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与制度ppt课件 (2).ppt_第1页
秩序与制度ppt课件 (2).ppt_第2页
秩序与制度ppt课件 (2).ppt_第3页
秩序与制度ppt课件 (2).ppt_第4页
秩序与制度ppt课件 (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典案例中的东西方法律文化 1 第四讲秩序与制度 一 刑不上大夫一项古老而又始终得以适用的基本法律原则内涵 A 刑罚不适用于大夫 B 法律不适用于大夫 C 肉刑不适用于大夫 D 2 第四讲秩序与制度 古代文献中的最早记录 刑不上大夫 刑人不在君侧 礼记 曲礼 3 案例一 冉有问于孔子曰 先王制法 使刑不上于大夫 礼不下于庶人 然则大夫犯罪 不可以加刑 庶人之行事 不可以治于礼乎 孔子曰 不然 凡治君子以礼御其心 所以属之以廉耻之节也 此五者 大夫既自定有罪名矣 而犹不忍斥 然正以呼之也 既而为之讳 所以愧耻之 是故大夫之罪 其在五刑之域者 造乎阙而自请罪 君不使有司执縳牵掣而加之也 其有大罪者 闻命则北面再拜 跪而自裁 君不使人捽引而刑杀 捽昨没反曰 子大夫自取之耳 吾遇子有礼矣 以刑不上大夫而大夫亦不失其罪者 教使然也 所谓礼不下庶人者 以庶人遽其事而不能充礼 故不责之以备礼也 冉有跪然免席曰 言则美矣 求未之闻 退而记之 孔子家语 五刑解 卷七 4 冉求 BC522 字子有 亦称冉有 春秋末年鲁国人 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冉求曾做过季氏的家臣 后随孔子周游列国 多才多艺 性格谦逊 长于政事 孔子谓 求也艺 千室之邑 百乘之家 求也可使治其赋 鲁哀公十一年 率左师击败齐国 后因辅季康氏聚敛钱财 受到孔子责难 非吾徒也 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东汉明帝曾以冉求配祀孔子 唐玄宗封冉求为十哲之一 5 简译 孔子的学生冉有曾就此原则求教于孔子 问 先王制定法律 规定刑不上大夫 如果大夫犯了罪 就可以不适用刑罚吗 孔子对此解释道 不是这样的 对于君子的治理 通常以礼教驾御其内心 从而赋予其廉耻之节操 古代的大夫 如果有违法犯罪之行为 不必直接定其罪名 以避讳不名之耻 因此 大夫犯了罪 如在五刑范围之内 不必派司法官吏对其加以捆绑羁押 而令其自己请罪 如属于重大犯罪 也不必派司法官吏对其施以死刑 而令其跪拜自裁 所以 即使刑不上大夫 而大夫也不会因有罪而逃避惩罚 这实际上是礼教在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 6 相关文献记载 西汉文帝时期 贾谊曾上书劝谕文帝 待大臣以礼 养大臣有节 公元前174年 汉 文帝深纳其言 以后大臣有罪 皆自杀 不受刑 资治通鉴 卷十四 7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雍州之地 崤函之固 自若也 陈涉之位 非尊于齐 楚 燕 赵 韩 魏 宋 卫 中山之君也 锄耰棘矜 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谪戍之众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深谋远虑 行军用兵之道 非及曩时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 功业相反 试使山东之国 与陈涉度长絜大 比权量力 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 致万乘之权 招八州而朝同列 百有余年矣 然后以六合为家 崤函为宫 一夫作难而七庙堕 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者 何也 仁义不施 而攻守之势异也 汉 贾谊 过秦论 8 此项原则后世得以沿用 但仍有例外 隋朝 常在朝廷上责打大臣唐朝 个例宋朝 始终严格遵循明朝 极端违背 9 案例二 时知金州张仲宣坐枉法赃罪至死 法官援李希辅例 杖脊黥配海岛 苏 颂奏曰 希辅 仲宣均为枉法 情有轻重 希辅知台 受赇数百千 额外度僧 仲宣所部金坑 发檄巡检体究 其利甚微 土人惮兴作 以金八两属仲宣 不差官比校 止系违令 可比恐喝条 视希辅有间矣 