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设计方案第一章 矿山基本情况第一节 矿区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一、矿区地理位置与交通1、位置宁城县黑里河乡松海铜矿位于赤峰市宁城县黑里河镇,行政区划隶属宁城县黑河镇管辖。矿区东西长1.33km,南北宽0.50km,矿区面积0.665km2。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1820571182202,北纬412132412154。2、交通矿区距黑里河镇镇政府所在地9km,为砂石路,距宁城县政府所在地天义镇90km,东经平双公路至赤峰市区178km,有柏油公路相通,交通较便利。详见图1-1。二、矿区及周围经济社会概况宁城县黑里河乡松海铜矿采矿权人为宁城县黑里河乡松海铜矿,企业性质为集体企业。宁城县黑里河乡松海铜矿项目设计概算总投资为70.68万元。该矿区周边目前没有其他矿业权设置。矿区内无居民区,矿区距最近的大松树沟村约600m。当地居民以汉族为主,其次为蒙古族、满族、回族等民族,劳动力资源充足。矿区内主要活动为牧业活动。矿区所在地黑里河镇地处宁城县南西部,经济特点是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耕地主要分布于山间谷地中,农作物有玉米、谷子、高梁、大豆等。工业经济不发达,仅有简单的机械修配厂、粮谷加工厂等作坊式个体企业。近年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地方电力及交通运输等服务行业有所发展,为矿山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本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为小型铜矿及萤石、高岭土等非金属矿产。经调查咨询,矿区附近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迄今为止未发现文物古迹和重要人文景观。矿区附近没有大型电力、水利等重要国民经济建筑物、构筑物及军事设施。图1-1交通位置图第二节 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一、矿区开采历史宁城县黑里河乡松海铜矿始建于2004年,属于当时的黑里河乡的乡镇企业,开采矿种为铜矿,矿山不建设选矿厂,为单独采矿项目,2006年投入生产。矿山生产规模0.5万吨/年。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截止2009年12月,矿山开采了4年多。主要开采的是一中段即1171m到1143m,1143m水平以上矿量已采空,采空区面积约2093m2。据矿方提供资料,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生产销售矿石约1.75万吨,采矿损失率10.4%,矿石贫化率10%。二、矿山开采现状矿山今后开采的是1135m1067m,截止2009年12月31日,矿山剩余储量1.0687万吨。生产能力为0.5万吨/年。现状主要是两个平硐。三、相邻矿山分布与开采情况经现场调查,宁城县黑里河乡松海铜矿周边无矿业权设置。第三节 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一、矿山开采范围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于2009年6月为该矿延续了采矿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号C1500002009063120024136。采矿权人及矿山名称均为宁城县黑里河乡松海铜矿,地址在宁城县黑里河镇大松树沟村,采矿许可证核定生产规模为0.50万吨/年,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矿区面积0.665km2。有效期限2009年6月到2010年6月。核准开采标高从1135-1067m(矿体赋存标高1175-1067 m),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1。表1-1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6度带3度带拐点号xY拐点号xY145815002061300014581499.9039612999.90245820002061300024581999.9039612999.90345820002061433034581999.9039614329.90445815002061433044581499.9039614329.90矿区面积0.665km2 开采标高1135m-1067m二、矿山资源及储量根据赤峰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于2004年9月提交的宁城县黑里河乡松海铜矿地质普查报告:截止2004年9月,矿区查明资源储量矿石量2.8265万吨,铜平均品位0.76%。据矿方提供资料,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共生产矿石约1.75万吨,采矿损失率10.4%,矿石贫化率10%。则动用资源储量=1.75(1-10%)/(1-10.4%)=1.7578万吨。截止2010年1月31日,矿山剩余储量1.0687万吨。三、矿山建设规模、设计生产服务年限1、矿山建设规模采矿许可证核定生产规模为0.50万吨/年,长春黄金设计院提交的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黑里河乡松海铜矿开采设计方案,设计生产规模为0.50万吨/年。矿山采用连续工作制,年工作330 天,每天3班,每班8 小时。2、服务年限依据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黑里河乡松海铜矿开采设计方案,矿区查明资源储量矿石量2.8265万吨,矿山设计服务年限5.63年。截止2009年11月,矿山剩余服务年限计算如下:T=(2.8265-1.7578)(1-10.4%)/0.5(1-10%)=2.13年。四、矿山工程布局本项目为单独采矿项目,不设选矿厂和尾矿库,矿区的平面布置主要包括采矿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废石场、矿区道路和临时取土场,最终占地面积为13535m2。采矿工业场地围绕平硐PD1、平硐PD2布置,布置有储矿场、空压机房、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沉淀池、清水池、机修间等建筑。