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至今部分关于人性的观点1、 孔子 性近习远论 在孔子看来,人生虽然“性相近”,“生也直”,但是并不完全平等,而是有不同的等级之差、智愚之别。 孔子虽然很少讲“性,更没有讲性之善恶,但是他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命题,却包含着善与恶的萌芽。孔子是我国第一个提出人性学说的人,对后来的人性学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 世硕的人性有善有恶论 战国初期人,中国思想史上最早提出人性有善有恶论的人。世硕主张人生来就具有“善”与“恶这样两种不同的自然质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世硕在肯定人性的先天自然属性的同时,又承认后天教育对人性善恶形成所起的重要影响。3、 告不害的性无善恶论 性?告子做了界说,提出:“生谓之性”“食色,性也。先天生来的本能为性,后天学习养成的习性为非性,因为食色为人人而生来皆具有的本能,所以为“性”。为善必须教导积累,为恶亦须诱发养成,故不为性。据此,告子提出了性无善无恶的人性论。 告子认为,性无善恶。人生来既不是善,亦不是恶。善恶是后天经过社会环境的教育而形成的。所以他说“性无善无不善也”4、 孟轲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人生来就是具有天赋的“善端”,具有一种先验的道德观念的萌芽。仁、义、礼、智这“四端”是与生俱来的,和人的四体一样,人人都具有。人只有不断地培养善端,扩充善性,才能达到“尽心”、“知性”、“知天”、“事天”的神镜。5、 老聃的自然人性论 在人性论上,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自然人性论。他认为。最好的道德规范是使人回到原始的朴素状态之中去。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无知无欲的,由于人们抛弃了淳朴的原初自然本性,而产生了自私心,占有欲,而使社会斗争不息,动乱不已。6、 庄周的自然人性论 人的本性为“性命之情”。庄子认为,人人顺性命之情的自由活动,不受外物牵累,达到无条件的精神自由,以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至人”、“神人”、“圣人”境界。这种人的人性,是非善非恶的。这种顺人的本性,是最圆满之性。庄子认为,“性者,生之质也。”人是人生的自然素质。7、 荀况的性恶论 荀子认为,人生来是恶的,后来教育可以由恶变善,所以“人之性恶”与“化性起伪”就构成了荀子的人性学说。荀子所讲的性,是指天赋的本质,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伪”指人为、加工的意思。人的道德观念,礼仪制度是人为加工制作的。由于后天的礼仪教化,就可以使人由恶变善,这就是“化性起伪”。“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是荀子“性恶论”开宗明义的宗旨,又是其最终的结论。8、 韩非的性恶论 韩非认为,人性的要求是名和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利害关系。9、 贾谊的人性论 贾谊的人性论是与道德说紧密相关的。他认为,社会环境教育对于人的善恶,邪正等起着重要的作用。他还把人主要分为上中下三个不同的等级。他认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这种血统决定人性善恶的观点。10、 淮南子的自然人性论 淮南子认为,人的本性为淳朴天真。淮南子所讲的性,为人的天性淳朴的自然本性,人的这种天然的淳朴本性,如同镜子一般,没有尘垢,即没有仁义道德的属性,没有利欲争夺的本性。这种人性是无善无恶的。11、 董仲舒的性三品论 董仲舒所说的人性,是人得之于天的自然资质,是生而有之的资质。这种天生的资质是有善有恶的。董仲舒认为,人性分为三种,一是情欲很少,不教自善的“圣人之性”;二是情欲很多,教也不能为善的“斗筲之性”,三是有情绪,而可以为善亦可以为恶的“中民之性”。按照他自己“质朴谓之性”的界说,认为只有可善可恶的“中民之性”才可以说性。12、 扬雄的性善恶混论扬雄把人分为三品,然而却没有把性分为三品。他把圣人之性归为一品,把圣人之外的所有人都归为一品。他所讲的人性是圣人以外所有人的人性,所以是善恶混。 扬雄认为:人性的内容包括视、听、言、貌、思。人的感觉器官和思维都为本性所有,性中兼含善恶。于是扬雄提出了“修身说”,“修其善神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13、 王充的性三品说王充明确地讲人性分为三品:善,中,恶三类。王充主张人性有纯善、纯恶、不善不恶三种。他认为,性禀气而生,由于禀气之多少,厚薄而有善恶,故人性分为三等。人性虽有善恶的不同,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改变的,善可以变恶,恶也可以便善。14、 何晏、王弼的性情说何晏、王弼是魏晋玄学唯心主义贵无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者。何晏认为,性是先天所受之全,与生俱来的,情是后天物质之欲,性静情动,性合理,情违理。王弼主张,“因性”无欲,任顺自然,承认情的存在。王弼的人性学说,同意孔子性相近的观点。15、 郭象的性命论郭象在庄子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万物独化”的神秘主义世界观。他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各自单独存在的孤立实体,万物之间没有任何统一性、联系性。在这种“万物独化”的神秘主义宇宙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性命论,人和万物都是自足其性的,人和万物之性,都是天一次受足的,解释人性时,则说明人性来自天命。天理。人的本性是受之天理的,既然是受之天理,那当然是不可逃、不可加、不可免、不能变的,只要守以待终,抱以至死,才是自足其性的。