神宗曰 免杖而黥之 可乎 苏 颂曰 古者刑不上大夫 仲宣官五品 今贷死而黥之 使与徒隶为伍 虽其人无可矜 所重者 污辱衣冠耳 遂免杖黥 流海外 遂为定法 宋史 苏颂传 卷三百四十 10 苏颂 1020年 1101年 字子容 福建泉州南安人 北宋天文学家 药物学家 祖先于唐末入闽 世代为闽南望族 书香门第 宋仁宗庆历二年 1042年 与王安石同榜中进士 先后任江苏江宁县令 颖州知州 知制法 知审刑院 开封府知府 刑部尚书 实录院修撰 尚书左丞等职 还任过史官 曾两次出使辽国 元佑七年 1092年 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时已73岁 翌年辞职 任扬州知州 绍圣四年 1097年 告老还乡 苏颂为官50多年 政绩颇著 为官耿介 忠于职守 王安石曾欲越级提拔李定 宋神宗让苏颂起草诏令 苏颂却以 成福之柄 人主得以自专 官守有责 臣下得以固执 为由予以拒绝 结果被罢免了知制法之职 苏颂还有丰富的外交经验 使江后写成的 华戎鲁卫信录 250卷 记录了来辽间80余年的外交秘史 给后人留下了丰富宝贵的资料 11 水运仪象台 是东汉张衡创制的天文仪器 惜已失传 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 粱令瓒复制 后又失传 1088年 苏颂与韩公廉 周日严等人进行复制 在吸收水车 筒车 桔槔 凸轮等生产机械的经验基础上 通过精密计算与模型研制 于1090年复制成功 将天文观察 天象演示 自动报时集于一体 该仪象台为正方形上狭下广的木楼式建筑 高三丈五尺 底宽二丈一尺 台分三层 上层放置 浑仪 观象 有 望筒 以观察天体运行 中层为天象演示台 有 浑象 球面上画着天体星宿的形状位置 球外有经纬圈 设有 昼夜机 可在楼内准确演示天象 与实际天象无异 这一层实际上是现代天文台室内天文演象馆的前身 底层为木阁 共分五层 每层置有数量不一的木人 分报时 刻 更等 第五层木人且能按节气变动而自动调整位置 报告日落日出 仪象台的顶部有九块活动屋面板覆盖 是现代天文台活动圆顶的 祖先 其 浑象 一昼夜自动均匀旋转一圈 为现代转仪钟 天文台的跟踪机械 的 祖先 其木人宝石设施是在一组由水力推动的复杂的齿轮系统的带动下自动实现的 其中的 天关 擒纵器 是现代钟表的关键部位 具天文钟的雏型 1094年 1096年 苏颂撰写 新仪象法要 三卷 详细介绍水运仪象台的设计及使用方法 书中附图63种 其中的星图记录恒星1434颗 苏颂设计之水运仪象台原件靖康之乱后被金兵丢弃而被毁 宋高宗南渡后 苏颂之子苏携献上苏颂遗书 竟无人能通 苏携本人也不懂 故无法仿制 直到1958年历史学家王振铎成功复原 12 案例简译 北宋神宗年间 苏颂曾任审刑院知院事 熙宁二年 公元1069年 时值金州知州张仲宣因贪赃枉法而罪至死刑 司法官援引李希辅案的判例 对其处以脊杖刑和黥刑 然后发配海岛 在听闻此案后 苏颂向宋神宗上奏道 李希辅与张仲宣均属贪赃枉法 但犯罪情节有轻重之别 李希辅任台州知州 收受赃款几十万钱 并且在名额之外剃度僧人 而张仲宣对其管辖范围内之金矿 发布文告命令巡检使检查追究 其得利甚微 当地原住居民害怕服劳役 便向张仲宣贿赂了八两金子 于是张仲宣便不派官吏前去追查 这仅仅是违反法令 可以比照法律中的恐吓之条予以治罪 因而与李希辅相比应有所区别 13 宋神宗问 免除杖刑 而只处黥刑 可以吗 苏颂回答 在古代 刑不上大夫 张仲宣官居五品 如果现在对其处以黥刑 并令其与徒隶为伍 即使他这个人不值得怜悯 但仍然处罚过重了 原因在于使大夫之名誉受到了污辱 对于苏颂的答复与解释 宋神宗认为很有道理 于是 便免除了张仲宣的杖刑和黥刑 将其流放贺州 此后 这种专门针对朝廷官员的刑罚适用方式 即不适用杖黥法 便成为了固定的法律制度 14 案例三 明 太祖常与侍臣论待大臣礼 太史令刘基曰 古者公卿有罪 盘水加剑 诣请室自裁 未尝轻折辱之 所以存大臣之体 侍读学士詹同因取 大戴礼 及贾谊疏以进 且曰 古者刑不上大夫 以励廉耻也 必如是 君臣恩礼始两尽 帝深然之 洪武六年 工部尚书王肃坐法当笞 太祖曰 六卿贵重 不宜以细故辱 命以俸赎罪 明史 刑法志 卷九十五 15 朱元璋治吏 重惩贪吏 诏犯赃者无贷 复敕刑部 官吏受赃者 并罪通贿之人 徙其家于边 著为令 重绳赃吏 揭诸司犯法者于申明亭以示戒 又命刑部 凡官吏有犯 宥罪复职 书过榜其门 使自省 不悛 论如律 设 剥皮实草 之法颁布 大诰 16 案例简译 明太祖朱元璋经常与侍臣谈论对待大臣的礼节问题 