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孔雀的饲养与繁殖.doc_第1页
绿孔雀的饲养与繁殖.doc_第2页
绿孔雀的饲养与繁殖.doc_第3页
绿孔雀的饲养与繁殖.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孔雀的饲养与繁殖Teqn藿的饲莽与繁殖李琳娜何葆杰庞运通(天津市动物园天津300381)绿孔雀(Pavomuticus)也叫爪哇孔雀,龙鸟,是孔雀属两种孔雀之一,是体型最大的雉科鸟类,体重70008O00g.雄鸟全长约140em,雌鸟全长约lOOem.雄鸟尾特长,头部冠羽竖起,颈,上背及胸部具绿色光泽,尾上覆羽特长并具闪亮眼斑而成尾屏.雌鸟羽色以褐色为主,带绿色辉光.绿孔雀产于东南亚的广大地区,在中国主要发现于云南和西藏地区,数量稀少,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绿孔雀对生存条件要求极高,必须给予科学的饲养管理才能保证其正常的生长与繁殖.1成年绿孔雀的饲养管理1.1饲养环境天津市动物园饲养的成年绿孔雀以一雄二雌配对成一组,每组孑L雀的内舍面积30m,外运动场面积为20m,均为水泥地面,地面铺有沙土,离地1.8m处设置栖杠.由于绿孔雀抗寒能力较差,冬季内舍配备暖气.1.2饲料组成绿孑L雀对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不足反应敏感.种雀饲料以动物园自制颗粒饲料为主,洋白菜,油菜,熟鸡蛋,新鲜牛肉馅等为辅.每日分上,下午饲喂2次.进入繁殖期时,定量增加葱末,大麦芽,豌豆,骨粉,鱼粉,多维水溶性粉及面包虫,以满足其繁殖期营养需要,自制颗粒饲料成分配比,见表1.表1自制颗粒饲料成分表(%)2繁殖2.1繁殖规律动物园绿孔雀的性成熟期一般为22个月,雄孔雀的性成熟期略早些.3月中旬即可进入繁殖期,繁殖期为35个月.每个繁殖季节产卵34窝,每窝48枚;一般隔日产卵,蛋壳呈褐色,有的偏白色,蛋形呈纺锤形.雌鸟孵卵,孵卵期为2730天.卵的大,J,为7278mm5155.5mm,日重11038g.2.2发情交配行为清晨与傍晚时雄孑L雀频频开屏,抖动羽屏,发出响声.交配时,雄孔雀扑在雌孔雀的背上,用喙咬住雌孔雀的头顶部,两脚不断交替地蹬踩雌孔雀的背部,身体后部有较大幅度的抖动,雌孔雀的尾部羽毛散开,主动接受雄孑L雀的交配动作.整个交配12特神经济动植物/202年03期时间约为十几秒钟,然后各自离去.2.3筑巢产卵人工圈养条件下,绿孔雀筑巢并不规则,饲养员不必刻意为其建造,只需在沙土上放些干稻草保证所产卵不会破损即可.雌孔雀一般产蛋时间为l719时,产蛋前2dx时雌孔雀很不安静,沿栏舍边来回走动.3人工孵化与育雏3.1孵化工作3.1.1准备首先对孵化机用甲醛高锰酸钾熏蒸消毒,通风放味,进行不少于48dx时的试运行,主要测试温度和湿度的恒定性,风扇,翻孵盘的转动以及报警系统的反应灵敏度是否正常.然后将已经标记,称重的种蛋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分钟,洗净晾干后人孵.3.1.2孵化条件施温方案以变温孵化为佳.由于动物园饲养绿孔雀规模较小,产卵有限,故将其与其它珍禽同期所产卵一同孵化.采用温度为37.5cC恒温孵化方式,湿度控制在55%65%,每2小时翻蛋1次,角度为90.3.1.3出雏绿孔雀的孵化期为2730天,啄壳至完全出雏平均需要30小时.雏鸟出壳前12天可听到壳内吱吱叫声和啄壳声,叫声由弱到强,数小时后,啄壳声逐渐增强,频率随之增加.