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的术后护理ppt课件_第1页
气管切开的术后护理ppt课件_第2页
气管切开的术后护理ppt课件_第3页
气管切开的术后护理ppt课件_第4页
气管切开的术后护理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气管切开的术后护理 1 定义 气管切开术 气管造口术 是为了保证呼吸道通畅 将病人颈部正中气管上段前壁第3 4气管环切开 并插入合适金属气管套管或硅胶气管套管 以开放呼吸道 改善呼吸的手术 2 气管切开 颈部的第2 3 或4气管环 3 目的 解除呼吸道梗阻 减少呼吸道死腔 便于痰液吸引 药物滴入及行加压人工呼吸 4 适应证 喉阻塞 任何原因引起的喉阻塞 尤其是病因不能很快解除时 应及时行气管切开术 下呼吸道阻塞 如昏迷 颅脑病变 神经麻痹 呼吸道烧伤等引起喉肌麻痹 咳嗽反射消失 以致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 或呕吐物易进入气管不能咳出 可作气管切开术 通过气管套管便于吸除分泌物 减少呼吸道死腔 改善肺部气体交换 颈部外伤 为了减少感染 促进伤口愈合 有些头颈部大手术 为了防止血液流入下呼吸道 保持呼吸道通畅 需做预防性气管切开术 5 1 普通气管套管2 带气囊的丫型气管套管3 一次性硅胶气管套管 一 气管套管种类 6 气管套管一般为银制管 不生锈 对组织刺激小 轻便易戴 每副套管共分3件 外管 内管 管芯 二 气管套管结构 7 外管 外管上段有炳 炳的上方有活扣用以固定内管 在炳的两侧各有一个长方形圆孔 用以栓系绳带 将套管固定在病人颈部 内管 比外管稍细 能自由插入外套管 内管上端有一垂直炳 炳的上方有一凹形缺口 内管插入外管之后 转动外管活动扣将内管固定 免于脱出外管 另外 在柄的两侧有突起柄翼 以便更换内管时使用 管芯 管芯前端呈蛋圆状 插入外套管后脱出管口之外约三分之一 切开气管后 便于滑行使外套管顺利进入气管之中 然后 迅速拨出管芯 再放入内管 加以固定 二 气管套管结构 8 三 气管套管规格型号 国内外所用不一致 据我国卫生部所编 医疗器械规范 中所述 共有1 8号 套管外径分别为2 3 4 5 6 7 8 9 10毫米 可依年龄大小而选用佩带合适套管 9 三 气管套管规格型号 10 各式气管切开套管 11 各式气管切开套管 12 四 气管切开的手术后护理 1 病情观察 同危重病人的一般观察 术后25 48小时最好有专人守护 包括体温 脉搏 呼吸 血压 意识及瞳孔 呼吸不易观察时 可用棉花丝放在管口 看是否上下飘动 13 四 气管切开的手术后护理 出血的观察切口少量出血属正常 一般在手术后24小时后减少 切口可行局部压迫止血 可用凡士林 碘仿纱条填压 切口出血量大 应及时联系医生再次手术结扎血管 气道内间断出新鲜血 应警惕动脉破溃的可能 及时与医生联系 14 四 气管切开的手术后护理 气管套管的观察观察有无痰痂或异物堵管 发生脱管以及气囊有无漏气 颈部不宜转动过多 以免脱管 保持气管套管通畅 防止套管阻塞 15 检查气管固定的松紧度 用边带固定在颈部 松紧以容纳一个手指为度 注意不要打活结 以免自行松开 套管固定不牢脱 16 四 气管切开的手术后护理 分泌物的观察观察分泌物的颜色 量 性质 发现异常报告医生 及时留痰培养 及时控制感染 并发症的观察常见并发症 皮下气肿 纵隔气肿 气胸 出血 拔管困难注意有无皮下气肿及其发展情况 注意有无纵隔气肿及气胸的征兆 17 四 气管切开的手术后护理 2 换药 术口换药每日二次 随脏随换 动作轻柔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预防伤口周围感染 换药时先清洗消毒伤口 更换伤口纱布垫 每日1 2次 如分泌物多 应随时更换 以免分泌物刺激皮肤污染伤口 18 四 气管切开的手术后护理 操作步骤 准备用物 治疗盘内备治疗碗 内有酒精棉球和盐水棉球个4 5个 血管钳2 开口纱布 温盐水纱布 弯盘 A 携用物至床旁 清醒病人向病人解释取得配合 B 操纵者一手持血管钳 夹住外套管托 并稍稍提起 另一手持血管钳夹污纱布垫 慢慢从套管把下托下拉出 C 取75 酒精棉球消毒创口周围皮肤 再用生理盐水棉球擦分泌物及气管切口处 D 轻轻垫上开口纱布套管托下 气管套管外口用湿纱布复盖 双层湿盐水纱布 干后即更换 防止灰尘 异物吸入 保持吸入的空气湿润 19 四 气管切开的手术后护理 拔管后术口的换药切口用凡士林纱布换药 切口处皮肤用蝶形胶布固定 数日愈合 20 四 气管切开的手术后护理 3 吸痰技术 吸痰管应选择壁光滑 管壁挺直 富有弹性的吸痰管 直径为气管套管的二分之一 不超过三分之一 操作前要熟悉病情 掌握吸痰的时间 根据吸痰指征适时吸痰 危重病人吸痰前后要吸氧 提高氧浓度 使用呼吸机时吸痰前后给予两分钟纯氧 吸痰时要注意无菌原则 避免交叉感染 21 四 气管切开的手术后护理 4 气道湿化和温化气管切开病人每日从呼吸道排水量1000ml 人工气道的简历使气体失去鼻部过滤湿化 调温的作用 吸入未经湿化的氧气 