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扶贫专项行动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科技扶贫专项行动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科技扶贫专项行动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科技扶贫专项行动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科技扶贫专项行动实施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技扶贫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科技扶贫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目录一、基本思路二、主要目标三、重点任务四、保障措施附件:1. 省级科技扶贫示范县(10个)主要任务分解一览表2. 省级科技扶贫示范乡镇(20个)主要任务分解一览表3. 省级科技扶贫示范村(200个)主要任务分解一览表4 某省科技扶贫专项行动重点任务分工表5. 某省“四大片区”贫困县(市、区)名单科技扶贫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中共某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支撑引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发展,带动脱贫致富,特制定某省科技扶贫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一、基本思路完善体系、以点带面;省地联动、精准发力;支撑产业、提升能力;创新驱动、全面小康。把握完善体系、以点带面的科技扶贫总体布局。全面推进88个贫困县建立完善科技服务体系,重点建设一批科技扶贫示范县、科技示范乡镇、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户,形成以点带面总体布局。把握省地联动、精准发力的科技扶贫工作方法。以县为主体,省市县联动,建立全省科技扶贫整体推进机制。做到扶持对象、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扶贫措施、驻村帮扶、脱贫成效精准,以精细的科技措施落实精准的扶贫要求。把握支撑产业、提升能力的科技扶贫主攻方向。围绕贫困地区优势资源开发和特色产业发展,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加强人才支持、技术培训、科学普及、民生改善、平台建设,提升技术能力和产业水平。把握创新驱动、全面小康的科技扶贫推进目标。践行“转型才能更好发展、后发也要高点起步”的理念,把握贫困地区对科技进步的内在需求,以技术进步促进转型升级,以转型升级促进脱贫致富和全面小康。二、主要目标到2020年,初步建立覆盖88个贫困县的科技服务体系,贫困地区科技进步贡献率大幅提升,科技支撑脱贫致富成效显著。 技术支撑体系:围绕“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开发转化新品种100个、新技术200项、新产品300个,培育壮大知名品牌100个,转化先进适用成果500项,打造一批能复制、可推广、有示范性的成果转化样板。信息支撑体系:建立孵化器10个,建立“互联网+电商”、“互联网+智慧农业”、“互联网+乡村旅游”示范点30个,建立众创空间50个,完善农业科技110,建立省市县科技信息服务站点1000个,提供较完善的综合信息服务。人才支撑体系:贫困地区科技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初步形成,建立四大片区科技扶贫团,动员30家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建立对口扶贫机制,选派科技人员2000名深入88个贫困县进行针对性服务,培训本土技术骨干5000名。科技扶贫示范体系:建立省市县科技示范县22个、示范乡镇44个、示范村600个、示范户3000户,以点促面实现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科技服务体系全覆盖。科技培训体系:基本形成培训中心、专家大院、产业技术服务中心和专项培训互为补充的培训体系,开展科普活动2000次,培训新型农牧民20万人次以上,示范村有劳动力的农户至少掌握1项致富技能。科技服务民生:民生科技在贫困地区得到全面推广,在人口健康、生态保护、防灾减灾等领域研究推广重大先进适用技术50项以上,建立各类民生科技示范基地30个。三、重点任务围绕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决定赋予科技系统“建立完善科技服务体系”1项牵头任务和8项配合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 构建产业技术支撑体系根据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科学谋划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带动贫困地区依靠产业发展实现脱贫。1、培育推广一批新品种。以中(藏)药材、木本油料、马铃薯、水果、青稞、荞麦、食用菌、蚕桑、茶叶和林竹等为重点,推广一批优质、高产、专用的突破性新品种。以蜀宣花牛、高原牦牛、半细毛羊、獭兔等草食牲畜,生猪、山地土鸡、水禽等家畜家禽,以及冷水鱼、大口鲶等水产为重点,开展品种改良推广,培育壮大地方优势品牌,支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2、集成转化一批新技术。加强贫困地区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以及民族手工业、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太阳能及风能、水电和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的产业技术集成创新和转化应用,开展产业链关键环节产学研协同创新,集中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增长点。3、探索完善一批新模式。