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资料:农民阶级的局限.doc_第1页
历史资料:农民阶级的局限.doc_第2页
历史资料:农民阶级的局限.doc_第3页
历史资料:农民阶级的局限.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太平天国运动看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众所周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社会为基础的国家。几千年来,农民阶级一直是构成中国社会群体的最主要部分。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农民阶级创造了我国封建时代的繁荣与辉煌;同时农民阶级受所处时代的影响,也具有本身所不可克服的阶级局限性。在中国近代史中,农民阶级为救亡图存进行过探索和斗争,最值得一提的可能就是太平天国运动了。但由于农民阶级自身固有的局限性,这些探索都以失败告终。而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又是难以克服的,它有着形成的深层原因,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思想的、地理的等多个方面。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一部中国近代史,是一部饱蘸民族血泪的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在饱受列强侵略的近代中国,各个阶级为救亡图存,都进行过不懈的斗争。其中,农民阶级的斗争主要包括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而就其规模和影响力而言,太平天国运动又更具历史意义。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侵略的农民运动,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持续了14年,势力发展到18个省,严惩了中外反动势力,在全盛时期曾坐拥中国的半壁江山。它的声势之浩大,影响之深远,是我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所罕见的。但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最终还是失败了。究其根本原因,过去不少人都认为是“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力量过于强大”。这种分析只看到了事物的表面,而没有看到了事物的实质,个人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一个客观原因和直接原因,但并不是主要原因。如果我们深入分析一下,不难发现,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主要还是归咎于主观因素。1历史告诉我们,农民起义要推翻封建剥削制度,取得解放,必须有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而太平天国时期并没有出现先进阶级及其政党,有的只是农民阶级,而农民阶级本身并不代表先进生产力,提不出正确的革命纲领。就以太平天国纲领性文献天朝田亩制度而言,它的进步性在于平分土地的措施上,它强烈地反映了农民渴望土地和摆脱封建剥削的要求,但单凭平分土地的措施,并不能废除封建剥削制度,也无法达到“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因为平分土地不仅不能改变小农经济的社会结构,反而会助长私有制的发展,贫富两极分化就会重复出现。正如马克思所说:“平均分配办法是不会有任何结果的。”天朝田亩制度中实行财产公有,这完全违背了农民的意愿。太平天国初期有的占领地曾出告示:“天下农民谷米,商贾资本,皆天父所有,全应解归圣库,大口岁给一石,小口五斗,以为口食而已。”可结果呢?“此示一出,被惑乡民方如梦觉,然此令已无人理,究不能行,遂下科派之令。”由于财产公有行不通,而军储却一日不可缺,无奈只得回到允许地主继续收租的旧秩序中来。原因何在呢?天朝田亩制度中一面企图把社会经济改造成齐一化的清一色的小农经济,另一面又企图在小农经济上面强加一个原始的、落后的类似农村公社的组织,这就必然会产生原有的私有制和人为的公有化的矛盾。再说把农民多余的产品实行公有化,农民中谁劳动力强,谁收获多,谁就会被公有化得多。这就会出现“多劳少得,少劳多得”的不合理现象,农民“嗟怨”之声就在所难免了。在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的情况下,“无处不均匀”的社会只能是一个遥远的憧憬。史实说明,财产公有措施在当时是违反经济发展规律的,是超出了历史所允许的范围的。这启示我们:对私有制的攻击,对公有制的要求,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是革命的、正确的。然而太平天国的领导们就未能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不顾客观不尊重经济规律,片面地求“大”求“公”,最终理想化作泡影,这充分说明了封建社会农民阶级的狭隘性、盲目性。2农民阶级的劣根性、使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滋生了自由散漫、腐化堕落、狭隘自私的心理行为。思想的蜕变使太平天国政权后期封建化尤为严重。定都天京后,无论是职官制度、等级制度、还是在礼仪方面,大抵都沿袭封建专制政权模式,他们无法摆脱封建主义的影响和束缚,把革命中夺取来的权力很快演变成自己的封建特权。如据“天条”规定,一切官兵百姓均不得嫁娶婚配,但天王和各王,却可以“广置姬妾”、“妃嫔在武昌选出四十人,至江陵选百把人,陆续增添,大约不满二百人。”洪秀权还在天京修建天王府,“城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太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洪秀权把自己关在“林苑芳菲,兰桂迭妍”的宫墙内,过着“金玉堂中快乐多”的生活,无聊之余,只能写些自我歌颂和训戒后妃的顺口溜:“万方万郭万来朝,万山万水万飘摇,万里万眼万钻至,万知万福万功劳。”他一再重复自己是“月”是“太阳”。动辄训斥自己的后妃。由此可见,政治思想的封建化是与生活上的腐化相伴而生的。“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的重大事件。它是一个大乱子、一幕大悲剧。它使太平天国的一些领袖们,不是为农民起义的理想而献身,而是在“天国”兄弟的刀锋下丧身。它使成千上万的身经百战的农民革命战士,不是牺牲在对清军鏖战的沙场上,而是倒在天京自相残杀的血泊中。这个大惨剧使一个方兴未艾屹立在东南半壁的太平天国由盛变衰。然而,自“天京事变”后,洪秀权非但不从血雨醒风中总结有益的教训,还从此不相信外姓。先是逼走了翼王石达开,接着便大权独揽,宣布“主也是朕做,军师也是朕做”;在朝中大搞任人唯亲,首先重用他的外孙萧有和,第二重用他的兄长洪仁发、洪仁达。萧有和还只十岁的时候,权力已经达到“幼西王出令,有不遵幼西王者,合朝诛之”的地步。后来他竟要把太平天国变成一个“父子公孙”、“江山万年”的国家。