太史令刘基曾对朱元璋说 古代公卿有罪 通常诣请自裁 从不轻易施以污辱之刑 目的在于保存大臣的体统 此外 侍读学士詹同因取 大戴礼记 以及贾谊之上疏进谏 并说 古代适用刑不上大夫的原则 以鼓励形成廉耻之节操 如果能做到的话 则君臣之间的恩与礼就都可以实现了 朱元璋对此深表赞同 洪武六年 在工部尚书王肃的案件中 王肃依法应当被处以笞刑 但朱元璋以 六卿贵重 不宜以细故辱 为由 命令其以俸禄赎罪 17 清律作出具体的适用性规定 大清律例 名例律 应议者犯罪 条 例 规定 三品以上大员革职拏问 不得遽用刑夹 有不得不刑讯之事 请旨遵行 在涉及文武官员犯罪的案件中 清律规定 凡文武官员犯罪应当处以笞杖刑的 均可以罚俸 降级 革职 留任或离任 等方式替代刑罚的直接适用 18 二 陶片放逐法 据 雅典政制 记载 陶片放逐法 Ostracism 是由雅典城邦执政官Cleisthenes在率领雅典公民推翻僭主专制 建立民主政治的过程 BC509 508 中创立的 也称 贝壳放逐法 根据陶片放逐法的规定 雅典城邦公民可以陶片上写下不受欢迎之人的名字 并通过投票表决的方式将有可能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放逐 迫使其离开城邦 19 具体程序 1 每年12月的雅典城邦公民大会主席团 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人的常设机构 通常会提出议案询问公民大会是否需要进行陶片放逐 以使城邦摆脱政治影响过大而难以受到约束 2 如果城邦公民大会通过该项提案 则于次年2 3月间召开大会进行放逐投票 3 在进行投票放逐时 必须达到6000人法定人数 4 至投票日 在阿哥拉 Agora 广场中央用木板围成一个圆形会场 周围设10个入口 对应于克里斯提尼执政时的10个部落 20 5 具有公民资格的投票者在陶片上刻上其认为应当被放逐者的名字 投入本部落的票柜中 6 如果选票总数未达到6000票 即宣告此次投票无效 如果超过6000票 再按选票上的予以计数 得到票最多的人即为当年被放逐之人 放逐期限通常为10年 一说为5年 7 一般均可以城邦需要为由而随时被召回 21 案例一 据普鲁塔克的 希腊罗马名人传 记载 公元前450 伯里克利在斯巴达人兵临城下时下令召回了曾被放逐的客蒙 后者便在雅典与斯巴达 城邦之间缔造了和平 实际上 陶片放逐法的适用在雅典政治活动中并不常见 除了放逐之外 对于被放逐之人也没有附加其他任何法律上的处罚 22 古代雅典城邦被放逐人物列表 23 案例二 在一次公民大会上 一位不识字的投票者请求阿里斯提德 雅典执政官 代为刻上阿氏自己的姓名并投入票柜 当阿里斯提德问那个投票者为什么要选择放逐他时 该投票者回答道 不为什么 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 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 公正之士 我实在是听烦了 右图 刻有Aristeides名字的陶片 24 案例三 公元前415年春 雅典著名的平民领袖海柏波拉斯 Hyperbolos 因党派之争而被无辜放逐 于是 海柏波拉斯被迫离开雅典而远走萨摩斯岛 结果海柏波拉斯在萨摩斯岛遭到支持寡头政治的激进分子杀害 这一事件在雅典公民中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随后 民众便将陶片放逐视为一场并不值得尊重和参与的 闹剧 故而此后不再予以适用 25 选择题 A 支持陶片放逐法 B 反对陶片放逐法 C 既不支持 也不反对 26 小结 支持者 卡尔 波普尔 KarlPopper 在民主国家中 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 尽管我们十分赞美领导 我们必须离开任何特定的领导也能行 否则他可能使自己成为我们的主人 而我们民主国家的主要任务就是避免这一点 论地中海历史中鲜为人知的一章 雅典公民认为 个人权威是民主制度的潜在威胁 能力越强 威望越高的人 一旦掌握了权力 越有可能施行暴政 因此 对此类人需要采取放逐的办法 事先加以防范 在波普尔看来 这种放逐实际上并不是惩罚 而是对受人爱戴的杰出公民的称赞和肯定 是一种荣誉的象征 27 反对者 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