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1页
手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2页
手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3页
手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摘 要】目的:探讨手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宋氏正骨科门诊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39例,采用手法、牵引进行治疗。结果:治愈10例,显效20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9%。结论:手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方法简便易行,费用低廉,临床疗效卓著,值得推广。【关键词】手法;颈椎牵引;椎动脉型颈椎病;现代社会中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电脑处理信息化和电子游戏机使用频率的增高,椎动脉型颈椎病(cevical spondylosis ofvertebral artery type,CSA)在临床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地增长。有专家预测,在未来50年内,该病将在整个脊柱病人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方面取代以体力劳动为主要诱因的腰腿痛,而上升成为骨、伤、针、推科临床的重要疾病之一1。笔者跟随老师在临床治疗中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给予手法配合颈椎牵引,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39例患者均为我院宋氏正骨科2013年1月2013年3月门诊就诊患者,男14例,女25例,年龄30岁71岁,平均年龄55岁。病程1个月10y。 1.2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2:头痛、头晕、耳鸣,体位改变时加重,颈部旋转和后伸时出现一过性眩晕、恶心呕吐,甚至突然晕倒;椎间孔压迫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颈椎椎体压痛,排列不整齐;有慢性劳损史,感受风寒或头颈部活动时症状加重;颈椎X线摄片提示有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有时可见椎骨移位及颈屈异常;脑血流图或经颅多普勒彩超检查(TCD)示椎动脉供血不足。1.3纳入标准 符合以上中西医诊断标准者;年龄30岁者;治疗前一周内停用一切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1.4排除标准 不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除外颈椎管先天性狭窄,颈椎肿瘤,颈椎结核,椎动脉解剖异常、畸形,眼源性疾病,美尼尔病,内耳听动脉栓塞,中风先兆,脑动脉硬化,神经官能症,高血压等;有严重的器官功能障碍。一周内接受任何药物的内服或外用者;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治疗不全等影响疗效判断者。2 治疗2.1手法治疗2.1.1 俯卧位牵引拔伸按压手法患者取俯卧位,先由肩-下颈椎-中颈椎-上颈椎-枕顶,行放松按摩后,一助手双手分置患者双肩向下牵引,另一助手一手置患者下颌,一手置患者后枕部拔伸牵引,术者站于患者患侧,双手叠掌自颈背部逐渐向上按压,并嘱患者配合术者按压节奏呼吸,力求重建患者颈椎生理曲度。3次/周,10d为1疗程。2.1.2 仰卧位颈肩头面调理手法仰卧位由印堂-百会(开天门)-缵竹-前额-眉弓(抹双柳)-太阳-睛明-眼球-听宫-耳廓-山根-鼻弓-素廖-迎香-颧廖-颊车-人中-上唇-地仓-承浆-下颌-颊车-颈侧-缺盆-中府-肩井等顺序,3次/周,10d为1疗程。2.2 牵引方法2.2.1颈椎仰卧位牵引治疗患者取仰卧位颈部垫平枕,枕颌带固定,牵引角度1530前倾位,根据颈椎间盘突出的不同部位,选取不同的角度治疗。牵引时间3045分钟为宜,牵引重量为患者自身体重的1520%,每日2次,10d为1个疗程。2.2.2颈椎坐位枕颌牵引 患者取坐位,枕颌带固定,牵引角度:一般按病变部位而定,如病变主要在上颈段,牵引角度宜采用015,如病变主要在下颈段(C5C7),牵引角度应稍前倾,可在1530间,同时注意结合患者舒适来调整角度。牵引重量:按自身体重的10%20%确定,一般初始重量较轻,如 6kg开始,以后逐渐增加。牵引时间:牵引时间20m,1次/d。牵引注意事项:应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年老体弱者宜牵引重量轻些,牵引时间短些,年轻力壮则可牵重些长些;牵引过程要注意观察询问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或症状加重者应立即停止牵引,查找原因并调整牵引方法至满意为度。每日2次,10d为1个疗程。3 疗效评定标准与结果3.1 疗效评定标准3: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恢复工作,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显示椎动脉血流流速在正常范围。显效:眩晕。恶心等主要症状消失,颈部轻度发僵,TCD显示椎动脉血流速度有显著改善,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工作或劳累后复发,TCD显示椎动脉血流速度轻微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TCD显示椎动脉血流速度无改变。3.2 结果 本组治疗39例患者,治愈10例,显效20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9%。4讨论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骨伤科的常见病,由于颈椎间盘退变诱发钩椎关节退变、关节突关节、关节囊及韧带等组织退变,使骨质增生或颈椎失稳,椎动脉受到挤压、椎动脉神经丛受到刺激,而致椎-基底动脉系供血不足而产生猝倒、眩晕头痛、恶心等脑缺血系列症状。