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灰岩采矿点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目 录1 前言12 综合说明2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2方案编制要素22.3项目概况32.4项目区概况32.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32.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与防治分区42.7水土流失预测结果42.8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与主要工程量42.9水土保持监测概要52.10水土保持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成果52.11结论及建议62.12方案特性73 方案编制总则93.1编制目的与意义93.2指导思想93.3编制原则103.4编制依据113.5编制深度153.6设计水平年153.7方案服务期153.8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154 项目概况164.1地理位置与交通情况164.2项目规模与特性184.3施工组织204.4拆迁安置234.5工程占地244.6土石方平衡及流向244.7工程投资、资金筹措及进度安排265 矿区概况275.1自然环境275.2社会经济概况295.3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305.4水土保持技术经验326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346.1主体工程选址的水土保持分析评价346.2主体工程方案设计的水土保持分析评价346.3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分析评价377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417.1项目建设区417.2直接影响区417.3防治责任范围427.4防治分区428 水土流失预测448.1工程建设与运营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448.2预测范围、时段与单元468.3预测内容488.4预测方法与结果498.5预测结论及综合分析539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569.1防治目标569.2防治措施体系布设579.3防治措施设计599.4其他防治要求659.5水土保持施工组织设计659.6防治措施工程量及实施进度安排6710 水土保持监测6910.1监测目的与原则6910.2监测范围、分区与时段7010.3监测内容、方法和频次7010.4监测点布设7210.5监测安排7210.6监测设备7310.7监测单位、程序与制度7310.8监测成果7410.9监测费用7511 水土保持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7611.1投资概算7611.2防治效果分析9012 实施保障措施9312.1 加强组织领导9312.2实行招标投标9412.3 搞好后续设计9412.4 强化施工管理9412.5 推行工程监理9512.6 实施水土保持监测9512.7 注重检查与验收9612.8保证资金按时、足额到位9612.9明确管护责任9613 水土保持方案结论与建议9713.1 结论9713.2 建议97附件:附件1:采矿许可证(证号:CXXXXX*8,金域县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2014年2月25日)附件2: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X)FM安许证字2013XX延190102号,XX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3年6月9日)附件3:XXXX公司X石灰岩采矿点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委托书附件4:XXXX公司X石灰岩采矿点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和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确认函附图: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区水系图附图3:XXXX公司X石灰岩采矿点平面布置图*附图4: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附图5:项目区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图附图6:XXXX公司X石灰岩采矿点项目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图 附图7:XXXX公司X石灰岩采矿点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图附图8:XXXX公司X石灰岩采矿点项目临时排水沟、沉沙池、编织袋土埂、植物措施型设计图石灰岩采矿点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1 前言XXXX公司X石灰岩采矿点位于金域县梅园镇二六村,距XX城区直线距离约为22.5km,行政区划属金域县梅园镇二六村。XXXX公司X石灰岩采矿点由5个拐点圈定,矿区面积0.038km2,矿区开采标高+365m+312m,石灰岩矿资源储量(122b) 2043千吨,可采储量1737千吨,矿山露天开采,工程总投资400万元,按25万吨/年生产规模计算,矿山服务年限可达6.2年,及开采时间从2014年5月至2020年6月。本项目占地面积7.99hm2,其中林地面积7.99hm2。本矿区于2013年6月9日由XX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X)FM安许证字2013XX延190102号),2014年2月25日由XX省金域县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颁发采矿许可证(证号:CXXXXX*8)。