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时章末复习学习目标1.了解健康的科学含义;2..doc_第1页
第12课时章末复习学习目标1.了解健康的科学含义;2..doc_第2页
第12课时章末复习学习目标1.了解健康的科学含义;2..doc_第3页
第12课时章末复习学习目标1.了解健康的科学含义;2..doc_第4页
第12课时章末复习学习目标1.了解健康的科学含义;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时 章末复习学习目标1了解健康的科学含义;理解并能够判断细菌和病毒对人体的危害;理解人体对微生物的抵抗和免疫能力;了解肿瘤、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了解食品安全,平衡膳食,毒品、香烟和酗酒对人的危害,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方法。教学设计对于章末的复习课从总体上而言,必须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查漏补缺,二是突出重点,三是化解难点。同时,由于本章的知识主要属于生物范畴,识记性较强,因而也应注意寻找识记规律、培养识记能力。对于问题一,可让学生在课前先复习回顾,并在纸上记录自己尚觉困惑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以学生提问老师作答的形式展开,这样既对问题有的放矢,又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益。对于问题二,要注意本章的重点知识,例如: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传染病的特点、传播环节和预防,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肿瘤、冠心病的引起与预防,急救常识与输血等等。对于问题三,应结合案例与生活实际再一次地强调传染病的特点、流行与预防,特异性绵免疫及抗体与抗原的识别。总之,复习课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对本章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对症下药,切忌模式化、形式化。知识精讲1健康()定义: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三者处于最佳状态。()健康的指标: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健康。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来自微生物的威胁主要来自细菌和病毒。 病原体:使人或动物发生传染病的生物 传染性特点 流行性()传染病 免疫性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流行环节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的途径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常见的传染病及预防措施身体的防卫()人体抵抗微生物侵袭的三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抗传染免疫体液免疫B淋巴细胞 特异性免疫()免疫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 自然免疫 免疫人工主动免疫 人工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计划免疫 恶性肿瘤非传染性疾病冠心病 高血压 糖尿病 环境毒物注意食品安全防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 中毒 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平衡膳食照顾好你的身体 毒品、吸烟和酗酒对人体的危害 急救常识 ABO血型 血型与输血 输血的原则典型例题例1 手术切除恶性肿瘤是治疗癌症的一种常用方法,但病人往往会在手术后在一段时间内旧病复发,请问这是为什么?解析 本题考查的内容是恶性肿瘤细胞的特点。由于恶性肿瘤细胞除了能不间断地进行分裂,产生无数与自己相同的恶性肿瘤细胞外,一些恶性肿瘤细胞还会从肿瘤上脱落,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进行转移,并侵犯新的组织,在新组织中形成新的恶性肿瘤。在手术切除恶性肿瘤后的一段时间内又会旧病复发,就可能是因为在实行手术切除的时候,某些恶性肿瘤细胞已经从肿瘤上脱落,在随后的日子里便会侵犯新的组织,形成新的恶性肿瘤。例2下列措施与防治食品中毒无关的是( )A生猪屠宰时必须摘除甲状腺B食用河豚时必须仔细清除内脏C注射青霉素前必须做“皮试”D脂肪不能长久存放解析本题考查防治食品中毒的有关措施。解题时要在明确哪些因素与食物中毒有关的基础上学会一定的因果分析与选择判断方法。“生猪屠宰时必须摘除甲状腺”是因为食用动物的甲状腺会引起非细菌性中毒;“食用河豚时必须仔细清除内脏”是因为河豚的内脏是有剧毒的,食用后会引起非细菌性食物中毒;“注射青霉素前必须做皮试”是为了防止青霉素过敏,与食物中毒无关;“脂肪不能长久存放”是因为脂肪久置容易引起酸败,而食用酸败的脂肪会引起细菌性中毒。所以,本题的答案为C。例3 以下现象不属于免疫功能异常的是( )A感冒了常伴随着发烧现象B春季某同学对花粉产生过敏C某病人因注射青霉素而休克D因为自身免疫而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解析 本题考查的内容是免疫功能失调时可能导致的各种病症。解题时首先应清楚当免疫功能失调时,可引起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等。再对照选项中的事例进行分析:A中发烧是感冒的一种常见症状,不属于免疫功能异常;B中对花粉过敏、C中因注射青霉素而休克都是过敏反应,D中因自身免疫而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是自身免疫病,即BCD都属于免疫功能异常。所以本题的答案为A。