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与防护_第1页
职业卫生与防护_第2页
职业卫生与防护_第3页
职业卫生与防护_第4页
职业卫生与防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卫生与防护 目录 一 职业卫生概述二 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识别三 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危害及控制四 劳动保护常识 一 职业卫生 一 职业卫生什么叫职业卫生 职业卫生是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 以及研究改善劳动条件 预防职业病的一门预防医学科学 只有创造合理的劳动工作条件 才能使所有从事劳动的人员在体格 精神 社会适应等方面都保持健康 只有防止职业病和与职业有关的疾病 才能降低伤病缺勤 提高劳动生产率 职业卫生主要包括职业病的预防和诊治 二 职业病1 什么叫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 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 因接触粉尘 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 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 职业病的种类卫生部与劳动保障部印发的 职业病目录 中共列出法定职业病十类115种 常见的职业病有 尘肺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 职业病的种类 1 尘肺病 通称 常见的有 水泥厂工人水泥尘肺铸造厂工人铸工尘肺工具厂喷砂工矽肺电镀抛光工人混合性尘肺炉前 采煤工煤工尘肺张海超 尘肺病 2 职业中毒 职业中毒的概念由毒物引起的疾病状态称为中毒 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 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发生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常见职业中毒蓄电池等铅作业铅中毒氯气槽罐泄漏氯气中毒反应釜 容器清洗硫化氢中毒皮鞋厂粘合苯 正己烷中毒印刷厂甲醇中毒 急性职业中毒 慢性职业中毒 急性中毒的高危人群肝脏有病时影响毒物在体内解毒 肾脏有病时影响毒物从体内排出 有肝肾疾病的人容易发生中毒 有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人接触到刺激性气体 不但容易发生中毒 而且病情较重 未成年人由于发育不成熟 也容易中毒 妇女在怀孕期对某些毒物敏感 有些患传性缺陷病的人 对某些毒物特别敏感 如患有葡萄糖 6 磷酸 脱氢酶 G 6 PD 缺乏症者 接触溶血性毒物特别敏感 3 职业病的特点 1 病因明确 如职业性苯中毒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苯引起的 法定尘肺 肺尘埃沉着病 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吸入相应的粉尘引起的 2 疾病发生与劳动条件密切相关 职业病的发生与生产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数量或强度 作用时间 劳动强度及个人防护等因素密切相关 如急性中毒的发生 多由短期内大量吸人毒物引起 慢性职业中毒 则多由长期吸收较小量的毒物蓄积引起 3 群体发病 在同一生产条件下接触某一种有害物质 常有多人同时或先后发生同一种疾病 如煤矿井下工人 无论是同一矿或不同矿 只要井下煤尘浓度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个人防护又不符合要求 皆可见到煤工尘肺 肺尘埃沉着病 3 职业病的特点 4 临床表现有一定特征 许多生产性有害因素对机体的危害有一定的特征 如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表现为血液碳氧血红蛋白形成 导致缺氧征象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表现为胆碱酯酶抑制 出现胆碱能神经兴奋的症状和体征 矽肺表现以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胸部X线改变等 5 可预防性 职业病的病因明确 能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防止疾病发生 这些措施包括工艺改革 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 密闭化 加强通风及个人防护措施等 4 职业病的三级预防第一级预防 通过采用有效的控制措施 如改革工艺 改进生产过程 配置完善的防护设施 消除职业性有害因素或将其减少到最低限度 使生产过程达到安全 卫生标准 在一级预防中 做好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监测至关重要 第二级预防 开展健康监护 早期发现健康损害 及时处理 防止进一步发展 第三级预防 早期发现健康损害 及时防治 防止进一步发展 第三级预防 对已患职业病者及时诊断治疗 促进康复或防止病情发展 4 职业病的三级预防第一级预防是最主动 最理想的预防 应积极促其实现 但由于难度高 常达不到完全安全 卫生的标准 第二级预防也是较主动的预防 容易实现 可弥补第一级预防的不足 第三级预防虽属被动 但对促进已患职业病者恢复健康有其现实意义 三 职业健康体检1 职业性体检的意义职业性体检是对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体格检查 职业性体检包括就业前体检和就业后定期体检两类 