根据水土保持法和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联合发布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保1994513号)以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凡从事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开发建设项目,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并呈报相应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XXXX*设计公司受庆利久建材有限公司的委托,承担此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我单位接受任务后,以XXXX公司X石灰岩采矿点开采设计和其他的相关资料为基础,根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规定的要求,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在考察现场、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于2014年4月编制完成了XXXX公司X石灰岩采矿点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2014年5月8日,金域县水务局组织专家对本方案进行了技术评审,一致同意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并形成专家意见。我单位根据专家意见,结合工程实际进展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于2014年9月完成了XXXX公司X石灰岩采矿点水土保持方案(报批稿)。本方案报告书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XX省金域县水务局、XXXX公司等有关单位的支持和协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2 综合说明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目前随着XX省政设施建设和住宅及工业园区等的建设,对石灰岩矿的需求量将增大,而石灰矿石为本地区的优势矿产品,在本区境内及邻近地区均有多年的开发利用历史。矿区位于XX省远郊区,具有建立“规模化、工厂化、环保型”矿山企业的区位优势。区内石灰岩资源丰富,矿石质量较好,可以满足建设需求的石灰矿石。故建设该项目是必要的。2.2方案编制要素2.2.1 方案编制深度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深度与主体工程所处的设计阶段要求相适应,本水土保持方案按初步设计深度的要求进行编制。2.2.2 方案设计水平年根据矿区开采进度安排,本矿区开采年限为6.2年,开采计划于2014年5月开始生产,于2020年6月开采完毕;方案设计水平年为工程完工后第1年,即2021年。届时该项目水土保持设施全部按设计要求建成,达到验收条件。2.2.3方案服务期 本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服务期自2014年5月始至2021年6月止,共计7.2年。2.3.4防治目标根据XX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X府发19998号),金域县属XX省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规定,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为二级。防治目标为:扰动土地整治率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87%,土壤流失控制比1.0,拦渣率95%,林草植被恢复率97%,林草覆盖率22%。 2.3项目概况XXXX公司X石灰岩采矿点由5个拐点圈定,矿区面积0.038km2,矿区开采标高+365m+312m,石灰岩矿资源储量(122b) 2043千吨,可采储量1737千吨,矿山露天开采,工程总投资400万元,按25万吨/年生产规模计算,矿山服务年限可达6.2年,及开采时间从2014年5月至2020年6月。本项目占地面积7.99hm2,其中林地面积7.99hm2。2.4项目区概况矿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具四季分明,夏热多雨,冬暖多雾,空气湿度大,日照偏少等特点。年均气温17.518.5,冬季极端最低气温为-2.3(1969.10.2),夏季极端最高气温达44.5(2006.10.28),湿度80%,年均霜冻期17.7天,冬季多雾,雾天年平均3040天。区内雨量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1013.4mm,最大年降雨量1348.8mm(1985.9.10),最小年降雨量725.6mm,最大日降雨量182.6 mm(1989.8.19),多年平均日最大降雨量87.8mm(1954年1990年)。降雨多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68%,79月常有大雨和大暴雨,是洪灾和地质灾害的多发季节。矿区内无常年性流水,矿区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矿区为斜坡地形,未见泉井点出露,矿区由石灰岩和第四系土层组成。按地下水赋存条件可分为土层孔隙水和岩溶裂隙水两种类型。项目区主要土壤类型为褐壤,水土流失类型为轻度水力侵蚀,属水土流失轻度侵蚀区,土壤侵蚀容许值500t/km2a,为XX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项目区主要为林地。矿区背景土壤侵蚀模数为1512.39t/kma,为轻度侵蚀。2.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主体工程设计种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各项措施主要集中在矿区内,包括表土剥离、开挖边坡的稳定措施等。表土剥离:工程施工前对林地表土进行剥离,可剥离面积约为1.75hm,剥离厚度为0.65m,共剥离表土约1.14万m3,集中堆置于表土临时堆场,用于后期绿化覆土。开挖边坡稳定措施:本矿山内石灰岩基本裸露于地表,剥离量不大,矿山总剥采比在0.02:1左右,所采矿石厚度大,矿体与围岩质硬,整体性较好,适宜采用露天方式开采。矿山采用从上至下台阶式开采。