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上枢密韩太尉书.doc_第1页
27.上枢密韩太尉书.doc_第2页
27.上枢密韩太尉书.doc_第3页
27.上枢密韩太尉书.doc_第4页
27.上枢密韩太尉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7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3理解文章大意,学会翻译。 重点难点 1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c 2难点 1)翻译文言文。 2)理解文章大意。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溢(yi4嵩山song1汨没gu3华山hua4) 宫阙que4仓禀(lin3)苑囿yuan4you4) 翰林(han4)恃(shi4)惮(dan4) 2,对照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二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栾城集作者苏辙(公元1039一1112年人字子由,号颖 滨遗老,又号栾城,宋朝眉山人。他是苏拭的弟弟,有“小苏”之称,为唐 宋八大家之一。 2题解 这是苏辙写给韩倚的一封求见信。韩琦是北宋著名的军事家、政 治家。1040年任陕西安抚使(地方军政长官)与范仲淹同时登用。 1045年范仲淹罢官,他也自请离朝。宋仁宗嘉祐年间入朝任枢密使, 神宗时为宰相。枢密使执掌兵权,位同汉代的大尉,所以称韩太尉。 1057年,苏辙年十九,与其兄苏轼一同考中进土,因年轻,不愿做官,请 求回原籍以后待选。这时,他给韩琦写了这封信求教。 三、正课 l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准确,节奏分明,语气流畅,感情充沛。 2请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执事】指太尉左右执役的人。称执事,表示尊敬太尉,不直接称呼 对方,只称左右侍从。 【生平生,生性。【好hao4。喜欢。 【之指代“为文”,做文章的道理。 【气精神、气质。【形表现。 【养修养。【致获得。 【浩然之气浩大刚直的精神气质。 宏博广大。 乎于,在。 称。hgn本称,才当。 豪俊豪杰。 【疏荡洒脱畅达,放荡不羁。 奇气奇异的气度。 【岂难道。【尝曾经 【充充满。【中内心。 【羽表现。【腺外表。 【见同“现”,显现。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生出生。有1同“又”,表余数。 【其指代自己,译为“我【与游结交、往来。 邻里乡党古时五家为邻,二十五家为里,五百家为党,一万二“ 五百家为乡。 【自广扩大自己的(视野人 【百氏指先秦诸子百家。 汨没埋没。 舍舍弃“百氏之书”。去离开家乡。 【故都指秦都咸阳,汉都长安、洛阳。 【恣纵情,无拘束。 【慨然感慨万端地。【想见想象。 【京师指北宋京城沛梁,在今河南开封。 【宫阙宫殿。I仓回仓库。 【池护城河。【范面养殖禽兽供皇帝游猎的园林。 【巨丽宏伟壮丽。 【宏辩雄辩。 【秀伟秀美,魁梧。 【游交往。 【才略才学谋略。【冠超出,此处意为天下第一。 【恃依赖。 惮4怕。发作乱。 【人在朝庭。I则就像。 【出在边境。 【未之见动宾倒装句。未见之。没有见到您。 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且未句首发语词,表示下文发议论。 【不志其大没有立下大志。志,立志。 【何为何用,有什么用处。 【以为认为而(感到遗憾人 【贤人指太尉。【光沼丰采、神采。 【自壮自强,使自己得到提高。 尽穷尽,遍览大观丰富多彩的景象,这里包括山门名胜和贤人 名流。 5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通通晓,熟悉。【吏事为政做官之事。 【向以前。 【有取求取,谋取。【斗升之禄指一官半职。 所乐乐意做的事。 【赐归经皇帝批准回乡。 【待选等待朝庭选用。 【优游从容闲暇。 【益治进一步钻研。益:更加。 苟如果,假使。 【辱教之屈尊教导我。这是一种谦逊的说法。 6请学生翻译全文。 7朗读全文。要求熟读,琅琅上口。 四、小结 1、一词多义 虽 虽然虽无所不读 即使虽多而何为 生 生性辙生好为文 出生辙生十有九年矣 见 拜见而辙也未之见焉 同“现”显现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 然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故决然舍去 连词但是然文不可以学而能 2。古今词义 党 古义:古五百家为党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 今义:政党、集团 向 古义:从前向之来 今义:朝向 尝 古义:曾经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 今义: 游 古义:交往其居家所与游者 今义:游泳 3虚词 介词凭太尉以才略冠天下 连词来闻一言以自壮 连词而天下之所恃以无忧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题。 2选自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一、下列加点字的拼音有误的一项是() A溢乎其貌yi4)B辙生好为文hao3) C恐遂汨没(gu3)D所恃以无忧(shi1)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恣观终南。嵩、华之高2太尉以才略不天下 3向之来4将以益治其文 三、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第二课时 一、预习 熟读全文,就文章大意质疑。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翻译全文,初通文意,这节课,我们将深入探究文章 主要。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要求读得琅琅上口。 2提问:文章开头说“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他对章想到什 么?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讨论并归纳:“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 致”。