16、 竺道生的佛性论佛性轮,即佛教的人性论,佛性是指人的清静、寂静的本性。由于佛性是人本来所具有的,先天地存在与每个人的本性之中,人人都有佛性,所以只要有见性,就可“顿悟成佛”。17、 朱世卿的法性自然论朱世卿认为,人和万物之生,都是由其“自然之理”决定的,他认为,善人为善,恶人为恶,都是自然而然的,本人是不自觉,不自知的。18、 刘勰的性情论他认为:1、人性是由环境条件决定的2、人性是随时、随地、随俗而变的,要针对不同的时代、地域、风俗采取不同的方式,教民以成其性。19、 慧能的本性是佛论 慧能继承了竺道生的佛性说,认为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慧能把佛性看成是人的唯一本质特征,所以人的本质是佛。慧能认为,人人成佛并不难,不需要苦修苦练的过程,只要识本性,即可立地成佛。20、 王安石的性情论。王安石认为,人性是人的心理活动能力,是出于自然的“天资之材”,这种“生谓性”的天生资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和认知能力,这种能力是性之周有的,人人相同的。21、 张载的人性二元论张载是理学的“宗祖”之一。他创立了“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二元人性学说。他认为,“天地之性”是纯善的,“气质之性”是可善可恶的。张载所说的性有两种含义:一是泛指事物的各种属性 二是人的本性。22、 苏轼的性无善恶论苏轼在总结、评论各家人性学说之后,提出了自己的人性观点。关于人性善恶的问题,苏轼认为,人性不分善恶,所以不能言善恶。只有那些不了解人性本质的人,才说人性有善恶之分。苏轼指出,所谓善恶,是性之所能之,而不是性之所有之。苏轼把性之所能之与性之所有之加以区别:即把性之本身和性之效果加以区别,这是其人性思想的独到之处。23、 朱熹的人性二元论朱熹经常讲性,所讲的“性”,既包括物性,又包括人性。是“人物所得以生之理也。”是人物所禀受于天地之命。朱熹的人性学说是这样划分的:理性生之理天地之性纯粹至善之性;气形生之具气质之性驳杂善恶之性。天命之性是理的化身,理是纯粹至善的,性当然也是纯粹至善的;气质之性则是驳杂不纯的,体现在人的行为和心上则有不同的表现。24、 王守仁的心性合一论王守仁继承与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思想。在他看来,“心”跟“性”是一个东西,因为心即性,所以性亦是宇宙万物的本体、根源。他说“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而恶则是由于人的本心,意念发动之后而有不正、不善,由于追求物欲,就在于人心为物欲所蔽,因此就有恶的表现,恶性发作。24、 李贽的自然之性论李贽认为,人人都是平等的。圣人与众人无异,就在于人人都有一颗“童心”。因此,李贽提出了“童心说”。他认为,所谓童心就是真心,人人都当过童子,所以人人都有童心。人在儿童时都具有先天的本性,穿衣吃饭既是人伦物理,这是人的自然本性,是人人都具有的童心,亦是合乎道的。李贽认为,自私是人的天性,人人都有自私之心,人追求物质利益是合乎人性的,满足物质欲求就合乎人性。25、 朱之瑜的人性论在人性学说上,朱之瑜以他的唯物主义思想,反对理学家的先验主义人性论。朱之瑜认为,人性是由后天环境培养形成的,而不是后先天禀受气质的清浊决定的。他认为,人的,人的善恶之性是由教育培养决定的,并不是人的先天本性不同。26、 王夫之的性日生日成论王夫之认为,人性是人生之后学习而成的,不是先天与生俱来的。“性者,生理也,日生则日成,所以人性不是先天一下子形成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后天学习培养,可以改变的。人的生命不断成长变化的,人性也在不断的形成变化的。在人性善恶的问题上,王夫之主张性善论。27、 戴震的血气心知即性论戴震认为,人性就是人的“血气心知之欲”,包括“欲、情、知”三个方面。戴震认为,“欲”的要求是声色臭味,“情发动的是喜怒哀乐;“知”是辨别美丑善恶。简言之,人性就是人人呢都具有的自然属性。28、 康有为的性全是气质论康有为认为,“人性”就是人的生理本能、特性,是人的味、声、色的自然属性。康有为从自然人性的观点出发,根据孔子的“性相近”的思想,提出了“人性平等”的思想观念。29、 梁启超的个性中心论梁启超提出了“发展个性”说的人性论,他认为,地理地势,气候山川决定人的性质。西方关于人性的看法1、 毕达哥拉斯的灵魂决定人性论毕达哥拉斯把抽象的“数”作为世界万物的本源。人的本性由灵魂决定的。灵魂是自己推动自己的数,灵魂从数中产生。2、 普罗泰哥拉的神性即人性论普罗泰哥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他说“人有了一份神的属性,首先成为崇拜神灵的唯一动物,因为只有人是与人有亲戚关系的。”(古希腊罗马哲学第137页)普罗泰哥拉用神性说明人性,人性是神性的一部分,神性是善的,所以人性也是善的。人人都具有公正、诚实、尊敬等政治德行,都有从事政治活动的智慧,以此证明奴隶民主制是合乎人性的。3、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人性论德谟克利特认为,人和万物都是由原子产生和构成的。人的本性、灵魂也是由原子产生和构成的。原子的属性就是人的属性,本性,因此,他认为,灵魂和理性是完全同一的。灵魂是肉体的主宰者,人性的善恶都来自灵魂。人的灵魂与巨大超乎寻常的幽灵接触,遇到了善则善,遇到了恶则恶。所以人性之善恶,;来自于幽灵之善恶。德谟克利特从其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提出人性来自原子,同时又提出教育创造了人的第二本性。德谟克利特看到了教育对改变人性的作用,教育不仅仅“可以改变一个人”,而且可以创造“第二本性”。4、 苏格拉底的人性本善论如果人只留心美德,“这是不合乎人的天性的。”人的美德是相对的,这个相对的道德却来自一个绝对不变的善。这个善一切具体德行的共同的本体,这个本体才是“合乎人的天性的”。因为这是神有目的安排的,所以是善的,并且是永恒的普遍的善。5、 柏拉图的善本体论“善的理念”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根源,当然也是人的本性产生的根源。