石料开采结束后,及时清理开挖面的浮石和碎石等,对于局部不稳定的地方采取喷砼等方式进行处理,对于最终级边坡在清除浮石和碎石后,进行全面喷砼处理,喷砼的边缘与截水沟边缘相接,这样可以确保最终级边坡的安全稳定。主体工程采取的开挖方式及喷砼等处理方式有利于增加边坡的稳定,避免开挖过程中发生坍塌危险,保证采矿人员的安全,同时也消除了遗留地质灾害的隐患。1、主体工程选址不存在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选址可行。2、主体工程已列工程措施和方案新增的绿化工程措施、临时排水和临时沉沙、覆盖等措施,合理配置,形成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体系。2.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与防治分区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8.33hm,其中项目建设区为7.99hm,直接影响区为0.34hm。项目区划分为矿山开采防治区、临时设施防治区、生产生活区和老采空防治区四个防治分区。2.7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根据工程建设特点,预测结果如下:1)工程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的面积7.99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为林地7.99hm。3)经分析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75.77万m3(表土1.14万m3),表层土用于后期绿化用土;开挖的矿石运输至工业场地破碎、筛分加工,形成成品外售。4)工程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3984.72t,其中运营期水土流失总量为3851.44t,自然恢复期133.28t。工程新增水土流失量3077.65t,其中运营期新增水土流失量3070.35t,自然恢复期减少水土流失量7.30t。2.8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与主要工程量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特点,工程分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两个防治区,项目区分为矿山开采防治区、临时设施防治区、生产生活防治区和老采空防治区。防治面积8.33hm,其中项目建设区7.99hm,直接影响区0.34hm。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汇总见表2-1。表2-1 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和主要工程量防治分区已有措施新增措施矿山开采防治区表土剥离1.14万m3;截排水沟480m;植物措施3.80hm2。临时覆盖5000m2,临时沉沙池7座。临时设施防治区挡墙120m排水沟100m,种植苗木400株,临时覆盖2000m2。生产生活防治区植物措施1.75hm2。编织袋土埂1400m。老采空防治区排水沟120m;植物措施1.96hm2。临时沉沙池2座。2.9水土保持监测概要在实地踏勘的基础上,针对矿区工程特点,施工布置,水土流失的特点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布局特征,并考虑监测的方法的可操作性及观测与管理的方便性,根据水土流失预测分析的结果,本矿区采用调查监测,在临时占地低洼出口设监测点。监测内容包括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的动态监测、水土流失因子的监测、水土流失状况的监测和水土保持效果的监测。监测时段从施工准备期开始至设计水平年结束,即2014年4月开始,2021年5月结束。地面观测主要以雨季的观测为主(5月9月)监测频次每雨季每月测一次(根据降雨情况确定具体时间),其它月份可安排23月监测1次。遇大于50mm降雨加测一次。重点监测地段为排水沉沙池区,临时占地低洼出口等。2.10水土保持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成果2.10.1水土保持投资概算成果工程水土保持总投资为110.74万元,其中方案新增63.40万元。主体工程已列水土保持保持措施投资包括:工程措施13.18万元,植物措施17.36万元,临时措施16.80万元。方案新增投资包括:植物措施0.25 万元,临时措施5.58万元,独立费用43.90万元,基本预备费1.49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12.18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须向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缴纳。2.10.2水土保持效益分析成果1、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扰动土地整治率达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87%,土壤流失控制比1.0,拦渣率达95%,林草植被恢复率达97%,林草覆盖率达22%,均达到了方案防治目标。水土保持效益分析见表2-2。表2-2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分析值与确定目标值对比分析表项 目指标评估目标值实现值评估扰动土地整治率(%)95100达到水土流失总治理度(%)87100达到土壤流失控制比1.01.0达到拦渣率(%)9596.49达到林草植被恢复率(%)97100达到林草覆盖率(%)22100达到2、经分析,本矿区水土保持效益明显。2.11结论及建议2.11.1结论1、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综合对主体工程方案设计的水土保持分析评价,主体工程方案设计在施工组织、施工、工程管理、工程布局以及土石方挖、填、平衡五个方面,均绝大多数符合水土保持的限制性要求,在施工场地周边,主体工程中未设计植物措施,堆土区周围未设置及沉沙措施,应加强该区域的临时防护措施,如临时排水沉沙措施,拦挡遮盖措施。2、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分析结论经分析,方案实施后设计水平年的六项防治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目标值。