探索贫困地区后发高起点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带动农民增收的科技园区(基地),推进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探索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增值模式,加强技术链协同攻关,构建一二三产融合产业技术支撑体系。探索企业带动技术脱贫模式,把吸纳贫困户作为重要内容,扶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职业农民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农户与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乡村旅游、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农村电子商务、农村养老服务、农村文化创意等农村新兴业态发展。(二) 构建信息服务体系发挥现代信息网络和大数据平台作用,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生产技术、市场信息、政策咨询等综合信息服务。4、建立科技成果对接机制。创新科技成果在贫困地区网络化、常态化对接交易机制,每年组织3-5次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定期发布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和技术,打造一批能复制、可推广、有示范性的成果转化样板。5、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建设活力强、机制新的星创天地、创新示范场地、创业实训基地等众创空间。支持草根能人、返乡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在贫困地区创新创业。6、加强农村信息化技术支撑。创新业态,实施“互联网+乡村旅游+智慧农业”等技术示范项目。加快贫困地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搭建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开发电商技术支撑平台,联结“小产品与大市场”。7、建立完善科技服务机构。支持贫困地区建立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技术转移中心、专家大院、农村产业技术服务中心等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强化服务意识和服务功能。(三)构建科技人才支撑体系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科技人员激励机制,通过人才支撑带动贫困农牧民脱贫致富。8、建立科技扶贫团。争取科技部设立秦巴山区科技扶贫团,加大对秦巴山片区科技扶贫的支持和协调。探索建立四大片区省级科技扶贫团。配合做好科技副县长、科技副乡长选派工作。9、实施“三区”科技人员计划。选派科技人员到“三区”提供“一对一”、“一帮一”、“一带一”的精准科技服务,开展本土科技人员培训,为“三区”培养本土科技服务人员。10、建立科研单位帮扶机制。选派科技特派员到贫困地区驻点帮扶,鼓励科技人员到贫困地区领办、创办、联办产业项目,动员和组织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科技人员采取多种方式参与扶贫。(四)构建科技扶贫示范体系加强精准扶贫联系指导工作,把扶贫攻坚作为践行“三严三实”实践课堂,增进群众感情,打造科技扶贫示范样板。11、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科技扶贫示范县。在秦巴山区、乌蒙山区、高原藏区、大小凉山彝区,选择一批典型县开展科技帮扶试点,重点在产业支撑、人才引进、项目支持、能力培训、科技普及等方面进行帮扶,为四大片区科技扶贫提供样板。省级建设科技扶贫示范县10个、示范乡镇20个、示范村200个、示范户1000户;12个市州相应建设市级科技示范县12个、示范乡镇24个、示范村48个、示范户240户;88个县建设示范村352个、示范户1760户,形成全省县乡村户科技示范体系。12、抓好联系指导旺苍县脱贫工作。制定某省科技厅、气象局、贸促会联系指导旺苍县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创新定点扶贫工作机制,集聚实施科技扶贫项目,着力提升特色茶叶、杜仲、核桃、柴胡、生猪、光伏发电新能源、石墨烯新材料、白酒饮料等特色产业技术水平,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实现脱贫致富。(五)构建科学普及和技术培训体系创新贫困地区技术培训模式,切实加强在贫困地区技术培训和科学普及,增强农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13、加强农业生产技术培训。立足提升贫困地区产业生产水平,突出抓好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业专业合作社等骨干的培训,利用田间讲解、地头培训、面对面传授、示范带动等途径,重点培养一批农村脱贫致富带头人。14、加强农民务工技能培训。健全远程培训、专题授课、科技赶场等形式,加强贫困地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配合牵头部门做好劳务、创业等技能培训。 15、加强贫困地区科学普及。建设一批高质量科普示范基地,持续开展科技赶场、科技之春、科技下乡、科技活动周等科普活动,宣传、普及、传播、推广科技知识。(六)加强民生改善科技服务16、加强地方病防治技术攻关。在甘孜州、阿坝州开展包虫病、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技术研究及集成示范。开展远程医疗、区域协同等医疗关键技术及模式研究,推广基层卫生适宜技术。17、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攻关与示范。开展川西北生态沙化治理、草原鼠害防治、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等技术推广,建立一批示范基地。