因为“善的本体”产生了人和人性,所以人性是善的。6、 亚里士多德的人性在于理性论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本性在于本性,人能用理性支配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欲望,使行为合乎道德,这就是幸福和快乐。7、 中世纪欧洲经院哲学以神性否定人性(在此不做多摘录)8、 卜伽丘的自然人性论卜伽丘明确肯定人的七情六欲,是人的本性所在。他认为,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人行的存在。而人性的要求,就是物质欲望。9、 培根的人性善与恶两种趋向论培根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然的趋善性,这向善的趋势是追求幸福,达到善就是幸福。但是与善性相对的方面,是天生向恶的趋势。所以人有的善性,有的恶性,善性是人类伟大的品格,性恶是人类的溃疡、烂疮。 培根指出,人的天性虽然对人的影响很大,可是教育、习惯却能改变人的气质,约束人的天性,主宰人的生命。10、 霍布斯的人性自私论霍布斯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的精制品,人像一部按力学原理运动的机器。他提出了“人类的自然状态”的学说。人在“自然的状态”下,都有平等的权力,没有什么法律、公道、道德而言,由于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利己的,所以必然引起人们的相互斗争。11、 洛克的人性自私论洛克继承了霍布斯的观点,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幸福和快乐,逃避痛苦和灾难.12、 笛卡尔的唯理论的人性论笛卡尔的哲学是典型的二元论,在此基础上,笛卡尔认为,人是由心灵和形体组成的,即人是由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组成的。他说,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的唯理论的人性论是以他的唯理论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他的人的本性在于人的思想或理性,人的一切都归之于心灵,当然人性也归之于心灵的理性主义人性论。13、 斯宾诺莎的自然人性论斯宾诺莎从自然实体的观点出发,论证了他的人性思想。他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本性是由自然(上帝或神)决定的。所以斯宾诺莎说:人的本质是由神的属性的某些分殊所构成。神即自然,所以说自然的本性决定人的自私自利、自我保存都是出自人的本性,是理性的要求。他进一步指出,人的爱、恨、喜、怒等情感都是人的天性中所具有的属性,人的本性是爱自己,满足自己的情欲是人的必有的属性。他认为:人性的一条普遍规律是:凡事有利的,都不会等闲而视之,人人都是两利相权取其大,两害想全取其轻。14、 布莱尼次的理性即人性论布莱尼次的哲学核心是单子论,认为世界是由精神性的实体,即单子组成的。他说,人的本性在于灵魂,灵魂就是单子,单子是上帝创造的,所以灵魂在自己的范围内是自由的,不受外界影响,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世界。人的行动是由自己的本性决定的,人应当是自由的。人具有理性的灵魂,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根本的标志是理性,人之所以为人,在于理性,可见人性在于理性。15、 孟德斯鸠的法即人性论法的基础是人的本性,由于孟德斯鸠没有找到决定人性的根本原因,而提出了地理环境决定人性的理论。孟德斯鸠认为,人民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协议模板:共同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权明确方案
- 离婚协议范本:共同债务追偿与资产保全
- 双方离婚协议中车辆产权及使用权分配协议书
- 离婚后双方居住权确认及同居关系协议范本
- 知识产权租赁合同范本:授权使用与收益分配
- 砖厂经营权转让与市场拓展及品牌推广协议
- 2025企业违反合同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 多任务并行处理机制-洞察及研究
- 2025-2030多模态血管内成像系统技术路线与产业化前景预测
- 2025-2030妇女儿童法律咨询行业社会效益及可持续发展报告
- 2025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司法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司法协理员(10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8.1《评选吉祥物》课时练(含答案)
- ERCP护理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百里香酚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岗位专业知识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四川广元市园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3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检验员技能测试题及答案
- 化学原电池教学课件
- 2025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电力公司员工招聘6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新疆劳动就业白皮书课件
- 视觉障碍老人护理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