1 职业性体检的意义就业前体检是指职工从事有害作业前 包括调到有关工种工作前 进行的体格检查 通过体检可以发现职业禁忌症 同时也为今后进行定期体检提供参考比较的基础资料 就业后定期体检是按一定时间间隔对有害作业职工进行的体检 通过定期体检 可早期发现职业病病人和可疑职业病者 观察对象 从而可进行及时治疗处理 2 职业健康体检的内容 登记 内外科检查 测血压 化验抽血 2 职业健康体检的内容 超 心电图 肺功能 听力测试 光检查 1 危害因素与职业病是因果关系 因 果 危害因素 职业病发病 自身健康原因 内因 外因 其它疾病 四 职业病因果关系 2 危害因素浓度 强度 与发病率发病程度密切相关 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 职业病发病率 100 50 1 标准值 超标1倍 超标10倍 超标100倍 二 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识别 一 识别的涵义和作用 判别有害因素的种类 形态 发生源 扩散途径 侵害人体的途径 造成的损害 以及影响危害程度的主要因素 从而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二 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识别 二 有害因素的形态 1 物质形态 固 液 气态和烟尘 雾以及生物体2 能量形态 机械能 热能 电磁能 三 有害因素的分类 1 生产工艺中的有害因素2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3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二 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识别 四 生产工艺中的有害因素1 化学因素 1 生产性粉尘a 粉尘的产生 机械过程和物理化学过程均可产生 b 对人体的主要危害 导致尘肺病是最主要最严重的危害 有毒粉尘可致中毒 c 直接影响危害程度的主要因素 尘粒粒径粉尘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毒性 四 生产工艺中的有害因素 2 生产性毒物a 来源 来自生产中使用与产生的物质 b 毒性 指损害生物体的能力c 对人体的主要危害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中毒 四 生产工艺中的有害因素2 物理因素 1 不良气象条件及异常气压气温 湿度 压力过高过低 强热辐射和有害气流a 产生 气候 工艺条件 生产设备产生 b 高温作业对人体的影响 人体散热困难而中暑 2 噪声与振动a 产生 噪声来自物体振动 分为机械噪声 流体动力噪声 电磁噪声 b 噪声的强度和频率 c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听力损害 致聋 全身健康不良影响干扰信息传递 不良心理影响d 局部振动危害 局部振动病 3 电磁辐射 电磁波波长越短 即频率越高 生物学作用就越强 危害越大 a 电离辐射即放射性辐射b 非电离辐射包括高频 超高频 微波 红外线 激光 紫外线c 来自设备及大自然 对人体危害可分为热效应和非热效应 眼 睾丸和中枢神经对电磁辐射最敏感 皮肤也会受损害3 生物因素 使人致病的病毒 细菌 微生物 寄生虫等生物体 二 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识别 五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 过强的劳动强度2 过长的劳动时间3 不合理的作业方式4 不合理的工具 设备 二 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识别 六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1 自然环境中的2 工艺环境中的3 人工环境中的4 不合理的厂房设计和设备布置 二 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识别 七 识别有害因素的基本方法1 了解物料的物理 化学性质 识别有毒有害物料 2 分析工艺过程 识别存在或产生有害作用的工序 中间产物 3 了解设备 工具结构性能 分析其工作状况 识别设备工具产生的有害因素 4 了解操作方法 分析作业方式是否合理 5 了解生产环境状况 分析厂房设计 生产布局 设备布置是否合理 识别环境中的有毒有害因素 6 了解工时与人力安排 分析劳动组织是否合理 识别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二 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识别 八 有害因素对健康的损害1 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生产性毒物可通过呼吸道 皮肤 消化道三条途径进入人体 经呼吸道吸入并通过肺吸收 是最常见最危险的途径 有些毒物可以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内 如有机磷农药 苯胺 只要与皮肤接触 就能被吸收 经消化道进入引起职业中毒的机会极少 但是如果个人卫生习惯不良 在有毒车间内吸烟 吃东西 饭前不洗手 也可使少量毒物进入消化道吸收 2 有害因素侵害人体后产生的症状及后果侵害后果有 1 出现职业病特征 2 体质变弱 抵抗力下降 3 官能性或器质性病变 引起职业病 4 死亡 5 潜在性损害 6 胎儿损害了解早期症状有利于及早发现 及早治疗 3 有害因素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条件 1 人与有害因素有接触机会 有害因素侵害了人体 2 有害因素作用人体的剂量超过了人的耐受能力 4 影响危害程度的主要因素 1 作用人体的剂量 2 体力劳动强度 3 有害因素形态 4 进入人体的途径与作用部位 5 有害因素固有的危害性 