本矿区水土保持效益明显。从水土保持效益和损益分析可见,设计水平年的六项防治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目标值,本矿区水土保持效益明显,说明方案实施后,项目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把危害降到最低限度,环境可以得到恢复和改善。根据上述对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和评价结论和方案可行性分析结论,从水土保持角度看,项目建设是可行的。2.11.2建议(1)主体设计单位在下阶段的设计中要进一步优化设计,尽量减少弃土方量,减少工程实施造成的水土流失;(2) 业主单位在主体工程招标中必须将水土保持措施纳入主体工程中,施工单位在施工时要加强施工管理,采取相应的临时防护措施,尽量减少项目建设生产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量;(3)水土保持监理单位要严格执法,加强对项目建设生产的管理,对水保措施的实施进度、质量和资金进行监控管理,同时与水行政等部门协同规划,从管理、预防、治理着手,改善和控制工程区域及周边水土流失现状;(4)水土保持监测单位需依据规程规范编制监测细则并做好水土保持监测,要及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业主及施工单位发布监测预报,并根据监测安排及时编报年度监测报告,在工程竣工验收时提交工程监测报告。(5)业主单位应积极主动与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取的联系,自觉接收其监督检查,并定期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汇报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情况,落实“三同时”政策。(6)业主单位应对按照“三同时”原则尽快完成主体已有的水土保持措施。2.12方案特性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见下表。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项目名称XXXX公司X石灰岩采矿点流域管理机构长江水利委员会涉及省区XX省涉及地市涉及县金域县项目规模占地7.99hm2总投资(万元)400土建投资(万元)0开采时间2014年5月采完时间2020年6月方案设计水平年2021年项目组成项目面积(hm2)挖方量(万m3)填方量(万m3)项目建设区7.9975.770国家或省级重点防治区类型XX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地貌类型岩溶丘陵地貌土壤类型褐壤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2a1512.39防治责任范围面积(hm2)8.33土壤容许流失量t/(km2a500项目建设区(hm2)7.99扰动地表面积(hm2)8.33直接影响区(hm2)0.34损坏水保设施面积(hm2)7.99建设期水土流失预测总量(t)3984.72新增水土流失量(t)3077.65新增水土流失主要区域矿山开采防治区、临时设施防治区、生产生活防治区防治目标扰动土地整治率(%)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87土壤流失控制比1.0拦渣率(%)95植被恢复系数(%)97林草覆盖率(%)22防治措施分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采矿场防治区表土剥离(已有)灌木乔木(已有)截排水沟(已有)、沉沙池、防雨布(新增)临时设施防治区挡墙(已有)种植苗木(新增)排水沟、沉沙池、防雨布(新增)生产生活防治区/灌木乔木(已有)编织袋土埂(新增)老采空防治区/灌木乔木(已有)截排水沟(已有)、沉沙池(新增)投资(万元)13.1817.6122.38水土保持总投资(万元)110.74(新增63.40)独立费用(万元)43.90水土保持监理费(万元)4.00监测费(万元)30.78补偿费(万元)12.18方案编制单位XXXX*设计公司建设单位XXXX公司法定代表人/电话X*法定代表人及电话XXX*地址/邮编XX省X北区XXXXX*8地址XX省金域县梅园镇二六村传真XXX*邮编联系人/电话/X*/XXX*联系人及电话XXX*/XXX*3 方案编制总则3.1编制目的与意义3.1.1目的(1)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相关法规,本着“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的原则,合理界定防治责任范围,落实防治义务,明确防治目标。(2)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实行工程、植物、临时防治措施相结合,布设科学、合理、综合的防治体系,为开发建设单位搞好水土保持提供技术支撑。(3)为后续设计和水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执法、竣工验收提供依据。(4)最终实现有效的防治开发建设项目建设和生产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确保项目的安全运行,实现开发建设与生态建设双赢的目的。3.1.2意义水土保持方案在调查、分析工程建设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的特点,对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进行预测、分析,明确建设单位的责任范围及防治目标,并提出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水土流失危害,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概算水土保持投资,并从水土保持角度给出项目是否可行的意见,为项目的结构、布局及施工组织提供较为完善的参考意见,使其产生的水土流失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为执行“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提供较为合理的水土保持方案,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管理、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控制和