18、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加强地震预警、安宁河等潜在山地灾害预判、泥石流滑坡灾害等减灾技术研究与示范,构建区域防灾减灾技术防控体系。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科技扶贫组织领导建立全省科技扶贫组织体系。成立省级科技扶贫工作协调指导小组,科技厅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省科技扶贫工作的统筹部署,定期研究科技扶贫工作,指导科技扶贫专项行动计划实施,解决科技扶贫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村处,负责科技扶贫专项行动计划的日常工作。12个相关市(州)要成立科技扶贫工作协调机构,建立省市县联动推进科技扶贫的工作协商机制。(二)建立科技扶贫专项启动实施科技扶贫专项行动,建立政府财政主导投入的科技扶贫专项资金,加大财政科技扶贫资金投入,实现资金总体规模的大幅提升。专项资金集中用于88个贫困县产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推广和科技能力提升。集成现有科技计划,优先并倾斜支持四大连片贫困地区发展。各相关市(州)及县(市、区)应设立科技扶贫专项,加大地方财政对科技扶贫的投入力度。(三)创新科技扶贫投入机制健全科技金融长效对接机制,建立面向贫困地区常态化的科技金融对接模式,引导社会、金融、资本投入,形成支持科技扶贫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和支持信贷风险补偿、科技担保、创投基金、天使基金等多种金融模式支持贫困地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四)改进科技扶贫项目管理制定某省科技扶贫专项计划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在保证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前提下,降低门槛,简化程序,优化服务。申报条件上,放宽申报人资格,取消项目资金配套,与“三区”人员计划相结合,鼓励科技人员牵头或与贫困地区联合申报实施项目;支持方式上,实行无偿支持、后补助、贷款贴息、转移支付等;项目管理上,优化经费科目设计,注重绩效考核。(五)创新科技扶贫服务机制探索和落实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政策,探索建立科技成果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处置模式。建立保障科技人员服务基层长效利益机制,鼓励科技人员通过停薪留职、技术入股、技术承包、收益分成等方式深入农村创业服务。支持农村产业技术研究院、农村技术转移机构等新型科技服务机构发展。组织企业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宣传推广某优势特色产品。加强科技扶贫宣传,及时宣传新进展、新成效、新做法、新经验和先进典型。(六)加强责任落实和督查考核建立工作台账制度和督查考核责任制,细化分解科技扶贫任务,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负责组织工作的相关处室、主体实施的市州和县市区、技术支持的科研机构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加强科技扶贫调研与统计监测工作,构建省市县科技扶贫统计信息报送和反馈系统。 12 / 49附件1省级科技扶贫示范县(10个)主要任务分解一览表序号片区名称所在市州示范县扶贫主要任务阶段目标技术依托单位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1.秦巴山区(4)广元市旺苍县示范推广旺苍有机茶、广元纯黄茶、核桃、魔芋、养殖等方面技术;建设种养网络销售信息平台,指派种养专业技术人员,培养茶叶、核桃、魔芋、养殖等产业相关人才;帮助提供生产管理技术指导,产品信息服务。示范推广旺苍有机茶、广元纯黄茶、核桃、魔芋、养殖等方面技术。指派种养专业技术人员,培养茶叶、核桃、魔芋、养殖等产业相关人才。帮助建立茶叶、核桃、魔芋、养殖网络销售信息平台,提供产品信息服务。帮助提供生产管理技术指导,建设种养网络销售信息平台,提供产品信息服务。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帮助提供产品信息服务。广元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某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2.达州市宣汉县开展蜀宣花牛产业链关键环节产学研协同创新,培育蜀宣花牛新品系;以中药材、核桃、大巴山粉葛、青脆李、食用菌、茶叶等为重点,筛选适宜品种,大面积示范推广;对地方大鲵、裂腹鱼、白缘鱼央(黑尾鱼央)种质资源保护与选育人工驯养技术研究;DLY生猪、山羊的规模养殖及产业开发;组织申报农业科技示范园,推进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建立宣汉信息服务平台、技术转移中心、专家大院和蜀宣花牛研发中心建设,搭建特色产业开发电商技术支撑平台,加强宣汉农村产业技术服务中心建设。 实施科技特派员工程,派驻特派员到贫困村提供“一对一”、“一帮一”、“一带一”的精准科技服务,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加强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建设一批市级科普示范基地,健全远程培训;努力做好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试点工作,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推广蜀宣花牛2500头,100户。建立中药材、核桃、大巴山粉葛、青脆李、食用菌、茶叶示范基地,开展DLY生猪、山羊的规模养殖及产业开发,并提供生产管理技术指导和产品信息服务。示范推广蜀宣花牛2500头,100户;组建蜀宣花牛研发中心。开展DLY生猪、山羊的规模养殖及产业开发,并提供生产管理技术指导和产品信息服务。示范推广蜀宣花牛2500头,100户;开展DLY生猪、山羊的规模养殖及产业开发,并提供生产管理技术指导和产品信息服务。示范推广蜀宣花牛2500头,100户;开展DLY生猪、山羊的规模养殖及产业开发,并提供生产管理技术指导和产品信息服务。