占地面积为5448m2。办公生活区设在采矿工业场地东侧约110m,占地面积为2772m2,为简易的砖混结构。废石场紧邻采矿工业场地,地势较平缓,现状占地面积为1168m2,最终占地面积为1767m2。矿区道路经废石场由办公生活区和采矿工业场地中间横穿而过,长约410m。占地面积为2050m2。临时取土场设于办公生活区北东侧约80m,占地面积为1498m2。五、矿山开采方式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黑里河乡松海铜矿开采设计方案,该矿采用地下开采方式。六、矿山阶段或采区布置、开采接替顺序、顶板管理方法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黑里河乡松海铜矿开采设计方案,开采对象为号矿体。矿床开采总顺序为自上而下的下行式开采,阶段中矿块的开采顺序为后退式。采矿方法为浅孔留矿法,顶板管理方法为空场法(崩落围岩的方法处理采空区)。七、矿床开拓矿山以往开采过程中,采用平硐开拓方式。开拓系统由PD1和PD2构成。未来矿山开采继续沿用原有开拓系统。设计在1143水平矿体下盘岩石移动界限之外20m掘进盲竖井开拓深部矿体。未来矿井开拓方式为平硐+盲竖井开拓。PD1硐口坐标:X=4581668、Y=39613610、Z=1143 m,平硐PD1长230m;平硐PD2硐口坐标:X=4581664、Y=39613536、Z=1171 m,平硐PD2长192m;盲竖井坐标:X=4581668、Y=39613547、Z=1143 m,盲竖井深度81m(井底水窝5m)。矿床分4个中段开拓,一中段(PD2)标高1171m,二中段(PD1)标高1143m,三中段标高1103m,四中段标高1067m。八、采矿工艺该矿主体采矿方法为浅孔留矿法。矿块沿矿体走向布置,采用单排普通漏斗自重放矿底部结构。矿块长4050m,中段高28-40m ,矿房宽度为矿体厚度,间柱宽度6m,顶柱高度3m,底柱高度5m。回采工作面自下而上分层进行回采,矿房回采采用浅孔落矿,矿柱回采根据现场安全情况采用崩落法进行回采。在矿柱回采的同时,有计划地采取崩落围岩的方法处理采空区。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黑里河乡松海铜矿开采设计方案,岩石移动角为:上盘岩石移动角65,下盘及侧翼岩体移动角为67。九、矿山固体废弃物和废水的排放量及处置情况1、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及处置情况该矿山为地下开采,矿山主要废弃物为掘进产生的废石,现状废石场沿山坡排放废石,平均排放高度1.8m,废石场占地面积1168m2,目前排放废石约2100m3。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黑里河乡松海铜矿开采设计方案,废石产生量为出矿量的20%,则至矿山闭坑共产生废石0.5627万吨,废石排放量0.3517万m3。2、废水的排放量及处置情况该矿山不涉及选矿工艺,废水主要是矿井排水、生活污水等。矿井排水矿井正常涌水量52m3/d,矿井水经平硐自流,直接排至地表污水池,坑内排出的地下水仅含固体颗粒物,沉淀后供采矿生产循环使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主要是办公生活区生活用水,用水量5m3/d,排放量1825 m3/年,部分用于办公生活区绿化用水,多余部分就近排放。第二章 矿山地质环境背景第一节 自然地理一、气象矿区属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少雪,多西北风,夏季炎热,多东南风,雨量集中在78月份,气候以干旱、多大风少雨雪为特征,根据宁城县气象局多年资料显示:年平均气温8.5,昼夜温差13左右,最低气温-27,最高气温36.4,无霜期145天,10月下旬至翌年3月上旬为霜降封冻期,最大冻土深度1.5m,年平均降水量327.5mm,年平均蒸发量2255mm,最大风速21m /s。二、水文矿区内水系不发育。矿区仅有季节性河流,平时干涸,雨季有季节性洪水。矿区西北约2公里黑里河由北向南流经此处。三、土壤矿区内土壤类型为褐土,在森林保存较好的地段,地面常有薄层枯枝落叶,其下为腐殖质层,厚0.3-0.5m,棕灰色,有机质35,高的可达10以上。心土为棕褐色粘化层,厚度在4070cm,含粒径小于0.001mm的占2030。四、植被矿区大部分为林地。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广泛。东亚阔叶林向岭北泰加林双重过渡地带,在森林生态系统的外缘为广袤的草原生态系统,油松、桦树长势良好。植被覆盖率在40-55%。五、土地利用现状矿区面积为665000m2,矿山地面工程全部建在矿区之内。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草地和工矿仓储用地。矿区土地利用现状面积分别见表2-1。表2-1 矿区土地利用现状表地类名称面积(m2)比例(%)一级地类二级地类农用地草地6770010.18林地57010085.73建设用地工矿仓储用地272004.09合计665000100.00第二节 地形地貌一、地形矿区属七老图山南端,其地势总体呈南西高、北东低,属中浅切割,最高点高程为1372m,最低海拔高度为1073m,相对高差299m。二、地貌根据矿区地貌形态特征,将矿区划分为低中山()和沟谷()两种地貌类型。1、低中山矿区整体地貌形态为低中山,呈东西向分布,西高东低。顶部多为浑圆状,坡角在2025左右,植被较为发育,多为松树及灌木丛。2、沟谷位于矿区中东部,大致呈东西向分布,呈“U”字型,长约700m,宽约600-800m。(见照片2-1)。低山地貌 沟谷地貌照片2-1 矿区地貌第三节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一、地层矿区出露及揭露地层为第四系和太古界建平群大营子组。1、太古界建平群大营子组(Anzjd)该组地层分布于矿区大部。其地层走向近东西向,南倾,倾角60,主要岩石为角闪斜长片麻岩类组成,其岩层夹有片岩、斜长角闪岩、大理岩、磁铁石英岩等。2、第四系全新统(Qh)第四系全新统地层分布于矿区中东部沟谷中,岩性为砂砾(碎)石、其中砾(碎)成份约占45%,细砂约占30%,含少量粉砂。砾(碎)石岩性多为片麻岩、大理岩。厚28m。二、侵入岩矿区内未见侵入岩体。三、地质构造及区域地壳稳定性1、大地构造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台隆东段(2),以八里罕红山断裂为界,北西侧属喀喇沁断隆(24),南东侧为热水五家断陷盆地。矿区位于内蒙古地轴东部断隆区的黑里河断褶带中段。