6 有害因素的联合作用 7 人对有害因素的耐受能力 三 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危害及控制 一 控制的涵义和作用采取职业卫生工程技术措施 个人防护措施 卫生保健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消除 减弱 限制有害因素 使作业人员不受其害 三 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危害及控制 二 控制的对象 措施 对策1 控制对象 接触浓度 强度 与接触时间 1 控制作业环境有害因素的浓度 强度 2 控制直接作用人体的有害因素的浓度 强度 3 控制接触时间 包括单次接触时间和累计接触时间 2 控制的基本措施 1 工程技术措施a 工艺措施b 合理布局c 密闭措施d 通风措施e 隔离操作 2 个人防护措施 3 卫生保健措施a 健康检查b 注意营养 增强体质 提高防病能力c 倡导良好个人卫生习惯d 配备现场医疗救护 4 组织管理措施a 配备职业卫生管理人员b 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制c 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d 进行职业卫生教育e 加强现场检查f 定期定测 评价g 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h 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配备装备人员 3 控制的基本对策 1 消除 使作业环境不存在有害因素 实现本质安全 2 减弱 部份消除作业环境的有害因素 使危害程度降低 3 限制 将有害因素局限在作业环境中的特定空间 限制形式有 限制在一个全密闭 屏蔽 的系统 限制在一个半密闭 屏蔽 的系统内 限制有害因素进入隔离操作室 限制有害因素与人接触 限制有害因素与人接触的时间 三 粉尘1 生产性粉尘的概念能够较长时间以浮游状态存在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叫做粉尘 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粉尘 叫做生产性粉尘 在工农业劳动生产过程中 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称为尘肺 三 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危害及控制 2 什么性质的粉尘危害最大 粉尘中含游离二氧化硅的量越高 则引起病变越严重 病变发展速度越快 如含游离二氧化硅70 以上的粉尘 往往形成以结节为主的弥漫性纤维化病变 病程进展较快 结节且易融合 而游离二氧化硅低于10 的粉尘所引起的肺内病变 则以间质纤维化为主 发展较慢 且不易融合 3 卫生保健措施 1 就业前的健康检查 及时发现从事粉尘作业禁忌症 如活动性肺结核 慢性肺部疾病 严重的慢性上呼吸道和支气管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等 2 进行定期健康检查 早期发现尘肺病人 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3 定期对粉尘作业环境进行监测 改善劳动条件 4 加强粉尘作业工人的个人防护 常用的个人防护用具有防尘口罩 防护面具 防护头盔和防护服等 粉尘作业工人必须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如勤换工作服 班后洗澡 保持皮肤清洁 还应加强营养 劳逸结合 生活有规律 四 生产性毒物危害控制 1 加强领导 专人管理 落实防毒治理措施 2 改革工艺 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物质 3 开展技术革新 改进生产方法 4 通风排毒 即在密闭的基础上 进行局部抽风 然后把有毒气体经净化处理后排出室外 三 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危害及控制 5 做好个人防护 合理使用工作服 手套 长靴 眼镜 防毒口罩 防毒面具等 6 建立安全操作规程 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杜绝跑 冒 滴 漏 7 进行职业卫生教育 普及职业中毒防治知识 使职工自觉遵守安全防毒制度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8 定期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毒物浓度 做好就业前体检和定期体检 并建立健康档案 五 噪声1 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噪声对人体的不良作用是多方面的 50分贝以上开始影响睡眠 70分贝以上妨碍交谈 使人心烦意乱 长时间接触噪声可引起头昏 头晕 头痛 耳鸣 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 脑电图异常 慢波增多 心率加快 血压不稳 多数增高 心电图有心率不齐和缺血型改变 同时可见食欲下降 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噪声对人体最为明显的影响是损害听觉器官 长时间在90分贝以上噪声作用下 听觉器官的敏感性下降 进而听力减弱 严重者发生职业性耳聋 2 噪声对人体伤害的预防 1 进行工艺改革 以无声或少声工具代替噪声工具 如 液压机代替锻压机 焊接代替铆接 无梭织布代替有梭织布等 2 在不影响操作前提下 用隔音 减震 消声 吸音等措施减弱噪声强度 同时合理规划厂区和厂房建筑 使噪声源远离其它作业区 或造隔音墙 建筑物内墙选用吸音材料等 3 个人防护 工人戴耳塞或耳罩 往往可取得较好的防声效果 三 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危害及控制 