究发现普通油茶叶片的P O D 酶 活性最高 且与其他供试品种差异显著 说明普通油 茶正常植株具有较强的抗病原菌侵染能力 而其他供 试品种的抗病原菌侵染能力相对较弱 本研究未进行 酶活性的动态变化测试 如果后期的研究对健康油 茶植株进行病菌侵染 逆境等生物与非生物胁迫后跟 踪测试P O D 活性的时相变化 将能更准确判断不同油 茶品种在不同生长时期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强弱 C A T 是P O D 体系中重要的标志性酶 由于本研究 仅测试了健康油茶植株叶片酶活性 尚未进行酶活性 动态变化测定 因此 C A T P O D S O D3 种酶活性间的 相关性无法确定 下一步将重点进行油茶品种间酶活 性的相关分析 S O D 作为一种抗氧化酶 能有效清除生物体内的 自由基 修复受损细胞核 起保护细胞的作用 邵登魁 等 2 0 0 6 陈慧珍 2 0 1 3o 本研究中发现S O D 活性最高 的为陆川油茶 说明陆川油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较 其他品种强 具有较强的修复细胞和抵抗逆境胁迫 能力 4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 以油茶健康叶片中3 种酶活性 的高低可判断油茶抗病性或抗逆性的强弱 其中 普 通油茶的P O D 和岑软3 号油茶C A T 活性较高 抗病能 力较强 陆川油茶的S O D 活性较高 抵抗生物胁迫能 力较强 参考文献 陈慧珍 2 0 1 3 不同叶色 株型 粒型和抽穗期水稻突变体的 生理特性研究 D 南昌 江西农业大学 C h e nHZ 2 013 S t u d ie so nt h ep h y s io l o g ica lch a r a ct e r is t icsin r icem u t a n t so fd if f e r e n tl e a f co l o r a t io n p l a n tt y p e g r a in s h a p ea n dh e a d in gs t a g e DJ N a n ch a n g J ia n g x iA 荫cu l t u r a lU n iv e r s it y 陈建勋 王晓峰 2 0 0 6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M 广州 华南 理工大学出版社 C h e nJX W a n gXF 2 0 0 6 E x p e r im e n tI n s t r u ct io no fP l a n tP h y 如 如 如 如 如 5 期邓艳等 不同油荼品种叶片3 种保护酶活性分析 6 8 9 s io l o g y M G u a n g z h o u S o u t hC h in aU n iv e r s it yo f T e ch n o l o g YP r e s s 董传媛 2 0 0 9 油茶炭疽病的发生与植株内含物和酶活性的 关系研究 D 合肥 安徽农业大学 D o n gCY 2 0 0 9 R e l a t io n s h ipb e t w e e nt h ea n t h r a cn o s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o ih e aca m e l l iaa n dit Sin cl u t io n sa n de n z y m a t ic a ct iv it y DJ H e f e i A n h u iA g r icu l t u r a lU n iv e r s it y 董传媛 曹志华 束庆龙 胡娟娟 刘洪剑 2 0 1 3 油茶炭疽病 与果皮中酶活性及糖类含量的关系 J 经济林研究 3 l 4 1 6 5 一1 6 9 D o n gCY C a oZH S h uQL H uJJ L iuHJ 2 0 1 3 R e l a t io n s h ipb e t w e e na n t h r a cn o s ea n de n z y m ea ct iv it y s u g a rco n t e n tinC a m e l l iao l e f f e r a J N o n w o o dF o r e s tR e s e a r ch 3 1 4 1 6 5 1 6 9 郭文硕 黄宗安 2 0 0 0 锥栗对栗疫病抗性与过氧化物酶的关 系 J 福建林学院学报 2 0 1 5 8 G u oW S H u a n gZA 2 0 0 0 T h er e l a t io n s h ipb e t w e e nt h er e s is t a n ceo fch e s t n u tv a r ie t ie st ob l ig h ta n dp e r o x id a s e J J 叫卜 n a lo fF u j ia nC o H e g eo fF o r e s 时 2 0 1 5 8 梁艳荣 胡晓红 张颍力 刘湘萍 2 0 0 3 植物过氧化物酶生理 功能研究进展 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4 2 2 4 1 2 4 7 L ia n gYR H uXH Z h a n gYL L iuXP 2 0 0 3 P r o g r e s so n p h y s io l o g ica lf u n ct io nr e s e a r cho fp l a n tp e r o x id a s e J J o u r n a lo fI n n e rM o n g o h aA g r icu l t u r a lU n iv e r s it y N a t u r a lS cie n r eE d it io n 2 4 2 2 4 1 2 4 7 刘萍 李明军 2 0 0 7 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 M 北京 科学出 版社 L iuP L iMJ 2 0 0 7 E x p e r im e n tT e ch n o l o g yo fP l a n tP h y s io l o g y MJ B e ij in g S cie n ceP r e s s 南芝润 范月仙 2 0 0 8 植物过氧化氢酶的研究进展 J 安徽 农学通报 1 4 5 2 7 2 9 N a nZR F a nYX 2 0 0 8 A d v a n ceo fI e s e a I ch e so nC a t a l a s ein p l a n t s J A n h u iA g r icu l t u r a lS cie n ceB u 1 4 5 2 7 2 9 邵登魁 裴建文 雷建明 庞进平 孙万仓 2 0 0 6 白菜型冬油 菜白粉病病程中超氧化物岐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及多酚氧 化酶的变化 J 西北农业学报 1 5 5 1 1 8 1 2 2 S h a oDK P e iJW L e iJM P a n gJP S u nWC 2 0 0 6 C h a n g e s o fS O D P O Da n dP P Oo f 丑ca m p e s t isL in f e ct e db y e r y s ip h eint o t a lg r o w t hp e r io d JJ A e t aA g r icu l t u r a eB o r e a l i o ccid e n t a l isS in ica 1 5 5 11 8 1 2 2 束庆龙 张良富 2 0 0 9 中国油茶栽培与病虫害防治 M 北 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S h uQL Z h a n gLF 2 0 0 9 C a m e l l iao l e if e r aC u l t iv a t io na n d P e s tC o n t r o linC h in a MJ B e ij in g C h in aF o r e s t r yP u b l i s h in g 夏民旋 王维 袁瑞 邓粉妮 沈法富 2 0 1 5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与植物抗逆性 J 分子植物育种 1 3 1 1 2 6 3 3 2 6 4 6 X iaMX W a n gW Y u a nR D e n gFN S h e nFF 2 0 1 5 S u p e m x id ed is m u t a s ea n dit sr e s e a r chin p l a n ts t r e s s t o l e r a n ce J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机务考试题目及答案
- 期末导游业务试题及答案解析(2025版)
- 2025年安全飞行驾驶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高空刷漆施工合同范本(3篇)
- 老龄事业创新养老院院长聘任与管理服务协议
- 专业瑜伽馆品牌店面转让及教练团队培训协议
- 互联网娱乐商标授权合同范本(含内容版权合作规定)
- 个人借款与股权质押合同样本
- 2025公务员试题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概率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 低效林改造管理办法
- 体重控制健康宣教
- 中学生自我管理课件
- 小学保护洱海教学课件
- 2025食品安全考试题目及答案
- 金属冶炼安全培训课件
- 特巡警无人机培训课件
- IABP病人的护理查房
- 剪映入门培训课件
- 中学生网络安全培训大纲
- 2025年中国内衣裤洗衣机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