2、矿区构造矿区断裂构造主要为近南北向的压性断裂及近东西向的张性断层,为次级断裂构造。规模均较小,长数10m,宽10cm,虽对铜矿体有一定的截切,但错距一般小于1m,影响不大。3、地震及区域地壳稳定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0g,比照中国地烈度区划图,地震烈度为度,该矿区属较不稳定地块。第四节 水文地质条件一、地下水含水岩类划分 根据矿区含水层岩性,地下水赋存条件和水力特征,将矿区地下水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及太古界变质岩的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二、含水层(组)分布规律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以全新统冲洪积含水层为主,分布在山间沟谷之中。岩性主要为砂砾石,含水层厚1-3m,水位埋深2-5m,据现场民井调查及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单井涌水量小于100m3/d,水化学类型属于HCO3Ca2型水,矿化度0.23gL。2、太古界变质岩的基岩裂隙水矿区为太古界变质岩分布区,主要岩性为角闪斜长片麻岩类,岩石风化裂隙不发育,其风化深度6m左右,裂隙宽0.020.10cm,其间含少量裂隙水。沿沟谷底部有泉水流出,泉水流量一般小于0.3L/S,水化学类型为HCO3Ca2型水。三、矿区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矿区内地下水含水层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直接渗入补给,地下水径流方式为由地形较高处向低洼地带径流汇集,通过沟谷第四系含水层排出区外,最终汇入黑里河。本矿床充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含水层,富水性差,补给面积小,补给来源差。四、矿区水文地质勘探类型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为1064m标高。矿体全部位于侵蚀基准面以上。根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确定矿区水文地质勘探类型属第二类、第一型;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五、地下水开采利用状况矿区内没有区域上的主要含水层,根据矿方提供的资料,矿井平均排水量50t/d;矿井水回用于采矿凿岩、防尘作业,不外排。矿区及其附近无其他工矿企业,大松树沟村居民使用村民自用水井,矿区开采几年来,基本未影响当地村民生产生活用水。第五节 工程地质条件一、矿区岩土体类型、分布、特征根据矿区地层岩性、岩土体结构和工程地质特征,将矿区岩土体划分为以下二种坚硬岩和碎石土两种类型:1、坚硬岩:分布于矿区大部,岩性为角闪斜长片麻岩类,地表风化较强,风化深度23m左右,风化带内岩石多呈块状。风化带以下岩石一般较完整,裂隙节理不发育,岩石力学稳固性较高,节理裂隙不发育,岩石完整,抗压强度大于60MPa,属坚硬岩。2、碎石土:分布于山间沟谷之中。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砂砾石(Qhapl),厚度2-8m,中密,潮湿,承载力特征值220260kpa。工程地质条件一般。二、不良工程地质问题1、软弱岩层分布与特征地质构造简单,构造破碎带不发育,矿体及围岩较完整、稳固,无明显软弱岩层。2、节理裂隙与断裂带分布与特征矿区断裂构造主要为近南北向的压性断裂及近东西向的张性断层,为次级断裂构造。规模均较小,长数十米,宽约10cm,虽对铜矿体有一定的截切,但错距一般小于1m,影响不大。3、风化层分布与特征地表20-30m内岩石风化较强,风化带内岩石疏松易碎;其下岩石风化作用较弱。4、矿体围岩的岩石质量和稳定性矿体围岩岩性为角闪斜长片麻岩,致密块状构造,抗压强度大于60MPa,岩石坚硬,稳定性较好。三、矿区工程地质勘探类型综上所述,矿区工程地质勘探类型属第二类,简单型;以块状岩类为主,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第六节 矿体地质特征宁城县黑里河乡松海铜矿目前仅发现一条铜矿体,编号为号。号脉铜矿体:走向64,倾向北西,倾角70,矿体沿走向、倾向厚度变化不大。矿体规模小,矿体与围岩界线较清晰。地表露头长约75m,厚约0.62.2m,矿石以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为主,矿石品位Cu0.22.1%。地表由探槽工程控制,控矿标高1175m,目前深部矿体控制至1067m水平,控制深度108m。矿体特征见表2-2。表2-2 宁城县黑里河乡松海铜矿矿体特征一览表 矿体编号矿体形态产 状()规 模(m)倾向倾角长度(m)赋矿标高(m)采矿许可证核准的开采标高(m)厚 度(m)最小最大平均脉状334702251175-10671135-10670.602.201.40第七节 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情况矿区为低中山地貌,矿区内除宁城县黑里河乡松海铜矿外不存在其它工程建设活动,无其它工业企业,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一、地表工程设施宁城县黑里河乡松海铜矿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矿区附近无各类自然保护区、人文景观、风景旅游区,矿区地表工程设施主要为废石场、采矿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等,见照片2-2。行政生活区采矿工业场地 办公生活区平硐 废石场照片2-2矿区地表工程设施现状 二、矿区附近村镇分布情况矿区内无居民区,矿区距最近的大松树沟村约600m。 三、矿区附近采矿活动经现场调查,宁城县黑里河乡松海铜矿周边目前尚无矿业权设置。第三章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第一节 评估范围及评估级别一、评估范围评估对象为宁城县黑里河乡松海铜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标准DZ/T223-2009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结合本工程建设的特点,评估范围为矿区范围、矿业活动影响范围和可能影响矿业活动的不良地质因素存在的范围。