通过以科技扶贫项目为支撑的实施,圆满完成扶贫任务,并确保全县在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十二五未翻一番,率先在全省实现整体脱贫的目标,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某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某省畜牧科学研究院、西华大学、某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成都大学、某大学、某省中医药科学研究院、成都中医药大学、某文理学院3.巴中市(2)恩阳区1、以猕猴桃、葡萄、芦笋、石榴、蔬菜、中药材等农作物为重点,培育和推广一批优质、高产、专用的突破性新品种。2、以土鸡、牛、羊、猪、水产养殖等畜禽为重点,开展配套系选育和品种改良推广,培育壮大地方优势品牌。3、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提高农产品附加值。4、建设以猕猴桃、葡萄、芦笋等特色鲜明的科技扶贫示范园区,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致富。5、加大力度建设星创空间、实训基地等,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6、加强互联网+应用,推进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搭建特色产业电子商务平台。7、选派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驻村开展“一帮一”、“一对一”“一带一”精准科技服务。8、开展各类科技培训和科普活动,重点培养一批农村脱贫致富带头人。示范推广猕猴桃、葡萄、芦笋、石榴、蔬菜、中药材等新品种、新技术;开展相关实用技术科技培训和科普宣传;继续加强星创天地和实训基地建设;开展科技人才对口帮扶精准科技服务活动。开展巴山土鸡、牛、羊、猪、水产养殖配套系选育和品种改良推广;开展相关实用技术科技培训和科普宣传;建设以葡萄为主导产业的科技扶贫示范园区。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开展科技人才对口帮扶精准科技服务活动。建设以芦笋为主导产来的科技扶贫示范园区;开展实用技术科技培训和科普宣传;强化“互联网+”智慧农业、旅游等应用,搭建设特色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猕猴桃、葡萄、芦笋、石榴、蔬菜、中药材等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应用;建设以果蔬为产导产业的科技扶贫示范园区;开展实用技术科技培训和科普宣传。开展巴山土鸡、牛、羊、猪、水产等病害防治技术研究;开展循环农业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开展实用技术科技培训和科宣传;建立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某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省畜科院西华大学电子科大4.平昌县1以茶叶、中药材、核桃产业为重点,引进一批名优特新品种,筛选出适合本地气候、土壤的主推品种,开展品种的选育和繁育,建立品种繁育基地和绿色生态种植示范基地。2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集成示范和共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3加强“互联网+”应用,开展乡村生态智慧旅游,完善电子商务,搭建科技信息服务平台。4选派科技特派员开展产业技术服务和重点企业帮扶行动,助推产业发展。5开展各类科技培训和科普活动,培养一批农村脱贫致富带头人。茶叶种植面积10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6万亩、核桃种植面积1万亩。实用技术培训20000人次。新培育加工产品知名品牌2个以上。启动实施乡村生态智慧旅游项目。选派科技特派员50人。茶叶种植面积12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7万亩、核桃种植面积1.5万亩。实用技术培训30000人次。新培育加工产品知名品牌4个以上。完成乡村生态智慧旅游项目。选派科技特派员65人。茶叶种植面积15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8万亩、核桃种植面积2万亩。实用技术培训40000人次。新培育加工产品知名品牌6个以上。选派科技特派员80人。茶叶种植面积18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9万亩、核桃种植面积2.5万亩。实用技术培训50000人次。新培育加工产品知名品牌8个以上。选派科技特派员90人。茶叶种植面积20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10万亩、核桃种植面积3万亩。实用技术培训60000人次。新培育加工产品知名品牌10个以上。选派科技特派员100人。实现全面脱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某农业大学、某省农科院、成都中医药大学、某省计算机研究设计院。5.乌蒙山区(2)泸州市叙永县目前全县有90个贫困村,8.42万贫困人口。减贫20个村,减贫人口2.02万人。减贫20个村,减贫人口2.02万人。减贫25个村,减贫人口2.19万人。减贫25个村,减贫人口2.19万人。查漏补缺、巩固提升,完成贫困县“摘帽”工作。省林科院、省农科院、省烟叶技术中心6.宜宾市屏山县全县78个贫困村10601户贫困户,38914人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困,达到“两不愁、三保障”8405人9861人5805人1976人7.大小凉山彝区(2)凉山州(2)普格县以蔬菜、蚕桑、水果和马铃薯生产为重点开展生产技术培训,实现规模化生产;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确力科技示范户60户,切实做到“科学养蚕”,切实做到“科学种植马铃薯”,为贫困农户增收致富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果;制定粮经、栽桑养蚕、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指导广大农户科学发展粮经、蚕桑、马铃薯生产。