(第二个问题可各抒己见)主要观点:文章的语言、技巧必须通过 学习才能学会,但文章中所体现出作者的思想、精神、气质则必须通过 加强修养而得到,不是学会的。 3提问:作者在文章第一段中如何证明他的观点? 讨论并归纳:作者提出观点后,先引用孟子的话为道理论据来证 明,然后举孟子,司马迁二人的事例为论据来证明。 4提问:第二段作者为什么“决然舍去”? 讨论并归纳: 1)所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 2)所见者:不过数百里之间,不足以自广。 3)所读者:百氏之书,古人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5提问:作者“决然舍去”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厂大。以养其浩然之 气。” 6提问:作者“决然舍去”看到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 1)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 2)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 3)于地:见秦汉故都、京师卞梁。 4)于人:见欧阳修。(未见太尉) 8提问:最后一段作者“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作者所乐的是什么Z 讨论并归纳:所乐的是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 政”。 7提问:第二段写“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 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赞颂太尉,表达自己对大尉的瞻仰敬慕之情,希望得 到太尉的接见;另一方面,也使太尉高兴,对自己有好感,使自己的目的 得以实现。 四、小结 作者在给韩太尉的信中发表了自己对作文章的看法,以及离开家 乡壮游天下的所见,并希望见到韩太尉,得到他的指教。这封信写得汪 洋恣肆,才情横溢,不亢不卑,不媚不谗,不愧为大家手笔。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下面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 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 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 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 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 文,而不自知也。 1下面句中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以为文者气之所形 B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 C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 D然文不可以学而能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以为文者气之所形2)称其气之小大 3)故其文疏荡4)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 3这段文字的论点是一 4道理论据是_ 事实论据是_(2)_ i 附译文 太尉执事:我生性喜好写作,对此思考很深。我以为文章是作者气 质、性格的显现,然而文章不是学了就能写好的,气质却可以通过加强 修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正气现在看来,他的文 章宽厚宏博,充塞于天地之间,和他的气的大小相称。太史公走遍天 下,博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豪士俊杰交游,所以他的文章疏 畅跌宕,颇有奇伟的气概。这两位夫子,难道是常常拿着笔写作这样的 文章就成功的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浩气充满在他们的胸中,流露到他 们的形貌之外,发而为之言语,表现为文章,但自己并不曾觉察到。 苏辙我出生已经十九年了。我住在家中时,所交游的不过是乡间 邻里的人,所见到的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事物,没有高山旷野可供攀登 观览以开阔自己的胸襟。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然而都是古人 的陈迹,不能激发我的志气。我担心因此而埋没了自己,所以毅然离开 了故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了解天地的广大。我路过秦、汉故 都,尽情观赏了终南山、华山、嵩山的高峻,北望黄河的奔腾流泻,深有 感触地想起了的豪士俊杰。到了京都汴京,瞻仰了天子宫殿的雄 伟,以及国家粮仓、府库、城池、苑囿的富庶和巨大,这才知道天下的宏 伟和壮丽。我见到了翰林学士欧阳公,聆听了他的宏大而雄辩的议论, 看见了他秀美而俊伟的容貌。同他的门生贤士大夫交往,这才知道天 下的文章都聚集在这里。太尉的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天下士民仰仗您 而平安无忧,四方各族惧怕您而不敢发难。您在朝廷之内如同周公、召 公辅佐君王,您在边域就如同方叔、召虎那样御侮安边。然而苏辙我却 还未曾见到您啊。 况且,一个人从事学习,如果不立志在远大的方面,即使学得很多 又有什么用呢?我这一次到来,在山,看见了终南、嵩山、华山的高峻; 在水,看见了黄河的深广,在人,看见了欧阳公;但是,我因为没有拜见 太尉而感到遗憾。所以希望能够亲睹贤人的风采,即使只听到您一句 话也足以使自己志气壮大。这样就可算是尽览天下的壮观,而不会有 什么遗憾了。 苏辙我还年轻,尚未通晓当官的事务。先前来京都应试,不是为了 回家,等待朝廷的选用,使我能悠闲几年,将进一步钻研作文之道,并上 学习从政的业务。大尉如果认为我还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