1、矿区范围宁城县黑里河乡松海铜矿矿区面积0.665km2。2、矿业活动影响范围矿山采矿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废石场、矿区道路等地面工程均设在矿区之内。3、可能影响矿业活动的不良地质因素存在的范围矿区及其附近无其他矿业权设置及其他工程建设活动,无可能影响矿业活动的不良地质因素。综合上述分析,确定评估区范围为矿区范围。评估区面积0.665km2。二、评估级别确定1、评估区重要程度评估区内无居民集中居住区,最近村庄为大松树沟村。评估区内没有国家和自治区政府规定的矿产资源禁采区;没有其它法律法规规定不允许开采的地区,也没有自治区级以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及历史文物保护区;也没有根据自治区生态保护需要划定的生态脆弱区;也没有城市规划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及国防工程设施圈定的军事禁区。评估区内也无铁路、省道、重要湖泊及主要水系分布,不属于国家和自治区划定的地质灾害危险区。评估区内无高等级公路经过和其它较重要设施,评估区附近无较重要旅游景区。评估区及其附近无较重要水源地。评估区占地类型为林地、草地、工矿仓储用地。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表(表B.1),评估区重要程度为较重要区。2、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区无地表水体,矿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上,矿井进水边界条件简单,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差,补给条件差,与区域强含水层、地下水集中径流带联系不密切,矿井正常涌水量52 m3/d,小于3000m3/d,地下采矿导致矿区周围主要充水含水层破坏可能性小。矿区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矿床围岩岩体以块状整体结构为主,蚀变作用弱,岩溶裂隙带不发育,岩石风化弱,地表残坡积层、基岩风化破碎带厚度小于5m,矿体顶底板和矿床围岩稳固性好,矿山工程场地地基稳定性好。地质构造简单,矿体和矿床围岩岩层产状变化小,断裂构造不发育,断裂未切割矿体和围岩覆岩,断裂带对采矿活动影响小。现状条件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少,危害小。采空区面积和空间小,无重复开采,采空区得到有效处理,采动影响较轻。地貌单元类型单一,微地貌形态简单,地形起伏变化平缓,有利于自然排水,地形坡度一般小于20,相对高差小,地面倾向与岩层倾向沟谷南侧为反交,沟谷北侧为斜交;主要建筑(办公生活区)布置于沟谷南侧。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表表C. 1 ,该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简单。3、矿山建设规模矿山设计地下开采,生产规模为0.50万吨/年,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分类一览表(表D.1),该矿山建设规模为小型。4、评估级别的确定评估区重要程度为较重要区,矿山建设规模为小型,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简单,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分级表,确定评估级别为三级。见表3-1。表3-1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判别表项 目条 件分析结果矿山建设规模年产0.50万吨小型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1、水文地质条件简单。2、工程地质条件简单。3、矿区地质构造较简单。4、现状条件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少、危害小。5、采空区面积和空间小,无重复开采,采动影响较轻。6、地貌单元类型单一,微地貌形态简单,地形起伏变化平缓,有利于自然排水,地形坡度一般小于20,相对高差小,办公生活区地面倾向与岩层倾向为反交。简单评估区重要程度1、评估区内分布无居民集中居住区;2、无重要交通和建筑设施;3、远离各级自然保扩区及旅游景区;4、无重要、较重要水源地;5、评估区内影响的土地资源类型为林地、草地、工矿仓储用地。较重要区评估级别三级第二节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一、地质灾害影响现状评估评估区所处地貌类型为低中山,海拔高程约13721073m、地形坡度较陡,但岩体较完整,地表植被发育;经现场调查,评估区现状条件下不存在崩塌、滑坡地质灾害。评估区发育一条沟谷,沟谷内松散堆积物不发育,降雨较少,不具备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条件,现状条件下评估区内的沟谷不存在泥石流地质灾害。现状废石场沿山坡排放废石,平均排放高度1.8m,最大排放高度2m,废石场占地面积1168m2,目前排放废石约2100m3。废石均为硬质岩,且排放高度较小,经现场调查,现状条件下没有引发滑坡地质灾害。办公生活区、采矿工业场地及矿区道路建设在缓坡之上,且已经使用6年,现状条件下没有引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评估区无大的集中供水水源地,不存在地面沉降地质灾害。根据现状调查,经过6年的地下开采,矿区已形成一定面积的采空区,现状采空区面积约2093m2,但由于所开采矿体较薄,且岩石稳固性好,评估区现状条件下没有发现地面塌陷、地面沉陷及地裂缝地质灾害。据实地调查,在现状条件下,评估区内地质灾害不发育。二、矿山开采对地下含水层影响现状评估1、含水层结构破坏该矿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矿区主要含水层为第四系孔隙水含水层和基岩裂隙水含水层,地下开采及巷道掘进破坏了局部的第四系孔隙水含水层和基岩裂隙水含水层。经调查走访,矿井正常涌水量52m3/d。2、矿井疏干对含水层影响据实地调查,在现状条件下,矿井正常涌水量52m3/d,小于3000 m3/d;矿区及周围主要含水层水位下降幅度小;矿井疏干对含水层影响程度较轻。3、对矿区及附近水源的影响矿区及周围无地表水体;据实地调查,在现状条件下,矿山开采未影响到矿区及周围生产生活供水,未对附近水源造成明显影响。