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原有和新增的水土流失,避免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减轻可能产生的影响,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为保障工程自身的安全和促进当地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3.2指导思想本水土保持方案树立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重要思想,结合工程及矿区概况,确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和责任者,提出水土流失防治方案,为建设单位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使因工程建设而引起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本方案的编制应遵循以下指导思想。1)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为依据,使其符合国家、XX省对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的总体目标。2)本方案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3)本矿区所设计的水土保持设施应与项目周边的景观相协调,植物措施尽量采用当地适生树种。4)依据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并实施分区防治,根据各区域的不同特点,提出符合实际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做到科学合理、经济投入少、技术可行。5)本方案拟定的水土保持设施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工程完工后,必须先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土保持工程验收,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合格后,该项目方可正式投入使用。3.3编制原则针对项目特点确定方案的编制原则,突出“预防为主、重点治理、生物防护优先”,与主体工程设计相衔接和执行“三同时”的制度,使方案拟定的各项防治措施更具可操作性。3.3.1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明确建设单位水土流失防治的时间和空间范围。3.3.2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针对本矿区建设和新增水土流失的特点,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基本要求,选用先进的施工工艺,优化主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组织。3.3.3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结合当地和同类型工程的水土保持经验,因地制宜地优化配置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防治措施,建立选型正确、结构合理、措施配套、功能齐全、成效显著的综合防治体系;效果要达到标本兼治。3.3.4全面防治、重点突出的原则本矿区为扩建建设类工程,要根据该类工程水土流失特点、时空分布不同,在全面防治的基础上,因地、因类、因项目制宜,突出防治重点。3.3.5与主体工程相衔接的原则主体工程设计中已经设计了一些防治措施,编制方案时在对主体工程设计中水土保持工程分析基础上,根据综合防治的要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不重漏的原则,确定方案应补充措施,两者结合构成综合防治体系。3.3.6“三同时”的原则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二章第十九条规定“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当同时验收水土保持设施,并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参加”,在方案编制过程中应合理安排水土保持设施的实施进度,在不影响主体工程进度的前提下,可适当超前布设水土保持设施,并在方案实施的保证措施中,从组织领导、资金落实与使用、内部监督控制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3.3.7与周围景观协调,注重绿化美化的原则本矿区项目的建设,主体工程和水土保持措施的配置均应与项目周边的景观相协调。不仅能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还应注重环境的绿化、美化。3.3.8经济合理的原则在确保水土保持功能发挥的前提下,防治措施体系配置不易追求过高、大、洋,应注重防治效果;工程措施应尽量做到就地取材;植物措施应从适应性、和谐型、抗逆性和自我维持性等方面选择当地适生的树草品种,减少建设投入和管护工作量。3.4编制依据3.4.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1年颁布,2010年12月25日修订,2011年3月1日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8922号,1989年12月26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788号,1998年1月1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74号,2002年10月01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77号,2003年09月1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428号,2004年8月28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87号,2008年2月28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国务院1993120号,1993年8月1日);9)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务院19883号,1988年6月10日);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253号,1998年11月29号);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1998256号,1999年1月1日);12)XX省实施办法(XX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1年6月26日)。