以蔬菜、蚕桑、水果、马铃薯生产为重点开展生产技术培训,实现规模化生产;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以蔬菜、蚕桑、水果、马铃薯生产为重点开展生产技术培训,实现规模化生产;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增加人均收入至2736元。以蔬菜、蚕桑、水果、马铃薯生产为重点开展生产技术培训,实现规模化生产;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增加人均收入至2736元,切实做到“科学养蚕”、“科学种植马铃薯”,实现脱贫。以粮经复合型模式实现千斤粮、万元钱的示范效果;指导广大农户科学发展粮经生产;继续增加收入进入小康。确立科技示范户60户。以粮经复合型模式实现千斤粮、万元钱的示范效果;指导广大农户科学发展粮经生产;继续增加收入进入小康。确立科技示范户60户,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争取进入小康社会。某省畜牧科学研究院西南民族大学西昌学院8.盐源县1、规划全县核桃,花椒、青椒产业,培养技术人才,扩大种植规模。2、规划全县种植中药材(重楼),培养种植能手,扩大种植规模。3、大力支持绵羊、山羊、黄牛养殖优化管理。1、核桃3000亩2、红椒1000、青椒500亩3、中药材110亩4、毛羊1000只,山羊200只。1、核桃3500亩、2、红椒1200亩、3、青椒600亩4、中药材160亩/5、毛羊1100只/6、山羊250只。1.荞麦7亩2.山羊148只3.核桃12亩4.花椒33亩5.黄牛25头6.绵羊40只7.苹果55亩8.重楼190亩1.荞麦8亩2.山羊187只3.核桃13亩4.花椒37亩5.黄牛30头6.绵羊50只7.苹果62亩8.重楼230亩1.荞麦10亩2.山羊136只3.核桃14亩4.花椒41亩5.黄牛34头6.绵羊60只7.苹果69亩8.重楼270亩某省农业科学院、某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凉山州农科所9.高原藏区(2)甘孜州丹巴县通过农业产业扶贫,在全县扶贫乡镇和贫困村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突出、安全高效的产业,提高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能力,基本实现贫困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开展葡萄、甜樱桃、菌类、道地药材、黄羊、奶牛、肉牛、肉鸡、蛋鸡、野猪等种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以及特色旅游食品加工和旅游工艺品开发。加大对当地相关人才的培养;全面提高人均收入,超过1000元,实现脱贫。开开展葡萄、甜樱桃、菌类、道地药材、黄羊、奶牛、肉牛、肉鸡、蛋鸡、野猪等种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以及特色旅游食品加工和旅游工艺品开发。加大对当地相关人才的培养;全面提高人均收入,超过1000元,实现脱贫。开展葡萄、甜樱桃、菌类、道地药材、黄羊、奶牛、肉牛、肉鸡、蛋鸡、野猪等种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以及特色旅游食品加工和旅游工艺品开发。加大对当地相关人才的培养;全面提高人均收入,超过1000元,实现脱贫。开展葡萄、甜樱桃、菌类、道地药材、黄羊、奶牛、肉牛、肉鸡、蛋鸡、野猪等种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以及特色旅游食品加工和旅游工艺品开发。加大对当地相关人才的培养;全面提高人均收入,超过1000元,实现脱贫。开展葡萄、甜樱桃、菌类、道地药材、黄羊、奶牛、肉牛、肉鸡、蛋鸡、野猪等种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以及特色旅游食品加工和旅游工艺品开发。加大对当地相关人才的培养;全面提高人均收入,超过1000元,实现脱贫。某省农业科学院某省畜牧科学研究院、西南民大、川农大、省中医研究所10.阿坝州黑水县结合我县提出的“六大”农业产业,通过科技力量构建扶贫示范体系,每年开展实用技术培训3000人次,3-4年内建立2-3家电商企业。5年内建立生态蔬菜基地3万亩,早实核桃基地5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2万亩,养殖藏香猪15万头,跑山鸡20万只,黑水中蜂30万群。同时在扶贫示范点建立远程监控系统,建立省级科技示范基地1个,建立县内农业“核心示范区”4个,申请“互联网网+乡村旅游+智慧农业”科技示范项目1个,建立地质灾害科技示范点一个。精心组织辖区内农业科技人员30名兼职兼薪进乡村、进企业创新创业。积极争取“三区”科技人才到我县知道工作。引导带动本地农民增收致富。大力开展使用技术培训,培训人数3000人次,建立技术培训体系。完成道地药材种植4000母,生态蔬菜基地6000万亩,早实核桃基地1万亩。养殖藏香猪3万头,跑山鸡4万只,黑水中蜂6万只。农业科技人员兼职兼薪创业6名,建立1个县内核心示范区。大力开展使用技术培训,培训人数3000人次,扶持发展科技扶贫示范户,逐步建立科技扶贫示范体系。完成道地药材种植4000母,生态蔬菜基地6000万亩,早实核桃基地1万亩。养殖藏香猪3万头,跑山鸡4万只,黑水中蜂6万只。建立电商企业1个。创业6名,建立1个县内核心示范区。大力开展使用技术培训,培训人数3000人次,全面构建科技扶贫示范体系。完成道地药材种植4000母,生态蔬菜基地6000万亩,早实核桃基地1万亩。养殖藏香猪3万头,跑山鸡4万只,黑水中蜂6万只。建立电商企业1个。创业6名,建立省级科技示范基地一个,建立1个县内核心示范区。大力开展使用技术培训,培训人数3000人次,以点带面,以示范为引导,辐射带动全县农业产业发展。完成道地药材种植4000母,生态蔬菜基地6000万亩,早实核桃基地1万亩。养殖藏香猪3万头,跑山鸡4万只,黑水中蜂6万只。建立电商企业1个。创业10名,建立1个县内核心示范区。建立地质灾害科技示范点1个,申请“互联网+乡村旅游+智慧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大力开展使用技术培训,培训人数3000人次,全县农业产业良好发展,我县农民依靠科技力量逐渐脱贫。