4、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该矿山不建设选矿厂,废水主要是矿井排水、生活污水等。矿井排水矿井正常涌水量52m3/d,矿井水自流至地表污水池,坑内排出的地下水仅含固体颗粒物,沉淀后供采矿作业使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主要是办公生活区生活用水,用水量5m3/d,排放量1825 m3/年,部分用于办公生活区绿化用水,多余部分就近外排。总之,矿区开采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较轻。 5、矿区开采对含水层破坏现状评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标准DZ/T223-2009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附录E,现状条件下,矿区开采采矿工程对含水层破坏程度为较轻,其他评估单元对含水层无影响。三、矿山开采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现状评估宁城县黑里河乡松海铜矿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地表破坏较小。矿区附近无各类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人文景观、风景旅游区,距离最近的城市宁城县天义镇90公里,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主要为废石场、采矿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等。1、废石场地面塌陷区剥离产生的废石直接堆置于原地貌上,使矿区内的自然景观遭到完全破坏,造成地面起伏不平,形成人工堆积地貌。废石场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较大,对地形地貌景观程度为较严重。2、办公生活区及采矿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及采矿工业场地的建设与原有自然景观不协调,增加景观破碎度,使原来连续分布的森林生态景观中产生生态斑块,改变了项目区的生态景观格局,降低原景观的审美价值。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小,对地形地貌景观程度为较轻。四、矿山开采对土地资源影响现状评估1、矿山开采前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将评估区所在的土地利用现状图(L-50-93-62)与矿区工程布置图采用叠合图法进行分析,矿山开采前土地资源类型为工矿仓储用地、林地、草地(见附图1.宁城县黑里河乡松海铜矿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图)。2、矿山开采不同工程单元对土地资源的占用、破坏和影响宁城县黑里河乡松海铜矿各功能区的建设占用了土地资源。现状条件下,废石场占地1168m2;采矿工业场地占地5448m2;办公生活区占地2772m2。矿区开采共占用、破坏土地、植被9388 m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标准DZ/T223-2009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附录E进行各功能区土地资源影响程度分级评估,评估结果见表3-2。表3-2 矿山土地资源影响现状情况表 地质环境分区占用土地面积(m2)占地类型判据破坏性质对土地资源影响程度分级废石场1168林地、草地2公顷占用较轻采矿工业场地5448林地、草地2公顷占用较轻办公生活区2772工矿仓储用地2公顷占用较轻合 计9388五、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分区评估根据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影响现状评估结果,综合确定现状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分区为较严重区、较轻区和不影响区。1、较严重区废石场:现状条件下,废石场未引发地质灾害,对含水层无影响,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为较严重,对土地资源影响程度为较轻,废石场现状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为较严重。2、较轻区采矿工业场地现状条件下,采矿工业场地未引发地质灾害,对含水层无影响,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为较轻,对土地资源影响程度为较轻,采矿工业场地现状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为较轻。办公生活区现状条件下,办公生活区未引发地质灾害,对含水层无影响,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为较轻,对土地资源影响程度为较轻,办公生活区现状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为较轻。3、不影响区评估区内现状其它没有被占用和破坏的区域,面积655612m2,确定为不影响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分区见表3-3。 表3-3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分区说明表 分区名称亚区名称占地面积(m2)现状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防治难度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土地资源较严重区废石场1168无无较严重较轻较大较轻区采矿工业场地5448无无较轻较轻较小办公生活区2772无无较轻较轻较小不影响现状其它没有被占用和破坏的区域655612合计665000第三节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一、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预测评估(一)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废石场设在天然缓坡之上,矿床开采后,该矿区所排放废石占地面积较小,废石大部分为变质岩等硬质岩,基本不含泥质类物质,其总体排放高度小于5m,预测废石场的建设本身不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地面建设工程主要有采矿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地表挖方及削坡工程施工在缓坡之上,无大的挖方及削坡工程,并已投入使用6年;依据野外调查和分析,工程建设不会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该矿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可能引发地面沉陷和地面塌陷地质灾害。