3.4.2部委规章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19955号令,1995年5月30日,根据水利部200524号令修改);2)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200012号令,2000年1月31日);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200216号令,根据水利部200524号令修改);4)水利部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水利部200524号令)5)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19号令,2004年9月15日起施行);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部2号令,2008年发布);7)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水利部200628号令,2007年2月01日);8)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29号,2006年12月18日发布);9)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40号令,2005年12月2日)。3.4.3规范性文件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200238号;2)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国务院199836号;3)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发19935号文);4)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务院200420号;5)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规定(保监200115号文);6)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局水保1994513号文);7)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保200389号文);8)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纲要(20042015)(水保2004332号文);9)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划的指导意见(保监200522号);10)水利部办公厅关于规范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工作的意见(水保2005121号);11)财政部、国家改革委员会关于发布2009年全国性及中央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的通知(财综201020号文);1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670号;13)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建设部关于的通知(计价格200210号文);14)关于加强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后续工作的通知(水利部办函2002154号文);15)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文);16)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程序与要求(水保监20052号文);17)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公告20062号文);18)水利部关于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工作的通知(水保2007184号文);19)关于印发的通知(水保监20088号文);20)关于加强土地管理搞好水土保持的通知(国家土地管理局、水利部1989,国土规字88号文);21)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X府发19998号);22)XX省水利局 XX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XX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批管理办法的通知(X水水保200545号);23)XX省财政局 XX省物价局关于收取XX省水土保持设施补偿、水土流失防治费的通知(X财综2002578号);23)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中国人民银行,财综20148号)。