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微观经济学导论.pptx_第1页
宏微观经济学导论.pptx_第2页
宏微观经济学导论.pptx_第3页
宏微观经济学导论.pptx_第4页
宏微观经济学导论.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海燕Email 2478130979 办公地址 五教五楼 欢迎学习现代西方经济学 学习考核 总成绩 按百分制计平时成绩 30 包括作业和出勤 期末考试 70 1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 2 曼昆 经济学原理 3 萨缪尔森 著 微观经济学 教材 偏理论 但也可用来解释现实中诸多经济现象如人们日常的消费选择 商品价格的确定 企业与市场存在的原因等 无休止的假设与严格的理论模型没有假设 经济学一无是处 本学科的特点 坚持预习与复习课堂认真听讲做好每一次随堂或课后作业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尽量不要旷课 如何学习本课程 一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二 经济主体有哪些 三 西方经济学的内容和体系 四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五 西方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引论 讨论 什么是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 一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 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 保罗 萨缪尔森经济学是研究资源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问题的科学 杨伯华 资源 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 财力 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 自然资源 阳光 空气 水 土地 森林 草原 动物 矿藏社会资源 人力资源 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 什么是资源 1 稀缺性 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相对于人类社会无限的欲望而言 经济物品 以及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这就是稀缺性自由物品 无需努力就能得到 如阳光 空气等 经济物品 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 即必须借助生产资源通过人类加工出来的物品 数量是有限的 2 有效利用资源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 稀缺性的绝对性 物品和资源的稀缺在一切时代 一切社会 一切国家都是存在的 即稀缺性存在于一切时间和空间 2 稀缺性的相对性 相对于人的无穷欲望而言 再多的资源和物品也是不足的 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 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 资源总是表现出相对的稀缺性 从而要求人们对有限的 相对稀缺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以便用最少的资源耗费 生产出最适用的商品和劳务 获取最佳的效益 比如 市中心的一片土地 如果你是所有者 你愿意用来盖房还是用来种植农作物呢 十不足 明 朱载育终日奔忙只为饥 才得有食又思衣 置下绫罗身上穿 抬头又嫌房屋低 盖下高楼并大厦 床前却少美貌妻 娇妻美妾都娶下 又虑出门没马骑 将钱买下高头马 马前马后少跟随 家人招下数十个 有钱没势被人欺 一铨铨到知县位 又说官小势位卑 一攀攀到阁老位 每日思想要登基 一日南面坐天下 又想神仙来下棋 洞宾与他把棋下 又问哪是上天梯 上天梯子未坐下 阎王发牌鬼来催 若非此人大限到 上到天上还嫌低 1 北京超市5毛钱1个的鸡蛋 每人限购买一个 2 中国人抢醋 抢板蓝根 抢食盐 为什么什么都要抢 3 大学生难以就业 4 房租价格贵 房价高 资源稀缺导致的问题 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作出选择 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物品 并把物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的一门社会科学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资本主义制度下如何解决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问题的 经济学的定义 经济学产生源于稀缺性的存在 稀缺性的存在决定了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作出选择 选择就是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 以便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 2 选择与资源配置 选择 1 假如你拥有一批皮革 你打算用来干什么 生产什么 2 假如生产的是皮鞋 你认为每月应当生产多少皮鞋呢 生产多少 3 如果机器生产每天产出100双 单价每双50 手工生产每天能产出一双 每双500 你觉得应当采取哪种生产方式呢 如何生产 4 你生产是男鞋 女鞋 还是童鞋 为谁生产 许多西方学者认为 经济学主要回答有关经济运行的基本问题 生产什么 生产多少 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 这几个问题从根本上是解决一个问题 资源配置 什么影响他们的选择 理性 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 厂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理性人是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前提 三个人去高尔夫球场打球 一个牧师 一个医生 还有一个经济学家 三个人去了之后没有位置 于是开始埋怨 结果服务人员告诉他们说这个时段是专门为盲人开辟的 牧师听后 赶紧祈祷 责备自己身为牧师 却不关心苍生 实是不应该 医生也连连自责 身为白衣天使 不能帮助更多的人重见光明 反倒怪罪他们 太不像话 唯有经济学家 并不自责 出言 既然是为盲人开辟的 那为什么不设在晚上呢 理性人 引例 理性人 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 也可以说 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选择的过程中要注意的三种成本 机会成本 沉没成本 边际成本 机会成本 一种资源被用于一种用途而放弃的另一种用途所带来的最大利益 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时 如果你选择鱼 那么放弃的熊掌就是这个选择的机会成本例如 学习的机会成本如何决策是否应该开店 即应该考虑哪些成本 1 机会成本 例1 对一块地的使用有三种用途和三种结果1 种小麦可收获2100担 10元 21000元2 种棉花可收获500担 30元 15000元3 种玉米可收获2000担 9元 18000元思考 种小麦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这里种小麦的机会成本是放弃种玉米所收获的18000美元 而15000美元不是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指在多种选择中放弃价值最高产品的收获 只要机会成本 实际收入 就表明这时的资源配置还没有达到最优的状态 已经付出并且不会收回的成本思考 对待沉没成本的态度 避开前一次决策失误所带来的心理阴影 比如 看一场你不喜欢的电影买回的单车低价转让 2 沉没成本 增加消费或生产1单位商品所付出的代价生产者在决定生产多少产品决策时 应该考虑什么 消费者在决定购买多少商品决策时 应该考虑什么 3 重点 边际成本 例 100个单位时 总成本为5000元 若生产101个时 其总成本为5040元 则生产从100个到101个单位时 该企业的边际成本是多少 