根据赤峰地区金属矿山开采经验,开采铜矿体所引发的地面沉陷地质灾害地表变形极小,地表破坏不明显。故而本方案仅预测地面塌陷地质灾害。1、矿山地下开采引发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范围预测根据岩土工程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对矿区地下开采可能引发的地面塌陷的预测方法,圈定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范围。依据岩土工程手册,当采深采厚比q30时,地表将出现大的裂缝或塌陷坑,易出现非连续的地表移动或变形;当q30时,地表不出现大的裂缝或塌陷坑,即出现连续有规律的地表移动和变形。采深采厚比q=30处水平投影距离AC计算公式:AC=其中: AC:采深采厚比值q=30的界线(由矿体地表露头处起算); AB:矿体斜深;M:矿体厚度; 、:地形坡度角、矿体倾角、岩石移动角。采深采厚比及地表移动范围计算结果见表3-4。表3-4 采深采厚比及地表移动范围计算表 矿体号地形坡度角()矿体倾角()岩石移动角()矿体厚度(m)矿体斜深AB(m)q=30处水平距离AC(m)1570651.4114.9313.67宁城县海里河松海铜矿I号矿体赋存于角闪斜长片麻岩中,矿体呈脉状,倾向北西,倾角70。矿体最大厚度2.2m,最小厚度0.6m,平均厚度1.4m,厚度变化较小、较稳定。由于矿方未提供矿区钻孔资料,分析矿区地质资料,矿体呈脉状,因而本方案以表3-4计算的q=30处水平距离为界,由矿体露头处向北西方向量取13.67m,圈定出可能引发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范围。在此范围内,距离矿体露头越近,可能的塌陷变形破坏越严重。经上述原则圈定的地面塌陷地质灾害范围均在矿区以往采空区范围之内,经现场调查及访问,目前该区尚未发现地面塌陷地质灾害迹象;但未来开采深部矿体(1143m水平以下矿体),使上部采空区失去1143m水平以下矿体的支撑,破坏原有应力平衡,预测可能引发上部采空区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面积为887m2。2、地表最大变形值预测根据国家煤矿工业局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在充分采动时,各种移动与变形最大值计算如下:地表最大下沉值:=mq/cos ,mm; 式中:m为矿体真厚度;q为下沉系数,q=0.5(0.9+p);p=;为矿体倾角;r为最大影响半径,岩石移动角,H为矿体埋深。最大变形值计算见下表3-5表3-5 最大变形值计算表 矿体编号矿体垂深H(m)岩石移动()影响半径r(m)矿体真厚度(m)最大下沉值(mm)1号1086545.641.418423、地质灾害环境影响程度预测预测评估区矿体大面积采空后可能引发地面塌陷地质灾害。表3-5预测的最大地表下沉值1842mm,可能塌陷的面积887m2,地质灾害规模较小。矿区地面工程均不在预测的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影响范围之内,未影响到村庄、居民聚集区、交通干线及工程设施安全;地质灾害影响对象为地表植被、土地以及经过该区域的人员;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小于100万元,受威胁人数小于10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标准DZ/T223-2009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附录E(表E.1)进行地质灾害影响程度分级评估,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影响程度为较轻。(二)矿山开采对地下含水层影响预测评估1、含水层结构破坏矿区主要含水层为第四系孔隙水含水层和太古界变质岩基岩裂隙水含水层,矿区开采会截穿局部第四系孔隙水含水层和太古界变质岩基岩裂隙水含水层,导致地下水静态储量逐渐减少。但矿区地下水含水层含水微弱。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黑里河乡松海铜矿开采设计方案,预测矿坑最大涌水量100 m3/d,对地下水含水层破坏较轻。3、矿井排水对含水层影响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黑里河乡松海铜矿开采设计方案,未来开拓井巷会达到1067m水平,开拓深度增加,但仍高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1064m标高),矿井涌水量不会有大幅度增加,矿区地下水含水层富水性弱;预测矿坑最大涌水量100 m3/d,小于3000 m3/d;预测矿区及周围主要含水层水位下降幅度小;预测矿井排水对含水层影响程度较轻。4、对矿区及附近水源的影响矿区及周围无地表水体;矿区开采可能致使随着矿区的开采使地下水位略有下降,但不影响其功能。矿山开采不会影响到矿区及周围生产生活供水,不会对附近水源造成明显影响。5、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该矿山为单独采矿项目,废水主要是矿井排水、生活污水等。矿井排水矿井预测涌水量100m3/d,矿井水自流至地表污水池,坑内排出的地下水仅含固体颗粒物,沉淀后供采矿作业使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主要是办公生活区生活用水,用水量5m3/d,排放量1825 m3/年,部分用于办公生活区绿化用水,多余部分就近外排。预测矿区开采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较轻。