六 防暑降温1 人为什么会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作业 机体从高温环境接受对流与辐射热量 加上劳动和高温环境增加的代谢产热量 远远超过机体的散热量 若这个恶性过程不断发展 人体通过一系列的体温调节还是不能维持机体的热平衡时 就造成机体过度蓄热 同时 由于大量出汗导致脱水 失盐 从而发生中暑 2 怎样预防中暑 1 合理布置热源 把热源放在车间外面或远离工人操作的地点 采用热压为主的自然通风 应布置在天窗下面 采用穿堂风通风的厂房 应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2 隔热 是减少热辐射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 3 加强通风换气 加速空气对流 降低环境温度 以利于机体热量的散发 4 加强个人防护 合理组织生产 如穿白色 透气性好 导热系数小的帆布工作服 同时调整工作时间 尽可能避开中午酷热 延长午休时间 加强个人保健 供给足够的含盐清凉饮料 四 劳动保护常识 一 安全色与安全标志 1 安全色 安全色是用来表达禁止 警告 指令 提示等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 它的作用是使人们能够迅速发现和分辨安全标志 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以防发生事故 我国安全色标准规定红 蓝 黄 绿四种颜色为安全色 红色 含义是禁止 停止 用于禁止标志 机器设备上的紧急停止手柄或按扭以及禁止出动的部位通常都用红色 有时也表示防火 兰色 含义是指令 必须遵守 绿色 含义是提示 表示安全状态或可以通行 车间内的安全通道 行人和车辆通行标志 消防设备和其他安全防护设备的位置表示都用绿色 黄色 含义是警告和注意 如厂内危险机器和警戒线 行车道中线 安全帽等 2 对比色 能使安全色更加醒目的颜色 称为对比色或反衬色 黑 白互为对比色 白色明度最高 反之明度愈低 白色反射率高 在心理上有清洁感 黑色和其他颜色相配对 能使其他颜色显得美观 对安全色来说 黄色的对比色用黑色 其余红 蓝 绿的对比色用白色 红色和白色 黄色和黑色间隔条纹是两种比较醒目的标示 红色和白色间隔条纹的含义是禁止通过 如交通 公路上用的防护栏杆 黄色与黑色间隔条纹的含义是警告 危险 如工矿企业内部的防护栏杆 吊车吊钩的滑轮架 铁路和公路交叉道口上的防护栏杆 3 安全标识 安全标识通常指安全标志和安全标签 安全标志是由安全色 几何图形和形象的图形符号构成 用以表达特定的安全信息 是一种国际通用的信息 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 警告标志 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类 1 禁止标志含义是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 其基本形式为带斜杠的圆形框 圆形和斜杠为红色 图形符号为黑色 衬底为白色 禁止标志图形共23个 2 警告标志含义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 以避免可能发生的危险 其基本形式是正三角形边框 三角形边框及图形符号为黑色 衬底为黄色 警告标志图形共28个 3 指令标志含义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 其基本形式是圆形边框 图形符号为白色 衬底色为蓝色 指令标志图形共12个 4 提示标志含义是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 如标明安全设施或场所等 其基本形式是正方形边框 图形符号为白色 衬底色为绿色 提示标志图形共3个 二 个人防护用品知识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和有害因素 会伤害劳动者的身体 损害健康 甚至危及生命 劳动防护用品就是在劳动过程中为防御物理 化学 生物等有害因素伤害人体而穿戴和配备的各种物品的总称 个人防护用品主要有 1 防护服包括帽 衣裤 围裙及鞋盖等 主要是防止热辐射 射线 微波和化学污染物损伤皮肤或经皮肤侵入人体 2 防护眼睛和防护面罩有电焊工护目镜 炉窑工护目镜和面罩 防微波和防碎屑眼镜等 3 呼吸防护器根据结构和原理呼吸防护器可分为过滤式和送风隔离式两大类 1 自吸过滤式是以佩带者自身有害物质予以过滤净化的防护器 2 隔离式呼吸器工作原理是将戴用者的呼吸器官与污染环境隔离 通过输入空气或氧气来维持人体正常呼吸的防护器 用在缺氧 尘毒污染严重 情况不明或有生命危险的工作场合 4 护耳器护耳器包括耳塞 耳罩 耳帽 其作用主要是防止噪声危害 5 防护手套主要是棉手套 也有用新型橡胶体或聚氨脂塑料浸泡制成的手套 不同材质的手套可用于不同的工作场所 如防溶剂 耐油 耐漆 防污染 耐热 耐寒冷手套等 三 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原则 1 企业有义务为工人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 企业工人应了解自己的工作需要哪些防护用品 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所及工作岗位的不同防护要求 正确选择性能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 绝不能选错或将就使用 特别是不能以过滤式呼吸防护器代替隔离式呼吸防护器 2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者必须了解所使用的防护用品的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对结构和使用方法较为复杂的防护用品 如呼吸器要进行反复训练 达到能迅速正确使用 3 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