它用以判断增减产量在经济上是否合理 如何进行选择 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把社会资源配置到不同的生产中去 也就是要使经济达到生产可能性曲线 并且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进行选择 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进行生产 生产可能性曲线 社会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上充分有效地利用现有的一切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不同物品的最大组合 举例 国库的资金既可用来生黄油 又可用来生产大炮 生产可能性曲线或生产边界线 A 举例 黄油和大炮的生产 为什么所能生产的大炮与面包是有限的 生产的大炮与面包该怎么组合 有时生产的大炮与面包在M点上 如何使生产的大炮与黄油达到N点上 0 3 6 9 12 15 1 2 3 4 5 A B C D E F M N 分析 二战及其后美国 前苏联的经济社会发展 资源稀缺 1 为什么所能生产的大炮与黄油是有限的 选择 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合理配置 厂商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消费者实现了效用最大化的点 2 生产的大炮与黄油该怎么组合 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充分利用 3 有时生产的大炮与黄油在M点上 0 3 6 9 12 15 1 2 3 4 5 A B C D E F M 资源的浪费可能会很严重 比如你身边的事情 失业 技术进步 经济制度的变革 4 如何使生产的大炮与黄油达到N点上 0 3 6 9 12 15 1 2 3 4 5 A B C D E F N 不同的经济体制下的效率和公平原则是不同的 西方经济学家把经济体制分为四种类型 1 自给经济 低效率 2 计划经济 公平但缺乏效率 如地铁一票制 3 市场经济 有效率但缺乏公平 如资源不合理流向 4 混合经济 效率和公平可以得到较好的协调 注意 混合经济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结合 但并非一半对一半 只是说一种经济制度为主 另一种经济制度为辅 并且其划分的标准是针对资源配置利用方式而来的 并不是区分 社会主义 和 资本主义 的标准 市场讲效率政府讲公平 二 经济主体有哪些 政府 企业 家庭 生产要素 产品和服务 工资转移支付 税收人员 政府购买 税收 生产者 厂商 供给追求利润最大化价格越高越好 三者之间的关系 消费者 居民户 需求追求效用最大化价格越低越好 市场价格 资源配置 政府 管理者 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微观经济学 资源配置问题 宏观经济学 资源利用问题 三 西方经济学的内容和体系 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 财政学 货币学 银行学 研究目的 研究对象 实证经济学 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 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 它要回答 是什么 的问题 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 它要回答 应该是什么 的问题 例如 分析我国收入差距扩大问题 如果分析收入差距现状如何 变动趋势如何 造成差别扩大的原因是什么 就是实证经济学分析 如果研究收入差距扩大好不好 该不该 公平不公平 就是规范经济学分析 1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 居民户 厂商及单个产品市场 为考察对象 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如家庭如何取得和支配收入 企业如何把有限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生产上以取得最大利润 以及相应经济变量 如单个商品的产量 成本 利润 效用 供给和需求量 价格等 如何决定 2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消费者对各种产品的需求与生产者对产品的供给怎样决定着每种产品的产销量和价格 消费者作为生产要素的供给者与生产者作为生产要素的需求者怎样决定着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及价格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 研究的对象是经济个体的行为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即假定资源利用已经解决 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把握微观经济学要注意的问题 均衡价格理论 中心理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 生产和成本理论 收入分配理论 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微观经济政策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市场出清 市场出清商品价格具有充分的灵活性 能使需求和供给迅速达到均衡的市场 在出清的市场上 没有定量配给 资源闲置 也没有超额供给或超额需求 完全理性 完全信息 即市场可以解决一切经济问题 看不见的手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 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 包括经济波动 经济增长 就业 通货膨胀 国家财政 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等 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 如国民收入 就业量 消费 储蓄 投资 物价水平 利息率 汇率及这些变量的变动率等 是如何决定的及其相互关系 2 宏观经济学 已经配置到各个生产部门和企业的经济资源总量的使用情况如何决定一国的总产量 国民收入 或就业量 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总供求如何决定一国的国民收入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 国民收入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与经济周期及经济增长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分析的几个基本问题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中心理论 就业理论 通货膨胀理论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 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市场机制不完善 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 纠正市场机制缺点 即经济的运行需要国家或政府的必要干预 看得见的手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 经济物品是A 有用的物品B 稀缺的物品C 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 有用且稀缺的物品2 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一点表示A 通货膨胀B 失业或者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C 可利用的资源减少及技术水平降低D 是产品的最适度产出水平3 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A 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B 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充分利用 则只有减少Y物品的生产才能增加X物品的生产C 