太平天国原以“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反封建思想为出发点,而却以“肃体统、大一尊、一人垂拱于上、万民咸归于下”的封建政权为归宿,其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事实中。农民是小生者,他们既分散又落后,他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威来代表他们,来主宰他们,而这个主宰除了“帝王”外,就找不到别的了。因此,旧式农民起义的领袖们,往往用平等思想来打天下,而以帝王思想来坐天下,这就不足为怪了。综上所述,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由于缺乏先进政党的领导,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他们过早过急地搞封建专制主义,希冀在利用拜上帝会来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社会,这种披着宗教外衣的斗争方式,具有狭隘性、盲目性,伴随斗争进程的发展,农民阶级的种种弱点便逐渐显露出来,这就不免使太平天国的领导集团在政治上、军事上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而注定革命必将以失败告终。二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表现1经济:小生产着自私、狭隘的特性。(1)从,缺乏合作。我国封建社会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农民阶级所代表的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对外界的需求和交流较少,且任何一个劳动力都可以独立完成劳动过程,对分工协作的需求也很少,这就造成中国农民阶级的封闭、保守、落后的本性,从而也就缺乏合作精神。(2)从产品分配方式上看,追求平均,缺乏进取。实现农民阶级自给自足的先决条件就是具生产过程来看,封闭保守有一定数量的土地,而一旦土地被地主阶级所剥夺,就会导致阶级矛盾逐渐尖锐,最后激化为农民阶级的武装起义。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所规定的分配土地所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2政治: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太平天国时期并没有出现先进阶级及其政党,有的只是农民阶级,而农民阶级本身并不代表先进生产力,提不出正确的革命纲领。它在取得一定程度的胜利之后,暴露出难以克服的矛盾,重蹈封建主义的复辙。另外,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平分土地、财产共有,这样的绝对平均主义完全脱离现实,当然是无法实现的。后期颁布的施政新篇虽然体现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但也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而且又缺乏实施的社会条件,也没能发挥作用。这些都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在政治上的表现。3思想:宗教统治而不是科学理论。太平天国运动毕竟是旧式的农民运动,洪秀全还不能提出科学的理论体系,而当时的农民群众受到落后社会生产生活制约,处于分散状态,基本没有文化,又受到封建迷信的长期影响,要使他们凝聚起来并形成强大的群众运动,秘密的宗教团体是常见并容易取得成效的。然而,宗教不可能把苦难深重的人民群众引向光明与幸福,只能是虚幻的“天国”。这种浓厚的迷信色彩也产生了它的负面影响,甚至发展到邪教地步,在一定条件下反而起了麻醉和误导群众,可见想依靠宗教来统治、治理是行不通的。4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1)禁书、删书,禁止一切文艺形式,推行极端的文化政策。太平天国下令焚烧一切孔孟诸子百家的所谓“妖书”。而且不准买卖收藏。太平军禁止一切有可能影响其宗教权威的文艺形式,如明令禁止演戏,就连民间过年时的一些传统习俗如贴门神、写福字等都遭到查禁。(2)废除了传统历法,推行“拜上帝教”的天利。太平军颁布了“拜上帝教”的天利与当时的历法在彼此的节令和时间上很不一致。太平军大力推行天历,严禁民间按照当时的历法过节。(3)废止传统婚丧习俗,推行符合“拜上帝教”的礼俗。太平军跟据其教义,对传统的婚俗习惯进行了彻底的变革。他们认为婚姻是诸王才享有的权利而且实行的是多妻制,军中和民间则普遍推行男女分馆制度,取消了家庭,即便是夫妻也不得同宿。总之太平天国的相关法令与民俗格格不入,加上采取简单粗暴的手段使人民大众在心理上与太平天国政权之间拉开了距离,从而失去了民心,失败在必然中。太平天国运动虽在一定程度上与反帝反封的民主主义革命有联系,但就其本身的性质而言,还是一场农民革命。我们从这场革命的失败中,可以推断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三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形成原因从本质上看,由于农民群众分散的落后的经济地位,从根本上决定了他们思想上不可克服的缺陷。作为小生产者,狭隘的、闭塞的自然经济使农民目光短浅,自由散漫,心胸比较狭窄,家族观念和地方观念较强,这就不容易形成长久坚强的内部团结;作为小私有者,农民阶级私有观念比较强,这正是历史上农民领袖往往争权夺利贪图享乐的思想根源;此外,再加上各种腐朽的封建思想对农民阶级的侵蚀影响,农民队伍中不健康的观念和习惯存在是比较普遍的。总之,可以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包括为:封闭保守而缺乏创新意识;自给自足而缺乏合作精神;与世无争而缺乏竞争意识;安于现状而缺乏民主意识;重视体验而缺乏理论指导;追求平均而缺乏进取精神等。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形成有着深层的社会环境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这是由来已久、根深蒂固、难以克服的。首先,社会环境因素是其主要原因。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1)经济根源: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导致其局限性的根源。从生产过程来看,封闭保守,缺乏合作。从产品分配方式上看,追求平均,缺乏进取。在生活价值取向上,与世无争,满足现状。从获取生活生产资料的来源看,重经验,轻理论。(2)政治因素:怕乱求稳思想是封建社会政治斗争的必然产物。(3)思想因素:是统治者为维护其自身统治、加强思想控制的产物。其次是自然环境因素。这就涉及到我国天然地形地貌的构成。古代中国文化是大陆大河型的农业文化,而中华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封闭性造就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封闭性。由于这种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上的封闭特点,使自给自足的观念特别根深蒂固。造就了农民阶级活动区域仅限于被高山大川所隔绝的状态,这是造成我国古代二千多年封建农民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