完成道地药材种植4000母,生态蔬菜基地6000万亩,早实核桃基地1万亩。养殖藏香猪3万头,跑山鸡4万只,黑水中蜂6万只。创业6名,建立1个县内核心示范区。某大学周丽刘淇02869061800、王战南民族大学曾水县农业畜牧水利局文自兴清表说明:一、示范县选点要求:1、地方党委政府重视科技工作,科技管理水平较高;2、依靠科技进步脱贫特征明显。二、主要任务填报要求:1、围绕“构建产业技术支撑体系、构建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科技人才支撑体系、构建科学普及和技术培训体系、构建科技扶贫示范体系、加强民生改善科技服务”六个方面总体任务,结合地方实际提出具体任务;2、主要任务要面向县全域,重点落实在该县示范乡镇;3、产业不仅限于农业方面;4、主要任务尽可能项目化;5、各县扶贫主要任务描述的字数范围在200字以内。三、阶段目标填报要求:1、围绕该县扶贫主要任务分层次提出两个阶段的具体目标;2、尽可能将目标量化细化;3、按照8月28日省委常委会对扶贫工作的要求,目标任务要分解到每一年。 49 附件2省级科技扶贫示范乡镇(20个)主要任务分解一览表序号市州名称所在示范县示范乡镇扶贫主要任务和目标技术依托单位1.广元市(2)旺苍县(2)高阳镇产业发展:1、发展标准化茶园15000亩,其中黄茶500亩;2、发展核桃10000亩;3、发展特色养殖,建林麝养殖基地1个;4、发展畜牧业,养殖黄羊5000只。民生需求:1、建幸福美丽新村3个改造人居环境1000户;2、道路建设50公里,通村公路100%,通社公路90%;3、建安全人饮工程8处,解决280户,1170人安全饮水。4建防旱池300口,排灌沟渠5公里。能力提升:1、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000人次;2、技能培训1000人。广元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某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2.木门镇一、基础设施建设:硬化道路34.348公里(其中新建道路13.535公里)。新建机耕道75公里,堡坎16处206米,涵洞28个。山坪塘新建1口、补漏21口,渠堰维修29.35公里;新建渠堰2.11公里。新建集中供水点15处、新建蓄水池50口。二、产业发展:种茶300亩;发展核桃500亩;猕猴桃300亩;新建养殖场1170平方米。三、环境改善:农户房屋改造548户,新建入户路59.9公里。四、能力素质提升:开展农村技术培训1300人次。广元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某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3.达州市(2)宣汉县(2)清溪镇建设种养网络销售信息平台,搭建特色产业开发电商技术支撑平台。筛选适宜品种,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中药材、核桃、大巴山粉葛、茶叶等新品种,规模养殖DLY生猪。为重点指派种养专业技术人员;加大当地茶叶、核桃、魔芋、养殖等产业相关人才的培养;帮助提供生产管理技术指导,产品信息服务。某省农业科学院、某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西华大学、某大学、某省中医科院4.黄金镇开展蜀宣花牛产业链关键环节产学研协同创新,培育蜀宣花牛新品系,发展适度规模养牛大户10户。发展木耳种植业,引进农业开发公司,开展工厂化种植,进行品种筛选,筛选出适宜村域的品种23个。结合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吸引人才来村建设,建立种养科技示范基地510个;建立青脆李基地1000亩,带动农户40户;建清香核桃基地200亩,辐射带动农户栽植500亩;集成清香核桃丰产栽培技术,开展病虫害防治;开展木耳种植、蜀宣花牛养殖、青脆李、核桃产前、产中、产后技术培训和青脆李品种筛选、鲜果贮藏研究与应用及清香核桃栽培技术培训,科学管理,稳定丰产。某省农业科学院、某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成都大学、某省畜牧科学研究院5.巴中市(4)恩阳区(2)下八庙镇开展猕猴桃全产业链关键技术指导和中药材、梅花鹿、巴山土鸡、葡萄等新品种选育、新技术引进与推广;加大当地猕猴桃、葡萄、中药材、巴山土鸡等产业相关人才的培养。某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省畜科院西华大学电子科大6.兴隆场乡开展莲藕、芦笋、葡萄、石榴、银杏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和果蔬、中药材、巴山一号土鸡、山羊等的品种选育及种养殖技术推广;加大当地葡萄、芦笋、石榴、莲藕、银杏、中药材、土鸡、山羊、生猪等产业相关人才的培养。某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省畜科院西华大学电子科大7.平昌县(2)青凤镇推广芍药、丹参、当归优良品种,建立种苗繁育基地,示范推广中药材规范化、标准化种植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发展中药农业观光旅游;围绕统筹城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村网站(网页),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某农业大学、某省农科院、成都中医药大学8.云台镇引进茶树新品种和开展选育、繁育,建立茶叶繁育基地和种植示范基地。示范推广茶叶标准化种植技术、有机茶生产技术,开展产业链关键、核心、共性技术研究,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建立叶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开展技术人员培训。推广茶文化,发展与茶叶产业相融合的乡村旅游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某农业大学9.泸州市(2)叙永县(2)麻城乡高山蔬菜产业1万亩、油茶产业1万亩、休闲、避暑、旅游项目、土地整理项目(柏香、寨和、龙凤、驰松等村)省林科院、省农科院、省烟叶技术中心10.水尾镇养鱼、泥蚯蚓65亩、种植业(种有机水稻)55亩、发展经济林3亩、养鸡3350只、养肉牛200头、流转土地49亩、发展竹林、苗圃194亩省林科院、省农科院、省烟叶技术中心11.