6、矿区开采对含水层破坏预测评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标准DZ/T223-2009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附录E,预测矿山采矿工程对含水层破坏程度为较轻,其他评估单元对含水层无影响。(三)矿山开采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预测评估1、地面塌陷区矿山在未来地下开采过程中,采空区面积逐步扩大,可能引发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对原地表形态、地层层序、植被等发生直接的破坏,出现塌陷坑及伴生裂缝,使地形地貌发生改变。预测地表最大下沉值1842mm,地面塌陷变形较轻微,预测地面塌陷区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小,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为较轻。2、废石场井巷掘进产生废石直接堆置于原地貌上,使废石场附近自然景观遭到完全破坏,造成地面起伏不平。并且废石场高度随着矿区开采的进行逐步加高,占地面积亦将逐步扩大,废石平均排放高度2m,其形成的人工堆积地貌与周围景观不协调,预测废石场对原生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较大,对地形地貌景观程度为较严重。3、采矿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矿区道路采矿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矿区道路的建设与原有自然景观不协调,增加景观破碎度,使原来连续分布的森林生态景观中产生生态斑块,改变了项目区的生态景观格局,降低原景观的审美价值。采矿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矿区道路能够满足未来生产所需,破坏面积不会增加。预测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小,对地形地貌景观程度为较轻。4、临时取土场临时取土场与原有自然景观不协调,增加景观破碎度,使原来连续分布的森林生态景观中产生生态斑块,改变了项目区的生态景观格局,降低原景观的审美价值。临时取土场破坏面积小,预测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小,对地形地貌景观程度为较轻。(四)矿山开采对土地资源影响预测评估1、矿山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对照土地利用现状图L-50-93-62,矿山开采前土地资源类型为工矿仓储用地、林地、草地(见附图2.宁城县黑里河乡松海铜矿矿山地质环境预测评估图)。2、矿山开采不同工程单元对土地资源的占用、破坏和影响宁城县黑里河乡松海铜矿持续开采,预测废石最终排放量为0.3517万m3,废石平均排放高度2m,预测废石场最终占用土地资源1767 m2。未来矿山开采过程中,可能引发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地面塌陷破坏土地资源面积887m2。矿山闭坑后,实施的治理恢复工程需覆土;而以前的矿山建设过程中未保存表土,所需覆土土源取自临时取土场,采矿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废石场治理恢复需覆土1634 m3、832 m3、530m3,共需土2996 m3,取土厚度2m,临时取土场破坏土地资源1498 m2。采矿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能够满足未来矿山生产所需,预测其占地不会增加,占用、破坏土地面积分别为5448m2、2772m2。预测矿区开采共占用、破坏土地资源12372 m2。上述各功能区占用、破坏的土地资源类型为工矿仓储用地、林地、草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标准DZ/T223-2009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附录E进行各功能区土地资源影响程度分级评估,评估结果见表3-6。表3-6 矿山土地资源影响预测评估表 地质环境分区预测占用土地面积(m2)增加占用土地面积(m2)最终占用土地面积(m2)占地类型判据破坏性质对土地资源影响程度分级地面塌陷区0887887林地、草地2公顷破坏较轻废石场11685991767林地、草地2公顷占用较轻采矿工业场地544805448林地、草地2公顷占用较轻办公生活区277202772工矿仓储用地2公顷占用较轻临时取土场014981498林地、草地2公顷破坏较轻合 计9388298412372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分区评估综合上述分析,根据矿区不同地段存在地质环境问题的影响范围及程度,将评估区分为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区、影响较轻区和不影响区。1、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区废石场:预测未来矿山开采过程中,废石场不会引发地质灾害,对含水层无影响,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为较严重,对土地资源影响程度为较轻,治理恢复难度较大,预测废石场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为较严重。1、地质环境影响较轻区地面塌陷区预测未来矿山开采过程中,可能引发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影响程度较轻,危险性小;对含水层破坏程度为较轻,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为较轻,对土地资源影响程度为较轻,地面塌陷地质灾害治理恢复难度较小,预测地面塌陷区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为较轻。采矿工业场地预测未来矿山开采过程中,采矿工业场地不会引发地质灾害,对含水层无影响,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为较轻,对土地资源影响程度为较轻,预测采矿工业场地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为较轻。