雏鸟在距离卵钝端11.5em横径处啄出一小孔,然后顺着卵壳亚中部啄出一个将卵分成大头端部分与小头端部分的裂缝,最后将壳脱掉,完全出雏.幼雏破壳后,要在出雏箱内停留一段时间,随后放入育雏箱.3.2育雏工作3.2.1育雏前期的饲养管理育雏前期是指17日龄孔雀幼雏的培育阶段,此阶段是雏孔雀生长发育的最初阶段.我们将幼雏饲养在木箱内,以40W和60W白炽灯泡作为热源,出壳时温度控制在3532C.绿孑L雀属早成鸟,出壳后不久即能自选采食.雏鸟出壳后24小时开始喂水(饮用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溶液),连续饮用3天后改为凉开水.开饮后2小时用细碎的洋白菜开食,每天投喂67次,添加软料(苹果碎,菜叶,蛋黄以及营养剂)2次,自由饮水.3.2.2育雏中期的饲养管理育雏中期是指830日龄孑L雀幼雏的培育阶段,此阶段是雏孔雀生长发育离温(结束人工采暖)前的准备阶段.从2周龄开始,可保持2830cC的育雏温度,以后每周降温12,逐渐降至自然温度,温度合适与否主要视雏鸟精神状态而定.饲喂颗粒饲料与软料,保证饲料中粗蛋白水平在21%,减少每日投喂次数,增加投喂量.在天气晴好时,将其置于室外活动,并将置于室外的时间逐渐延长,以使雏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随着幼雏的快速生长,进行合理组群,每群2O30只.3.2.3育雏后期的饲养管理育雏后期是指3160日龄孔雀幼雏的培育阶段,此阶段是雏鸟生长发育基本完成,进入育成鸟准备阶段的饲养管理.随着日龄的增加,温度条件对幼雏生长发育的影响越来越不明显:营养因素对1月龄后雏鸟的影响则显得越来越突出.因雏体增大,体重增加,采食Teqin量和饮水量增多,排泄量增加,育雏后期改用地面育雏的饲养方式.鸟舍保持清洁,干燥且通风良好;地面垫5em的细沙;距离地面lm左右处安装树干为栖架;舍内配备照明装置,以补充夜间或雨天时的光照不足,适当增加幼雏活动及采食时间.随着鸟龄的增加和外界气温的升高,孔雀幼雏从育雏后期开始可停止人工供热.晚上把它们放到鸟舍里,第2天早上再放出来活动.4小结4.1蛋白不足会影响雄孑L雀的繁殖性能,降低受精率,导致孵化率降低;能量水平过高则会导致雌孔雀体内沉积过多脂肪,影响产卵.繁殖期要保证种孔雀饲料中蛋白质水平在2l%左右,同时保证维生素的供给量,增加葱末,大麦芽,面包虫可促进雌孔雀发情排卵.交配期防止雄孔雀窜笼争斗,影响受精率.绿孔雀对B族维生素,特别是对VB1,VB2要求较高,是家禽需要量的1.52.嘴,因此日常饲养中要注意B族维生素的补充.4.2此动物园笼养条件下,绿孔雀卵受精率不高,与繁殖期游客的活动干扰密切相关.繁殖季节我们把繁殖能力较好的种孔雀隔离饲养,为其提供安静的环境,保证了种蛋的质量,提高了受精率和人工孵化率.3年来种孔雀卵受精率分别为70%,74%,68%,孵化率分别为71%,74%,69%,在绿孔雀的饲养繁殖中成绩是比较好的.4.3在日常饲养管理中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定期接种疫苗和及时治疗病禽,防止影响孵化和幼雏生长期间传染病的发生.绿孔雀易患滴虫病,多发于24月龄之间,其主要原因是其喜爱捕食蚯蚓(蚯蚓为中间宿主),耐过后生长缓慢,产蛋下降.因此将禽舍建为水泥地面并铺厚沙可以有效预防此病的发生.4.4对于有条件的动物园,实施变温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