宜宾市(2)屏山县(2)大乘镇动员发展养鸡、养牛大户各2-3户,组建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发展猕猴桃650亩、高山葡萄200亩、李子200亩、茶叶300亩;帮助提供生产管理技术指导,产品信息服务。某省农业科学院、某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宜宾市农业科学院12.书楼镇建设一个科技培训中心,开展板栗、食用菌、核桃、白魔芋种植技术,黑山羊、肉牛、土鸡养殖技术培训,每个贫困村下派一名科技人员驻村指导,并某省农业科学院、某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宜宾市农业科学院13.凉山州(4)普格县(2)荞窝镇以蔬菜、蚕桑和水果生产为重点开展生产技术培训,实现规模化生产;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指导广大农户科学发展粮经生产。某省畜牧科学研究院14.红莫依达乡开展马铃薯种植技术培训,为全乡实现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性工作;确立60户科技示范户,切实做到“科学种植马铃薯”,制定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指导广大农户科学发展马铃薯生产。某省畜牧科学研究院15.盐源县(2)黄草镇1、逐年扩大荞麦、核桃、花椒的种植面积,形成规模种植产业。2、在气候适宜的村规划种植经济林木苹果与中药材重楼,并逐年扩大种植规模,建立格郎河村中药材重楼示范基地。3、大力支持家禽养殖业,逐年扩大养殖规模,对规模达到标准的农户鼓励成立家禽养殖场。4、大力支持畜牧养殖业,使黄牛、山羊、绵羊养殖形成规模。某省农业科学院、某省畜牧科学研究院16.沃底乡1、规划全乡核桃产业,扩大种植规模,培养核桃种植人才。规划全乡花椒、青椒产业,培养技术人才,扩大种植规模。2、规划全乡种植中药材(重楼),培养种植能手,扩大种植规模。3、大力支持绵羊、山羊养殖优化管理。某省农业科学院、某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凉山州农科所17.甘孜州(2)丹巴县(2)巴底乡示范推广酿酒葡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指派种养专业技术人员;加大当地种、养殖等产业相关人才的培养帮助提供生产管理指导和产品信息服务,人才和技术培训。某省农业科学院某省畜牧科学研究院、西南民大、川农大、省中医研究所18.岳扎乡示范推广甜樱桃种植技术、产业技术指导,畜种改良,促进人才、技术信息和科技培训。某省农业科学院某省畜牧科学研究院、西南民大、川农大、省中医研究所19.阿坝州(2)黑水县(2)麻窝乡依靠科技力量,发展农牧业,大力开展科技培训,每年培训人数350人次。引导本乡农民脱贫致富发展中药材1000亩,生态蔬菜1000亩,特色水果1000亩,跑山鸡1000只。藏香猪500头,牦牛500头。建立远程监控点一个。建立县内核心示范区2个,申请“互联网+乡村旅游+智慧农业”科技示范项目,5名农业技术人员兼职兼薪创业。20.瓦钵乡依靠科技力量,发展农牧业,大力开展科技培训,每年培训300人次。引导本乡农民脱贫致富,发展中药材3000亩,跑山鸡500只,藏香猪500头。建立远程监控点一个。建立县内核心示范基地2个,5名农业科技人员兼职兼薪创业填表说明一、示范乡镇选点要求:具有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二、主要任务填报要求:1、围绕“构建产业技术支撑体系、构建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科技人才支撑体系、构建科学普及和技术培训体系、构建科技扶贫示范体系、加强民生改善科技服务”六个方面总体任务,结合地方实际提出具体任务;2、主要任务要面向乡镇全域,重点落实在该乡镇示范村;3、不仅限于农业方面;4、主要任务尽可能项目化;5、各乡镇扶贫主要任务描述的字数范围在200字以内。三、阶段目标填报要求:1、围绕该乡镇扶贫主要任务分层次提出两个阶段的具体目标;2、尽可能将目标量化细化;3、按照8月28日省委常委会对扶贫工作的要求,目标任务要分解到每一年。附件3省级科技扶贫示范村(200个)主要任务分解一览表序号市州名称所在贫困县示范村(所在乡镇)扶贫主要任务技术依托单位1.绵阳(4)平武县(2)土城藏族乡天麻、厚朴、大黄、木香、独活等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培训;厚朴叶资源利用与新产品研发;中药材干燥等初加工项目建设;林下种养殖结合;生态猪养殖;高山生态蔬菜种植。某省农科院,绵阳市农科院,西南科技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2.旧堡羌族乡土地流转,集中连片开发;农村养老院建设(其他部门项目支持);区域整体规划,种养殖结合,合理布局,形成生态猪、牛、羊、鸡、蜂、中药材养殖有机体系;对产品进行相关认证,采取“互联网+生态农产品”的方式销售;5.生态观光农业模式发展。6.大力发展中蜂养殖。某省农科院,绵阳市农科院,西南科技大学。3.北川(2)开坪乡凤阳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通过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发展中药材、食用菌、土鸡产业,组建专业合作社和电子商务服务站,开展技术和科普培训。某省农业科学院、某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西南科技大学4.禹里镇三坪村发展李子和土鸡产业,开展农业技术及就业技能和科普培训、测土配方施肥、保障宽带畅通,建立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某省农业科学院、某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西南科技大学5.广元市(17)利州区(2)桃园村(龙潭乡)以核桃、养殖等为重点,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种养网络销售信息平台;每年选派科技人员3名进行针对性服务,培训本土技术骨干9名;开展科普活动,每年组织各类培训2次以上,培训农民100人次以上。某省畜牧科学研究院、西南民族大学6.