使分泌物粘稠 痰不易咳出 易造成堵管 22 四 气管切开的手术后护理 吸痰方法检查负压 压力过高易损伤气管内壁 严重引起肺不张 负压过低吸痰不净 造成反复吸痰 次数过于步密 也会损伤气道 方法 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 吸盐水 润滑 后松开负压 进管至气管隆突处刺激咳嗽后稍往上提0 5 1cm加负压 边提边吸边旋转退管 痰液粘稠时可先往气道内滴入生理盐3 5ml等病人呼吸数次后用同方法再吸 禁止插入同时施加负压 禁止反复提插 避免 拉锯式 动作 吸痰时间每次不超过15秒以免损伤粘膜 颅底骨折或鼻中隔弯曲的病人不宜从鼻腔吸引 不能自行排痰插入深度10 12cm 咳嗽反射完全消失可插入15cm或更深 但也因人而异 视病情而定 吸痰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23 四 气管切开的手术后护理 解决方法 直接灌洗方法 用注射器吸5ml生理盐水在病人呼气未快速注入气道达到冲洗的目的 气道滴入湿化液 每4小时一次 每次滴入量3 5ml 应在呼气未转吸气时沿气管内壁缓慢匀速滴入 避免在病人咳嗽时滴药 以免浪费药液 气管内分泌物粘稠时可滴入1 碘化钾 24 四 气管切开的手术后护理 雾化 常规每4小时一次 用药可用a 糜蛋白酶 庆大霉素 地塞米松等 气道温化应达到32 35 应小于40 以免造成烫伤 25 四 气管切开的手术后护理 5 严格无菌操作一人一副手套 一次一根吸痰管 口气道吸痰管要分开 吸痰管用无菌镊夹取 若合用应先气道口口腔 雾化器专人专用 专桶消毒 吸痰罐每班更换浸泡液 链接管一人一条 护理盘24小时更换一次 26 四 气管切开的手术后护理 6 加强翻身拍背翻身拍背是气道护理中一项重要措施 应鼓励气管切开病人咳嗽 每2小时翻身拍背一次 拍背时手呈杯状 由下向上 由外脊柱方向振动 可有效地协助病人排痰 拍背的禁忌有胸部外伤 肋骨骨折 气胸 胸腔出血或引流者 27 四 气管切开的手术后护理 7 消毒根据分泌物量和粘稠度的不同 可每隔2 4小时取下内套管清洗一次 每日煮沸消毒1 2次 煮沸内套管半小时 冷却后放入 每次取下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 以免外套管腔结痂 影响内套管放入 外套管在手术后7 10天内一般不必更换 如因特殊情况必须在术后48小时更换者 应做好充分准备 切不可随意拨出外套管消毒 长期带管者 应根据病情2 4周更换一次 28 四 气管切开的手术后护理 8 吸氧的护理按各种疾病氧疗常规执行 应保证氧管无脱出 在行氧气吸入时 要用氧罩 不可将氧气导管直接插入套管内 9 饮食气管切开病人有潜在营养不足 饮食宜以清淡为主 给予含丰富维生素 高蛋白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可通过鼻饲供给 也可口服 但两种进食方法都应注意避免呛咳 29 四 气管切开的手术后护理 10 心理护理气管切开病人由于害怕预后不良 担心语言功能和外表的不美观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上的问题 护士应细心与病人交流 耐心解释气管切开后不能用语言表达 给予写字板或认字板 解除病人对切开的顾虑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30 四 气管切开的手术后护理 11 口腔护理每日用3 硼酸或1 5000的咉喃西林溶液口腔护理两次 以预防感染 12 体位护理宜采用半坐卧位 枕头不宜过低或过高 注意经常变换体位 以免肺部发生并发症 也可防止褥疮的发生 31 四 气管切开的手术后护理 13 环境护理保持室内温度18 22 湿度50 70 保持空气新鲜 每天开窗通风2次 地面消毒两次 严格探视制度 感冒不能探视 32 四 气管切开的手术后护理 14 脱管的原因及处理 原因 脱管常在病人咳嗽或翻动时发生 原因是术后第二 三日颈部消肿 套管系带渐趋松弛 套管不能很好固定 很易从气管里脱出 另一方面更换内套管时 如果内外套管已互相粘连 分泌物凝结或内外管口径不适合 就难以单独拨出 勉强用力去拨 常因左手未很好固定外套管柄 故易将外套管一齐拨出 33 四 气管切开的手术后护理 处理 气管切开术后2至3日因颈部消肿 套管系带渐松弛要及时调节套管系带松紧 以在系带和皮肤间恰能插进一指为度 过紧或过松均易造成脱管 34 四 气管切开的手术后护理 套管脱出后轻者出现极度呼吸困难 皮下气肿 严重者窒息死亡 故须立即作紧急处理 a 立即去枕 垫于肩下 头后仰 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b 持原来的套管 轻轻地沿正中线试行插入 如能插进 则呼吸困难即可得到改善 如插不进 应迅速用血管钳或气管扩张器 自切开口直抵气管内撑开 并迅速将另一备用的套管插入系好 35 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