提高技术会使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D 经济能力增长唯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课后思考题 4 下列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A 1982年8月美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 B 1981年美国失业率超过9 C 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并不公平D 社会保险税的课税基数已超过3万美元5 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微观经济学的考察范围 A 某个厂商的产出水平B 一国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C 某家庭一年收入与支出的分析D 某一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答案 1 D 2 B 3 B 4 C 5 B 课后思考题 57 小王原来是某机关的一个处长 年薪5 4万 在下海高潮中他辞职下海经商 一年下来他赚了10万元 他认为自己下海是对的 经济学家如何看待小王的下海得失呢 机会成本 作出某项选择而必须放弃的利益 例2 58 小王的放弃 当处长某年的年薪5 4万元 处长的隐性收入 公费医疗 福利分房 公费度假 节日福利 等等 2万元左右 晚上给报刊写点小文章 一年1万元收入 下海资金属于自己历年储蓄 利率假定为5 共5000元的利息收入 合计8 9万元 机关工作时间清闲 五天工作制 每天8小时 公务员工资增长机制 退休后收入高 做出行为 就业 选择 学习必要性之二 学习经济学将有助于你了解你所生活的世界 学习经济学将使你更精明的参与各种经济活动学习经济学将使你更理解各项经济政策 经济类及管理类专业最基本的专业基础课 或其它理论经济学 及应用经济学课程必要的先修课 4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古典经济学的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传统经济学的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凯恩斯经济学的发展阶段 现代西方经济学即是指这一时期及以后的西方经济学说 第四个阶段是当代经济学的发展阶段 5 西方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了解 西方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西方经济学之父 现代微观经济学奠基人 现代宏观经济学创始人 62 1 重商主义 经济学的早期阶段产生于15世纪 全盛于16 17世纪中期 英国托马斯 曼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基本政策主张是国家干预 用国家的力量来增加出口限制进口 仅限于对流通领域的研究 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经济学体系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分为4个主要阶段 63 2 古典 政治 经济学 经济学的形成时期 17世纪中期 19世纪70年代英国 威廉 配第开始 亚当 斯密发展 大卫 李嘉图 Ricardo 推向高峰 法国 布阿吉尔贝尔开始 魁奈和杜尔哥发展 西斯蒙第而结束 亚当 斯密 ADAMSMITH 1776年发表 国富论 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基础 是经济学史上第一次革命 亚当斯密 庸俗经济学 18世纪末至19世纪70年代 他认为 市场价格机制就象一只 看不见的手 指引着个人追求私利的活动 客观上又实现了社会利益 使社会资源能合理而有效率地分配到各种商品的生产上去 因此 他认为 国家不应该干预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而应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亚当 斯密的 国富论 请你不要干预经济 回家去吧 国家做什么 就做守夜人 当夜晚来临的时候你去敲钟 你只要看街上没有偷盗行为 你就回家 只要你不管经济 经济就能发展 古典经济学的政策主张 主张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和自动调节 反对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 主张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是国民财富如何增长 增加资本积累和分工 提出用价格这只 看不见的手 来调节经济运行把经济研究转向生产领域 从而使经济学真正成为一门有独立体系的科学 66 3 新古典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建立时期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30年代 经济学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边际革命 用边际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 1890年英国剑桥学派的A 马歇尔出版了 经济学原理 是其代表作 明确地把资源配置作为经济学研究的中心 建立了现代微观经济学体系及其基本内容 中心仍然是自由放任 67 19世纪末期 新古典经济学代表 形成了消费者行为理论 生产和成本理论 要素价格理论 一般均衡理论等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但无法解释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 马歇尔 Marshall 1842 1924 ThePrinciplesofEconomics 瓦尔拉斯 Walras 马歇尔 68 凯恩斯 1936年发表 就业 利息与货币通论 构成了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萨缪尔森 本世纪50年代 把以个量分析为主的微观经济学和以总量分析为主的宏观经济学拼合在一起 形成所谓的主流学派 新古典综合派 萨缪尔森 4 当代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时期 主要代表人物约翰 梅纳德 凯恩斯 JohnMaynardKeynes 英 代表作 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论 1936年 凯恩斯经济学发展阶段 20世纪初 20世纪80年代 他否定了萨伊的观点 他认为 总需求不衡等于总供给 总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 消除经济危机 政府必须干预经济 以刺激总需求 看得见的手 凯恩斯提出了经济中还存在着 一只看得见的手 新古典综合学派 代表人物 萨缪尔森 Samuelson 美 他们认为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公私混合经济 既需要由政府来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管理 又需要运用市场机制和自由竞争来提高经济效率 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 西方世界出现经济滞胀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调节经济问题的失效 货币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等学派向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提出挑战 主张 经济自由 的各种思想逐步崛起 出现了新自由主义思潮取代凯恩斯经济学的趋势 新自由主义的特征 反对国家过多干预经济生活 主张不同程度上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 73 1 凯恩斯革命时期 20世纪30年代 50年代经济学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凯恩斯革命 2 凯恩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