例4 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是人人都生来具有的B免疫不能在人出生后获得C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D免疫是人体对“自己”和“非己”的识别解析 本题考查对免疫的理解。解题时要注意从免疫的定义、种类、本质和功能等方面综合考虑。对于这种带有是非判断的选择类问题的解题思路是根据知识点一一确定其对错:对于A,免疫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具有的,所以A正确;对于B,部分特异性免疫是在出生后获得的,又称获得性免疫,所以B是错误的;对于C,免疫的本质是一种保护性的生理功能,所以C正确处理;对于D,免疫防线能识别细菌、病毒、移植器官、花粉、侵入人体的寄生虫、外来细胞团块、被病毒感染的自身细胞等等“非己”的东西,所以D正确。因而本题的答案为B。单元练习1下列不属于环境毒物的是( C )A食物中的有毒物质B工业“三废”中的有毒物质C对人体有伤害作用的x射线D水中含有较多的氟化物、硝酸盐2下列各项急救措施错误的是( D )A发现有人触电,首先切断电源B抢救大量失血的病人,及时输入同种血型的血液C被毒蛇咬伤的病人,及时注射含有抗蛇毒抗体的血清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再涂上3%5%的氢氧化钠3卫生部门规定,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要当场销毁,杜绝重复使用现象发生。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考虑,此项措施是为了( D )A控制传染源 B消灭病原体C保护易感人群 D切断传播途径下列各种传染病,属于呼吸道传染病的一组是( B )A麻疹与甲肝 B流感与白喉C肺结核与艾滋病 D百日咳与破伤风下列有关抗原的说法错误的是( B )A抗原可以是某种病原体B抗原只能被T淋巴细胞识别C抗原可以是某种大分子异物D抗原是可以引起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血液中哪个成分过多会使血管阻塞( D )A血小板B血浆C红细胞D胆固醇7小明在做血管对血液流动的影响实验中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人体中血管被阻塞,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以下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正确的是( D )A血管变膨胀,血流会加快B血管管壁内压力变小,血液流速变慢C血管管壁内压力增大,血管可能会破裂D血管变窄,但血流速度并没有明显变化甲型肝炎病毒属于(B)A原核生物B病原体C传染源D真核生物将微量蝮蛇的蛇毒注射到马的体内(蝮蛇蛇毒是一种蛋白质),过一段时间后逐步增加注射量,数周后抽出马血除去其中的血细胞和部分无用的蛋白质,即可得到抗蝮蛇蛇毒的血清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C)A将蝮蛇咬伤后,可用此免疫血清进行治疗B这种血清可以对所有毒蛇的蛇毒产生免疫作用C经常在野外活动的人员,应注射此血清进行预防D先注射入马体内的蛇毒为抗体使马的血液中产生抗原10平衡膳食是健康的保证,下列食品中,摄食量应该最多的是(A)A谷类食物B蔬菜水果类C畜禽肉类D油脂类食物11有一个情景:小明、小亮、小华和小张一起在小明家聚会,不料厨房煤气泄露导致餐厅发生大火,因一时慌张,小华和小张两人深陷火场,在被救及逃生过程中,小明手臂骨折、小张左脚割伤出血,小亮手臂挫伤红肿,小华则不幸吸入过多浓眼导致呼吸困难,昏迷;依据情景回答下列各题:(1)如果你是急救人员,应先救( C )A小明 B小亮 C小华 D小张 (2)如果小华呼吸心跳都停止,则立刻实施哪种急救方法是不当的( B )A心肺复苏术 B送医院治疗C胸外心脏按摩 D口对口人工呼吸法(3)如果小张股动脉被割伤,大量出血而危及生命,需要输血,如果小张的血型是AB型,那么最好给他输的血是( C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121998年10月起,浙江省全面实施“无偿献血”。一次献血200毫升对人体健康一般不会造成影响。某人遭车祸失血,如果失血量超过体内血量1/3就有生命危险,必须马上输血。经检查,此人只能接受同型血,其他血型均不适应,则他的血清中含抗A、抗B凝集素。13抗体存在于体液中,有抗体来完成的免疫反应称为体液免疫。能对侵入人体细胞内的病原体加以识别,并释放淋巴因子的是T淋巴细胞,由它来完成的免疫叫细胞免疫。14某男子的血型为A型,他有2个孩子,其中小孩甲的血清使该男子的红细胞凝集,另一个小孩乙的血清则不会。根据这种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该男子红细胞中含有_A 凝集素,血清中含 抗 B 凝集素。(2)小孩甲可能的血型是 B型或O型 。(3)小孩乙可能的血型是 A型或AB型 。15人的免疫功能包括三个方面:抗传染功能、免疫监视和保持自我稳定。16已知小明、姐姐、母亲和父亲四人,用B型血的血清检查血型时,只有父亲和姐姐的血液发生凝集反应。用A型血的血清检查血型时,只有母亲和姐姐的血液发生凝集反应:(1)则父亲、母亲、姐姐和小明的血型依次为 A型 、 B型_、 AB型_和_ O型_。(2)父亲急需输血时,家庭成员中 小明_的血能输给他,但输血时应注意 不能输得太快太多_。17青霉素是一种抗菌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青霉素使用之前,细菌由于变异,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存在差异;患者使用青霉素后,体内绝大多数细菌被杀死,极少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了下来并繁殖后代。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的种类起了选择作用。由于青霉素的反复使用,就会使这种抗药性逐代遗传而加强。()上述过程表明,自然选择的基础是变异;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应。18甲、乙、丙、丁、戊人同去旅游,途中发生意外,甲受伤失血颇多,急需输血。下表是人血型鉴定结果:甲乙丙丁戊抗A血清抗B血清()人中,血型是A型的是戊,血型是B型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