魏子村(白朝乡)以食用菌、干果、果蔬种植等为重点,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种养网络销售信息平台;每年选派科技人员3名进行针对性服务,培训本土技术骨干9名;开展科普活动,每年组织各类培训1次以上,培训农民50人次以上;改善道路交通条件;对村内山坪塘、水库进行维修整治,修建灌溉堰渠、防旱池;安装变压器解决生产生活用电;安装太阳能路灯,解决夜间照明问题;建中心村卫生站,托老中心;对民房进行风貌塑造;修建环卫设施。某省畜牧科学研究院、西南民族大学7.昭化区(2)新华村(晋贤乡)1. 新建香菇园区1个,计划年产香菇苗棒100万棒;拟种植核桃5000亩;养殖肉羊3000只。2. 铺设入户路10km,危旧房改造178户,硬化院坝178000,风貌塑造217户,建沼气190口,改厨改厕178户。拟对老百姓进行核桃、香菇、肉羊技能培训各10次以上。某省农业科学院8.笔架村(射箭乡)1、种植核桃850亩,规范化建园4个,引进业主4家,培育大户10户;生猪养殖标准化建圈3800平方米,培育大户15户,年出栏生猪2000头以上;培育肉羊养殖户2户,养羊200只,年出栏小家禽2万羽以上;2、培养核桃、生猪、肉羊等种养殖技术明白人40名,专业技术员10名。某省农业科学院9.朝天区(2)东风村(鱼洞乡)以蔬菜种植、养殖等为重点,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每年选派科技人员进行针对性服务,培训本土技术骨干;开展科普活动,组织各类培训,培训农民相关技能。某省农业科学院、某省畜牧科学研究院10.党家村(临溪乡)以蔬菜种植、养殖等为重点,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每年选派科技人员进行针对性服务,培训本土技术骨干;开展科普活动,组织各类培训,培训农民相关技能。某省农业科学院、某省畜牧科学研究院11.旺苍县(5)关山村(高阳镇)1、建标准化核桃园800亩。2、建标准化茶园300亩。3、魔芋种植400亩。4、发展黄羊养殖2000只。二、民生需求:1、人居环境改造115户。2、高山移民20户。3、道路建设11.4公里。4、建科技服务中心240。三、能力提升:1、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00人次。2、技能培训150人。广元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某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12.虎垭村(高阳镇)1、建标准化核桃园1000亩。2、发展中药材400亩。3、魔芋种植800亩。3、发展生猪适度规模养殖户10户。建科技服务中心240。能力提升:1、农村实用技术培训800人次。2、技能培训200人13.古柏村(高阳镇)产业发展:1、建标准化核桃园1000亩。2、改造茶园300亩。3、魔芋种植500亩。4、发展黄羊养殖2000只。民生需求:1、道路建设14公里。2、人居环境250户。3、建安全人饮工程1处解决40户160人安全饮水。4、建防旱池50口,灌溉沟渠4公里。5、建科技服务中心240。能力提升:1、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200人次。2、技能培训200人14.杏垭村(木门镇)二、产业发展:新栽核桃500亩;猕猴桃300亩;新建养殖场1000平方米。三、环境改善:农户房屋改造281户、入户路5.9公里。四、能力素质提升:开展农村技术培训800人次。15.元坝村(木门镇)产业发展:种茶300亩;新建养殖场170平方米。能力素质提升:开展农村技术培训500人次.。16.青川县(2)曲河乡王家村新技术新观念和产业技术培训;以山地药材、魔芋为主的项目带动;民生科技及科技金融帮扶。某省农业科学院、某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17.竹园镇河口村提供农业产业以魔芋为主的种植新技术;通过项目带动河口村的农业产业整体前进和发展;给予科技人才的驻村帮扶,以培训带产业,以人才促产业。18.剑阁县(2)麻柳村(下寺镇)以核桃、养殖等为重点,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种养网络销售信息平台;每年选派科技人员3名进行针对性服务,培训本土技术骨干9名;开展科普活动,每年组织各类培训1次以上,培训农民50人次以上。某省农业科学院、某农业大学、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广元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柳河村(元山镇)以金银花、荷花、决明子、核桃种植、养殖等为重点,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种养网络销售信息平台;每年选派科技人员3名进行针对性服务,培训本土技术骨干9名;开展科普活动,每年组织各类培训1次以上,培训农民50人次以上。某省农业科学院、某农业大学、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广元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苍溪县(2)三会村(五龙镇)发展以红心猕猴桃为主导,有机粮油、生态养殖、林业综合开发为配套的“1+3”特色产业。发展优质有机粮油基地300亩,种植猕猴桃1000亩。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积极发展专合组织、家庭牧场、种养大户,年出栏优质商品猪3000头、土鸡10万只、肉牛500头以上,夯实群众增收基础。某省农业科学院、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广元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1.灵凤村(龙山镇) 产业发展方面新建以银杏为主的珍稀经济林1500亩、以沙参为主的药材600亩,;套种川明参600亩 ;苍溪红心果猕猴桃园200亩。某省农业科学院、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广元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2.巴中市 (14)通江县(2)烟溪沟村(烟溪乡)发展白茶和养殖大户,开展种养殖科学技术培训和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