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IY实验 生物沸石在农村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副教授 胡细全湖北大学环境工程实验中心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由于经济的急速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相对滞后 污水横流成为当前许多农村的普遍现象 由于我国农村水污染治理体系尚未建立 水体环境污染迅速 小污 变 大污 而且已经 小污 成 大害 由于污水的无序排放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日益加剧 湖北省85 的农村水体已经被不同程度地污染 其中40 的农村塘堰已经出现黑臭现象 实验背景 目前 我国主要湖泊85 以上已处于中营养和富营养状态 2007年中国环境绿皮书 发布 2006年全国有8亿农民用水安全受到威胁 其中3 2亿人饮用水不安全 其中超过60 地方是由于非自然因素导致的饮用水源水质不达标造成的 调查问卷结果表明 饮用水问题在 农民最想办的环境实事 中名列第二 成为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实验目的 开发一种适用于农村水污染治理的技术可用于农村黑臭湖塘 养殖水体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等 实验原理 天然沸石是一种天然价廉的矿物材料 呈骨架状结构的多孔性铝硅酸盐晶体 生物沸石脱氨氮技术是近年来引起人们重视的一种生物物化相结合实现废水脱氨氮的新技术 沸石孔隙率高 比表面积大 表面粗糙 沸石的微孔结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 形成生物沸石后 不仅能同时发挥沸石的吸附性能和沸石载体上的微生物作用 而且沸石载体上富集的微生物能使沸石不断得到生物再生 从而能提高反应器的性能 其机理包括一方面沸石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吸附水中的铵 另一方面沸石用于生物载体富集硝化菌 沸石表面生物膜中的硝化菌将吸附在沸石上的氨氮转化为硝酸盐 形成了一个自我吸收 自我消化的循环过程 通过生物方式不但能使沸石不断得到再生 还能提高脱氨氮的硝化性能 利用微生物作用有效地去除氨氮 此时 沸石得以全部或者部分自我再生 可以继续循环使用 硝化总反应式为 反硝化总反应式为 工艺流程 出水 二级生物沸石池 一级生物沸石池 沉淀池 原水 实验装置 中试装置图 主要测量参数 温度氧化还原电位ORPpHDO浊度COD TN氨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下半年江苏淮安市洪泽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面向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招聘编外人员1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下半年上海市闵行区区管国企招聘8人(第二批)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保卫部(处)招聘2人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6碧水源“源动力”校园招聘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广东茂名信宜市公路事务中心选调公务员3人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6正元国际矿业有限公司春季校园招聘12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四川阿坝州壤塘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局遴选特聘农技人员8人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下半年大庆市红岗区机关事业单位人才引进10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福建厦门市集美区杏东小学非在编教师招聘1人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石家庄市新华区招聘社区工作者344名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MOOC】《运筹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
- 2016大型年会晚会筹备工作分工推进计划表(专业详细完整版)
- 《乌有先生历险记》课件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可直接打印)
- 高铁站照明施工方案
- 2024年秋新人教版7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 第4单元15《梅岭3章》
-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
- 旅游行业安全隐患报告与奖励制度
- 挖机合伙人合同协议书范文范本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法律文书》一平台在线形考(第一至五次考核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 《行行重行行》优教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