办公生活区预测未来矿山开采过程中,办公生活区不会引发地质灾害,对含水层无影响,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为较轻,对土地资源影响程度为较轻,预测办公生活区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为较轻。临时取土场预测未来矿山治理恢复过程中需建设临时取土场,临时取土场不会引发地质灾害,对含水层无影响,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为较轻,对土地资源影响程度为较轻,预测临时取土场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为较轻。3、不影响区评估区内预测后其它没有被占用和破坏的区域,面积652628m2,确定为不影响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分级见表3-7。表3-7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分区说明表分区名称亚区名称占地面积(m2)预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防治难度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土地资源较严重区废石场1767无无较严重较轻较大较轻区地面塌陷区887较轻较轻较轻较轻较小采矿工业场地5448无无较轻较轻较小办公生活区2772无无较轻较轻较小临时取土场1498无无较轻较轻较小不影响区现状其它没有被占用和破坏的区域652628合计665000三、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根据地质灾害预测评估结果,参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国土资发200469号)进行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a、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地面塌陷区:根据地质灾害可能的发育程度取B=1、C=0.67、S=0.33,得:W=0.21+0.30.67+0.50.33=0.5660.60,该区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评估区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现状条件下地质灾害不发育,预测评估由于矿体开采可能导致上部采空区引发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面积887m2,占评估区面积的0.13%,危害对象为矿区井下工程及地表环境、植被,危害小,综合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小。b、地质灾害不发育区评估区内其他区域,面积664113m2,占评估区面积的99.87%,为地质灾害不发育区。地面塌陷区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面积887m2,占评估区面积的0.13%,该区地质灾害影响程度为较轻,危险性小;采矿过程中采取适当的工程、监测预警措施后,为矿山工程建设适宜区;评估区其它区域为适宜区,面积664113m2,占评估区面积的99.87%。见表3-8。 表3-8 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估表 危险性分区灾害种类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m2)占评估区比例(%)防治措施适宜性分区危险性小区地面塌陷区地面塌陷8870.13工程措施监测预警适宜区不发育区66411399.87适宜区第四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第一节 分区原则及方法一、分区原则1、“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2、“整体不分割”的原则。 3、“就重不就轻”的原则。4、“同一性”的原则。5、“防治集中”的原则。二、分区方法根据上述分区原则,充分考虑矿山开采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的程度、危害对象、危害程度及治理难易程度等,划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标准DZ/T223-200矿山地质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京市租赁合同样本(含装修变更权约定)
- 休闲农业租赁合同附加乡村旅游服务协议
- 线路板智能工厂建设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含氟高端精细化学品生产线项目技术方案
- 公路工程物资采购与管理模式优化研究
- 复合地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牌影响力提升与2025年产业集聚的生态构建报告
- 昆明律师咨询方案
- 海北法律咨询方案
- 2025年风电项目噪声环境影响后评价与治理措施报告
- 采购报告范文
- 某县某年度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复核报告
- 医学教材 围术期过敏反应
- 【MOOC】管理会计学-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现代辅助生殖技术护理伦理
- 体育设施建设造价评估方案
- 风力发电运维值班员(高级工)理论考试题库(浓缩400题)
- 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品篆刻之美》课件
- 宪法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华为全球培训中心
- 2023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知识标准培训模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