3.4.4规范与标准(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GB/T164532008)(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GB/T 22490-2008)(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6)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7)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8)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水土保持图(SL73.62001)(9)水利水电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定(DL/T 50881999)(10)水利水电工程沉沙池设计规范(SL2692001)3.4.5技术文件1)采矿许可证(证号:CXXXXX*8,金域县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2012年12月26日)及储量核实报告(矿界调整方案)评审意见书2)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X)FM安许证字2013XX延190102,XX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3年6月9日)3)XXXX公司X石灰岩采矿点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合同;4)XXXX公司X石灰岩采矿点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委托书。3.4.6技术资料1)XXXX公司X石灰岩采矿点开发利用方案(XX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607地质队,2013年7月);2)XX省水土保持公报(2012年)(XX省水利局2012年发布);3)XX统计年鉴(2011年);4)水土保持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设计手册(长江出版社,2006年)。3.5编制深度 根据开发建设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等有关规定,编制的方案应符合其所属阶段的内容和设计深度的要求。本方案按初步设计阶段深度要求进行编制。3.6设计水平年根据矿区开采进度安排,本矿区开采年限为6.2年, 2014年5月开始生产,于2020年6月底开采完毕;方案设计水平年为工程完工后第1年,即2021年。届时该项目水土保持设施全部按设计要求建成,达到验收条件。3.7方案服务期按照开发建设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水保监20088号)等有关规定,建设生产类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服务期从施工准备期开始计算,至设计水平年结束。本矿区水土保持方案服务期自2014年5月始至2021年6月止,方案服务期7.2年。3.8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根据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X府发19998号)和XX省水土流失公报2012年,工程所在区域属于XX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的有关规定,本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执行二级标准。本矿区属于建设生产类项目。4 项目概况4.1地理位置与交通情况4.1.1基本情况工程名称:XXXX公司X石灰岩采矿点;建设地点:金域县梅园镇二六村;建设单位:XXXX公司;工程建设性质:改扩建生产类项目;建设工期:已建;工程占地:工程占地面积为7.99hm2,实际开采范围占地面积3.80hm2;工程投资:工程总投资400万元;计划投产时间:2014年5月;计划封场时间:2021 年6月;矿山服务期:6.2年。4.1.2地理位置和交通情况XXXX公司X石灰岩采矿点位于金域县梅园镇二六村,距XX城区直线距离约为22.5km,行政区划属金域县梅园镇。矿区中心位置坐标为:西安80坐标:X=3209978,Y=36388064;高程:+342m。地理坐标:东经1065104,北纬: 290005。矿区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公路四通八达:从矿区南有綦(江)万(盛)高速公路经过,矿区距离綦(江)万(盛)高速公路梅园镇平山站约3km,矿区总体交通状况较好(详见图1-1)。4.1.3地形地貌矿区属岩溶丘陵地貌,现状地形为局部开挖的山包,整体地形坡角一般为1734,开挖形成的边坡坡角2369,局部形成较陡的孤石。现状地形为矿区南侧山包顶峰高四周低,最高点标高为362m,最低点位于矿区南东侧,标高310m,相对高差为52m。土层约0.52.0m,地形简单,地貌单一。图4-1 交通位置图4.2项目规模与特性4.2.1建设规模XXXX公司X石灰岩采矿点属扩建性质,根据矿山的开发利用方案设计和相关资料所述,本次划定矿区范围由以下5个拐点坐标闭合圈定(各拐点坐标详见表4-1)。矿山范围长约260m,宽约160m,矿区面积约3.80hm2,开采标高为+365+312m。该矿山设计生产能力为25万t/a。4.2.2项目特性工程项目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见表4-1。 表4-1 矿山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指标备注一矿区范围1 矿山设计生产能力2 日产量万吨吨25834二矿山储量1 资源储量2 可采储量千吨千吨20431737三矿山服务年限年6.2四矿石类型建筑用灰岩五矿石用途基础工程建设六产品方案石灰岩七矿体情况1 可采个数2 可采矿体厚度3 矿体倾角个m度1大于1001860八矿区面积km20.038九矿山开拓方式公路汽车开拓十达到设计产量时1 工作面个数2 工作面长度万吨/年个m25140十一采矿方法爆破崩落采矿法十二边坡管理坡率法十三运输方式及设备装载机/柳工50十四排水方式地表自然截、排水十五矿山工作制度1 工作日2 日工作班数日班3001十六拟设职工人数1、 矿山工人数a、非矿石生产人数b、矿石生产人数2、 2管理人员人人人人30228148十七全员工效吨/天人28十八矿山现有固定资产其中:土建工程系列设备万元万元万元/300十九将陆续投入矿石成本矿石销售价万元元/吨元/吨1001722未含税4.3施工组织4.3.1矿区范围1、原采矿范围根据金域县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2011年颁发的采矿许可证,XX省宏博碳酸钙厂石灰岩采矿点矿区范围由6个拐点坐标圈定(见表4-2)。表4-2 宏博石灰岩采矿点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西安80坐标系)点号XY132098503638810823209862363880423320996336388019432099923638805453209973363881376320989036388167开采矿种:石灰岩;开采标高:+365m+312m;矿区面积:14892m2。