本病以眩晕为主,发作剧烈,迁延时间长,对脑危害性大。现代医学中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理,主要有四种学说:机械压迫学说、交感神经受刺激学说、体液因子学说、血管病变学说4。传统医学认为“筋出槽”、“骨错缝”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早期病理改变5。据生物力学研究发现颈椎力学失衡是引起颈椎病的重要原因6。我们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与颈椎曲度的改变造成椎动脉受压和过度牵张,以及椎动脉血管本身舒缩能力下降密切相关。因此针对性在手法矫正小关节及恢复颈椎弓弦曲度、减少眩晕复合体牵张,缓解颈部血管刺激基础上,改善血流质量,解除血管痉挛,优化颈椎及颅底血流分布,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关于CSA的病因病机,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主要属中医学“眩晕”的范畴,对其主要从虚、痰、瘀7等方面论治: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以肝立论;灵枢卫气之“上虚则眩”、灵枢口问之“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及灵枢海论篇之“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均以虚立论;灵枢大惑论云:“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目系,以入于脑。入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眩以转矣”,言明本虚邪中的病机特点。内经以来,历代医家以痰、饮、风、火、立论者为多,如张仲景以痰饮立论,朱丹溪在此基础上有进一步发展,倡导痰火致眩学说,丹溪心法头眩有“无痰则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有火痰者”、“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之说;刘河间的索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风火,有“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阳相搏,则为之旋转”等病因论述。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云:“涩则病积,善病巅疾”,说明血脉凝涩与眩晕发病的密切关系。灵枢周痹云:“此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居更起,以右应左,以左应右更发更休也”,说明风寒湿侵入血脉中,随血脉流窜,阻碍津液气血运行,经脉瘀阻。唐蔺道人认为损伤可致“筋骨差爻,举动不能”,筋骨差爻,气血瘀滞,阻遏气机,发为眩晕。诸病源候论风痹论说:“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其状肌肉顽厚,或疼痛,由人体虚,腠理开,故受风邪也”。并提出瘀血致痹证、致瘫的病机、症状。在临床治疗我们一方面通过手法的挤压和摩擦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代谢增强,可以改善组织的营养,有利于病变部位炎症的吸收;另一方面,通过手法牵拉拔伸可以调整钩椎关节的骨赘与横突孔内椎动脉之间的关系,从而减轻椎动脉所受的刺激和压迫,使脑部供血得到改善。通过手法的直接作用或刺激穴位疏通经络,松解软组织的紧张、痉挛,改善组织局部循环降低软组织内压力,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通过整复手法,调整颈椎失稳,恢复颈椎生理曲度,纠正小关节错缝,从而解除或减轻椎动脉或交感神经受压情况8。牵引常在手法后进行,经过手法治疗以后,局部组织得到充分的放松,此时行颈部牵引,可以起到更好的疗效。颈椎卧位牵引能使颈椎的生理弧度得到改善或恢复,使椎间隙增宽和椎间孔增大,椎间盘的内压下降或形成负压,使后纵韧带紧张,缓冲椎间盘组织向后外突出的压力,促使椎间盘突出的形态发生改变,使神经根或脊髓所受的刺激与压迫得以减轻或消除。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分析,牵引角度的不同,其应力作用的位置也不同,牵引角度小,最大应力位置在颈椎的上段,牵引角度增大,最大应力位置在颈椎下段。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时,最大应力位置也有相应的变化。但在牵引是应该注意一些问题:应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年老体弱者宜牵引重量轻些,牵引时间短些,年轻力壮则可牵重些长些;牵引过程要注意观察询问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或症状加重者应立即停止牵引,查找原因并调整牵引方法至满意为度。手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结束后,必须颈托固定,严重者卧位时易颈部垫枕,双侧布袋固定,防治颈部旋转,保持颈椎曲度,有利于本病恢复。在临床治疗中我们证实了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供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疗效确切,简单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1王君鳌,陈文治.传统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与治疗J.中医正骨,2004,16(11):49- 51.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297.3刁洪亮.电针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97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2):1094翟宏伟.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