根据2010年金域县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颁发的采矿许可证,金域县梅园镇X碎石厂石灰岩矿山矿区范围由5个拐点坐标圈定(详见表4-3)。表4-3 X碎石厂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西安80坐标系) 点号XY13210004363881392321001936388076332101403638803843210181363881305321007336388253开采矿种:石灰岩;开采标高:+360m+320m;矿区面积:22253m2。2012年,按照XX省金域县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对梅园镇辖区部分石灰岩矿山实施关闭整合的批复(XX府2012141号)文件的要求,原金域县梅园镇X碎石厂石灰岩矿山与原XX省宏博碳酸钙厂石灰岩矿山进行整合重组,成立新股份公司(重组名称暂定为XXXX公司X石灰岩采矿点)。2012年12月,金域县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颁发了新的采矿许可证,XXXX公司(X石灰岩采矿点)矿区范围由5个拐点坐标圈定(详见表1.3)。矿区面积0.0223Km2,开采标高+360m+320m,有效期:2012年12月26日2013年12月26日,生产规模5.00万吨/年。表4-4 原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西安80坐标系)点号XY13210004363881392321001936388076332101403638803843210181363881305321007336388253开采矿种:石灰岩;开采标高:+360m+320m;矿区面积:0.0223Km2。2、现采矿范围依据2014年2月金域县国土部门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证号CXXXXX*8,有效期至2017年2月25日),矿区范围由5个拐点坐标的圈定,开采标高+365+312m,矿区面积为0.0380km2,其坐标见表4-4。开采规模250kt/a,开采矿种为石灰岩。表4-5 矿区拐点坐标(西安80坐标系)点号XY13209843363881282320985536388018332100643638796543210108363881135320990136388178开采矿种:石灰岩;开采标高:+365m+312m;矿区面积:0.038km2。4.3.2开采技术条件1)矿区水文地质条件(1) 地表水地表水零星分布于第四系残坡积层粘土中,矿区属碳酸盐岩溶地区,地表未见井泉出露,地表水一般沿地表向沟堑方向径流,岩溶地下水一般顺构造线方向作纵向径流,因此区内地表水对采矿影响小。(2) 含(隔)水层矿区地段出露的地层为嘉陵江组(T1j1),为岩溶含水层。嘉陵江组一段以灰岩为主,为岩溶裂隙含水层。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约在+313m,导致含水层内地下水位处于疏干状态。在雨季,含水层虽有大气降水补给,但均沿裂隙或落水洞排入岩溶管道后沿地势低洼处排泄,由此导致矿区内无泉水点存在。(3) 地下水矿区范围内的地下水极为贫乏,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其补给量随季节而变化,在每年的59月降雨量大,持续时间长,为最大补给期,因此矿床充水因素主要为大气降水。矿区内的大气降水大部分经地表纵、横沟谷短期内汇集;少部分沿着溶蚀漏斗、落水洞、溶隙流入地下岩溶通道,排泄条件十分畅通。综上所述,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2)工程地质条件矿区内石灰岩矿层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区岩性为灰岩,工程地质条件属于可溶盐类中等型;矿区地质环境欠稳定,矿区附近无污染源,地表、地下水水质较好,地质环境类型为二类。因此,本矿山属于开采技术条件中等的环境问题型矿山,类型划分为-3类。综上所述,该矿区工程地质条件简单,适合露天开采方案。3)环境地质条件矿区为丘陵地貌,矿床位于宽缓槽谷区,矿床埋藏之上多为耕地,周围农户少。矿床及围岩无有害、有毒物,不会对矿区和外部环境造成危险性污染。矿区内目前尚未发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体和地面塌陷、地表移动变形等不良地质现象。但鉴于矿区岩(矿)层与北东侧边坡坡向一致,开采中可能引起局部岩体崩落或掉块,对此应有足够防备和惕防。4.3.3采矿工艺采矿工艺流程:剥离表土爆破清理排危铲装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甲板市场前景分析及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北京安全b证考试题库2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5-2030绿色氢能产业链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与协调机制建议
- 2025-2030绿色建筑认证标准演进与市场接受度调研报告
- 2025-2030绿色建筑标准推进与建材行业投资机会评估报告
- 2025-2030绿色建筑市场增长预测及未来房地产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 2025-2030绿色建材市场现状与投资机会评估分析报告
- 2025-2030绿电制氢项目经济性测算与补贴政策敏感性分析报告
- 2025-2030绿氢制备项目技术经济评价与融资结构优化
- 2025-2030纳米载体技术在生物农药递送系统中的突破
- 企业资源计划配置模板
- 中央空调系统维护技术规范
- 三级安全教育考试试题与答案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扫描声学显微镜(SAM)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固态相变原理及应用
- 脊柱损伤患者搬运课件
- 2025ESC心肌炎与心包炎管理指南要点解读课件
- 用户驻地网的、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李清照的如梦令课件
-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流程
- 近红外光谱法在纸张和纸质文物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